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电教媒体上好数学课
让电教媒体走进小学数学课堂

摘要: 在小学 数学教 学 中 , 要 发挥 电
教媒体 的重要作 用 , 运 用电教媒体 , 提 高 课堂效率 ; 运用 电教媒体 , 激发 兴趣 ; 运用
电教媒体 , 使“ 数学 ” 形式更灵活且突 出重
电旌 鸽 俸 在 ( 苎 亏数 学 堂
一内蒙古凉城县第四小学 郭翠青
五、 “ 模块” 应 用
将准备 充分 的课 堂 内容 按计 划传授 给学生 。在 讲授 新课时注重采取 : 1 学 为A 、 B 、 C三级 由浅入深 ) , 给 出思考方法
堂, 成 为教学 的重要辅 助手段 , 若 科学合
学 习欲望 , 使学生积极开动思维。
二、 运用现代 电教媒体 。 创设情境 、 激
发兴趣 , 使“ 数 学” 主 题 更 有趣
总之 , 电教媒体具有形象、 直观、 生动、
理地运 用现代 电教媒体 , 则会给数学教学
改革提供 良好 的契机 。事 实上 , 在数学学 习 中, 学生在 解决实际 问题 时 , 往 往分析
二、 检 查 复 习
对 上节 内容掌握 情况鉴 定一 下 ( 作 哪个问题能够 推出哪个 问题 , 哪个 问题 的 业、 辅导 中发现 问题在课 前准备 中融入教 解决依靠 哪个 问题 , 已达到各个 问题 ( 模 案 中) 发现 问题 重新修定模块 。
三、 讲 授 新 课
块) 的连贯统一 , 以开发智力、 培养能力。
利用电教媒体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利用电教媒体优化数学课堂教学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师的教学,充满了形象、色彩、声音,总之能为儿童多种感官所接受,我们就能使自己讲授的知识为儿童所接受”。
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有直接联系。
现代的电教媒体正是融形、声、色、光、动、静于一体的理想的教育教学手段。
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电教媒体提高课堂效率呢?一、利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起点,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开始。
有句谚语说的好“你可以把马拉到河边,但你却无法迫使它饮水”。
教师要善于合理运用电教媒体,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融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中,把课堂教学过程趣味化、直观化、形象化,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求知欲望,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比如在教学《比较分数的大小》时,运用媒体播放“唐僧师徒分西瓜”的动画片:唐僧、八戒和沙僧师徒三人行走在通往火焰山的大路上,烈日当头,遍地焦土,三人被烤晒的大汗淋漓,口干舌燥。
这时悟空抱着一个大西瓜从云头落下,蹦蹦跳跳地来到师傅面前说:“师傅,天太热了,快来吃西瓜解解渴!”这时八戒就冲过来争着要分西瓜。
悟空转身躲过八戒笑道:“我来分,八戒你吃西瓜的1/2,师傅吃西瓜的1/3,沙僧吃西瓜的1/4,我吃西瓜的1/6。
”八戒听后撅着嘴说:“猴哥,你明知道我的肚皮大,吃得多,却分给我的最少!可你自己吃的却最多,我不干!”语音刚落,唐僧、沙僧、悟空师徒三人便哈哈大笑,悟空道:“好一个呆子、呆子、呆子,咱俩换吃,怎么样?……”学生们被生动的《西游记》动画所吸引,此时,老师抓住时机提问:“悟空为什么叫八戒呆子?”同学们争着回答:“八戒不知道自己分得最多。
”教师紧接着追问:“八戒为什么不知道自己分得最多呢?”此时学生跃跃欲试,欲言不能,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电教媒体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论文编号:电教媒体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姓名:单位:电教媒体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随着电脑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的教学工作从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走向以电教媒体为主要手段的课堂教学模式。
作为教师应尽快适应日新月异的生存环境,牢固地树立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的思想,并将信息化社会的生存需求融入到现行的教育活动中去,不辜负时代发展赋于教师的职责。
在数学教学中,不是单纯的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电视机等教学手段代替教师向学生灌输数学知识,而是重视利用这些电教媒体的辅助教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掌握数学思考方法,增强数学能力。
那么究竟怎样利用电教媒体丰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电教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又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这一问题谈一下我个人的认识。
一、利用电教媒体优势,钻研教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电教媒体的综合使用,能将数学中的内容以形感、动感、声感、色感直接作用于同学们的感官,使其在同学们的大脑里留下鲜明的形象。
在基本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借助电教媒体中动中有静的美感,循序渐进,带着学生走进教材,带着学生走进生活。
如在讲“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旋转与平移”一课时,我的flash课件首页没有出现课题,页面的左面是一位男同学在平地上由左向右水平推一个箱子,页面的右面是一位女同学手举一个转动的风车。
此时,我给同学们留出疑问,本节课我们究竟学习什么呢?第二页出现许多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平移的图像,第三页出现许多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旋转的图像,让同学们自己去观察、思考、分析这些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究竟有事什么区别、联系、特点呢?像一根线一样,牵着他们向前走,而且是学生们不由自主的跟着学,积极踊跃。
最后,同学们自己就能说出本节课的课题和旋转与平移之间的区别与练习。
二、利用利用电教媒体优势,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低年级的同学由于年龄小,对事物、生活等了解不够全面,一些理性上的知识理解比较困难。
运用电教媒体,激活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

运用电教媒体,激活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数学是是一门重要的自然学科,也是一门基础性学科。
一个学生成绩的好与差,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数学课的学习,数学逻辑性强,独立性小。
如何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感知到学习的乐趣,当然方法颇多,我今天在这里,主要是对如何采用多媒体为平台,激活学生对数学科目的兴趣,增长学生的知识,提高能力水平,作一点浅薄的探讨。
一、合理使用电教媒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一个学生要是对某一个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们就会自发的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如果对学生没用兴趣,那必将阻碍学生前进的动力,成为学生学习的绊脚石。
比如:在复习“两位数乘以两位数”时,我们特意选择有规律的例子:“22×28”“61×69”“44×46”……用多媒体展示出来,首先让同学们用最快的速度写出它们的答案。
可以这样说,绝大多数的同学观察到了每一个因数的关系,(个位之和得10,十位相同),但最后也只是拿出草稿纸,进行计算。
接着老师就用多媒体展示,以最快的速度说出答案(个位相加向十位进一,十位随便哪个因数加一,与另一个十位相乘。
比如,22×28,2+8=10,一个因数的十位就相当于就变成3,接着个位相乘得16,十位相乘得6,结果就是616),让同学们感知多媒体的神奇,同时激发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浓厚兴趣。
相信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随时都会注意数学中隐藏的各种规律,使学习不再枯燥、乏味。
二、合理使用电教媒体,顺其自然突破难点因为电教媒体的运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变静为动,由浅入深,突出重点,从而突破难点。
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把稍微复杂的东西简易化,把课堂的教学变为兴趣盎然的活动,在乐中学,在学中乐。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认识的时候,我们首先用多媒体展示各种规则的物体、正方形、长方形等,接着就用多媒体展示来把他们对折,再对折……每一次对折的时候叫同学们仔细观察对折后一定要完全重合,就是每一份都是一样多,从而突破“平均分”的难点。
数学教学中怎么运用电教媒体

数学教学中怎么运用电教媒体数学教学中怎么运用电教媒体随着科技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各种电教媒体己广泛运用于教学的各个领域,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方向,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运用现代电教媒体,提高课堂效率,使“数学”容量更大。
多媒体的使用无疑增多了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无论是学生得到的知识信息,还是老师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都大大提高了单位时间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增加了课堂的密度。
在教学中,我采用过直观导入、实验导入、故事导入、问题导入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自觉地积极地进入学习活动之中。
二、运用现代电教媒体,撷取活动素材,使“数学”形式更灵活。
在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设计的课件,教师要尽量让学生摆一摆、量一量、折一折、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看一看、猜一猜,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调动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获取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三、运用现代电教媒体,增强自主能力,使“数学”个性更突出。
课堂教学中教师若注重运用电教媒体,则能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概念,挖掘确切的数学意义和运用条件,能利用它们顺利地进行正向迁移,有效解决一些实际数学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实现数学情境与想象的真正结合。
四、运用现代电教媒体,发展信息素养,使“数学”与时代更贴近。
运用现代电教媒体,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实践创新精神;不仅使“数学”与时代更贴近,而且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总之,电教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光、色、形兼备,静动结合等诸多优点,确有利于优化教学的效果,提高教学效益。
只要我们从实际需要出发,合理地利用各种电教媒体,学生的数学教学就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让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这一美好的愿望就一定能实现。
恰当运用电教媒体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效 ,提高课堂教 学效率 ,使课 堂教 学效果最优化 ,促进素质教育实施。
关 键 词 数学教学 电教媒体 最优化
在 数 学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中 , 应 用 电 教 媒 体 教 学 方 式 , 能 将 传 媒 体 动 画 演 示 剪 、 拼 的 移 动 过 程 , 再 通 过 电教 媒 体 进 行 转 化 前 后 统 的 教 学 媒 体 与 现 代 教 学 媒 体 有 机 地 联 系起 来 ,相 辅 相 成 ,互 为 补 充 ,充 分 发 挥 各 自的 教 学 功 能 ,优 化 课 堂 结 构 ,提 高课 堂 教 学 质量 。在 教 学 中 如 何 利 用 这 些 有 利 的 条 件 ,使 信 息 技 术 与 我 们 的 教 育 教 学 紧 密 地 联 系 起 来 ,为 我 们 的 教 育 教 学 服 务 呢 ? 谈 谈 我 的
教 学 《长 方体 和 正 方体 的认 识 》时 , 过 对 实物 的观 察 、 触 , 通 接
学 生会 很 容 易地 辨 别 这 两种 实物 的形 状 ,但 要 他 们 辨 别 长 方体 和
利 用 ,学 生 的 主体 作 用 也得 到 更 加 充 分地 发挥 。
五 、利 用 电教 媒体 。扩 大 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课 堂 容 量
多媒体应用 l O II I Y NG DU MET NG O Y
恰当运用电教媒体
● 陈铭霞 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城关镇南街小学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4 7 0 540
摘要
多媒体 与学科的整合 是教育教学 改革的新视 点。教 学中有 效利用 电教媒体 的有利条件 ,充分 发挥 电教媒体 的最大功
氛 ,激 发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 和 求 知 欲 望 ,为学 生 营 造 一 个 色彩 缤 纷 、
电教媒体使小学数学课堂更精彩

电教媒体使小学数学课堂更精彩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我们的教育事业。
也不甘落后,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教学的改革。
也随着技术的更新。
发生着变化,由以前的一大一小两块黑板的教学区跟不上教育的节奏。
因此。
电教媒体走近了课堂。
成为教师最重要的辅助手段,电教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光、色、形兼备。
静动的结合等诸多优点。
教师能熟练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则会给数学课堂模式到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数学是一门枯燥的学科,若教师采用“满堂灌,一讲到到底”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厌烦这门学科教学效果不佳。
因此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合理运用电教媒体,跟适合新课程理念,达到教学改革的目的。
让学生乐学数学而不是厌烦数学。
一、激发参与动机,学生学有兴趣。
心理学研究证明,推动学生学习的最实际的内部动力就是兴趣。
因此,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教学中可以利用色彩明快、声形并茂的多媒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应尽可能通过摆一摆、评一评、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是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触发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自发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新奇而富有情意的环境中孕含抽象的教学习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需求感。
如在教学“口算除法”是,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动态效果,先出示3个美观大方的盒子,然后依次出示6根小棒,6捆小棒、6捆零9根小棒,要求学生把小棒平均放在3个盒子里。
在学生将小棒的装情境中孕含着本节课的关键“平均分”。
然后。
提出“如果有240根小棒,我们怎么放呢?”引起学生的思索,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
二、提供参与条件,学生学有机会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构成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储存的过程,而是一个“学生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的过程。
因此教师既要启迪学生参与的动机,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
例如教学一位数整百整十数的口算(最高位不够除),上课后,学生在充分感知“平均分”后,由最高位够除的口算过度到最高位不够处的口算。
电教媒体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电教媒体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在小学阶段,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不易集中持久,课堂教学只有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而电教媒体不仅能够激活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而且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掌握数学思考方法,增强数学能力方面有着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数学教学运用信息技术的作用1、运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强烈的求知欲。
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以无意注意为主,喜欢直观、生动的感知材料。
如果能让低年级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强烈的求知欲。
例如,在导入新课时,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紧扣教材,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色彩鲜明、图像逼真的教学情景:(1)小朋友们今天跟“豆角老师”一起到“图形王国”里去旅游;(2)今天,动物王国召开运动会;(3)大象伯伯过生日;(4)丰收的果园里都有些什么呢?……通过这样一些生动活泼的画面,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配合老师恰当的讲解,把学生带进了预先设置学习目标的教学环境中,自然而然的使他们进入新课的学习中。
2、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电教手段辅助教学能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难度,难点得到突破,也使学生在感受知识之间联系的同时,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例如,在教学“认识乘法”时,如果老师单纯的讲解,也许学生对于概念的掌握不难,关键是在于是否理解了概念,为什么用乘法算?也就是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从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因此,我首先设计了简单的几个画面,每张桌子上放2台电脑,有2张桌子,问:“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学生不假思索的说出了结果。
再问:4张呢?学生也很轻松的说出了结果。
当我出示20张桌子、100张桌子的画面,再提问:“一共有多少台电脑”?这时学生都愣住了,不知如何回答,我趁势告诉学生,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就有办法来解决了,这样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动力,迫切希望得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这样不知不觉中的状态下,学生也领会了乘法的意义,比直接告诉效果要好得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利用电教媒体上好数学课
作者:王莉莉
来源:《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1年第11期
当今信息时代,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被频频应用到课堂实践,但是,怎样合理、有效地应用,在一些老师的意念中却很朦胧。
因而,在听课中,我们不时地看到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电教媒体的应用,出现这些现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抓住电教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点。
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应从哪些方面来确定其最佳点。
一、巧设引课,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引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上课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运用电教媒体引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为一堂课的成功铺下了基石。
例如“可能性”一课,老师是这样引课的:今天,老师特意给大家准备了足球比赛的精彩片段,请大家看大屏幕(课件播放世界杯足球赛的精彩瞬间)师:这么精彩的比赛,你们知道赛前是用什么方法来决定谁先开球的吗?学生回答后,老师继续播放球赛课件,同时解说抛硬币规则,并提出问题:为什么会用抛硬币的方法来解决谁先开球?公平吗?让学生从课件录像中找到了数学问题,而且知道这些问题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实际中,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知识的兴趣、欲望。
二、从直观到抽象,培养学生的思维
数学具有抽象性、严谨性、逻辑性等特点,而小孩子的思维具有直观形象性的特点,呆板地向他们灌输数学知识,不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不仅收不到好的学习效果,反而会引起他们对数学的反感和厌烦。
通过电教手段能够把大量直观材料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呈现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全过程,使教学中空间、抽象、费解的概念与法则变得具体、直观、易理解。
例如:学习“角的度量”这一课,在认识角的度量单位1°时,通过课件展示1°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清楚地感觉到: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6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使学生感觉到1°的开口非常的小,也就是1°的实际大小。
这样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深刻的记住1°,认识1°。
而这个过程如果不用课件展示是不好理解的,这样做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使抽象变直观,复杂变简单。
三、关键处应用,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如果只通过简单枯燥的讲述,很难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象,电教手段可以在抽象知识与形象思维之间搭起一座桥梁,达到理解共识,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
例如:学习“分桃子”这一课,其实真正要求在学生掌握的知识是除法竖式的教学,要求学生会列竖式进行除法计算。
给出的例题是42÷3,在教学时,先用十位上的4除以3,也就是把4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只猴子分一个十,所以十位上商一,除完
十位除个位,这个地方就有了难点,剩下的1个十怎么办,要把1个十变为10个一,和原来的2个一合起来变为12个一,再分,即12除以3,每只猴子得4个桃子,就在个位上商4,这个地方我利用电教手段把1个十变为10个一,然后再加上2个一组成12个一,把12个一平均分成3份,每人得4个,所以个位上商4的原因及过程清楚地用课件把分得过程动态的演示了出来,当孩子们看到把一筐桃子(1个十)拿出来变为10个桃子(10个一),孩子们一下子就看明白了,起到了突破重、难点的效果。
四、欣赏到位,真正感觉到数学知识的生活美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生活中到处存在着数学。
尤其讲有关空间和图形的知识,更是如此。
而我们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应用于生活并达到创造生活。
那这样的课堂,如果好好利用生活中现有的教学资源,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学生的思维也会非常新、异,展现其独特的魅力。
达到陶冶情操的教育。
例如,“欣赏和设计”这一课,在孩子们认识了各种图形后,利用我们学习的图形可以设计出不同的漂亮的图案,课前,我利用录像的手段,展示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图形,例如地板的拼搭、毛衣的图案等。
让学生感到生活到处存在美,并对这些图案的排列、组成有了一个浅显的感知,继而,我让同学们寻找生活中的美,因为他们看完录像后,对美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很快找到了同样的美,学生找到的美仅仅是“同样”,非常的单调,这时,我又出示了一些古建筑、一些名家名画,尤其出示了一些抽象画,这些抽象画用简单的图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创造出漂亮的女人、可爱的孩子、娇艳的花朵等,使孩子们的认识达到了更高的层次,从身体到灵魂都是一次学习,是一种净化。
同学们就像吃了一份大餐一样,非常兴奋,思维也非常活跃,这时让学生创造美,孩子们的作品能没有创新吗?效果非常好。
这样的教学已经不纯粹是数学了,是一种美的享受。
而这些都是电教成就了我。
总之,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点、教学内容、学生学习实际等诸多因素去综合考虑,选取电教媒体的最佳作用点,合理地利用各种电教媒体,学生的数学教学就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让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这一美好的愿望就一定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