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第二单元检测题
二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

二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在以下哪个季节会下雪?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2. 下列哪种事物不属于水的三态?A. 冰块B. 汽水C. 水蒸气D. 水滴3. 植物通过哪个部位进行呼吸?A. 根B. 血管C. 叶子D. 花朵4.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脊椎动物?A. 蜗牛B. 蝴蝶C. 鱼D. 蚂蚁5. 小明用一个取水篮装满水,放在太阳下曝晒。
水篮中的水会发生什么变化?A. 变为蒸汽B. 冻结成冰C. 融化成水滴D. 不会发生任何变化6. 下列哪个是一个恒温动物?A. 鱼B. 蛇C. 昆虫D. 狗7. 以下哪个属于可再生资源?A. 煤炭B. 石油C. 太阳能D. 天然气8.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A. 大量砍伐树木B. 随意乱扔垃圾C. 节约用水用电D. 大量捕杀动物9. 植物通过哪个过程制造食物?A. 吸收养分B. 光合作用C. 蒸腾作用D. 分解有机物10. 下列哪个是非细胞的物质?A. 糖B. 蛋白质C. 红细胞D. 盐水第二部分:简答题(共30分)1. 你能解释一下水的三态是什么吗?2. 请你简述一下春夏秋冬各有什么特点。
3. 什么是生物的特征?举例说明。
4. 请你说说为什么我们应该保护动物。
5. 你能说说节约能源对环境的好处吗?第三部分: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水在0℃以下变为冰块,这个过程叫做__________。
2.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能量和__________。
3. 鸟类属于__________动物。
4. 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__________。
5. 动物通过呼吸把__________排出体外。
第四部分:阅读理解题(共40分)请阅读下列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短文一:昆虫是动物界中的一类。
昆虫体小巧、构造简单,数量庞大,种类繁多。
大昆虫如蝴蝶、蝉、蚂蚁可见,而细小的昆虫如蚊子、苍蝇很多时候需经过显微镜才能看清。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物体的运动》检测卷(含答案)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物体的运动》检测卷(含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可以看这个物体相对于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另一个物体叫做()。
2.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相对于地球上的万物来说,我们处于()状态;相对于地球以外的物体的来说,我们处于()状态。
3. 在“我的位置在操场正南方约100米处”的描述中是以()为参照物。
4. 运动的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和()来描述。
5.按照物体运动轨迹图形,我们可以将物体的运动大体分为()和()两大类。
6.自行车前进时车身运动的方式是(),车轮的运动是()。
7.在生活中,我们通常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8.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
9.参加同一赛跑的运动员,跑完全程用时越少的运动员,说明他的速度()。
10.同一种物体,运动时速度越快,冲击力(),因此不可高空抛物。
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1. 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时绝对的。
()2.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是以地球以外的物体作为参照物的。
()3.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中“白鹭上青天”是诗人相对于白鹭的位置来说的。
()4.在直升飞机飞行、风车转动、青蛙跳跃这些运动中,只有曲线运动这一种运动方式。
()5.《刻舟求剑》这则故事中,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来说是静止的,而剑相对于河岸来说是运动的。
()6.河水的上升、小树的长高、指甲的变长,不属于运动。
()7.汽车刮雨器、荡秋千、闹钟钟摆这三种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相同的。
()8.我们在研究物体运动的快慢的问题时,主要要考虑时间和距离两个因素。
()9.骑行中的自行车,从整体看自行车的运动方式和从局部看车轮的运动方式是相同的。
()10.小明和小红到校上课都是步行,小明从家步行到校需要10分钟,小红从家步行到校需要15分钟,所以小明比小红走得快。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检测题

第二单元检测题一、我会填1、火车轨道用的钢轨是一种形状稍微变化了的( )字形钢。
它具有( ),既( ),又有( )。
2、同样多的材料,做成( )比做成实心棒状要粗得多,而且( ),更能承受( ),空心管的中间还可以输送( )和( )。
3、常见的框架结构有( )框架、( )框架、( )框架、( )框架,其中( )框架不易变形,利用这个特点我们可以把容易变形的框架,变成( )框架,使它更坚固。
4、拱桥有两种,( ),如:( );( ),如:( )。
5、很早很早以前,人们用藤蔓做成了( ),后来用铁链代替了藤蔓,建造了( ),现在人们用钢丝编成了缆绳造出了跨度达千米的( )。
二、判断1、空心的麦秆能支撑得住比它重得多的麦穗,那么实心的麦秆就能支撑比麦穗更重的重量。
( )2、型钢的抗弯曲能力都比同重量、同长度的条钢强。
( )3、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承载力大。
( )4、一种材料,厚度比宽度更能提高梁的抗弯曲能力。
( )5、一张柔软的纸,无论怎样改变形状,都不能改变它的抗弯曲能力。
( )三、选择1、建高塔时,做成( )的形状承受力大。
A 、上小下大B 、上下一样大2、同样多的材料,做成( )的管状抗弯曲能力更强。
A 、实心B 、空心3、承受同样的重量,把材料做成“I ”字形,比做成矩形要节省材料( )以上。
A 、21 B 、314、建造跨度特别大的桥,应选用( )。
A 、铁索桥B 、钢索桥5、( )在各个方面都可以看成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A 、圆顶形B 、球形五、生活1、认真观察瓦楞纸板的结构,说明它变坚强的原因?2、现在越来越多的造型各异的桥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好像一道美丽的风景。
但桥从类型上你知道能分几种吗?。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地球的自转运动?- A. 公转- B. 旋转- C. 摆动- D. 倾斜答案:B2. 地球的自转运动使得哪个现象发生?- A. 昼夜交替- B. 四季变化- C. 月相变化- D. 潮汐现象答案:A3. 下列哪个是地球的公转运动?- A. 自转- B. 旋转- C. 摆动- D. 倾斜答案:D4. 地球绕太阳一周需要多长时间?- A. 24小时- B. 1个月- C. 1年- D. 4年答案:C5. 人类生活的地球属于太阳系中的哪个行星?- A. 水金火木土- B. 金星- C. 土星- D. 地球答案:D6. 下列哪个是地球上的自然资源?- A. 电视机- B. 河流- C. 玩具- D. 鞋子答案:B7. 下列哪个不属于地球上的自然资源?- A. 煤炭- B. 铁矿石- C. 电视机- D. 石油答案:C8. 下列哪个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 A. 煤炭- B. 河流- C. 石油- D. 空气答案:D9. 为了保护地球的自然资源,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哪个?- A. 浪费自然资源- B. 垃圾随意丢弃- C. 节约自然资源- D. 大量使用塑料袋答案:C10. 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是什么?- A. 煤炭- B. 河流- C. 石油- D. 水答案:D第二部分:简答题1. 什么是地球的自转运动?它有什么作用?答案:地球的自转运动是指地球围绕自身中心轴旋转的运动。
它使得地球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2. 什么是地球的公转运动?它有什么作用?答案:地球的公转运动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迹。
它使得地球经历了一年四季的变化。
3. 什么是自然资源?举例说明。
答案: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可以供人类利用的各种物质和能源。
例如,河流、煤炭、石油等都是地球上的自然资源。
4. 如何保护地球的自然资源?答案:为了保护地球的自然资源,我们应该采取节约使用的措施,如减少浪费、降低能源消耗、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等。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2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2单元测试题(附答案)第二单元:空气单元测试一、填空题(13分)1、物体可以分为固体(solid)、液体(liquid)和气体(gas)三种类型。
水是(liquid);石头和沙是(solid);空气是(gas)。
2、风是由于(气体)流动形成的。
3、用力推充满空气的注射器活塞,用手堵住出气口,活塞能够下移,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
4、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改变)。
5、帆船航行是借用(风)的力量前进的。
6、水、石头有一定的质量,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也有(质量),也(占据空间)。
二、判断题。
(10分)1、空气和水相比,没有相同之处,只有不同之处。
(错误)2、水里面是没有空气的。
(错误)3、没有盖子的空杯子里没有空气,只有盖上盖子后杯子里才有空气。
(错误)4、不同位置的空气冷热不同就会形成风。
(正确)5、生活中我们感受不到空气的质量,所以空气没有质量。
(错误)6、水和空气的形状都不固定,也都容易被压缩。
(错误)7、把塑料袋装满空气,手用力按塑料袋能变形,是因为塑料袋是软的,与空气没有关系。
(错误)8、用手按装满空气的塑料袋的一端,另一端会鼓起来,说明空气会流动。
(正确)9、把装有空气的塑料袋放入水中,松手后塑料袋会上浮,说明空气比水轻。
(正确)10、两个完全相同的袋子,分别装满水和空气,它们同样重。
(错误)三、选择题(20分)1、注射器抽进空气后,堵住管口,用力压活塞会(推到一定程度就推不动了)。
2、打足气的皮球能弹得很高,是因为(皮球里的空气被压缩了)。
3、下列关于液体的描述中,正确的是(液体都是会流动的)。
4、在装有空气的袋子上扎一个小孔,让空气吹在脸上,会感觉到气流,这说明空气(会流动)。
5、下列物质不能流动的是(石头)。
6、空气是(循环)流动的。
7、用扇子扇风、吹肥皂泡都可以证明(空气会流动)。
8、(轮胎)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
9、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
2023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3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考试真题及答案1.洗衣机需要电来产生动力,它需要的能量是电能()。
A正确(正确答案)B错误2.生活中物体的运动或变化都需要能量的支持()。
A正确(正确答案)B错误3.同一种物体或场景只能产生一种能量()。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4.照明主要用到光能,和其他能量无关()。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5.能量转换装置只能将一种能量转换成另一种能量()。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6.生活中的大部分活动都是由不同能量共同完成的()。
B错误7.声音也能产生动能()。
A正确(正确答案)B错误8.能量转换只能是单向的()。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9.走马灯转动的原理是热能转换成动能()。
A正确(正确答案)B错误10.电风扇是由电能直接转换成风能()。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11.电磁铁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广泛()。
A正确(正确答案)B错误12.电磁铁的制作方式和磁铁不同,因此作用和性能也完全不同()。
A正确13.磁悬浮列车就是根据电磁铁的原理制成的()。
A正确(正确答案)B错误14.吸引大头针的数量越多,说明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A正确(正确答案)B错误15.能量控制装置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广泛()。
A正确(正确答案)B错误16.电流的大小能够影响电磁铁的效果()。
A正确(正确答案)B错误17.能量控制装置能够使能量应用更合理,减少浪费()。
A正确(正确答案)B错误18.电动机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来控制转速()。
A正确(正确答案)B错误19.能量控制装置只能控制单一的能量转换()。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20.能量转换是单向的、一对一的转换()。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21.火灾报警器的原理是应用了温控原理()。
A正确(正确答案)B错误22.打电话的过程中应用的是电能、声能、磁能等()。
A正确(正确答案)B错误23.电饭锅能够自动断电应用到了温度控制系统()。
A正确(正确答案)B错误24.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电磁铁有关,因此电动机的转动速度也和电流大小有关()。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卷(共三套)附答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卷(一)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被称为“中国克隆之父”,他是世界上第一位克隆出鱼类的科学家。
A.童第周B.袁隆平C.钱学森2.蚕蛹的形状像()。
A.花生B.蚕豆C.圆球3.判断蚕宝宝是否快要吐丝的方法是()。
A.测量蚕宝宝的体重B.测量蚕宝宝的体长C.观察蚕宝宝的身体是否变得透明发亮4.下列动物一生中要经过蛹的阶段的是()。
A.菜粉蝶B.蜻蜓C.蝙蝠5.在养蚕的纸盒盖子上打一些小孔是为了()。
A.更好的观察蚕B.保证盒内与外界的空气流通C.让蚕通过小孔进出6.在给小蚕喂食桑叶时()。
A.为了保鲜,从树上摘下来后马上给蚕吃B.给蚁蚕吃的桑叶要喷水,防止被噎着C.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条条7.许多动物都是产卵繁殖,卵是这些动物新生命的开始。
下列动物是产卵繁殖的是()。
A.鲸B.羊C.青蛙8.动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有两种()。
A.水生和陆生B.开花和不开花C.胎生和卵生9.刚孵出来的蚕宝宝很小,适宜采用的观察方法是()。
A.用镊子夹起来观察B.用毛笔或羽毛轻取轻放C.直接用手拿起来观察10.蚕宝宝蜕皮是为了()。
A.清洁身体B.让自己长大C.改变颜色11.下面动物中,()的生殖方式与金鱼的生殖方式不同。
A.蝗虫B.乌龟C.家兔12.下列动物中,身体构造与蚕蛾的身体构造不同的是()。
A.蜻蜓B.蚂蚁C.蟾蜍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3.每一种动物的一生都会经历( )、( )、( )、( )的过程。
14.蚕宝宝最喜欢吃的食物是( ),所以我们会种植桑树。
15.人和动物一样,一生都要经历( )、( )、( )、死亡的生命过程。
16.蚕的生命周期大约是_____天。
17.动物都有生命周期,都要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繁殖、____________。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达标测试题《地球的运动》(含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达标测试题《地球的运动》(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猫头鹰在夜晚活动,郁金香在白天开放,都是受()的影响。
A.昼夜交替B.四季变化C.太阳热量2.古人用圭表观察的是()。
A.一天中,物体影长的变化规律B.正午时分,物体影长的变化规律C.一天中,物体影子方向的变化规律D.正午时分,物体影子方向的变化规律。
3.下列四个节日中,正午影子最长的是()。
A.春节B.端午节C.中秋节D.重阳节4.借助地图比较陆地与海洋面积大小,可以用的方法是()。
A.测长度B.肉眼直接判断C.量面积D.数格子5.春天,燕子会到金华等地作巢、产卵:秋天,燕子又飞回到南方过冬。
这主要是为了适应环境中()。
A.光照量的变化B.湿度的变化C.温度的变化6.下列四种动物中,生活习性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A.猫头鹰B.蝙蝠C.狗D.老鼠7.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就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
A.年B.月C.天D.时8.狗在晚春初夏时会褪去身上的细毛,冬季前褪去了粗毛长更多的细毛。
这说明_______。
A.四季变化影响着狗的身体B.狗换毛决定了季节变化C.狗随昼夜变化改变自己9.下图是地球公转到某个位置的示意图,这时北半球是()。
A.春季B.夏季C.冬季10.地球与太阳的近距点出现的时间是每年()初,地球与太阳的远距点出现的时间是每年()初。
A.一月七月B.七月一月C.一月六月二、填空题11.正午的日影长度变化规律是“从夏到冬,逐渐____________;从冬到夏,逐渐____________”。
12.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关于地球和地球的运动,他提出了“_____________”理论,波兰天文学家_____________发表了不朽名著___________。
13.在模拟《谁先迎来黎明》的实验中,如果小组的同学自西向东慢慢转动,身上贴着写有_______的同学先看到太阳;如果小组的同学自东向西慢慢转动,身上贴着写有_______的同学先看到太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上科学第二单元检测题
一、填空题(30分)姓名成绩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
2、()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
3、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
4、热在固体中总是从()处向()处传递。
5、在固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
在气体和液体中,热是靠
()的方式传递的。
太阳光的热是靠()的方式传到地球上的。
6、()、()、()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7、糖受热会熔化成(),冷却后又会结成()。
8、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冷却时,体积会(),这
种性质叫做()。
9、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
10、水和沙子相比,()吸热和散热的速度快。
11、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深的比表面颜色浅的吸热(),散热也()。
12、液体的水受热后会变成()形态的(),这种现()。
13、水蒸气遇()后,又从气体变成液体,这种现象叫()。
14、温度计是利用()的原理做成的。
15、()、()、()、()、()、()、()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
二、判断。
(16分)
1、所有的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应改为:
2、夏天,自行车胎的气不要打得太足,以免热胀爆胎。
()
3、夏天架电线不要绷得太紧,以免冬天冷缩绷断。
()
4、不同物质吸热、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
5、云和雾就是水蒸气。
()应改为:
6.全地球上的河水,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迟早有一天,海洋会溢出来()7.温度计的液面达到的刻度数值越大,表示温度越高。
()
8、人们根据需要制成不同用途的温度计。
()
三、选择题。
(24分)
1、深色物体升温(),降温();浅色物体升温(),降温()。
A、快
B、慢
2.水()变成水蒸气,()变成冰。
水蒸气()变成水或冰。
冰()变成水或水蒸气。
A 、受热 B、受冷
3、铁球加热后,体积会()A、变大 B、变小
4、要想尽快的冲一杯糖水,应该用()。
A、热水 B 、冷水
5、()颜色的物体吸热性能强。
A、黑 B 、白
6、瘪了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变圆了,主要应用了()的热胀冷缩。
A、固体
B、气体
C、液体
四、问答题:(30分)
1、在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物体做哪些事情?请举例说明。
2、为什么冬天时人们喜欢穿深色的衣服,而在夏天喜欢穿浅色衣服?
3、为什么锅把用塑料制作,而锅身用金属制作?
4、温度的变化会对物体产生哪些影响?请举例说明。
5、水在自然界是怎样循环的?
6、空气会热胀冷缩吗?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
四上科学第二单元检测题答案
一、填空题(30分)姓名成绩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
3、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先快后慢)。
4、热在固体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5、在固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传导)。
在气体和液体中,热是靠(对流)的方式传递的。
太阳光的热是靠(辐射)的方式传到地球上的。
6、(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7、糖受热会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又会结成(固体)。
8、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性质叫做(热胀冷缩)。
9、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体积)。
10、水和沙子相比,(沙子)吸热和散热的速度快。
11、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深的比表面颜色浅的吸热(快),散热也(快)。
12、液体的水受热后会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这种现(蒸发)。
13、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体变成液体,这种现象叫()。
14、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做成的。
15、(云)、(雾)、(雨)、(露)、(霜)、(雪)、(冰)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
二、判断。
(16分)
1、所有的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错)应改为“绝大多数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2、夏天,自行车胎的气不要打得太足,以免热胀爆胎。
(√)
3、夏天架电线不要绷得太紧,以免冬天冷缩绷断。
(√)
4、不同物质吸热、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
5、云和雾就是水蒸气。
(错)应改为“云和雾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聚在一起的极小水滴。
”
6.全地球上的河水,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迟早有一天,海洋会溢出来(错)7.温度计的液面达到的刻度数值越大,表示温度越高。
()
8、人们根据需要制成不同用途的温度计。
(√)
三、选择题。
(24分)
1、深色物体升温(),降温();浅色物体升温(),降温()。
A、快
B、慢
2.水()变成水蒸气,()变成冰。
水蒸气()变成水或冰。
冰(()变成水或水蒸气。
A 、受热 B、受冷
3、铁球加热后,体积会() A 、变大 B 、变小
4、要想尽快的冲一杯糖水,应该用()。
A、热水 B、冷水
5、()颜色的物体吸热性能强。
A 、黑 B、白
6、瘪了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变圆了,主要应用了()的热胀冷缩。
A、固体
B、气体
C、液体
四、问答题:(30分)
1、在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物体做哪些事情?请举例说明。
答:使乒乓球变鼓、弯玻璃管、炼钢提纯、铁轨留缝隙。
还有夏天架线要松一些、夏天车胎里的气不要充太足,以免爆胎、弯塑料眼镜腿、大面积水泥地上的夹缝、桥面上的缝隙等。
2、为什么冬天时人们喜欢穿深色的衣服,而在夏天喜欢穿浅色衣服?
答:因为同种物质表面颜色不同,吸热和散热性不同。
深色衣服吸热性能好,
在冬天会感觉温暖;浅色衣服吸热性能差,在夏天会感觉凉爽。
3、为什么锅把用塑料制作,而锅身用金属制作?
答:因为不同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不同。
金属吸热快,可以尽快将菜做熟。
塑
料吸热慢,避免做菜时烫伤。
4、温度的变化会对物体产生哪些影响?请举例说明。
答:①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
如:蜡烛、巧克力、松香等遇热会熔化成液体,
遇冷会凝结成固体。
②可以改变物体的体积。
如:固体、液体、气体热胀冷缩。
5、水在自然界是怎样循环的?
答:在自然界中,海洋和地面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蒸发到天空中变成云和雾、6、空气会热胀冷缩吗?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
答:1、把一个气球紧紧套住空瓶的瓶口。
2、把两个水槽中分别倒入冷水和热水。
3、先把套有气球的空瓶放入热水槽中,发现气球鼓起来了。
4、把气球从热水槽中拿出后,再放入冷水槽中,发现鼓起的气球又瘪了。
5、结论:空气
受热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说明空气会热胀冷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