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KT淋巴瘤进展

合集下载

一例NKT细胞淋巴瘤病例分享

一例NKT细胞淋巴瘤病例分享

一例NK/T细胞淋巴瘤病例分享病情简介患者男性,48岁,于入院前2年余,无明显诱因出现鼻塞,伴间断流涕,为脓性分泌物,轻微头痛,无头晕,嗅觉基本正常,当时未予重视。

上述症状进行性加重,偶有鼻腔出血,量较少,出血症状可自行缓解。

后患者就诊于我院耳鼻喉科,行鼻窦部CT提示:1)双侧上颌窦囊肿;2)左侧鼻腔占位性病变。

后在内镜下行右侧上颌筛窦开放术+右侧上颌窦囊肿摘除术+右侧鼻中隔肿瘤摘除术,术后病理:(右鼻中隔)送检黏膜组织大片坏死,局部可见弥散分布、大小均一的小圆细胞,核显异性,考虑淋巴瘤。

建议上级医院会诊。

后患者携病理切片至北京某医院病理科会诊,诊断为:(鼻腔)呼吸道粘膜组织NK/T细胞淋巴瘤。

免疫组化:CD20(-)、CD3(+)、CD56(+)、CD8(+)、Gramb(+)、Ki-67(+50-75%)、TIA-1(-),分子病理结果显示:EBER(+)。

行PET-CT诊断:1)右上颌窦软组织影,边缘部代谢增高,不除外炎症改变,请结合手术病理并随访(Suvmax3.7);右侧筛窦、双上颌窦炎症;双颈部、锁骨上小淋巴结伴轻度代谢,倾向炎性反应性淋巴结。

2)左肺上叶模糊小结节,未见高代谢;3)右腹股沟疝,L12椎体楔形变;4)脑代谢未见明显异常。

后患者于当地附属医院行VIPD(异环磷酰胺+顺铂+依托泊苷)方案共三周期,末次化疗日期为2015-05-22。

患者出院后规律复查,未见明显复发转移。

1月前,患者发现左上臂一肿物,质硬,无压痛,活动度差,肿物逐渐增大,大小约5*2cm,2017-07-15于我院行左侧上臂肿物切除术,病理结果示:考虑恶性肿物,淋巴瘤可能性大,建议免疫组化。

现为行进一步治疗入院。

既往史既往“糖尿病”病史2年余,未规律服用降糖药物,未规律监测血糖,无“肝炎、结核、伤寒、疟疾”等传染病史;无外伤及输血史;无药物及其他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系统回顾无特殊。

查体左上臂可见长约10cm疤痕,愈合良好,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71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的诊断与治疗进展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ENKL)属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其发病构成占NHL的5%~18%。

ENKL来源于真正的NK细胞或NK样T细胞,好发于中青年,男女比例约为2:1~4:1,中位发病年龄为46岁。

欧洲和北美洲罕见,但亚洲常见,特别是中国、韩国、日本。

ENKL是恶性程度高且侵袭性强的病种,预后较差。

近年来,随着发病人数增加,该病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对其进行简要综述。

一诊断1、临床特点ENKL多发生于鼻部,其次为咽、扁桃体,鼻外部位常发生于皮肤、胃肠道等,骨髓和中枢神经系统罕见,很少累及淋巴结。

原发于鼻腔的病例,表现为上呼吸消化道的破坏性损伤,可伴有面部深部结构的穿孔、上颚的破坏或眼眶的侵犯。

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鼻塞、流涕、鼻出血和局部肿胀、糜烂、坏死,进而形成溃疡和肉芽肿;晚期可出现硬腭穿孔、眼球突出、面部肿胀、颅神经麻痹等。

原发于鼻外的病例,其临床表现由受累部位决定。

该病极易复发,常伴有噬血细胞综合征。

2、免疫表型和基因克隆性重排ENKL的绝大部分起源于NK细胞,少数起源于T细胞。

大多数肿瘤细胞与正常NK细胞类似,在细胞质表达CD56、CD3和TIA-1、颗粒酶B、穿孔素等,而极少在细胞表面表达CD3、CD4、CD5和CD8。

当肿瘤细胞表面表达CD3、TCRαβ或TCRγδ,或者存在TCR基因重排时,则该肿瘤来源于T细胞。

通过检测这些肿瘤细胞标志物的表达和分布,既有助于ENKL的诊断,又能了解T细胞抗肿瘤免疫的情况,从而判断淋巴瘤的预后并指导治疗。

另外,该病几乎所有病例均可检出EB病毒(EBV)感染,故EBER阳性对EN?KL的诊断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近年来,研究发现,个别ENKL患者肿瘤细胞表面可共表达CD20,这种异常的免疫表型很可能表明了克隆的演变,但由于病例太少,目前尚不能确定CD20的共表达是否与预后有关。

结外NKT淋巴瘤的诊疗课件

结外NKT淋巴瘤的诊疗课件

合临床和其他影像学表现进行综合判断。同时,PET-CT检查费用较高
,不适用于所有疑似结外NKT淋巴瘤的患者。
03
结外NKT淋巴瘤的病理诊断
病理学特征
01
02
03
瘤细胞形态
结外NKT淋巴瘤的瘤细胞 通常呈中等大小,核形态 不规则,染色质深染,核 仁不明显。
浸润模式
瘤细胞常呈弥漫性浸润, 可伴有灶性坏死。
结外NKT淋巴瘤的诊疗课件
目录
• 结外NKT淋巴瘤概述 • 结外NKT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 • 结外NKT淋巴瘤的病理诊断 • 结外NKT淋巴瘤的治疗和预后 • 结外NKT淋巴瘤的诊疗进展和展望
01
结外NKT淋巴瘤概述
定义及流行病学特征
定义
结外NKT淋巴瘤是一种源自NKT细胞的恶性肿瘤,NKT细胞是一种特殊类型的 T淋巴细胞,具有独特的表面标志和功能特性。
预后评估及影响因素
预后评估指标
结外NKT淋巴瘤的预后评估主要指标 包括生存率、复发率、无病生存期等 。
影响因素
影响结外NKT淋巴瘤预后的因素包括 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方式选择、患 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等。其中,早期 发现和早期治疗是提高预后的关键。
05
结外NKT淋巴瘤的诊疗进展和 展望
当前诊疗挑战
诊断困难
结外NKT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的 生物标志物,使得早期诊断变得困难。
治疗抵抗
该类型的淋巴瘤对传统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较低, 容易出现治疗抵抗,导致病情复发或进展。
预后评估不准
目前尚缺乏准确的预后评估指标,无法精确判断 患者的预后情况,给治疗决策带来困难。
最新研究进展
基因测序技术的应用
诊断方法
诊断结外NKT淋巴瘤常需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可用于评估肿瘤的 范围和浸润程度。病理学检查通过组织活检获取标本,经显微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确诊淋巴瘤的类型和 分期。

NK_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进展

NK_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进展
[ 5]
。在病因方面 , NK/ T 细胞淋
巴瘤 患者 病 灶 内 可 检 测 到 EB 病 毒 DNA, EBV DNA 拷贝数在 NK/ T 细胞淋巴瘤患者体内明显增 高, 并且, 随着治疗拷贝数可下降。 EB 病毒是一种 人的 DNA 疱疹病毒。潜伏膜蛋 白 1 ( LM P 1) 是 EB 病毒编码的一种瘤蛋白, 在细胞恶性转化过程的 调控中起关键作用 。 EBV 在人淋巴瘤的 发生具 有一定作用, 其确切的机制目前仍未完全清楚。 在临床表现方面, NK/ T 淋 巴瘤好发于中年男 性, 中位年龄 45 岁[ 7] 。鼻 NK/ T 细胞淋巴瘤主要表 现为鼻或面部中线的进行破坏性病变。早期最常见 症状表现为局部肿胀、 鼻塞、 鼻出血、 局部糜烂坏死、
[ 19 ] [ 18]
NK/ T 细胞淋巴瘤患者, 其中 83 例为 IE 期, 22 例为 IIE 期 , 除 3 例患者为单纯化疗外, 31 例单纯接受放 疗, 34 例接受放疗后化疗, 37 例接受化疗后放疗。全 组患者的 5 年 OS 和无疾病进展生存率( PF S) 分别为 71% 和 59% 。 IE 期患者的 5 年 OS 和 PFS 分别为 78% 和 63% 。IIE 期患者的 5 年 OS 和 PFS 分别为 46% 和 40% 。在放疗和 / 或化疗后, 91 例( 87% ) 患者 获得完全缓解( CR) 。初始治疗选择放疗比选择化疗 有较好的 CR 率。65 例初治患者 , 首选放疗者 CR 为 83% ( 54/ 65) , 而 40 例首 选化疗者 CR 为 20% 。另 外, 有 102 例接受放疗加或不加化疗, 单纯放疗与放 化疗联合组比较, 前者 5 年 OS 和 PFS 分别为 66% 和 61% , 而后者分别为 76% 和 61% ( 两组比较 : OS, P = 0. 6433; PFS, P = 0. 8391 ) 。作者 认 为对 初 治早 期 NK/ T 细胞淋巴瘤放射治疗疗效较好, 放疗联合化疗 并未改善患者总生存。 化学治疗 单用 CH OP 方案治疗 NK/ T 淋巴瘤患者疗效 欠佳 , 据 Yong 等 [ 12] 报道 , 该方案治疗 46 例 NK/ T 细胞 NH L , CR 率仅 28. 3 % 。国内 Wang B 等

结外NKT淋巴瘤的诊疗

结外NKT淋巴瘤的诊疗
诊断活检中坏死很常见,而且很可能会延误诊断。 活检样本应当包括病变的边缘,以便增加包括活 性组织的机会。即便是在没有明显受累的区域, 多次鼻咽活检也有可能是有效的检查方法。
编辑ppt
• 典型免疫表型 CD20-、CD2+、胞浆 CD3ε+(表面CD3-)、CD7+、 CD8+、CD45RO+、CD43+、 CD56+、 T细胞受体 (TCR)αβ-、TCR-、TCRγδ+、TCR和Ig 基因通常是生 殖细胞系(NK细胞谱系)EBV-EBER+。
• 检测:血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血小板计数、 生化常规、血清尿酸、以及乳酸脱氢酶(LDH ) 水平。
• 检查:胸部、腹部和盆腔增强CT扫描,或带诊断 质量CT的PET -CT扫描。除了鼻腔、硬腭和颅前 窝的专用CT扫描,初始检查还必须进行鼻咽部 MRI 扫描。如果考虑使用含蒽环类药物或蒽二酮 方案,应对患者进行MUGA扫描或超声心动图检 查。
一项对局限性 I/II期ENKL(鼻型)患者 (n= 105 )的回顾研究发现,单独放疗 的CR 率高于单独化疗(83%vs20% );在 接受化疗继以放疗的患者中,CR 率提高至 81%1。对于单独放疗组(66% ; n=31 )、放疗继以化疗组(77% ; n=34 )和化疗继以放疗组(74%; n=37 )中的患者,5 年OS 率相似。
其 ORR 和CR率分别为 79%和45%。初治和复发患者间的缓解率无差异。 ORR 和CR率分别为78%和6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和 OS 均为 1 年
JCOG0211: I/II期鼻型病变的高危患者(n=33;淋巴结受累、B 症状以及LDH 升高)接受同时放疗(50Gy )和3 个疗程的化疗(地塞米松、依托泊苷、异环磷 酰胺和卡铂,简称 DeVIC)。中位随访 32个月,2 年OS率为 78%,而CR 率为 77% 。 韩国研究组进行的II期研究在I/II 期鼻型ENKL 患者(n=30)中对顺铂和放疗 (40-52.8Gy )的同步化放疗继以三个周期的依托泊苷、异环磷酰胺、顺铂和地 塞米松(VIPD)进行了评估,也报告了类似结果。根据 NK/T细胞预后指数,其中 9 位患者被认为具有较高风险。初始化放疗后,CR 率为73%,经VIPD化疗后,

鼻腔NK_T细胞淋巴瘤的病理特征及治疗进展

鼻腔NK_T细胞淋巴瘤的病理特征及治疗进展
7
?99A
=A
?-
7


^ aN D
-.99:=
!!

%^Βιβλιοθήκη a " D"
% > !!
" 899?" ?,,@ # ?99A $ ?-" 989:" 9? % C P $& .# o C P $% .# S C P
S :,
; <..2 = !! 77^ aN D ^ a D ' " ! ; ! > Q #^ O Q $ %dO e ' ^ aN D " % ' % ) ( ^ aN D % ^ O Q % # ! ^ aN D % % % ' %
*.+
a F G 3 ^ aN D ^ aN D & % & $ ! & & ^ aN D ?=h% 1:. ^ aN D
^ aN D %
' D F >
% & =<2 ,h' == % % % & & % ' %
' 1:. 1:.
?B =r 8'
^ aN D ' ^ O Q ' % ,9h' % # 8<2 ,h$ & & % ' % & & % &
*<+
?99A
% ^ a N D
=A
?-
7
_
_ ' C D & % C D ' & % ' ' O L % #Q D F $ ' % % %D 8d8 % O L ^ a N D % F G F ^ a N D

T细胞淋巴瘤病理诊断及进展(三)

T细胞淋巴瘤病理诊断及进展(三)

T细胞淋巴瘤病理诊断及进展(三)NK/T 细胞淋巴瘤:起源于NK 与细胞毒性T细胞,二者同属于具有吞噬体内异物、杀伤肿瘤、感染及损伤性细胞的非特异免疫活性细胞。

正常情况下,NK 与细胞毒性T细胞在黏膜与皮肤构成一道免疫防线,,因此NK/T 细胞淋巴瘤主要发生于鼻腔、胃肠道黏膜和皮肤组织。

从细胞发生的不同可分为两类:①真性NK 细胞的NK/T 细胞淋巴瘤:即鼻、鼻型NK/T细胞淋巴瘤。

瘤细胞表达CD3ε(+)、CD56(+)、细胞毒性分子(+)、EBV(+)、sCD3(-)、αβ与γδTCR(T 细胞受体)(-)及TCR 基因重排(-)。

②NK 样T 细胞淋巴瘤,,包括单形性嗜上皮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皮下脂膜炎样T 细胞淋巴瘤及肝脾T 细胞淋巴瘤等。

瘤细胞表达CD56、sCD3、TCRαβ 或γδ(+)、细胞毒性分子(+)、及TCR 基因重排(+)。

这两类淋巴瘤除具有类似的病理组织学以外, 免疫表型是其重要的诊断依据。

免疫表型分4 个方面:①NK 细胞相关抗原表:CD56阳性瘤细胞成簇或弥漫分布是恶性的重要指标。

②T 细胞抗原表型:有cCD3ε、cCD3 、sCD3 、CD4 、CD8 、TCRαβ 和γδ。

常用的为cCD3ε、cCD3 和sCD3 。

③细胞毒性抗原表型:TIA-1、粒酶B和穿孔素。

④EBER原位杂交(+)。

结外鼻型NK/T 细胞淋巴瘤好发于青、中年, 男:女=2.7:1 ,中位年龄45 岁。

早期在鼻腔出现难愈性溃疡, 进行性坏死, 波及鼻咽、腭、副鼻窦、眼眶、颅神经等处, 破坏骨, 局部肿胀、发热, 后期可向他处扩散, 此外亦可原发于胃肠道、皮肤、肺、睾丸及软组织等处, 预后差。

形态学特点:病变区可见大、中、小多形性异形细胞, 甚至出现间变性大细胞。

核形不规则, 有皱折, 染色质细或点彩状, 核仁不明显, 分裂象多少不定。

胞质少或中量淡染。

常常侵犯血管,继而栓塞致区域性梗死,血管壁可见纤维素样坏死,凝固性坏死和凋亡小体常见。

NK/T细胞淋巴瘤治疗和预后研究进展

NK/T细胞淋巴瘤治疗和预后研究进展
r r y,t e ci ia h r ce s c n r g o i e i n la .I hsr v e a t h l c l a a tr t sa d p o n ssr man u ce r n t i e iw,t e c re t r g e so h e t n i n c i i h u rn o r s n te t ame t p r

3 92 ・
M 0DERN 0NC0L0GY . e 2 F b. 011. V0I 9.N0. .1 2
N/ K T细胞 淋 巴瘤 治疗 和 预后研 究进 展
赵 征, 张晓学 , 袁 勇 , 宝霞 雷
P o rs f rame t n rg o i i N / ell h ma rge so e t n d po n s n K T c l y t a s mp o
Mo en O c lg 0 1 1 0 ):3 2—0 9 d r n ooy2 1 ,9( 2 0 9 34
【 指示性 摘要 】 K T细胞淋巴瘤发病率低 , N/ 占恶性淋巴瘤 2 一1% , % 0 其临床病理 特征和预后仍 不明确 , 本文
就 2 0 年至 20 年关 于 N / 01 09 K 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 理特 征、 治疗策略和预后 因素方 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a d p o n sso n r g o i fNK/ c l y h m a we e d s rbe . T e ll mp o r e c i d
【 yw r s N / e m h m ; m u 0hntp ; r n s Ke od 】 K Tcll p o a i m np e0 e po oi ly y g s
现 为 T细 胞 来 源 , 因此 认 为 N / K T细 胞 淋 巴 瘤 可 能 来 源 于 活 化N K细 胞 或 细 胞 毒 性 T淋 巴细 胞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igh Risk
≥ 2 risk Factor
25%
PINK-EPrognosticIndex
Definition
LowRisk
Intermediate Risk HighRisk
Zeroor1risk Factor 2riskFactor
≥3riskFactor
3-yearOS 81% 55%
年龄> 60 分期 III 或V期 远处淋巴结受累、 非鼻腔型 可检测EB病毒 DNA滴度
Yamaguchi, M., et al. (2017). J Clin Oncol 35(1): 32-39
26
其他预后不良因素
• 低BMI(体质指数)是NK/T细胞淋巴瘤预后不良的独立因素1 • 升高的RDW(红细胞分布宽度)是NK/T细胞淋巴瘤预后不良的
独立因素2 • 治疗后sPD-L1(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 水平是经过天门冬
13
150
100.0 92.0% 2-yearOS72%
%
2-yearFFP90%
5. Jiang M, et al. Cancer 2012
6. Wan8g9L et al. Canc8er22013 5-yearPFS(%)61 5-yearOS(%)72
7. Michot JM et al. Eur J Cancer. 2015
• 中国预后列线图3
– 5个因素:分期, 年龄, ECOG, LDH, 肿瘤原发部位 – 似乎优于IPI和KPI预测OS.
• 局限性:
– 上述预后模型都是在接受CHOP方案或CHOP样方案治疗的 ENKTL患者中建立
1WY Au et al. Blood 2009 2J Lee et al. J Clin Oncol 2006 3Y Yang et al. Leukemia 2015
3-yearPFS85.2% 3-yearOS86.3%
32 90.6% 84.4% 3-yearPFS84.4% 3-yearOS87.5%
26 92.0% 88.5% 2-yearPFS80.6% 2-yearOS88.5%
27 96.3% 74.1% 2-yearPFS86% 2-yearOS86%
I/II 期ENKL的治疗
I-II 期ENKL的 治疗进展
2000
2010
不同放疗剂量对NK/T治疗的影响
≥50Gy < 50Gy
Japan
KoichiIsobe, MExtranodalNaturalKiller/T-CellLymphoma,Nasal type CANCER February1 2006/Volume106/Number3.
28%
PINK-E index is the first to incorporate EBV
Kim SJ et al. Lancet Oncol. 2016; 17:389-400
25
日本: 局限ENKL基于RT-DeVIC治疗的多中心回顾性分析
OS危险比2.2 95%Ci: 1.24~4.23 P = .008
32
局部控制(LRC)与NK/T细胞淋巴瘤的生存相关性的回顾性分析
Yang, Y, et al. JAMA Oncol. 2017
33
局限期ENKL的治疗:综合治疗途径
Combinationtherapy
ConcurrentRT(50Gy)with2/3DeVIC alone
ConcurrentweeklyIVcisplatin
不同放疗野对NK/T治疗的影响
可视病变的 部位和所有 鼻窦、鼻咽
可视病变及边缘
Japan
KoichiIsobe, MExtranodalNaturalKiller/T-CellLymphoma,Nasal type CANCER February1 2006/Volume106/Number3.
局部控制(LRC)与NK/T细胞淋巴瘤的生存相关性的回顾性分析 (10个医学中心,1332pts)
临床表现和分期
临床表现
• 通常累及鼻腔和上呼吸消化道 • 少数表现为非鼻腔病变(如皮肤、胃肠道、睾丸)
– 需要采用PET/CT或全鼻内镜来排除隐匿性鼻受累 – 鉴别隐匿性病灶十分重要,因为其影响分期和治疗 • PET/CT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左下颌骨 受累
消化道受累
肋骨受累
心脏受累
H& E EBER-ISH
组织学特征
cCD3
CD56
Granyme b
Ki67
• 最低诊断标准:
– 组织病理学特征(血管 侵犯和血管破坏)
– 细胞膜CD3-, 胞质CD3ε+, CD56+,EBER+
– 若CD56阴性, 细胞毒分子和EBER 应为阳性
临床分期
• NCCN指南推荐的Ann Arbor 分期 • 但在临床上尚存争议
This model confirmed that the risk (lnHR) of LRR, disease progression, and death decreased sharply until 50 to 52 Gy, then increased slightly.
Yang, Y, et al. JAMA Oncol. 2017
• ENKL在亚洲国家和拉丁美洲部分地区的发病率高于西方国家
• ENKL在香港人的发 病率 高于美国人、 其他亚洲人、白种人
Population-based study: Using data from the Hong Kong (HK) Cancer Registry and United States (U.S.) SEER Program
PFS危险比2.46 95%Ci: 1.42~4.28 p=.0014
(A) Overall (OS) and (B)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 according to pretreatment 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 (sIL-2R) levels. ULN, upper limit of normal.
Bassig BA et al. Cancer Epidemiology 2016
ENKL和EB病毒 (EBV)感染密切相关
EB病毒编码的RNA(EBER)原位杂交(ISH)必然是阳性.
EBER-ISH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精准医学科学中心、中国医学科 学院肿瘤医院、香港、新加坡、日本、美国、英国、瑞典等多家机构 的研究人员组成国际合作团队,利用全基因组水平的基因变异信息 和关联分析,首次发现了NK/T细胞淋巴瘤的重要易感基因
2cyclesofGELOXRT(56Gy)2-4 cyclesGELOX
ConcurrentESHAPx2cycleswithRT ESHAP2-3cycles
1. Yamaguchi M et al. J Clin Oncol 2012
Concurr2e. ntYRamTa(guc5h0i MGeyt)al. wJ CilitnhODnceolV20IC09
首次明确HLA-DPB1是NK/T细胞淋巴瘤易感基因
• 筛选高危人群,最终提高其早诊率; • 了解NK/T细胞淋巴瘤的致病因素和致病机制, • 为将来提高NK/T细胞淋巴瘤的免疫治疗提供思路。
Quentin Liu,et al. Nature medicine.2018
临床前研究提示沙利度胺和地塞米松能有效抑制ECSIT-V140A突变引起 的HPS(嗜血细胞综合征),并在2例NK/T合并HPS患者中得以证实
3. Kim SJ et al. J Clin Oncol 2009
4. Ke QH wt al. Blood Cancer J 2014
Ref. 1,2 3
4
5 6 7
8
No. Patie nts
27
30
ORR 81.0% 83.3%
CR SurvivalOutcomes
77.0% 80.0%
5-yearPFS67% 5-yearOS73%
NK/T 细胞淋巴瘤(ENKL)进展
内容
• ENKL的流行病学和遗传学 • 临床表现 • 预后因素 • 早期ENKL的治疗 • 晚期ENKL的治疗
–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巩固治疗在ENKL的地位 • 治疗复发/难治ENKL的新药 • ENKL的细胞疗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ENKL的流行病学和遗传学
ENKL独特的地理分布
(一)韩国--分期
分类
长期生存 预后
放疗疗效
局限期(limiteddisease)
1.非上呼吸消化道:I/II期 2.上呼吸消化道:I/II期,
无周围肿瘤侵犯 是
较好
肯定
广泛期(exteneddisease)
1.非上呼吸消化道:III/IV期 2.上呼吸消化道:I/II期,
有周围肿瘤侵犯;III/IV期 不是
,
stage IE/IIE patients, N=20
利用全基因组基因分型技术,
比较189例NK/T细胞淋巴瘤 患者和957例对照的基因型, 发现6号染色体HLA-DPB1基 因区域中的遗传变异位点 rs9277378与NK/T细胞淋巴 瘤发病关联最为显著
随后,该结果在来自中国南方、北方、香港和新加坡地区的4个独立病例-对照样本人群
中得以验证;联合所有514例患者和5822例对照样本基因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 rs9277378与NK/T细胞淋巴瘤发病高度相关,携带rs9277378风险等位基因增加1.84倍 罹患NK/T细胞淋巴瘤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