改革开放前后家庭中交通工具的变化
改革开放36年交通工具的变迁社会调查报告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社会调查报告改革开放36年交通工具的变迁——常熟市区调查报告1978年12月,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它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30多年来,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
会议揭开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1978 年12月中国开始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
为了基本了解常熟市区交通工具的变迁状况以及对此的有关想法,我针对性地设计并发放了150份调查问卷。
我的调查活动步骤如下:1、设计调查问卷2、把问卷分发给市区的居民,主要在社区。
3、统计调查问卷4、阐释调查结果5、分析原因,提出个人想法与建议6、写调查报告7、提交调查报告改革开放36年交通工具的变迁——常熟市区调查报告一、改革现状改革开放36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有了极大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物质上都有了较大的飞跃。
街道上国外的品牌店,马路上原装的汽车,超市里琳琅满目的进口商品,无不透露着改革开放的气息。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人们对于吃也是越来越讲究,现在是要吃的健康吃的放心,而在改革开放之前,人们只是能希望吃饱穿暖过好日子,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是很低的。
而随着人们经济能力的提升,对于生活的质量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旅游、养生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可以说,改革开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从常熟交通的变化就能推及改革开放36年来的变化了。
二、选题缘由最早选题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堵车”。
我是个地地道道的常熟人,记得小时候最兴奋的事就是坐在爸爸的自行车上跟着他到处去玩耍,可是很奇怪的是,现在骑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少了,一到节假日包括市里的路上都是满满的私家车,虽然“公益自行车”项目在常熟得到了很好的实践,但很显然自行车的分布范围还不是特别广泛,并且大多数人都仍然会选择私家车出行,因为保证了速度,又为自己的出行留有了余地。
改革开放以来交通工具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前,城市的交通资源有限,公交线路不畅通,人们出行除了用步
行之外,可以代、宝马
1978 —— 1988 年
开始出现摩托车
自行车居多
• 从摩托车开始,中国人的出行方式被大大改变了 。1980年后,摩托车开始逐步进入家庭,这是私
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前城市的交通资源有限公交线路不畅通人们出行除了用步行之外可以代替的交通工具也就是黄包车和自行车了相当于现在的奔驰宝马1978自行车居多开始出现摩托车从摩托车开始中国人的出行方式被大大改变了
改革开放前后对比—“行”
• 出行,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个环节。买东 西,走亲戚,上学,上班等等,时常需要使用一
家车走进百姓生活的序曲。
1989 —— 1998
中巴, 90 年代在城乡流行
“打的”成为当时最 时髦的出行方式
1999 —— 现在
如今,自 行车、摩 托等交通 工具正被 新的变化 所取代, 而且是翻 天覆地的 变化
私家车
轻轨 地铁
其实我们不仅能在陆地上 活动,经过这几十年的发 展我们已经可以现在在太 空穿梭的情景,或许在未 来的几十年中我们的交通 工具可能会变成这样的。
飞机
游轮
宇宙飞船
安徽公路网
以下三张图纸 看安徽发展
安徽铁路网
合肥公交图
• 其实在我们身边,就可以显而易见的体会的到改 革开放带来的变化和活力。
• 事实充分证明: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人们衣食住 行水平不断挺高的三十年,对此,在接下去的发 展中,我们更应深刻认识到,只有不断解放思想 和改革开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实 现在2020年建设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改革开放年交通工具的变迁社会调查报告

目录
• 引言 • 改革开放年交通工具的发展历程 • 交通工具变迁的影响因素 • 交通工具变迁的社会影响 • 结论和建议
01
引言
引言-目的和背景
• 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对中国的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交通工具的 变迁是其中一个显著的变化。本次社会调查的目的是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交通工具的变迁及其对社会经济和 环境的影响。
增加,多样化交通选择成为趋势。
03
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
现代交通工具越来越注重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以提升运行效率和环
保性能。
建议和展望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鼓励和支持交通科技创新,推动交通工 具向更高效、更环保、更便捷的方向发 展。
优化城市交通规划
进一步优化城市交通规划,提高城市交 通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缓解城市交通 拥堵问题。
市交通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的互动
03
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交通工具的发
展也直接影响了城市规划的发展。
对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出行方式改变
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传统的步行和骑自行车逐渐 转向使用各种新型交通工具。
生活质量提高
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科技创新和应用
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如新能源汽车、无人机、智能驾驶等,推动了 交通工具的升级换代和创新发展。
04
交通工具变迁的污染
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和烟尘对空气质量产生严 重影响,导致空气污染。
噪音污染
交通工具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对周围环境和 居民生活产生干扰和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交通方式的改变

改革开放以来交通方式的改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最初的自行车和步行逐渐发展到现今的多种交通方式并存的形势。
以下是对交通方式变化的一些参考内容:1. 车辆保有量大幅增加: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车辆保有量极低,主要依靠自行车作为出行工具。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车辆保有量大幅增加。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私家车的保有量持续增长。
2. 公共交通网络建设:改革开放后,我国加大了对公共交通网络的建设力度。
地铁、公交车、轻轨等公共交通工具陆续在各城市投入使用,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特别是在大城市,地铁系统的建设成为缓解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措施。
3. 高铁和动车的兴起: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铁和动车成为我国重要的交通方式。
高速铁路网络的日益完善,使得人们的出行更加快捷、方便。
高铁的出现不仅缩短了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也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4.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
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交通方式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改善。
建设了一大批现代化的交通设施和运输枢纽,使得人们出行更加便利。
5.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网约车、共享单车等新型交通方式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通过手机软件,人们可以随时预约出租车或骑共享单车,优化了出行的方式和效率。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方式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最初的自行车和步行,到现今的多种交通方式并存,交通运输业得到了蓬勃发展。
这些变化不仅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效率,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我国交通方式还将继续发生创新和变革,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更多便利。
改革开放以来家庭出行方式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家庭出行方式的变化当前时代背景下,改革开放以来家庭出行方式的变化资源短缺和改革开放以来家庭出行方式的变化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峻,成为制约改革开放以来家庭出行方式的变化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面对改革开放以来家庭出行方式的变化可持续发展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家庭出行方式的变化理念渗透到各个行业领域,在推动现代建筑行业发展同时,也对改革开放以来家庭出行方式的变化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家庭出行方式的变化作为一种前沿技术,可以推动改革开放以来家庭出行方式的变化活动开展,减少资源损耗,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工程建设价值,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
通过改革开放以来家庭出行方式的变化方式,建设符合时代发展的改革开放以来家庭出行方式的变化项目,塑造良好的改革开放以来家庭出行方式的变化形象,对于改革开放以来家庭出行方式的变化核心竞争优势提升意义深远。
1、改革开放以来家庭出行方式的变化的意义(1)改革开放以来家庭出行方式的变化改善人们居住环境。
当代科技飞快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升,新时期对改革开放以来家庭出行方式的变化环境提出了多元化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家庭出行方式的变化飞速发展,作为能耗较大的代表行业之一,为了达成改革开放以来家庭出行方式的变化目标,应渗透改革开放以来家庭出行方式的变化理念到实处,选择先进的改革开放以来家庭出行方式的变化技术和材料,代替传统能耗大、污染大的主流材料,打造经济效益和改革开放以来家庭出行方式的变化效益并存的工程项目,冲着低碳方向发展。
(2)改革开放以来家庭出行方式的变化减少资源耗量。
经济社会迅猛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家庭出行方式的变化建设力度不断增强,大量新式建筑涌现。
改革开放以来家庭出行方式的变化具体施工中,建筑材料用量较多,消耗资源问题严峻,如何改善这一问题,应遵循相关准则选择合适的改革开放以来家庭出行方式的变化措施落实到改革开放以来家庭出行方式的变化施工中,构建改革开放以来家庭出行方式的变化的工程项目。
改革开放交通工具的前后对比课件

研发与试验
我国在磁悬浮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量的 研发和试验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 成果。
共享单车
共享单车
指通过手机APP租用他人闲置自行车的一 种出行方式。
社会影响
共享单车的出现有效地缓解了城市交通拥 堵问题,减少了汽车尾气排放,为城市可
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
创新特点
共享单车是一种新型的交通方式,具有便 捷、环保、经济等特点,改变了人们的出 行习惯。
改革开放交通工具 的前后对比课件
目录
• 引言 • 改革开放前的交通工具 • 改革开放后的交通工具 • 对比分析 • 结论
01
CATALOGUE
引言
主题介绍
01
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 的社会经济变革,对交通工具的 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02
本课件将对比改革开放前后的交 通工具变化,分析其发展历程和 影响。
利性和舒适性。
安全对比
总结词
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
详细描述
改革开放前,由于交通工具技术和安全标准不够完善,安全事故频发。改革开放 后,随着技术进步和安全标准的提高,交通工具安全性得到了有效保障,各种安 全措施和设备不断完善,事故率大幅下降,出行安全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05
CATALOGUE
结国高速列车技术在国际上处 于领先地位,与多个国家开展 合作,共同推动高速铁路的发
展。
高铁
高铁
建设成就
指运营速度达到每小时300公里以上的铁路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铁建设取得了举世 瞩目的成就,总里程稳居世界第一。
社会经济效益
技术创新
高铁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缩短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带动了沿线 地区的旅游、商贸等产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出行方式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出行方式的变化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咱们国家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出行方式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
这不仅仅是交通工具的更新换代,更是生活方式的一次巨大转变。
记得以前啊,咱们出门得靠自行车或者步行,那时候的交通设施可简陋了。
现在呢,私家车、高铁、飞机,样样都有,出行方便多了。
就拿私家车来说吧,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能开上小轿车,出门旅游、办事都方便得很。
而且啊,现在的交通网络特别发达,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城市里地铁、公交也多得很,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还有啊,现在出行的方式也越来越环保了。
以前咱们出门都是烧油的汽车,污染大得很。
但现在不一样了,电动车、混合动力车这些新能源车越来越多,不仅环保还能节能减排。
而且啊,现在还有很多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大家都能参与进来,既方便又低碳。
当然啦,说到出行方式的变化,也不能不提一下科技的发展。
以前咱们出门要带很多东西,现在手机一拿,啥都能办了。
比如打车软件、导航系统,还有在线支付、共享单车,这些都让出行变得更简单、更快捷。
不过啊,虽然出行方式越来越方便了,但咱们也得注意保护环境,别老开车。
要是大家都开私家车,那路上就会堵得水泄不通,空气也会变差。
所以啊,我们还是要多坐公交、多骑自行车,减少私家车的使用,这样既能保护环境,又能提高出行效率。
总之啊,改革开放以来,咱们国家的出行方式变化真不小。
从自行车到私家车,从绿皮车到高铁,再到现在的新能源车辆,每一次变化都是咱们生活进步的见证。
希望未来咱们还能看到更多更好的出行方式,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
希望大家通过这篇文章,对改革开放以来出行方式的变化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如果大家还有什么想法或者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
改革开放交通工具的前后对比 PPT

新型车正式编号为 CA72,也就是“红旗”。 而仅生产了一
辆的东风牌轿车编号 为CA71,成了红旗轿车的 鼻祖。
1908年3月5日 第一辆有轨电车,行驶6.04公里,从静安寺
开到外洋泾桥上海总会(今广东路外滩),它 标志着上海近代公共交通的诞生
1866年4月,轮船终于造成。这艘木质明轮船,载重 25吨,长55尺,高压引擎,单气筒,航速每小时10公里, 取名“黄鹄号”。
中国第一艘轮船“黄鹄”号复原图
1958年11月27日大连造船厂建造的我国第一艘万吨 远洋货轮,交通部将其命名为“跃进号”。
1976年8月23日,中国自行建造的第一艘5万吨级远 洋货轮——“西湖”号在大连红旗造船厂建成下水。
在北方较为多见是首批私车用户们的第一选择上世纪80年代拉达汽车不仅曾是北京市的出租车而且还曾是那个年代首批私车用户们的第一选择而我们在北京街头经常看到的这款拉达正式名称叫ladarivavaz2105在1981年推出其源自70年代的vaz2101而2101的出身又可追溯到菲亚特124
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
不独一人见没之,错相见!者多就矣是。自” !行!车!!
1951年7月8日,北京 第六汽车制配厂仿照 德国讯达普K500型摩 托车,生产出了我国第 一批定名为“井冈山” 牌摩托车。
1958年江西 南昌井冈山大 道的江西拖拉 机厂!
1958年5月12日,经过艰 苦地研制,东风牌样车终 于成功问世。该车是四门 六座的中级轿车,装有直 列四缸顶置式高速发动机, 三档机械变速箱,最大马 力70匹,最高时速128公 里。
1931年5月31日,国产第一辆民生牌载货型汽车问世 但是在九一八事变时期,被日本人掠夺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前后家庭中交通工具的变化
刚建国时期:交通不便,大城市
(如北京、上海),电车、汽车比
较多见,黄包车、自行车是比较
普遍的代步工具。
在一般的中小
城市,有少量的自行车和人力
车。
而农村里,北方有马车、人
力板车,南方有航船、牛车,步
行是最普遍的出行方式。
20世纪70年代,街上的汽车很少,自行车还是家庭主要交通工具。
当时自行车与缝纫机、手表并称为“三大件”,地位无异于现在的私家车。
那时,有一辆自行车的感觉不亚于现在有辆轿车的感觉。
自行车的大量普及,让中国成为了真正的“自行车王国”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摩托车开始逐步成为
了人们的新宠。
那时,摩托车是家庭富裕
的象征,骑着一台摩托车游走于大街小巷
无疑会引来不少羡慕的眼光。
从摩托车开
始,中国人的出行方式被大大改变了。
1980
年后,摩托车开始逐步进入家庭,这是私
家车走进百姓生活的序曲。
如今,自行车、摩托等交通工具
正被新的变化所取代,而且是翻
天覆地的变化。
老百姓出门“打
的”已成家常便饭,轿车随处可
见,交通工具变得越来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