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青花瓷
音乐欣赏青花瓷

音乐欣赏青花瓷音乐欣赏青花瓷一、介绍青花瓷是中国传统的瓷器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向您介绍《青花瓷》这首经典音乐作品,让您深入欣赏其中的美妙之处。
二、作曲家和背景《青花瓷》是由中国著名歌手周杰伦演唱的一首流行歌曲,由周杰伦作曲、方文山填词。
该曲于2008年发布,并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
三、歌曲结构1、前奏:以钢琴旋律开篇,营造出安静祥和的氛围。
2、第一段:歌曲开始,周杰伦的独特嗓音逐渐进入,并配以简洁优美的吉他伴奏。
3、副歌:旋律更加明快、激昂,展现出青春的活力和梦想。
4、第二段:歌曲进入缓慢抒情的部分,表现出对美好回忆的思念和情感的流动。
5、高潮:歌曲进入高潮部分,节奏加快,音乐充满力量感,让人产生共鸣。
四、歌词分析1、歌曲以“瓷”作为主题意象,通过描绘青花瓷的美丽和纯洁来表达对美好爱情和生活的向往。
2、歌词中运用了大量比喻和象征,使整首歌曲更具诗意和意境。
3、歌词中表达了对忧伤过去的告别和新生活的期许,鼓励人们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五、音乐风格1、曲调优美流畅,旋律动听易懂,容易引起听众的共鸣。
2、周杰伦独特的嗓音和演唱风格给歌曲带来了别样的情感魅力。
3、歌曲的编曲和制作精良,运用了现代流行音乐的元素和技术,使整首歌曲更加丰富多样。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著作权:指对文学、艺术作品享有的权利,包括复制、发行、公开演出、放映等权利。
2、版权保护:为保护创作者的权益而设立的法律制度,禁止未经授权的复制、传播作品。
3、维权:指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包括发起诉讼、维护著作权等。
附件:1、《青花瓷》完整音频文件。
2、歌曲歌词和翻译文本。
本文档涉及附件.1、《青花瓷》完整音频文件。
2、歌曲歌词和翻译文本。
注释:1、青花瓷:一种以蓝色为主色调,在瓷器上采用青花彩绘成图案的瓷器。
2、声音景别:指在音乐中通过声音的组合和处理来创造出不同的音乐场景和效果。
大班综合《青花瓷》教案

大班综合《青花瓷》教案教材信息•教材名称:《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材版本:人教版•课程主题:音乐欣赏•教学时长:1-2个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青花瓷》这首歌的基本旋律和歌词。
2.能够通过唱歌、跟唱的方式学习和掌握歌曲。
3.能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和艺术品鉴能力。
4.能够在课堂氛围中获得愉悦的体验和培养学生音乐兴趣。
教学过程导入1.让学生听听《青花瓷》的前奏,让学生猜一猜这首歌是什么风格的音乐。
2.引导学生回忆和分享自己听过的经典音乐。
正片第一遍听1.教师向学生播放《青花瓷》歌曲,要求学生认真听歌曲。
2.教师介绍歌曲的基本信息(作曲、演唱者等)以及歌曲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歌曲中的旋律和节奏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4.教师可以放动画,让学生更好地感觉歌曲的情感。
第二遍听1.让学生跟着歌曲唱一唱。
2.教师可以分几段让学生分别唱一唱,这样会让学生记忆更深刻。
3.教师可以组织答辩,让学生在舞台上来一遍。
第三遍听1.让学生跟着歌曲的节奏动一动,可以是简单和舞动动作辅助记忆。
2.教师可以说出指令,让学生在听歌的过程中跟随指令完成动作。
3.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合作,让学生带着节奏使自己的动作更协调。
小结1.教师向学生再次播放《青花瓷》歌曲,让学生自由欣赏。
2.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和话题,让学生思考和发表个人看法。
3.教师可以布置课后任务,让学生在家中练习这首歌曲或是写一篇听后感。
学生评价1.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认真听歌曲并从中学到知识。
2.学生通过唱歌、跟唱、动一动等方式理解和掌握歌曲,获得愉悦的体验。
3.学生能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审美和艺术品鉴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教师总结《青花瓷》是一首优美动听而又充满文化内涵的歌曲,是培养学生音乐水平的一首好教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和艺术品鉴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体验和提高音乐素养。
青花瓷歌曲赏析

《青花瓷》是一首充满中国传统文化和浪漫情感的歌曲。
以下是对这首歌曲的详细赏析:1.歌词之美:《青花瓷》的歌词富有诗意,通过描绘青花瓷的美丽和神秘,表达了爱情的美好和执着。
歌词中的“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青花瓷的精美和雅致,同时也隐喻着爱情的美好和纯粹。
而“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则表达了爱情历经千年而依然如初的执着和坚韧。
2.旋律之韵:《青花瓷》的旋律优美、动听,充满了柔情和细腻的情感。
周杰伦的演唱深情而富有感染力,副歌部分的旋律更是让人难以忘怀。
整首歌曲的编曲和制作也十分精良,将中国传统乐器的演奏和现代流行音乐的元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以美的享受。
3.文化内涵:《青花瓷》是一首充满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流行歌曲。
周杰伦在歌词中运用了许多中国古代文学和传统文化的元素,如青花瓷、牡丹、窑烧等,展现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同时,歌曲也表达了爱情的美好和执着,与青花瓷所代表的永恒和不朽相呼应。
4.音乐视频:《青花瓷》的音乐视频制作精良,将歌曲的意境和情感完美地呈现出来。
视频中的画面精美绝伦,将青花瓷的细腻和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视频中还展现了古代中国的风情和文化底蕴,让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5.故事情节:《青花瓷》讲述了一个邂逅的故事。
男主人公在江南小镇与一个女孩儿相遇,两人之间的爱情在时间的推移下逐渐加深。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爱情经历了许多波折和磨难,最终是否能够成功地在一起,成为了歌曲留给我们思考的问题。
整首歌曲以青花瓷为线索,将爱情与瓷器相结合,展现了一段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爱情故事。
6.创作才华:周杰伦在《青花瓷》中展现了他深厚的创作才华。
歌词的细腻和诗意、旋律的优美和动听、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运用,都充分展示了他的音乐才华和艺术造诣。
《青花瓷》音乐鉴赏

《青花瓷》鉴赏从《东风破》里的“一盏离愁孤灯伫立在窗口”到《发如雪》中的“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再到《千里之外》里的黯然神伤“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离恨是歌者永恒的主题。
《青花瓷》给我们带来的惊喜,在于这种离愁别绪被描写得更加婉转细腻,隐藏得愈加含蓄而韵味别生,仿佛青橄榄在口,可以慢慢回味。
论意境,《青花瓷》宛然一出烟雨朦胧的江南水墨山水,水云萌动之间依稀可见伊人白衣素袂裙带纷飞;论词句,《青花瓷》却是一幅笔端蕴秀临窗写就的素心笺,走笔曲折只因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论曲调,《青花瓷》仿佛微风中静静流淌石上的山泉溪涧,清泠透亮而又蜿蜒回环多有不尽之意;这三者叠加至一处,《青花瓷》一曲正如其名,恰似那“自顾自美丽”的青瓷极品,洗尽铅华,古朴典雅,清新流畅。
古筝撩拨,牙板清脆,琵琶淙淙,《青花瓷》的中国风分外动人。
方文山用“素胚”“仕女”“汉隶”等系列词汇描摹了传世青花瓷的风采,周杰伦的唱腔柔情而古朴,略带江南戏曲的雏形,绝妙填词配复古音乐,构成了一阕佳作。
在《青花瓷》里我听到了《东风破》里旧地重游物是人非般淡淡的哀愁,听到了《发如雪》里前尘后世轮回不息般轻轻的喟叹,也听到了《千里之外》天各一方生死难忘的一生等待,甚至听到了《爱在西元前》里风化千年而精魂不死的爱的誓言……心中五味陈杂,漫天的思念翻滚如潮,而耳旁却依然只是轻轻淡淡的吟唱而已,云淡风清。
《青花瓷》里最感人的一个字,我以为是这个“等”字。
一个“等”字,唱尽多少无奈和惋叹。
这一等,是无望的等,是来生的等,是明知不可等的等,可是曲中却只用淡淡的语调唱来,再平常不过,仿佛只是每天等待日出那般简单;等待的时候,可以看书写字,可以吟诗作画,可以赏花弹琴,只是时时不曾忘记等待的人。
痛苦吗?不,《青花瓷》里唱得如此悠然,原来满腹的离愁别恨也可以慢慢洗淡。
求不得、爱别离又怎么样呢?众生皆苦,等待也是一种美丽的心情,不如就当此生的相遇,只是为了来生的重逢埋下伏笔,这样想来,不禁释然。
浅析歌曲《青花瓷》的创作及演唱的民族元素

Creative theory创作理论浅析歌曲《青花瓷》的创作及演唱的民族元素刘 双 吴音子(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摘要】流行歌曲《青花瓷》是在2007年11月2日歌手周杰伦刊行的《我很忙》专辑中广受传唱的作品。
这是他自己作曲,好朋友方文山作词完美结合的佳作。
歌词以极具中国民族特色的古代瓷器“青花瓷”为题材,用简洁、古朴、温婉的词语描述了这一传世艺术品的神韵特点。
本文从《青花瓷》歌曲的歌词、旋律调式、演唱技巧与民族配器的使用等方面分析了该曲的创作及演唱的民族元素。
【关键词】青花瓷;民族化元素;歌词【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序言本文主要论述歌曲《青花瓷》的创作及演唱的民族元素,以古代瓷器青花瓷为主题,曲调温婉清新,运用了古诗词及大量的修辞,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色彩,它是一种具有中西文化融合的音乐形式。
唤醒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传承,更加注重中国本土文化,从歌曲中分析流行音乐与中国传统音乐结合的大胆创新,具有带动流行音乐风潮的影响力。
一直以来,流行音乐和当代音乐都与中国民间音乐有着相互排斥的关系。
这首歌曲创作了一种新的流行风格,中国民族元素的加入与渗透,推动了流行音乐的发展,使其风格多样化,正是值得拿来分析的流行音乐之一。
从演唱视频以及相关文献,到收集资料,本文从歌曲的创作背景、歌词旋律、唱腔以及民族配器来分析。
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由瓷器青花瓷而来,歌词运用了大量的古诗词,旋律调式采用传统五声调式,流行唱法与中国戏曲唱腔的结合创新,西洋乐器与中国民族乐器的共同演奏演绎了对《青花瓷》中的民族元素的诠释。
一、创作背景“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这首以中国传统工艺品青花瓷为主题创作的音乐,曲调优柔委婉,清新脱俗,品读词意好像置身于几百年前的古代中国,为这烟雨朦胧的江南水墨山水而陶醉,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首歌是在流行音乐的基础上加上中国风的风格创作出来的,中国流行音乐模仿西方欧美音乐长期处于失去自我内在的蕴意,而这首中国风的青花瓷引起了中国流行音乐届的共鸣,广大听者陶醉其间,在青花瓷的文化底蕴中轻易地唤醒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强烈的认同感,恍惚间,人们发现了中国历史文化传承的伟大。
《青花瓷》词曲赏析

《青花瓷》词曲赏析“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古筝撩拨,牙板清脆,琵琶淙淙,《青花瓷》的中国风分外动人,方文山用“素胚”“仕女”“汉隶”等系列词汇描摹了传世青花瓷的风采,周杰伦的唱腔柔情古朴,略带江南戏曲韵味。
我一边为素胚上色,一边思念一个曾经邂逅的如青花瓷一般秀丽的江南女子。
冉冉檀香中,心中微酸,再也画不下去,纵是丹青圣手,瓶上的牡丹终究是不如伊人含苞待放的笑容,不知玉人生在何方,不免心自忧伤。
开首直叙,词藻并不华丽,但婉转细腻的描写已然奠定了全篇清韵雅致的基调。
“天清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在陶瓷的制作里,雨过天青是非常难制的颜色。
所谓烟雨天出天青色,瓷器在炉中烧制,出炉的一瞬须是烟雨天,且对上在釉上的色、炉温要求很高。
所以雨过天青的瓷器传世量很少。
烟雨对于天青色来说,是它生命力的一部分,一如你之于我。
以此做比,优雅而深情。
“天青色等烟雨”不但诗话了语言,而且串联“而我在等你”彰显出伊人于我而言多么的可贵。
再加上动人优美的旋律,令人如闻天籁。
“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画面感极强,既描述江南美景,也是青花瓷上的常见景色,更以景衬情,唯美的场景给思绪抹上了淡淡的伤感。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依然秉承一边勾勒青花一边展开思绪的写法,而伏笔一词更是对以后的结局作了暗示。
我是否与曾经邂逅的女子还有缘再见一面呢。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
”同样的旋律再次吟咏,一个“晕”堪称绝妙,缓缓扩散即是晕,动态感极强。
所谓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在朦胧的月光下,结局真的被打开了?朝思暮想的伊人看到了吗?答案不言而喻。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於碗底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著你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於碗底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著你”我继续临摹瓶身画,在完成后即将落款时又想起了远在他乡的心上人。
辽海版八年级音乐下册第2单元《青花瓷》教学设计

4、跟音乐齐唱歌曲
5、师:同学们,我们除了可以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我们还可以用我们的肢体动作来丰富音乐。三、节Βιβλιοθήκη 型学习1、了解节奏的基本知识
2、学习基本简单的节奏型
3、将短小的节奏型应用于乐曲中。
4、通过不同方式演奏节奏型
四、拓展
1、通过不同方式的节奏训练分小组练习。
2、师生合作共同演绎歌曲
3、学生欣赏厦门第六中学合唱团演唱《青花瓷》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感受了中国风音乐《青花瓷》,通过节奏训练感受到流行音乐的互动性魅力,希望大家今后的生活中聆听更多的优秀的流行音乐。
聆听音乐
欣赏《行香子》感受中国诗词的魅力。
学唱歌曲
学习节奏
小组合奏
师生互动演奏
课
后
反
思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课札记
一、 导入新课:
1、学生听乐曲进教室。
2、播放视频《行香子》。
思考乐曲属于哪类流行音乐?
3、师:说说大家知道的中国风的流行音乐
学生:(回答)
4、列举中国风流行音乐,导入新课《青花瓷》
二、歌曲教学
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这首脍炙人口的《青花瓷》。
1、了解青花瓷基本知识
2、带着对青花瓷的了解欣赏歌曲
青花瓷教案
学科
音乐
年级
八
设计人
课型
综合
课题
青花瓷
总课时
3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青花瓷》,培养学生对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喜爱。
2、学习欣赏音乐,并对音乐作品作出初步的评价。
3、通过实践配合,感受节奏的魅力。
教学重点
《青花瓷》教案设计

《青花瓷》教案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青花瓷》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青花瓷》教案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了解与认识青花瓷的悠久历史与工艺的高度成就,感受青花瓷的独特魅力。
2.了解青花瓷器型与纹样的特点,并能运用一定的方法尝试绘制纹样。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艺术,培养学生美化设计生活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感受青花瓷的独特魅力并了解青花瓷的相关知识,学会应用图案装饰生活中的物品。
三、教学准备:学生:蓝色记号笔、空白纸盘教师:PPT课件四、教学过程:1.音乐欣赏导入:《青花瓷》2.出示课题:青花瓷什么是青花瓷呢?打开课本42页全班齐读: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因用钴矿在陶瓷坯上描绘纹饰,经高温烧成后呈蓝色而得名,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
3. 课件出示一组青花瓷作品让学生欣赏,认识青花瓷的器型有:罐、碗、瓶、壶、杯、盘、洗、盒等。
4.欣赏认识青花瓷的纹饰主要有:山水人物、龙凤花鸟、鱼虫走兽等。
5.出示青花瓷图片,请学生说说图案的寓意。
6.画面构图的引导青花瓷图案的基本形式:对称式、均衡式、旋转式、自由式等。
7.绘制青花纸盘的步骤:(1)构思,想要画哪种形式。
(2)用蓝色记号笔在盘子上先画出盘边的辅纹,再画出盘中央的主纹。
(3)重复涂色,处理深浅变化。
8.作品欣赏五、创作表达1.学生体验描绘青花纸盘。
2.学生创作与指导3.作品展评与评价六、拓展延伸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可以绘制纸盘还可以绘制其他的器型,课件展示利用青花瓷为元素而设计的生活用品。
引导孩子们认识青花瓷在现在生活当中的广泛艺术运用,从而提高美化生活的能力。
《青花瓷》教案设计篇2活动目标:1、欣赏青花瓷盘花纹,发现花纹的连贯性和重复性,并能大胆地设计青花瓷盘。
2、对中国传统民间工艺产生兴趣,感受青花瓷盘的美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直以来,对于周杰伦的歌曲,除了《夜曲》之外,其他的我都不是很喜欢,感觉他的歌很低沉,节奏又那么快,最重要的是连歌词也听不清......所以当同学们大谈周杰伦及其歌曲时我并没有多大反应。
然而这一切随着《发如雪》、《东风破》、《千里之外》、《菊花台》尤其是在刚刚过去的春节晚会上周杰伦倾情演唱的《青花瓷》的出现,我对其歌曲有了新的认识。
我很喜欢历史古典,所以对以上歌曲自然比较喜欢,而它们也凭借着优美的旋律、古香古色的歌词、周氏风格的演唱而赢得了众多听众的喜爱。
我尤其喜欢由方文山作词、周杰伦作曲的《青花瓷》。
歌曲旋律非常优美,节奏缓慢,古筝撩拨,牙板清脆,琵琶淙淙,周杰伦的唱腔柔情而古朴,略带江南戏曲的雏形,绝妙填词配复古音乐,缓缓不绝地流泻着。
因此有人说,《青花瓷》是一阕R&B佳作。
但是,在《音乐欣赏》公选课上,老师明确说了周杰伦不是RB,自然他就不可能有RB作品。
R是指节奏,B是指布鲁斯,RB突出节奏,节奏感、韵律强。
周杰伦演唱的《青花瓷》突出的是旋律,而非节奏,所以此曲是佳作,而并非RB佳作。
《青花瓷》中最为人们乐道的是歌词。
歌词很美,一如那青花瓷器,带着古风古韵,唐宋遗风,及那一怀美丽的轻愁款款而来。
歌词的意境非常飘逸唯美,离愁别绪被描写得婉转细腻,隐藏得含蓄而韵味别生,仿佛青橄榄在口,可以慢慢回味。
方文山用“素胚”“仕女”“汉隶”等系列词汇描摹了传世青花瓷的风采。
总的来说,歌词的上半段点明了歌曲要歌颂的对象----一只名贵的青花瓷瓶;说明了歌曲中的主要人物----一位正在临摹瓶身画的作者;阐明了歌曲所包含的主要事件----作者触情生情,浮想联翩。
而作者在临摹过程中,竟然为画中的物、画中的人所感染,进而联想到自己心爱的女子。
“我”一边为素胚上色,一边思念一个曾经邂逅的如青花瓷一般秀丽的江南女子。
冉冉檀香中,心中微酸,再也画不下去,纵是丹青圣手,瓶上的牡丹终究是不如伊人含苞待放的笑容,不知玉人生在何方,不免心自忧伤。
从文笔和选用的意象来看,开首直叙,并不词藻华丽,但是已然奠定全篇清韵雅致的基调。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全文的点睛之语,优雅而深情。
“天青色等烟雨”不但诗话了语言,而且串联“而我在等你”彰显出伊人于“我”而言多么的可贵。
再加上动人优美的旋律,令人如闻天籁。
“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画面感极强,一石三鸟,既描述江南美景,也是青花瓷上的常见景色,更以景衬情,唯美的场景给思绪抹上了淡淡的伤感。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依然秉承一边勾勒青花一边展开思绪,而伏笔一词其实对以后的结局作了暗示。
“我”是否与曾经邂逅的女子有缘再见一面呢?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同样的旋律再次吟咏,一个“晕”堪称绝妙,当你把一滴墨汁滴入一碗清水,看它缓缓扩散,这就是晕。
在朦胧的月光下,结局似乎真的被打开了。
似乎看到了朝思暮想的伊人眼带笑意。
然而这一切不过是相思成狂的幻影。
歌曲的下半段继承了上半段的故事,继续了作者对心上人的相思,为接下来歌曲高潮的到来做了完美的铺垫。
前两句说明的是作者继续临摹瓶身画,在完成后即将落款时又想起了远在他乡的心上人。
接下来的两句话,第一句,将画中人比作心上人,自己心中所爱的人仿佛是经高温烧制,历经千年仍完好如初的画中仕女,象征着自己心爱的人在自己的心中弥足的珍贵与纯洁。
而另外一句应该是采用了通感的修辞方法,将自己对心上人的思念比作绣花针落地那样,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原来作者
对心上人的爱早已放入内心记忆的最深处最不容易受打扰的地方,那是作者与心上人的心灵交流之地,容不得外界的任何干扰。
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窗外的雨打芭蕉、古老的门环与铜绿同作者和心上人的初次相见联系在了一起,形容作者与心上人之间的关系如同前两者一样的密不可分。
一个“惹”字用得好!将作者对心上人的那种发自内心的思想描写得相当的传神。
将作者对心上人的那种既爱又恨的心态描写得活灵活现。
作者爱的是那个在江南小镇一见钟情,从此缘定三生的人;恨的是小镇一别就相距千里,自己恨不得插翅飞到心上人心边,却终不能肋生双翅的苦闷心情,恨的是那个不能在自己眼前,夺走了自己的思念的江南女子!作者爱恨交织在一起的那种复杂心态,通过这个“惹”字完美的表达了出来。
而最后两句话,则是作者在画中的千山万水之间,仿佛看到了心上人的美丽身影,而定睛一看,却发现那女子已经消失于山水之间,心中是何等的懊恼与失望呢!
歌曲中重复出现,也是最精彩的部分是: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刻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
歌曲至此戛然而止,留给人们以无尽的遐思。
歌词反复吟唱,首尾交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