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把幸福告诉你”少先队活动课教案

合集下载

《我把幸福告诉你》主题队会

《我把幸福告诉你》主题队会

《我把幸福告诉你》主题队会作者:刘涛来源:《文理导航·教师论坛》2012年第08期活动目的:1.通过本节队会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祖国三十年来的巨大变化,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

2.通过各种形式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党的伟大,祖国的富强,体味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党的爱国主义情感。

3.引导学生树立宏伟、远大的理想,立志长大学有所成,报效祖国。

活动准备:1.收集近年来的国家大事纪,收集三十年前的旧照片、实物。

2.改革开放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的变化,了解父母、祖父母小时候的事。

3.组织学生编排舞蹈、三句半、快板、诗朗诵、合唱等节目。

活动过程:一、各小队整队,报告人数。

二、出队旗。

三、唱队歌。

四、宣布开始。

五、中队长宣布本次队会的意义。

六、活动经过:甲:当巍峨的华表,让挺拔的身躯披上曙光乙:当雄伟的天安门,让风云迎来东升的太阳甲:讴歌我们的历史,有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乙:讴歌我们的历史,那雄伟中耸立着万里长城的刚强。

合:祖国啊,我为你自豪,历史的巨笔绘会出你新世纪的辉煌!第一乐章回顾大事,感受祖国强大,体会幸福。

甲: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吗?乙:你们还记得冰封南岭、雪困湘黔,年关近,归心切切翘首还吗?甲:你还记得汶川——这个一夜间让华夏儿女乃至全世界都为之痛心的县城吗?乙:是的,我们都不会忘记!在大灾大难面前,是我们毫不畏惧,因为有我们的党,有我们的人民,更有我们伟大的祖国。

甲:我们敬爱的温家宝总理在有强烈余震的危险情况下,亲临汶川,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在四川省北川中学高三(1)班的临时教室里写下“多难兴邦”的四个大字!人类的进步和繁荣,总是在不断的创新和斗争中实现的!甲:这些,既是灾难,更是一种挑战。

乙:一个民族,一个充满自信,充满关爱的民族,总是在灾难面前,表现出一种强大的充满指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合:这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同舟共济,众志成城,以空前的爱祖国爱人民的激情,在祖国的上空,飘扬起一面最灿烂最辉煌的旗帜。

提醒幸福教学教案

提醒幸福教学教案

提醒幸福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幸福”的含义,认识到幸福是一种心态和感受。

2. 培养学生珍惜幸福、感恩生活的态度。

3. 提高学生面对困境时,调整心态、寻找幸福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幸福的内涵,学会在生活中寻找幸福。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幸福,培养感恩的心态。

三、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幸福的话题进行交流、分享。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幸福。

3. 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幸福,学会感恩。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故事、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课堂活动所需材料,如卡片、白板等。

3. 提前通知学生,准备分享自己的幸福经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幸福的短视频,引发学生对幸福的思考。

2. 幸福讨论: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和经历,引导学生认识到幸福就在身边。

3. 案例分析:讲解幸福的相关案例,让学生了解幸福的重要性。

4. 幸福行动计划:引导学生制定自己的幸福行动计划,学会珍惜和感恩。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幸福是一种心态和感受。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幸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幸福。

7. 课后跟进:通过群、邮件等方式,了解学生在课后的幸福实践情况,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一:幸福分享会目的:让学生从彼此的生活经历中感受到幸福的存在。

方式:学生依次分享近期生活中的幸福时刻,他人可进行点评和感悟。

时间:约20分钟2. 活动二:幸福日记目的:培养学生记录和反思生活中幸福时刻的习惯。

方式: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每天记录一件让自己感到幸福的事情,并进行简短反思。

时间:持续一周七、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2. 评价内容:学生课堂参与度、幸福分享会表现、幸福日记完成情况等。

3. 评价标准: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分享真实、具有感悟的幸福时刻。

提醒幸福教案设计(新)

提醒幸福教案设计(新)

一、教案概述提醒幸福教案设计(新)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幸福的含义,认识到幸福是一种心态和态度。

2. 培养学生珍惜幸福、感恩生活的心态。

3. 引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幸福、传递幸福。

三、教学重点1. 幸福的含义及其与生活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的感恩心态和发现幸福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幸福。

2. 如何培养学生珍惜幸福、感恩生活的心态。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教学视频或音频素材。

3. 教学卡片或幸福主题的图片。

4. 学生分组讨论的准备。

一、幸福的含义1. 引入话题:讨论幸福的定义。

2. 讲解幸福的含义:幸福是一种心态和态度,与物质条件无关。

3. 举例说明幸福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二、幸福的来源1. 讲解幸福的来源:家庭、朋友、工作、兴趣爱好等。

2.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幸福来源。

3. 分享彼此的幸福来源,增进了解和感悟。

三、幸福的价值1. 讲解幸福的价值:幸福感对个人成长、心理健康的影响。

2. 引导学生认识到幸福对生活的意义。

3. 讨论如何提升幸福感。

四、感恩心态的培养1. 讲解感恩心态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珍惜现有生活。

3. 分享感恩故事,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

五、发现幸福的技巧1. 讲解发现幸福的技巧:关注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积极心态等。

2. 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发现幸福。

3. 分享彼此的幸福瞬间,增进感悟。

六、幸福传递的意义1. 讲解幸福传递的意义:影响他人、营造和谐氛围等。

2. 引导学生学会传递幸福,关爱他人。

3. 讨论如何将幸福传递给他人。

七、幸福与挫折的关系1. 讲解幸福与挫折的关系:面对挫折,保持积极心态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学会在挫折中寻找幸福。

3. 分享克服挫折、拥抱幸福的故事。

八、幸福与梦想的追求1. 讲解幸福与梦想的追求:追求梦想,实现人生价值。

2.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梦想,并为实现梦想努力。

3. 分享实现梦想、收获幸福的故事。

《提醒幸福》教案(人教版教案设计)

《提醒幸福》教案(人教版教案设计)

《提醒幸福》教案(人教版教案设计)第一章:幸福的概念与定义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幸福的概念与定义。

培养学生对幸福的认识和理解。

引导学生思考幸福的意义和价值。

1.2 教学内容幸福的定义:快乐、满足、安心、幸福的感觉等。

幸福的来源:家庭、朋友、学业、成就等。

幸福的意义和价值:对个人成长、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影响。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幸福的定义和来源。

案例分析法:分析幸福的故事和例子。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享对幸福的理解和感受。

1.4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幸福的理解和感受。

讲解幸福的定义和来源:引导学生了解幸福的概念。

分析幸福的故事和例子:让学生通过案例理解幸福的意义。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分享对幸福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章:幸福的来源与实现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幸福的来源与实现途径。

培养学生积极寻找幸福的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自己的幸福。

2.2 教学内容幸福的来源:家庭、朋友、学业、事业、健康等。

实现幸福的途径:积极心态、感恩、乐观、积极面对困难等。

个人幸福的实现:寻找自己的兴趣和激情,设定目标并努力实现。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幸福的来源和实现途径。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功人士的幸福故事。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幸福来源和实现途径。

2.4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幸福的来源和实现途径的理解。

讲解幸福的来源和实现途径:引导学生了解幸福的来源和实现方法。

分析成功人士的幸福故事:让学生通过案例了解如何实现幸福。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分享自己的幸福来源和实现途径。

第三章:幸福与心理健康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幸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和情绪管理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幸福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幸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幸福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积极心态的培养:乐观、自信、积极面对困难等。

情绪管理能力:如何处理负面情绪,保持心理平衡。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幸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四年级主题班会教案-我把幸福告诉你全国通用

四年级主题班会教案-我把幸福告诉你全国通用

四年级主题班会教案-我把幸福告诉你全国通用教学内容本节班会课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幸福的内涵,通过交流与分享,学会发现生活中的幸福,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课程内容涉及幸福的定义、幸福的表现形式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寻找和创造幸福。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幸福的含义,认识到幸福是多元化的,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层面。

2.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感受幸福。

3. 提高学生的交流与表达能力,通过分享自己的幸福经历,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谊。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幸福观,避免过分追求物质享受而忽视精神层面的幸福。

2. 引导学生如何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寻找生活中的幸福。

教具学具准备1.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与幸福相关的视频或音乐。

2. 幸福故事集,用于课堂上分享幸福故事。

3. 画纸、彩笔等绘画工具,用于学生创作自己的幸福画面。

教学过程1. 导入-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关于幸福的短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与讨论- 讲解幸福的定义和表现形式,引导学生理解幸福的多维度。

-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和感受。

3. 幸福故事分享- 分享一些幸福故事,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幸福的多样性。

4. 实践活动-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幸福主题,通过绘画或写作的形式表达出来。

5. 总结与反思- 让学生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并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创造和感受幸福。

板书设计1. 幸福的定义- 多元化的内涵,包括物质和精神层面2. 幸福的表现形式- 家庭、友谊、成就、健康等3. 寻找和创造幸福- 积极乐观的心态、感恩、助人等作业设计1. 个人作业- 写一篇关于自己幸福经历的文章,不少于300字。

2. 小组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关于幸福的黑板报,内容包括幸福故事、幸福名言等。

课后反思本节班会课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幸福的内涵,培养了他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在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幸福经历,不仅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也提高了他们的交流与表达能力。

《幸福在哪里》赛课教案教学设计

《幸福在哪里》赛课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幸福在哪里》赛课教案教学设计课时安排:第1-5课时年级学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幸福的含义,认识到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

2. 培养学生积极寻找幸福、珍惜幸福的心态。

3. 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传递幸福。

教学重点:1. 幸福的含义及其表现。

2. 培养学生积极寻找和珍惜幸福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幸福的内涵。

2. 如何引导学生将幸福传递给他人。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第一课时:导入与幸福概念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幸福故事,引发学生对幸福的思考。

2. 讲解幸福的含义: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存在于日常生活中。

3. 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和经历。

第二课时:幸福的来源1. 讲解幸福来源:幸福来源于内心、家庭、朋友、学习、成长等方面。

2.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幸福的来源,并展示给其他同学。

3. 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的幸福来源,以及如何获取幸福。

第三课时:寻找幸福1. 讲解如何寻找幸福:关注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学会感恩。

2. 实践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寻找一天中的幸福瞬间,并与家人分享。

3. 展示:学生分享自己找到的幸福瞬间。

第四课时:珍惜幸福1. 讲解珍惜幸福的重要性:珍惜幸福才能更好地感受幸福。

2. 小组讨论:如何珍惜幸福,如何面对生活中的不幸福。

3. 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珍惜幸福的方法。

第五课时:传递幸福1. 讲解幸福传递的意义: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

2. 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关爱他人的实践活动,如帮助同学、关心老师等。

3. 分享:学生分享自己在传递幸福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三、教学评价1. 学生对幸福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寻找和珍惜幸福的能力。

3. 学生传递幸福的表现。

四、教学资源1. 幸福故事素材。

2. 小组活动所需材料。

3. 实践活动指导。

五、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参与课堂,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2. 在实践活动环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提醒幸福教案设计(新)

提醒幸福教案设计(新)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提醒幸福教案设计(新)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幸福的含义,认识到幸福是一种心态和态度。

2. 培养学生珍惜幸福,感恩生活的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发现幸福,传递幸福。

4.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品质。

三、教学内容1. 幸福的含义与类型2. 幸福与生活质量的关系3. 幸福的来源与传递4. 幸福的心态与态度5. 珍惜幸福,感恩生活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人物和事例,让学生了解幸福的含义。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幸福的相关话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3. 实践体验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幸福,感受幸福,传递幸福。

4.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幸福的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幸福的感人故事,引发学生对幸福的思考。

2. 幸福的含义与类型:教师介绍幸福的含义,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幸福。

3. 幸福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教师分析幸福与生活质量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幸福的重要性。

4. 幸福的来源与传递:教师讲解幸福的来源,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寻找幸福,并将幸福传递给他人。

5. 幸福的心态与态度:教师讲述如何培养幸福的心态和态度,让学生认识到心态对幸福的影响。

6. 珍惜幸福,感恩生活:教师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幸福,感恩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和事。

7. 实践体验: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幸福,并将幸福传递给他人。

8.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幸福的重要性。

9.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幸福的问题。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提问等环节的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实践体验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幸福理念的实践应用。

3. 思考题答案:评估学生对幸福问题的思考深度,了解学生的理解和感悟。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找到的幸福瞬间。

我把幸福告诉你班队活动讲稿

我把幸福告诉你班队活动讲稿

“我把幸福告诉你”主题班会活动主持稿主持人(甲):当长江的浪花摇落满天繁星,点亮我们身后幸福敞开的大门。

主持人(乙):请打开心中最美丽的翅膀,这一刻在那万里长城之上对话星空,和世界一起分享。

主持人(丙):我们要在这里集合起所有属于未来的幸福,主持人(丁):即使是一道稍纵即逝的流星,也请关注它,也许就在不久的明天它就能触发出新世界的曙光。

主持人(甲):我们团结主持人(乙):我们进取主持人(丙):我们求实主持人(丁):我们创新主持人(甲):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主持人(乙):大家下午好!主持人(丙):六(2)班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主持人(丁):这次的班会主题是:我把幸福告诉你。

主持人(甲):轻轻的\岁月已飘然流逝\美好的幼年\只剩下片片回忆\走在童年的路口\我们渴望\自由地飞翔\为了\心中那一个\温馨的幸福.主持人(乙):首先,让我们来一起分享各自的幸福。

同学发言:------,给予奖励2)“我把幸福告诉你”主题班会一、幸福是什么?主持人(丙):幸福是什么?(留出时间让同学们思考)我们小学生的幸福是什么……,同学讨论,给予奖励主持人(丙)总结:幸福是什么?这个问题见仁见智。

幸福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却人人可以感受和品味,幸福是感激,是温暖,是奉献,是宽容,是奉献,让我们苦苦寻觅,又无限向往。

其实,幸福只是一种看问题的角度。

主持人(丙):我们小学生的幸福是------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争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争当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好少年,争当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年。

主持人(丁):幸福其实很简单,宣布竞赛规则。

1.分为四大组。

2.每组回答问题,答对或参与互动获一颗五角星。

3. 答案对错由组织者评判。

4.结束后,五角星多的一组获胜。

5.获胜组每人奖励一颗糖,答对的人获得两颗糖,参与的人得到一颗糖。

二、体会幸福,感恩给予我们幸福的人见幻灯片主持人(甲):1.目前,在你个人的心中,幸福是什么?(至少两句话)2.同学们认为幸福在生活中常不常见?请举一个例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我把幸福告诉你”队会课教学设计
周剑锋
活动目标:
1、通过活故事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幸福。

2、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存在的幸福”,并从中寻找到幸福。

3、通过对幸福的认识和感受学会和幸福牵手并把幸福传递到身边的每一个人。

活动重点:感受幸福,传递幸福
活动形式:故事引入、课件展示、分享交流、歌曲同唱、诗歌朗诵。

活动过程:
整个主题班会分为四个活动板块进行:第一板块:《认识幸福》,通过故事引入幸福话题,让学生说说什么是幸福;第二板块:《理解幸福》,通过图片与自身对比,感受到幸福其实就在我们身边;第三板块:《分享幸福》,分享自己的幸福,写出自己的幸福感言,强化对幸福的认识。

第四板块:《传递幸福》通过学生诗歌朗把幸福和爱传递给身边每一个人。

宣布队会课开始,全体队员起立,出队旗,敬队礼。

合唱队歌(齐唱后全体队员请坐)。

活动一:认识幸福
通过感人故事引入幸福这个话题
世上最美味的泡面
一个单亲爸爸,独自抚养一个小男孩。

有一天出差要赶火车,没时间陪孩子吃早餐,他便匆匆离开了家门。

回到家时孩子已经熟睡了,旅途上的疲惫,让他全身无力。

正准备就寝时,突然大吃一惊:棉被下面,竟然有一碗打翻了的泡面……
盛怒之下,他朝熟睡中的儿子的屁股,一阵狠打。

为什么这么不乖,惹爸爸生气?你这样调皮,把棉被弄脏……这是妻子过世之后,他第一次体罚孩子。

我没有……孩子抽抽咽咽地辩解道:我没有调皮,这……这是给爸爸吃的晚餐。

原来孩子为了配合爸爸回家的时间,特地泡了两碗泡面,一碗自己吃,另一碗给爸爸。

可是因为怕爸爸那碗面凉掉,所以放进了棉被底下保温。

爸爸听了,不发一语地紧紧抱着孩子……
原来幸福就在一碗打翻的泡面里啊,有人惦记着的感觉真好!
主持人:幸福有很多表达的方式,刚才这个故事很让我们感动,可是幸福到底是什么呢?(出示:幸福是什么)你们是怎样理解“幸福”的呢?
(学生发言说出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可能会说没有作业,吃了肯德基,穿了新衣服就是幸福。


【设计意图:由故事导入,把幸福话题带进课堂,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幸福的氛围,然后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对幸福的理解,使学生初步感悟幸福,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活动二:理解幸福
主持人:幸福是一个谜。

你让一千个人来回答,就会有一千种答案。

下面我们来看一组图片,看看其他人眼中的幸福。

(出示课件图片)
主持人: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之前可能还有很多同学在抱怨,觉得自己不够幸福,看了刚才的图片,你认为你现在幸福吗?
(生谈感受)
活动三:分享幸福
主持人:是啊,相比之下,我们真是太幸福了!其实,幸福就围绕在我们身边。

请你讲一件自己感到幸福的一件事或者谈一谈让你感受到幸福的人。

给大家一分钟的准备时间。

(播放轻音乐)
(学生的回答预想:妈妈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让自己觉得幸福;可以在燎原环境这么好的学校念书,比起贫困地区的孩子,觉得自己更幸福……)大家说得非常好,下面让我们同唱一首歌《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

主持人: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的确,生活中不是缺少幸福,而是缺少发现幸福的眼睛、耳朵和心灵,关键是我们能否用心去感受、去体验。

我们不是经常听到别人说:“知足者常乐吗?”让我们学会满足,学会发现快乐,学会感受幸福吧。

下面请同学们拿起纸笔,写下你的幸福感言吧。

如:幸福是什么?幸福是偶遇熟人,彼此间一个浅浅的微笑,一句问候。

幸福是一家三口其融融围桌谈天说地。

幸福是每逢佳节的一份想念。

小时候,幸福是一件东西,得到它,便感觉幸福。

长大了,幸福是一个梦想,实现它,便感觉幸福。

成熟了,幸福是一种心态,领悟它,便感觉幸福。

【设计意图:通过对学生进行对比的体会,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感受幸福。


活动四:传递幸福
主持人:同学们,你们大声的回答老师,你们幸福吗?
我们很幸福,因为在我们的身边,有爱我们的父母,关心我们的老师,还有和我们一起奋斗的同学。

那么,我们该如何把把握拥有的幸福呢?
学生畅谈。

心中有幸福,我们也要把幸福传递下去。

请欣赏诗歌朗诵: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1]
【设计意图:诗歌朗诵,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渗透幸福的真谛,让学生学能感受身边的幸福并传递幸福。


辅导员讲话:
今天《让我把幸福告诉你》中队活动搞得很成功,通过今天的活动,我相信大家对幸福有了新的诠释,幸福不是享受,不是索取,锦衣华食的人,未见得幸福;粗茶淡饭的人未见得不幸福。

幸福源自满足,关爱与奉献,幸福就是一种追求、一种奋斗。

用罗曼罗兰的话说:“幸福是一种灵魂的香味。

”只有懂得幸福的人,才能品味到这浓浓的香味。

退队旗(敬队礼)!宣布队会课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