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届湖南大学311教育学学科英语837考研笔试+复试经验分享

合集下载

华中师范大学833学科英语复试经验贴

华中师范大学833学科英语复试经验贴

华师833学科英语复试经验贴——来自曹利红学姐复试分为三项:听力,笔试,英语口语对话【听力】我才考了59分,实在是低得有点尴尬。

华师的听力试题,你可能会觉得都听懂了,但是题还是做错,那是因为题目是需要我们思考的,并非我们常见的听到什么就是什么。

有个题本来是应该填outside,但是录音里面只说了一个inside,并且这空前面加了否定词,所以我忽略了否定词就直接跟着录音填了inside(苦笑)。

所以,听得过程中思考也是很重要的。

听力练习,我最推荐的方式就是听写,这样才能有个本质的提高。

每天找个将近一分钟的听力材料,然后把它们全都写出来,先听一两遍,熟悉一下内容,然后开始写,遇到实在听不到就继续听,但是写完后一定要对照原文跟自己写的作对比,思考为什么没写出来,是因为单词不认识吗?那就把它积累下来背过。

是因为连读、省音吗?对比完成之后,再听几遍录音,尤其关注你没写出来的部分,这样每天练习就会有效果。

我记得我在大二的时候坚持听写了将近150天,感觉听力有明显的提升。

虽然我这次听力考的很差,但是我自身的听力水平还是不错的,四级听力满分(249分),六级听力230+。

所以这次复试听力没及格,实在是有点不好意思了。

【笔试】考了两篇大作文,每篇大概500字要求。

两篇都是以教师为主题。

写作对我们的要求是两方面,一方面是自身的写作能力,另一方面是我们对专业课(833)的应用。

所以,为了提高单纯的写作能力,平时要积累高级表达和词汇,背诵一些非常好的文章,为写作提供高级的语言。

再者,平时多阅读英文外刊文章,让自己多接触英文,这样自己的语感会慢慢提高,只要你每天坚持读一篇英文文章,我相信你的英语水平不会差到哪里去。

另一方面,能够写出来不够,你还要能够把教学法里面的理论用到文章中去,单纯的大白话老师看到是不会给高分的(以往学姐这么说)。

所以,舒白梅的理论还是要熟悉,能够用理论分析教学中的现象。

【口语】复试口语试题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华师越来越关注学生对时事的看法,你不仅要关注,而且还要对它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教育学311调剂成功案例

教育学311调剂成功案例

教育学311调剂成功案例我的本科是末流二本,一志愿是湖师大高等教育学,初试成绩是332分,分数不高,再加上今年(21年)国家线又飞涨7分,对于我这种低分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

当查到成绩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我与湖师大无缘了,甚至调剂都会很难,那几天我也非常沮丧,也不想调剂了,想直接准备二战,但是我遇到了非常好的学姐们,康康学姐一直在劝我先试试调剂,说不定还会有一丝希望,还有星星学姐也是劝我不要放弃,就这样在调剂系统开了以后,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填了志愿,最终收到了复试通知,并且成功调剂上岸课程与教学论(数学)专业。

出了成绩以后,我就知道我肯定要调剂。

尽管心态不太好,但还是做了点准备工作。

在调剂系统开放之前,我加了很多的调剂信息群,我认为这个很有必要,在群里大家都可以互相分享信息,能够知道哪个学校什么专业有缺额,哪个学校在调剂时最看中哪方面等,调剂系统开放以后,还能知道哪些学校已经发了复试通知,但是你没有收到,这个时候就可以修改志愿,不用傻傻的等着,浪费时间了。

另外,微博超话里面也可以进行交流。

再一个就是可以找目标院校的学姐学长们打听一下情况,还有往年调剂信息也要了解,上目标院校的官网,看哪些专业招调剂比较多,以及调剂成功的分数等等。

这个时候也可以向目标院校打电话,询问自己的分数按照往年情况是否有可能成功调剂到贵校,是否招收跨考,是否接受自命题考生等等。

关于调剂复习,一般老师们在复试的时候都不会太为难的。

初试的内容可以多看看,毕竟万变不离其宗,万一遇到不会的,还能有点话说,不至于说不出话。

另外,英语口语也要练练,一般复试的时候都会要求英文自我介绍,还有英语对话。

教育热点也可以多关注。

最后,接到复试通知以后,要上学校官网查看复试书目,多看看学校指定的教材。

确实,调剂这条路并不好走,比的就是心态,心态一定要调整好,实在憋得慌,可以找信任的学长学姐或者朋友说说话,一定不要放弃,一定要坚持,坚持下去,就能成功的!。

研究生英语专业复试技巧(2020年)

研究生英语专业复试技巧(2020年)

研究生英语专业复试技巧(2020年)了解清楚了复试具体要考的内容,接下来是如何具体对复试进行准备。

专家建议,对于英语专业的同学,一般学校都是用英语进行复试的,而且会以口语形式的为主。

因此在这两个月时间里一定要充分准备练习口语和听力。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准备:1 、三分钟以内的自我介绍或者自我情况的陈述,这个是一定要准备的,而且一定要准备的很好,甚至你可以把稿子写下来,然后背的滚瓜烂熟,熟练到你说的时候别人不会感觉到你是在背,而是感觉到你是直接说出来的。

2 、很多学校都会问一些很通常的问题,比如说你为什么要报考这所学校,你为什么要报考这个专业,你对这个专业有着怎么样的认识,以及在你学习的两到三年时间里准备做些什么。

这时就牵扯到一个研究计划的问题,专家告诉你一定要弄得简单 general 一些,比如你要报考北京大学,学校会让你提交一个书面的研究计划,两到三年你都要做些什么,写什么样的论文方向,其他学校不会要求的这么严格,但是你最好草拟一个两到三年的整体研究计划。

这样会说明你是一个学术型的学生,现在大部分报考的都是学术型的研究生专业,所以一定要有学术的想法。

其次口语一定要用词准确,说的流利,不要让人觉得你是在背诵,因此口语和听力一定要在这两个月内加强。

3 、另外就是你的专业课知识一定要加强。

专业课知识有的学校已经在初试中考了,有的还没有考,有的学校在初试中是一种综合卷,就是文学语言学,文化或翻译都在考,但是到复试的时候一般来讲都是分方向的,考文学方向的在一组复试,语言学方向的人在另一组进行复试,所以你当时报的是什么方向,你就要针对这个方向的指定书目进行仔细的研读,要达到什么程度呢?一定要把握专业课的基本脉络,能够掌握整体的知识结构,对于一些术语一定要有很好的把握,这些东西很多同学已经在初试中背诵过了,但是千万不要因为过年放松就把这些东西忘记,再捡起来就比较麻烦了。

所以这两个月把你所报考方向的专业课再深入准备一下,最好用口语表述。

19届上岸湖南师范大学311教育学学硕749教育学原理高分学分分享心路历程

19届上岸湖南师范大学311教育学学硕749教育学原理高分学分分享心路历程

考研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点事现在是2020年了,自己当初考研的日子是2018年,转眼间已经过去两年了。

这两年间时不时自己都会想起那段奋斗、令人泪流满面的日子。

不知道是出于对那段时光的怀念还是怀念当时那个奋不顾身的自己,现在我感觉我已经很难做到了。

我想把自己的一些感悟和经验写出来,希望考研的学弟学妹能够引以为鉴。

1、考研志愿的选择对于考研的志愿选择,自己当初是马马虎虎随便选的,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自己选择的湖南师范大学的教育学原理,当时也并没有咨询他人的建议,只是自己觉得教育学原理好考而且还是学硕三年,就选择了这个专业。

志愿的选择,我觉得学弟学妹们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首先确定好自己要选择专硕还是学硕。

学硕是三年,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其实换句话说你要对科研有兴趣,愿意去研究一些问题,写文章。

而专硕则是两年,以实践性学习为主。

时间很紧凑,研一下学期就要开题,研二就以实习为主,边实习边写论文。

其实很锻炼自己的能力。

然后就要结合自己感兴趣的点,选择专业。

如果你感兴趣地理,你就可以选择报考学科地理之类的专业。

兴趣才是自己研究学习下去的动力。

而我当时就没有结合自己的兴趣以及自身的实际情况,随便选的专业,现在想来,也是有一点点后悔的。

不过自己选择的路,无论如何,都要将它走下去,不要说放弃。

2、考研的相关经验我报考的是湖南师范大学的教育学原理,考的科目是749。

我初试的总分是381,专业课244,政治75,英语一62。

我想简单地谈一点自己的经验。

虽然专业课已经改成了统考,不过我觉得对于专业课的学习,它的套路是很相似的。

我是在2017年三月底开始学习的,首先一定要仔细阅读书籍,不要一开始就想着去背诵。

十二月份才考试,如果太早进行背诵,会让效果大打折扣的。

先阅读书籍,然后对每一章的学习都要做一个提纲,这样能够清楚明了地看出来每一章讲的什么内容。

看完第一遍,还要继续看,一定要抱有一种谦卑的心态,好好地阅读书籍,而不是那种自己什么都懂了,不需要再复习。

2020年教育学跨专业考研复习经验分享

2020年教育学跨专业考研复习经验分享

教育学跨专业考研复习经验分享本人今年跨考教育学,今天刚参加完复试就马上回来码这篇质量不高的帖子,只是想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

论坛陪伴了我一年的时间,总觉得自己应该反馈一下来报答论坛。

本人去年的这个时候决定考研,真正开始专心学习的时候是9月份所有大纲出来的时候,下面我就说一下这一年来我的经验,我会一点一点尽量详细的讲的。

关于政治:第一、政治我是报的辅导班,海天的政治,之前听很多人推荐这所学校,所以就抱着百分之二百的期望报了,老师讲课讲得还算通俗易懂,本人喜欢讲邓论的老师,讲得很好。

恩,回到正题。

都说海天的押题很准,这也是我报这个辅导班的大原因,但是也不知道是楼主漏听了还是楼主听差了,总之总觉得今年海天的政治押题好像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准确,且不说小题,大题里老师敲定会考的也就只有一道辛亥革命。

所以楼主很疑惑,到底是谁的问题,当然楼主或许更倾向于自己的问题。

不过,建议大家能报辅导班的还是报一下吧,对你的后期还是很有帮助的,当然我只说是政治的辅导班。

第二、因为楼主是文科生,所以政治相对比较能有优势,毕竟高中也学了三年的政治,而且这一科也一直是楼主的强项,政治书的内容还没怎么太忘光。

所以,楼主建议一下,政治不用着急准备,等9月份大纲出来了准备也来得及,因为那些内容基本都是咱们平常也耳熟能详的,所以大家不要担心政治,大纲出来后每天拿出时间来看就来的及。

第三、考试的时候,遇到大题没有思路的时候,就把你能联想到的东西全写上,这都是老师们教的,老师说哲学题你可以把所有的原理全写上,让批卷老师自己找==,当然楼主没这么缺。

不过记住一句话:大题一定要写满,字要干净工整,不管你写的是什么。

关于英语:第一、考研词汇。

楼主可以拍胸脯的告诉你们到现在考研词汇有可能还有一半我都不认识,楼主的同学考研词汇都背烂了结果最后还是没考好。

当然楼主不是损自己的同学,只是觉得不要太把精力放在单词上,毕竟单词背出来还是为了做题服务的,楼主是一边背单词一边做题的,虽然最后楼主的单词没有背完,但是考的分数也很满意,所以,不要拘谨于单词,要综合来做,如果最后单词没背完也不要着急,这个很正常,只要跟着计划走就行了。

湖南师范大学333教育学专硕971学科英语专业跨考400+学姐分享考研笔试心得

湖南师范大学333教育学专硕971学科英语专业跨考400+学姐分享考研笔试心得

第一部分初试真题回忆333名词解释:《劝学篇》资源管理策略大题:教育思潮人工智能和教师惩罚和奖励在教学中的应用971名词解释 Psychological distance大题 mistake vs error semi-preconstructed phrase第二部分考研心得体会1、手写一段话拍照或者录制一段视频表示您对2021届学员的祝福或者嘱咐。

2、把您考研时期的书籍、做过的笔记或者试卷、考研期间认为值得留下纪念的场景拍照发给我们。

在办公室学到很晚出来时的场景。

3、文字经验(800字)学弟学妹大家好,我是20考研人,报考的湖南师范大学学科英语专业,初试400+,现已顺利上岸,其中两门专业课均120+。

总体来说,我的专业课成绩较好,而政治英语成绩也算没有拉分,所以我着重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专业课的复习经验,略谈政治英语的复习感悟。

3333月—6月我是在大三下学期实习时,买的333的几本课本,由于实习期间课程多,任务重,加之第一次正式担任初中英语老师,需要学习改进的地方非常多,在这段时期,我自己抽时间把333的教材全都看了一遍,并没有刻意去记忆、背诵。

中外教育史我没有做框架,但是教心和教原看完之后,我都认真做了框架,我们学校二战的一位学姐一直在提醒我,实习不是借口,图书馆每天都有很多人全身心的准备考研,所以我一直不敢掉以轻心,每天再忙也会挤出时间学习。

7月—8月实习结束之后已经到了6月底,期间因为需要整理实习材料,非常忙,几乎没时间复习。

大约一周后,我开始沉下心来,完全扑到研究生备考上来,但是很遗憾,我还是走了一些弯路。

在微博上,我看到一些20考研人有的都已经看了好几遍课本了,我开始心慌,稳不住认真看课本了,早读时就开始背教心,我现在都记得很清楚,自己有很多点根本不理解,但还是死记硬背想抄近路。

就这样一直到了8月初,我感觉很迷惘,背过的东西也记不住,不理解,也不知道背到什么程度算是可以。

但我自认为自己的自制力还不错,不需要报班。

311教育学考研心得体会(转载)

311教育学考研心得体会(转载)

311教育学考研心得体会(转载)关于考研,真的是很艰辛,不过回想那个时候也真的很充实。

那个时候的占位大战经常出现在当地报纸上面,哈哈哈。

首先我说一下自己的情况吧!我是在职考研,考了两年,最终考取目标院校华东师大高等教育专业。

本科毕业考研没考上目标学校,又不想调剂到其他学校,所以边工作边考研。

教育学综合基础考教育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教育研究方法五科,我认为教育学考研主要就是背书,而且背书一定要有自己整理的笔记,笔记要短小精悍,并要全面。

所以在总结笔记时花费要很多时间,重点关注重难点,但是现在考题很灵活,所以在备考阶段不管知识点是否重点,都要认真背,只有这样才能放心上考场。

同时一定要提前背书,我当时是从国庆节开始每天都按照笔记内容背书,就这样背了至少4遍笔记,可以说当时背书都要背吐的感觉,好在笔记整理比较规范,而且还编了一些顺口溜之类的,像是“日本好毒谋求特色教育”来记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的主要课程改革;“三尊四自一交流”来记良好师生关系;同时是用表格整理的笔记,特别有逻辑性,自我感觉还挺好背的。

311教育学作为一种文科性质的学科,复习重点当然在于理解和背诵,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期间重要的是要大量背诵,同时掌握教育学的专业术语,考试时,尽量用专业术语回答问题,从而凸显自己的专业性。

教育学复习初期可能感觉知识太多,太杂,但是当你理清了其中的脉络时,你会发现,教育学是一门脉络非常清晰的学科,前面的知识更有助于你理解后面学到的知识;而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从而用科学的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实践,很多人也是在教育学的复习中,找到最适合自己、最高效的复习方法,从而将学习变成一种习惯,学习成绩也会取得突飞猛进提高。

针对背诵,我认为刚开始可以用一些口诀记忆术的精细加工策略,同时还可以用列提纲的组织策略进行复习,刚开始可以先背诵大标题和小标题,将其中的关系搞清楚,以后慢慢往里面添加内容,不断丰富知识,当你全都记熟后,你又会发现知识越来越少,这就是将书先读厚后读薄的过程。

走进湖南大学2020考研复试

走进湖南大学2020考研复试

走进湖南大学2020考研复试各位考研宝宝们,等待初试成绩是不是很煎熬呀,今年的初试成绩公布推后公布,那么等疫情已过,各项复试工作准备起来就会比较匆忙,所以,既然大家在家里足不出户,不如利用这段时间提前准备一下复试内容,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湖南大学,解读一下湖大的复试规则,分数线看起来不是那么高,但高分学生很多,而且本身湖大的题目就有一丢丢偏难。

(三)特殊情况——非全日制1. 学术硕士分数线总分360分2. 专业硕士分数线总分355分就是说,你达到这个分数线了,但是没进入全日制的面试,均可申请调剂到新闻与传播非全日制专硕进行复试。

不想再来一年的同学需要注意下啦,不要对非全有误解,现在越来越多忍考研,考研难度估计一年比一年难的,大家可以考虑一下啦。

二、复试内容复试总分分值240分。

内容包括:1. 专业课笔试,总分100分。

2. 专业综合面试(含实践实验能力考核、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等),总分100分。

3. 大学阶段学习综合表现评价,总分40分。

在这里,大家注意“大学阶段学习综合表现评价”,就是考查大家在本科的学习成绩与能力的,这个大家把成绩单、奖惩情况准备好哦。

三、复试时间、地点和程序安排1. 考生必须按照学校的规定按时缴纳复试费,复试费标准:120元/人。

缴费方式:网上支付。

未按时在网上缴纳复试费的,不予复试。

缴费后自动放弃复试的,不予退费。

2. 复试资格审查去年考生是3月22日上午9:00-11:30和下午14:30-17:00在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北楼)306室进行资格审查,请携带准考证和下列材料(原件和复印件一份)参加资格审查。

凡未经资格审查或审查不合格者、未复试报名者,一律不能参加复试。

而且学院审核原件,收复印件。

(1)身份证。

(2)应届生须提交:学生证(或学校教务处开具的学籍证明)、《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3)往届生须提交:本科学历证书、学位证书、《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学历认证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大学学科英语经验帖大家好呀,我是20届众多追逐研梦的同学之一。

首先,非常感谢司南考研,其实我之前在准备考研的时候曾不止一次想过:要是我考上了,我也一定要好好地写上一篇经验帖,不止是为了给更多学弟学妹们提供一些建议,也是想记录下那一段令人刻骨铭心的时光。

好的,切入正题。

我考的是湖南大学学科英语专业,我的初试成绩总分是392,其中(333)教育综合118,(837)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基础二123,政治76,英语75。

回忆起自己准备考研的这一段历程,不算太艰辛,但也不容易。

很早开始就决定了考湖南大学,但是真正着手准备是在2019年2月,大概大三寒假的样子。

2-3月份这一段时间,主要是收集信息的阶段。

想跟大家说,这一个阶段也很重要,不能马虎。

考研真的拼的不止是你的努力程度,还有信息和方法。

前期,我通过知乎、百度以及各种湖南大学考研的QQ群等各种渠道收集了很多经验帖,基本上每一篇我都认认真真地看了,然后总结出这些经验帖的共同点。

是的,要总结,因为那么多经验帖,如果你把所有的方法都试一遍,未免太耗时间。

通过这种办法我得知了许多信息,像用什么书、怎么把握复习进度、各科的一些复习方法等等,接下来就是执行。

先是买参考书,湖大学科英语一共考四科,专业课包括333(教育综合)和837(英语语言文学基础二),公共课包括政治和英语二。

333参考书分别是孙培青的《中国教育史》、吴式颖的《外国教育史》、张大均的《教育心理学》、王道骏的《教育学》。

837是戴炜栋的《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刘炳善的《英国文学史》、常耀信的《美国文学史》、朱永涛的《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上下两册(有的也用的张奎武的《英美文化概况》,概况的知识很杂,建议都结合起来看),还有一本关于翻译的参考书(买了,但是感觉用处不大,翻译这一块还是靠自己平常多练)。

政治暂时买的徐涛的《核心考案》,英语买了单词红宝书和屠皓民的《屠屠讲真题》。

这段时间主要收集信息,同时看了一部分中国教育史。

4-6月份这几个月主要是拼命看书的阶段,建议大家拼了老命也要看完至少一遍参考书!能多看一遍就多看一遍。

湖大学科英语的参考书是真的真的多呀 (333)我是按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顺序来看的。

因为刚开始,看叙述类的总比抽象的理论强。

起初,我每一页都看得很认真,边看边用笔在书上划线,导致效率真的很低,到四月中旬了都没看完一本参考书。

后来,我试着先浏览各章节的各级标题,把握住各章在讲什么,像一些例子就只是一扫而过理解就行了。

这样就更快一些。

同时也加紧开始看837的书,837建议先从语言学入手,因为相对而言它还比较简单,每天看一章。

而英国文学史和美国文学史被我一拖再拖,拖到了五月份,因为都是几百页厚的全英文呐……那时我甚至有点想换到湖师大了,毕竟人家书没这么多。

不过后来一想: 你没背过的书,总有人能背完;你坚持不了的路,总有人能走完。

纠结了一阵,也就放下了。

后来,买了英国文学史和美国文学史的圣才笔记,真的强烈推荐呀!拯救我于一千多页全英文的水火之中。

因为它基本上提炼出了一些该掌握的重点知识,使得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不再是英文的汪洋大海,而是中英结合的核心知识。

结合圣才,在6月之前过完了英国文学史。

关于英语二,这段时间还在积累单词,每天记一章红宝书的单词。

6月份的时候,各种期末考试、一些学科比赛以及班级上的事情耽误了我很多时间,导致我到暑假结束之前,还有美国文学史和教育心理学还没有过完。

7-8月份这段时间真的非常非常宝贵!可以说,这是一个真正的分水岭。

建议暑假能够留校的一定要留校备考!由于之前落下两本参考书还没看完,我顿时就有些慌张了。

暑假的第一天,我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做了一个非常详尽的暑假赶超计划然后按部就班地实施。

一定的规划是必须的。

不然只会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每天忙忙碌碌却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从暑假起,我每天都是7点20准时起床,然后去自习室走廊读30分钟张培基的散文(因为个人习惯默记单词,而读散文我觉得可以培养关于翻译的语感,翻译的难度跟它差不多)。

上午8:30-11:30是看333教育综合,下午13:30-14:00会默写一到两个教育综合的名词解释(到后期就是每天一个简答,待会见下图),14:00-17:30看837语言学、文学,晚上18:30-22:00主要是复习政治和英语二。

各科详细的做法:教育综合:首先我花了两周的时间匆忙将教育心理学过完(所以说出来混迟早要还的,不然就可以提早开始二轮),然后我开始梳理四本书的框架。

这段时间看到室友在用康康学姐的资料,翻看了一下觉得真的挺不错的,就买来复习第二轮了。

康康学姐的资料很好的一点就是,它把许多重点都分颜色标记好了,而且后面还有各个学校的考点以及频率,重点一目了然。

同时,我会不断地翻阅湖大333的真题。

看着看着,好像自然就能把握住一些重点和出题方向了。

像湖大,中教史外教史喜欢出名词解释,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喜欢出简答和论述,甚至常考的章节慢慢地也摸出来了……暑假就是拿着司南的强化资料拼命记,每天两本一起,比如中教史和教育学各记一章,这样半个月就记完了两本。

再接着外教史和教育心理学,同时每天记完会选择性地默写一些重要的点,如下图,左边为名词解释,右边为简答。

语言文学基础二:文学部分,同样先花了两周赶完第一遍后,结合圣才笔记开始理清框架。

英国文学史还好,书本本来就是按各个时期和流派来编的。

美国文学就翻开目录看上去全是一堆人名,有点混乱。

所以我找了很多视频,比如范范老师的文学视频(不过他这个针对文学专业的,讲得很细,如果没有时间就别看了)等等。

结合书把视频看完,基本上也就清楚了各个时期有哪些作家,哪些作家又是重点了,整理好每个时期、每个流派都有哪些作家的框架(很耗时间,但是很有用,不然记的都是些杂乱的东西)。

然后,记圣才笔记,记住一条原则:重点作家的重点作品要记熟(可能考赏析),不太重要的作家的作品混个眼熟就可以了。

(主要是选择题、匹配题,能辨别是谁的作品就可以)。

语言学部分的话,之前已经看完一遍,第二遍也开始理框架,同时根据真题来标记重点。

说到真题,这个阶段看看真题就很重要了,因为837中语言学的分值50分是最好拿的。

仔细看看真题,在书上标出哪些地方考了名词解释、简答,然后基本就能把握住一些重点章节。

像常考的分析句子树状图,多看看书上例子,然后自己多对照着画。

尤其还要注意歧义句子的画法,湖大很喜欢考。

还有一些固定的题型,也都是很固定地出自一些章节,总之,多看看真题,你会有很大的收获。

英美概况的话,这一阶段不断看朱永涛的书,同时完成书后面的一些选择题和填空题。

政治:暑假开始复习政治,主要是跟着徐涛老师的课来。

同时也买了肖秀荣的1000题来刷。

结合着《核心考案》看徐涛的视频,看一节,刷1000题中对应的章节题目。

因为肖秀荣的出题比较接近考研出题风格呀,但是徐涛的课更幽默风趣,易懂。

所以两者结合方是明智之选。

英语二:暑假开始做题。

之前积累了一定的考研词汇,现在开始每天精做两篇真题的阅读。

首先是从英语一的阅读真题开始做(因为英二真题有限呀),做完,先别急着对答案,而是先把不会的单词圈出来查完词后弄懂全文,再看看自己的答案是否需要改动。

最后再对答案,看解析,找出做错的原因。

是因为某个单词不懂?还是因为句子结构没懂?还是因为抓不到作者的逻辑?其实做多了,慢慢地你就会发现,考研出题也都是有一定规律的。

比如:出题顺序与文章顺序一致,比如用到now,but等这些词表转折时一般都会出题,比如经常在选项中用细节信息来设置干扰等等。

七八月份的长沙,夏日炎炎,比起在在家里吹空调吃西瓜,在学校备考的日子的确难熬。

我记得当初学校给我们提供的宿舍环境并不好,近十个人住一起,环境不说,宿舍有时候还有点吵。

伙食,食堂也是留了一个“救济窗口”,而暑假周边的饭店大概只开了两家吧,偶尔自己效率还不错的时候就会出去改善一下伙食。

不过长期下来也真的是什么都不想吃了,不过不吃会饿…说这么多其实也就是说,考研这条路其实并不轻松,但是你一旦下定决心,一定要风雨兼程!像宿舍吵,那我就每天早出晚归,尽量待在自习室;像伙食差,就偶尔出去改善一下;像学不下去,就听听歌,看看一些励志的演讲和鸡汤(那时候也会经常看到一些司南的学姐每天在空间里分享学习方法或者心灵鸡汤,看看还是有用的)。

如果某一天实在学不下去,那就给自己放半天假。

我还记得暑假有一天学校停电,刚好我也非常烦闷,我就跑去逛湖南大学了,瞬间动力就来了……9-10月份这一段时间,随着开学后,可能又有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但是也不能松懈。

教育综合:暑假过完第二轮后,现在开始第三轮。

第三轮这时候要多注意答题格式和技巧,用A4纸多练习,比如每天给自己出几个名词解释和一个简答。

答题的话,名词解释大概是四五行,简答要答到至少A4页面的一半,论述的话要答到一页半的样子(就是上面的图那样,要注意排版)。

英语语言文学基础:语言学部分继续根据真题不断看戴炜栋的书。

文学部分,不断记圣才笔记,同时开始着手准备文学赏析题。

赏析包括诗歌和小说,诗歌是书本上的作家但是是课外的作品,小说的话是书上分析过的。

赏析题我的建议是先根据真题标注出考过的作家,你会发现考过的基本都是那种比较有名的作家,之前有好几年考的都是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作品。

把重点作家的作品抓出来记住,然后要有意识地积累一些文学术语。

概况部分,继续看朱永涛的书(之前标记的一些重点),这时候也买了张奎武老师的英美概况电子版来看看。

两门公共课:之前暑假刷完了徐涛老师的强化班,但是1000题还没有刷完,所以接着刷(直到九月底我才把1000题刷完一遍,建议大家尽量在暑假刷完,因为我九月底才刷完真的是有点心慌慌的)。

同时也找了徐涛老师的刷题班来看,总结一些选择题的小技巧。

英语方面,这时候开始做英语二的阅读、完型,琢磨答题技巧。

不得不说,做完英语一的阅读,英语二的确简单很多,慢慢地也找到了做题的感觉。

十月底的样子,安排了一天来进行一次专业课的模拟考试。

上午8:30-11:30教育综合,下午14:30-17:30语言文学基础。

做题的时候才真正体会到那种紧迫感,后面两门都有一道大题没写完。

瞬间真的感觉有点绝望的,毕竟时间也不多了。

等冷静下来后,仔细分析原因,发现最大的问题还是不够熟练。

教育综合遇到题目需要反应时间,写字速度也还需要提升。

语言文学基础的话,文学的赏析题和翻译题还是懵懵的。

所以,根据模拟考试所暴露的问题,可以为我们的复习提供进一步的方向。

两三次模拟考试是必须的,但是多了也不好,会浪费时间,而且增加焦虑感。

11-12月份冲刺时期,给政治和作文腾出了更多时间。

教育综合拿这司南的背诵资料和真题,反反复复地背,记了一遍又一遍。

有了前面的基础,后面会越记越快的!英语语言文学基础,圣才笔记继续记,同时把真题拿出来把历年真题的客观题都写完,总结它们的出题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