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肾损伤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应用发表时间:2017-12-29T09:31:51.07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4期作者:杨荣[导读]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在临床起病往往较急,所以临床应该注重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
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湖北荆门 448000摘要:目的:探究在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干预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到2017年1月间收治的80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以对照组为基础同时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率、健康知识评分、住院时间等情况。
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健康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7.5%相较于对照组82.5%高,两组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结论:在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促进患者及时恢复,同时提高护理满意率,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应用效果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在临床起病往往较急,所以临床应该注重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在治疗的同时也应该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辅助治疗效果得以体现。
本次我们则着重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效果,目的在于总结经验,同时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现将研究详情做出整理和报道。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5年3月到2017年1月间收治的80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40例中男19例、女21例,患者年龄为26-71岁,平均年龄为(38.32±2.03)岁,观察组患者40例中男18例、女22例,患者年龄为26-70岁,平均年龄为(38.63±2.15)岁,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故组间可实施对比。
临床护理路径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查房

BP:89/58
基本资料
现病史
症状
急诊检查及治疗
01
肝胆脾胰彩超:未见明显占位
02 急诊胃镜:一巨大溃疡并活动性出血,予止血
03
血红蛋白74g/L,血糖:12.27mmol/l
运输安全
急诊科
胃镜室
消化内科
急诊护士护 送(有效静 脉通路、防 呕血引起窒 息)
胃镜室医生护 送(关注有无 再出血)
护理路径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N15区消化内科
病例回顾---急诊
姓名:彭** 性别:男 年龄:63岁 职业:无 文化程度:小学
入急诊时间:
2017.2.3 8:30
入院前4天无明显诱 因呕咖啡色胃内容物 一次,夹杂血块,排 黑便数次,入院当天 早晨再次呕鲜红色血
液
神志清楚,贫血外 观,头晕、乏力、 冷汗,T:36.3℃,
□ 了解既往史及过敏 史
□ 告知各项化验及检 查的目的、意义及 注意事项
□ 卧床休息,强调在 床上解大小便
□ 心理护理
□卧床休息 □限制活动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 饮食指导 □ 心理疏导 □ 告知患者所用药的
作用、不良反应及 注意事项 □ 宜仰卧、侧卧轮流 交替 □ 宣教消化道出血、 胃镜检查的相关知 识
出现全身症状或休克
一次出血超过400ml-500ml,大 于1000ml
如何判断活动性出血或再出血
01 反复呕血,胃管抽吸持续血性,呕血转为鲜红 02 黑便持续存在,次数增多,变稀,大便颜色暗红,肠鸣音增快 03 循环衰竭无改善或恶化 04 CVP波动或稳定后又下降 05 RBC、Hb、HCT下降,Ret↑, BUN持续不降或再次↑ 06 内镜下病灶有新鲜出血或渗血,选择性动脉造影阳性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cut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简称AUGIB)指发生在食管、胃和十二指肠上部的出血。
这是一种常见的急危重症,患者往往需要紧急处理和治疗。
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可以提高急诊护理人员对AUGIB患者的认识和处理能力,优化护理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
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护理路径是指将中医和西医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有机结合,制定出适合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诊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该路径主要包括患者的接诊、评估、治疗和护理的各个环节。
接诊环节要求急诊护理人员在患者到来后迅速进行初步评估,判断AUGIB的严重程度和可能的原因。
评估环节则要求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包括测量生命体征、护理观察和实验室检查等,以确定患者的病情和进一步处理的需要。
治疗环节主要是通过西医的药物控制出血、处理患者的伴发症状和并发症等。
护理环节则包括对患者的综合护理、监护和安全措施等。
在具体实施中,中医在AUGIB的治疗和护理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中医通过“辨证施治”的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性化的治疗调理。
对于出血较少或初期出血的患者,中医可以采用温中止血、活血化瘀的方法,如服用活血化瘀的药物、中药疗法或穴位刺激等。
对于出血较多或出血时间较长的患者,中医可以采用收敛止血、健脾化瘀的方法,如服用收敛止血的药物、中药疗法或穴位刺激等。
同时,中医还可以应用中药激光凝血、中药贴敷、中药灌肠等独特的疗法进行辅助治疗。
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可以达到如下几个方面的效果。
首先,可以提高急诊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其更好地理解AUGIB的病理生理过程和护理需求。
其次,可以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第三,可以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第四,可以提高患者的参与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的依从性。
临床护理路径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6-07-19T16:19:51.577Z 来源:《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年4月第7期作者:王芳1 薛灵敏2[导读] 消化道出血是一类临床病症,主要有胃、十二指肠出现溃疡或是穿孔。
王芳1 薛灵敏2【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12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成两组,观察者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87%,对照组为78.12%,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2.19%,对照组为75.00%,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护理,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疾病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效果【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in the treatment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n patient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effect. Methods select January 2015 2015 12 months in hospitals from 128 cases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random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ntrol group, 64 cases, given to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he routine nursing care observed. According to patient's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in nursing.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the degree of knowledge of the disease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Result: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87%, the control group was 78.12%,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2.19%, the control group was 75%,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临床护理路径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现代医院 2 1 3 管 理 篇
M d m optl r 00V l1 o3 oe H si 2 1 o 0N a Ma
临床 护 理路 径 在 上 消 化道 出血 患者 中 的应 用
李金 莲 陈齐凤 林翠珍
AP LCA ON OF CNP l AT E T PE AS R NT S I AL BL EDl P I TI N P f N S 0F UP R G T 0I E T N E NG
o e ai n o p e a t it s n l e ig C b i u l h r nt et f o pt iain, as f cie yt es t - p r t f p rg sr n e t a b e d n a o v o s s ot meo s i z t o u o il n y e h i h l a o r iee e t l h a s v i fc in r t fp t ns a d t e me c u i gq ai sw l. a t a e o ai t n h d a n r n u l y a e1 o e i l s t
ma d o e t no e g ft e p te si oh we eo e v d a d c m p rs n b t e h r up s d . R e n fh a h k wld e o h aint n b t r bs re l n o aio ewe n t e2 g o sWa ma e - s t Th a sa to ae a d t o uis e s t f cin rt i n hec mma fhe lh k wld e i b e a o o r ndo at no e g n o s r t n g up we emuc u ro h n t s v i r h s pe rt a ho e i
临床护理路径在消化道出血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计划和患者对健康的需求 , 在查 阅相关 资料后 , 以患者为中心制 定符合本专业特点的临床健康教育路径表 , 具体内容如下 : ①人 院介绍。 介绍医院的环境 , 科室概况及住院规章制度, 相关责任医 护人员, 介绍病房设施及使用方法。 ② 住院期间指导。 疾病知识指 导: 消化道出血诱 发因素及症状 ; 用药指导 : 所用药物 的的作用 , 3 讨 论
1 2 3
2 护 理体 会 . 动静 脉 内瘘是 维 持性 血 液透 析患 者 的生命线 , 对 内瘘 患者 实 施 个性 化的 护理 , 对 手术 成功 及血 透效 果起 到很好 的作 用 。 因此 ,
如何 建立 和维 护好 血透 患 者 的动静 脉 内瘘 , 是我们 医护工作 者 的 重心 所在 , 只有 精 心 的护理 , 才 能延 长 内瘘 的使 用 寿命 , 也是 顺 利 进行 血液 透析 的基本保 证 , 同时也 是提 高患 者长期 生存 质量 的关 键。 这样 才 能减 少并 发症 的 发生 , 减 轻患者 的痛 苦和 经济 负担 , 保 证血液透析治疗 的充分性 , 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
1 . 1 一 般资 料 : 我科 2 0 1 1 年7 月一 1 2 月 在 本 科 收治 消 化道 出血 的 患者 1 0 0 例. 男性 6 l 例, 女性 3 9 例; 年龄 2 6岁~ 8 9 岁。将所有病 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5 O例, 2 组患者在性别、年龄、 病 情、 学历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 0 5 , 具有可比性 。 1 . 2 方法 : 1 . 2 . 1 实验组按临床护理路径教育方法。医护人员参照标 准护理
回归社 会 。
临床护理路径在上消化道出血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同的健康问题和需求 , 编写上消化道 出血健康教育路径表 , 见表 l ②实施方法 : 。 人院时向患者发放临床护理 路径表 , 于患者 悬挂
床尾 , 进行入院介绍 。 释路径 的内容及 作用 , 解 取得患者 的理 解 与配合 , 并在路径上标 明需要 , 床位护士根据路径 , 按时 间、 有步
患者 10 , 2 例 随机分为临床护理路径组和常规健康教育组各 4 例 , 5 常规健康教育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 ; 临床护理路径组通过
编写上消化道出血健康教育路径表 , 床位护士根据昱 径 , 备 按时间、 有步骤地执行。结果 与常规健康教育组 比较临床护理路径组 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相关知识情况掌握程度高、 治疗态度和行为依从性高 、 对护士的护理表示满意且住院时间短( <O 5 。结 P .) o
。
护理效果 : 上消化道 出血疾病相关 知识 在掌握情况 、 治疗 态
裹 1 上 消化遵 出血临床护理路径寰 时间 八阮则 临床护理内容 责任护士热情接待患者 , 时主动 向患者或家属 自我介绍 , 及 并介绍科 室主任 护士长 、 主管医生和病 区环境 ; 向患者及
、
1 资料 与方 法
数据采用 S S 1 .统计 软件处理 , P S 30 计量资料应用 t 检验 , 计 数资料应用 x。 检验 。
与相 结合 的护理工作 模式 , 而提 高 了治疗 质量 , 从 缩短 了住 院
2 结 果
与常规健康教育组 比较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上消化道 出血 相关知识 情况掌握程度高 、 治疗态度 和行为依从性高 、 对护士 的 护理情况表示满意 ; 住院时间短 ( <O0 ) P . 。见表 2 5 。
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 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 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护士形象 , 体现了护士的社会价值。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09-30T01:18:00.083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11期作者:钱璐[导读]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钱璐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江苏常州 213161【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0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43例予常规消化道出血护理干预,观察组43例则实施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所耗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结果:实施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止血所耗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均显著为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为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通过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以时间为顺序,实施计划性、程序性的护理措施,有效缩短了患者止血所耗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对促进患者预后、提高护理满意度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止血耗时;平均住院天数;护理满意度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急性病,多由于消化道溃疡、胃底静脉曲张、肝硬化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屈氏韧带以上消化器官的出血,患者常发病急、病情变化快、出血量多,如不加以及时、有效的护理,极易引起失血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
规范化、标准化的护理流程有助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救工作的开展,保证护理工作效率和护理工作质量。
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指针对某种疾病或某种特定治疗的患者,依据既往的治疗、护理过程,以时间为纵轴,以各项治疗或护理为横轴,明确疾病各个阶段需完成的护理措施和预计达到的护理目标,是一种结合了循证医学、整体护理、护理质量改进为一体的高度计划性、程序性、整体性的标准化护理方案[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肾损伤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肾损伤(AKI)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AKI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4例,并根据患者采用的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干预组31例和常规组23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组患者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死亡情况,并于患者出院前1 d,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同时比较护理质量评分。
结果:干预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常规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住院病死率为32.26%(10/31),常规组为47.83%(11/2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率87.10%(27/31)明显高于常规组的60.87%(14/23),患者对护理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8.26%,护理质量评分(97.28±2.4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67±2.5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在AKI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中,有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是由于外科手术等各种原因导致机体肾功能急剧下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引发急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具有发病急、发展迅速、病死率高等特点[1-2]。
而消化道出血是AKI的常见并发症,其中以上消化道出血较为常见,可明显增加AKI患者住院死亡的风险,对患者预后造成严重威胁[3]。
合理有效的护理工作在降低AKI 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死率和改善患者预后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由医院专业人员制定有顺序性、时间性,且适合某种疾病大多数患者的最有效照顾流程的护理规范[4]。
本院成立了临床护理路径研究小组,制定了适合AKI并上消化道出血大多数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并对31例AKI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3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AKI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4例,均经临床症状、实验室及纤维胃镜或血管造影确诊。
根据上述患者采用的护理模式将其分为干预组31例和常规组23例。
干预组31例患者中,男17例(54.84%),女14例(45.16%);年龄19~78岁,平均(53.17±7.23)岁;合并心功能不全13例(41.94%)、慢性肝病10例(32.26%)、高血压8例(25.81%)、慢性肾脏疾病6例(19.35%)、糖尿病5例(16.13%)、凝血功能障碍3例(9.68%)、严重低氧血症2例(6.45%)、合并其他急慢性疾病9例(29.03%)、合并外科手术后3例(9.68%);急性肾损伤网络(acute kidney injury network,AKIN)分期:1期0例、2期0例、3期31例(100%)。
常规组23例患者中,男13例(56.52%),女10例(43.48%);年龄19~76岁,平均(52.94±7.55)岁;合并心功能不全10例(43.48%)、慢性肝病6例(26.09%)、高血压4例(17.39%)、慢性肾脏疾病4例(17.39%)、糖尿病3例(13.04%)、凝血功能障碍2例(8.70%)、严重低氧血症1例(4.35%)、合并其他急慢性疾病7例(30.43%)、合并外科手术后2例(8.70%);AKIN分期:1期0例、2期0例、3期23例(100%)。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合并急慢性疾病、外科手术、AKIN分期及AKI治疗方法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AKI诊断:参照AKIN诊断标准,(1)48 h血清肌酐上升≥25 μmol/L;(2)7 d内血清肌酐上升至≥1.5倍基线值;(3)持续超过6 h尿量20 g/L,且24 h内需输血2 U;(4)呕吐物或鼻胃管引流液为鲜血或咖啡样物质,或大便呈黑色柏油样,隐血试验呈强阳性(5)经纤维胃镜或血管造影检查明确出血部位为上消化道[6]。
1.3 方法两组患者均根据具体病情及出血情况采用纤维胃镜下局部喷洒或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止血、电凝、钛夹出血、硬化止血等方法治疗。
常规组患者采取传统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即住院期间给予常规健康指导、一般心理护理等,干预组患者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系统的护理。
具体护理路径的制定和实施步骤如下。
1.3.1 临床护理路径表的制定组织相关医护人员建立临床护理路径研究小组,根据患者的具体临床和心理状态,并充分了解和掌握患者护理需求,结合专家指导和医生的诊疗计划,制定合理、科学的“急性肾损伤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护理路径表”,见表1。
1.3.2 针对护理路径表的学习与培训加强相关医护人员的学习和培训工作,针对临床护理路径表的相关知识、实施要点及处理问题的方法,分层开展护士长、临床带教老师和护理骨干指导、培训,然后再对科室内的护理人员开展培训,全面提高护理人员对“急性肾损伤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护理路径表”的掌握程度与护理技能。
1.3.3 具体实施(1)患者入院后,则由护理人员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表实施护理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评估患者的护理需求,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并完成护理记录。
(2)护士长定期检查临床护理路径表实施情况,给予监督和指导。
(3)若实施过程中,因患者病情恶化或医务人员的原因导致路径实施延迟,需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处理,并在临床护理路径表备注栏上进行标注,患者出院后由临床护理路径研究小组进行全面效果评价,评估预期目标完成情况,并总结路径实施经验,分析路径表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修改、逐步完善临床护理路径表。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住院期间死亡情况,并于出院前1 d发放由本院自行设计的急性肾损伤并上消化道出血健康知识调查表,内容涉及疾病知识、用药知识、心理指导、作息要求、饮食原则、活动原则、感染预防、尿量记录、标本留取方法、治疗知识等10项,每项分数为0~10分,总分0~100分,总分≥80分为掌握。
同时发放本院护理部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由护士长对护理人员基础护理、健康宣教、心理护理、护理记录等护理质量进行评价,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护理质量越高。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住院死亡情况比较干预组患者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常规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住院病死率为32.26%,常规组为47.8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比较干预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87.10%(27/31)明显高于常规组的60.87%(1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969,P<0.05)。
2.3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较干预组患者非常满意率和总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的比较干预组的护理质量评分(97.28±2.4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67±2.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9.569,P<0.05)。
3 讨论临床护理路径的概念最先在20世纪中期,由美国护士Zander[7]首次提出,并成功应用于医院的急救护理,且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其已广泛应用于西方临床护理中,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进而节省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8-9]。
临床护理路径于1996年开始进入我国,经大多医疗结构和专业人员的探索和研究后,目前亦已取得较大进展,可有效提高护理工作的标准化,并迅速识别实际结果与预期效果之间的差异,利于护理人员有的放矢地开展护理工作,并通过持续进行质量改进,促进护理质量和护理有效性的提高,通过规范护理服务行为,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医院经济效益,对控制医疗成本,节省不必要的社会医疗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10-11]。
临床路径是指针对某个可预测治疗结果的某一疾病人群或某项临床症状设立并制定的诊疗方案,包含质量保证、循症医学、持续质量改进、整体护理等,而临床护理路径是指临床路径在护理工作中的实施和应用[12-14]。
本研究通过对AKI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护理路径的制定与实施,指导护理人员有目的、有预见性地进行护理,由常规护理中的被动护理转变为主动护理,避免常规护理中机械地执行医嘱、缺乏护理思考等,利于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增加护理主动性和责任感,确保医疗护理安全[15]。
此外,患者还可通过临床护理路径表了解自己住院期间的护理计划目标,主动参与护理过程,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和护理依从性,促进疾病恢复。
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期间,患者不断接受疾病相关知识及治疗、药物应用、饮食、作息等知识,不仅使患者充分了解病情进展及相关知识,还可增加护理人员与患者间的交流机会,促进患者与护理人员建立信任的桥梁,进而降低护患纠纷,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临床护理路径规范了护理服务行为,指导护理人员有计划性、有预见性地实施护理工作,避免护理人员交接班后,部分护理工作的重复或遗漏,能够有效降低护理差错和事故的发生率[16],使患者接受更优质的护理照顾。
此外,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期间,护士长定期检查,确保护理工作按临床护理路径表内容进行,及时发现路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处理,确保护理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常规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常规组,而健康知识掌握率和护理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护理质量评分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这充分显示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临床护理中的效果。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应用AKI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进一步促进护理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性,有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促进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