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高压电气设计规范

合集下载

纯电动汽车高压电气系统主要器件选型方法

纯电动汽车高压电气系统主要器件选型方法

纯电动汽车高压电气系统主要器件选
型方法
纯电动汽车高压电气系统主要由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压配电箱、车载充电机、DC/DC 变换器等组成,其主要器件的选型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动力电池选型:需要考虑电池的类型(如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等)、容量、电压、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充电时间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考虑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选择符合国际和国内标准的电池产品。

2. 驱动电机选型:需要考虑电机的类型(如永磁同步电机、异步电机等)、功率、转矩、效率、转速范围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考虑电机的控制方式和驱动系统的匹配性,选择适合车辆需求的电机产品。

3. 高压配电箱选型:需要考虑配电箱的容量、电压、电流、防护等级、散热性能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考虑配电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选择符合国际和国内标准的配电箱产品。

4. 车载充电机选型:需要考虑充电机的功率、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充电时间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考虑充电机的兼容性和充电效率,选择适合车辆需求的充电机产品。

5. DC/DC 变换器选型:需要考虑变换器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功率、效率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考虑变换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选择符合国际和国内标准的变换器产品。

总之,纯电动汽车高压电气系统主要器件的选型需要综合考虑车辆的需求、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等因素,选择符合标准的优质产品,以确保车辆的安全和可靠性。

项目二 任务二 纯电动汽车高压规范操作

项目二   任务二  纯电动汽车高压规范操作

二 高压断电操作
2.高压断电流程
5)关闭点火开关,安全存放钥匙 关闭点火开关,将车钥匙锁入维修柜,或
实操人员保管,保证他人无法接触。按照对角 线方向在前后车轮上位置安装车轮挡块。
6)封闭充电口,断开蓄电池负极 快、慢充电口需用醒目的黄黑胶带封闭,
低压蓄电池负极断开后需绝缘处理,并等待5 分钟以上。
特种作业操作证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频发, 特种作业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后发证。
特种作业操作证的有效期是6年,2年进行一次复 审。
一 高压操作规范
2.高压安全
电动汽车中,高压电气系统的工作电压在数百伏,较 高的工作电压对电源系统与车辆底盘之间的绝缘性能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 1)高压电气系统可能带来的危害 ➢ 电源正负极引线或电池通过受潮绝缘层和底盘构成漏
何导电的部分和可接触的部分对地电压峰值应当小于42.4V(交流) /60V(直流)。
二 高压断电操作
1.快速熔断器
熔断器(fuse)是指当电流超过规定值时, 以本身产生的热量使熔体熔断,断开电路的一种 电器,是电路中的安全保护装置。汽车高压控制 盒内装备有该元件。
快速熔断器主要用于半导体整流元件或整流 装置的短路保护。
二 高压断电操作
2.高压断电流程
9)断开动力电池高低压接插件,并放电、验电 拆卸动力电池连接器,电源侧及负载侧完成
验电、放电操作后,对高压端进行绝缘处理
三 高压操作注意事项
1.高压操作注意事项
(1)严禁非专业人员对高压部件进行移除及安装。
(2)未经过高压安全培训的维修人员,不允许对 高压部件进行维护。
2.电动汽车作业十不准
(1)非持证电工人员不准装接电动汽 车高压电气设备
(2)任何人不准玩弄电气设备和开关

动力电池系统高压电气设计要求

动力电池系统高压电气设计要求

动力电池系统高压电气设计要求高压电气设计要求1.高压电气设计通用要求高压电气系统应根据系统电压、电流等级和应用环境等因素(如车载工况、温度、湿度、海拔、电磁干扰等)进行选型和设计开发。

电池包内部电气布置的设计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要求。

2.绝缘和耐压在全生命周期内,要求高压电气系统的输出端(正极和负极)与电池箱体之间的绝缘阻抗大于2.5MΩ,或者满足《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3部分:人员触电防护》(GB/T 18384.3—2015)规定的高压电气回路绝缘阻抗要求。

同时,动力电池系统的绝缘防护设计还需要考虑密封性能,主要是因为水或者水蒸气进入电池系统内部,会引起系统内部的高压带电部分与売体通过阻值较低的水相连接,导致高压绝缘失效。

另外,高压电气系统也要具有绝缘失效检测功能,具体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MS)进行检测。

高压电气系统的输出端(正极和负极)与电池箱体之间的耐电压强度应满足《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3部分:人员触电防护》(GB/T 18384.3—2015)规定的相关要求。

3.直接接触防护直接接触防护主要包括电气绝缘和屏护防护要求。

除了满足上述绝缘防护要求之外,高压电气系统的带电部件,应具有屏护防护,包括采用保护盖、防护栏、金属网板等来防止发生直接接触。

这些防护装置应牢固可靠,并耐机械冲击。

在不使用工具或无意识的情况下,它们不能被打开、分离或移开。

其中,带电部件在任何情况下都应由至少能提供《外売防护等级(IP代码)》(GB4208—2017)中IPXXD 防护等级的売体来防护,同时规定在打开电池箱体上盖后,应具有IPXXB防护等级。

4.间接接触防护间接接触防护主要包括等电位、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要求。

动力电池系统应通过绝缘的方法来来防止与高压电气系统中外露的可导电部件的间接接触,所有电气部件的设计、安装应避免相互摩擦,防止发生绝缘失效。

尤其是高压线缆的布置需要考虑安全间隙,并进行必要的固定和绝缘防护,应避免在行车过程中与可导电部件发生摩擦。

电池包高压电气部件选型要求

电池包高压电气部件选型要求

电池包高压电气部件选型要求前言本要求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整车动力系统安全性、可靠性要求。

1、范围本要求规定了电动汽车高压电器件选型要求。

2、要求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1465.2-2015 道路车辆_熔断器_第2部分:用户指南GB/T 31465.1-2015 道路车辆_熔断器_第1部分:定义和通用试验要求GB/T-18384.3-2015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3部分:人员触电防护GB 13539.1-2008 低压熔断器第1部分:基本要求GB 14048.4-2010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4-1部分:接触器和电动机启动器机电式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含电动机保护器)3、术语和定义3.1熔断器当电流超过规定值足够长的时间,通过熔断一个或几个成比例的特殊设计的熔体分段此电流,由此断开其所接入的电路装置,熔断器有形成完整装置的所有部件。

3.2接触器仅有一个休止位置,能接通、承载和分断正常电路条件(包括过载运行条件)下的电流的种非手动操作机械开关电器。

3.3功率电阻(预充电阻)预充电电阻的作用起到限流作用,是有效保护电容、保险,直流接触器;防止直接上电瞬间,充电电流可能太大,瞬间电流过大可能会造成电容损坏,也会损坏直流接触器等开关器件。

4、设计选型4.1熔断器4.1.1额定电压选型熔断器的最高应用电压应该小于熔断器的安全分断电压,其回路的电感值对分断电压的选型非常重要,一般由 L/R 值进行评估,现有的电池系统短路工况时,其回路的电感主要由线束引入,其 L/R 值很低,准确值可由测试获得,一般采用国标 GB 13539.4,其测试电压系数为1.15±0.05,如表三所示;即熔断器的标称电压已经带有 1.15 倍的降额。

表1 直流熔断器分断能力试验参数(GB 13539.4)接触器和熔断器匹配不需要匹配电压,其二者电压满足系统电压要求即可。

电车三电设计标准

电车三电设计标准

电动汽车的“三电”系统指的是电驱系统、电池系统和电控系统,这是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

对于电车三电设计标准,每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设计原则和标准:
1.电驱系统:
•电驱系统主要由电动机、传动机构和变换器组成。

电动机负责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为车辆行驶提供驱动力。

传动机构(如减速器)则用于满足低速大扭矩的需求,保证车辆的平稳运行。

变换器(如逆变器和DCDC变换器)则负责控制电动机的电流和电压。

•电动机的设计需要满足宽调速范围、快速响应、轻量化、高效率、能量回收、高可靠性与安全性等要求。

目前常用的电动机类型有永磁同步电动机和三相异步电动机。

2.电池系统:
•电池系统为电动车辆提供能量,是电动汽车区别于传统燃油汽车的关键部件。

动力电池的性能直接关乎到续航里程和行车的安全性。

•动力电池由多个电池单体、电池管理控制单元(BMU)、电池高压分配单元等组成。

设计时需要考虑电池的容量、功率、内阻、充电终止电压和放电终止电压等参数。

•锂离子电池是目前综合性能最优的一种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中。

3.电控系统:
•电控系统负责控制和管理电驱系统和电池系统的工作,是电动汽车的“大脑”。

•电控系统的设计需要满足车辆的各种行驶工况和驾驶需求,如启动、加速、减速、制动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能量管理、故障诊断和处理等功能。

总的来说,电车三电设计标准需要满足车辆的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舒适性和可靠性等要求。

具体的设计标准可能会因不同的车型和应用场景而有所差异。

在实际设计中,还需要考虑成本、制造工艺和维修便利性等因素。

动力电池技术的国际标准与规范

动力电池技术的国际标准与规范

动力电池技术的国际标准与规范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和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组件之一,其技术标准与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动力电池技术的国际标准和规范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动力电池技术的国际标准1. ISO/IEC 62660系列标准ISO/IEC 62660系列标准是国际上最重要的动力电池标准之一。

该系列标准主要规定了动力电池的性能测试方法、耐久性能要求、安全性能要求等内容,为动力电池的设计、研发、制造和使用提供了一致的技术规范。

2. UN R100UN R100是联合国制定的动力电池国际标准,适用于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高压动力电池系统。

该标准对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机械强度、电气安全性和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确保了动力电池的安全可靠性。

3. GB/T 31485-2015GB/T 31485-2015是中国制定的动力电池技术标准,是中国汽车工业领域的动力电池技术标准,与国际标准相互衔接。

该标准细化了电池的性能指标、测试方法和试验条件,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动力电池行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

二、动力电池技术的国际规范1. ISO/IEC 29167系列规范ISO/IEC 29167系列规范是国际电工委员会和国际标准化组织联合制定的,主要规范了动力电池与车辆之间的通信标准。

该系列规范确保了动力电池在不同车辆之间的互操作性和通信的安全性,为电动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2. SAE J2929SAE J2929是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制定的动力电池规范,详细规定了动力电池的构造、性能和测试方法。

该规范对动力电池的设计、制造、测试和使用提供了指导,为动力电池的研发和市场应用奠定了基础。

3. GB/T 31467.3-2015GB/T 31467.3-2015是中国制定的动力电池规范之一,主要规定了动力电池的储存、运输和安全要求。

该规范要求电池制造商和使用者制定和执行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动力电池的安全运输和存储。

动力电池高压电气设计规范

动力电池高压电气设计规范

动力电池高压电气设计规范制定:日期审核: 日期会签: 日期批准: 日期分发部门及份数:文件变更记录1. 目的为建立健全公司技术资料,总结和完善设计开发经验,指导和规范设计人员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提高产品开发质量和竞争力,建立动力电池高压电气设计规范,为实现产品快速准确的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汽车类(HEV、PHEV、BEV、EBUS等)锂离子电池包内高压电气设计及测试。

3. 职责与权限3.1 电池系统开发部:负责该规范的编写和更新。

3.2 品质保证部:负责规范的受控、发行和管理。

4. 术语和定义额定电流:额定电流是指,用电设备在额定电压下,按照额定功率运行时的电流,是电气设备长期连续工作时允许的电流。

峰值电流:最大荷载时的电流值浪涌电流:指电源接通瞬间,流入电源设备的峰值电流。

击穿电压:使电介质击穿的电压绝缘电阻:绝缘物在规定条件下的直流电阻,加直流电压于电介质,经过一定时间极化过程结束后,流过电介质的泄漏电流对应的电阻称绝缘电阻。

耐压:样品不会发生击穿、闪络时施加在样品两端的电压等电位:在一个带电线路中如果选定两个测试点,测得它们之间没有电压即没有电势差,则我们就认定这两个测试点是等电势的,它们之间也是没有阻值的。

X电容:X电容接在输入线两端用来消除差模干扰Y电容:Y电容接在输入线和地线之间,用来消除共模干扰过流保护:当电流超过预定最大值时,使保护装置动作的一种保护方式。

短路保护:对供电系统中不等电位的导体在电气上短接产生的短路故障进行的保护。

5. 模组/系统设计电气要求5.1.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1、正常使用无电解液泄漏风险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满足GB/T16935.1的要求,常用电压平台如下:电压平台材料组别污染等级海拔高度电气间隙爬电距离450VI 600≤CTI 3≤2000m 2.06.3II 400≤CTI﹤600 3 7.1 IIIa 175≤CTI﹤400 38 IIIb 100≤CTI﹤175 3750VI 600≤CTI 32.510(9)II 400≤CTI﹤600 3 11(9.6)IIIa 175≤CTI﹤400 3 12.5(10.2)IIIb 100≤CTI﹤175 3 不适用1000VI 600≤CTI 33.012.5(10.2)II 400≤CTI﹤600 3 14(11.2)IIIa 175≤CTI﹤400 3 16(12.8)IIIb 100≤CTI﹤175 3 不适用2、如有电解液泄漏可能的,爬电距离应满足:带电端子间:爬电距离大于0.25U+5mm U:最大工作电压带电端子与可导电外壳间:爬电距离大于0.125U+5mm U:最大工作电压电气间隙大于2.5mm5.3.绝缘电阻模组/系统的总正/总负对可导电外壳或布置在不导电外壳表面电极的绝缘电阻在达到露点的测试条件下应满足大于100欧姆/V,在干燥情况下应至少满足1M欧姆/V.jd5.4.耐压模组/系统的总正/总负对可导电外壳或布置在不导电外壳表面电极施加2U+1000V 50-60HZ的交流电压,持续时间1min,期间不发生击穿或电弧现象且漏电流应小于0.1mA。

动力电池高压电气设计规范

动力电池高压电气设计规范

动力电池高压电气设计规范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直接影响着电动汽车的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

而动力电池高压电气设计规范则是为了确保动力电池系统的设计和制造符合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以提高电池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从电池的选型和布局、电气连接和绝缘、电气保护和控制等方面介绍动力电池高压电气设计规范。

首先在电池的选型和布局方面,设计人员应根据电动汽车的需求选用合适的电池类型和规格,同时考虑电池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电池的布局应尽量均匀,避免过度集中或分散,保证电池系统的供电和放电均衡,并便于维护和故障排查。

在电气连接和绝缘方面,应选用符合规范和标准的电气连接件,如插座、连接线、接线端子等,确保连接可靠性和电气接触良好。

同时,应增加绝缘层和绝缘材料,减少因电流传导导致的电器故障和事故发生。

电池系统的金属外壳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防止外部物质对电池系统产生影响。

在电气保护和控制方面,应增加电池状态监测和保护装置,如过电压保护、欠电压保护、过温保护、短路保护等,以保证电池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同时,应设计合理的充放电控制策略,避免电池系统因频繁充放电而损坏。

在电池系统的控制柜和控制系统中,应设置合适的安全措施,如紧急停机按钮、断电保护等,以应对突发情况,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此外,还应制定合理的维护和检修计划,定期对电池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包括清洁电池系统、检查电气接触等,以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总之,动力电池高压电气设计规范是为了确保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过电池的选型和布局、电气连接和绝缘、电气保护和控制等方面的规范,可以有效降低电池系统的故障率和事故风险,提升电动汽车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同时,合理的维护和检修计划也能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降低电池系统的维护成本,促进电动汽车的发展和推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