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的生长条件
农作物+特点

农作物特点
1、水稻:水稻性喜温凉的气候,它比较适宜种植在水分条件较好、光热充足的平原上,比如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就比较适宜种植水稻。
2、小麦:小麦具有耐寒、耐旱、耐盐碱、适应性较强等特点,它主要可以分为春小麦以及冬小麦,其中春小麦多分布于东北地区,冬小麦则多分布于华北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
3、茶叶:茶树喜欢生长在温度较高、具有一定湿度、土壤微酸的地方,它在我国适宜被种植于江南丘陵地区的酸性红土壤中。
4、甘蔗:甘蔗喜欢在高温多雨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生长,在我国则多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和海南省、台湾省。
5、油菜:油菜适宜在土肥、地平、光热条件比较好的亚热带地区生长,比如长江中下游平原。
6、棉花:棉花喜欢生长于光照充足、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的地方,在我国大多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华北地区、新疆等地方。
7、黄麻:黄麻喜欢生长在温度较高、水分充足、土壤肥沃、地形平
坦的三角洲地带,它的典型分布区是恒河三角洲。
8、甜菜:甜菜喜欢在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生长,在我国则多分布于东北、宁夏、新疆北部等地方。
9、花生:花生在生长期对于热量的要求比较高,在我国花生的种植区主要分布于华北平原,集中分布于山东丘陵一带。
农作物生长的自然条件

农作物生长的自然条件
农作物是人类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农作物的生长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其中气温、LIST 和降水量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
一是气温。
气温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因素,温度高的地方适合热带作物的生长,温度低的地方更适合于寒带作物的生长。
例如,热带作物香蕉在温度较高的地点生长得好,而寒带作物苹果在温度较低的地点生长得更好。
二是光照。
光照是农作物的一项重要需求,光照越多,农作物的生长越好,而光照不足时,尤其是阴雨天,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就会减缓,甚至停止。
据统计,地球上农作物最较好生长的地点,正是LightIntensity最高的地方。
三是降水量。
水是农作物生长的有力条件,一般来说,降水量多的地方,农作物能够生长更健康。
如果降水量少,易造成农作物旱涸,增加了浇水的次数,增加了农民的作业量,对农作物的生长也会产生影响。
四是土壤。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土壤的结构不同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土壤如果有氮、磷或钾元素,这些元素是农作物生长需要的重要营养物质,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品质,更易生长效果好;土壤中氮、磷、钾等元素含量不够,就必须施肥,以促进农作物生长。
农作物种植说明

农作物种植说明
农作物种植是农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农业生产的基础。
在种植农作物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土壤肥力、气候条件、水资源、种子选择等多种因素。
首先,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作物种植是至关重要的。
不同的气候条件适合不同的农作物,比如在气温较高的地区,适合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而在气温较低的地区,则适合种植小麦、大豆等作物。
因此,农民在选择种植作物时,一定要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条件。
其次,土壤肥力也是种植农作物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农作物对土壤的要求不同,有的需要肥沃的土壤,有的则需要瘠薄的土壤。
农民在种植农作物时,需要根据当地土壤的情况选择适合的作物,同时还要进行土壤肥力的调理,保证土壤的肥沃度。
另外,水资源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特别是在干旱地区,合理利用水资源对于农作物的生长至关重要。
农民们需要灌溉设施和技术,进行合理的水资源利用,保障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最后,种子的选择也是种植农作物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不同的种子对土壤和气候的适应能力不同,因此农民需要选择适合当地条件的优质种子,保证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农民们需要综合考虑气候条件、土壤肥力、水资源和种子选择等多种因素,进行科学种植,保障农作物的生长。
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丰收的果实,为社会的粮食生产做出贡献。
常见农作物生长习性汇总知识分享

常见农作物生长习性汇总常见农作物生长习性汇总(提示:可用手机拍下来查阅)油菜:喜温暖气候,肥沃土壤。
甜菜: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
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
甘蔗:喜高温,需水肥量大,生长期长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小麦:耐旱耐寒耐盐碱,我国冬小麦(暖温带或亚热带)和春小麦(中温带)的分界线为古长城(或3500℃积温线),冬小麦一般秋播夏收,春小麦一般春播夏收水稻:喜高温、多雨,水分条件较好的平原茶叶:喜高温多雨的气候及排水条件良好的坡地(怕涝),酸性土壤玉米:性喜高温,多分布在夏季高温多雨柑橘:喜温润,怕寒冷气候湿润的亚热带丘陵地区(一般分布在长江以南,但成都平原例外) 苹果:喜光、较耐寒湿润、半湿润的暖温带地区大豆:为中温作物,要求积温在2000℃—3000℃,需水较多,对土壤要求不严棉花:喜光热充足、耐旱、忌渍,土质疏松,有灌溉水源(长绒绵:日照充足、温差大、气候干燥、需灌溉的地区)芝麻:喜温耐旱,要求积温在3000℃以上,不耐霜,不耐涝。
胡麻:耐寒、耐旱、耐瘠薄作物,喜冷凉、温润的气候条件,对热量要求不高,生长期短(西北内陆地区)黄麻:喜高温湿润气候和肥沃的沙质土壤,全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热带作物)蕉麻:适宜在排水良好的肥沃松质沙土中生长剑麻:喜高温耐旱(热带作物)亚麻:喜凉爽湿润气候和肥沃壤土,长日照作物花生:喜温干燥、砂质壤土,要求积温在3000℃以上,不耐霜,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油棕: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热带作物)咖啡:高温多雨、无霜害、年均温在20°—22℃左右,年降水量在1000—1800 毫米,荫蔽较好,湿度较大的山地生长(热带作物)可可:较高的温度、湿度和雨量分配均匀(热带作物)橡胶:喜高温多雨(热带作物)油棕:喜高温多雨、充足阳光和湿润肥厚的沙壤土(热带作物)枣椰:具有耐旱、耐碱、耐热而又喜欢潮湿的特点。
向日葵:喜温又耐寒的作物,向光性油橄榄:生长能力强,耐旱喜光,能耐较高的气温,并适于在多种壤上生长,且寿命长青稞:具有独特的耐高寒特点烟草:喜温、喜光、好肥、怕旱、怕涝、易染病害等特征。
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质的与产量品质的关系

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空气是许多气体的混合体,由氮气(占78%)、氧气(占21%)、
四、空气因素 二氧化碳(约占0.33%,320ppm)和极少量的氢气,以及一些惰
性气体和不固定的成分如氨气、二氧化硫、水汽、烟尘等。
(一)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CO2)是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据测定,农作物的干物质中90%—95%是由空气中的二氧化 碳和水合成的,只有5%—10%是来自土壤的营养物质。
(二)作物的蒸腾作用 水分通过作物活体表面的散失称为蒸腾作用 (三)生理需水和生态需求
1.生理需水 是直接用于作物生理生化过程的水分 2.生态需水 是为作物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所需要的水分。
(四)作物需水量和需水临界期
1.作物需水量 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用蒸腾系数表示; 二是用田间耗水量表示。
2.需水临界期 作物一生中有一个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称为需水临界期
为400—760nm(即可见光谱区) 。
光质是指太阳辐射的不同光谱成分。
(三)光质 不同波长的光谱对作物有不同的作用。
可见光是光合作用的主要能源,为光合有效辐射。 可见光为有色光。 波长0.6~0.7um为红、橙色,被叶绿素大量吸收,能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 波长0.5~0.6um为绿色和黄色,很少被叶绿素利用; 波长0.4~0.5um为蓝、紫光,被叶绿素强烈吸收,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具 有造型作用。
2,土镶有机质的转化
(1)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 是指土壤有机质在良好通气条件下,经
过一系列好气微生物的作用,彻底分解为简单无机化合物的过程。
(2)土壤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 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不仅可以分解成为简单的无机化合物,
同时,经过生物化学作用,又可以重新合成新的、更为复杂的而且较稳定 的有机化合物,即腐殖质。
各类农作物的生长特点

地理:各类农作物的生长特点水稻:性喜温凉,水分条件和光热较好的平原,如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土适宜种植小麦:耐旱耐寒耐盐碱,适应性强,分冬小麦和春小麦两种.冬麦多分布于华北和黄土高原;春麦则分布于东北地区甘蔗: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多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和海南,台湾甜菜: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分布于东北,宁夏,新疆北部一带花生:对热量要求较高,多分布于华北平原,集中分布于山东丘陵一带油菜:土肥地平,光热较好的亚热带地区,如长中下平原棉花:光照充足、灌溉水源、土壤肥沃,多分布于长中下平原和四川盆地及华北地区(新疆的长绒棉质地最好)黄麻:喜高温,水分足,土壤肥沃,地形平坦的三角洲地带。
典型分布区是恒河三角洲茶叶:喜温好湿,喜酸好阴。
适宜我国江南丘陵酸性红壤生长棉花生长发育对气象条件的要求棉花原产于热带,属多年生木本植物,它是沿淮淮北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由于春秋两季干旱,冬季温度低,夏季雨水集中,地下水位高,易受渍涝,同时土壤肥力偏低,基本上是一年一熟,冬季休闲耕作制棉花是喜温喜光的短日照作物,怕低温霜冻,怕阴雨渍涝,怕干旱高,怕病虫危害,一生需降水量450-650公厘。
而沿淮淮北从4月11日播种到10月31日停止生长,共205天,≥10℃的活动积温3450℃,降水量668公厘。
① 温度:棉花在整个生育期中,要求较多的热量,在土壤水分适宜时(土壤湿度18-22%),棉花在日平均气温10—12℃即可开始发芽出苗,最适宜温度在25-30℃,超过40℃不利,以土壤温度15℃,有5-7个晴天播种为宜。
若日平均气温在20℃以上,土壤水分适宜条件下,出苗只需4—7天。
若温度低出苗缓慢,易染病害,甚至引起烂种现象.如果气温低于15℃,又多连阴雨,对幼苗生长不利。
当地面温度降到3-6℃时部分叶子受冻害;降到1—2℃,植株部分或全部冻死。
沿淮淮北地区4月上中旬常有低温或霜冻危害,晚霜最迟在4月16日结束,历年4月中旬极端最低气温达零下3。
地理常见农作物生长条件

地理常见农作物生长条件农作物是人类生活中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而农作物的生长条件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的成败。
下面将就地理常见农作物的生长条件进行介绍。
一、水稻的生长条件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主要生长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水稻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温暖的气候,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30摄氏度。
水稻对水分的需求较高,每年需要1500-2000毫米的降雨,同时还需要大量的水田。
此外,水稻生长需要肥沃的土壤,土壤的PH值应在5.5-7.5之间。
二、小麦的生长条件小麦是世界上栽培最广泛的农作物之一,主要生长在温带地区。
小麦对阳光的需求较高,日照时间应在10小时以上。
小麦的生长温度为15-25摄氏度,适宜的温度为20摄氏度左右。
小麦对水分的需求较为适中,一般每年需要500-800毫米的降雨。
小麦对土壤要求不太严格,但较为适宜的土壤是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三、玉米的生长条件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主要生长在温带和热带地区。
玉米对阳光的需求较高,日照时间应在10小时以上。
玉米的生长温度为20-30摄氏度,适宜的温度为25摄氏度左右。
玉米对水分的需求较高,每年需要600-1000毫米的降雨。
玉米对土壤的要求较为宽松,但较适宜的土壤是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四、大豆的生长条件大豆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和蛋白质来源之一,主要生长在温带和热带地区。
大豆对阳光的需求较高,日照时间应在10小时以上。
大豆的生长温度为20-30摄氏度,适宜的温度为25摄氏度左右。
大豆对水分的需求较高,每年需要500-900毫米的降雨。
大豆对土壤要求不太严格,但较为适宜的土壤是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五、棉花的生长条件棉花是世界上重要的纺织原料之一,主要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棉花对阳光的需求较高,日照时间应在10小时以上。
棉花的生长温度为20-30摄氏度,适宜的温度为25摄氏度左右。
棉花对水分的需求较高,每年需要600-1000毫米的降雨。
小学生农作物生长知识

小学生农作物生长知识
首先,小学生要掌握的是关于农作物的种类。
农作物的种类繁多,有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经济作物、蔬菜等等。
其中,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等,油料作物主要有棉花、芝麻、花生等,经济作物主要包括果树、茶叶、蔬菜等。
其次,小学生要熟悉农作物生长的条件。
农作物的生长需要良好的土壤、适当的温度、合理的湿度和足够的养分。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它要有足够的有机质,能够为作物提供养分和保水作用;温度要适宜,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湿度要合理,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养分也是农作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包括氮、磷、钾等土壤中含有的多种元素。
最后,小学生要了解农作物的生长周期。
每种农作物都有其特定的生长周期,有的从种子萌发到成熟可收获的过程比较快,有的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例如,水稻的生长周期为90-
120天,棉花的生长周期为180-220天,苹果的生长周期为
180-240天,花生的生长周期为90-150天等。
综上所述,小学生了解农作物的生长知识,不仅有助于其对农业的认识,而且能够为以后的农业工作做好准备。
研究农作物生长知识,小学生要了解相关的种类、生长条件和生长周
期,从而更好地了解农作物生长的规律,为今后从事农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早熟水稻、早熟玉米、早中熟谷子、早熟高粱、早熟大豆、甜菜
2500-3000
早熟水稻、中晚熟玉米、中晚熟高粱、中晚熟谷子、中晚熟大豆、早熟芝麻、向日葵
3000-3500
特早熟压地棉、花生、早中熟水稻、甘薯、芝麻
3500-4000
早中熟压地棉、中晚熟水稻、甘薯、芝麻
4000-4500
9.0
8.0
17.0
冬小麦
260-400
幼苗期
分蘖期
拔节期
孕穗期
开花期
灌浆期
5.0
14.4
19.2
25.3
6.1
30.0
玉米
200-300
幼苗期
拔节期
孕穗期
开花期
灌浆期
成熟期
9.0
31.0
15.0
18.0
22.0
5.0
高粱
200-300
幼苗期
拔节期
孕穗期
开花期
成熟期
20.0
18.0
30.0
20.0
12.0
谷子
160-200
分蘖期
孕穗期
灌浆期
14
32
54
大豆
300-400
幼苗期
分枝期
开花期
结荚期
成熟期
5-10
20-30
25-35
15-20
10-20
棉花
300-450
幼苗期
现蕾期
开花结铃期
吐絮期
12.2
14.7
46.1
27.0
一年三熟(双季稻加冬作油菜、大麦或小麦)
【积温与宜种作物】
≥10℃积温
可能栽培的作物
1000以下
基本上无作物栽培(作物籽粒不能成熟)
1000-1500
早熟马铃薯、早熟大麦(青稞)、早熟燕麦(莜麦)、早熟春小麦、早熟荞麦、早熟甜菜、早熟根菜类蔬菜等
1500-2000
马铃薯、大麦、小麦、燕麦、油菜、胡麻、豌豆、蚕豆、荞麦、早熟糜子、甜菜、早熟耐寒蔬菜
中熟压地棉、晚熟水稻、特早熟细绒棉
4500-7500
中晚熟压地棉、早中晚熟细绒棉、双季连作稻
7500以上
水稻一年可三熟、玉米、甘薯可冬种
【农作物需水量】
作物名称
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立方米/亩)
生育阶段
生育阶段需水量占总需水量的%
水稻
350-450
返青期
分蘖期
孕穗期
开花期
灌葵期
成熟期
16.7
27.0
22.3
荞麦
25-31
3-5
37-44
大豆
30
10
40
豌豆
30
1-2
35
棉花
25-31
15
46
【积温与作物熟制】
≥10℃积温
可能采用的熟制
3400以下
基本一年一熟
3400-4000
二年三熟或一年二熟(冬小麦复种早熟糜子、荞麦等)
4000-4800
一年二熟(冬小麦复种玉米、谷子、甘薯、大豆或稻麦两熟)
4800以上
农作物的生长条件
【主要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温度】
作物
最适温度(℃)
最低温度(℃)
最高温度(℃)
水稻
30-35
10-12
40
小麦
25-31
3-5
31-37
大麦
25-31
3-5
31-37
燕麦、稞麦
25-31
3-5
31-37
玉米
37-44
5-10
45-50
高粱
30-31
6-7
44-45
甘薯
25-30
18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