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局部注射组织粘合剂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

合集下载

内镜局部注射肾上腺素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内镜局部注射肾上腺素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医学 理 论与 窦践
2 0 1 7 年第 3 鲞箜 塑
旦 : ! : : . 』

竺 ! 皇 垒 垒
1 77 5
效果佳 , 还可抗过敏 。A , J L 麻甘颗粒 是 由张 仲景 《 伤寒论 》 方
加 味 而成 , 辛 凉宣 泄 , 清肺平 喘 , 患 儿 在 常规 对 症 基 础 治 疗 上
MDs Cs 、 I L - I O和 I L - 1 2水平 及 意 义 [ J ]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 医
学版 , 2 0 1 3 , 3 4 ( 4 ) : 5 0 3 — 5 0 7 , 5 5 0 .
联合该 药治疗可显著提升疗效 。余 强等学 者l 7 ] 研究发 现 , 小 儿麻甘颗 粒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 炎疗效佳 , 不 良反应少 。本 文结果 显示 , 治疗 组总有 效率 显著 高于对 照组 , 且患 儿症状 消失 时间及治愈时 间均 短于对 照组 , 差 异具 有统 计学 意义 , 同时两组患儿药物不 良反应率均 较低 。
E 7 ] 余强 , 袁浩宇. d , J k 麻甘颗粒治疗d qL 毛 细支气管炎 4 l 例[ J ] .
[ 1 7 刘京 涛, 乔波涛 , 马春英 , 等. 高渗盐 水联合 布地奈德 雾化 吸入 治疗 毛细支气 管炎疗 效观察 [ J ] . 临床儿 科杂 志, 2 0 1 3 , 3 1 ( 5 ) :
的应 用 [ J ] . 天津医药 , 2 0 1 3 , 4 1 ( 6 ) : 5 6 9 — 5 7 1 .
佳, 症状消失快 , 恢 复好 , 不 良反应少 , 可推 广使 用 。
参 考 文 献
[ 6 ] 李光璞 , 赵京. 雾化 吸人高渗 盐水治疗 毛细支气 管炎的效果 观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下止血的护理配合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下止血的护理配合

内镜下 止血 的重要保障 。 关键词 内镜 ;上 消化道 出血 ;护理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2.05.025
Nursing cooperation during endoscopic trea ̄nent of non —varicos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1.3 疗效判断方法 疗效判 断 以患者 接受 内镜 下止 血 72 h 是否继续出血 、术后腹痛等 自诉症状为主要指标 ,72 h内仍有 出血者为治疗无效 ,72 h内无继续 出血者为治 疗有 效。 1.4 结果 本组 273例患 者 中,无效 4例 ,内镜 下止 血成 功 269例 ,有效治疗率 为 98.53%。4例 内镜下 止血无 效患者均 为上消化道 良恶性 肿瘤 患者 ,其 中食管 癌 1例 ,胃间质 瘤 3 例 ,上述 4例患者术后 转入外科 手术治 疗。在有 效的 269例 患者中 ,有 3例术后 自诉有腹痛症状 ,休息后均缓解 。
激光止血 、高频电凝止血 等方法 ,从而达 到止血 的 目的,降低 血性 胃炎 52例 。上述 患者均在就诊 48 h内行内镜下止血。
急诊手术率 和病死率 。但硬化剂治疗可致 医源性溃疡加重 出 1.2 止血方法 我院开展 了采用 内镜下注射组织粘合剂 、局
血 ;电凝 、激光 、微波等可 引起组织 黏膜凝 固、变性 和坏死 ,加 部注射止血合剂和 电凝三联疗法治疗非静脉曲张性 胃内大出 重出血 ;药物喷洒 疗效不佳 ;止血夹 尚未普遍应用且操作有一 血 。
Key words Endoscopy;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Nursing
非静 脉 曲张性上消化道 出血是指除食管 胃底静脉曲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出血内镜 下紧急止 血的护理 配合进行 了总结 ,以期为今 后非

内镜下钛夹与药物注射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比较

内镜下钛夹与药物注射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比较

内镜下钛夹与药物注射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比较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指由于上消化道黏膜血管曲张、扩张而引起的消化道出血现象。

这种疾病常见于肝硬化患者,尤其是在肝功能失代偏低、门脉高压时。

内镜下钛夹与药物注射是目前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两种常见方式,本文将从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安全性等方面进行比较,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内镜下钛夹是一种内镜下黏膜下注射止血治疗常用器械。

通过内镜引导,将黏膜下乙酸噻氨醇注射到出血病灶周围,实现了对出血病灶的止血作用。

内镜下钛夹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优点在于可以准确定位,精准注射,对出血病灶的止血效果非常理想。

由于治疗过程中无需行手术开放,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出血的机会也较小。

内镜下钛夹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成功率也比较高。

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内镜下钛夹在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中,有效率在90%以上,对患者的出血病灶进行精准注射,可以迅速地使出血停止。

药物注射是一种通过内镜引导,将药物直接注射到出血病灶周围的治疗方式。

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注射药物有多巴胺、噻氨醇等。

药物注射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优点在于治疗过程简单、便捷,对患者的创伤较小。

由于药物的直接作用,可以迅速有效地阻止出血,给患者带来较好的治疗效果。

内镜下钛夹与药物注射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两种方式各有其优点和局限性。

内镜下钛夹治疗的优点在于可以精准定位,注射位置准确,对出血病灶的止血效果比较好,成功率也比较高。

对于一些病情较为复杂的患者,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的操作,同时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也较高。

而药物注射治疗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迅速,对患者的创伤较小,适用范围也相对较广。

由于其药物作用的特性,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同时针对不同的患者也需要选择不同的药物,临床应用稍显复杂。

虽然内镜下钛夹与药物注射两种治疗方式各有其优缺点,但是从内镜下钛夹的治疗效果和成功率相对较高,对于拥有良好内镜技术的医生来说,内镜下钛夹是一种更为理想的治疗方式。

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注射预防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注射预防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注射预防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临床疗效观察彭传辉;牛润章;耿献辉;刘静;常书振【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注射联合心得安预防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135例胃底静脉曲张病人随机分为3组,分别予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注射,口服心得安及两者联合治疗,比较三种方法治疗患者2年再出血率和病死率.结果观察2年,组织粘合剂注射治疗患者冉出血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7.7%和15.6%,口服心得安组为40%和35.5%,而联合治疗组为6.7%和4.4%(P<0.05或P<0.01).结论联合治疗组预防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的疗效优于单用组织粘合剂或服用心得安组.【期刊名称】《实用肝脏病杂志》【年(卷),期】2010(013)005【总页数】2页(P387-388)【关键词】胃底静脉曲张;内镜;组织粘合剂;心得安【作者】彭传辉;牛润章;耿献辉;刘静;常书振【作者单位】450042,郑州市,解放军第153中心医院消化内科;450042,郑州市,解放军第153中心医院消化内科;450042,郑州市,解放军第153中心医院消化内科;450042,郑州市,解放军第153中心医院消化内科;450042,郑州市,解放军第153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正文语种】中文内镜下采用硬化剂治疗肝硬化患者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效果不理想,并发症发生率高[1,2]。

内镜下注射组织粘合剂治疗胃底曲张静脉,不仅能控制急性活动性出血,还能使曲张静脉消失,减少再出血的发生[3]。

我们应用该技术使2年再出血率明显降低,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 1999年3月-2010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肝硬化患者135例,男95例,女40例,年龄28~67岁,平均年龄48岁。

其中肝炎肝硬化100例,酒精性肝硬化10例,其他原因肝硬化25例。

依据中华消化内镜学会2000年3月昆明会议制定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记录及分级标准:f型30例,c型80例,c+f型25例。

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100例临床观察

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100例临床观察

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100例临床观察目的:观察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0例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

观察组患者给予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内镜下注射肾上腺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止血成功情况、早期再出血及近期在再血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早期再出血发生率及近期再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消化道出血;非静脉曲张;硬化剂;内镜导致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的原因较多,有消化性溃疡、消化道肿瘤等,止血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关键。

内镜下止血治疗较为常用。

有研究显示[1]内镜下注射硬化剂的治疗在非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笔者观察内镜下的止血治疗对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200例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呕血、黑便或便血等症状,上述患者为非静脉曲张而致上消化道出血,符合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诊断标准[1]。

排除如肝硬化等所引起的静脉曲张所致消化道出血患者。

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中男性61例,女性39例;患者平均年龄(54.3±3.9)岁;因消化性溃疡所致消化道出血共59例,贲门黏膜撕裂所致出血患者共9例,癌症类(胃癌、直肠癌等)所致出血24例,其他原因所致出血共8例。

对照组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患者平均年龄(55.1±4.4)岁;因消化性溃疡所致消化道出血共60例,贲门黏膜撕裂所致出血患者共8例,癌症类(胃癌、直肠癌等)所致出血25例,其他原因所致出血共7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经内镜辅助NTAN注射配合药物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经内镜辅助NTAN注射配合药物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①江西省万载县人民医院(宜春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江西 万载 336100②江西省万载县中医院通信作者:敖绩逃经内镜辅助NTAN注射配合药物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敖绩逃① 钟敏② 陈虎① 宋欢琦①【摘要】 目的:探析经内镜辅助NTAN(即生理盐水+组织胶+空气+生理盐水)注射配合药物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效果。

方法:抽取2019年4月—2022年4月万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n =40)和观察组(n =40)。

对照组采用艾普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内镜下NTAN 注射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应用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临床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炎症因子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Hb)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采用经内镜辅助NTAN 注射配合药物治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提升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疗效,改善相关临床症状,缓解炎症反应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同时还能有效避免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 内镜辅助 NTAN 注射术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Effect Observation of Endoscope Assisted NTAN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Drugs in the Treatment of Non-varicos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AO Jitao, ZHONG Min, CHEN Hu,SONG Huanqi.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3, 20(25): 135-139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endoscope assisted NTAN (normal saline+tissue glue+air+normal saline)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drugs in the treatment of non-varicos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Method: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non-varicose upper digestive tract hemorrhage admitted to Wanzai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from April 2019 to April 2022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 =40) and observation group (n =40) by random envelope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laprazol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ndoscopic NTAN injec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clinical indicator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level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level of hemoglobin (Hb)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Endoscopy assisted NTAN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drug therapy has high application value, which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in improving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patients with non-varicos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mproving related clinical symptoms, alleviating inflammation and other aspects, and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during treatment. [Key words] Endoscopy assisted NTAN injection Non-varicos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First-author's address: Wanzai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Jiangxi Province, Wanzai 3361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3.25.031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其致病因素较为复杂,其中消化性溃疡是引起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上消化道肿瘤、应激性溃疡、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及胆胰疾病等都与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发病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发病后临床多表现为呕血及黑便伴或不伴头晕心悸,面色苍白,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症状[1-3]。

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分析

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分析
12 方 法 .
口服 每 4小时 1次) 输血 、 、 补液及 对症支持 等治疗 。若保 守
治疗无效 , 有手术指征则立刻 中转手术 。
1 3 疗 效 的 观 察 与 判 定 .
出血停 止指标 : ①大便 隐血试验 阴性或 大便颜 色变浅 , 粪 质 变干 ; ②经治疗后心率 、 血压稳定 , 无周 围循 环衰 竭表现 ; ③ 血红蛋 白浓度 、 红细胞计数与血 细胞 比容无继 续下 降 ; 素氮 尿
胃、 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 的出血 , 胃空肠 吻合术 后的空 肠病 变出血亦 属这 一范 围。主要临 床表 现为呕 血 和黑粪 , 往 往伴有血容量 减少 引起 的急性 周围循 环衰 竭。近年 来 , 消化 内镜得 到了广泛应用 , 内镜下各种诊 断 、 治疗 得到 了迅 猛的发 展 。对于上消化道 出血 的患者 进行 急诊 内镜检 查 , 内镜下 在 采用多种手段治疗 出血 , 明显提高 了止 血率 , 降低 了外科 手术 率及病死率 , 大大更 新 了消化 道 出血 治疗 的理 念 。现选 取我 科 21 0 0年 7月 ̄2 1 0 1年 7月共 6 8例非静脉 曲张性 上消化道 出血患者 的治疗效果报 告如下。
内镜 治 疗 非 静 脉 曲张 性 上 消 化 道 出血 疗效 分析
熊劲松 郝 虎
谷 城 4 10 ) 4 70
( 北省 谷城 县人 民 医院消化 内科 湖

要 : 目的 : 探讨 内镜下治疗非静脉 曲张性上消化道 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8 6 例上 消化道 出血 患者均行 内镜检查 确诊 , 其
中3 6例 内镜下多种手段( 局部注射 l1 00的肾上腺 素液、 :0 0 高频 电极 电凝或 内镜下放 置钛 夹止血等) 3 ,2例行保守治疗 , 统计 2组 并 患者 的治疗效果 。结果 : 内镜治疗 患者 的有效率为 9 . 7 (3 3 ) 显著高于保 守治疗组 的 7. 7 ( 3 3 ) y —4 5 , < O 0 ) 1 6 3 / 6 , 1 8 2 / 2 ( 2 . 7 P . 5 。

内镜下注射血凝酶联合金属肽夹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

内镜下注射血凝酶联合金属肽夹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

内镜下注射血凝酶联合金属肽夹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发表时间:2016-02-26T17:17:51.790Z 来源:《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9月供稿作者:李娜黄莉张永欢宋超刘晓红王文娟焦婕英[导读] 兵器工业521医院陕西西安上消化道出血是指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引起的出血.李娜黄莉张永欢宋超刘晓红王文娟焦婕英兵器工业521医院陕西西安710065作者简介:李娜,女,陕西省咸阳市人,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方向:消化内科及消化内镜.【摘要】目的观察内镜下注射血凝酶联合金属肽夹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我院120例经胃镜确诊的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注射组40例采用内镜下注射血凝酶,肽夹组40例采用内镜下金属肽夹治疗,注射联合肽夹组采用两种方法联合治疗.结果内镜下注射血凝酶联合肽夹组总有效率、显效率均明显高于注射组或肽夹组(P<0.05),且再次出血率联合组均明显低于单一组(P<0.05).结论内镜下注射血凝酶联合金属肽夹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止血效果显著的治疗措施,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 金属肽夹; 注射用血凝酶【中图分类号】R72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663-02上消化道出血是指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引起的出血.为临床上常见的急症之一,约10%为持续出血或复发出血,其病死率高达10-14%[1-2].我们采用内镜下注射血凝酶联合金属肽夹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120例,取得良好效果.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9年5月至2013年8月就诊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于入院24小时内行胃镜检查.其中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76例,贲门粘膜撕裂症出血15例,胃十二指肠息肉电凝电切术后出血10例,糜烂出血性胃炎7例,吻合口溃疡6例,Dieulafoy 病3例,食管癌3例.本组男65例,女55例,年龄18-75岁,平均53.53±12.10岁.根据Forrest分级[3]:Ia级35例,Ib级60例,IIa 级25例.120例分为三组,注射组40例,钛夹组40例,注射联合钛夹组40例.三组在年龄、性别、一般情况、基础病变及Forrest 分级,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1.2器械和药品OlympusGIF一260电子胃镜、HX 一5LR 一1金属夹持放器、HX 一610—135金属钛夹、NM-400L内镜注射针,注射用血凝酶、生理盐水.1.3方法所有患者治疗前经充分沟通后签署内镜下治疗知情同意书及置入性医疗器械同意书.插入胃镜发现病灶后先予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充分暴露出血灶, 尽可能保持视野清晰.注射组:充分暴露出血灶后,予以注射用血凝酶1IU+生理盐水5mL,沿出血灶四周分点行粘膜下注射,每点注射0.5~1.0mL,注射点距离病灶边缘≤2mm.肽夹组:经钳道送入预装好钛夹的释放器,充分暴露出血部位,伸出安装好的钛夹,对准出血部位推送出金属夹钳夹紧出血血管后释放钛夹,截断血流.注射联合肽夹组: 先用注射用血凝酶1IU+生理盐水5mL 局部注射,每点注射0.5~1.0mL,注射后粘膜轻度发白、隆起,再用钛夹对准并夹闭出血部位,释放钛夹. 操作完毕后用含去甲肾上腺素的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冲洗,观察1~2min 看结扎是否牢固、出血是否停止,然后结束操作.1.4疗效判断显效:12h内病灶出血停止,无再出血现象;有效:48h内病灶出血停止, 无再出血现象;无效:72h内首次内镜下治疗失败,病灶再次出血,需再次给予内镜下治疗,或72h后病灶出血仍未停止,需转外科手术治疗.总有效率= (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注射组止血显效20例(50.00%)、有效10例(25.00%)、无效10例(25.00%),总有效率75.00%.肽夹组止血显效22例(55.00%)、有效10例(25.00%)、无效8例(20.00%),总有效率80.00%.注射联合肽夹组止血显效31例(77.5%)、有效7例(17.50%)、无效2例(5.00%),总有效率95.00%.注射组10例止血无效的患者给予再次内镜下注射联合肽夹治疗,8例止血成功,2例内镜下止血仍无效转外科手术.肽夹组8例无效的患者给予再次肽夹联合注射治疗7例止血成功,1例转外科手术.注射联合肽夹组2例无效的患者给予再次注射联合肽夹治疗2例均止血成功.注射联合肽夹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注射组或肽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联合肽夹组显效率与注射组或肽夹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肽夹组总有效率、显效率高于注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上消化道大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常规静脉注射抑酸、止血药物等内科治疗,仅对小量慢性出血效果较好,且作用慢,部分急性大出血患者仍依赖于外科手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内镜下止血的方法较多,包括局部喷洒药物法、局部注射药物法、微波凝固法、热探头凝固法、氩离子凝固术止血及金属夹等.国内外应用内镜下注射止血成功率可达94.8%,但内镜治疗后再出血率仍高达12%~24%[4].注射用血凝酶是由巴西矛头蝮蛇的毒液分离、纯化的蛇毒血凝酶,具有高效、快速、局部止血效果确切、消炎和促进创面愈合等,不但可促进纤维蛋白形成,导致血液快速凝固,形成血块,还可促进血小板不可逆的集聚和血小板释放反应,加快血液凝固和促进血管局部上皮细胞生长,加快创口愈合,能起到良好的止血效果[5].对活动性出血者,阻断血流,l~3周后钛夹自动脱落,随粪便排出. 我们采取内镜下局部注射凝血酶联合钛夹止血的方法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0例,同时对比单用注射或钛夹疗法均40例,提示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均高于单用组,(P<0.05),总有效率达95.00%,且注射联合肽夹组72h再出血率极低(5.00%),明显低于单一注射组(25.00)或肽夹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两种方法联合的止血效果优于单一治疗,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发现,联合治疗组的效果均优于单用钛夹组一致.而钛夹利用物理机械的方法,将出血血管与周边组织一起压紧,阻断血流,从而达到止血目的.两者联合使用,可结合其优点,达到互补效应.临床体会:①组织活检后溃疡出血、Dieulafoy病、消化道息肉电切术后出血、胃癌、结肠癌、贲门粘膜撕裂症、食管癌、消化性溃疡等内镜下钛夹止血皆可适用.血管直径<3mm 的病灶出血更为适用.②术后应常规使用抗溃疡药物,因钛夹无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但肽夹不会使溃疡面扩大影响局部的血供,对广泛的粘膜渗血及大直径的动脉出血不宜[6].③发现病灶后,出血血管的两侧垂直夹闭应该是理想的止血位置,如血管残端明显,可采用直接夹住血管的方法,若不能直接夹闭血管,可将周围粘膜一并夹住,若角度小于45°容易造成钛夹脱落,影响止血效果,夹子断离后一般可止血成功.所以应注意钛夹与粘膜应呈90°;④首先对于出血不止者可先用注射注射用用血凝酶后再行钛夹止血,保持视野清晰,术中及术前可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部分注射首次失败后可改为加用金属肽夹止血.如果出血剧烈,镜下无法看清出血点,或者即使能够看清出血点,但因是动脉喷血而内镜止血又无法控制时,应该考虑急诊外科手术,以免贻误病情. 通过研究发现,内镜下局部注射凝血酶联合金属钛夹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方法,止血效果显著,操作方法简单,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 郭悦.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治疗进展[J].中外健康文摘,[ 2013,6(17):385-387.2] 袁海峰,刘熙荣,耿高璞.内镜下金属肽夹联合粘膜下注射血凝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45例 [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0):1125-1126. [3] 邹龙.止血合剂联合注射用蛇毒血凝酶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32例 [J].陕西医学杂志,2013,8(42):1090-1090.4] 黄薇薇.注射用血凝酶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观察和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0,8(19):160—161 [5] 张文礼.胃镜下注射肾上腺素联合肽夹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J].中国基层医药.2010,8(17):2020-2021. [6] 杨力,内镜下金属肽夹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医药论坛杂志,2012,7(33):34-3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镜下局部注射组织粘合剂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9-03-27T16:42:49.903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3期作者:金小伟毛雨林[导读] 出血病灶往往是单一的,出血血管周径不超过0.6cm,我们注射0.25ml0.5ml即可达到栓塞止血目的。

(江山市人民医院浙江江山 324100)【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局部注射组织粘合剂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内镜下治疗的146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73例。

观察组给予内镜下注射组织粘合剂止血治疗,对照组给予内镜下注射1:10000肾上腺素和止血夹单独或联合止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即时止血率、72小时内再出血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即时止血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72小时内再出血率等同于对照组(P>0.05)。

结论:内镜下局部注射组织粘合剂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止血疗效明确,安全性高,且对于内镜下其他治疗方法失败的病例仍可达到有效地治疗,是对出血病灶创面大及Forrest分级Ⅰa的病人首选治疗方法。

【关键词】组织粘合剂;内镜;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图分类号】R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3-0095-02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cute non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ANVUGIB)是指屈氏韧带以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性疾患引起的出血,包括胰管或胆管的出血和胃空肠吻合术后吻合口附近疾患引起的出血,病因主要为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肿瘤、急性胃黏膜病变、Dieulafoy病、Malloy Weiss综合征及血管畸形等,表现为呕血、便血及黑便,严重出现循环衰竭,常危及患者生命。

尽管目前对于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治疗有不断地更新及改进,仍10%左右的病例尚需要急诊内镜下止血治疗[1],且内镜下止血治疗能够明显缩短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2]。

常规内镜下治疗包括局部注射1:10000肾上腺素、金属钛夹夹闭、氩气刀电凝、喷洒凝血酶等,可使止血疗效提高,使平均止血时间及再出血率下降,避免外科手术,降低死亡率。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对于黏膜缺损面积大、裸露血管粗的出血病变,常规内镜下止血效果差,因此笔者自2014年以来采用急诊内镜下注射人体组织粘合剂(栓塞型)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与内镜下注射1:10000肾上腺素及金属钛夹夹闭止血治疗进行对比及研究。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因呕血和(或)便血、黑便入院,24小时内行急诊胃镜检查确诊为非静脉曲张性疾病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病例共146例。

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均为73例,观察组男性41例,女性32例,年龄17~85岁,平均年龄46±24.4岁;对照组男性46例,女性27例,年龄20岁~92岁,平均48±27.2岁。

两组出血患者病因分布见表1。

所有出血病灶均借鉴Forrest内镜下表现分级[3]:Ⅰa:喷射性出血;Ⅰb:活动性渗血;Ⅱa:病灶见裸露血管,但无活动性出血;Ⅱb:病灶上覆血凝块;Ⅱc:病灶黑色基地;Ⅲ:病灶基地洁净。

两组患者内镜下Forrest分级见表2。

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出血的病因比较1.2 治疗方法(1)术前准备: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等相关检查,明确血小板计数>5.0*109/l,PT<15S,APTT<48S。

并术前静滴进口奥美拉唑针80mg,常规输血补液,维持血压稳定,留置胃肠减压,引流积血。

(2)器械:OlympusCIFXQ290型电子胃镜;一次性注射针(wilson-cook公司);医用组织粘合剂(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北京康派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0.5ml/支);肾上腺素针(1mg/支上海禾丰);止血夹(Olympus公司)[3]。

治疗步骤:观察组常规进镜,发现出血病灶后予以生理盐水冲洗,对于Forrest分级Ⅰa~Ⅱb采取内镜下治疗,Ⅱc、Ⅲ级不进行内镜下治疗,Ⅱb先去除病灶血痂暴露出血血管,然后注射组织粘合剂。

治疗采用“三明治”注射法(等同于曲张静脉注射),在出血血管及裸露血管或其临近黏膜扎入,首先注射1ml50%葡萄糖液,在快速注射组织粘合剂0.25ml~0.5ml,待出血停止或局部黏膜苍白,最后注射1ml 50%葡萄糖液。

若拔针后仍有出血,可再次注射,每次组织粘合剂量不超过0.5ml。

对照组同样也对Forrest分级Ⅰa~Ⅱb采取内镜下治疗,发现活动性出血病灶首先冲洗暴露出血血管,予以止血夹1~3枚夹闭,如病灶及周围仍有渗血再予以注射1:10000肾上腺素4~6ml,分点分次注射,使局部黏膜苍白出血停止。

两组病人治疗结束后予以禁食48h,无再次出血再予以开放流质饮食,同时继续输注进口奥美拉唑针8ml/h,持续72h,继续补液支持治疗,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1.3 止血成功判断标准急诊内镜下出血停止,止血72小时后患者无呕血、便血,胃肠减压无新鲜血液引出,黑便减少,血压、心率稳定,血红蛋白无继续下降,尿素氮逐渐下降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如表3所示,观察组患者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指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再发生率两组指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内镜下治疗疗效比较[n(%)]3.讨论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急危重症,发病率在50~150/10万,随着质子泵更规范性的使用及内镜下治疗技术的逐渐成熟,近年来,借助外科手术治疗的病例已经逐渐减少。

内镜下止血治疗已经成为除了质子泵治疗外另一个核心治疗措施,它不但提高止血成功率,减少病死率,也大大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同时它本身无明显的不良反应,《2016版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指南》已经明确规定急性出血24小时内必须行内镜诊治[4]。

内镜下治疗方法的选择及使用是内镜医生技术力量的体现,目前我们常用的内镜下止血技术包括:药物局部注射、电凝止血、机械止血。

其中药物止血有1:10000肾上腺液注射、凝血酶局部喷洒等;电凝止血有热活检钳凝固、氩气刀电凝等;机械止血有止血夹止血、OTSC夹止血。

每种治疗方法各有优劣势,止血成功率在85%~100%之间,总体并无差异[1]。

组织粘合剂的注射最早在1984年被应用于消化道出血治疗,目前广泛应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中,在非曲张静脉性消化道出血治疗中也有很多报道,特别是在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Dieulafoy病的止血成功率也很高[5]。

我院从2014年引进医用组织粘合剂应用于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总共治疗64例出血病人,疗效确切,较其他内镜下治疗(1:10000肾上腺液注射和(或)止血夹)止血成功率更高。

回顾观察组中止血失败的病例,基本集中在消化性溃疡及上消化道肿瘤出血中,对于病灶溃疡创面大及Forrest分级Ⅰa的病人,常规1:10000肾上腺液注射和(或)止血夹成功率很低,我们也试图尝试了电凝止血,但效果不佳,且容易引起周围黏膜损伤甚至穿孔,但在这些治疗失败的病例中给予再次治疗,使用医用组织粘合剂注射到病灶血管及周围,止血效果立竿见影。

组织粘合剂也有很多并发症,包括发热、胸痛、上腹痛,甚至有异位栓塞等[6],但在我们治疗过程并未发生明显并发症,只有7例病人在治疗24小时~72小时内诉有上腹痛。

这个可能与我们使用组织粘合剂的剂量有很大关系,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不同于曲张静脉出血,出血病灶往往是单一的,出血血管周径不超过0.6cm,我们注射0.25ml0.5ml即可达到栓塞止血目的。

因此我们总结出内镜下局部注射组织粘合剂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止血效果满意,优于1:10000肾上腺液注射和(或)止血夹治疗方法,特别对于溃疡创面大及Forrest分级Ⅰa的病人应该是首选的治疗。

但治疗后72小时再出血发生率与1:10000肾上腺液注射和(或)止血夹治疗基本相等,鉴于医用组织胶费用昂贵,常作为内镜下其他常规治疗失败后的替代选择。

【参考文献】[1] Lars A,Current endoscopic and pharmacological therapy of pepticulcer bleeding.Best Pratice & Research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2008,22:243-259.[2]于冰,唐星火,吕小平等,内镜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J].微创医学,2012,7(3):240-242.[3][4]《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中华消化内镜杂志》编委会.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015南昌).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5,32(12)787-793.[5] K.J,Lee J.H,Kim,K.et al.Randomized trial of N-Butyl-2-Cyanoacrylate compared with injection of Hypertonic saline-epinephrine in the endoscopic treatment of bleeding peptic ulcers.Endoscopy,2000,32:505-510.[6]瞿春莹,徐雷鸣,周敏,等.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3.15(06):1328-13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