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数码摄影(第3节)

合集下载

数码摄影教案

数码摄影教案

数码摄影教案一、引言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数码摄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数码摄影相比传统胶片摄影更加方便、灵活,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后期处理和分享的机会。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数码摄影的基础知识和技巧,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摄影水平。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数码摄影的基本原理和设备;2. 掌握相机的基本操作和摄影技巧;3. 学会利用后期处理软件进行修饰和分享。

三、教学内容1. 数码摄影的基本原理a. 像素和分辨率的概念b. 曝光和光圈的关系c. 色彩空间和白平衡的影响2. 相机的基本操作a. 相机的构造和功能介绍b. 拍摄模式的选择和使用c. 快门速度和ISO的调节d. 焦距和光圈的配合3. 摄影技巧的讲解a. 構圖和视觉构图b. 光线的利用和控制c. 运用景深和快门速度表现主题4. 后期处理软件的应用a. 图片的导入和整理b. 色彩、亮度和对比度的调整c. 去除噪点和修饰细节d. 图片的保存和分享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和投影演示介绍数码摄影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知识。

2. 实践操作:在教室内或户外进行实际拍摄练习,学生亲自操作相机,体验各种拍摄模式和技巧。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照片交流和评价,分享自己的作品和经验,互相学习和提升。

五、教学评估1. 拍摄练习: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摄影练习,并提交作品,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2. 学生讨论与展示:学生分组进行作品讨论和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点评。

3. 阶段性测试:教师进行阶段性测试,测试学生对数码摄影基本原理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投影仪和电脑2. 数码相机和三脚架3. 后期处理软件七、教学时间安排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安排每周两个课时,共计10个课时。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全面了解数码摄影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同时掌握相机的操作和后期处理软件的应用。

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学生的摄影水平和创作能力将得到提高。

《数码摄影》完整笔记

《数码摄影》完整笔记
3,侧面光:侧面光光向与被摄景物成90度,明暗反差大,立体感,质感,空间透视很强,光比很大。
4,后测光:侧面光光向与被摄景物成135度,景物反差大,是拍摄低调人像的最佳光线
5.背面光:与被摄景物成180度,缺少层次感和立体感
四、摄影构图
一,摄影构图要素
1,主体
2,陪体
二,关于主体的地位
1,主体并非是画面几何中心
1.光电转移方式不同,ccd一位一位的读取,速度慢,cmos可直接放大每一个像素信号
2.电路结构不同,ccd模拟信号。coms采用半导体集成电路
3.图像输出速度不同,ccd慢。coms采集光信号的同时处理个光元件的图像信号快
4,耗电量不一样,ccd耗电量大。coms只需要一个电源
5,噪声,coms噪点甚小
(四)人像造型的两态三要素
1,神态和姿势
2,眼神,嘴是与手势
第二节纪实摄影
(一)纪实摄影的特征
不干涉被摄对象,不破坏现场环境气氛而摄录人类社会的客观形象的“原生态摄影”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二)纪实摄影的功用
1,及时摄影,即直接记录对象和逼真再现对象的摄影
2,记录正在消失的人文遗迹和百姓生活风俗
3,描述有特点的人文故事
程。
第1节摄影的含义、特性、流程
二、摄影的特性(现场性、瞬间性、纪实性)
三、摄影与绘画的比较:
相同点:
1.摄影和绘画同属视觉艺术。
2.都是瞬间意思
3.都是平面艺术
4.造型元素一致
异同点:从表现手法上看,绘画是加法艺术,看到的和想到的是一笔一笔加上去的;摄影是减法艺术,把看到的全景用相机的取景框剔除哪些游离主题之外的部分。
廉·海德·渥拉斯顿(William HydeWallaston)的新月形透镜,使镜箱提高了光通量。l816年由尼埃普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可控光圈的照相机镜头一一“人工魔眼”,从此进入

摄影艺术教程3第三章 数码相机的四大基本设定

摄影艺术教程3第三章 数码相机的四大基本设定
(3)基本BASIC) 大约1:16的压缩率纪录。 适用于通过电子邮件或 网页发送的照片。
3. TIFF格式(Tagged Image File Format)
TIFF译为标签图像格式。用于保存高分辨率图像,后缀名 为“.TIF”
TIFF格式通用性好,对照片没有损失,还原效果强。专门 为页面排版开发,主要运用于印刷输出。它能保证较大的数据 量和较高的品质,但因经过相机的运算,在后期处理和图像品 质上不如Raw格式,而且文件量更大。
无损压缩 保留原始图像所有信息进行压缩,解压后和原图像一样。

图像文件

压缩
解压


4MB
1MB
4MB
影像尺寸(分辨率)的选择
• 小尺寸产生的文件较小,较大尺寸的文件能够在较大 尺寸输出时,不会产生显而易见的颗粒。
低分辨率
中分辨率
高分辨率
低分辨率
高分辨率
多数情况下应选择最高高分辨率,一般情况下如选择 RAW格式,则自动为最高高分辨率而在机内无法调整
数码相机的四大基本设定
一、感光度设定 二、白平衡设定 三、影像品质设定 四、色域设定
一、 感光度(ISO)设定 影响画面颗粒的平滑与粗糙
ISO 200 ISO 1600
影像画面颗粒与噪点的控制
(一)感光度(ISO) 指感光材料对光线的敏感程度,用ISO表示。
ISO值高,感光度高,对光线敏感; ISO值低,感光度低,对光线相对不敏感.
自动白平衡与一些常用场景的白平衡
光源是橙黄色(钨丝灯),色温较低。
日光模式无校正
钨丝灯模式校正
自动白平衡模式校正
黄 山 风 光
小结
一般建议数码相机使用自动白平衡AWB

数码摄影教程教案

数码摄影教程教案

一、数码摄影基础1. 教学目标(1)了解数码摄影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掌握数码摄影的基本设备及功能。

(3)熟悉摄影术语和基本原理。

2. 教学内容(1)数码摄影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数码相机的基本构成和功能。

(3)摄影术语和基本原理(如曝光、焦距、景深等)。

3. 教学方法(1)讲授:讲解数码摄影的定义、发展历程和摄影术语。

(2)演示:展示数码相机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3)实践:学生动手操作数码相机,熟悉基本功能。

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数码摄影基础知识的掌握。

(2)实操评价: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

二、摄影构图与审美1. 教学目标(1)了解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

(2)掌握摄影审美标准。

2. 教学内容(1)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如对称、对比、层次感等)。

(2)摄影审美标准(如美感、意境、创意等)。

3. 教学方法(1)讲授:讲解摄影构图原则和审美标准。

(2)示例分析:分析优秀摄影作品,讲解其构图和审美特点。

(3)实践:学生拍摄作品,教师指导评价。

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摄影构图和审美知识的掌握。

(2)作品评价:评估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和审美水平。

三、数码摄影技巧1. 教学目标(1)掌握摄影曝光、焦距、景深等基本技巧。

(2)学会使用数码相机调整参数。

(3)提高摄影作品质量。

2. 教学内容(1)摄影曝光技巧(如测光、补偿等)。

(2)焦距和景深的控制(如光圈、shutter speed等)。

(3)数码相机参数调整(如ISO、白平衡等)。

3. 教学方法(1)讲授:讲解摄影技巧理论和操作方法。

(2)实操演示:展示如何调整数码相机参数。

(3)实践: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摄影技巧。

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摄影技巧知识的掌握。

(2)作品评价:评估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

四、人像摄影1. 教学目标(1)掌握人像摄影的基本技巧。

(2)了解人像摄影的构图和审美要求。

(3)培养拍摄满意的人像作品的能力。

第三章 摄影系统

第三章 摄影系统

3.4 新型摄影系统 • 3.4.1数码相机 • 3.4.2手机相机 3.5摄影系统设计参数分析 3.6设计举例
• 3.2.2图像传感器
3.3 典型摄影物镜 • 3.3.1风景物镜
• 3.3.2匹兹伐物镜
• 3.3.3三片式物镜和天塞物镜 • 3.3.4双高斯物镜
• 3.3.5远距物镜和反远距物镜
• 3.3.5远距物镜和反远距物镜
• 3.3.6广角物镜 • 3.3.7变焦物镜
3.2 感光元件
3.2.1 早期感光元件 • 感光元件是记录摄影图像信息的载体。 • 感光元件发展过程:
金 属 板
1837年

1843年
玻 璃
1851年
软 片
1888年
彩 色 软 片
1935年
图 像 传 感 器
湿 板 化学方法
钟的曝光时间,能拍摄出清晰的图像。 片能在短时间内接受到充足的曝光。
3.1 概述及历史
1841年,维也纳光学师瓦伦特委托 数学教授匹兹伐设计了一种能够拍 1849年戴维· 布鲁司特发明了 立体照相机和双镜头的立体 观片镜。 1861年物理学家詹姆斯· 麦克
出清晰肖像的镜头,配合自己独创
的圆锥型金属箱,制作成一架十分 别致新颖的新型照相机 (F/#=3.7,f=143mm)。
主要内容
3.1 概述及历史
3.2 感光元件 • 3.2.1早期感光元件
3.4 新型摄影系统 • 3.4.1数码相机 • 3.4.2手机相机 3.5摄影系统的设计参数 3.6设计举例
• 3.2.2图像传感器
3.3 典型摄影物镜 • 3.3.1风景物镜
• 3.3.2匹兹伐物镜
• 3.3.3三片式物镜和天塞物镜 • 3.3.4双高斯物镜来自斯韦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张彩

3第3章 摄影曝光

3第3章 摄影曝光

第3章摄影曝光【知识测试】一、名词解释曝光:是指在摄影过程中光线进入镜头照射在图像传感器上记录影像的过程,曝光的光量由光圈、快门、感光度的组合来控制。

曝光值:在曝光的时候,通常用快门速度(T)和光圈值(f)的组合来表示,统一用Exposure Value (EV,曝光值)来表示。

EV是反映曝光多少的一个量,其最初定义为:当感光度为ISO 100、光圈系数为F1、曝光时间为1秒时,曝光量定义为0,曝光量减少一档(快门时间减少一半或者光圈缩小一档),EV值增加1。

测光:曝光是胶卷或者数码感光部件(CCD等)接受从镜头进光来形成影像。

我们在照相的时候,如果照片中的景物过亮,而且亮的部分没有层次或细节,这就是曝光过度(过曝);反之,照片较黑暗,无法真实反映景物的色泽,就是曝光不足。

测光,是计测合适曝光的过程。

只有通过测光获得正确曝光,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照片。

曝光补偿:在摄影过程中,通过相机的自动测光,曝光拍摄出来的照片如果不满足我们的要求,曝光补偿是一种曝光控制方式,如果拍出的画面太亮或者太暗,可以通过调整曝光补偿,达到“合适”的明暗效果。

在相机中,曝光补偿单位用“EV”表示,可以在+5EV和-5EV 之间调节,如图方框内显示的就是曝光补偿。

白平衡:白平衡是在数码摄影过程中,如果拍摄的照片偏色,就需要通过白平衡的调整,改变照片的颜色,再现真实色彩。

直方图:直方图就是一种照片的分析方式,横向代表亮度,纵向代表像素数量。

首先分析出照片中所有像素的亮度,然后计算出具体数值,再把它们映射到横轴上。

这样的话,越高,这个亮度上的像素就越多。

二、选择题1. 照相机的手动曝光模式是在拍摄时相机的状态为( A )。

A.手动调整光圈和快门B.手动调整光圈、自动调整快门C.手动调整快门、自动调整光圈D.手动调整胶片感光度2. 感光度和曝光量的关系是( C )。

A.ISO50比ISO100感光度高B.感光度和曝光亮没关系C.感光度越低,需要的曝光量越多D.感光度越低,需要的曝光量越少3. EV是指摄影中的(A )。

广告摄影专业课程

广告摄影专业课程

广告摄影半年学制特训班学校名称; 北京镜海摄影化妆学校专业名称:广告摄影半年学制特训班学时:六个月 11800元培训目标:为所有有志于商业广告摄影的爱好者,应届毕业生,在职工作者,提供一个专业的商业摄影学习平台,并且让学员具备独立操作广告摄影流程的能力,将学员带入各大影视媒体、广告公司、服装公司、杂志社、现代大型影楼、个人工作室、等商业摄影就业领域招生条件:喜欢摄影,并且希望在摄影方面有所建树的有志人士。

就业方向:各大影视媒体、广告公司、服装公司、杂志社、现代大型影楼、个人工作室、婚庆公司等专业介绍:广告摄影是一门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影像文化为背景,视觉传达理论为支点,服务于商业行为和经济活动的实用型艺术。

具有十分明确的市场目标和宣传目的,要求针对目标市场和目标用户而拍摄制作,其本身带有强烈的艺术创作色彩,一切静物、风景、人物、建筑、体育、舞台等各类题材都可以成为广告摄影的拍摄对象。

因此,广告摄影是全方位、全能的摄影。

北京镜海摄影化妆艺术学校创办的广告摄影专业经过多年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形成了一套规范、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

开设了商业广告摄影、广告摄影创意与视觉表现、摄影与美学、广告摄影与市场营销、等课程。

使学员在学习过程中,以最具商业市场针对性,最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把学员带入专业广告摄影的领域。

经过教师们辛勤的努力,镜海影视艺术学校的广告摄影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广告摄影人才,推动了中国商业摄影的发展。

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广告摄影教程:中外摄影发展简史摄影大师图片库图片技术分析鉴赏摄影与中国画,书法,油画,电影等艺术门类简述商业摄影成功之路:商业人像摄影商业广告摄影商业新闻纪实摄影摄影师所需要具备的文化素养胶片摄影与数码摄影展望北京博物馆,电视节目电影拍摄现场,文化主题公园,国家艺术园区拍摄观摩摄影美学综述第一章摄影器材的使用与维护(一)1、胶片与数码相机的基本结构2、光圈速度感光度正确认识曝光3、专业数码相机使用与设置4、镜头的种类:定焦距镜头变焦距镜头微距镜头鱼眼镜头反射镜头移轴镜头超广角与超远射镜头5、机身与镜头标识操作识别6、影响景深的几大因素7、闪光灯的使用与维护8、大型影视闪光灯的构造与使用技巧。

Raw数码摄影流程完全解3

Raw数码摄影流程完全解3

Raw数码摄影流程完全解析-调整流程3. 白平衡工具平衡照片中光照情况的另一种快捷方法是使用白平衡工具,然后单击图像上应为中灰或白色的部分。

Adobe Camera Raw将自动设置色温滑块和色泽滑块,使得这部分图像变为中灰,并在此过程中平衡图像的其余部分。

为实现更好的效果,应采用白平衡工具选择包含图像细节且色调较浅的区域,而不要选择放大的区域或产生反射的高光区。

7.6.4 色调控制下面的修饰操作将改变照片的色调,共由5种不同的滑块控制,每个滑块用于处理特定类别的图像色调。

每个控制功能均有一个自动设置选项,选择自动设置选项时,将由Adobe Camera Raw确定应使用的最佳色调设置。

如果你希望自己控制设置,可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操作。

1.设置白色区域使用曝光滑块调节亮度向右拖动滑块照片变亮,向左拖动滑块照片变暗。

滑块的设置以f值的增减计算,+1.00的设置相当于提高一个f值的曝光量使用该滑块来设置白色色调。

你的目标是使照片上的高光区变亮,同时剪切高光区(将高光区转换为白色像素)。

具体操作时,应在拖动滑块时按住<Alt>键这样可以在黑色背景下预览被剪切的像素。

来回拖动滑块直到无剪切像素,同时高光区应尽可能白。

2.调节阴影区阴影滑块用于调节图像上的阴影区,目标是使这些色调变暗,但不能将精妙的细节转换为纯黑色(或剪切细节)。

与拖动曝光量滑块类似,在调节阴影区时按住<Alt>键可以预览被剪切的像素,也可以使用阴影区和高光区剪切报警功能在预览图像上提供及时的剪切反馈,被剪切的阴影区像素以蓝色显示,被剪切的高光区像素以红色显示。

3.改变亮度首先应说明的是,亮度调节的效果与拖动曝光量滑块产生的效果很相似,但两者之间存在重大差别。

向右拖动滑块使整张图像变亮,但不是对所有的像素进行同样的调节,该功能主要对中色区进行调节,同时稍微提高高光区的亮度。

执行此操作时,由于该功能在使照片变亮的同时会压缩高光区,因此亮度滑块不大可能剪切高光区(或阴影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数码摄影基础§3 数码相机的拍摄技艺教学题目:数码相机的拍摄技艺教学重点:数码相机的操作技艺及构图技艺教学难点:数码相机的曝光与用光技艺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精讲——图片展示——谈论评析——小结参考文献:数码摄影指南一、数码相机的性能技艺(一)像素数与色彩深度多少定质量数码相机的成像是通过CCD或CMOS电子元件记录光信号,通过二进制构成影像。

CCD面积越大,图像质量越高。

分辨率越高,影像越清晰。

1、像素数:许多数码相机的像素水平1600*1200的有效分辨率。

因为计算机的VGA显示器的分辨率也是1600*1200。

因此普通彩扩3R、4R照片那样大小就可以应付了。

现有专业相机可达1200万像素,那需要高分辨率,高放大照片才能显现其优势。

2、色彩深度(Color depth)也称“色彩分辨率”,它是数码相机检出颜色种类(色彩数)能力的指标,是与有效像素同等重要的指标,是每一种颜色色别和灰度的细分程序,其数值越大,精度越高,色彩越丰富,成像质量越好。

色彩深度是以位或比特(bits)表示。

一般数码相机采用每种原色8—12位的色彩深度。

3种原色即R、G、B混合彩色深度为12位或36位。

(二)单一的相当感光度传统相机是无感光度的,而是感光胶片的感光度。

有IS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或ISO片速(SIO speed)。

数码相机用CCD等检像器件也有感光能力,但尚无ISO,现在有不少数码相机上的感光度也仿传统相机的等级。

一般ISO100,但也有特例:奥林巴斯C-800——ISO 50佳能ISO-DCS1、柯达DC40、苹果QT150——ISO 80柯达DC20、DC25,富士DS505,尼康E2、E2S——ISO 800-1600目前较高档的相机设有多种感光度,从低到高(ISO100,200,400,800,1200,1600)在拍摄构思时可调整与选择。

(三)不断调整白平衡白平衡——在不同光线条件下要调整好红、绿、蓝三原色的比例,让其混合后成为“白色”。

使摄影系统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得到准确的色彩还原。

传统相机是靠滤色片调整色温,而数码相机则是利用电路改变不同色光产生电信号增益的方法来实现的。

数码相机白平衡调整通常有三种模式1、自动白平衡2、分档设定白平衡3、精确设定白平衡(手动设定模式)一般普及型多采用自动白平衡,专业相机三种都有。

一般数码相机上有自动、日光、阴天、钨丝灯、荧光灯、闪光灯、手动7种白平衡设置。

当拍摄环境与相机白平衡设置吻合时,照片彩色正常。

对艺术摄影来讲可利用手动设定或反拍摄环境设定创造特殊艺术照片。

如:在日光环境条件下拍摄:用荧光模式——偏浅粉红用白炽灯模式——偏浅蓝在荧光环境中拍摄:自动模式——色彩正常日光模式——偏黄白炽灯模式——偏浅蓝绿色(四)图像摄在记忆卡中数码相机的存储介质总体分三类:磁性材料,如硬盘、U 盘、软盘;储存芯片;记录材料(CD-ROH为代表)。

目前数码相机中使用的主要是后2者。

1、常用的记忆卡(存储器)A、CF卡(Compscr Flash)有两种TypeⅠ、TypeⅡ。

后者可以支持IBM Micrdriver,容量可从300MB到1G甚至2G。

常用CF卡的相机品牌有:尼康、柯达、佳能、爱普生、美能达等。

B、SM卡(Smart Media)是一种超薄、高级集成的储存介质,卡内设有内置控制器,以单个芯片作存储,限制了它的最大容量。

现在最大为128MB。

品牌机有:奥林巴斯、富士、理光等。

C、MS卡(Memory Stick)又称记忆棒,是SONY公司的独家开发产品。

2、常见的存储格式A、JPEG,也称JPG格式。

有损压缩格式,压缩率5—15%时,能保证适当的影像品质。

B、TIFF,通用性佳,还原力100%。

部分高档相机使用。

C、RAW,无损文件格式,但通用性不大,用家较少。

3、常见的存储能力一般影像清晰度不同,可存储的幅数不同。

10MB,可存320*240像素水平的影像文件18幅;存不了像素水平2036*3060的彩色影像文件1幅(18.7MB)。

(五)焦距数据的改变(六)亮度反差要调弱这是因为数码相机的宽容度值为1:32,较彩色胶片1:64,黑白胶片1:128都要小得多。

所以数码相机拍摄时只有1—32倍的亮度范围的亮度能正确表现出来。

(七)快捷的图像传输USB;网络传输;E-mail(八)两种取景方式1、传统取景器2、LCD取景器(九)电子暗房加工1、滤镜特技类制作效果A、手绘效果通过分组和改变示例色素为相似有色像素块B、勾边效果(Find Edges)C、点画效果(Pointillize)D、马赛克效果(Mosdic)E、图像对称式效果F、流动风影动感效果2、图像集锦类制作效果A、同透视组合效果B、同主题组合效果C、超现实主义效果D、仿国画效果E、柔化效果二、数码相机的操作技艺(一)认识数码相机各部件的功能1、相机顶部2、相机正面3、相机侧面4、相机背面5、控制面板显示(二)检查存储卡(三)检查电源(四)拍摄操作程序1、开镜头盖2、打开开关按钮3、选定拍摄模式4、对准拍摄景物——构图5、半按快门,对焦6、全按快门拍摄完毕7、观看拍摄效果A、选定播放模式B、用变焦杆作局部放大,细看效果C、图片翻页D、可同时看3*3幅图片三、数码相机的构图技艺著名画家达·芬奇曾对绘画的词素作过概括:“绘画科学首先是从点开始,其次是线,再是面,最后是表现着的形体”。

摄影技艺也是这样,是点、线、面以及摄影艺术的特点,即摄影构图所决定,它包括影像、色彩、空白以及与众元素直接关联的人。

(一)简明的主题(二)突出的趣味中心(三)形象的轮廓线条(四)多变的摄点选定1、拍摄距离选定A、远景B、全景C、中景D、近景E、特写F、近摄2、拍摄方向的选择A、正面拍摄B、侧面拍摄C、斜侧面拍摄D、后侧面拍摄E、背面拍摄3、拍摄高度选定A、平视角度拍摄B、仰视角度拍摄C、俯视角度拍摄(五)无数的物体形状1、三角形构图2、圆形构图3、S形构图4、十字形构图5、斜线交叉形构图6、米字形构图7、框架式构图8、布满式构图9、造对角线构图10、造向角形构图11、中心汇聚式构图(六)多样的画面对比1、思想内容的对比2、虚与实的对比3、大与小的对比4、远与近的对比5、明与暗的对比6、色彩的对比7、动与静的对比(七)协调的节奏韵味1、重复形成的节奏2、交替形成的节奏3、辐射形成的节奏4、渐变形成的节奏5、纪实性的美学节奏(八)主观的色彩情感一般分三种色彩的构图基调1、红、橙、黄的暖色调构图——强化热烈、兴奋、欢快、活拨的效果2、纯蓝、紫蓝、青蓝的冷色调构图——强化寒冷、恬静、安宁的效果3、黄绿、青绿的复色调构图——强化淡雅、素静的效果另外:随民族、风俗、宗教、文化、地域的差异,而主观感觉情感也不尽相同。

(九)完美的艺术意境1、意境要求形与神的统一2、意境的创造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A、调整白平衡B、加滤光镜3、意境的画面从内容到形式的完美统一四、数码相机的用光技艺(一)光源与摄影光源自然光源——太阳等人工光源——电灯泡中的钨丝、蜡火烛光等摄影光源是照射在被摄物体上的所有光源。

(二)摄影的光位1、正面光位2、前侧光位3、侧光位4、后侧光位5、逆光位6、顶光位7、脚光位(三)光线在画面中的作用1、表现物体形态2、描绘物体的细部质感和神态3、区划物体的位置4、渲染现场气氛五、数码相机的曝光技艺(一)光圈优先与快门优先光圈优先(“A”)用于控制景深,用于拍花卉、风光片等用快门优先(“S”)常于拍动体照片,用于体育舞台摄影(二)认识测光的重要性(三)利用自动曝光锁AEL(Automatic Exposure Lock)在特殊光线下的人像拍摄很重要,具体操作如下:1、对向人脸部测光后,按下AEL锁定2、再拍风景人像照,人面就清晰了(四)不可依赖显示屏1、显示屏在影像的解析度不高,在强光和电力不足时更明显2、取景器是旁轴式的,有明显视差(五)运用多种包围式曝光数码相机上设置了“数字包围式”模式曝光。

包括影调包围式、饱和度包围式、白平衡包围式、反差包围式。

(六)掌握快门钮(锁)数码相机的快门钮与传统傻瓜相机并没有什么不同。

当半按下时,数码相机的自动聚焦、自动测光由电子电路完成并锁定装置。

标志闪动说明已锁定。

全按下即完成拍摄(七)选择最佳感光度高级数码相机有多档供选择。

ISO50——数千(八)关闭自动模式,焦点更准确自动对焦模式并非不能使用,而需要时最好关闭。

(九)牢牢掌握“七项设置”1、通过变焦改变画面2、使用好闪光灯3、通过设置防止抖动4、告别模糊照片5、色彩光线更加生动鲜明6、省电和快拍7、巧用多种道具(模式)小结:1、数码相机的性能技艺2、数码相机的操作技艺3、数码相机的构图技艺4、数码相机的用光技艺5、数码相机的曝光技艺思考题1、简述像素数、色彩深度与影像质量的关系2、简述数码相机的操作程序3、简述多样画面对比构图技艺4、简述数码摄影的光位分类5、简述AEL应用环境及过程6、简述“S”“A”曝光的应用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