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矿的勘探报告

合集下载

云南山区地带锡矿地质勘查问题探析

云南山区地带锡矿地质勘查问题探析

云南山区地带锡矿地质勘查问题探析罗丛莉 柴 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051)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建设的发展,对锡的要求越来越高,锡矿的开采逐渐得到重视。

本文首先对锡矿进行介绍,然后分析了锡矿在云南的分布及特征,并着重对云南山区地带锡矿地质勘查的相关技术进行和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云南锡矿的进一步保护和开发。

关键词:云南;锡矿;地质勘查;探析云南锡矿集中分布在山区,为开采勘探带来难度,对开采技术也提出更高要求,同时要注重资源的可再生性和环境的保护,这样才能促进云南锡矿有序开采,保证开采质量,为相关工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资源条件。

在当前的环境下,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工业等发展的需要,对本地的锡矿的开采勘探技术的进一步研究非常有必要。

一、我国“锡”的介绍及应用我国云南省锡矿储量最大,占全国锡储量的31.4%,其矿床的数量占到全国的32.3%。

“锡”具有较好的防腐蚀性,与弱有机酸作用缓慢,即使有一定的腐蚀,被腐蚀后产生的物质也是无毒害的,多用于防腐蚀工业或一些食品行业中;还用于医疗化工、航空等工业中,并将其加工成易熔合金等。

二、锡矿在云南的分布概述(一)云南的锡矿分布介绍。

云南的锡矿储藏点丰富,其主要分布点是保山、文山以及个旧等。

现云南总计81个锡矿床,其中52个矿点、9个大型矿床、20个小型矿床,主要集中在个旧和都龙。

个旧主要的矿床多是锡石-多金属硫化物型,按照产出部位和矿石的次生氧化特征可将其划分为层间氧化矿床及夕卡岩硫化物矿床。

(二)锡矿在云南的分布特点分析1、山区分布较集中。

由于受到岩浆活动和板块构造等的影响,矿产多分布在山区。

云南本身有较多的山区分布,故锡矿集中分布于山区。

如云南的个旧地处华南后加里东褶皱系西南端的右江褶皱带,沉积作用较强,分层较多,由于地层的褶皱和断层等作用,再加上大规模的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等,就会产生较多以锡为主的矿产,进而形成了岩控锡石-多金属硫化物矿床,且规模较大。

江西石城松岭矿区锡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初步探讨

江西石城松岭矿区锡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初步探讨

江西石城松岭矿区锡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初步探讨江西石城松岭矿区位于中国江西省西部,是中国锡矿资源的主要产地之一。

锡矿地质特征和成因研究对于锡矿勘探和开发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对石城松岭矿区锡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进行初步探讨。

一、石城松岭矿区锡矿地质特征1.石城松岭矿区位于竹山-石城地块的中西部,矿区岩石类型以花岗岩、正长岩为主,地形呈现出西高东低的趋势。

2.石城松岭矿区内主要的锡矿类型有黑云母花岗岩型锡矿和石英脉型锡矿,其中石英脉型锡矿为主要类型。

3.锡矿在石城松岭矿区内主要存在于花岗岩和正长岩中的石英脉中,这些石英脉都发育在岩体内部或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上。

4.锡矿矿石主要成分是锡石矿物,其中含有大量的锡石、方铅矿、闪锌矿及硫化物等。

5.石城松岭矿区内的锡矿矿床主要呈现出薄层状、细脉状、裂隙状及蚀变状等不同类型的矿床。

二、石城松岭矿区锡矿成因1.石城松岭矿区内的锡矿成因主要与岩浆晚期和构造作用有关。

该地区花岗岩和正长岩在岩浆晚期与围岩交互作用,形成了石英脉和蚀变带,富集着锡等矿物元素。

2.构造作用是石城松岭矿区内锡矿形成的重要因素。

该地区的构造运动使得石英脉形成,并且在构造运动的过程中,锡等矿物元素得以向上集聚,形成了锡矿矿床。

3.地质历史漫长,古地幔物质混有更丰富的金属矿物,火山活动、岩浆侵入和构造运动是很重要的。

石城松岭地区的火山岩浆活动,使得锡矿物质从地底深处迁移而成矿,加上构造运动和热液改造的作用,使锡矿化定义呈现出了多样性。

综上所述,石城松岭矿区的锡矿成因主要与岩浆晚期和构造作用有关。

在地质历史的漫长过程中,火山活动、侵入作用和构造运动等都曾起到过重要作用,形成了石城松岭矿区丰富的锡矿资源。

研究石城松岭矿区的锡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对于深入开展矿产勘探和开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为中国锡矿资源的主要产地之一,石城松岭矿区的生产状况备受关注。

下面将列出近几年石城松岭矿区的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

一、石城松岭矿区锡矿产量自2017年至今,石城松岭矿区的锡矿产量达到了近1万吨。

南岭地区锡矿成矿规律研究

南岭地区锡矿成矿规律研究

南岭地区锡矿成矿规律研究南岭地区曾经发生过三次大的成矿作用,形成了很多的矿产资源,对于成矿规律的研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南岭地区是我国锡矿勘查评价的重要对象,对其他地区成矿的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章从南岭地区的地质背景、成矿影响因素以及成矿规律进行了论述。

标签:锡矿成矿规律南岭地区南岭地区的锡矿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不仅为我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资源保障,还为我国矿产资源成矿原因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和指导。

研究南岭地区锡矿的成矿规律是我国矿产资源研究的一项重要突破。

1南岭地区成矿的地质背景南岭地区主要位于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的交界处,因此大多数的金属矿床也分布在附近。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质环境的变迁,南岭地区发生了很多次的地质变化,包括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等大规模的地质变迁,也包括一些地表上小范围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运动。

这些地质变迁起到了强烈的金属成矿作用,成为了南岭地区锡矿成矿的主要原因。

1.1构造运动南岭地区临近一个东西向的构造-岩浆带与北东向的板块边缘构造年龄带的交汇部位。

也就是说南岭地区位于一个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十分不稳定,经常会出现规模大小不一的地质运动,其中的一个典型就是构造运动。

板块运动主要有张裂运动和挤压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板块会出现碰撞或者相互分离的现象。

根据研究表明,南岭地区的锡矿石形成于板块拼接也就是相互碰撞之后,其大地构造背景应为碰撞后拉张松弛阶段。

1.2岩浆活动地壳运动的另一种形式就是岩浆活动,岩浆活动主要是有地壳的不稳定运动引起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岩浆的内压力不够大,使其没有喷出地表就冷凝成了侵入岩;另一种是内压力足够大,使其直接喷出地表形成了火山和其他类型的岩石。

南岭地区锡矿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花岗岩,是属于地壳运动之后花岗质岩浆活动的产物,由此产生了一部分的锡矿资源。

2锡矿成矿规律南岭地区锡矿的勘查和研究是我国资源能源研究的重要项目,对于锡矿的研究主要包括它的成矿时期、成矿原因以及成矿规律。

个旧锡矿高松矿田水文地质调查

个旧锡矿高松矿田水文地质调查

第26卷增刊1 2017年6月中 国 矿 业CHINA MINING MAGAZINE Vol.26,SupplJun. 2017个旧锡矿高松矿田水文地质调查康德明1,杨智鹏2(1.云南锡业有限公司大屯锡矿,云南个旧661021;2.云南财经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云南昆明650221) 摘 要:个旧锡矿高松矿田区是我国主要锡产区之一,随着开采标高下降,矿区地下水越来越复杂。

本次调查通过剖面调查、岩石样品和钻孔岩芯分析、地下水环境调查等研究,从岩溶发育规律、天然水文地质、开采水文地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高松矿田地下水可划分为两个边界条件清晰的独立水文地质单元,以大气降雨补给为主,集中以暗河或直接向溪沟泄流;②矿坑潜在充水水源主要有大气降水及个旧组含水层,其中矿坑与顶部岩溶洼地有直接水力联系,遇强降雨易发生透水危害;③个旧组含水层在未来开采水平依然发育有溶洞,矿坑开采很容易直接揭露岩溶水,引发突水危害。

关键词:水文地质;调查;个旧锡矿高松矿田 中图分类号:P6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051(2017)S1-0191-04The hydro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in Gaosong field of Gejiu tin mineKANG Deming1,YANG Zhipeng2(1.Datun Tin Mine,Yunnan Tin Industry Co.,Ltd.,Gejiu 661021,China;2.School of Urban andEnvironment,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Kunming 650221,China) Abstract:Gaosong field of Gejiu tin mine is one of the main tin producing mines in China.With theexploitation going deep,the groundwater becomes more and more complicated.This investigation analyzedthe karst development law and(natural and mining)hydrogeology though section survey,rock sample andbore core analysis,and groundwater survey.The results show that:①groundwater in Gaosong field can bedivided into twoindependent hydrogeological units with clear boundary conditions,and every hydrogeologicalunit is mainly atmospheric rainfall supply and directly excretes to creeks and underground rivers;②thepotential pit water source is mainly composed of atmospheric precipitation and Gejiu group aquifer,and themining pits have direct hydraulic connection with the top karst depression and maybe endangered by strongprecipitationl;③gejiu group aquifer will still develop karst caves in future mining,and the mining pits caneasily uncover karst water directly and cause water inrush accidents. Keywords:hydrogeology;investigation;Gaosong field of Gejiu tin mine收稿日期:2017-04-24 责任编辑:刘硕0 引 言个旧锡矿高松矿田位于个旧市大屯镇,距个旧市约9km,至蒙自市约21km。

湖南茶陵锡田锡铅锌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doc

湖南茶陵锡田锡铅锌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doc

湖南茶陵锡田锡铅锌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doc湖南茶陵锡田锡铅锌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1. 攸县幅G-49-12 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5973,区调,1/20万,湖南省株洲市攸县,湖南省地质局区域地质测量队,1965/12图区位于湘东,地跨湘、赣,面积7332平方公里。

调查按规范进行。

成果是:基本建立了图区较正确的地层系统,对分布于图区东部武功山和罗霄山脉地区浅变质岩系,以往统称之为龙山群中,采获有笔石地层,依次划分为板溪群。

醴陵、攸县和茶陵、永兴红层盆地红层中首次采获有恐龙蛋、龟、鱼类化石,证实其时代属白垩纪,初步查明了宁岗岩体属加里东期邓阜仙岩体属印支晚期至燕山早期,钨田、白莲寺、川口等岩体属燕山早期至晚期,燕山期岩体与钨、锡成矿关系密切,如川口钨矿即是。

区域构造形迹以北北东向为主,形成一系列褶皱、断裂,其次北东向构造形迹,在图区东部亦可见及。

2. 攸县幅G-49-12 1/20万区域矿产报告5974,区调,1/20万,湖南省株洲市攸县,湖南省地质局区域地质测量队,1965/12测区地跨湘赣两省,分属株洲、衡阳市及江西莲花冈小部分,面积7332平方公里。

完成工作量:溪流重砂样5550个,金属量测量样16307个,水化学样598个,共发现各类异常区或点79处,新发现矿点15处。

其中以石峡汞矿,石塘钨矿最具代表。

初步划分了南木圹--严仙岭钨砷、柏市铅锌、白莲寺钨、石峡--银矿冲铅锌汞、邓阜仙--枫木坳钨、清水--凉江铅锌锑、三角潭--川口钨、锡田钨锡钼铋等8个找矿远景区。

3. 攸县幅1/20万区域化探报告8445,区调、区域物化探调查,1/20万,湖南省株洲市攸县,湖南省地矿局物探队,孙长美[等],1985/11根据地矿部物化探局和省厅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对1/20万攸县幅重新进行了区域化探扫面,采集水系沉积物样品2036个,分析样品2256件,编制了39种元素(氧化物)地球化学图和4组元素综合异常图,以及地球化学找矿远景区(带)图共计1套44张。

矿床学—锡矿调查报告

矿床学—锡矿调查报告

矿床学--锡矿调查报告班级:姓名:学号:“有色精灵”——锡矿锡是人类最早发现并得到广泛应用的金属之一,早在商代,我们的祖先就能用锡生产青铜器皿。

作为世界上的稀有金属之一,锡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004%,全球锡储量约480万吨,基础储量约为1100万吨。

在自然界中锡主要以自然元素、金属互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硫化物、硫盐、硅酸盐、硼酸盐等形式存在。

目前已发现锡矿物和含锡矿物五十余种,其中具有工业价值的主要矿物为:锡石、黄锡矿、圆柱锡矿、硫锡铅矿和辉锑锡铅矿。

有时黑硫银锡矿、黑硼锡矿、马来亚石、水锡石、水镁锡矿等也可以相对富集,形成工业价值。

锡矿价格走势1.锡矿国内外资源分布,储量锡矿呈带状分布,太平洋地区是主要蕴藏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东亚两大锡矿带。

东南亚锡矿带北起缅甸的掸邦高原,沿缅泰边境向南经马来半岛西部,延伸到印度尼西亚的邦加岛和勿里洞岛。

伴生有钨,故有“锡钨地带”之称。

其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60%。

锡矿在全球主要分布在中国、印度尼西亚、秘鲁、巴西、玻利维亚、马来西亚、俄罗斯、澳大利亚、泰国等国。

其他地区共计约18万吨。

美国地质调查局2015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锡储量共约480万吨。

中国拥有150万吨,印尼80万吨,巴西70万吨,玻利维亚40万吨,澳大利亚37万吨,具体如下图:1.1中国锡资源分布,储量,供应量中国是世界上锡矿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

锡资源储量位居全球第一,探明储量约150万吨,占全球探明储量的28.85%,储量基础350万吨。

总保有储量407万吨,居世界第2位。

我国共探明矿产地293处,分布于15个省(区),以广西、云南两省(区)储量最多。

云南、广西和湖南是中国最大的产锡基地,目前三个省(区)锡精矿产量合计约占全国总产量的90%。

广西南丹的大厂是我国特大型锡矿基地之一,也是世界少有的特大型多金属锡矿床。

云南锡矿保有储量略低于广西,居全国第二位,而产量居全国之首。

个旧锡矿位于云南省南部边陲,自古享有“锡都”之誉,是我国最大的锡矿,个旧的锡开采历史悠久,现已形成采、选、炼生产体系。

江西尖峰坡锡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江西尖峰坡锡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江西尖峰坡锡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近年来在老矿山周边寻找接替资源,缓解矿山危机情况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

尖峰坡锡矿位于江西省德安县彭山矿田内,为开采多年的老矿山,后续资源不足,属中度危机矿山。

本文对尖峰坡锡矿资料进行重新整理,结合彭山矿田几十年的勘查资料及近几年找矿的成果,通过物化探异常和地质特征分析,认为在尖峰坡锡矿周边及深部仍存在较大的找矿潜力。

如果能在矿床深部有所突破,不仅能延长矿山生产寿命,还可为彭山矿田深部找矿工作指明方向。

标签:老矿山接替资源锡矿找矿潜力0引言尖峰坡锡矿位于江西省德安县彭山矿田内,为开采多年的老矿山,后续资源不足,属中度危机矿山,如何解决资源接替、矿山资源枯竭问题已成为首要任务。

本文以原尖峰坡锡矿勘探报告为工作基础,以彭山矿田成矿规律及成矿模式为技术指导和找矿方向,结合尖峰坡锡矿周边近几年勘查成果,系统研究尖峰坡锡矿矿床成因,明确找矿思路,探寻采矿权深部引起物探异常的原因,以便寻找尖峰坡锡矿乃至彭山矿田深部第二找矿空间。

1地质特征1.1矿区地质特征尖峰坡矿区锡矿位于扬子板块下扬子地块内、中下扬子坳陷带南缘、九江坳陷南缘偏九岭-障公山推覆隆起带一侧、彭山多金属矿集区内,南与江南台隆相毗邻,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锡~多金属成矿区。

区内地层以寒武系-南华系地层为主。

矿区构造较简单,主要由西部的穹窿核部构造和东部的单斜构造组成,深部有一隐伏的花岗岩体。

区内岩浆岩有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细粒白云母花岗岩、花岗斑岩及细碧角斑岩。

与成矿有关的主要为黑云母花岗岩,与双桥山群下亚浅变质岩呈侵入接触关系,属隐伏花岗岩体。

1.2矿体地质特征本区矿体呈层状顺层分布在震旦系和南华系有利岩层中,不同的岩层组合常具有各自的矿化特征及相应的矿石类型。

根据邻近曾家垄锡矿区矿体分带原则,按矿体赋存岩石的组合特点及层位,由上而下依次分出Ⅰ~Ⅹ十个含矿带,其中Ⅱ矿带含矿性较好,为本区最主要的矿带,次为Ⅳ矿带。

其他各矿带仅有零星小矿体。

锡矿山采空区勘查报告

锡矿山采空区勘查报告

XXXX市锡矿山锑矿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宝大兴采空区勘查报告一、前言(一)任务来源素有盛名的“世界锑都”——XXXX锡矿山经过百多年的开采,地表矸石遍地,老窿遍布;地下巷道纵横,阡陌交通,千窗百孔;空中毒气飞舞,毒尘遍布;采矿炮声隆隆,地震波震得玻璃破碎,瓦片飞坠,山摇地动;场地四周草木枯萎,满目疮痍,地表下沉,房屋开裂,居民生活在惶惶不可终日之中。

当地居民联名上访,各居委会多次书面报告请求较快地解决锡矿山地区居民的安危问题及移民问题。

此举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锡矿山街道办事处,XXXXX市政府多次派人调查了解实情,同时向XXX、省政府反映锡矿山宝大兴采空区存在严重地质灾害隐患。

在省政府的支持下,2005年8月省国土资源厅组织XX市与XX市国土资源局的相关人员进行了实地调查,与XX人民政府交换了意见,下发了湖南省国土资源厅(2005)116号文件,建议当地政府迅速开展对宝大兴采空区的全面调查,认真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XXX市国土资源局委托湖南省工程勘察院承担XXX 市锡矿山锑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的宝大兴采空区的勘查任务。

(二)位置、交通及经济条件勘查场地位于XXX市锡矿山街道办事处陶塘居委会和长龙界居委会辖区内。

据省国土资源厅(2005)116号文件和XX市国土资源局下达关于锡矿山宝大兴采空区勘查任务委托书、勘查范围南起锡矿山北矿文化宫,北至锡矿山一中的狭长人口密集区,地理座标为东经,北纬。

勘查区有田坪至冷水江公路经过,XX市区有XX 铁路经过、通往各县、市的公路网密集,资江横贯市区,可航行150吨以上船只,水陆交通十分方便。

XX市为新兴崛起的工业城市,而锡矿山锑矿是XX税收的主要来源,锡矿山锑矿号称世界锑都,储量之丰,全世界罕见。

锑矿开采久盛不衰,从解放前的私有制公司到解放后的锡矿山矿务局,采矿队伍庞大,服务业兴旺,勘查区内商铺林立,一片繁华景象。

近年来,矿山主要开采深部剩余储量,因资源枯竭,矿井开采进入萎缩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市锡矿山地质环境勘探报告编写单位:XXX勘探大队项目负责人:XXX报告编写人:XXX、陈XX总工程师:XXX大队长:陈XX提交报告单位:XXX勘探大队报告提交时间:2006年4月目录第一章绪论--------------------------------------------------1(一)工作目的任务(二)位置、交通(三)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四)以往工作评述(五)本次工作情况第二章区域地质和矿区地质--------------------------------------1(一)区域地质(二)矿区地质第三章矿床特征---------------------------------------------1(一)矿床规模及矿体(层)特征(二)矿石质量特征(三)矿石类型和品级(四)矿体(层)围岩及夹石情况(五)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第四章水文地质--------------------------------------------2(一)水文地质概况(二)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三)生产矿井、老碉(窿)水文地质情况(四)矿区水文地质(五)矿坑(或露天采矿场)涌水量预测(六)供水(七)小结第五章地质勘探工作及其质量评述------------------------------3(一)勘探方法及工作情况(二)钻探和坑探工程质量评述(三)地形、地质勘探工程测量工作及其质量评述(四) 地质测量工作及其质量评述(五)物、化探工作及其质量评述(六)采样、化验和岩矿鉴定工作及其质量评述第六章储量计算----------------------------------------3附图----------------------------------------------------------4附表----------------------------------------------------------4第一章绪论(一)工作目的任务:勘探目的:查明该矿山是否为锡矿,并勘查其生产地质条件。

勘探任务:对矿区进行地形地质测量,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其它开采技术条件、查明矿区的构造形态,含锡矿地层特征,可采矿产层的矿体特征及其变化情况,计算B+C+D级储量,最终目的任务就是为开采生产该矿产。

(二)位置、交通:勘查场地位于XXX市XX街道办事处XX居委会和XXX居委会辖区内。

勘查范围南起XXX文化宫,北至锡矿山一中的狭长人口密集区,地理座标为东经,北纬。

勘查区有XX公路经过,XX市区有XX铁路经过、通往各县、市的公路网密集,资江横贯市区,可航行150吨以上船只,水陆交通十分方便。

(三)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概述矿区地形的主要特征、山岳类型、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河流及其流量,最高洪水位等。

根据有代表性的气象资料,说明矿区的气候特征、气温变化、降雨量、暴雨强度、蒸发量、相对湿度、风力、风向、雷电情况、雨季或冻期、冻土层深度等。

收集有关地震方面的资料,说明矿区是否处于地震活动区。

简述区内工业、矿业、农业、燃料、电力、供水水源、建筑材料等。

(四)以往工作评述:暂无勘探队伍对此矿区进行勘探工作。

(五)本次工作情况:我勘探队伍于2006年2月17日进场,对勘查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勘查工作,至3月17日完成全部野外工作。

收集了勘查范围及附近的区域地质,矿山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及气象水文资料;同时我们对包括勘查区及以外的与勘查区地质环境有关联的或有可能影响勘查区地质环境的范围进行了调查访问工作。

第二章区域地质和矿区地质(一)区域地质:该区内断层不甚发育,亦无岩浆岩的影响,但含锡矿地层沿走向、倾向产状均有一定变化。

(二)矿区地质:1.地层:矿区本部为单调而雄厚石灰岩,化石极少,不能断定其时代。

2.构造:矿区西北则有花岗岩大侵入体,东南二方有大断层经过而形成XX盆地与XX深谷。

自XX至XXX中可见前寒武系变质岩、泥盆系灰岩、二叠系马平灰岩、玄武岩及三叠系个旧石灰岩和三叠系火把冲煤系。

本区锡矿为原生锡石脉,产状为混合脉,生于个旧灰岩层之裂缝及层面中。

3.岩浆活动:无岩浆活动。

4.变质作用和围岩蚀变:准地槽沉积及过渡型的构造形式与广泛的酸性岩浆活动是构成区内锡矿及金属矿床产生的地质背景;区内脉锡矿床以锡石--硫化物矿为主,其次为锡石--石英矿,其中以产于接触带的含锡矽卡岩--硫化物矿及其外围大理岩中的锡石--绿泥石--硫化物型的似层状及柱状矿体规模最大。

第三章矿床特征(一)矿床规模及矿体(层)特征:区内有大面积的残积、坡积、洪积砂锡矿床,锡矿床产于特定矿源层的构造破碎带中,受相邻花岗岩体影响,但不一定有直接的成因联系。

(二)矿石质量特征:以原生锡矿为主,砂锡矿居次要地位,含锡品位高,锡石颗粒较细,含铅、钨等有用组份。

共生及伴生的矿产有铜、铅、锌等。

(三)矿石类型和品级:略(四)矿体(层)围岩及夹石情况:略(五)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1、花岗岩区或隐伏花岗岩区;2、大理岩、角岩、矽卡岩、云英岩、电英岩区;3、流纹岩、花岗岩、花岗质斑岩内及其接触带附近,个别富锡地区的超基性岩、辉长岩;4、重砂测量。

因锡石硬度大,不溶于一般的酸碱,在自然风化状态下相当稳定,因此常以重矿物产于水系沉积物的底部。

从风化土层和水沟沉积物中取样,淘洗,看有否锡石或木锡存在。

木锡是Sn4+的盐类水解,分凝出Sn(OH)4的溶胶和凝胶,脱水后而形成的,形似木头状物质;5、硅化带、石英脉、硫化物石英脉;6、断裂破碎带、铁帽、巧克力土(含锡矽卡岩、大理岩风化而成的土壤);7、富氟岩石及蚀变岩。

锡易与氟形成络合物迁移,当锡沉淀后,氟就滞留在附近的岩石内。

因此,氟、硼、锡、砷、锑、铜等异常可指示锡的成矿远景区,且可预测锡的储量的大小。

(六)矿区内其他有益矿产情况;共生及伴生的矿产有铜、铅、锌等。

其勘探的程度、规模、分布、矿石质量等。

(略)第四章水文地质(一)水文地质概况:略(二)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略(三)生产矿井、老碉(窿)水文地质情况:略(四) 矿区水文地质:略(五)矿坑(或露天采矿场)涌水量预测:略(六)供水:1.供水水源:指出可作供水的水源地及其水文地质特征。

2.水质、水量及其评述。

3.说明供水方案意见。

(七)小结:1.矿区水文地质类型及特点。

2.对矿区水文地质工作程度和质量进行评述。

3. 对未来开采,疏干、排水、防水、排供水结合、矿坑水综合利用等方面提出意见。

还应说明疏干后可能引起地面沉陷的程度及范围。

4.环境污染的可能性及防治意见。

5.对开采过程中可能出现和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

第五章地质勘探工作及其质量评述(一)勘探方法及工作情况:矿体规模属特大型,形态简单、厚度稳定,主要组分分布不均匀,有矿化连续的似层状矿体。

其勘探工程间距为:沿走向50-60(100-120);沿倾斜50-60(100-120)。

主要采用的勘探手段为钻探探求、坑道检查(钻探探求)(二) 钻探和坑探工程质量评述:全区共设置20个钻孔3000m,见矿也参考资源储量估算14个钻孔1480m 。

直孔每百米用氢氟酸测倾角一次,超差补测方位角。

斜孔每50米用包良柯夫仪测倾角、方位角;每百米左右丈量钻距,超差及时消除。

全部钻孔进行了简易水文观测,大部分见矿钻孔全用水泥封孔,对两个钻孔封孔质量检查合格。

在检查班报表及岩矿芯摆放,长度丈量正确基础上进行地质编录,岩矿芯采取率大于90%。

所有钻孔均按六项指标进行检查验收,其中15个为优质孔,6个为合格孔。

(三) 地形、地质勘探工程测量工作及其质量评述:探槽、竖井、平测、测量均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直接测量,将测得的坐标展绘在实际材料图上,经验证其精度完全达到规范要求。

坑道测量,利用导线确定近井点位置,进行坑道导线测量,坑道拐弯处顶板中间,采用经纬度仪测水平角及垂直角,钢尺丈量距离确定,其质量满足规范要求。

(四) 地质测量工作及其质量评述:矿区地质测图精度为1:10000-1:50000,矿床地质图精度为1:1000-1:2000,测制方法略。

(五)物、化探工作及其质量评述:该矿床与硫化物共生,采用时间域激发极化法(中间梯度)网度为100X20cm,西段:2.7km2,东段:0.7km2,物理点1800个,使用WDJS-1接收机观测,WDFX-2型发电机供电。

观测参数为视极化率ηs。

质检量为总工作量3%,ηs的相对均方误差±1.63%。

质量满足规范规程要求。

(六)采样、化验和岩矿鉴定工作及其质量评述:采用光谱分析、全分析、单项分析、组合分析等样品的采样方法,其规格及其确定的依据;采样工作质量及样品的代表性;采样工作的检查结果。

样品加工及 K 值选择的依据略。

第六章储量计算(一)储量计算的工业指标。

1、最低可采厚度0.70米2、最高可采灰份不大于 40%(二)储量计算方法的选择及其依据。

采用高线法分块段分水平计算储量。

其依据略。

(三)储量计算主要参数的确定。

1、计算公式Q=SxMxD/Cosa式中:Q一锡矿层储量(吨)S一锡矿层平面面积(平方米)a一锡矿层倾角(度)D一容重(吨/米³)2、储量计算参数的确定1)各块段锡矿层平面面积(S)的确定在储量计算图上利用几何公式法结合网格法直接计取。

2)各块段锡矿层平均厚度(M)的确定。

各块段锡矿层厚度用相邻控矿工程见矿体厚度的算术平均值,或就近控矿工程的可采厚度。

3)锡矿层倾角(a)的确定对不同的块段,采用图中等高线段距与等高距的反正切的函数求得,即坡度尺法求得不同块段的角度。

4)各块段锡矿层容重(D)各块段容重用前人分析结果的平均值1.2吨/米³(四)矿体(层)圈定的原则。

圈定矿脉时,在单工程中,从等于或大于边界品位圈起,但矿脉或块段平均品位必须大于或等于最低工业品位,厚度大于或等于最低可采厚度,当矿脉厚度小于最低可采厚度时,且品位大于工业品位时,用米百分值圈定矿。

(五)储量级别和块段的划分原则:根据《锡矿资源地质勘探规范》》要求;勘探类型为一类一型的井田,各级储量圈定原则,将矿区内及相邻井田最低控矿工程以上的块段定为B级(但与风化带直接接触的块段为C级)由B级外推至950水平以上块段为C级,其余块段为D级,具体划分见储量计算图;块段的划分东西以井田边界、勘探线为界,上下以开采中段(垂高50米)、风化带界限为界,并按不同的储量级别划分块段,具体划分见储量计算图(六)储量计算结果:(略)。

(七)储量计算的检查方法:(略)。

(八) 伴生组分和共生矿产的储量计算方法及结果。

(九)有关储量计算中需要说明的问题:(略)。

地质勘探成果的总评述:对矿床控制和研究程度,地质报告资料的完备程度及其质量等作出概括的、结论性的评述。

(一)矿床控制和研究程度:略(二)矿床成矿基本规律和远景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