谝农村
谨防乡村振兴骗局

谨防乡村振兴骗局
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但也存在着一些骗局,谨防乡村振兴骗局。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种常见的乡村振兴骗局,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种常见的乡村振兴骗局是以投资农村发展为名义的诈骗。
在这种骗局中,骗子通常以乡村振兴政策为背景,以扶贫、发展当地产业等为借口,吸引投资者投资。
骗子往往制造一些虚假的投资项目,美化投资前景,吸引投资者参与,然后以各种理由骗取投资者的钱财。
为了防范这种骗局,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首先,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途径,向广大农民和投资者宣传乡村振兴政策的内涵和目标,告诫他们要理性投资,不要轻信一些不实的承诺和夸大的宣传。
其次,加强监管力度。
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乡村振兴项目的审核和监管,确保真正有潜力和可行性的项目能够得到支持,同时对涉嫌诈骗行为的组织和个人进行严厉打击。
再次,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乡村振兴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应该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共享相关信息,防止骗子的信息混淆和虚假。
最后,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涉及乡村振兴的诈骗行为的立案和审判力度,加强对骗子的法律追究力度,从而形成强有力的震慑。
总之,谨防乡村振兴骗局,需要广大投资者和农民提高警惕,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也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强管理和监管,建立健全相应机制和法律法规,共同维护良好的乡村振兴
发展环境。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够有效预防和打击乡村振兴骗局,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顺利实施。
农村新型骗局营销方案

农村新型骗局营销方案
背景
在农村,由于相对于城市,信息交流不够便捷,存在很多诈骗的问题。
同时,传统的推销方式已经被土地、人口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所影响,需要更加灵活的营销方式。
新型骗局
在农村,存在着一些以短期收益为主要目标的骗局,如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宣传等。
这些骗局往往会通过一些营销手段,获得农村居民的信任并获取利益。
手段
其中,一些常见的营销手段包括:
•谎称反季促销、清仓甩卖等
•谎称有政府补贴或补助
•依靠顾客的信任关系,通过口头宣传等方式,引诱顾客上当受骗这些手段表面上看起来各不相同,但都是企图在短期内获得高额利益的行为。
影响
这些骗局直接损害了农村居民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在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些行为会扰乱农村经济的发展秩序,也会加剧农村居民对未来的不信任感。
新型营销方式
在上述情况下,为了更好地提升农村市场的竞争力,需要创新营销方式。
针对农村居民习惯的拓客方式
针对农村居民交往形式的特点,推出可以增加效率、优化成本、消除欺诈、降低交易风险的快速营销方式,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建立公共信任模式
鼓励企业建立一套规范的质量管理和生产流程,以此树立公共信任的形象。
行业自律
企业在互相交流、竞争中进行自我总结、自我批评,查找自己的不足处,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结论
营销的竞争力必须在更全面的范畴内建立。
营销方式创新是营销的重要手段之一,要实现营销的最优效益,就需要在不断探索中取得新的突破,不断为农村市场注入更为有活力的发展动力,进而实现营销目标。
农村在新华字典解释

农村在新华字典解释
农村是指相对于城市而言的一种人口聚居形态,指的是人口集中在农业、畜牧
业为主的农田和农村地区。
农村主要以农业生产为经济基础,并与城市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新华字典中,农村的解释为:指的是与城市相对应、主要以农业生产为经济
基础的地方。
农村通常有较广阔的农田、农村居民较少的聚居区,以及相对简单的经济和社会结构。
农村的特点是人口集中在农田和农村地区,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等农业生产
活动。
农村地区通常存在着比较广阔的农田,是粮食、蔬菜、果树等农产品的主要生产和供应地。
农村经济相对简单,主要靠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的销售维持生计。
农村社会结构相对较为传统和稳定,家庭和亲人的联系更加紧密,多数农村居民以家庭为单位从事农业劳动,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经营模式也比较常见。
农村地区相对于城市,享受着较为清新的空气、宽阔的天地和自然风光。
同时,农村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不如城市,农业现代化进程相对滞后,青年人才外流等。
为了促进农村的发展,政府和社会各界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如农
村电商、农村金融扶持、农村教育改革等,不断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鼓励创业就业,推动农村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总之,农村是与城市相对应、主要以农业生产为经济基础的地方。
农村的特点
是人口集中在农田和农村地区,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等农业生产活动。
农村地区的发展对于促进农民增收、维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陕西方言

饿们陕西嘹匝咧陕西方言保留了许多古汉语的词汇,语法结构简练,幽默风趣,有兴趣的朋友不妨随我去听听。
1 陕西农村人早起在巷道见第一面,一般都有如下对白:“吃了么?”“吃了。
”“吃的啥?”“吃的米汤馍。
”“咥(音碟)了几个馍?”“四个。
”“你和彘一样,那么能咥!”2 陕西人老朋友见面,为了表示亲热关系美,先是一顿嬉笑怒骂,拳打脚踢。
“你×日的咋好长光景莫见你咧?”给上一拳。
“羞你先人哩,还好意思说,也不给我打个电话。
”踢一脚。
“去你娘的脚!”“去你大那腿!”然后就握手,正儿八经说话。
谈前个弄了些啥球蹲脸事情,夜个给那个亏人的头头塞黑拐了,今个有啥马眼事,明个预备寻门户走亲戚,后个到戏院子听秦腔去。
3 两个闲人在巷道或大街道上闹纠纷了,互相逗火,话说多了,声高了,就这样。
“你屁干啥哩?”“你屁干啥哩?”后一句声音一定高于前一句。
“我给你娃说,少胡骚情!”“咋咧?”“你说咋咧?”“把你个碎猴!”“你才碎猴!”“咋家?”“你咋家?”4 农村人起的早,起间鸡叫过三遍,天麻麻明就起来了,先上茅房倒尿盆,然后婆娘用条除扫扫院子,男人赶早就去地里劳动,晌午回来吃一下饭,再干一后晌,天麻茬儿黑就收工。
早饭一般是米汤馍,一碟红萝卜丝。
晌午饭通常是捞干面,碗底搁几片葱叶,一勺荤油,黑了饭食十分简单,一碗煎水,一个辣子夹馍就打发了。
晌午吃饭时,都蹴在自家门口的讲台子上,端个老碗,把面挑得一尺高,往嘴里刨得呼噜呼噜,就是想显摆和炫耀。
陕西人莫事了就谝闲传,七八个男的女的圪蹴在墙脚下,胡吹冒撂,谁要说一句不踏犁沟的话或者瓤人的话,大伙一拥而上,揪他的耳朵,甚至扒他的裤子,闹得他吱哇乱叫。
农村人的日子,见天就这样。
5 热天收麦,挣人得很,乏得人在地里直丢盹。
吃几个虚软白馍夹油葱辣子,猛一下就有力气了,那馍比啥啥都香。
秋天爱下连阴雨,下多了把房子能泡日塌了,碰上落冰溜子,能把底脑砸几个疙瘩。
冬天冻得要死,莫事了就蹴到被窝里,和婆娘说些球不顶的话,给娃们胡谝城里的洋楼,门面房里的洋货东西。
农村骗局之收玉米

农村骗局之收玉米以前就听说过村里收玉米的都在秤上捣鬼,只是没有遇到过。
去年秋天,老妈卖玉米,让我帮着看秤。
到那儿我就跟收玉米的说,咱丑话说在前头,我要是发现你们在秤上捣鬼,我是要报警的啊。
几个收玉米的还亲切的说咋能呢,我们也是农民,知道咱农民的苦。
这可是咱们农民的血汗钱,惦记啥也不能惦记这个啊,这可是要亏心的。
他们虽然表现的很真诚,但这并没有让我放下警惕,毕竟村里一直传着有人被骗的消息。
我发现他们一伙儿人并不像以前收玉米的人那样标包,每袋装一百斤,然后数袋子算账。
他们是只装半袋,然后四个袋子过一次秤,有多少算多少,然后记录重量。
刚开始,我也照例验过秤,跟我们家的秤秤出来的一样。
不过看他们很是着忙的样子,每次称完就连玉米带袋子一起扔上车。
人家收玉米的为了省下袋子,都是把玉米倒车上,留着袋子继续用,难道他们家不缺袋子吗?这让我感到其中一定有猫腻。
我趁他们刚称完一秤,秤上显示176斤,突然喊了声“停!我要把这一秤再验一次!”谁知我话还没说完,他们就急忙把袋子往车上扔,我还是没拦住,一个袋子已经被扔进了车厢。
他们还说“那就下一秤吧,你看这一袋都装车了,也就验不准了啊”,我说那咱就称这剩下的三袋看看呗?他们虽然不情愿,可也不能拒绝。
你猜怎么着?三袋总重174斤!也就是说,刚刚扔车厢里的大半袋只能是2斤了。
这个时候,他们几个故作镇定的说“这样吧,我们收玉米很长时间了,其实不用秤也能估个大概,你这些玉米最多三千斤,我给你按四千斤算,你看咋样?”我跟他们说,我数学不好,要不还是找警察叔叔帮忙给算下吧!一提警察,他们慌了,刚开始说给五千了事儿,后来又说给七千,最后加码到了一万。
我差一点儿就被他们的“诚意”给打动了。
看我的态度强硬,他们便转攻老妈。
说实话,老妈心挺软的,人家给套了会儿近乎就同意了重新秤一次,每斤加五分钱。
还说,都乡里乡亲的,人家也不容易,就这样吧,多少加个钱,有这么回事儿得了。
老妈点头的事儿,做儿子的必须同意。
专为农村人设的骗局:简直就是空手套白狼!套路太深骗你钱没商量

专为农村人设的骗局:简直就是空手套白狼!套路太深骗你钱没商量农村“杂耍”主要都是一些民间艺人表演绝活,依靠真本事,赚点打赏钱。
如今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农村杂耍表演变味了,转变成为以骗钱为目的的骗局!案例一:1.用悲惨经历博同情现在的农村“杂耍团”主要表演一些胸口碎大石,缩身钻铁圈,以及赤膊滚碎玻璃等等,主要就是引发人们的同情心。
当村民们被表演惊到之后,主持人开始讲述表演者多么不容易,配上凄凉的音乐哀求大家捐钱。
利用农村人的善良和同情心,骗取第一波钱!案例二:2.用迷信观念卖首饰农村人对神灵有着特殊的崇拜。
“杂耍团”利用农村人相信神灵保佑的普遍心理,在演出过半的时候,便会从车里搬出一座菩萨。
主持人开始“请”菩萨的经历,目的就是让人们相信这不是雕塑,而是具有法力的神灵。
然后有人会拿出各类首饰、挂件,现场开光。
2元店常见的饰品,开光之后卖给村民们最少10块。
案例三:3.用虚假宣传卖假药以上两种手段只是骗钱,最可恨的是通过表演卖假药。
通常他们会准备一只活鸡,演员将鸡的腿现场折断,然后在涂抹了他们的药水之后,原先折断的腿马上就能好。
为了让骗局更真实,演员会拿着药水到村民中去,让他们感受,其实围观群众中都有他们的“托”,鼓吹之前用过之后,身体病痛都消失了。
农村人长期农业劳动,身体疼痛常见,对他们来说,止痛效果这么快的药水正是他们需要的。
一小瓶药水价格十几二十块,最终不仅没效果,还有可能产生副作用。
案例四:有人找上门要合伙种植蔬菜一般在农村农民都是以种粮食为生,靠种蔬菜赚钱的并不多。
但是相对粮食来说,蔬菜的价格要高一点,利润也多一点,因此农民对种菜也是很向往的,只是苦于没有技术,所以不敢随便开始干。
有的人就是看透了农民的这种心理,就主动上门找农民,说自己精通蔬菜的种植和销售,他们可以和农民签订收购合同。
但是他们仅仅是通过技术入股,要求占百分之十到二十的股份,自己不投入一分钱。
因为对方能够提供技术支持并且要求的股份也少,因此很多农民都会答应。
回味搅团.谝谝家乡

回味搅团.谝谝家乡我的家乡岐山虽处三秦的角角,平原的边边,地理上也属关中一隅,八百里秦川的圈圈里边。
陕西“八大怪”,岐山自然是一样不少:面条像腰带,锅盔像锅盖,油泼辣子一道菜,碗盆大小分不开,房子一边盖,有凳不坐蹲起来,帕帕头上戴,姑娘一般不嫁外。
对此,我曾经有过这样的解析------都说关中有八怪,可笑可叹也可哀。
日子紧巴娃娃多,房子只好一边盖;饭食耐饥好干活,锅盔面条厚呆呆;没菜没汤没排场,端碗黏面蹲起来;一个女婿半个儿,姑娘于是不嫁外;八怪其实都不怪,一个“穷”字解得开。
关中道深居内陆,是传统的农业地区。
就是在地里刨食吃,丰年或可裹腹,灾年难免饥馑。
“陕西八大怪”其实就是经济短缺的体现和写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民俗大多已经消失或淡出。
陕西农村,岐山算是发展相对是在中游之列的,现在一边盖的房子也不多见,沿村上下,都是两层大屋顶的小楼房。
一边盖的房子,过去称之为“厦子”,当年盖厦子,多因财力不足,不得已而为之。
现在,也很少看到头顶帕帕的婆婆。
过去都是土路,晴天一路土,雨天两脚泥,婆婆头上一方手帕,主要是为了遮尘。
开展“新农村建设”以后,从公路到村道,多是水泥路面,尘土少了,帕帕也就没了用场。
姑娘不嫁外的传统也在冰消。
那时姑娘不远嫁,是生产生活的需要,一个女婿半个儿,两亲家离得近,彼此好有个照应。
当商品经济强出农业生产,道路四通八达,摩托车.汽车成为了主要交通工具,地理距离就不再是结亲的障碍,跨县.跨省联姻都不鲜见。
但一些饮食传统,“面条像腰带”.“锅盔像锅盖”.“油泼辣子一道菜”等,现在却还在依然流传着。
陕西的关中地区,作为小麦主产区已经有一千二百多年。
关中的饮食于是也就以面食为主。
早年岐山农村人吃饭,早中晚三顿,主食都面食。
通常早晚是馍和糁子稀饭,中午吃面条。
馍有方块块的墙头馍.一条龙的扛子馍,还有卷卷馍.等形状花样。
细粮短缺时,还用玉米面蒸“黄黄馍”,类似于现在城里说的“发糕”,但两者形似而质不同。
陕北农村的真实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地域、经济、文化发展如何?

陕北农村的真实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地域、经济、文化发展如何?陕北,这片位于中国陕西省北部的土地,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经济资源。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陕北农村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然而,这些变化是否真正反映了陕北农村的真实情况?本文将从人口、经济、社会等多个角度深入剖析陕北农村的真实情况,并探讨其背后的政策、历史、文化等因素。
陕北农村的真实情况有以下特点:1、陕北农民普遍住窑洞,这是由于地理环境、气候和资源所决定的。
窑洞虽然深长,但室内光线不足,家具较少,只有一两个木柜,炕是窑洞中最重要的部分,既是床又是桌椅,还兼具取暖和会客的功能。
2、农民的生活离不开黄土,他们种植作物,也在黄土中生活。
作物主要是谷米、高粱、玉米、荞麦、绿豆等,经济类作物有马铃薯和葵花。
陕北农村的女人们经常说,离了马铃薯就不会做饭了。
3、陕北农村还出产红枣,佳县红枣果大核小、皮薄肉厚、质脆丝长、汁多味甜,被称为“中国红枣之乡”。
各家门前、涧畔,或沟边、山卯,都栽上了枣树,漫山遍野,到处可见。
陕北农村的真实情况是结合了地理环境、气候和资源的生活方式,以窑洞为主要居住形式,以农业为主、红枣为特色经济作物,生活相对传统而自然。
1、陕北农村现状人口状况:陕北农村的人口数量相对较少,且近年来呈现出下降趋势。
同时,人口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老龄化和少子化现象并存。
经济状况:陕北农村的经济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辅以一些手工艺和零售业。
尽管近年来农业收入有所增加,但总体经济水平仍偏低。
社会状况:陕北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对不完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同时,农村社区建设也处于初级阶段。
2、问题的原因政策因素:政府对农村的支持力度有限,尤其是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政策倾斜不够。
历史因素:陕北农村长期处于相对贫困落后的状态,历史沿袭和地域差异导致了其发展相对滞后。
文化因素:陕北农村保留着许多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如对土地的依赖、家族观念等,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谝农村,专家如是说
专家先是这么说的,“长期来看,中国农村将陷入相对衰落之中”。
那么,过去几千年来中国农村为什么没有趋向衰败现象?
几千年来中国特有的科举制度让农村的有志青年通过赶考到城市做官,退休之后一般还会告老返乡,解甲归田,置数亩良田,成为乡坤。
这种人力的双重循环保证了几千年来中国的城乡差距其实并不大。
今后,中国农村为什么会陷入相对衰落之中?
现在城乡收入、公共基础设施差距太大,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相比能够享受到的公共品服务很少,这样,农村的人力、物力、财力大量单向地流入到城市,中国农村只能越走越衰落。
(一)人力资源
二是每年还有近千万的农村青年在完成义务教育后离开农村到城市及沿海地区打工,这些人力资源的输出几乎是单向的,回归的比例极低;
(二)资金资源
而农村居民很难得到贷款服务;
(三)土地资源
每年大量的农村土地被低价征用用于城市建设,而土地的主人农民得到的补偿却极低。
专家又这么说了,“中国农村的生产方式将从目前的半截子产业化到全产业化”。
传统生产方式:
农户+公司----这种产业化模式的主要问题是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新生产方式:
涉农公司下乡进行全产业链生产,一方面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与质量水平,另外一方面通过加工增值,也提高了农产品的竞争力。
专家还说,“未来中国大量农民将离开农村,应实行新型城镇化政策,解决过去要地不要人的城镇化问题”。
旧城镇化:只要农用地,不给农民城市公共品服务。
新型城镇化:让农民享受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品服务。
如,户籍、医疗、养老等保障。
专家又说,“关键是让城里的人力、物力、财才也能够向乡村转移”。
如果农村建设好了,优美的环境宽广的土地和新鲜的空气也是窝居城市的居民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因此,农村不再仅仅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地方,农业的多功能性将更加彰显。
浙江宁波滕头村把村庄建设成花园一般,去年仅门票收入就达3600万,吸引大批上海、杭州居民来此观光休闲。
近年来的休闲农业发展迅速,未来将呈现爆炸式增长。
毕竟回到大自然一直是人类的梦想,农村是离大自然最近的地方。
谝农村,老农如是观
老农的《辩证观》:城市乡村那个好?
----大城市,让乡村人羡慕的现代生活
如今的大城市,现代化的元素日新月异层出不穷,高耸的大厦林立成群,就像咱乡村玉米地的玉米一杆杆立起;公交车、地铁和私家车川流不息,蜘蛛网一样的高架路桥四通八达;商店、酒吧的霓虹灯和LED灯光此起彼伏,酒店、咖啡厅闪烁着灯红酒绿。
银行、商场、饭店、学校、医院比比皆是,吃什么、买什么方便的太太。
但是,城里到处都拥堵,人挤人,车堵车;什么汽车尾气、雾霾、烧烤烟雾缭绕,到处弥漫,空气的味道实在难闻;抬头看不到蓝天,远看雾蒙蒙看不清;汽车喇叭声、建筑公司扰民声扰的人心烦;到哪儿都要花钱,干什么都要银子,啥啥都不便宜,在城里过日子让人心疼的不行。
----乡村,大城市人奢望的“奢华原生态生活”
过去我总是羡慕大城市的生活,羡慕城里人过的日子,总对孩子们说要想办法过上大城市人的日子。
但是,不少大城市的朋友和我聊天说,“你过得是奢华的原生态生活,很多大城市人想过还过不上呢”。
想想还真是这样的,我们的家乡有山有水有河流,山清水秀,良好的生态空间资源,丰富的林业资源,成熟的果业资源,高品质的天然泉水和氧吧资源,迷人的景观资源,具有特色的乡村风情资源,太多太多的资源,这是大城市没有的;还有就是,在我们乡村,喝的是山上的泉水、种菜用的是泉水,一分钱也不用花,我们这里没有尾气,没有拥堵,没有喧嚣的噪音污染,更没有汽车、建筑施工的扰民,没有人挤人的心烦,呵呵,城里人不是要花大价钱才能享受高品质的养生吗?我们乡村就是一分钱也不用花的天然养生福地啊,你说奢华不?。
但是,乡村看病离大城市的医院远一点,很麻烦;娃们家上学没有城里那样好的学校。
老农的《创新观》-----“双宅生活”
其实,城市、乡村各有优势。
要是在城市呆一段时间,在乡村呆一段时间,能过城市和乡村两种生活,那该多好啊!我突然想到这不是“双宅”生活吗?前一段时间看了电视剧《双城生活》,那如果在城市和乡村都有住宅,两边住一住的日子不就是“双宅”生活吗?这多时尚啊!
----乡村人,乡村、城市双宅
改善乡村生活条件:
我们的乡村,家家都有苹果园、核桃园、花椒园、柿子园,收入比卖粮食好多了,现在小日子还是不错的。
城市的朋友给我出主意,让我把乡村生活家居的条件改善一下,把厕所、洗澡间修的和城里一样,添置上冰箱、电动车和小型客货两用车,这不就和欧洲发达国家的农庄差不多了?我和婆姨商量着,要把自己的院宅、房前屋后,窑顶上多栽一些果树、花木,修一些石子小路,腾块地作苗圃,种花种草和果树盆景,养一些鸽子、土鸡,建一个小型鱼塘养养鱼,这日子不就真的是“奢华的原生态生活”了吗?呵呵,乡村的日子真好,农民的日子真好!关键是要向城里人学习,把大城市的先进的东西引到咱乡村来,那乡村就比大城市一点也不差了啊!
在城里买套房子:
十八大开了,国家要发展城镇化,专家说了,今后在农村种田的主要有三种人。
一个是种植能手、种植大户,再就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还有就是农业企业,到那时很多农民就要进城了。
国家说了,要把征用农村土地的价格要提高十倍哩,真的是这样的话,我们农民就可以在城里买套小房子了,在乡村呆烦了,就到城市去住一住,转一转,开开眼界,开开洋荤不就满足了吗?这样的日子大城市的人哪能享受的上呢?。
-------城里人,城市、乡村双宅
在乡村宅一宅:
何必都在城里挤?现在,每到节假日,城里人就拥挤到城市里的公园、游乐场、附近的农家乐等地方,各种景点人满为患,拥挤不堪,吃吃不好,玩玩不好,到处人挤人,景色好的地方照相都照不成,拍张照片,里面都是人,不知道要拍的是谁?电视上说城里人去休闲都喜欢开车,可是一到节假日开车人太多,去休闲景点的公路上到处都是车,公路成了停车场,离景点几十里路的马路上车挤车,四五个小时都走不动一步,带的水、干粮都吃光了,也没看到景点的影子,已经大半天时间都过去了,只好满腹牢骚的回家,扫兴之极啊!本来快乐的节假日成了郁闷的假日,呵呵,我老汉觉得,乡村田园风光和乡村农俗风情是城里没有的,如果城里人喜欢的话那就欢迎城里人到乡村来宅一宅吧!
在乡村租面窑、租块闲地:
春暖花开和金秋时节,带上家人、亲人、朋友到乡村生活一段时间,宅一宅农家小院,住一住陕北窑洞,看一看田园风光,吃一吃农家饭菜,体验一下农俗风情,拍些山水风光照片、乡村人物,种种花、种种菜、种种树,养养鸡,在果园采摘新鲜的苹果、花椒、核桃、柿子,一定会在在欢乐的时光中留下惬意的记忆。
老农的《新农村观》----“城市人的乡村”
因为城里人有知识、有文化、有技术,见多识广,城里人到乡村来得越多,乡村的致富就越有希望,乡村这么多的好东西就可以送到大城市了。
乡村有许多落后的东西需要城里人来改变,如农民会做的饭菜就是那几样,城里人会做的饭菜很多很多,我们乡村人也喜欢吃城里人做的饭菜,把你们的好东西带到乡村来吧,这样乡村就更有特色了,乡村的变化就块、就大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