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江花月夜的诗词
春江花月夜诗句赏析

春江花月夜诗句赏析 《春江花月夜》描写了春江花月夜的奇丽景色,展示了大自然的美,抒写了 相思离别之情, 表现了对青春年华的珍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下面小编收集了 春江花月夜诗句 赏析,供大家参考。
春江花月夜原文 作者: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1)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2), 月照花林皆似霰(3)。
空里流霜(4)不觉飞, 汀(5)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6), 皎皎空中孤月轮(7)。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8), 江月年年望(一作“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9)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10), 青枫浦(11)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12)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13)? 可怜楼上月徘徊(14), 应照离人(15)妆镜台(16)。
玉户(17)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18)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19), 愿(20)逐月华(21)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22)。
昨夜闲潭(23)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古音 xiá)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 (24)无限路(25)。
不知乘月(26)几人归, 落月摇情(27)满江树。
注释 (1)滟(yàn)滟:波光闪动的光彩。
(2)芳甸(diàn):遍生花草的原野。
(3)霰(xiàn):雪珠,小冰粒。
(4)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
这里比喻月光皎洁,月色朦胧、流荡,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扬。
(5)汀(tīng):沙滩(6)纤尘:微细的灰尘。
(7)月轮:指月亮,因月圆时象车轮,故称月轮。
(8)穷已:穷尽。
(9)但见:只见、仅见。
(10)悠悠:渺茫、深远。
(11)青枫浦上: 青枫浦 地名 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
《春江花月夜》古诗词鉴赏

春江花月夜古诗词鉴赏1. 诗歌背景介绍《春江花月夜》是唐代文学家张若虚所作的一首古诗。
这首诗是以描绘春江夜景为主题,抒发诗人对春江、花朵和月亮的赞美之情。
通过对大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以闲适舒适的心情表达了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 诗歌内容分析第一句:“春江潮水连海平”这句诗描绘了春江的景象,潮水连绵不断,似乎与大海融为一体。
这样的景象给人一种壮阔、辽远的感觉,同时也传达出春江的繁荣和活力。
第二句:“海上明月共潮生”这一句诗用明月凝视着江潮这一景象,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明月的出现使得整个景色更加的优美,也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喜爱。
第三句:“滟滟随波千万里”这句描绘了江水的流动情景,波浪连绵、滟滟流动,仿佛无边无际。
这样的描绘使我们感受到春江的壮丽和辽阔,也反映了诗人对江水的热爱。
第四句:“何处春江无月明”这一句表达了不论哪里的春江,都会有明亮的月光照耀的意思。
无论春江在何处,都能看到美丽的月亮,让人感受到春江美丽的同时,也展示了春江与明月相伴的场景。
第五句:“江流宛转绕芳甸”这一句诗描绘了江水环绕芳甸的情景。
江水像一条宛转曲折的蛇般,围绕着芳甸流淌。
这样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也让人感受到春江的美丽和丰富。
第六句:“月照花林皆似霰”这句诗很好地表达了明月照耀着花林的壮丽场景。
在明月的照耀下,花林就像是被霰雪覆盖一样,美丽而梦幻。
这样的形象让人感受到春江花林的美丽和神秘。
第七句:“空里流霜不觉飞”这一句传达了江上的大气环境。
空中流动的霜,不断地飞舞着,给人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
这种景象也增加了春江夜晚的神秘感。
第八句:“汀上白沙看不见”这句描绘了江边的白沙,在月光的照耀下,几乎看不见。
这样的景象给人一种朦胧而秘密的感觉,也增加了诗歌的浪漫和神秘。
第九句:“江天一色无纤尘”这句诗强调了春江的干净和清澈,没有一丝尘埃。
这样的环境给人一种舒适和宁静的感觉,展现了诗人对春江的向往和追求。
3. 诗歌意义《春江花月夜》这首诗以描绘春江夜景为主题,通过对大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高中必背古诗词之《春江花月夜》知识点

高中必背古诗词之《春江花月夜》知识点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
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春江花月夜唐代: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创作背景《春江花月夜》为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南朝陈后主所作,原词已不传。
后来隋炀帝又曾做过此曲。
《乐府诗集》卷四十七收《春江花月夜》七篇,其中有隋炀帝的两篇。
张若虚的这首为拟题作诗,与原先的曲调已不同,却是最有名的。
目前具体的创作背景已不可考。
作者简介张若虚(约660—约720),唐代诗人。
扬州(今属江苏)人。
曾任兖州兵曹。
生卒年、字号均不详。
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
中宗神龙(705~707)中,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
玄宗开元时尚在世。
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
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译文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了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部编版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课件

张若虚
咏月诗词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若虚 壹 初唐后期著名诗人,扬州人
贰 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
其诗作语言清丽,富有跌宕起伏的音乐 美感,诗境优美深邃。《全唐诗》中张 若虚的诗作仅存两首,一首是五言排律 叁 《代答闺梦还》,写闺情,师、诗风近 齐梁:另一首就是千载传诵的抒情杰作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月升
月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月悬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月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月落
静听朗读音频,用心感受诗中写景的句子,稍后用优 美的语言描述诗句所描写的图画,并为其命名。
春江花月图
月下遐想图 思妇怀远图
游子思归图
思考1:本诗前八句主要描写了哪些景象?营造了怎 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能用自己的方式读 出这份情感吗?
既已明了这首诗的情感,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这 些情感来分段朗诵这首诗吧。
诗 歌 朗 诵
合 春江潮水连海平......汀上白沙看不见。 男 江天一色无纤尘......但见长江送流水。 合 白云一片去悠悠......何处相思明月楼? 女 谁家今夜扁舟子......鱼龙潜跃水成文。 男 昨夜闲潭梦落花......落月摇情满江树。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zhēn)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jié)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江花月夜》优秀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6
27
光影效果
诗人巧妙地利用光影效果来塑造春江夜景。如“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中, 通过“江天一色”表现天空与江水的融为一体,再以“皎皎”形容月光的皎洁,凸显出月 夜的静谧与纯净。
形态描绘
诗人通过对自然形态的细腻描绘,使春江景色更加生动。如“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 皆似霰”中,以“宛转”形容江流的曲折蜿蜒,再以“花林”和“霰”比喻月光下的花树 ,呈现出一种梦幻般的美丽景象。
1 2
象征美好与纯洁
花和月作为自然元素,在传统文化中常被视为美 好、纯洁的象征,被用来寄托人们的理想与情感 。
诗词歌赋中的常见意象
花和月是古代诗词歌赋中常见的意象之一,被众 多文人墨客用来抒发内心情感,表达对人生、爱 情的独特见解。
对后世文化的影响
3
花月意象在古代文学中的广泛应用,对后世文化 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了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符号 。
者留下深刻印象。
情感表达
唐代诗歌注重情感表达,诗人们 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思想 和情感,抒发对时代和社会的感
慨。
象征手法
唐代诗歌还常常采用象征手法, 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的象征性 描写,表达自己的主题和情感。
2024/1/26
20
《春江花月夜》在唐代诗歌中的地位和影响
地位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被誉 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唐代诗歌的发展和推广起到 了重要作用。
3
张若虚生平及代表作品
张若虚(约660-约720),唐代诗人 ,扬州(今属江苏)人。
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 ,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起 到了重要作用。
春江花月夜 诗词

名词解释《春江花月夜》原为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陈后主(陈叔宝)所创。
原词以佚。
隋炀帝、温庭筠等都曾作有此曲。
最为出名《春江花月夜》的是初唐、盛唐之交诗人张若虚的代表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以孤篇盖全唐”,历来为人们所传颂。
这是一首长篇歌行,采用的是乐府旧题,但作者已赋予了它全新的内容。
张若虚在诗中将画意、诗情与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的诗境。
而在明净的诗境中,又融入了一层淡淡的忧伤。
诗人将真切的生命体验融入美的形象,诗情与画意相结合,表明唐诗意境的创造已进入炉火纯青的阶段。
原文二首春江花月夜年代:唐代作者:张若虚体裁:乐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yàn)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diàn),月照花林皆似霰(xiàn)。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tīng)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zhēn )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古字中读xiá)。
斜(xié)月沉沉藏海雾,碣(jié)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词语解释⑴滟滟:波光闪动的光彩。
⑵芳甸:遍生花草的原野。
⑶霰:雪珠。
⑷流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
这里比喻月光皎洁,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扬。
⑸汀:水中的空地。
⑹纤尘:微细的灰尘。
⑺月轮:指月亮,因月圆时象车轮,故称月轮。
⑻穷已:穷尽。
⑼但见:只见、仅见。
⑽悠悠:渺茫、深远。
⑾青枫浦:地名,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
《春江花月夜》(诗词翻译赏析)

《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江花月夜赏析《春江花月夜》是唐朝诗人张若虚所作。
诗人张若虚遗留下来的诗仅两首,《春江花月夜》就是其中之一。
张若虚所创作的《春江花月夜》以其诗歌意境美被广大文人学士所喜爱和传诵,因而得以流传千古。
诗人张若虚以其“一篇《春江花月夜》,就奠定了他在唐诗使上的大家地位”。
《春江花月夜》的体裁是长篇歌行体,采用的是乐府旧题。
此诗虽为旧题,但作者用其独特的才情和创造力使旧题化腐朽为神奇,让旧题产生了新内容,新意境,创造出了“将画意,诗情与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体,创造出了情景交融、玲珑透彻的诗境”从诗歌《春江花月夜》题来赏析。
该诗的题目就开门见山的给出“春”“江”“花”“月”“夜”五种物象组合成的画面。
且这五种物象组合在一起非常和谐自然,没有带一点凡尘,无任何雕饰。
如果能身临其境会感觉这是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花”“月”都是静景,而只有江是动景,因而《春江花月夜》这题给人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生动的画面。
该题首先给人以诱发和开拓了审美想象空间。
诗人在诗的开头写到“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艳艳水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婉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的景色,也即是诗人先从春江月夜的宁静美景入笔。
诗歌赏析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三、总结评价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前期的一 首代表作,它以春江、花、月、 夜为背景,描绘了美景和相思的 反差,情景交融,富有哲理意味 。这首诗充满了浓厚的生命力和 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不仅给人以 美的享受,也让人在思考中得到 启迪。它不仅是唐代诗歌中的瑰 宝,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 作
29024/3/14
210724/3/14
2
春江花月夜
4. 情感的升华
在诗的最后一部分,诗人以"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来表达对离人的思念。这 里的"月徘徊"和"妆镜台"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表现了离人的相思和无奈。最后,诗人以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来结束全诗,既表达了对离人的祝福和期望,也表现 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210424/3/14
2
春江花月夜
2. 自然景象的 描绘
210524/3/14
2
春江花月夜
随后,诗人对自然景象进行了细 腻的描绘。"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江水绕着芳 草萋萋的沙洲流淌,月光照在盛 开的花林上,那景色宛如漫天飘 洒的冰霰,给人一种纯净而美好 的感觉。诗人的笔触饱含情感, 把自然的美景描绘得如梦如幻, 使人感到心旷神怡
诗歌赏析《春 江花月夜》
-
-
1 春江花月夜 2 春Hale Waihona Puke 花月夜23024/3/14
1
春江花月夜
1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唐代前期的一首代 表作,它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描绘了 美景和相思的反差,情景交融,富有哲理意味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春江花月夜的诗词春眠不觉晓;春风不度玉门关;春色满园关不住;春风何不到天涯;春江潮水连海平;春潮带雨晚来急;春风吹又生;春城无处不飞花;春风又绿江南岸;杜鹃花杜鹃花发杜鹃啼,似血如朱一抹齐。
应是留春留不住,夜深风露也寒凄。
江山代有才人出;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枫渔火对愁眠;江流婉转绕芳甸;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江潭落月复西斜;江山依旧枕寒流;江入大荒流;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但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君之意。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频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王维《汉江临眺》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花自飘零水自流;花间一壶酒;花落知多少;花腿残红青杏小;花寒懒发鸟慵啼;花开堪折直须折;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李白:《月下独酌》)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6.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7.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1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闭门不管庭前月,分付梅花自主张。
唐·元稹: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斐休: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宋·晏殊:春风不解禁扬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唐·赵嘏: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
元·卢挚:春来南国花如绣,雨过西湖水似油。
宋·苏轼: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唐·东方虬:春雪海空来,触处似花开。
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唐·杜甫: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明·丰坊:东风一夜吹桃萼,桃花吹开又吹落。
开时不记春有情,落时偏道风声恶。
宋·王安石:隔岸桃花红未半,枝头已有蜂儿乱。
宋·杨万里:骨相玲珑透八窗,花头倒插紫荷香。
线身无数青罗扇,风不来也自凉。
唐·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宋·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元·萨都刺:江南二月风雨过,梅花开尽杏花红。
宋·杨万里: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皮日休: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
竟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
宋·王安石★咏石榴花: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唐·李商隐: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舒卷开合任天真。
唐·杜甫: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宋·汪藻: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
唐·杜甫: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洌红。
唐·刘禹锡: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唐·刘禹锡:迎得春花先到一,浅黄轻绿映楼台。
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正月里,梅花阵阵香;二月里,杏花暖洋洋;三月里,桃花喷喷香;四月里,蔷薇都开放;五月里,石榴红似火;六月里,茶花香满塘;七月里,凤仙是七巧;八月里,桂花满园香;九月里,菊花堆得高;十月里,芙蓉小阳春;十一月,山茶满树花;十二月,腊梅黄灿烂。
月落乌啼霜满天;月上新归伴病翁;月光如水照锱衣;月窟宾诸夏;月出惊山鸟;月上柳梢头;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维夜来风雨声;夜吟应觉月光寒;夜来马嘶晓无迹;(1)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孟浩然)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尽欲,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终南别业(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杂诗(沈佺期)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乾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送梓州李使君(王维)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幢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岁暮归南山(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墟。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孟浩然)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韩翃)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戴叔伦)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有关春的诗1、《春思》【唐】李白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2、《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春宿左省》【唐】杜甫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4、《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相思》【唐】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6、《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春思》【唐】皇甫冉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8、《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9、《春词》【唐】刘禹锡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10、《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1、《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2、《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4、《玉楼春》【宋】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15、《江南春绝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6、《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宋】欧阳修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
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
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17、《玉楼春》【宋】辛弃疾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
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
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18、《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9、《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