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的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离心泵的基本知识

离心泵的基本知识

泵的分类方法有以下三种: (一)按工作原理分类1.容积式泵依靠泵内工作室容积大小作周期性地变化来输送液体的泵; 2.叶片式泵依靠泵内高速旋转的叶轮把能量传给液体,从而输送液体的泵; 3.其它类型泵依靠一种流体(液、气或汽)的静压能或动能来输送液体的泵。

此类泵又称流体动力作用泵。

采用这种分类方法时,根据泵的结构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二)按泵产生的压力(扬程)分类1.高压泵总扬程在600m以上;2.中压泵总扬程为200~600ml3.低压泵总扬程低于200m。

(三)按泵用处分类第2节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及分类一.离心泵的基本构成离心泵的主要部件有:叶轮、转轴、吸入室、泵壳、轴封箱和密封环等,如图2-1所示。

有些离心泵还装有导轮、诱导轮、平衡盘等。

离心泵的过流部件是吸入室、叶轮和蜗壳。

其作用简述如下:(1)吸入室吸入室位于叶轮进口前,其作用是把液体从吸入管引入叶轮,要求液体吸入室的流动损失要小,并使液体流入叶轮时速度分布均匀。

(2)叶轮叶轮是离心泵的重要部件,液体就是从叶轮中得到能量的。

对叶轮的要求损失最小的情况下,使单位重量的液体获得较高的能量。

(3)蜗壳蜗壳位于叶轮出口之后,其功用是把从叶轮内流出来的液体收集起来,并按一定要求送入下级叶轮或送入排出管。

由于液体在流出叶轮时速度很高,为了减少后面的管路损失,液体在送入排出管以前,必须将其速度降低,把速度能转变成静压能,这个任务也要求蜗壳等转能装置来完成,而且要求蜗壳在完成上述两项任务时流动损失最小。

二.离心泵的工图2—1 离心泵基本构件作原1一转轴 2一轴封箱 3一扩压管 4一叶轮 5一吸入室 6一密封理离心泵是由原动机(电动机或汽轮机)带动叶轮高速旋转,使液体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而获得能量的液体输送设备,故名离心泵。

当原动机带动叶轮高速旋转时,充满在泵体内的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叶轮中心被抛向叶轮的外缘。

在此过程中,液体获得了能量,提高了静压强,同时由于流速增大,动能也增加了。

离心泵基础知识

离心泵基础知识

(三)、离心泵的分类

离心泵的种类很多,分类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式 : 1、按叶轮吸入方式分:(1)单吸式离心泵;如图所示
(2)双吸式离心泵;如图所示
2、按叶轮数目分:


(1)单级离心泵 泵中只有一个叶轮,单级离 心泵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泵。由于液体在泵内只 有一次增能,所以扬程较低。 (2)多级离心泵 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叶轮的 离心泵称为多级离心泵。级数越多压力越高。 图所示为一台分段式离心水泵,这种泵的叶轮 一般为单吸式。
叶轮 结构图
2.泵轴


离心泵的泵轴的主要作用是传递动力,支承叶轮保持在 工作位置正常运转。它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动机轴相连, 另一端支承着叶轮作旋转运动,轴上装有轴承、轴向密 封等零部件。 泵轴属阶梯轴类零件,一般情况下为一整体。但在防 腐泵中,由于不锈钢的价格较高,有时采用组合件。接 触介质的部分用不锈钢,安装轴承及联轴器的部分用优 质碳素结构钢,不锈钢与碳钢之间可以采用承插连接或 过盈配合连接。由于泵轴用于传递动力,且高速旋转, 在输送清水等无腐蚀性介质的泵中,一般用45#钢制造, 并且进行调质处理。在输送盐溶液等弱腐蚀性介质的泵 中,泵轴材料用40Cr,且调质处理。在防腐蚀泵中,即 输送酸、碱等强腐蚀性介质的泵中,泵轴材质一般为 1Crl8Ni9或1Crl8Ni9Ti等不锈钢。

(一)、离心泵转子


转子是指离心泵的转动 部分, 它包括叶轮、泵轴、轴 套、轴承等零件;如图 所示。
1、叶轮


叶轮是离心泵的做功零件,依靠它高速旋转对液体做功而 实现液体的输送,是离心泵重要零件一。 按结构形式,叶轮可分为以下三种。 (1)闭式叶轮叶轮的两侧均有盖板,盖板间有4—6个叶片, 如图1—10 (a)所示。闭式叶轮效率较高,应用最广,适用 于输送不含固体颗粒及纤维的清洁液体。闭式叶轮有单吸 和双吸两种类型。双吸叶轮如图1—11所示,适用于大流 量泵,其抗汽蚀性能较好。如图1—10 (b)。这种叶轮结构 简单,制造容易,但效率低,适用输送含较多固体悬浮物 或带纤维体。 (3)半开式叶轮这种叶轮只有后盖板,如图1—10 (c)所示。 它适用于输送易于沉淀或含固体悬浮物的液体,其效率介 于开式和闭式叶轮之间。

离心泵知识简介

离心泵知识简介

2、泵输不出液体或出力不足 故障可能发生的原因故障排出方法 ①泵壳或吸气管内有空气,管路漏气- -从排气管排气或重新灌注,拧紧漏气处 ②泵或管路内有杂物堵塞- -检查并清除杂物 ③泵的转速不符或旋转方向不对- -按要求匹配转速或改变驱动机的旋转方向 ④液体在泵内或吸入管内气化- -减少吸入管路阻力、降低输送温度或正压进泵 ⑤泵的杨程不够- -减少排出系统阻力,按液体重度粘度进行换算 ⑥密封环磨损过多或密封件安装不当- -更换密封环或重新安装密封件

3、泵发生振动或燥声 故障可能发生的原因故障排出方法 ①泵壳或吸气管内有空气- -从排气管排气或重新灌泵 ②液体在泵内或吸气管内气化- -减少吸入管路阻力、降低输送温度或正压进泵 ③泵的排量过小,出现喘振- -增大流量或安装旁通循环管 ④泵轴与驱动机轴线不一致,轴弯曲- -调整对正轴线,维修校正泵轴 ⑤泵轴或密封环磨损过多形成转子偏心- -更换轴承、密封环并校正轴线 ⑥轴承盒内油过多或太脏- -按油位计加油或更换新油 ⑦泵或管路内有杂物堵塞- -检查并清除杂物 4、泵或轴承过热 故障可能发生的原因故障排出方法 ①液体在泵内或吸气管内气化- -减少吸入管路阻力、降低输送温度或正压进泵 ②泵的排量过小,出现喘振- -增大流量或安装旁通循环管 ③泵轴与驱动机轴线不一致,轴弯曲- -调整对正轴线,维修校正泵轴 ④泵轴或密封环磨损过多形成转子偏心- -更换轴承、密封环并校正轴线 ⑤轴承盒内油过多或太脏- -按油位计加油或更换新油 ⑥密封件安装不当或密封液压力不当- -正确安装密封件或设置合适的密封液压力
离心泵知识简介
工作原理是:液体首先被灌满泵壳和叶轮内,动 力机通过泵轴带动叶轮旋转时,叶片就带动 叶片间流道中的液体作圆周运动,液体在离 心力的作用下,以较大的速度和较高的压力 ,沿着叶片间的流道,从叶轮中心向外缘运 动,并通过蜗壳和扩散管流向排出管。由于 液体不断被排出,在泵壳内叶轮中心和吸入 管内形成真空,吸入池中的液体在大气压或 液罐内压力的作用下,源源不断地流进吸入 管和叶轮中心,然后又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 甩出,从而使泵形成连续的吸入和排出过程 ,不断地排出高能量的液体。蜗壳则收集从 叶轮中高速流出并具有一定压力的液体,并 引向扩散管和排出管;扩散管的过流断面是 逐渐增大的,起着降低液体流速和进一步增 加液体压力的作用。

离心泵基础知识

离心泵基础知识

图2-1 离心泵活页轮2-2 离心泵离心泵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流量均匀,调节控制方便,且能适用于多种特殊性质物料,因此离心泵是化工厂中最常用的液体输送机械;近年来,离心泵正向着大型化、高转速的方向发展;2.2.1 离心泵的主要部件和工作原理一、离心泵的主要部件1.叶轮叶轮是离心泵的关键部件,它是由若干弯曲的叶片组成;叶轮的作用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直接传给液体,提高液体的动能和静压能;根据叶轮上叶片的几何形式,可将叶片分为后弯、径向和前弯叶片三种,由于后弯叶片可获得较多的静压能,所以被广泛采用;叶轮按其机械结构可分为闭式、半闭式和开式即敞式三种,如图2-1所示;在叶片的两侧带有前后盖板的叶轮称为闭式叶轮c 图;在吸入口侧无盖板的叶轮称为半闭式叶轮b 图;在叶片两侧无前后盖板,仅由叶片和轮毂组成的叶轮称为开式叶轮a 图;由于闭式叶轮宜用于输送清洁的液体,泵的效率较高,一般离心泵多采用闭式叶轮;叶轮可按吸液方式不同,分为单吸式和双吸式两种;单吸式叶轮结构简单,双吸式从叶轮两侧对称地吸入液体见教材图2-3;双吸式叶轮不仅具有较大的吸液能力,而且可以基本上消除轴向推力;2.泵壳泵体的外壳多制成蜗壳形,它包围叶轮,在叶轮四周展开成一个截面积逐渐扩大的蜗壳形通道见图2-2;泵壳的作用有:①汇集液体,即从叶轮外周甩出的液体,再沿泵壳中通道流过,排出泵体;②转能装置,因壳内叶轮旋转方向与蜗壳流道逐渐扩大的方向一致,减少了流动能量损失,并且可以使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若为了减小液体进入泵壳时的碰撞,则在叶轮与泵壳之间还可安装一个固定不动的导轮见教材图2-4中3;由于导轮上叶片间形成若干逐渐转向的流道,不仅可以使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而且还可以减小流动能量损失;注意:离心泵结构上采用了具有后弯叶片的叶轮,蜗壳形的泵壳及导轮,均有利于动能转换为静压能及可以减少流动的能量损失;3.轴封装置离心泵工作时是泵轴旋转而泵壳不动,泵轴与泵壳之间的密封称为轴封;轴封的作用是防止高压液体从泵壳内沿间隙漏出,或外界空气漏入泵内;轴封装置保证离心泵正常、高效运转,常用的轴封装置有填料密封和机械密封两种;二、离心泵的工作原理装置简图如附图;1.排液过程离心泵一般由电动机驱动;它在启动前需先向泵壳内灌满被输送的液体称为灌泵,启动后,泵轴带动叶轮及叶片间的液体高速旋转,在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从叶轮中心被抛向外周,提高了动能和静压能;进而泵壳后,由于流道逐渐扩大,液体的流速减小,使部分动能转换为静压能,最终以较高的压强从排出口进入排出管路;2.吸液过程当泵内液体从叶轮中心被抛向外周时,叶轮中心形成了低压区;由于贮槽液面上方的压强大于泵吸入口处的压强,在该压强差的作用下,液体便经吸入管路被连续地吸入泵内;3.气缚现象当启动离心泵时,若泵内未能灌满液体而存在大量气体,则由于空气的密度远小于液体的密度,叶轮旋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很小,因而叶轮中心处不能形成吸入液体所需的真空度,这种虽启动离心泵,但不能输送液体的现象称为气缚;因此,离心泵是一种没有自吸能力的液体输送机械;若泵的吸入口位于贮槽液面的上方,在吸入管路应安装单向底阀和滤网;单向底阀可防止启动前灌入的液体从泵内漏出,滤网可阻挡液体中的固体杂质被吸入而堵塞泵壳和管路;若泵的位置低于槽内液面,则启动时就无需灌泵;2.2.2 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和特性曲线一、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离心泵的性能参数是用以描述一台离心泵的一组物理量1. 叶轮转速n :1000~3000rpm ;2900rpm 最常见;2. 流量Q :以体积流量来表示的泵的输液能力,与叶轮结构、尺寸和转速有关;泵总是安装在管路中,故流量还与管路特性有关;3. 压头扬程H :泵向单位重量流体提供的机械能;与流量、叶轮结构、尺寸和转速有关;扬程并不代表升举高度;一般实际压头由实验测定;4. 功率:1有效功率e N :指液体从叶轮获得的能量——g HQ N e ρ=;此处Q 的单位为m 3/s2轴功率N :指泵轴所需的功率;当泵直接由电机驱动时,它就是电机传给泵轴的功率;5. 效率η:由于以下三方面的原因,由电机传给泵的能量不可能100%地传给液体,因此离心泵都有一个效率的问题,它反映了泵对外加能量的利用程度:N N e /=η①容积损失;②水力损失;③机械损失;二、离心泵的特性曲线从前面的讨论可以看出,对一台特定的离心泵,在转速固定的情况下,其压头、轴功率和效率都与其流量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其中以压头与流量之间的关系最为重要;这些关系的图形称为离心泵的特性曲线;由于它们之间的关系难以用理论公式表达,目前一般都通过实验来测定;包括H ~Q 曲线、N ~Q 曲线和η~Q曲线;图2-3 某种型号离心泵的特性曲线离心泵的特性曲线一般由离心泵的生产厂家提供,标绘于泵的样本或产品说明书中,其测定条件一般是20℃清水,转速也固定;典型的离心泵性能曲线如图2-3所示;1.讨论1 从H ~Q 特性曲线中可以看出,随着流量的增加,泵的压头是下降的,即流量越大,泵向单位重量流体提供的机械能越小;但是,这一规律对流量很小的情况可能不适用;2 轴功率随着流量的增加而上升,流量为零时轴功率最小,所以大流量输送一定对应着大的配套电机;另外,这一规律还提示我们,离心泵应在关闭出口阀的情况下启动,这样可以使电机的启动电流最小,以保护电机;3 泵的效率先随着流量的增加而上升,达到一最大值后便下降;但流量为零时,效率也为零;根据生产任务选泵时,应使泵在最高效率点附近工作,其范围内的效率一般不低于最高效率点的92%;4 离心泵的铭牌上标有一组性能参数,它们都是与最高效率点对应的性能参数,称为最佳工况参数;三、离心泵特性的影响因素1.液体的性质:1 液体的密度:离心泵的压头和流量均与液体的密度无关,有效功率和轴功率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这是因为离心力及其所做的功与密度成正比,但效率又与密度无关;2 液体的粘度:若粘度大于常温下清水的粘度,则泵的流量、压头、效率都下降,但轴功率上升;所以,当被输送流体的粘度有较大变化时,泵的特性曲线也要发生变化;2.转速离心泵的转速发生变化时,其流量、压头、轴功率和效率都要发生变化,泵的特性曲线也将发生变化;若离心泵的转速变化不大小于20%,则可以假设:①转速改变前后液体离开叶轮处的出口速度三角形相似;②转速改变前后离心泵的效率不变;从而可导出以下关系:1212n n Q Q =, 21212⎪⎪⎭⎫ ⎝⎛=n n H H , 31212⎪⎪⎭⎫ ⎝⎛=n n N N 比例定律 2-23.叶轮外径当泵的转速一定时,压头、流量与叶轮的外径有关;对于某同一型号的离心泵,若对其叶轮的外径进行“切割”,而其他尺寸不变,在叶轮外径的减小变化不超过5%时,离心泵的性能可进行近似换算;此时可以假设:1 叶轮外径变化前后,叶轮出口速度三角形相似;2 叶轮外径变化前后,离心泵的效率不变;3叶轮外径变化前后,叶轮出口截面积基本不变;从而可以导出以下关系:22''D D Q Q =, 22'2'⎪⎪⎭⎫ ⎝⎛=D D H H , 322''⎪⎪⎭⎫ ⎝⎛=D D N N 切割定律 2-3 与比例定律同样,要注意公式使用的条件;例2-1:以20o C 的水为介质,在泵的转速为2900r/min 时,测定某台离心泵性能时,某次实验的数据如下:流量12m 3/h,泵出口处压强表的读数为,泵入口处真空表读数为,轴功率为;若压强表和真空表两测压口间垂直距离为,且泵的吸入管路和排出管路直径相同;测定装置如附图;求:这次实验中泵的压头和效率;解:1泵的压头以真空表和压强表所在的截面为41-1'和2-2',列出以单位重量为衡算基准的伯努利方程,即其中,2121,4.0u u m z z ==-,p 1=×104Pa 表压, p 2=×105Pa 表压因测压口之间距离较短,流动阻力可忽略,即H f1-2≈0;故泵的压头为:H =m 87.4081.91000107.2107.34.045=⨯⨯+⨯+2泵的效率581.010003.2360081.910001287.40=⨯⨯⨯⨯⨯==N g HQ ρη,即%;分析说明:在本实验中,若改变出口阀的开度,测出不同流量下的若干组有关数据,可按上述方法计算出相应的H 及η值,并将H-Q 、N-Q 、η-Q 关系标绘在坐标纸上,即可得到该泵在n =2900r/min 下的特性曲线;2.2.3 离心泵的工作点和流量调节一、管路特性曲线前面介绍的离心泵特性曲线,表示一定转速下泵的压头、功率、效率与流量的关系;在特定管路中运行的离心泵,其实际工作的压头和流量不仅取决于离心泵本身的特性,而且还与管路特性有关;即在泵送液体的过程中,泵和管路是互相联系和制约的;因此在讨论泵的工作情况前,应先了解管路特性;管路特性曲线表示液体通过特定管路系统时,所需的压头与流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的送液系统,若液体贮槽与受液槽的液面均维持恒定,输送管路的直径均一,在图2-4中1-1'和2-2'间列伯努利方程式,则可求得液体流过管路系统所需的压头即要求离心泵提供的压头,即:f e Hg p z H +∆+∆=ρ 2-4 该管路输送系统的压头损失可表示为:因 24d Q u e π=故 2-5式中 Q e -管路中液体流量,m 3/s ;d -管路直径,m ;L -管路长度,m ;λ-摩擦系数,无因次;式中L e 和ζ分别表示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和阻力系数;对特定的管路系统,上式中等式右边各物理量中,除了λ和Q e 外,其它各物理量为定值;且)(e Q f =λ, 则)('e f Q f H = 2-6将上式代入,可得:)('e e Q f g p z H +∆+∆=ρ,即为管路特性方程; 2-7对特定的管路,且在一定条件下操作,则z 和g pρ∆均为定值,并令:K g p z =∆+∆ρ 2-8 若液体在管路中的流动已进入阻力平方区,则此时λ与Q e 无关,并令:B dd L L ge =∑+∑+⋅))(8(452ζλπ 2-9则可得特定管路的特性方程:2e e BQ K H += 2-10它表示在特定管路中输送液体时,在管内流动处于高度湍流状态下,管路所需的压头H e 随液体流量Q e 的平方而变;将此关系方程标绘在相应的坐标图上,即可得到H e -Q e 曲线;这条曲线称为管路特性曲线;此线的形状由管路布置和操作条件来确定,与离心泵性能无关;二、离心泵的工作点将泵的H ~Q 曲线与管路的e H ~Q e 曲线绘在同一坐标系中,两曲线的交点称为泵的工作点M;如图2-4所示;图2-4 管路特性曲线和泵的工作点1.说明 1 泵的工作点由泵的特性和管路的特性共同决定,可通过联立求解泵的特性方程和管路的特性方程得到;2 安装在管路中的泵,其输液量即为管路的流量;在该流量下泵提供的扬程也就是管路所需要的外加压头;因此,泵的工作点对应的泵压头和流量既是泵提供的,也是管路需要的;3 工作点对应的各性能参数N H Q ,,,η反映了一台泵的实际工作状态;三、离心泵的流量调节由于生产任务的变化,管路需要的流量有时是需要改变的,这实际上就是要改变泵的工作点;由于泵的工作点由管路特性和泵的特性共同决定,因此改变泵的特性和管路特性均能改变工作点,从而达到调节流量的目的;1.改变出口阀的开度——改变管路特性出口阀开度与管路局部阻力当量长度有关,后者与管路的特性有关;所以改变出口阀的开度实际上是改变管路的特性;图2-5 改变阀门开度时工作点变化关小出口阀,e l ∑增大,曲线变陡,工作点由M 变为M 1,流量下降,泵所提供的压头上升;相反,开大出口阀开度,e l ∑减小,曲线变缓,工作点由M 变为M 2,流量上升,泵所提供的压头下降;如图2-5所示;采用阀门调节流量快速简便,且流量可连续变化,适合化工连续生产的要求,因此应用很广泛;其缺点是当关小阀门时,管路阻力增加,消耗部分额外的能量,实际上是人为增加管路阻力来适应泵的特性;且在调节幅度较大时,往往使离心泵不在高效区下工作,不是很经济;2.改变叶轮转速——改变泵的特性如图2-6所示,12n n n <<,转速增加,流量和压头均能增加;这种调节流量的方法合理、经济,但曾被认为是操作不方便,并且不能实现连续调节;但随着的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无级变速设备在工业中的应用克服了上述缺点;是该种调节方法能够使泵在高效区工作,这对大型泵的节能尤为重要;图2-6 改变泵转速时工作点变化3.车削叶轮直径这种调节方法实施起来不方便,且调节范围也不大;叶轮直径减小不当还可能降低泵的效率,因此生产上很少采用;在生产中单台离心泵不能满足输送任务要求时,可采用离心泵并联或串联操作;例2-2 确定泵是否满足输送要求;将浓度为95%的硝酸自常压贮槽输送至常压设备中去,要求输送量为36m 3/h,液体的升扬高度为7m;输送管路由内径为80mm 的钢化玻璃管构成,总长为160m 包括所有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输送条件下管路特性曲线方程为:206058.07e e Q H +=Q e 单位为L/s;现采用某种型号的耐酸泵,其性能列于下表中;问:(1) 1 该泵是否合用(2) 2 实际的输送量、压头、效率及功率消耗各为多少QL/s0 3 6 9 12 15 Hm19 12 % 0 17 30 42 46 44 已知:酸液在输送温度下粘度为10-3Pas ;密度为1545kg/m 3;摩擦系数可取为; 解:1对于本题,管路所需要压头通过在贮槽液面1-1’和常压设备液面2-2’之间列柏努利方程求得:式中0)(0,7,0212121≈=====u ,u p p m z z 表压 管内流速:s m d Qu /99.1080.0*785.0*360036422===π 管路压头损失:m g u d l l H e f 06.681.9*299.108.0160015.0222=⨯=∑+=λ管路所需要的压头:()mH z z H f e 06.1306.6712=+=+-= 以L/s 计的管路所需流量:s L Q /1036001000*36== 由附表可以看出,该泵在流量为12 L/s 时所提供的压头即达到了,当流量为管路所需要的10 L/s,它所提供的压头将会更高于管路所需要的;因此我们说该泵对于该输送任务是可用的;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该泵是否在高效区工作;由附表可以看出,该泵的最高效率为46%;流量为10 L/s 时该泵的效率大约为43%,为最高效率的%,因此我们说该泵是在高效区工作的;2实际的输送量、功率消耗和效率取决于泵的工作点,而工作点由管路特性和泵的特性共同决定;题给管路的特性曲线方程为:206058.07Qe H e += 其中流量单位为L/s据此可以计算出各流量下管路所需要的压头,如下表所示:QL/s0 3 6 9 12 15 Hm 7可以作出管路的特性曲线和泵的特性曲线,如图所示;两曲线的交点为工作点,其对应的压头为;流量为s ;效率;轴功率可计算如下:分析说明:1判断一台泵是否合用,关键是要计算出与要求的输送量对应的管路所需压头,然后将此输送量与压头和泵能提供的流量与压头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结论;另一个判断依据是泵是否在高效区工作,即实际效率不低于最高效率的92%2泵的实际工作状况由管路的特性和泵的特性共同决定,此即工作点的概念;它所对应的流量如本题的s 不一定是原本所需要的如本题的10L/s;此时,还需要调整管路的特性以适用其原始需求;思考题:1、是不是所有情况下离心泵启动前都要灌泵2、离心泵结构中有哪些是转能部件3、离心泵铭牌标牌上标出的性能参数是指该泵的最大值吗4、离心泵的扬程和升扬高度有什么不同2.2.4 离心泵的气蚀现象与安装高度离心泵在管路系统中安装高度是否合适,将直接影响离心泵的性能、运行及使用寿命,因此在管路计算中应正确确定泵的安装高度;一、离心泵的气蚀现象由离心泵工作原理可知,在离心泵叶轮中心附近形成低压,这一压强的高低与泵的吸上高度密切相关;1.泵的吸上高度是指贮槽液面与离心泵吸入口之间的垂直距离;当贮槽上方压强一定时,若泵吸入口的压强越低,则吸上高度就越高,但是泵吸入口的低压是有限制的;当在泵的流通一般在叶轮入口附近中液体的静压强等于或低于该液体在工作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pV时,液体将部分气化,产生气泡;含气泡的液体进入高压区后,气泡就急剧凝结或破裂;因气泡的消失而产生了局部真空,周围的液体就以极高的速度流向原气泡中心,瞬间产生了极大的局部冲击压力,造成对叶轮和泵壳的冲击,使材料受到破坏;2.气蚀现象:通常把泵内气泡的形成和破裂而使叶轮材料受到损坏的过程,称为气蚀现象;离心泵在汽蚀状态下工作:1泵体振动并发出噪音;2压头、流量效率大幅度下降,严重时不能输送液体;3时间长久,在水锤冲击和液体中微量溶解氧对金属化学腐蚀的双重作用下,叶片表面出现斑痕和裂缝,甚至呈海绵状逐渐脱落;离心泵在正常运行时,必须避免发生气蚀现象;为此,叶轮入口附近处液体的绝对压强必须高于该液体在工作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这就要求离心泵有适宜的安装高度;通常由离心泵的抗气蚀性能又称吸上性能来确定其安装高度;二、离心泵的抗气蚀性能一般采用两种指标来表示离心泵的抗气蚀性能又称吸上性能1.离心泵的允许吸上真空度允许吸上真空度是指为避免发生气蚀现象,离心泵入口处可允许达到的最高真空度即最低的绝对压强;其值通过实验测定;由于实验中不易测出叶轮入口附近处的最低压强的位置,因此以测定泵入口处的压强代替;如图所示,假设大气压强为pa ,泵的入口处的液体静压强为p1,则允许吸上真空度的定义为:g p p s H a ρ1'-=2-11式中 s H '-离心泵的允许吸上真空度,m 液柱;p a -当地大气压,若贮槽为密封槽,则应为槽内液面上方的压强,Pa ;p 1-泵入口处的静压强,Pa ;ρ-液体的密度,Kg/m 3;图2-7 离心泵的吸液示意图注意:离心泵的允许吸上真空度s H '值越大,表示该泵在一定操作条件下抗气蚀性能越好;s H '值大小与泵的结构、流量、被输送液体的性质及当地大气压等因素有关,通常由泵的制造工厂实验测定;实验值列在泵的样本或说明书的性能表上;应注意,该实验是在大气压为10mHgH 2O ×104Pa 下,以20o C 清水为介质进行的;因此若输送其它液体,或操作条件与上述的实验条件不同时,应按下式进行换算:ρ1000)]24.01081.9()10(['3⋅-⨯--+=v a s s p H H H 2-12式中 s H '-操作条件下,输送液体时允许吸上真空度,m 液柱;s H -实验条件下,输送清水时的允许吸上真空度,m 水柱;H a -当地大气压,mH 2O ;p v -操作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气压,Pa ;ρ-操作温度下液体的密度,Kg/m 3;10-实验条件下的大气压强,mH 2O ;-实验条件下水的饱和蒸气压,mH 2O ;1000-实验条件下水的密度,Kg/m 3不同海拔高度的大气压强见教材表2-1应予指出,由允许吸上真空度定义可知,它不仅具有压强的意义,此时单位为m 液柱,又具有静压头的概念,因此一般泵性能表中把它的单位写成m,两者数值上是相等的;允许吸上真空度也是泵的性能之一,一些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图中也画出H s -Q 曲线;应注意在确定离心泵安装高度时应按泵最大流量下的H s 值来进行计算;2.离心泵的气蚀余量为防止气蚀现象的发生,在离心泵的入口处液体的静压头和动压头之和必须大于操作温度下的液体饱和蒸汽压头某一数值,此数值即定义为离心泵的气蚀余量Δh,其定义为 h g p g u g p v ∆+=+ρρ2211 或g u g p p h v 2211+-=∆ρ m 2-13 式中: p v -在操作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气压,Pa;目前在国产泵样本的性能表中,离心油泵中的气蚀余量用符号Δh 表示,离心水泵的气蚀余量用NPSH 表示,本节中为简化均用Δh 表示;而允许吸上真空度即将被停止使用; 而临界汽蚀余量K f K v c H g u g u g p p h -+=+-=∆1,221min 122ρ m 2-14当流量一定且流体流动进入阻力平方区时,气蚀余量Δh 仅与泵的结构及尺寸有关,它是泵的抗气蚀性能参数;离心泵的Δh c 由泵制造厂实验测定,其值随流量增大而增大;为确保离心泵的正常操作,将所测得的临界汽蚀余量Δh c 加上一定的安全量后,称为必需气蚀余量Δh r ,并且列入泵产品样本性能表中;离心水泵用NPSHr 表示,离心油泵用Δh r 表示;在一些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图上,也绘出Δh r -Q 曲线;也应注意在确定离心泵安装高度时应取可能出现的最大流量为计算依据;三、离心泵的允许安装高度由离心泵的吸液示意图2-7,列出伯努力方程式,可求得离心泵的允许安装高度H g : 10,2112----=f a g H g u g p p H ρ m 2-15若已知离心泵的必需气蚀余量Δh r ,则有:10,--∆--=f r v a g H h g p p H ρ 2-16若已知离心泵的允许吸上真空度,则有:10,212'---=f s g H g u H H 2-17四、讨论1.从前面的讨论中容易使人获得这样一种认识,即汽蚀是由于安装高度太高引起的,事实上汽蚀现象的产生可以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①离心泵的安装高度太高;②被输送流体的温度太高,液体蒸气压过高;③吸入管路的阻力或压头损失太高;允许安装高度这一物理量正是综合了以上三个因素对汽蚀的贡献;由此,我们又可以有这样一个推论:一个原先操作正常的泵也可能由于操作条件的变化而产生汽蚀,如被输送物料的温度升高,或吸入管线部分堵塞;2.有时,计算出的允许安装高度为负值,这说明该泵应该安装在液体贮槽液面以下;3.允许安装高度H g 的大小与泵的流量有关;由其计算公式可以看出,流量越大,计算出的H g 越小;因此用可能使用的最大流量来计算H g 是最保险的;4.安装泵时,为保险计,实际安装高度比允许安装高度还要小至1米;如考虑到操作中被输送液体的温度可能会升高;或由于贮槽液面降低而引起的实际安装高度的升高;5.当液体的操作温度较高或其沸点较低时,应注意尽量减小吸入管路的压头损失如可以选用较大的吸入管径,减少管件和阀门,缩短管长等;或将离心泵安装在贮槽液面以下,使液体利用位差自动流入泵体内;2.2.5 离心泵的选用、安装与操作一、 离心泵的类型:1.清水泵:适用于输送清水或物性与水相近、无腐蚀性且杂质较少的液体;结构简单,操作容易;IS 型、B 型、D 型、sh 型2.耐腐蚀泵:用于输送具有腐蚀性的液体,接触液体的部件用耐腐蚀的材料制成,要求密封可靠;F 型3.油泵:输送石油产品的泵,要求有良好的密封性和冷却系统;Y 型4.杂质泵:输送含固体颗粒的液体、稠厚的浆液,叶轮流道宽,叶片数少;P 型单吸泵;双吸泵;单级泵;多级泵;二、离心泵的选用1.根据被输送液体的性质和操作条件确定泵的类型;2.确定输送系统的流量和所需压头;流量由生产任务来定,所需压头由管路的特性方程来定;3.根据所需流量和压头确定泵的型号1查性能表或特性曲线,要求流量和压头与管路所需相适应;2若生产中流量有变动,以最大流量为准来查找,压头也应以最大流量对应值查找;3若H和Q与所需要不符,则应在邻近型号中找H和Q都稍大一点的;4若几个型号都满足,应选一个在操作条件下效率最高的5为保险,所选泵可以稍大;但若太大,工作点离最高效率点太远,则能量利用程度低;泵的类型和型号选出后,应列出该泵的性能参数;4.核算泵的轴功率;若输送液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则要核算泵的轴功率,重新配置电动机;三、离心泵的安装与操作1.安装:1 安装高度不能太高,应小于允许安装高度;2 尽量设法减小吸入管路的阻力,以减少发生汽蚀的可能性;主要考虑:吸入管路应短而直;吸入管路的直径可以稍大;吸入管路减少不必要的管件和阀门,调节阀应装于出口管路;2.操作:1 启动前应灌泵,并排气;2 应在出口阀关闭的情况下启动泵,使启动功率最小,以保护电动机;3 停泵前先关闭出口阀,以免损坏叶轮;4 泵运转中应定时检查、维修等,特别要经常检查轴封的泄漏情况和发热与否;经常检查轴承是否过热,注意润滑;例2-3:用IS80-65-125型离心泵从常压贮槽中将温度为50o C的清水输送到他。

离心泵的基础知识

离心泵的基础知识
离心泵在运转时,如果泵内没有充满液体,或者在运转过程中泵内漏入空气,由 于空气密度比液体密度小得多,在叶轮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也小,使吸入口处不 能形成足够的真空度,将液体吸入泵内,这时,虽然叶轮转动,却不能输送液体, 这种现象称为“气缚”。为了避免“气缚”的产生,必须在每次启动泵之前将泵 体及吸入管路内充满液体并排尽空气。对于输送温度较高或易挥发的液体,离心 泵通常要在一定的灌注压头下工作。
泵 – 什么是泵?
泵是一种主要用于将流体或气体从一个地方
输送到另一个地方的机器或者设备.
离心泵 - 工作原理
离心力
泵壳
叶轮
压力&流量
机械运动 (旋转)
电能 电机
如何选择一台合适的泵
物料? 流量? 扬程? 其他相关信息,例如真空 下应用,带腐蚀性物料等?!
- 物料信息
- 黏度 - 密度 - 温度 - 物料的流动性 - 饱和蒸汽压 - 固体含量 - 腐蚀性能 - 是否含有硬质颗粒
- 设备工况
- 流量 - 扬程
理解泵头(扬程)和压力之间的相同和 不同点
•泵的主要功能就是产生压力
•压力是可以由Pa 或者 bar来表示的 (1 Pa = 1 N/m²)
•但是, 同一个离心泵并不是一定产生同样的压力. 压力 的大小取决于很多不同的因素, 例如其中一个就是物料 的密度.
•无论物料的密度如何,离心泵产生一个同样的“静压头“, 通常称为泵头,泵头一般通过 mLC 表示 „meter liquid collumn“
单机封, 碳化硅vs碳化硅, 氟橡胶或者乙 丙橡胶带FDA证书 单机封, 碳化硅vs不锈钢, 丁晴橡胶 单机封, 碳化硅vs碳化硅, 氟橡胶 冲洗机封,碳化硅vs碳化硅,氟橡胶 冲洗机封,碳化硅vs碳化硅,氟橡胶 单机封,碳化硅vs碳化硅,氟橡胶 双机封,碳石墨vs不锈钢,丁晴橡胶/,碳 石墨vs不锈钢,丁晴橡胶

离心泵的基本知识

离心泵的基本知识

离心泵的基本知识一、离心泵的基本构造是由六部分组成的离心泵的基本构造是由六部分组成的分别是叶轮,泵体,泵轴,轴承,密封环,填料函。

1、叶轮是离心泵的核心部分,它转速高出力大,叶轮上的叶片又起到主要作用,叶轮在装配前要通过静平衡实验。

叶轮上的内外表面要求光滑,以减少水流的摩擦损失。

2、泵体也称泵壳,它是水泵的主体。

起到支撑固定作用,并与安装轴承的托架相连接。

3、泵轴的作用是借联轴器和电动机相连接,将电动机的转距传给叶轮,所以它是传递机械能的主要部件。

4、轴承是套在泵轴上支撑泵轴的构件,有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种。

滚动轴承使用牛油作为润滑剂加油要适当一般为2/3~3/4的体积太多会发热,太少又有响声并发热!滑动轴承使用的是透明油作润滑剂的,加油到油位线。

太多油要沿泵轴渗出并且漂*,太少轴承又要过热烧坏造成事故!在水泵运行过程中轴承的温度最高在85度一般运行在60度左右,如果高了就要查找原因(是否有杂质,油质是否发黑,是否进水)并及时处理!5、密封环又称减漏环。

叶轮进口与泵壳间的间隙过大会造成泵内高压区的水经此间隙流向低压区,影响泵的出水量,效率降低!间隙过小会造成叶轮与泵壳摩擦产生磨损。

为了增加回流阻力减少内漏,延缓叶轮和泵壳的所使用寿命,在泵壳内缘和叶轮外援结合处装有密封环,密封的间隙保持在0.25~1.10mm之间为宜。

6、填料函主要由填料,水封环,填料筒,填料压盖,水封管组成。

填料函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封闭泵壳与泵轴之间的空隙,不让泵内的水流不流到外面来也不让外面的空气进入到泵内。

始终保持水泵内的真空!当泵轴与填料摩擦产生热量就要靠水封管住水到水封圈内使填料冷却!保持水泵的正常运行。

所以在水泵的运行巡回检查过程中对填料函的检查是特别要注意!在运行600个小时左右就要对填料进行更换。

二、离心泵的过流部件离心泵的过流部件有:吸入室,叶轮,压出室三个部分。

叶轮室是泵的核心,也是流部件的核心。

泵通过叶轮对液体的作功,使其能量增加。

离心泵的基本知识

离心泵的基本知识
1.2也可分为单吸叶轮和双吸叶轮
单吸:叶轮结构简单,用于流量较少的场合,这种叶轮两边受力不等,每个叶轮要受到不平衡的轴向力。
双吸叶轮:这种叶轮犹如两个单吸叶轮背靠背贴合在一起,液体双面进入叶轮,适用于流量较大的场合,无轴向力,但结构复杂,液流在叶轮汇集处有冲击现象,对泵效有影响。
1.3根据叶片弯曲方向可分为前弯叶片、径向叶片和后弯叶片。
二、离心泵的气蚀
定义:泵吸入口压力降低到该处相应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时,液体发生沸腾汽化,产生大量气泡,并不断变大,以致破裂,导致泵壳及叶轮表面发生蜂窝状点蚀现象。
现象:1)泵内有"啪啪"的杂音;2)泵体震动;3)压力表指针剧烈抖动;4)扬程、流量、效率下降。
解决方法:停泵放气。
三、离心泵的气缚
定义:离心泵若在启动前未充满液体,则泵壳内存在空气,由于空气的密度远小于液体的密度,产生的离心力小。因而在吸入口处形成的真空就不足以将液体吸入泵内,此时虽启动离心泵而不能输送液体,此种现象称"气缚"。
闭式叶轮:由前后盖板、叶片、轮毂组成,效率高,应用广泛,适合输送不含颗粒和杂质的清净液体。
开式叶轮:没有前后盖板,只有叶片和轮毂,效率低,适合输送含有杂质的污水和带有纤维的液体。
半开式叶轮:没有前盖板,只有后盖板,叶片,轮毂,。适合输送易于沉淀或含有固体颗粒的液体。本平台生活污水前灌泵。
由于机械密封动静环之间不断产生热,致使动静环之间的液膜汽化,所以需要合理的冷却和冲洗方式,一般单端面密封只需泵出口液体引到密封端面,直接冲洗密封端面即可,双端面密封需要专门的外部的冲洗系统。
械密封泄漏的原因:
液体中含有杂质,密封面被损坏;弹簧损坏或淤塞,失去补偿能力;动环密封面磨损;"O"型圈损坏;动、静环密封安装不良,产生倾斜或压缩尺寸不够。

离心泵的基本知识

离心泵的基本知识
杂质泵
1、输送含有固体颗粒的浆液、料浆、污水、渣浆的泵总称为杂质泵。其过流部件应采用耐腐蚀的材料和结构
2、为防止堵塞,采用较宽的过流通道,叶轮的叶片数少,采用开式或半开式叶轮
3、轴封处应防止固体颗粒的侵入,含颗粒较少时,可采用注入比密封腔压力高的清洗液冲洗轴承。含颗粒较多时,可采用副叶轮(或背叶片)加填料密封(或带冲洗机械密封)的轴封结构
3、如采用端吸式悬臂式时,由于轴向推力大,要求轴承可靠
凝结水泵
1、对泵的汽蚀性能要求高,常采用加诱导轮或加大叶轮入口直径和宽度的方法改善泵的汽蚀性能
2、泵运转易发生汽蚀,过流部件有时采用耐汽蚀的材料(如硬质合金、磷青铜等)
3、填料函处于负压下工作,应防止空气侵入
油泵
通用油泵
1、油品往往易燃易爆,要求泵密封性能好,常采用机械密封,采用隔爆电动机
油浆泵
1、由于介质中含固体颗粒,过流部件应采用耐磨蚀的材料和结构
2、为防止固体颗粒进入轴封,含颗粒较少时,可采用注入比密封腔压力高的清洁液冲洗轴封;含颗粒较多时一般采用副叶轮(或背叶片)加填料密封的轴封结构
耐腐蚀泵
通用特点1、用于输送酸、碱及其它腐蚀性化学药品,过流部件应采用耐腐蚀材料
2、结构上应考虑到不耐蚀零部件(如托架)的防腐
实质就是一个将机械能利用叶轮转化成液体的动能和静压能
1.3离心泵的基本公式
通常我们取 ,则上式为:
其中 为离心泵的理论压头,
单位是m
我们将理论流量表示为在叶轮出口处的液体径向速度和叶片末端圆周出口面积之和
离心泵的基本方程也可由下式表达
附:根据 的角度不同,我们将叶轮叶片的形状分为后弯、径向和前弯叶片三种,其中后弯对应的角度小于90度,径向则为90度,前弯则大于90度。为前弯叶片时,离心泵的理论压头最大。但事实上离心泵多采用后弯叶片,原因如下:离心泵的理论压头包括静压头和动压头两部分,从输送液体的角度来说,希望获得的是静压头而不是动压头。相同流量下,前弯叶片的动能较大,后弯叶片的动能较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泵的分类方法有以下三种:(一)按工作原理分类1.容积式泵依靠泵内工作室容积大小作周期性地变化来输送液体的泵;2.叶片式泵依靠泵内高速旋转的叶轮把能量传给液体,从而输送液体的泵;3.其它类型泵依靠一种流体(液、气或汽)的静压能或动能来输送液体的泵。

此类泵又称流体动力作用泵。

采用这种分类方法时,根据泵的结构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二)按泵产生的压力(扬程)分类1.高压泵总扬程在600m以上;2.中压泵总扬程为200~600ml3.低压泵总扬程低于200m。

(三)按泵用处分类第2节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及分类一.离心泵的基本构成离心泵的主要部件有:叶轮、转轴、吸入室、泵壳、轴封箱和密封环等,如图2-1所示。

有些离心泵还装有导轮、诱导轮、平衡盘等。

离心泵的过流部件是吸入室、叶轮和蜗壳。

其作用简述如下:(1)吸入室吸入室位于叶轮进口前,其作用是把液体从吸入管引入叶轮,要求液体吸入室的流动损失要小,并使液体流入叶轮时速度分布均匀。

(2)叶轮叶轮是离心泵的重要部件,液体就是从叶轮中得到能量的。

对叶轮的要求损失最小的情况下,使单位重量的液体获得较高的能量。

(3)蜗壳蜗壳位于叶轮出口之后,其功用是把从叶轮内流出来的液体收集起来,并按一定要求送入下级叶轮或送入排出管。

由于液体在流出叶轮时速度很高,为了减少后面的管路损失,液体在送入排出管以前,必须将其速度降低,把速度能转变成静压能,这个任务也要求蜗壳等转能装置来完成,而且要求蜗壳在完成上述两项任务时流动损失最小。

二.离心泵的工图2—1 离心泵基本构件作原1一转轴2一轴封箱3一扩压管4一叶轮5一吸入室6一密封理离心泵是由原动机(电动机或汽轮机)带动叶轮高速旋转,使液体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而获得能量的液体输送设备,故名离心泵。

当原动机带动叶轮高速旋转时,充满在泵体内的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叶轮中心被抛向叶轮的外缘。

在此过程中,液体获得了能量,提高了静压强,同时由于流速增大,动能也增加了。

液体离开叶轮进入泵壳,由于流道逐渐加宽、液体的速度逐渐降低,便将其中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这样又进一步提高液体的静压强,于是液体以较高的压强进入排出管路。

当泵内液体在高速旋转下产生离心现象而趋向叶轮外缘时,在叶轮中心形成低压区,这样造成贮槽液面与叶轮中心处的压强差。

在这个压强差的作用下,液体便沿着吸入管连续不断地进入叶轮中心,以补充被排出的液体。

这样,只要叶轮的转动不停,液体就会连续不断地被吸入和压出,从而达到输送的目的。

离心泵的叶轮是按输送液体设计的,对气体不能施加足够的离心力,假如泵内存在空气,由于空气的重度远小于液体,产生的离心力亦小,此时叶轮中心只能造成很小的负压,形不成所需的压强差,液体便不能进入到叶轮中心,泵也就排不出液体,这种现象称为“气缚"。

所以,离心泵没有自吸能力,启动前必须要灌泵。

(二)、离心泵的型号.1.水泵输送介质为水;常用的三种水泵型号的表示方法如下:(1)4BA—12型水泵型号的意义:4—进口管直径,单位为英寸;BA—表示该泵的结构特点是悬臂式,即水泵是从泵座上伸悬出来的;12—该泵的比转数的1/10,即该泵的比转数为l20。

DFjY160-120×10 150AYⅡ150B第3节离心泵参数在石油化工生产中,离心泵是使用最广泛的液体输送机械。

其特点是结构简单、流量均匀、可用耐腐蚀材料制造,且易于调节和自控。

因此,离心泵在石油化工生产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估计约占生产用泵的80~90%。

一、离心泵各参数的定义按国家标准化文件,离心泵各参数定义如下:1.流量和额定流量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泵所抽送液体的数量。

通常以体积计,以Q表示,单位为m/h,3m3/s,L/s;也可以质量计,以G表示,单位为t/h,t/s,kg /s;额定流量则指泵在最佳效率时的流量。

即泵铭牌上所标注的数量。

换算关系:G=rQ式中r-一液体的重度,㎏/m3.2.扬程和额定扬程扬程是指单位质量液体通过泵时所增加的能量,以H表示。

其单位是m,通常以米液柱(mH20)表示。

额定扬程是指在最佳效率时的扬程,即泵铭牌上所标注的数量。

叶轮直径越大、叶轮数目越多、旋转速度越快,则扬程越高。

泵铭牌上标出的扬程是指输送水的扬程,如输送油品或化工产品则应按粘度不同来换算;而且并非标出40米,就能送到40米高,必须减去吸入高度(如吸入罐液面比泵中心高,则应加上此段高度),还必须减去从吸入端至排出端整个管路、伐门、弯头等的压力损失(折合成米液柱)。

如一台水泵吸井水,铭牌标出扬程40米,泵中心至井水面高3米,阻力损失2米,则泵只能送到35米高。

还应指出,泵吸水高度不能达到和超过10.33米,因吸入高度到10.33米时泵入口达到绝对真空。

在未达到绝对真空前已汽化了,而且吸入管路还有一定的阻力损失,因此一般离心泵吸入高度不足7米。

单级泵所产生的扬程可由下式粗算:H=u2/2g22式中u2-叶轮出口圆周速度,m/s. g-重力加速度,9.8 m/s.u2=πnD2 /60式中n一叶轮转速,r/min. π一圆周率,3.1415. D2—叶轮外径,m/s.2当n=2950 rpm时,H=1200 D2 ;如是多级泵,总扬程由各单个叶轮所产生的扬程相加。

4.功率是指驱动机给泵的能量,通称轴功率,以kW表示。

N轴=rQH/102 kW式中r-液体的重度,kg/L; Q—流量,L/s; H—扬程,m;5.净正吸入压头多以NPSH表示(或汽蚀余量,以⊿h表示)。

其含义是指为了保证泵不发生汽蚀,在泵内叶轮吸入口处,单位质量液体所必需具有的超过汽化压力后还富余的能量。

单位是m。

其中又分NPSHr和NPSHa。

(1)NPSHr是指必需的净正吸入压头,其含义如上所述,其数量大小值和泵叶轮优劣有关,优秀的泵,其NPSHr值较小o(2)NPSHa是指泵吸入管路所能够提供的、保证泵不发生汽蚀、在叶轮吸入口处,单位质量液体所具有的超过汽化压力后还有的富余能量。

它的数值大小与吸入管路优劣有关,与泵本身无关。

当NPSHa数值大时,表示吸入管路设计合理,其值愈大愈好,要强调的是上述都是指泵在输送液体为水且又在常温时。

当输送液体为烃时,其汽化压力和烃的化学结构有关,要进行必要的修正。

当非常温时,就是输水也要进行饱和蒸汽压的修正。

在高原地区因大气压低,也要进行必要的修正。

6.比转数表示离心泵性能和几何结构的一个综合性参数,用nS表示。

离心泵的比转数可按下式计算:ns=3.65nSS3/4几何结构相似,性能相似的泵,比转数相同。

一般来说,离心泵的比转数小,表示泵的扬程大而流量小;比转数大,表示泵的扬程小而流量大。

各种离心泵的比转致范围为20~500,炼油装置用泵大都是低、中比转数泵,其中低比转数泵占绝大多数,比转数的范围为50~1OO。

7.转速每分钟主轴旋转数。

以n表示,单位:转/分钟(r/min or rpm)第4节机泵的使用与维护一、泵的运转与操作(一)运转前的检查离心泵在安装后,试运转前应进行全面检查,这是因为泵的事故在装置生产运转初期发生的最多,安装质量直接影响泵的运转情况。

试运转前检查内容:首先检查螺栓螺帽有否松动,泵与管路的配置,是否有不合理的地方;其次检查泵吸入高度和条件是否在说明的规定范围以内,特别要注意吸入管路上是否有空气漏入或液体泄出的地方;最后还要检查转子的旋转方向与驱动机旋转方向是否一致。

(二)操作准备l.盘车:用手轻轻正向转动机泵2~3圈,并确认轴承和旋转部分都能顺利转动不受阻碍。

2。

核对吸入条件泵的吸入条件,是叶轮吸入口保持一定的压力,如果低于这个压力时将无法输液,所以要检查吸入高度和条件是否在规定的条件之内。

3.调整填料或机械密封装置,向冷却水夹套和密封装置中的冷却封液系统分别通水、通液,确认流道畅通。

4.加注润滑油、脂向油箱和润滑部位注选定的合格润滑油、脂,达适当的油面高度、脂量。

5.灌泵启动前,要使泵内灌满液体,必须绝对避免空转。

这是因为离心动、静密封减漏间隙小,液体不易通过,因此只要空转几秒钟就会引起密封衬环烧损、咬死,导致事故。

灌泵时要把空气、液化气、蒸汽全部放出,通常打开吸液阀和放空阀或泵壳的放气孔及管路中的仪表接头,但是对带压吸入的泵或高位泵其灌注方法不同,高位泵必须增设喷射器,真空泵需增加底阀和灌液箱等预灌装置。

至于自吸式泵就不需要这些设备。

6.高温和低温泵的预热及预冷高温用泵和低温用泵均须在起动前进行完预热或预冷使之接近正常运转温度,其理由为:高温泵的操作温度与未预热温度相差很大,若不预热就起动,则会引起转子变形、轴弯曲、结合部分松动或密封部分强制摩擦而导致磨损。

低温液化烃用泵,若不在规定的运转温度操作,则输液在较暖的泵壳会蒸发,使气体聚在泵壳内有造成干摩擦的危险。

(三)运转操作l.起动泵起动方法的须序随其型式和用途的不同有所差异,所以要按照泵厂的使用说明书进行起动。

现以电动机带动的离心泵为例叙述其一般启动方法。

(1)打开入口阀、关闭出口阀,打开放空阀进行灌泵,放空阀见液后关闭。

(2)打开轴承冷却水阀和压力表阀。

(3)填料箱若带有水夹套,,则打开其冷却管的给水阀门。

(4)若带有封液装置,则打开封液阀门。

(5)高温用泵在未达到运转温度前应打开预热阀门,预热完毕时则关闭预热阀。

(6)若带有防止过热的装置,则打开自循环系统的阀门。

(7)启动电动机。

运转2分钟正常后缓慢开出口阀,大流量泵运转中出口阀关闭不得大于3分钟。

严禁用入口阀调节流量。

(8)达到额定转数,出口压力表读数达额定值后,逐渐打开出口阀,并调节流量适中。

(9)检查填料箱处的泄漏情况,为了保证填料能得到充分润滑,可利用调节压盖和封液阀的方法来保持适当泄漏量。

(10)泵流量提高后,如已不可能出现过热即关闭循环的阀门。

轴流泵和容积泵,在封闭运转时会使轴功率剧增,因此不允许在出口阀关闭的情况下启动。

2.停车泵的停车方法,也要按其型式和用途来定,一般由电动机驱动的离心泵停车顺序如下:(1)打开自循环系统的阀门。

(2)关闭出口阀。

(3)停止电动机。

(4)若保持泵的运转温度,则打开预热阀门。

(5)关闭轴承和填料箱的冷却水阀。

(6)必要时关闭入口阀,打开气阀(或放气孔)和底部导淋排凝阀,将泵内液体全部放掉。

轴流泵等应将上述(2)和(3)两项顺序倒过来进行,多数都是先停止电动机,再关闭出口阀。

3.泵的切换在用泵和备用泵的切换顺序为:启动备用泵达到转数时起经检查并确认无异常现象,就可停止主用泵。

应注意主用泵在并联运转时,不能很快停止,否则主用泵易产生水击现象,而且若排出侧止逆阀动作不灵时,液体会向停用泵到流,造成排出管路压力下降流量减少。

因此,为了防止上述现象,就应缓慢地关闭主用泵排出阀,待备用泵已在正常运转点上稳定运转后再停止主用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