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极效应

合集下载

简述阳极效应

简述阳极效应

简述阳极效应
阳极效应是熔盐电解过程中发生在阳极上的一种特殊现象,尤其在铝电解生产中表现尤为明显。

当阳极电流密度达到或超过临界电流密度时,阳极效应就会发生。

这种现象会导致电解槽电压急剧升高,通常上升30~50V,有时甚至更高。

阳极效应发生时,阳极周围的电解质会出现明亮的小火花,并伴有特殊的响声和吱吱声。

电解质在阳极周围的界面上的气泡不再大量析出,电解质的沸腾停止。

此时,排出的气体除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外,还可能包含碳氟化合物气体,如四氟化碳和六氟化碳。

阳极效应的发生对整个电解系列产生很大影响,会导致电流效率降低,影响电解各个技术指标,并使铝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破坏了整个电解系列的平稳供电。

处理阳极效应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使用效应棒(木棒)熄灭,或降低阳极,增加氧化铝的下料量。

目前,为了减少阳极效应的发生,西方国家对铝电解生产中阳极效应的控制非常严格,并从减少氟化物转向减少温室气体PFCs(如CF 4和C2F6)的排放。

零效应管理是铝电解生产今后发展的方向。

阳极效应

阳极效应
何为电解熔融盐的过程中的的阳 极效应?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使 用湿润作用解释。
化工二班 IlostNyuan 1303224083
什么是阳极效应?
阳极效应,是熔盐电解时发生在碳质阳 极上的特征现象。经常出现于冰晶石 (NaAlF)-氧化铝电解中,也发生于氯化物 电解中。电解质成分不合理或阳极电流 密度过高都能导致阳极效应。
阳极效应的现象
1、在阳极周围出现ຫໍສະໝຸດ 亮小火花,并带有特别 的响声和吱吱声 2、阳极周围的气体有如被拨开似的,阳极与 电解质界面上的气泡不再大量析出,电解质 沸腾停止 3、电压上升,电解槽并联的低压灯泡发亮。 在高电压和高电流密度下,电解质和阳极都 处于过热状态。在恒电压供电情况下,阳极 效应发生时电解槽系列电流急剧降低
阳极效应会给生产过程带来的影响
正面影响 融化槽底沉淀 有利于碳渣分离 有利于粘附在阳极底部 的碳渣清理 规整槽膛 负面影响 使结壳融化,分子比 CR上升 四氟化碳和六氟化二 碳析出 电能消耗增加,电解 温度升高 增加铝的损失。
阳极效应机理-湿润性理论
该理论认为发生阳极效应是由于电解液对阳 极的湿润性改变所致。当电解液内氧化铝浓 度很高时,电解液对阳极的湿润性很好,反 应过程中产生的气泡很容易从阳极上排挤掉; 当氧化氯浓度降低时,电解液对阳极的湿润 性变差,阳极上的气泡不易被排开,于是小 气泡合并成大气泡,使电解质-阳极间形成 一层导电不良的气膜,阳极过电压增大,从 而发生阳极效应。

医学影像阳极效应名词解释

医学影像阳极效应名词解释

医学影像阳极效应名词解释
医学影像中的阳极效应是指在X射线或其他影像检查中,由于不同组织对射线的吸收能力不同,导致图像中显示的亮度差异。

具体来说,当X射线通过人体组织时,不同组织对射线的吸收程度不同,吸收较多射线的组织在影像上呈现较暗的区域,而吸收较少射线的组织则呈现较亮的区域。

阳极效应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组织的不同密度和原子序数所导致的。

密度较高的组织(如骨骼)对射线的吸收能力较强,因此在影像上呈现较暗的区域;而密度较低的组织(如肌肉和脂肪)对射线的吸收能力较弱,因此在影像上呈现较亮的区域。

阳极效应在医学影像中具有一定的影响。

首先,它可以帮助医生识别和区分不同组织或病变,从而进行正确的诊断。

例如,在X 射线胸片中,骨骼结构呈现较暗的区域,而肺组织则呈现较亮的区域,这使得医生能够清晰地观察到肺部病变。

此外,阳极效应也可能对影像的解读产生一些干扰。

由于密度较高的组织吸收射线较多,它们可能会掩盖住密度较低的组织,使得医生难以观察到细微的病变或异常。

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医生
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的影像技术或调整参数,以减少阳极效应的影响,从而获得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总的来说,阳极效应是医学影像中一个重要的现象,它能够提
供有关组织密度和吸收能力的信息,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
计划制定。

然而,医生在解读影像时需要注意阳极效应可能带来的
干扰,以确保准确的诊断结果。

熄灭阳极效应的安全要求

熄灭阳极效应的安全要求

熄灭阳极效应的安全要求随着科技的发展,熄灭阳极效应(arc quenching)在电力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熄灭阳极效应是指在线路中出现电弧时,电气设备自动断开电路并熄灭电弧的过程。

该技术通过使用电气设备中的强制冷却和熄弧机构来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电气安全作用。

本文将讨论在应用熄灭阳极效应时需要遵守的安全要求。

安全要求设计规范和操作规程应用熄灭阳极效应之前,需要根据相关设计规范和操作规程确定具体的应用方案,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设计规范应该基于电气系统的实际情况,加以考虑,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操作规程则应该详细描述应急处理措施,包括熄灭阳极效应的操作流程和必要的安全措施。

此外,操作规程还应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利。

安全距离在应用熄灭阳极效应之前,需要确定设备周围的安全距离。

安全距离应该考虑到影响熄火性能的因素,如电场、磁场、射线等等。

为此,需要实施模拟计算和实测数据。

根据计算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安全距离,确保电气设备周围没有人员、设备或物品,防止因熄灭阳极效应造成安全事故。

紧急停电措施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熄灭阳极效应可能不会起到预期的作用。

例如,如果熄弧机构发生故障,或者电弧过大,或者环境条件恶劣,则需要执行紧急停电措施,避免电气设备因故障引发火灾、爆炸等严重事故。

紧急停电措施包括手动关闭电气设备、切断电源和采取其他措施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熄灭阳极效应维护电气设备熄灭阳极效应的质量和效果取决于所选熄弧机构的类型和质量。

为保证熄灭阳极效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在出现任何故障、损坏和腐蚀等情况时及时更换。

对于一些关键元件,如触头、开关、熄弧机构等,需要制定日常检查计划,加强设备的保养。

结论熄灭阳极效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电气安全技术,应用广泛,但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危险性。

为了确保熄灭阳极效应的安全有效,需要遵守设计规范和操作规程,设定安全距离,实施紧急停电措施,并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

控制电解铝生产中阳极效应的新技术

控制电解铝生产中阳极效应的新技术

控制电解铝生产中阳极效应的新技术摘要:铝电解槽产生阳极效应时,铝电解槽电压迅速增加,可达20-50伏。

这种现象可能导致电力效率下降,破坏整个电力系统的电力供应稳定,影响铝电解中铝的生产和质量。

阳极是熔盐电解的一种特殊现象,其阳极在电解铝生产中最为明显。

业界人士逐渐倾向于认为铝电解更有害。

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密切监测阳极对铝电解生产的影响。

结合生产实践,分析了复杂电解液系统铝电解槽阳极反应的危害和原因,以及控制阳极效应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电解质;铝电解;阳极效应;分析;控制前言预焙阳极质量将直接决定铝电解液的影响以及铝电解液生产和经济技术指标。

在同一个电解生产环境中,高质量的预焙阳极可以稳定铝电解生产过程,主要技术和经济指标也可以很好,特别是在电流较高的情况下,从而产生更好的电解效果,并有助于缺少高质量预焙阳极可能对铝电解产生严重影响。

此外,它还增加了因裂纹而移除区块的可能性,从而大大减少阳极总面积,从而增加电流密度。

这也会改变阳极电流分布并降低电流效率。

拆除掉的残块增加了工人的工作量,妨碍了残块的正常运作,并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环境。

因此,保证阳极质量必然提高电解技术指标。

1阳极效应的发生机理概述专家们以各种方式解释了铝电解槽反应中阳极效应的原因,其中最合理和最广为人知的机制是:随着铝电解槽反应的进展,当氧离子减少到一定程度时,电解槽中的氧离子逐渐减少当四氯氟化碳分解时,小的碳颗粒会沉淀。

这些碳颗粒附着在阳极表面,形成电解液表面和阳极表面之间的屏障,使电解液不能很好地滋润阳极,阳极产生的气体不能顺利及时排出,从而导致介质中形成气流,严重影响其行为阳极张力增大,最终产生阳极效应。

当你再次添加氧化铝时,氧气再次冲向阳极此时氧气与碳粉反应,阳极表面平静,铝电解过程逐渐恢复正常。

一些人认为,铝电解槽正常生产中产生的阳极效应可以反映电解槽的工作状态,补充电解槽的热量,清洁电解槽和阳极。

此时阳极效应有积极的一面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铝电解技术和电解工艺的改进和优化,阳极的好处越来越少,阳极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阳极效应

阳极效应
(6)再次观察槽电压情况:电压低时应及时上抬至设定电压;电压高时,可由计算机自动调整。
(7)效应发生时出现电压摆时,必须待电压平稳后,才能插入木棒熄灭,否则将发生难灭效应。若电压不稳, 可适当地抬高电压,若电压很低持续不上升,应检查阳极是否下滑。
感谢观看
作业规程
大型中心下料预焙槽人工熄灭效应采用插入木棒的方法。实质是木棒插入高温电解质中燃烧产生的气泡挤走 阳极底面上的滞气层,使阳极重新净化恢复正常工作,前提是电解质中的氧化铝浓度应先达到正常范围内,目的 是是电解质对阳极表面的湿润性变好。熄灭阳极效应的作业规程 :
(1)取来木棒,到槽控箱前确认效应电压是否稳定,确认槽控箱处于何种状态。
(2)确认下料阀、风机充气阀是否打开,围绕电解槽巡视一圈,观察槽上下料气阀是否打开,回到出铝端。
(3)揭开槽罩,打开出铝口,等待计算机自动进行效应加工,观察每个下料点打壳下料情况是否正常。
(4)几次下料完毕后,立即将木棒插到阳极底掌下,到槽控箱旁观察效应熄灭情况。 (5)确认效应熄灭 后,拔出木棒,打捞炭渣,收拾清扫出铝端,盖上槽罩。
②提高电流效率
阳极效应发生时,槽电压明显提高,一般都在30V左右,有的高达60~ 70V,导致了阳极电流密度过大,槽温迅速 提高。一般来说,温度每升高10℃,电流效率降低1%,而且,效应发生时铝在电解质中的溶解增多,铝的扩散速度加 快,二次反应加剧,严重降低了电流效率。阳极效应发生时,还会影响系列电流的稳定。铝电解是一个串联线路,如 果铝电解槽系恒功率供电,效应发生时系列总电压就会升高,导致系列电流下降,就会严重破坏电解生产的电平衡 和热平衡,还会导致系列冷行程,影响系列电解槽的稳定运行。因此在限电压负荷时,就要减少阳极效应系数和阳 极效应持续时间,避免效应连续发生,尽可能地确保系列电流的稳定,提高电流效率,这是保证电解槽平稳生产的重 要举措。

160KA阳极效应降低方法

160KA阳极效应降低方法

160KA预焙阳极铝电解槽扩容到180KA后降低阳极效应系的探讨与实践中铝青海分公司:艾胜朋160KA预焙阳极铝电解槽扩容到180KA后降低阳极效应系的探讨与实践艾胜朋摘要:本文就阳极效应对铝电解生产的利弊进行了分析。

结合青海企业160KA预焙阳极铝电解槽扩容到180KA的生产实际,总结降低阳极效应系数的经验,为进一步降低阳极效应系数提供了值得参考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电解槽阳极效应降低前言:阳极效应是铝电解等熔盐电解过程中所发生在阳极上的一种特殊现象。

当发生阳极效应时,在阳极与电解质接触的周边上出现许多细小的电弧光,槽电压上升到数十伏,火眼冒出的火苗颜色由兰变紫,进而变黄;阳极周边的电解质停止沸腾,并以小滴状在阳极周边上飞溅;大型电解槽上部结构出现轻微颤动,并伴有响声;同时与电解槽并联的效应信号灯变亮,效应警铃也响了起来。

阳极效应是一种“阻塞效应”,它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阳极与熔体之间的电流传递。

实践和研究证明,阳极效应的发生与下列各种因素有关:1.电解质本体中的氧化铝浓度降低。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电解质中氧化铝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就发生阳极效应。

发生阳极效应的氧化铝浓度高低与阳极电流密度有关;阳极电流密度大时,阳极效应在氧化铝浓度较高时到来,阳极电流密度小时,在氧化铝浓度较低时到来。

2.炭阳极附近氟离子浓度升高而氧离子浓度降低。

3.炭阳极的电位超过了含氧离子放电所需的电位。

4.炭阳极上氟离子放电,生成炭氟化合物气体CF4和C2F4 。

气体组成发生很大改变,CO气体明显增多,CO2气体明显减少,炭阳极表面上覆盖了一层不湿润的气体膜。

这些现象通常是通过分析临界电流密度、阳极过电压和阳极气体等参数来理解。

现场操作人员长期的生产实践经验表明,导致阳极效应发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两类:一是电解质中氧化铝(AL2O3)浓度;二是铝电槽温度。

俗称阳极效应有两类即:浓度效应和温度效应。

1. 阳极效应对铝电解生产的影响阳极效应虽然有分离电解质中炭渣,清洁电解质降低电解质压降及清理炉底的优点,但是它对电解生产过程的稳定性破坏很大:1)阳极效应发生前的一段时间内,电压处在较剧烈的波动状态之中,使电解质、铝液的流动变得紊乱,铝的二次反应增加,从而大大降低电流效率;2)发生阳极效应时,槽电压较高,耗费大量的电能,其中一部分转化为热能,加热了电解质和铝液,且熔化炉帮,一定程度地破坏了电解槽的正生产状态;3)电解槽发生阳极效应时,电解温度升高而使电解质中的氟化铝蒸发速度加快,这会增加氟盐等原材料的消耗;4)当发生阳极效应后,电解质液高度上升,如果调整不及时很容易造成泡化钢爪影响原铝质量;5)引起系列电流波动,给供电设备加大负荷影响其它槽子的正常生产过程;6)增加工作量,由于发生阳极效应时阳极气体成分发生急剧变化,CO2大幅度减少CO急剧增加,炭阳极上氟离子大量放电,生成炭氟化合物气体CF4和C2F4 ,同时恶化环境;7)由于熄灭阳极效应大多数厂家均采用插木棒的办法,这加大了对木材的用量,破坏了森林资源,加速了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阳极效应的管理

阳极效应的管理

阳极效应管理阳极效应(AE),是电解槽熔盐电解过程发生在阳极上的一种特殊现象。

在传统的电解槽管理模式中,总是突出阳极效应的优点,逐渐养成了以效应管理为中心的电解槽管理理念。

随着现代国际上对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阳极效应过程中产生温室气体问题日益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问题。

再加上近代大型预焙电解技术的发展,以“阳极效应管理为中心”的技术控制思路逐渐被以“控制过热度为中心”的控制思想所取代,阳极效应的控制问题也就日益成为铝电解行业发展的瓶颈。

零效应系数的控制思想逐渐得到全球铝行业的广泛认同。

今天,我想就以目前我所熟知的一些方面浅谈一些有关阳极效应的控制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裨益。

一、阳极效应发生的原因有关阳极效应的机理,业界存在多种理论和说法,但不论是那种理论和说法,有关阳极效应发生的本质都是电解质中缺乏氧化铝。

二、业界对阳极效应利弊的一些看法和观点目前,有关阳极效应,普遍认为的优点是可以利用效应来检测电解槽中的氧化铝浓度;利用效应清理电解质中的碳渣。

普遍认为的缺点是增加电能消耗和原料损失;影响系列电流的稳定;增加劳动量;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加剧环境污染。

实际上,大家可以从以上认为的有关阳极效应的优点方面还是渗透着一些希望通过阳极效应以改善技术条件的思想成分。

至于阳极效应的缺点方面讲的比较透彻。

按照目前盛行的零效应控制思想:想要处理炉膛,可以借助改善技术条件的途径解决,那么,阳极效应除在焙烧启动期间有清理阳极底掌碳渣的优点外,几乎无任何优点可谈。

因此,在实际生产中一定要树立的思想是:尽量控制阳极效应系数保持在很低的范围,最好是少来甚至是不要发生阳极效应。

三、AE的控制1、效应等待时间(AEW)的作用之所以设置AEW,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每台电解槽按计划发生效应,定期检测电解质中氧化铝含量。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也是目前电解槽的控制水平和现场工人的操作水平尚未达到实现零效应管理目标的能力。

另外,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为了获取较高的电流效率,就必须保持较低的分子比,而降低分子比阶段对炉膛的控制就成为一个难点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极效应
阳极效应(以下简称效应)是熔盐电解过程中发生在阳极上的特殊现象。

阳极效应发生时的现象如下:
(1)火眼冒出的火苗颜色由淡蓝色变紫进而变黄,电解质与阳极接触周边有弧光放电,并伴有劈啪响声;
(2)槽电压急剧升高到30-60V,阳极四周的电解质停止沸腾。

(3)与电解槽并联的效应信号灯闪亮。

阳极效应发生的有利方面为:
(1)消除炉底沉淀,洁净电解液(排除炭渣)。

发生效应时,电解质对炭的湿润型不良,混入电解质中的炭渣可良好分离出来,起到降低电解质电阻的作用;效应时产生的大量热量可以熔化部分炉底沉淀。

(2)清理阳极底掌,规整炉膛,调整槽子的热平衡。

当阳极底掌出现局部消耗不良,效应时,可在突出部分产生强烈电弧使之迅速烧掉,使阳极底掌平整;效应期间产生的高热量,可使局部突出的伸腿融化,使炉膛规整。

(3)发生效应的各种数据可提供槽子运行状态的信息,作为Al2O3投入量的校正依据。

定时下料不可避免要出现偏差。

当这些偏差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使槽行发生失调,必须及时处理校正,处理的手段即时人为设定效应间隔时间,即进行一段时间的正常加料后,停止加料期间效应不发生说明积料未消除完全,需从延长正常加料间隔上进行校正。

相反,若效应提前发生,说明投入料量不足,需缩短加料间隔加以补充。

阳极效应对生产不利的地方为:
(1)浪费大量的电能,并增加氟化盐的蒸发损失,加大了物料消耗。

(2)影响系列电流的稳定性。

(3)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

因此阳极效应不仅不能消除,而且效应熄灭变成为现场的主要操作之一。

效应期间输入功率为平常的数倍,同时电解过程基本停止进行,效应持续时间过长,自然对生产无益,如烧坏侧部炉帮,烧穿槽壳,熔体电解质过热,降低效率等,并大量浪费电力。

因此必须控制效应时间,及时熄灭。

电解槽上设有效应报警装置(一般采用铃和指示灯声光报警),采
用计算机控制的槽子,程序中设有效应监视,自动效应加料,自动熄灭功能。

现行采用的下降阳极自动熄灭效应方法,成功率不高(60%-80%),同时下降阳极时常出现电解质从火眼喷出烧坏槽罩和压出电解质现象,现仍然采用人工熄灭效应的方法。

熄灭阳极效应的作业规

大型中心下料预焙槽人工熄灭效应采用插入木棒的方法。

实质是木棒插入高温电解质中燃烧产生的气泡挤走阳极底面上的滞气层,使阳极重新净化恢复正常工作,前提是电解质中的氧化铝浓度应先达到正常范围内,目的是是电解质对阳极表面的湿润性变好。

熄灭阳极效应的作业规程:
(1)取来木棒,到槽控箱前确认效应电压是否稳定,确认槽控箱处于何种状态。

(2)确认下料阀、风机充气阀是否打开,围绕电解槽巡视一圈,观察槽上下料气阀是否打开,回到出铝端。

(3)揭开槽罩,打开出铝口,等待计算机自动进行效应加工,观察每个下料点打壳下料情况是否正常。

(4)几次下料完毕后,立即将木棒插到阳极底掌下,到槽控箱旁观察效应熄灭情况。

(5)确认效应熄灭后,拔出木棒,打捞炭渣,收拾清扫出铝端,盖上槽罩。

(6)再次观察槽电压情况:电压低时应及时上抬至设定电压;电压高时,可由计算机自动调整。

(7)效应发生时出现电压摆时,必须待电压平稳后,才能插入木棒熄灭,否则将发生难灭效应。

若电压不稳,可适当地抬高电压,若电压很低持续不上升,应检查阳极是否下滑。

从效应发生到熄灭的时间成为效应持续时间,即为计算机检出时间、效应加工时间和熄灭操作的最少时间之和,计算机检出和加料程序上一般为2-3分钟,熄灭效应操作时间、效应持续时间在5分钟左右,一般不应超过8分钟,超过则视为效应时间过长。

熄灭阳极效应的操作控制点是效应电压是否稳定和控制效应持续时间的长短。

应有效控制效应持续时间,注重操作方法。

这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捅木棒前的准备要充分;二是插木棒时刻和方法得当。

准备工作充分,可以使效应加料按时顺利完成,插木棒熄效应时应在效应加工完了时,待电解质中的氧化铝浓度恢复到正常范围是插入木棒,否则会产生不灭效应。

木棒应直接插入阳极底掌起到赶走阳极底部滞气层的作用。

如效应电压不稳定时,不能马上熄灭,否则易造成难灭效应,待稳定后再熄。

效应电压高低和稳定情况,可反映电解槽的运行状态。

例如,300kA中间下料预焙槽效应电压稳定在30-40V时为运行正常,高于此值可判断为热输入不足,低于此值则视为热输入过剩;电压不稳定(大幅起落),则为炉膛不规整或阳极行程有病。

以上这些情况可以通过效应报表反映出来,并依照报表信息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