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新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远方的钟声 湘艺版

合集下载

(演唱)远方的钟声-湘文艺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演唱)远方的钟声-湘文艺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演唱) 远方的钟声-湘文艺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简介
本教案适用于湘文艺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第七单元,主要内容是学习并演唱歌曲《远方的钟声》。

通过学习本单元内容,学生将可以了解音乐的节奏感和情感表达。

教学目标
•学习和演唱歌曲《远方的钟声》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熟悉音乐的节奏感和基本乐理知识
教学准备
•播放器
•歌曲《远方的钟声》伴奏音乐
•教师准备的歌词与谱子
•音乐教学PPT
教学步骤
第一步:引入
1.教师播放歌曲《远方的钟声》,带领学生欣赏。

2.让学生听音乐后,感受心中的情感。

第二步:歌曲学唱
1.教师先用手拍出歌曲的节奏感,带领学生一起模仿拍手。

2.教师放歌曲伴奏,结合歌词给学生唱一遍。

3.让学生跟着歌曲节奏和歌词唱几遍。

4.教师分组让学生进行团队练习,分工合作,学会演唱歌曲。

第三步:情感表达
1.让学生表演自己的情感,模仿拍手的节奏。

2.让学生自己体会歌曲中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感受。

第四步:乐理知识教学
1.教师向学生讲解歌曲的节拍、调性和节奏。

2.教师讲解歌曲的旋律特点和歌词内容。

第五步:综合演练
1.教师放歌曲伴奏,让学生熟练地演唱《远方的钟声》。

2.教师指导学生注意节奏感、情感表达和语音语调等方面的问题。

总结
通过学习本单元内容,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还能够培养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提高自我表达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同时,也能够进一步了解音乐的节奏感和基本乐理知识,为以后的音乐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四年级上册全册音乐教案及计划

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四年级上册全册音乐教案及计划

高台县巷道镇中心小学教师教案(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任教校区:西八里教学区任教学科:音乐任教班级:四年级任教老师:赵大山高台县巷道镇中心小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音乐课时安排计划周次日期课题教时1 8月28日至9月3日第一课:茉莉花 12 9月4日至9月10日第一课:茉莉花 23 9月11日至9月17日第二课:小小足球赛 24 9月18日至9月24日第三课:“告别”与“惊愕” 2第一课《茉莉花》教学目标:1、了解《茉莉花》民歌风格。

2、通过比较不同地方民歌《茉莉花》了解各民族地方音乐特色。

3、通过学习《茉莉花》使学生了解和喜爱我国民族音乐文化。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比较不同地方民歌《茉莉花》了解各民族地方音乐特色。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茉莉花》使学生了解和喜爱我国民族音乐文化。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一位中国小女孩在亿万观众注视中,唱响了一首中国民歌,你们想听吗?1、学生欣赏(播放2004奥运会闭幕式录像片断)师:你们听出来是什么歌吗?生:茉莉花2、谈谈感想师:在这举世瞩目时刻,编导为什么选择了《茉莉花》这首民歌。

(生畅谈)师:是啊,茉莉花代表纯洁,代表纯洁中国人民,更代表中国人民热忱欢迎世界人民2008年到中国做客一颗真诚心。

二、唱花--学唱歌曲《茉莉花》1、创设情境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茉莉花吗?闻过茉莉花香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惊喜,你们看:(CAI展示江南风景及茉莉花图片,背景音乐为民乐合奏《茉莉花》)师在教室洒上茉莉花清新剂。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到了什么?(生畅谈置身茉莉花丛感受)2、学生练习呼吸及歌唱师:是啊,我们仿佛进入了一幅美丽画卷:小桥、流水、茉莉、花香。

让我们都变成一只美丽蝴蝶,尽情吮吸这芳香花蜜吧!(师引导学生深吸气,用哼鸣随琴哼唱歌曲旋律)3、演唱歌曲及歌曲处理①指导学生用柔美声音演唱歌词师:你们刚才声音就像是天籁之音,相信加入歌词,你们也一定唱得更美。

小学四年级音乐远方钟声教案

小学四年级音乐远方钟声教案

小学四年级音乐远方钟声教案篇一:2019年新湘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课教学内容:1.演唱《茉莉花》2.读谱唱歌《知了》3.听赏《杨柳青》《采茶舞曲》教学目标:1.通过听唱、自学等形式学习歌曲《茉莉花》。

并能有感情的背唱歌曲《茉莉花》。

2.通过变换演唱形式巩固歌曲。

3.通过歌唱让学生从中感受江苏民歌的特点。

即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有创造性的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验江苏民歌的风格,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歌唱《茉莉花》。

难点:变换方式表演歌曲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生在歌曲《茉莉花》的音乐声中走进教室。

一.识茉莉1. 师生问好2.谜语:我们来猜一个脑筋急转弯:什么花最没有力气?出示图片,师:是茉莉(没力)花,有谁来说一说对茉莉花的了解。

原产于印度、巴基斯坦,茉莉花是菲律宾、突尼斯、印尼的国花,象征着爱情和友谊。

主要是白色,紫色少有。

可用于制作茉莉花茶、提炼香料等。

大约在宋代进入中车,明代大量种植,中国广西的横县茉莉花产量全国领先。

二、听茉莉学生再次聆听《茉莉花》三、唱茉莉花1.自学演唱歌曲《茉莉花》茉莉花在中国传唱了几百年,在智慧的中国人民的代代传唱下,它的形式变得丰富多彩,全国各地流传着不同版本的《茉莉花》,让我们一边听录音一边对照课本上的歌谱,唱响《茉莉花》(1)学生跟录音轻声唱(2)教师弹奏学生自学跟唱哪一句比较难唱,师生共同解决。

(3)跟琴唱全曲师:我们怎样把这首歌曲唱得更好听呢?可以从速度、力度、歌唱方法上考虑,你可以具体说出每一个乐句。

老师提出要求看能不能把刚才我们说的运用上,一个乐句一换气。

(教师伴奏学生跟唱)(4)采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演唱歌曲:哼唱、领唱+齐唱、对唱等(5)尝试一种比较难的演唱形式,你们敢于接受挑战吗?采用轮唱。

2.从歌词推歌谱我们已经学会了演唱这首《茉莉花》,让我们把它的歌谱唱出来吧。

四、延伸欣赏1.2019年央视蛇年春晚上,中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与来自加拿大的女歌手席琳迪翁一同献唱歌曲《茉莉花》,这也是此次春晚的一大亮点。

2024年湘艺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2024年湘艺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2024年湘艺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湘艺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材第三单元《美丽的田园》中的第5课时。

详细内容包括:欣赏《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学唱歌曲《我们的田野》,了解歌曲的背景及音乐特点,掌握简单的音乐理论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欣赏和学唱,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2. 使学生掌握歌曲《我们的田野》的旋律和歌词,提高歌唱能力。

3. 了解歌曲的背景及音乐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我们的田野》的旋律和节奏。

教学重点:掌握歌曲的旋律、歌词及音乐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音乐教材、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草原美景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欣赏《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

(2)学唱《我们的田野》,分析歌曲的背景、音乐特点,指导学生掌握旋律和歌词。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跟随钢琴伴奏,集体演唱《我们的田野》,教师巡回指导。

4. 歌曲演唱与展示(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我们的田野》,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学生给予评价。

5. 音乐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简单的音乐理论知识,如音符、节奏等。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歌曲《我们的田野》的歌词。

2. 黑板右侧:歌曲的旋律简谱,标注节奏和音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我们的田野》的歌词,标注节奏和音高。

2. 答案:歌词、节奏和音高正确无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歌曲旋律和歌词的掌握情况,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选择适合四年级学生认知水平的歌曲和音乐知识。

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确保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10课《远方钟声》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10课《远方钟声》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10课《远方钟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远方钟声》是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10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简单的歌词展现了远方钟声的景象,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妙。

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较为简单,适合四年级学生的学习。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提高音乐素养,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的理论知识掌握不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远方钟声》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引导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如节奏、旋律等。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集体荣誉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远方钟声》的节奏和旋律的掌握。

2.对音乐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讲解法:教师讲解音乐理论知识,学生听讲并实践。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练习,相互交流、协作。

4.情境教学法: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音乐。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远方钟声》的旋律、歌词、图片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伴奏。

3.乐谱:歌曲《远方钟声》的简谱和五线谱。

4.教学用具:三角板、拍手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远方钟声》,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妙。

引导学生谈论对歌曲的感悟,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歌曲《远方钟声》的简谱和五线谱,讲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哼唱歌曲,熟悉旋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一名组长。

每组学生按照歌曲的节奏和旋律,集体演唱歌曲。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演唱,检查他们对歌曲的掌握程度。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10课《远方钟声》教案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10课《远方钟声》教案

《远方钟声》教学目标:1、能从以钟声为主题的音乐作品中感受和体验中外不同风格的美妙的“钟声”音乐,唤起学生心底的遐想,使之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增强音乐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2、能用准确的节奏、正确的换气和和谐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远方钟声》,表现美妙的“钟声”音乐。

3、在聆听乐曲的过程中能对音乐的主题曲调留有印象,并能根据个人的认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出相应的反应。

教学重点:感受和表现“钟声”音乐点。

教学难点:和谐准确的演唱三声部。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引入课题师:老师现在要让你们猜一猜,你们听到的是什么声音呢?(钟声)1、课件播放钟声(当)师:今天老师带了各种各样的钟声,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2、课件出示钟声图片及播放各种钟声。

师:谁能来唱唱你听到的钟声呢?3、请学生模仿钟声(提示学生模仿大钟、小钟等声音)二、基础训练导语:同学们唱的都很不错,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特别适合大钟演唱的旋律,请看(出示课件),你们能唱一唱吗?1、师弹琴,生唱旋律2、学生用身体模仿钟声师:真不错,刚才我看到同学们唱的时候身体不由自主的动起来了,那我们能不能用身体来做一做听到的声音呢?3、用碰铃模仿小钟的声音师:你们模仿的真可爱,老师这里又有一个小钟,它唱的声音跟你们唱的都不一样,你们来听听。

(1)师用碰铃打节奏(带领学生唱出叮叮)(2)请学生尝试,指名生上台敲碰铃,师带领其他学生拍节奏。

4、大钟、小钟合奏。

(1)分组练习师:同学们敲小钟敲得怎么样,大钟说我也想来试一试,我想和小钟一起唱,那我们来做一做大钟和小钟一起唱好不好啊,请1、2两组的同学当小钟,小钟用什么声好?(叮、叮、叮)就用这个,我们来试试看,老师当敲钟的人。

(师用手摆拍)师:请3、4组同学当大钟,大钟用什么声音好?(当、当、当)那我们也来试试。

(师用三拍子指挥)(2)俩钟合奏。

师:真不错,准备好了,敲钟的人敲到哪里,哪边就做出歌声好吗?我来测测你们的反应能力。

(师指挥)师:同学们都很厉害,那老师又要变化了,准备(师指挥)三、课堂小结谢谢大家今天带来这么美妙的钟声,现在请同学们听着《远方钟声》,轻轻的离开教室吧﹗。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10课《远方的钟声-读谱唱歌》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10课《远方的钟声-读谱唱歌》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10课《远方的钟声-读谱唱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远方的钟声-读谱唱歌》是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的第10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简单的乐理知识,能够读懂五线谱,并能够演唱歌曲。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演唱,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学会了简单的音符和节奏,对音乐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他们的音乐理论知识还不够完善,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同时,学生们的学习能力有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因材施教,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简单的乐理知识,能够读懂五线谱,并能够正确地演唱歌曲。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集体唱、小组唱、个人唱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使他们在音乐中得到美的享受。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读懂五线谱,并能够正确地演唱歌曲。

2.教学难点:五线谱的识谱和唱名,以及音乐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教学法、个别指导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乐器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一段美妙的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乐理知识讲解:讲解五线谱的基本知识,包括五线谱的构成、谱号、音符、休止符等,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

3.实践演唱:让学生拿着五线谱,跟着老师的琴声一起演唱,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4.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练习演唱,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5.课堂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10课《远方钟声》教案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10课《远方钟声》教案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10课《远方钟声》教案一. 教材分析《远方钟声》是一首富有情感的歌曲,歌词描绘了远方钟声的景象,引发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变化丰富,富有感染力,适合四年级学生学习。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培养音乐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较高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适当加强音乐理论知识的讲解。

同时,学生对家乡的情感较为浓厚,可以通过歌曲《远方钟声》引发学生的共鸣,提高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远方钟声》的演唱技巧,能够流畅地演唱歌曲。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的情感内涵,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4.加强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今后学习音乐打下坚实基础。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变化丰富,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节奏感。

2.歌曲中的音乐理论知识,如音高、音长等,学生需要熟练掌握。

3.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情感,培养学生情感表达能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学生跟随模仿。

2.采用讲解法,讲解音乐理论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歌曲。

3.采用情感引导法,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情感,培养情感表达能力。

4.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练习,提高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材《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

2.准备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用于教学演示。

3.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

4.准备相关音乐理论知识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远方钟声》,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引导学生谈论对家乡的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远方钟声》的歌词,讲解歌词中的意境。

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歌词,感受歌曲的情感。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演唱)远方的钟声
1、教学目标
通过音乐体验活动,能够准确的识读乐谱,唱好《远方钟声》并能体验歌曲的意境。

在音乐活动中,体验同学合作之间的快乐。

能积极参与三声部轮唱活动,唱出乐曲的情境,感受活动的快乐。

2、学情分析
虽然四年级的学生在以前的二部轮唱、填充式二声部合唱、固定低音式二声部合唱、同节奏不同音高的二声部合唱的学习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合唱基础,但在此之前,从未接触过三声部轮唱的作品。

3、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唱好曲谱,把这首歌曲唱得流畅和优美,引导学生唱会、唱好作品。

本课教学难点是:能够稳定地与同伴进行三声部轮唱,做到声部均衡、速度力度均匀,唱出乐曲的情境,感受活动的快乐。

4、教学过程
4.1 第一课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和声练习
1.学生分成3组,同时唱1.3.5三个音。

(这是常规教学环节,和声练习,目的:训练学生在合唱中的听觉能力,培养学
生合唱意识。

)
2.和声拓展成乐句
设计意图:将和声训练拓展成乐曲的尾声,唱好之后可以直接用作乐曲尾声,
为后来作品处理做好准备。

活动2【活动】二、感受与体验
(一)感受节拍
1.听音乐走恒拍踏步。

师:同学们让我们用漫步的感觉来找找音乐的节拍,并用一个词来形容你的感
受。

(围成圆圈,都向右边踏步)
2.听音乐找首拍。

师:这是一首四四拍的音乐,找到每一小节的第一拍,并走一大步,其余几拍原
地踏步,每一句最后一拍自由延长。

要求:在每一小节第一拍走一大步,并拍出首拍,其余几拍小步走。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找到节拍重音并进一步体验音乐情境)
3.感受乐句,用改变方向表示换句。

(要求:每次换句都朝右转)
(二)感受旋律音高
1.听音乐画图谱拍“钟声”。

2.具体操作:老师在前半句画旋律线条,后半句在“当当”处拍手,学生进行
模仿。

3.老师摆出后半句正确的乐谱,学生做出相应的音符手势。

唱“钟声”旋律,并做相应的音符手势。

师生接龙唱,老师唱前半句,学生后半句。

4.完整唱歌谱。

活动3【活动】三、歌曲演唱
1.师生接龙唱全曲。

(老师唱前半句歌词,学生唱后半句歌词。

)
2.乐句尾音作品处理。

师: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听到过敲钟的声音,敲完之后钟声是马上停止没有声
音了?还是有余音在慢慢回响?
师:你能唱出钟声敲响之后慢慢飘远的回响声音吗?试一试吧!让每个乐句最
后一个钟声在敲响后渐渐飘远。

(只练习唱每个后半句,提醒学生循环呼吸来唱延长音,在意境中做渐弱处
理。

)
3.演唱全曲。

4.尝试背唱,巩固加强学生对歌曲的记忆。

(具体操作:灯片上的歌词一句一句的遮盖,直至完全消失。

)
活动4【活动】四、体验参与轮唱
(一)二声部卡农
(注意提醒学生先唱的声部唱完全曲后要多唱一个第一乐句。

)
1.师生合作
第一遍:学生唱第一声部,教师唱第二声部;
2.生生合作
具体操作:将学生分为两组,学生1组唱第一声部,2组唱第二声部;学生2组唱
第一声部,1组唱第二声部。

(交换练习,能让学生充分体验二声部,培养了他们的听觉能力。

)
(二)三声部卡农
1.师生合作
学生分两组唱第一第二声部,教师唱第三声部。

将学生分为三组,学生1组唱第一声部,2组唱第二声部;学生3组唱第三声部。

(要求:每个声部轮到自己唱时才站起来,唱到第二遍时转换一个方向演唱,第
一遍朝右,第二遍向左;另外,注意提醒学生最先唱的第一声部要多唱一个第
一乐句和第二乐句;第二声部要多唱一个第一乐句。

)
3.加入尾声处理(学生和声+风铃)
师:还记得之前的练习吗?把它做为歌曲的尾声,唱完所有乐句后再集体唱出
这一句,最后一个音分成三个声部,还记得唱吗?来回顾一下!蓝色部分的旋律
由老师来唱!
(钢琴伴奏,只练习最后一句尾声。

)
4.完整呈现作品。

师:好!接下来看你们的表现了,要求:第一,要用耳朵聆听合唱的声音,注意保
持声音整体的和谐统一,在唱的过程中要调整自己的音量;第二,注意歌曲的
情绪和演唱的表情;第三,每一句的最后一个音要唱出钟声渐渐飘远的感觉。

期待你们优美的声音。

活动5【活动】五、小结下课
师:当你学会聆听,学会调整,我们才能唱出和谐优美的声音,由于时间关系,
现在就不交换声部来练习了,课后你们可以分组进行尝试,今天的课就上到这
里,让我们唱着歌曲走出教室吧,轮到你唱的时候再站起来,唱到钟声的时候
再踏步走,下课!
(学生分三组边唱边出教室。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