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生均占地面积
中小学规模与生均校园占地面积

中小学规模与生均校园占地面积、生均校舍建筑面积标准
(1)中小学生均校园用地面积标准单位:平方米
注:1、学校规模(班级数)如不在本表之列,则套用低一班级规模的面积标准;如果学校规模(班级数)还达不到表中所列最低规模,则使用最低班级规模的面积标准。
2、九年一贯制学校和完全中学的生均校园占地面积标准按对应的小学、
初中或高中的规模标准执行,判断学校面积是否达标以总面积是否够用为准,即九年一贯制学校和完全中学达标的最小校园用地面积为小学、初中或高中的学生数乘以对应的生均校园用地面积标准之和。
(2)中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标准单位:平方米
注:1、学校规模(班级数)如不在本表之列,则套用低一班级规模的面积标准;如果学校规模(班级数)还达不到表中所列最低规模,则使用最低班级规
模的面积标准。
2、九年一贯制学校和完全中学的生均校舍建筑面积标准按对应的小学、初中或高中的规模标准执行,判断学校面积是否达标以总面积是否够用为准,即九年一贯制学校和完全中学达标的最小校舍建筑面积为小学、初中或高中的学生数乘以对应的生均校舍建筑面积标准之和。
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

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一、学校规模和班额(1)学校规模:完全小学、初中办学规模一般不超过2000人。
(2)学校班额:小学近期目标45人/班,远期目标35 人/班;初中近期目标50人/班;远期目标40人/班。
二、学校用地面积1.生均用地面积不同地区学校生均用地面积(㎡/生)中心城区学校中心城区以外地全寄宿制学校类别主城旧区主城新区区学校学校完全小学11.4015.0020.0032.00 初中11.4020.0025.0034.00注:(1)表中中心城区指市(州)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建设已基本定型的主城区。
(2)非全寄宿制学校完全小学、初中未含学生宿舍用地面积。
(3)开展劳动技术教育所需的实习实验场、自行车存放用地(1.50 ㎡/辆),可根据实际情况另行增加。
(4)山区、湖区等特殊地区,学校用地条件在确实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学校生均占地面积基本合格标准可降低10%。
2.生均校舍面积不同规模学校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生)非全寄宿制学校全寄宿制学校学校类别规划要求基本要求规划要求基本要求完全小学 6.54 5.6613.1312.25初中8.56 6.6615.3113.41注:(1)非全寄宿制中小学合格指标、基本合格指标中,未包括学生宿舍的建筑面积(小学5㎡/生,初中 5.5㎡/生)和食堂面积(生均 1.7㎡/生)。
(2)山区、湖区等特殊地区,学校办学条件确实受到各方面因素制约的情况下,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基本合格标准可降低10%。
3.绿化用地面积中小学校园绿化用地不低于学校用地总面积的30%。
三、体育活动场所体育运动场设置标准(m)学校类别完全小学初中6班12班-18班24班以上12班18班以上直跑道100 ////环形跑道田径场/ 200300200300 其他每6个班至少有1个篮球场或排球场注:中心城区、山区或因其他原因,学校用地确实受到限制时,完小6班规模的学校可设60m直跑道,其他规模学校可不设环形跑道运动场,但必须有能满足全校师生同时做操和开展体育活动所需的场地。
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

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一、学校规模和班额(1)学校规模:完全小学、初中办学规模一般不超过2000人。
(2)学校班额:小学近期目标45人/班,远期目标35人/班;初中近期目标50人/班;远期目标40人/班。
二、学校用地面积1.生均用地面积不同地区学校生均用地面积(㎡/生)学校类别中心城区学校中心城区以外地区学校全寄宿制学校主城旧区主城新区完全小学11.4015.0020.0032.00初中11.4020.0025.0034.00注:(1)表中中心城区指市(州)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建设已基本定型的主城区。
(2)非全寄宿制学校完全小学、初中未含学生宿舍用地面积。
(3)开展劳动技术教育所需的实习实验场、自行车存放用地(1.50㎡/辆),可根据实际情况另行增加。
(4)山区、湖区等特殊地区,学校用地条件在确实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学校生均占地面积基本合格标准可降低10%。
2.生均校舍面积不同规模学校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生)学校类别非全寄宿制学校全寄宿制学校规划要求基本要求规划要求基本要求完全小学 6.54 5.6613.1312.25初中8.56 6.6615.3113.41注:(1)非全寄宿制中小学合格指标、基本合格指标中,未包括学生宿舍的建筑面积(小学5㎡/生,初中5.5㎡/生)和食堂面积(生均1.7㎡/生)。
(2)山区、湖区等特殊地区,学校办学条件确实受到各方面因素制约的情况下,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基本合格标准可降低10%。
3.绿化用地面积中小学校园绿化用地不低于学校用地总面积的30%。
三、体育活动场所体育运动场设置标准(m)学校类别完全小学初中6班12班-18班24班以上12班18班以上直跑道100////环形跑道田径场/200300200300其他每6个班至少有1个篮球场或排球场注:中心城区、山区或因其他原因,学校用地确实受到限制时,完小6班规模的学校可设60 m直跑道,其他规模学校可不设环形跑道运动场,但必须有能满足全校师生同时做操和开展体育活动所需的场地。
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应知应会内容

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应知应会内容基础数据部分1.小学生均占地面积不低于18㎡,初中生均占地面积不低于23㎡。
2.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低于4.5㎡。
初中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低于6㎡。
3.有平整、适用的操场。
小学生均活动面积不低于4㎡(含风雨操场);初中有不低于300米环形跑道及100米直道的田径场(老城区学校环形跑道最少不低于200米)。
4. 教学仪器设备齐全。
学校教育装备高于《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Ⅱ类)》。
5.有图书资料及阅览室。
生均藏书量小学不少于20册、初中不少于30册。
6.小学科学实验室至少1个;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至少各1个。
7. 有计算机网络教室。
每百名学生不少于10台计算机。
有音乐教室,初中有钢琴,小学有钢琴或电钢琴,均要配有音响设备、乐器等。
有美术教室及教学器材、体育器材室及教学器材。
音体美教学器材和设施能满足教学和体艺活动需要。
8.学校办学规模适度,与办学条件相适应。
原则上小学、初中班额不超过50人。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生源30%以上的学校,班额可适度放宽(10人以内)。
9.教职工配备不低于省定编制标准,师生比小学不低于1:21,初中不低于1:16。
10.教师学科结构能满足开齐开足规定课程教育教学需要。
11.专任教师均具有相应的任职资格,中级及以上职称比例适宜。
小学、初中高一级学历比例分别不低于70%和60%。
每所学校都有县级及以上骨干教师。
12. 配备安保人员,安全设施齐全,学校安全保障体系健全。
13.食堂卫生并满足师生就餐需要,有安全卫生的饮用水。
14.厕所能满足学生课间如厕的需要,并有水冲设施。
15.寄宿生宿舍安全、卫生、够用,住宿及消防、报警设施齐全。
每生一张床。
16.全面落实《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完善,管理规范,岗位责任明确,工作落实到位。
有较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17.学生免试就近入学,公办义务教育择校现象得到基本遏制(择校生低于10%)。
小学生均占地面积标准

小学生均占地面积标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在城市中,小学生占据着相当一部分人口比例,因此小学生的占地面积标准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小学生的占地面积标准是什么。
根据相关规定,小学生的占地面积标准应该是多少呢?一般来说,小学生的占地面积标准应该根据城市的人口密度、学校的规模和教学质量等因素来确定。
在城市人口密集的地区,小学生的占地面积标准可能会相对较小,而在人口较为稀疏的地区,小学生的占地面积标准可能会相对较大。
因此,小学生的占地面积标准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而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的。
其次,小学生的占地面积标准为什么重要呢?首先,小学生的占地面积标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一个合理的占地面积标准可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
其次,小学生的占地面积标准也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
一个合理的占地面积标准可以保证学校有足够的教学资源,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小学生的占地面积标准对于学生和学校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如何确定小学生的占地面积标准呢?首先,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人口密度、学校的规模和教学质量等因素。
其次,需要参考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划标准,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最后,需要不断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小学生的占地面积标准,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总之,小学生的占地面积标准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合理确定小学生的占地面积标准,才能保证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各方能够共同关注这一问题,为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生均占地面积建筑标准

生均占地面积的建筑标准根据不同的学校类型和教育
阶段而有所不同。
普通本科学校的生均占地面积标准为每生不少于8平方米。
对于中心城区的新城区学校,小学的生均占地面积一般不低于15平方米,初级中学一般不低于20平方米;而对于中心城区以外地区的学校,小学的生均占地面积一般不低于20平方米,初级中学一般不低于25平方米。
如果是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的生均建筑面积一般为小学不低于5平方米、初级中学不低于5.5平方米,学生食堂的生均建筑面积则一般为不低于2平方米。
对于高校,以全日制本科生为基准,按建筑面积计算每位学生可使用的实际占地面积。
具体标准可能因不同类型的高校而有所不同。
湖南省中小学生均占地面积标准()

附件2:湖南省中小学生均占地面积标准(≥)单位:平方米/生说明:在山区、湖区等特殊地区,学校用地条件确实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学校生均占地面积基本合格标准可降低10%。
附件3 :湖南省中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标准(≥)单位:平方米/生说明: 1.在山区、湖区等特殊地区,学校办学条件确实受到各方面因素制约的情况下,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基本合格标准可降低10%。
2.寄宿制学校学生生均宿舍建筑面积不低于3平方米,生均食堂建筑面积不低于1.5平方米。
附件4:湖南省农村寄宿制学校生均用地标准单位:平方米/生注:1、该指标包括20%的寄宿生,当寄宿生超过该比例时,超过部分按6平方米/生增加相应的学生宿舍、学生食堂的建筑用地及运动场面积。
2、开展劳动技术教育所需的实习实验场、厂用地、自行车存放(1平方米/辆),可根据实际情况另行增加。
附件5:湖南省农村寄宿制学校生均校舍建筑面积标准单位:平方米/生指标按5平方米/生计算。
2、学生宿舍和食堂建筑面积以学校的寄宿生人数确定。
3、用房包括厕所、浴室、开水房、锅炉房、配电间、教工单身宿舍等,其中教工单身宿舍按居住面积8平方米/人标准配置,各校可根据职工实际人数确定。
4、汽车库、单车棚各校视实际情况安排,单车棚按1平方米/辆计。
5、学校规模与列表不一致时,可套用表中相近规模的面积指标。
附件6:初中实验室、功能教室及辅助用房面积和间数每班50人为参考设计的,班额大于48班,每增加12个班,理、化、生用房、附属用房增加一套。
2、新建、扩建、改造的实验室,功能室使用面积为96M2,旧实验室、功能教室的使用面积不少于75M2。
完小科学教室、功能教室、辅助用房面积和间数注:1、“面积与间数”的指标,是以学校的建设规模和班额(平行班2、3、4、5、6、7、8),每班人数45人参考设计的,学校规模每增加2个平行班时,其用房、辅助用房加一套。
2、新建、扩建、改造的实验室、功能教室使用面积为86M2,旧科学教室、功能教室面积不少于68M2。
义务教育学校部分指标标准.1doc

1 / 2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部分指标1.师生比:201人以上小学1:20,200以下小学按班师比1:1.7;初中1:16。
2.体育教师配备数:小学1—2年级每5—6个班,配一名体育教师; 小学3—6年级每6—7个班,配一名体育教师;初中每6个班,配一名体育教师;农村小学200名学生以上学校,至少配一名体育教师。
3.生均学校占地面积: 4.生1.2 m²;初²。
5.田6.球场(主要指篮排球):每6个教学班一块球场。
7.生均学生宿舍面积(使用面积):小学不少于3 m ²;初中不少于3.3 m ²。
8.体育运动场馆面积:小学生均不小于2、3 m ²,中学不小于3、3 m ². 9.教师办公用房面积(使用面积):人均不少于4m ²。
10.教师工作间:人均使用面积不低于10 m ²。
11.生均学生食堂面积(不含教职工食堂):小学生均使用面积不低于1.5m ²;初中生均使用面积不低于1.2m ²。
12.生均校舍面积(不含学生宿舍):13.图书室使用面积: 14:实验(功能)室配备标准(个): 小学:带( )者为选配。
2 / 2 初中: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包含普通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远程教育教室、图书室、各类实验室等):小学生均不小于5.66m ²,初中生均不小于6.66m ²。
15、学校计算机总量(生机比):小学12:1;初中10:1。
16、教师专用计算机师机比:3:1。
17.生均图书册数:小学15册;初中25册;每年新增图书不少于藏书量标准的1%。
18、设备生均值:小学不小于1000元,中学不小于2500元。
19.学校规模与班额:小学不超过30个班,初中不超过30个班,九年一贯制学校不超过45个班,完全中学初中部不超过18个班;小学不超过45人,初中不超过50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小学生均校园用地面积标准单位:平方米
如果学校规模(班级数)还达不到表中所列最低规模,则使用最低班级规模的面积标准。
2、九年一贯制学校和完全中学的生均校园占地面积标准按对应的小学、初中或高中的规模标准执行,判断学校面积是否达标以总面积是否够用为准,即九年一贯制学校和完全中学达标的最小校园用地面积为小学、初中或高中的学生数乘以对应的生均校园用地面积标准之和。
(2)中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标准单位:平方米
如果学校规模(班级数)还达不到表中所列最低规模,则使用最低班级规模的面积标准。
2、九年一贯制学校和完全中学的生均校舍建筑面积标准按对应的小学、初中或高中的规模标准执行,判断学校面积是否达标以总面积是否够用为准,即九年一贯制学校和完全中学达标的最小校舍建筑面积为小学、初中或高中的学生数乘以对应的生均校舍建筑面积标准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