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磺制酸原理及工艺过程

合集下载

80万吨硫磺制酸工艺简介

80万吨硫磺制酸工艺简介
• 二、炉气从塔
底与进硫入酸后中的SO水3 份接触生成 H收进2的入SO冷S4O,热2炉未换气吸热 器
冷热换热器 热热换热器
• 一、右为
冷热换热 器,进口 温度70℃, 出口温度 为320℃, 升温后进 入热热换 热器再次 升温至 420℃进入 转化器四 段。
• 二、SO2走
壳程,SO3 走管程。
热热换热器进四段
• 一、四段
进口温度 420℃,出 口温度 450℃进入 低温过热器 和1#省煤 器
低温过热器 1#省煤器
一、低温过热器属二 类容器,进口温度
450℃;出口温度 367℃;总换热面
积1458m2。
二、1#省煤器:炉气流量: 181218NM3/h;进口炉 气温度:367℃;出口 炉气温度:160℃进入 二吸塔;进口炉气压 力:6.5KPa;给水压 力:6.2MPa;给水进 口温度:110℃(低温 段)179℃(高温段); 给水出口温度:131℃ ( 低温段)240℃ (高温段)
转化器三段进、出口管
• 一、
三段进口
温度 440℃, 经转化后 温度升到 480℃, 进入冷热 换热器
冷热换热器
一、设备总 重:~ 238.02t、物 料:管程SO2 SO3炉气 壳程: SO2炉气、工 作温度:管程 进480℃ 出 320℃、壳程 进70℃ 出 320℃、工作 压力:管程 0.0178Mpa 壳程 0.0098Mpa、 换热面积: 5274m2。
• 三、干吸循环
槽115m3、常 压、温度70℃ 江苏庆峰环保 设备厂制造。
• 四、 吸阳极酸
保护冷却器换 热面积760m2, 兰州天华化工 设备厂制造
阳极酸保护冷却器
• 一、 吸阳极
酸保护冷却器 换热面积 760m2,介质 硫酸 、 水,

硫磺制酸原理及工艺过程

硫磺制酸原理及工艺过程

三废处理
硫酸生产过程中含有SO3、H2SO4、As、Hg、悬浮物 等有毒害物质。我们必须加入一定量的Ca(OH)2、 FeSO4 、PAM等净水药剂来净化污水。
受二氧化硫平衡转化率的限制,无论是以硫磺还是硫铁矿 和冶炼烟气为原料,尾气中必定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硫。 硫磺制酸工艺过程比较简单,操作条件与设计条件较为吻 合,进转化工序的二氧化硫浓度和氧硫比较为稳定,采用 两转两吸工艺制酸尾气较容易达标排放。
2.钒触媒的催化作用
• (1)触媒表面的活性中心吸附氧分子,二 氧化硫分子。使氧分子中的原子键断裂而 产生活泼的氧﹛O﹜; • (2)被吸附的二氧化硫分子和氧原子之间 进行电子的重新排列化合成为三氧化硫分 子; • (3)三氧化硫分子从触媒表面上脱附下来, 进入气相。
硫磺制酸工艺过程
工艺上一般采用快速熔硫、液硫机械过滤、机械 雾化焚硫技术,较多地采用“ 3 + 2 ”两转两吸 工艺,并采用中压锅炉和省煤器回收焚硫和转化 工序的废热,产生中压过热蒸汽。将澄清的溶融 硫送入焚硫炉与空气雾化后于炉内焚化,产生高 温二氧化硫炉气,经余热锅炉使炉气温度降至 650~680℃,进入转化器,本设计采用一次转化 通过一、二、三二次转 化的四、五段间采用空气冷激。
主要设备
设备:焚硫炉. 转换器. 干吸塔.气体换热器和 空气鼓风机。
• 焚硫炉
• 由于硫磺燃烧速度快,所以炉子构造简单,现在 一般多用卧式焚硫炉。使用最普遍的是喷雾焚硫 炉。喷雾焚硫炉的构造,是在钢制圆筒内部衬绝 热砖和耐火砖。 硫磺喷雾的要求是:形成易于气化的微粒、喷雾 角度要大,且能均匀分散。喷嘴的喷枪和喷头部 分采用L316或相当的材料。为了防止炉内高温引 起的损坏和防止因受热而引起的硫磺粘度上升, 喷枪应有蒸气夹套。

硫磺制酸原理及工艺过程

硫磺制酸原理及工艺过程

气体换热器
• 气体换热器的设计主要是解决好管板变形、设备热应 力和气流分布等问题。一般采用盘环形挡板管壳式换 热器,换热器壳体采用低合金钢和碳钢制作壳程部分 采用扩大型管口并加气体导流板以使气流分布均匀。 换热器底部衬耐酸砖, 防止冷凝酸腐蚀。换热管采用 渗铝钢管, 管子与管板采用强度焊接。上、下管箱均 喷铝, 以有效避免高温氧化腐蚀。换热器的壳体设置 膨胀节, 以吸收高温操作状态下管、壳程热膨胀差异 引起的变形, 降低设备内应力。设备上的人孔与工艺 接管均采用焊接连接形式, 以确保高温操作状态下的 密封, 避免在高温下材料蠕变而发生泄漏。
一 熔硫工序(S+O2=SO2)
熔硫工序一般采用快速熔硫和液硫机械过滤工艺,其 中关键设备一是快速熔硫槽,二是液硫过滤器。
固体硫磺经熔融,滤去固体杂质后,存于熔硫槽,维 持熔硫温度在 130~145℃之间,熔硫贮槽的空间温度在 115℃以上。由泵将熔硫打入硫磺雾化喷嘴,与经过干燥 的空气混合而入炉燃烧。燃烧的空气是由鼓风机送入硫酸 干燥塔,使水分含量降低到0.1g/m3以下,再经过除沫后 送至焚硫炉和转化器。近年来为了节能,新设计的焚硫系 统把鼓风机改设在干燥塔之后,使每吨酸能耗可降低10% 左右。
2.钒触媒的催化作用
• (1)触媒表面的活性中心吸附氧分子,二 氧化硫分子。使氧分子中的原子键断裂而 产生活泼的氧﹛O﹜;
• (2)被吸附的二氧化硫分子和氧原子之间 进行电子的重新排列化合成为三氧化硫分 子;
• (3)三氧化硫分子从触媒表面上脱附下来, 进入气相。
硫磺制酸工艺过程
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上一般采用快速熔硫、液硫机械过滤、机械 雾化焚硫技术,较多地采用“ 3 + 2 ”两转两吸工艺 ,并采用中压锅炉和省煤器回收焚硫和转化工序 的废热,产生中压过热蒸汽。将澄清的溶融硫送 入焚硫炉与空气雾化后于炉内焚化,产生高温二 氧化硫炉气,经余热锅炉使炉气温度降至650~ 680℃,进入转化器,本设计采用一次转化通过 一、二、三段触媒,二次转化通过四、五次触媒 。换热方式一次转化采用外部换热,二次转化的 四、五段间采用空气冷激。

硫磺制酸工艺流程(精)

硫磺制酸工艺流程(精)

硫磺制酸工艺流程硫磺制酸工艺流程说明(1原料工段固体硫磺由火车运至硫磺仓库,采用人工上料方式,通过一大倾角胶带式输送机将硫磺输送至快速熔硫槽加料口处。

(2熔硫工段来自原料工段的固体散装硫磺由胶带输送机送入快速熔硫槽内熔化,经熔化后的熔融液硫自溢流口自流至过滤槽中,由过滤泵送入带助滤剂预涂层的液硫过滤器内过滤后流入液硫中间槽内,再由液硫输送泵输送到液硫贮罐内,液硫由液硫贮罐经精硫泵(屏蔽泵送到焚硫转化工段的焚硫炉内燃烧。

快速熔硫槽、助滤槽、液硫贮罐、精硫槽等内均设有蒸汽加热管,用0.5~0.6MPa蒸汽间接加热,使硫磺保持熔融状态。

助滤槽内设有助滤泵将助滤剂硅藻土预涂到液硫过滤器上。

(3焚硫及转化工段液硫由精硫泵加压经磺枪机械雾化而喷入焚硫炉焚烧,硫磺燃烧所需的空气经空气过滤器过滤后,再经空气鼓风机加压、干燥塔干燥后送入焚硫炉。

(4干吸及成品工段空气鼓风机设在干燥塔上游,即硫磺焚烧及转化所需空气经过滤器过滤、鼓风机加压后进入干燥塔塔底,用98%硫酸吸收掉空气中的水分使出塔干燥空气中水分0.1g/Nm3,经塔顶除雾器除去酸雾后的干燥空气进入焚硫炉。

从干燥塔出来的浓度约97.8%的硫酸流入干吸塔循环槽中,与来自第一吸收塔的吸收酸混合后,经干燥塔酸循环泵加压后送入干燥塔酸冷却器中,经冷却至约70℃后送到塔顶进行喷淋。

由转化器第三段出口的气体经冷热换热器和省煤器II回收热量、温度降为172℃后一部分进入第一吸收塔塔底,塔顶用来温度75℃、浓度为98.0%的硫酸喷淋,吸收气体中SO3后的酸自塔底流出进入干吸塔循环槽中,与来自干燥塔的干燥酸进行混合并用工艺水调节循环酸浓度至98%后,再由一吸塔酸循环泵依次送入一吸塔酸冷却器冷却后,送至一吸塔塔顶进行喷淋。

另一部分一次转化气进入烟酸塔。

塔内用104.5%发烟硫酸进行喷淋,吸收转化器中的SO3后,由塔底流入发烟酸循环槽,通过来自一吸塔酸冷却器出口的98%硫酸调节浓度为104.5%,然后经烟酸塔循环泵送入烟酸塔酸冷却器,冷却后的发烟酸一部分作为产品送至成品工段,另一部分送入烟酸塔塔顶进行喷淋。

硫磺制酸工艺规程与操作规程

硫磺制酸工艺规程与操作规程

硫磺制酸工艺规程与操作规程一、工艺概述硫磺制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生产工艺,常用于硫磺氧化工艺中制取硫酸。

本文档旨在对硫磺制酸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进行详细描述,以确保安全、高效地进行硫磺制酸工艺操作。

二、工艺设备硫磺制酸工艺所需的主要设备包括:1.硫磺熔化装置:用于将固态硫磺转化为液态硫磺,并将其输送到氧化装置中。

2.氧化装置:用于将液态硫磺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

3.脱水装置:用于将硫酸中的水分去除,以提高硫酸的纯度。

4.产品收集装置:将生成的硫酸收集、储存或运输。

三、工艺流程硫磺制酸工艺的基本流程如下:1.硫磺熔化:将固态硫磺加热到熔点,使其转化为液态硫磺。

在熔化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熔化温度和加热时间,以避免硫磺的过热和燃烧。

2.硫磺输送:将熔化后的液态硫磺通过安全管道或输送带输送到氧化装置中。

在输送过程中,要确保硫磺的流量和输送速度适中,以防止管道堵塞或泄漏。

3.氧化反应:将液态硫磺与氧气在氧化装置中进行反应,生成硫酸。

在氧化过程中,要控制反应温度、氧气流量和反应时间,以确保反应效率和产品质量。

4.脱水:将生成的硫酸通过脱水装置进行脱水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水分。

脱水过程中,要控制脱水剂的用量和脱水时间,以提高硫酸的纯度和浓度。

5.产品收集:将脱水后的硫酸收集到相应的容器中,并对容器进行密封和标识,以便于储存和运输。

四、安全操作规程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熟悉硫磺制酸的工艺流程和设备操作。

同时,应掌握相关安全知识,了解硫磺制酸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和应急措施。

2.在操作前,要检查硫磺制酸设备及管道的完好性,确保无泄漏和堵塞。

3.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防护眼镜、防静电鞋等。

4.对于硫磺的熔化和氧化过程,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流量,避免过热和过高压力。

5.在操作过程中,对于可能产生硫酸蒸汽或气体的地方,要加强通风设备的使用,保持空气清新。

6.在硫酸产品收集和储存过程中,要注意容器的密封性和防溢出措施,以防止硫酸泄漏和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硫磺制酸工艺流程

硫磺制酸工艺流程

硫磺制酸工艺流程
《硫磺制酸工艺流程》
硫磺制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工艺,用于生产各种有机酸,如硫酸、磷酸和盐酸等。

硫磺本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固体,它可以被氧化成氧化硫和二氧化硫,然后用来制酸。

下面是硫磺制酸的工艺流程:
1. 硫磺氧化:首先将硫磺与空气或氧气接触,导致硫磺氧化成二氧化硫。

这个步骤通常在高温下进行,以提高反应速率。

2. 二氧化硫氧化:然后将二氧化硫与空气或氧气反应,使其氧化成三氧化硫。

这步骤也需要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

3. 三氧化硫水合:接下来,将三氧化硫与水反应,形成亚硫酸。

这步骤通常在低温下进行,以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4. 亚硫酸氧化:最后,将亚硫酸继续氧化,形成硫酸。

这个步骤需要在适当的温度、压力和PH值下进行,以保证高产率和
纯度。

这就是硫磺制酸的工艺流程,它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需要在严格的操作条件下进行。

通过这个工艺,我们可以生产出各种酸,用于各种工业和农业用途。

(完整版)硫磺制酸工艺规程与操作规程要点

(完整版)硫磺制酸工艺规程与操作规程要点

硫磺制酸工艺规程与操作规程第一部分:工艺规程:一:产品说明:硫酸是三氧化硫(SO3)和水(H2O)的化合物,硫酸的分子式:H2SO4, 纯硫酸的分子量为98.08,是无色、无臭而透明的油状液体。

工业上生产的硫酸都是纯硫酸(100%)的水溶液。

其性质如下:(一)硫酸的浓度与比重:商品硫酸的浓度为≥92.5%,浓度较高的硫酸比重与浓度对照表见下表。

在同一温度下,硫酸水溶液的比重随着它的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浓度达到97%时比重达到最大值,过此则递减至100%时为止。

同一浓度的硫酸,它的比重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20℃时硫酸的比重与浓度对照表(二)硫酸的结晶温度:在浓硫酸(指浓度在90%以上)范围内,98%硫酸结晶温度-0.7℃,93%硫酸结晶温度-27℃。

因此,商品硫酸为93%的硫酸。

(三)硫酸的沸点和蒸汽压:当硫酸浓度在98.3%以下时,它的沸点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加,浓度为98.3%的硫酸,沸点最高(336.6℃),以后则开始下降。

100%硫酸的沸点为296.2℃。

硫酸水溶液上面的总蒸汽压,随其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当浓度增加到98.3%时,蒸汽压降至最小值。

硫酸上面的蒸汽是由H2O、H2SO4和SO3分子的混合物所组成。

在这种情况下,仅98.3%硫酸的蒸汽成分与液体成分相同。

水蒸汽压小是硫酸的重要性质。

温度越低、浓度越高,酸液面上的水蒸气平衡分压越小。

用浓硫酸来干燥气体就是利用了这一性质。

(四)硫酸的稀释热:硫酸能以任何比例与水混合。

硫酸中加入水就有热量放出,用水稀释的浓度越低,放出的热量越多。

如果将硫酸无限稀释下去,直到再加水也不会有热量发生,这样整个过程放出热量的总和称为溶解热或无限稀释热,它等于22000卡/摩尔。

由于浓硫酸的稀释热很大,同时由于酸、水比重上的差异,因此,在实验室中稀释浓硫酸时,不能将水倒入硫酸,必须将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同时不断搅拌,以防反应过剧造成酸沫飞溅伤人。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往浓硫酸中加水时应当用密闭设备,上设足够大的水汽排出口,而且加水不可过猛。

硫磺制酸(30万吨)和硫铁矿制酸(35万吨)工艺流程图及说明

硫磺制酸(30万吨)和硫铁矿制酸(35万吨)工艺流程图及说明

硫磺制酸(30万吨)和硫铁矿制酸(35万吨)工艺流程图及说明硫磺制酸(30万吨/年)生产线工艺流程说明:硫磺制酸生产原理:①硫磺燃烧生成SO2,其反应为:S + O2→SO2②SO2 经“转化”和“吸收”可得硫酸,一般用98.3%的浓硫酸吸收SO3 制硫酸,其反应为:2SO2 + O2→ 2SO3SO3 + H2O →H2SO4(1)熔硫工段原料硫磺室内储存,由带式输送机送入快速熔硫槽内熔融,加热介质为低压蒸汽,生成的粗制液硫经预涂槽、预涂槽泵送入叶片式液硫过滤器制取精制液硫并贮入地下精硫槽,再由液硫输送泵输入液硫贮罐储存,由精硫泵送至焚硫炉内的雾化磺枪。

(2)焚硫和SO2转化工段液硫由精硫泵加压后经硫磺喷枪机械雾化而喷入焚硫炉,空气经干燥塔干燥并经空气鼓风机加压后与液硫一起燃烧,出焚硫炉的是含10~10.5%SO2、1000~1050℃左右的高温炉气,该高温炉气首先进入余热锅炉回收热量,温度降至425℃再进入转化器的第一段触媒层进行转化。

经反应后,温度升至约600~610℃进入高温过热器回收热量,高温过热器换热后温度降至440℃的炉气进入转化器第二段触媒层进行催化反应,转化器后的温度510℃左右的烟气进入第二热交换器(II换)的管程空间,与来自第一吸收塔经过第三热交换器(III换)预热的SO2气体进行换热,温度降至440℃后进入转化器三段触媒层继续转化,转化后的烟气温度约在457℃左右,进入III换管程空间,与来自一吸塔出口含SO2的工艺烟气换热,降至240℃后进入第一省煤器与余热锅炉给水进行换热,再继续降温至165℃后进入第一吸收塔进SO3吸收,以上的工艺为SO2气体的第一次转化。

完成了第一次转化和吸收的含SO3的工艺烟气,进入转化器四段触媒层继续进行转化,但需要依次进入III换、II换的管程空间进行换热并升温至430℃进入转化器第四段触媒层进行第二次转化,至此,SO2的最终转化率可达到99.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2/15
硫磺制酸原理及工艺过程PPT课件
11
转化器
• 转化器是SO2实施氧化反应并保证SO2排放达标的 关键设备。
• 目前转化器在结构上有两种形式积木式结构和中 心筒式结构。积木式结构采用平底球冠盖立式回 筒形容器,其内部自下向上由若干立柱和桩柱支 撑隔板和格栅。中心筒式结构采用两个同心立式 圆简,内圆筒直径较小,为中心管,既用于支撑 催化剂和隔板的部分重量,又作为部分反应段的 进气通道,催化剂装填在内、外两层圆筒之间。
2020/12/15
硫磺制酸原理及工艺过程PPT课件
12
干吸塔
干吸塔的主要结构基本上是相似的,塔体为立式圆 筒形结构,碳钢内衬耐酸砖。一般采用高铝质耐 酸瓷填料支承结构,有的采用大跨度、高开孔率 的耐酸高铝瓷条梁,也有的采用高开孔率的瓷球 拱。
干燥塔一般采用国产抽屉式金属丝网除雾器或进口 网垫式除雾器。第一吸收塔酸温高、雾量大、雾 粒细, 为保护后面的换热设备,采用高效纤维除雾 器第二吸收塔为保证尾气排放的要求也采用高效 纤维除雾器。从生产使用的效果看,其除雾效率 均令人满意。
1.雾化蒸发
硫磺蒸气与空气混合,在高温下达到硫磺的燃点时 ,气流中氧与硫蒸气燃烧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后进 行扩散,由热气流和热辐射给雾状液硫传热,因而 使液硫继续热发。反应速度随空气流速的增加而增 加。因而改善雾化质量,增大液硫蒸发表面,增加 空气流的湍动,提高空气的温度有利于液硫的蒸发 ,强化液硫的燃烧和改善焚硫操作。
的空气混合而入炉燃烧。燃烧的空气是由鼓风机送入硫酸
干燥塔,使水分含量降低到0.1g/m3以下,再经过除沫后
送至焚硫炉和转化器。近年来为了节能,新设计的焚硫系
统把鼓风机改设在干燥塔之后,使每吨酸能耗可降低10%
左右。
在焚硫炉产生的炉气,温度在800~1000℃,430℃左右,进入炉气
2020/12/15
硫磺制酸原理及工艺过程PPT课件
3
2.钒触媒的催化作用
• (1)触媒表面的活性中心吸附氧分子,二氧化硫 分子。使氧分子中的原子键断裂而产生活泼的氧 ﹛O﹜;
• (2)被吸附的二氧化硫分子和氧原子之间进行电 子的重新排列化合成为三氧化硫分子;
• (3)三氧化硫分子从触媒表面上脱附下来,进入 气相。
转化工艺的操作条件主要有三个:转化反应的温度、 转化反应的进气浓度以及转化器的通气量。这就是转化操 作的“三要素”。
2020/12/15
硫磺制酸原理及工艺过程PPT课件
7
三 吸收工艺(SO3+H2O=H2SO4)
转化气依次通过浓硫酸吸收塔,用98.3%H2SO4浓硫 酸吸收SO3后,气相中SO3含量为0.021~0.4%。然后由 浓硫酸的吸收塔出口引至尾气处理部分或直接经过捕沫后 放空。各塔喷淋用硫酸均由塔的上部进入,经过喷淋装置 均匀分布在塔截面上,与来自塔下部的转化气逆流接触。 吸收SO3的硫酸从塔底引出时,其浓度可以提高了。为维 持入塔喷淋酸浓度的稳定,可在干燥塔和吸收塔之间进行 串酸,必要时加入补充水。
2020/12/15
硫磺制酸原理及工艺过程PPT课件
4
硫磺制酸工艺过程
工艺上一般采用快速熔硫、液硫机械过滤、机械 雾化焚硫技术,较多地采用“ 3 + 2 ”两转两吸工艺 ,并采用中压锅炉和省煤器回收焚硫和转化工序 的废热,产生中压过热蒸汽。将澄清的溶融硫送 入焚硫炉与空气雾化后于炉内焚化,产生高温二 氧化硫炉气,经余热锅炉使炉气温度降至650~ 680℃,进入转化器,本设计采用一次转化通过一 、二、三段触媒,二次转化通过四、五次触媒。 换热方式一次转化采用外部换热,二次转化的四 、五段间采用空气冷激。
硫磺-->熔硫槽-->焚硫炉--> S02气体-->触媒炉--> S03 气体--> 吸收塔-->H2S04
2020/12/15
硫磺制酸原理及工艺过程PPT课件
8
2020/12/15
硫磺制酸原理及工艺过程PPT课件
9
能量的利用
为尽量利用液体硫磺焚烧产生的高温位热能和二 氧化硫转化产生的中温位热能,在焚硫炉后设置 中压火管废热锅炉,在转化工序一段触煤层后设 置高温过热器,二段设置换热器,三段设置换热 器和省煤器,四段设置低温过热器和省煤器。系 统产生中压过热蒸汽并入蒸汽管网,可送至发电 装置;大型装置空气风机多用蒸汽透平驱动。
过滤器,滤去杂质后与空气混合,使温度和SO2浓度都达
到合适范围后进入转化器 2020/12/15
硫磺制酸原理及工艺过程PPT课件
6
二 转化工艺及其条件(SO2+O2=SO3)
转化一般采用进口催化剂、“3 + 1”两次转化工艺、 “Ⅲ—Ⅱ”换热流程。也有个别装里采用国产催化剂、 “3 + 2”两次转化工艺。总转化率均要求达到99.8%以上, 一些装置要求转化率达到99.83%以上,放空尾气中SO2 含量低于700mg/ m3。由于要求较高的转化率,一般催化 剂的装填盆较大。
硫磺制酸原理及工艺过程
感谢您的阅览

目录
一二三四五六
原 理
工 艺 流
工 艺 流
能 量 的
主 要 设
三 废 处
程程利备理
图用
2020/12/15
硫磺制酸原理及工艺过程PPT课件
2
原理
• 1. S+O2=SO2(雾化蒸发)
2. SO2+O2=SO3(转化反应 钒触媒的催化)
3. SO3+H2O=H2SO4(吸收塔)
2020/12/15
硫磺制酸原理及工艺过程PPT课件
10
主要设备
设备:焚硫炉. 转换器. 干吸塔.气体换热器和空气鼓 风机。
• 焚硫炉 • 由于硫磺燃烧速度快,所以炉子构造简单,现在
一般多用卧式焚硫炉。使用最普遍的是喷雾焚硫 炉。喷雾焚硫炉的构造,是在钢制圆筒内部衬绝 热砖和耐火砖。 硫磺喷雾的要求是:形成易于气化的微粒、喷雾 角度要大,且能均匀分散。喷嘴的喷枪和喷头部 分采用L316或相当的材料。为了防止炉内高温引 起的损坏和防止因受热而引起的硫磺粘度上升, 喷枪应有蒸气夹套。
2020/12/15
硫磺制酸原理及工艺过程PPT课件
5
一 熔硫工序(S+O2=SO2)
熔硫工序一般采用快速熔硫和液硫机械过滤工艺,其
中关键设备一是快速熔硫槽,二是液硫过滤器。
固体硫磺经熔融,滤去固体杂质后,存于熔硫槽,维
持熔硫温度在 130~145℃之间,熔硫贮槽的空间温度在
115℃以上。由泵将熔硫打入硫磺雾化喷嘴,与经过干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