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里约热内卢教育卫生部大楼

合集下载

现代设计史

现代设计史

现代设计史设计组织流派主要活动区域主要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或特点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工艺美术运动英国美国1851-1910特点有:1、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

2、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

3、提倡哥特风格和其他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功能良好。

4、主张设计的诚实,反对设计上的华而不实趋向。

5、装饰上还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

19世纪初期,大批工艺品投放市场而设计远远落后,美术家不屑于产品设计,设计与技术相当的对立,当时产品分为外形粗糙的工业品和服务于少数人的精致手工艺品。

同时在1951年在伦敦召开世界上第一届世博会。

约翰拉斯金理论指导否定大工业与机械生产,反对机器美学,导致它没有可能成为领导潮流的主要风格,从意识形态上说这场运动是消极的。

但是它的产生去给后来的设计家提供了设计风格参考,影响遍及美国和欧洲等地区,对后来的“新艺术”运动具有深远的意义。

威廉莫里斯红屋约瑟夫*帕克斯顿水晶宫马克穆多(介于工艺晚期新艺术早起)《玩具马》路易斯沙利文弗兰克赖特1851 伦敦世博会新艺术运动法国(新艺术),英国(新艺术)西班牙(新艺术)1890-1910风格上完全的放弃了任何一种装饰风格,完全走向自然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强调自然中没有绝对的平面,在装饰上突出曲线,有机形态,装饰的动机完全来自于自然形态。

同时也和工业美术运动一样反对机械化,吸取东方的日本浮世绘的风格。

赫克多吉玛德(法国)地铁入门a1新艺术创始人之一,2 1940工业同盟的创始人之一,3 1902建立德国魏玛工艺美术学校,包豪斯前生;对机械的肯定提出设计中功能第一的原则以及产品设计结构合理,材料运用严格准确工作程序明确清晰的三个原则。

为现代主义思想奠基。

B主张简单的几何造型,讲究黑白等中性色彩计划,他的探索恰是为机械化,批量化,工业化的形式奠定了基础。

可以说她是一个联系新艺术和现代主义运动的过度性人物。

奥斯卡·尼迈耶:

奥斯卡·尼迈耶:

巴西利亚城总体规划由纵 横两条轴线所组成,主要行政、 公共建筑均沿纵轴布置,轴线下 端为“三权广场”、国民议会及Leabharlann 办公楼、总统办公楼、最高法院
等象征国家权力的建筑均设于此。 由于配合默契巧妙,建筑单体、 群体乃至整个城市浑然融合为一 体。 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将巴西利亚这座建都不到30 年的城市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 是世界对巴西现代建筑设计的最 高评价,作为巴西利亚利亚最重 要的公共建筑,巴西议会大厦也 随之名扬天下。
奥斯卡·尼迈耶简介 奥斯卡 尼迈耶简介 尼迈耶
奥斯卡•尼迈耶(Oscar Niemeyer)生于1907 年诞生里约热内卢(Rio de Janeiro),1934 年毕业於里约热内卢的国立美术学校 ( Escola Nacional de Belas Artes )。1936 年与Le Corbusier 共同参与教育卫生局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Health,Rio de Janeiro)的规划设计案,并受到一生决定性 的影响。在这段工作的期间他认识了当地 的首长,也就是未来巴西的总统,所以造 就了他往後成为巴西主要建筑师的原因。
奥斯卡·尼迈耶 奥斯卡 尼迈耶 的代表作
1932 年起在巴西现代建筑先驱者 L.科斯塔的事务所工作 。 1936~1937 年参加巴西教育卫生部大厦的设计,并继科 斯塔之后任设计组负责人。法国建筑师勒· 柯布西耶担任 这个工程的顾问,尼迈耶直接受到他的影响 。巴西教育 卫生部大厦被认为是巴西第一座重要的现代建筑 。1937 年尼迈耶在里约热内卢开设事务所 。 1939 年与科斯塔合 作设计了纽约世界博览会的巴西馆。1941年承接帕普哈建 筑群的规划和设计工作,这个项目因其中许多建筑物采用 了自由曲线而闻名。1947年他作为巴西代表参加了纽约联 合国总部大厦的十人规划小组 。 1956~1961 年他参加 巴西新都巴西利亚的建设工作,设计了三权广场以及广场 上的总统府、巴西议会大厦和大教堂等建筑。1966年法国 共产党总部、1968米兰蒙达多利出版社大楼(Mondadori Building).

奥斯卡·尼迈耶

奥斯卡·尼迈耶

1937年
1939 年
在里约热内卢开设事务所 。
与科斯塔合作设计了纽约世界博览会的巴西馆。 首次独立设计了在巴 西米纳斯吉拉斯州州府贝洛 奥里藏特市的一批建筑,其 中最令人称道的是圣弗朗西 斯科教堂。
1940年
1941年 1947年 1956~1961年 1964年
承接帕普哈建筑群的规划和设计工作,这个项目因其中 许多建筑物 采用了自由曲线而闻名。 作为巴西代表参加了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厦的十人规划小组 。 参加巴西新都巴西利亚的建设工作,设计了三权广场 以及广场上的总统府、巴西议会大厦和大教堂等建筑。 巴西军政府上台后,极力打击左翼领导人,尼迈耶受到迫害, 被迫流往海外,1980年才重回巴西。
1998年 获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颁发的斯特林奖。 2004年 获日本松下宫世界文化奖。

1988年的普利策奖授予了两个崇尚现代主义的建筑 师,即巴西的奥斯卡·尼迈耶和美国的戈登·邦夏。 尼迈耶设计的建筑被认为是充满情感的雕塑,他扩 大了建筑的基本原理,并且在吸取勒·柯布西耶风
格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具有
教堂地面部分
教堂主体坐落在地下,教堂 内一派金碧辉煌,大厅中神 像恳挂于空中。
没有通常的高尖屋顶, 16根抛物线状的支柱支 撑起教堂的穹顶,支柱间 用大块的彩色玻璃相接, 远远望去如同皇冠。

澳大利亚建筑批评家罗伯特·休斯对巴西利亚的评价: “一个乌托邦式的噩梦”。巴西利亚是一座“乌托邦”这 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否认的,规划和设计的思想并没有能够 按理想实现。
总统府
最高法院
巴西教育卫生部大厦
被认为是巴西第一座重要的现代建筑
继科斯塔之后任设计组负责人
勒· 柯布西耶担任这个工程 的顾问, 尼迈耶直接受到他的影响

巴西里约热内卢教育卫生部大楼

巴西里约热内卢教育卫生部大楼

现代建筑派大师之二: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1887-1965)2011-03-17 18:12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10.6-1965.8.27)简介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城市规划家和作家。

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

他和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 )、路德维格·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原名Maria Ludwig Michael)、赖特(Frank Lloyd Wright)并称为现代建筑派或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

二十世纪的天才建筑师有:第一代有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 )、路德维格·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原名Maria Ludwig Michael)、赖特(Frank Lloyd Wright)第二代有贝聿铭、路易·康。

第三、四代诺曼·福斯特、盖瑞、冉·库浩斯等。

他丰富多变的作品和充满激情的建筑哲学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城市面貌和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从早年的白色系列的别墅建筑、马赛公寓到朗香教堂,从巴黎改建规划到昌加尔新城,从《走向新建筑》到《模度》,他不断变化的建筑与城市思想,始终将他的追随者远远的抛在身后。

柯布西耶是现代建筑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一个取之不尽的建筑思想的源泉。

[艺术中国网/]勒·柯布西耶提出了五个建筑学新观点(一些人将其比作五个古典的柱型),其思想于 1926年公布于众。

新建筑的五个特点:底层架空、屋顶花园、自由平面、带形长窗和自由立面。

经典园林景观2欧洲园林景观作品

经典园林景观2欧洲园林景观作品
53
2)严谨的轴线关系 通过运用笛卡尔的数学方法和透视原理,以宫殿的 中轴线作为全园的主轴线,然后以不同形式的纵横轴线 和若干条放射状轴线,将整个园林划分成若干区域。园 内道路、树木、水池、亭台、花圃、喷泉等均呈几何图 形,有统一的主轴、次轴,构筑整齐划一、均衡匀称, 体现出浓厚的人工修凿痕迹。 3)水景的运用 十字形人工大运河是整个宫苑中最壮丽的部分,它 是为了解决排水而设计的,也是全园水景用水的蓄水池, 同时延长了花园中轴的透视线。运河纵向长1650米,宽 度为62米,横向长1013米,供路易十四在水上游玩。此 外,还运用了水池、喷泉、湖、瀑布等其他水景。
63
7)花园与建筑相结合 园中花园的空间造型同宫殿建筑外形紧密联系,有 的还将花园景色引入室内。如著名的镜廊,全长72米, 一面是17扇朝向花园的巨大拱形窗门,另一面镶嵌与拱 形窗门对称的由 400多块镜片组成的 17面镜子,在镜面 中反映了花园景色。 实例 4 枫丹白露宫苑( Fontainebleau Palace , 12—19世纪) 枫丹白露宫苑建造在巴黎东南处一片森林沼泽地带, 这里的湖泊、岩石和森林构成美妙的自然景观。从12世 纪起,法国历代君王几乎都曾在此狩猎和居住,这里逐渐 形成王室的一处行宫。
30
加尔佐尼庄园平面图
31
庄园正立面
32
神像和半圆形水池
33
瀑布状水阶梯
34
实例8 伊索拉· 贝拉庄园(Villa Isola Bella,1632— 1671年) 设计:[意]卡尔洛· 封塔纳(Carlo Fontana) 伊索拉· 贝拉庄园是意大利唯一的湖上庄园,建造在 马吉奥湖( Lake Maggiore)中波罗米安群岛的第二大 岛屿上,离岸约 600 米,由卡尔洛伯爵三世博罗梅奥 (Carlo Borrmeo)建造。

大师作品分析-萨夫耶别墅

大师作品分析-萨夫耶别墅

“对于建筑艺术家来说,建筑设计中老的经典已将被推翻。

如果要与过去挑战,我们应该认识到,历史的过往样式对我们来说已经不复存在了,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时代的新设计样式已经兴起,这就是革命。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一位伟大的划时代的建筑大师,这次之所以选择他的Villa Savory,是因为一直以来被他的建筑理念和思想所深深折服。

通过对他的经典中的经典作品的资料收集和研读,我只能说我更进一步地了解到了大师思想的深邃,但我学识尚浅,不敢对大师高谈阔论,只是说出我懂的皮毛。

一、首先介绍一下大师的生平和主要作品以及建筑理念1. 生平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年10月6日-1965年8月27日),原名Charles Edouard Jeannert-Gris,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

他和瓦尔特·格罗皮乌斯、路德维格·斯·凡·德罗以及弗兰克·洛依德·赖特并称为四大现代建筑大师。

2. 惟有思想,可以延续。

勒·柯布西耶是新建筑的救世主,是引领建筑革新的摩西,他为那个动荡而又混乱的世界制宪,为普通的人民提供一个幸福的乌托邦。

1923年,勒·柯布西耶出版了我们现今都熟知的那本书,也许是自维特鲁威《建筑十书》以来对建筑世界影响最大的著作—《走向新建筑》,激烈否定十九世纪以来的因循守旧的建筑观点、复古主义的建筑风格,歌颂现代工业的成就,提出“我们的时代正在每天决定自己的样式”,称颂工程师的工作方法,“工程师受经济法则推动,受数学公式所指导,使我们与自然法则一致,达到了和谐。

”提出“住房是居住的机器”,鼓吹以工业的方法大规模地建造房屋“建筑的首要任务是促进降低造价,减少房屋的组成构件。

”对建筑设计强调“原始的形体是美的形体”,赞美简单的几何形体。

柯布西耶生平及作品

柯布西耶生平及作品

勒﹒柯布西耶一、个人信息:Le Corbusier,1887~1966,瑞士原名夏尔· 爱德华·让纳雷1887 出生于瑞士拉绍德封父母从事钟表制造,少年时曾在故乡的钟表技术学校学习,对美术感兴趣1905~1908 在家乡的一所艺术学校学习,游历欧洲1908~1909,到巴黎在著名建筑师佩雷处工作(佩雷因较早运用钢筋混凝土而著名)到柏林德国著名建筑师贝雷斯处工作(贝伦斯以设计新颖的工业建筑而著名),在那里他遇到了同时在那里工作的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和路德维格·密斯·凡·德·罗,他们互相之间都有影响,一起开创了现代建筑的思潮。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之前,他曾在地中海一带周游参观古代建筑遗迹和地方民间建筑。

1917,定居巴黎,同时从事绘画和雕刻,按自己外祖父的姓取笔名为勒·柯布西耶1920,与新派立体主义画家和诗人合编名为《新建筑》的综合性杂志1923,将文章汇集出版《走向新建筑》宣扬现代主义是一种几何精神,一种构筑精神与综合精神,提出“房屋是居住的机器”。

1927年国际联盟总部设计方案1928年萨伏伊别墅(Villa Savoy)1930-1932年巴黎瑞士学生宿舍(Pavillion Suisse A La Cite Universitaire AParis)1936年巴西里约热内卢教育卫生部大楼1946-1957年马赛公寓大楼(L’unite d’Habitation ,Marseille)1950-1953年郎香教堂(La Chapelle de Ronchamp)1950~1955 朗香圣母教堂1951~1965 印度昌迪加尔行政区规划设计1952~1960 法国里昂拉土雷特修道院1953~1954 哈佛大学卡本特视觉艺术中心1965 卒于法国著作:《走向新建筑》中心思想:激烈否定19世纪以来因循守旧的复古主义、折衷主义的建筑观点和建筑风格,激烈主张创造表现新时代的新建筑。

巴西首都

巴西首都

建筑师背景
• 在一个以桑巴和足球名世
的国度,期颐之年的巴西 建筑设计大师奥斯卡· 尼迈 耶也许是个例外,他更喜 欢用静止的线条和结构来 捕捉和凝固动感之美。或 许是美的创造给了他永驻 的青春,今年12月15日年 满百岁的尼迈耶仍精力充 沛,上午会客、接受采访, 午餐在工作间解决,下午 伏案设计不已。
建筑平面分析
• 1.城市总平面布局 • 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和建筑布
局完全从政府机关办公和居民 生活方便出发,强化了首都政 治、行政管理中心的职能。城 市的整体造型宛如一架凌空欲 飞的巨型飞机,象征巴西是一 个迅猛发展、高速起飞的发展 中国家。“机头”是总统府、 联邦最高法院和议会大楼(三 权广场),机头昂向东方,寓 示朝气蓬勃;“机身”长约8公 里,是城市交通的主轴
巴西首都——巴西利亚
奥斯卡-尼迈耶 现代主义
建筑师及其背景
• 奥斯卡· 尼迈耶 • Niemeyer,Oscar • 巴西建筑师。拉丁美洲现代主义
建筑的倡导者。1907年12月15日生 于里约热内卢 。 1934 年毕业于里 约热内卢国立美术学院建筑系 。 1932 年起在巴西现代建筑先驱者 L. 科斯塔的事务所工作 。 1936~1937 年参加巴西教育卫生部大厦的设计, 并继科斯塔之后任设计组负责人。法 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担任这个工程 的顾问,尼迈耶直接受到他的影响 。 巴西教育卫生部大厦被认为是巴西第 一座重要的现代建筑 。1937年尼迈 耶在里约热内卢开设事务所 。 1939 年与科斯塔合作
建筑师及其背景
• 尼迈耶百岁,如果从1960年4月21日正式启用算
起,巴西利亚也已经47岁,尽管巴西利亚享受过 赞誉,也遭受不少批评,但尼迈耶还是坚信自己 的设计:“巴西利亚是一个结果很不错的冒险, 当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但人民喜欢这座城市, 没有人想离开那里。天空好像变大了,空间很开 阔,显得很慷慨大度,这与其他城市相比是个明 显的对比。使我内心平静的是,许多到巴西利亚 的游客,不管他们喜欢或者不喜欢那些建筑物, 但他们从来没有说过他们之前看到过相同的东西。 建筑首先就应该是惊奇和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建筑派大师之二: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1887-1965)2011-03-17 18:12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10.6-1965.8.27)简介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城市规划家和作家。

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

他和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 )、路德维格·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原名Maria Ludwig Michael)、赖特(Frank Lloyd Wright)并称为现代建筑派或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

二十世纪的天才建筑师有:第一代有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 )、路德维格·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原名Maria Ludwig Michael)、赖特(Frank Lloyd Wright)第二代有贝聿铭、路易·康。

第三、四代诺曼·福斯特、盖瑞、冉·库浩斯等。

他丰富多变的作品和充满激情的建筑哲学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城市面貌和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从早年的白色系列的别墅建筑、马赛公寓到朗香教堂,从巴黎改建规划到昌加尔新城,从《走向新建筑》到《模度》,他不断变化的建筑与城市思想,始终将他的追随者远远的抛在身后。

柯布西耶是现代建筑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一个取之不尽的建筑思想的源泉。

[艺术中国网/]勒·柯布西耶提出了五个建筑学新观点(一些人将其比作五个古典的柱型),其思想于 1926年公布于众。

新建筑的五个特点:底层架空、屋顶花园、自由平面、带形长窗和自由立面。

人们将这个建筑时代比作为机器时代,勒·柯布西耶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社会改良主义者。

按照“新建筑五点”的要求设计的住宅都是由于采用框架结构,墙体不再承重以后产生的建筑特点。

勒·柯布西耶充分发挥这些特点,在二十年代设计了一些同传统的建筑完全异趣的住宅建筑。

萨伏伊别墅是一个著名的代表作。

柯布西耶的建筑设计充分发挥了框架结构的特点,由于墙体不再承重,可以设计大的横向长窗,他的有些设计当时不被人们接受,许多设计被否决,但这些结构和设计形式在以后被其他建筑师推广应用,如逐层退后的公寓,悬索结构的展览馆等,他在建筑设计的许多方面都是一位先行者,对现代建筑设计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

勒·柯布西耶还对城市规划提出许多设想,他一反当时反对大城市的思潮,主张全新的城市规划,认为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完全可以既保持人口的高密度,又形成安静卫生的城市环境,首先提出高层建筑和立体交叉的设想,是极有远见卓识的。

他在20和30年代始终站在建筑发展潮流的前列,对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现代化起了推动作用。

勒·柯布西耶还强调机械的美,高度赞扬飞机、汽车和轮船等新科技结晶,认为这些产品的外形设计不受任何传统式样的约束,完全是按照新的功能要求而设计成的,它们只受到经济因素的约束,因而,更加具有合理性。

勒·柯布西耶指出:"……在近50年中,钢铁与混凝土已经占统治地位,这说明结构本身具有巨大的能力,对建筑艺术家来说,建筑设计中老的经典已经被推翻,如果要与过去挑战,我们应该认识到,历史上的过往样式对我们来说已经不复存在,一个属于我们自己时代的新的设计样式已经兴起,这就是革命。

"通过强调机械的重要,柯布西耶成为机械美学理论的奠基人,他认为:住宅是供人居住的机器,书是供人们阅读的机器,在当代社会中,一件新设计出来为现代人服务的产品都是某种意义上的机器"。

它们的美学原则是独特的,并不跟随古典艺术的美学原则,只有面对这种新的社会状况,我们才能把握新的美学立场和美学原则,那就是代表二十世纪新时代的机械美学,在具体设计上,柯布西耶强调以数学计算和几何计算为设计的出发点,一方面使建筑具有更高的科学性和理性特征,同时也体现了技术的原则。

他是第一个提倡巴黎提主义艺术形式引入设计的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避居乡间,后来又到印度和非洲工作,战后他的建筑设计风格明显起了变化,从注重功能转向注重形式;从重视现代工业技术转向重视民间建筑经验;从追求平整光洁转向追求粗糙苍老的有时是原始的趣味。

因此他在战后的新建筑流派中仍然处于领先地位。

他的设计理念直到去世,都对世界各国的建筑师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他的设计经常引起很大的争议,他设计的朗香圣母院教堂的怪异外观,令守旧派异常愤怒,但被革新派奉为经典。

他为日内瓦国际联盟总部设计的方案引起评审团长时间的争论,最后由政治家裁决否定。

他的马赛公寓,被法国风景保护协会提出控告,到后来,又成为当地的名胜;他为阿尔及尔市做的规划和建筑设计被市政当局否决,但后来其中的逐层后退设计方法却被许多非洲和中东的沿海国家采纳。

[艺术中国网/]在考察整个城市中的伟大建筑、宽敞的空间、树木和雕像等方面时,他都充满了激情。

1965年8月27日,勒·柯布西耶在Cap Martin海湾游泳时因心脏病发作而与世长辞。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生平:1887年10月6日出生在瑞士约合(Jura),拉香.德.芳(La chaux-e-onds)。

1900年(13岁)进入拉香.德.芳艺术学校学习。

勒波拉特尼埃(L’EPLATTENIER 1874-1946)。

1902年柯布西耶在都灵国际装饰展上以一只雕刻手表获奖。

1907年(20岁)柯布进行第一次学习旅行,目的是去看欧洲的一些杰出的建筑与艺术。

旅途中柯布绘制了许多精美的速写与水彩画。

同时拜访了嘎涅、贝瑞以及霍夫曼。

1910年柯布结束旅行回到母校,并受学校之托再次出行到柏林研究德国装饰艺术。

在德国接触到德意志制造联盟,并接触到彼得.贝伦斯、格罗皮乌斯以及密斯.范.德.罗。

1911年柯布再次到中欧和东方旅行,并于年底回到母校-拉香?德?芳艺术学校。

1913年柯布在拉香·德·芳开办自己的事务所。

1917年柯布移居法国。

1930年柯布加入法国籍。

1920年改用笔名勒.柯布西耶,并同奥占芳以及其他的一些诗人、画家、雕刻家等人共同出版了《新精神》杂志。

1923年柯布将《新精神》杂志上的文章汇集出版,书名定为《走向新建筑》。

1928年,他同W.格罗皮乌斯、L.密斯.范.德.罗等人组织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

他多次参加各国的建筑设计竞赛,并多次获得荣誉学位。

1965年8月27日逝世。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走出瑞士山村: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出生于瑞士的一个海拔一千米的山间小镇,它位于法国很近的山脉中,那个人口只有四万人的小地方,以制表而闻名于世,1900年该镇组装的手表,占世界手表生产的55%,柯布西耶的祖父自然也是制表的手艺人,母亲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庭,以教钢琴维持生计,柯布西耶毕业于当地的美术中专学校,当时这家学校受新艺术派影响很大,老师甚至提出从钟表装饰细工,向建筑方向转变的建议,最初的建筑于1905年落成。

勒·柯布西耶于1907年初开始了最初的意大利旅行,这是一次终身难忘的体验,他写了许多长信以及画了大量的写生素描,那时还只是一位装饰美术家的柯布西耶,已经开始思考建筑和城市特征等问题。

整个旅行中,柯布对意大利埃玛修道院和比撒广场的印象尤为深刻,回到故乡之后的柯布西耶,开始了从一位装饰美术家走向建筑家的生涯。

尽管勒·柯布西耶从未接受过任何正规的教育,但柯布西耶受到过很多专家的影响。

最初影响他的是著名的建筑大师奥古斯特·贝瑞(Auguste Perret),并教会他如何使用钢筋混泥土。

1910年,他又受到与他一起工作的建筑大师彼得·贝伦斯(Peter Behrens)的影响。

然而,对他最大的影响来自他经常的旅行,同时他还从所从事的立体油画和着色等工作中得到相当多的启示。

尽管他大部分的灵感来自于雅典的卫城(Acropolis),但他还是每天都去帕台农神庙(Parthenon),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勾勒。

他的大脑里完全充斥着古典的魅力。

从瑞士山村到巴黎,柯布西耶进了一家对他来讲是很重要的建筑事务所,既受到一流的合理型建筑思考的影响,同时又学习了钢筋混凝土技术。

并在巴黎国立图书馆查找了很多的有关文献资料,这是在巴黎一年多的收获。

柯布回到瑞士之后与友人一起创办了“联合艺术工房”,但形成勒·柯布西耶思想基础的是继巴黎之后,他在德国慕尼黑接触了“德国工作联盟”。

并在贝伦斯的建筑事务所工作。

其实勒·柯布西耶最初闻名于世界的首先不是他的建筑设计,而是在1920年10月到24年末之间,他负责编辑了28期《新精神》杂志,在这本杂志上首次刊登了达达主义诗人的作品。

实验杂志《新精神》的内容涉及美术、建筑、文学、电影、舞蹈、戏剧、音乐以及体育等多方面,整体上宣传科学的美学,版面设计和大胆的构成都显示出他对新生媒体文化抱有敏锐的感性。

他的现代主义思想理论集中反映在它的重要论文被称为现代建筑宣言书的《走向新建筑》,激烈否定十九世纪以来的因循守旧的建筑观点、复古主义的建筑风格,歌颂现代工业的成就,提出“我们的时代正在每天决定自己的样式”,称颂工程师的工作方法,“工程师受经济法则推动,受数学公式所指导,使我们与自然法则一致,达到了和谐。

”提出“住房是居住的机器”,鼓吹以工业的方法大规模地建造房屋“建筑的首要任务是促进降低造价,减少房屋的组成构件。

”对建筑设计强调“原始的形体是美的形体”,赞美简单的几何形体。

这本著作虽然出版于1937年,但内中不少文章是他早就已经撰写出来或已经发表了的,代表了他的总体设计思想。

这本著作的文章,前后跨越几十年,因此难免有些前后矛盾之处,内容也比较庞杂,但是在否定设计上的复古主义和折衷主义,在强调设计的功能至上方面,他的观点与格罗佩斯基本是一致的。

[艺术中国网 /]勒·柯布西耶住宅设计—建筑设计的原点:柯布西耶的全部生涯都与住宅设计有关,而且他的最大贡献也是住宅,住宅是人和空间最初也是直接发生关系的载体,因此通过住宅设计可以衡量一位建筑家是否优秀。

我们通过分析这些小小的住宅模型,了解到柯布西耶对每一个设计都寻求新的意匠。

柯布西耶在他的瑞士故乡1905年设计了第一幢住宅,完全是当地的乡土住宅风貌,内外充满着几何装饰,两层,房主人是一位美术学校的宝石商,柯布西耶因老师的介绍完成了这件处女建筑,当时他才17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