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距离测量PPT课件
合集下载
测量学课件第4章距离测量(四)

12
• (4) 钢尺量距的精密方法 • 一般方法量距,相对误差为1/1000~1/5000, • 精密方法量距,相对误差为1/10000~1/40000, • 主要工具:钢尺、弹簧秤、温度计、尺夹等。 • 钢尺应经检验——尺长方程式, • 量距时应使用弹簧秤施加鉴定时的拉力(10kg)。 • 距离应进行温度与尺长改正。 • (5) 钢尺量距的误差分析 • 1) 尺长误差 • 钢尺名义长度与实际长度不符的误差。 • 具有积累性,丈量距离越长,误差越大。 • 2) 温度误差 • 温度变化1℃,丈量30m距离的影响为0.4mm。
尽管GPS应用很广,短程电磁波测距仪仍然大有用途
31
电磁波测距仪的分类
按载波分 • 微波测距仪 • 激光测距仪 • 红外光测距仪
按测程分 •远(长)程测距仪 •中、短程测距仪
32
33
瑞典AGA公司生产的AGA-8激光测距仪
用氦氖气体激光器
白天测40km,夜间可测60km
精度:5mm+1ppm
34
S
2
N
2
• 乘常数主要是由调制频率偏离设计值引起的。 乘常数是尺度比例系数,可以经检定求得。
56
二 加 常 数
• 测距仪的机械中心与调制波发射和接收的等效面 不一致;测距仪的机械中心与内光路等效面不一 致使仪器产生(与所测距离长短无关的)加常数。
• 加常数通过检定可以求得。 Sc C
57
• 拉力变化2.6kg,尺长改变1mm。
• 6) 丈量误差
• 插测钎不准,前、后尺手配合不佳,余长读数不准
• 丈量中应尽量准确对点,配合协调。
14
四、尺长鉴定
• 钢尺长度方程式
lt l0 k l0 t t0
• (4) 钢尺量距的精密方法 • 一般方法量距,相对误差为1/1000~1/5000, • 精密方法量距,相对误差为1/10000~1/40000, • 主要工具:钢尺、弹簧秤、温度计、尺夹等。 • 钢尺应经检验——尺长方程式, • 量距时应使用弹簧秤施加鉴定时的拉力(10kg)。 • 距离应进行温度与尺长改正。 • (5) 钢尺量距的误差分析 • 1) 尺长误差 • 钢尺名义长度与实际长度不符的误差。 • 具有积累性,丈量距离越长,误差越大。 • 2) 温度误差 • 温度变化1℃,丈量30m距离的影响为0.4mm。
尽管GPS应用很广,短程电磁波测距仪仍然大有用途
31
电磁波测距仪的分类
按载波分 • 微波测距仪 • 激光测距仪 • 红外光测距仪
按测程分 •远(长)程测距仪 •中、短程测距仪
32
33
瑞典AGA公司生产的AGA-8激光测距仪
用氦氖气体激光器
白天测40km,夜间可测60km
精度:5mm+1ppm
34
S
2
N
2
• 乘常数主要是由调制频率偏离设计值引起的。 乘常数是尺度比例系数,可以经检定求得。
56
二 加 常 数
• 测距仪的机械中心与调制波发射和接收的等效面 不一致;测距仪的机械中心与内光路等效面不一 致使仪器产生(与所测距离长短无关的)加常数。
• 加常数通过检定可以求得。 Sc C
57
• 拉力变化2.6kg,尺长改变1mm。
• 6) 丈量误差
• 插测钎不准,前、后尺手配合不佳,余长读数不准
• 丈量中应尽量准确对点,配合协调。
14
四、尺长鉴定
• 钢尺长度方程式
lt l0 k l0 t t0
测量学课件第四章 距离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PPT精选文档

直 平 准 目估定线,保证量距时沿直线方向进行 地面平整,钢尺水平 每尺段端点标志精确
测钎
1.一般方法量距
A
SAB=n+
B
为整尺段长 为余长
2019/2/18
课件
5
直线定向 1、两点间定线
2、过山头定线
2019/2/18
课件
6
3、延长直线
C1
A B C C2
2019/2/18
§4-1
卷尺量距
卷尺量距概 述
一般量距方法 量距相对精度: 1200015000 主要用途:图根导线边长丈量、一般工 程的距离放样。
精密量距方法 量距相对精度:110000140000 主要用途:砼、钢结构等较精密工程的 放样等。
2019/2/18 课件 4
钢尺量距的作业要求
1.一般方法量距:
P dl l E P 张力强度。 E 弹性模量
简单的尺长鉴定
0 k 0 0 0 k 0 0 lt l l ( t t ) ( l l ( t t ) ) t l l l
在平坦的地面(宜在室内,使两尺温度 相同)把待检定的尺子与高精度的标准 尺比较而求得Δ´k
k
S标准S' n
钢尺尺长鉴定
尺号: 015 名义长度 : 30m 测 程序 丈 量 丈 量 温 度 测量值 m 回 时间 温度 差 t t-20 1 往 9 : 5 0 2 9 . 3 + 9 .3 1 1 9 .9 7 3 返 2 9 . 5 + 9 .5 1 1 9 .9 7 3 2 3 0 .4 + 1 0 .4 1 1 9 .9 7 0 往 3 0 .5 + 1 0 .5 1 1 9 .9 7 0 返 3 1 0 :4 0 3 0 .2 + 1 0 .2 1 1 9 .9 7 2 往 3 1 .1 + 1 1 .1 1 1 9 .9 7 3 返
测钎
1.一般方法量距
A
SAB=n+
B
为整尺段长 为余长
2019/2/18
课件
5
直线定向 1、两点间定线
2、过山头定线
2019/2/18
课件
6
3、延长直线
C1
A B C C2
2019/2/18
§4-1
卷尺量距
卷尺量距概 述
一般量距方法 量距相对精度: 1200015000 主要用途:图根导线边长丈量、一般工 程的距离放样。
精密量距方法 量距相对精度:110000140000 主要用途:砼、钢结构等较精密工程的 放样等。
2019/2/18 课件 4
钢尺量距的作业要求
1.一般方法量距:
P dl l E P 张力强度。 E 弹性模量
简单的尺长鉴定
0 k 0 0 0 k 0 0 lt l l ( t t ) ( l l ( t t ) ) t l l l
在平坦的地面(宜在室内,使两尺温度 相同)把待检定的尺子与高精度的标准 尺比较而求得Δ´k
k
S标准S' n
钢尺尺长鉴定
尺号: 015 名义长度 : 30m 测 程序 丈 量 丈 量 温 度 测量值 m 回 时间 温度 差 t t-20 1 往 9 : 5 0 2 9 . 3 + 9 .3 1 1 9 .9 7 3 返 2 9 . 5 + 9 .5 1 1 9 .9 7 3 2 3 0 .4 + 1 0 .4 1 1 9 .9 7 0 往 3 0 .5 + 1 0 .5 1 1 9 .9 7 0 返 3 1 0 :4 0 3 0 .2 + 1 0 .2 1 1 9 .9 7 2 往 3 1 .1 + 1 1 .1 1 1 9 .9 7 3 返
测量学课件第四章距离测量与三角高程测量

20
二.视线倾斜时视距测量公式
n'
二.视线倾斜 时视距测量
公式
n’为水准尺与视线 垂直时的尺间隔
1.视距公式:
n'ncos
S'100ncos
则 DS'cos 100nco2s
2.高差公式:高差主值 h'Dtan
(4-2-8)
2019/11/4
AB高差
hh' 课件ilDtanil
2往
3 0.4 + 10 .4 11 9.970 + 15 .0 11 9.985 0
返
3 0.5 + 10 .5 11 9.970 + 15 .1 11 9.985 1
3 往 1 0 :40 3 0.2 + 10 .2 11 9.972 + 14 .7 11 9.986 7
返
3 1.1 + 11 .1 11 9.973 + 16 .0 11 9.989 0
k kl
检定场:在平整的条形场地两端地面埋
设两个稳定的标志,其间距比待检定钢 尺长度n倍略短一些。高精度测量两标志 的间距作为标准长度S标准。
设尺子的温度膨胀系数已知。用待检定 的尺子(先假定Δk=0),在工作时的正 常拉力下,测量检定场两标志的间距S’。 从而可得
k
S标准S' n
用途:主要用于地形图测绘 (地形点的距离与高差)。
201(一)视线水平时
十字丝板上有两根视距丝,它们在物镜光心
处的张角φ基本是不变的。两根视距丝在物方
象的间距与距离成正比
an f s
所以 S ' n f n c
《距离测量》PPT课件 (2)

第四章 距离测量
§4.1 钢尺量距 §4.2 普通视距测量 §4.3 光电测距仪 §4.4 直线定向
精选课件ppt
距离测量:测量地面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距离测量 的方法
钢尺量距 普通视距 光电测距
精选课件ppt
钢尺量距 一、量距工具
钢尺—端点尺和刻线尺 测
钎
钢尺
弹
标垂 杆球
簧 秤
精选课件ppt
二、 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
1、直线定线
标定各尺段端点在同一直线上的工作称为直线定线。
精选课件ppt
2、平坦地面的量距 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
Dnlq 式中:n —尺段数;
l — 钢尺的尺长; q —不足一整尺的余长。
精选课件ppt
为了校核、提高精度,还要进行返测,用往、 返测长度之差 与D全长平均数 之D平比均,并化成 分子为1的分数来衡量距离丈量的精度。这个比 值称为相对误差K:
K
1 D 平均 D往 D返
平坦地区钢尺量距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3000
精选课件ppt
3、倾斜地面丈量
当地面坡度较大,不可能将整根钢尺拉平丈 量时,则可将直线分成若干小段进行丈量。每段 的长度视坡度大小、量距的方便而定。
d1 d2
d3
d4
D
l2 h2 或
D
l h2 2l
在困难地区钢尺量距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1000
3)倾斜改正
h2
(0 .27 m ) 2 2
lh2 l
0 .00m 12
22.9 89 m 6
4)A-B尺段水平距离
d l ld lt lh 2 .9 9 m 00
精选课件ppt
四、钢尺量距误差及注意事项
§4.1 钢尺量距 §4.2 普通视距测量 §4.3 光电测距仪 §4.4 直线定向
精选课件ppt
距离测量:测量地面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距离测量 的方法
钢尺量距 普通视距 光电测距
精选课件ppt
钢尺量距 一、量距工具
钢尺—端点尺和刻线尺 测
钎
钢尺
弹
标垂 杆球
簧 秤
精选课件ppt
二、 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
1、直线定线
标定各尺段端点在同一直线上的工作称为直线定线。
精选课件ppt
2、平坦地面的量距 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
Dnlq 式中:n —尺段数;
l — 钢尺的尺长; q —不足一整尺的余长。
精选课件ppt
为了校核、提高精度,还要进行返测,用往、 返测长度之差 与D全长平均数 之D平比均,并化成 分子为1的分数来衡量距离丈量的精度。这个比 值称为相对误差K:
K
1 D 平均 D往 D返
平坦地区钢尺量距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3000
精选课件ppt
3、倾斜地面丈量
当地面坡度较大,不可能将整根钢尺拉平丈 量时,则可将直线分成若干小段进行丈量。每段 的长度视坡度大小、量距的方便而定。
d1 d2
d3
d4
D
l2 h2 或
D
l h2 2l
在困难地区钢尺量距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1000
3)倾斜改正
h2
(0 .27 m ) 2 2
lh2 l
0 .00m 12
22.9 89 m 6
4)A-B尺段水平距离
d l ld lt lh 2 .9 9 m 00
精选课件ppt
四、钢尺量距误差及注意事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 视距测量
视距测量
视距测量是一种间接测距方法。它利用望远镜内的视 距装置(十字丝分划板上的视距丝)和水准尺配合使用, 根据几何光学原理测定距离和高差的方法。
优缺点及用途
优点:测量速度快 不受地形限制 缺点:精度低,视距测量的精度约为1/300,高差一般 为分米级 常用于:地形图的测绘 地形点的距离和高差,工程和高 程测量不能使用。
精密测距方法及作业要求 精密量距相对精度:1/10000~1/40000 主要用途:钢筋混凝土、钢结构等较精密工程的放样等
精密量距时采取的措施:
1、使用检定过的钢尺 2、经纬仪定线 3、定尺段桩,逐段测量 4、对钢尺施加固定拉力(使用拉力计或弹簧秤): 对 30m的钢尺,用100N的拉力对50m的钢尺,用150N的拉 力。 5、对量距结果加三项改正数:
则水平距离为: D S2 h2
对于高低不平地面的丈量方法:当尺段的地面高低不平 时,前、后尺手应同时抬高并拉紧尺子,使尺子成悬空, 并目估保持大致水平,用垂球将尺段的末端投影到地面 上。
作业要求:
直 目估定线直,保证量距时沿直线进行 平 地面平直 钢尺水平 准 每尺段端点标志精确,要求对点、投点读数要精确 误差 ≤2mm
对于平坦地面
D AB n尺段 余 长 长 n——为整尺段数
为了提高量距的精度,按照以上方法由B至A,进行返测。 最后取往测距离和返测距离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的测量结果。
往测 距距 离 返离 概 测值 距 1/3离 000 对于倾斜地面
若A、B两点有明显高差,但地面坡度均匀,大致成一倾斜 面,地面丈量的倾斜距离S,再用水准仪测定两点间的高差h,
1、读数误差,视距丝读数误差是影响视距测量的重要因 素,视距越远,误差越大,所以,读数时一定要仔细、准 确,并要认真消除误差。 2、竖直角观测误差,竖直角观测误差对视距的影响将随 着竖直角的增大而增加。 3、视距尺倾斜所引起的误差 4、视距常数不准确的误差, 5、外界条件的误差
电磁波测距的分类
1)电磁波测距仪按其所采用的载波可分为: ①用微波段的无线电波作为载波的微波测距仪 ②用激光作为载波的激光测距仪 ③用红外光作为载波的红外测距仪 后两者又统称为光电测距仪(均采用光波作为载波)
视线水平时视距测量公式
视线水平时的视距计算公式为: DC n10n0
测站点A到立尺点B之间的高差为: hil
视线倾斜时视距测量公式
视线倾斜时的视距计算公式为:
D C c2 n o 1 sa 0 b c 02 o
测站点A到立尺点B之间的高差为:
h D ta n i l
视距测量误差来源
操作步骤:
1、丈量前,在直线两端点A、B竖立标杆; 2、丈量时,后尺手持钢尺的末端位于起点A,前尺手 持钢尺的前端(零点的位置)沿定线方向向B点前进, 至整尺处插下测钎,这样就量取了第1个尺段。 3、以此方法量其他整尺段,依次前进,直至量完最后 一段。最后一段为不足整尺段的“余长”。 4、丈量余长时,乙将钢尺零点分划对准B点,甲在钢 尺上读取余长值。 5、求出A B的水平距离
尺长改正:
Dk
D'
k l0
k ——尺长改正值
l 0 ——卷尺名义长度
D ' ——量得长度
温度改正: D t D ' tt0 ——钢尺膨胀系数
t 0 ——标准温度
高差改正:
Dh
h2 2S
水平距离 D D ' D k D t D h
钢尺量距的误差分析
1、尺长误差 钢尺名义长度和实际长度不符,则产生尺长 误差,它随着距离的增长而增大。 2、温度误差 钢尺受温度影响其长度会变化 3、拉力误差 丈量时拉力要均匀 4、定线误差 定线不直使丈量沿折线进行,因而总是使丈 量结果偏大 5、尺子不水平误差 6、丈量本身的误差 主要包括钢尺刻划误差、对点不准 确读数误差以及外界条件影响等。一般来说这种误差,在 丈量的过程中可以抵消一部份,但不能完全消除,因此, 在测量时要十分仔细认真。
将A、B直线延长至C点,将仪器安置于B点,用盘左瞄准 A点,制动照准部,倒镜定出C′点;再用盘右瞄准A点,制 动照准部,倒镜定出C″点,取C′C″的中点,即为精确位于 AB直线延长线上的C点。这种延长直线的方法称为经纬仪 正倒镜分中法。
测距方法
一般测距方法及作业要求
一般量距相对精度:1/3000~1/5000 主要用途:图根导线边长测量、一般工程的距离放样
辅助工具:标杆 测钎 垂球 弹簧秤 温度计
直线定线 当两点距离比较远时,测量两点间的水平距离要分段
进行,即一段一段地量取。在量取的过程中,为了保证 每尺段都能沿着两点间的直线方向进行,根据需要在两 端点连线方向上标定若干个中间点,这个过程称为直线 定线。
目测定线
过山谷定线 过高地定线
用经纬仪定线
微波和激光测距仪多属于长程测距,测程可达60km,一般用 于大地测量;而红外测距仪属于中、短程测距仪(测程为15km以 下),一般用于小地区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地籍测量和工程测量 等。(微波和激光测距仪的测程较大,多用于大地测量,红外测 距仪多用于小范围内的距离测量,我们在工程上用得较多的是这 一种)
钢尺的维护
1、钢尺易生锈,丈量结束后应用软布擦去尺上的泥和水, 涂上机油以防生锈。 2、钢尺易折断,如果钢尺出现卷曲,切不可用力硬拉。 3、在行人和车辆较多的地区量距时,中间要有专人保护, 以防止钢尺被车辆碾压而折断。 4、不准将钢尺沿地面拖拉,以免磨损尺面分划。 5、收卷钢尺时,应按顺时针方向转动钢尺摇柄,切不可逆 转,以免折断钢尺。
经纬仪定线适用于钢尺量距的精密方法。
➢ 用经纬仪在两点间定线
设A、B两点互相通视,将经纬仪安置在A点,用望远镜 纵丝瞄准B点,制动照准部,望远镜上下转动,指挥在两 点间某一点上的助手,左右移动标杆,直至标杆影像为纵 丝所平分。为减小照准误差,精密定线时,可以用直径更 细的测钎或垂球线代替标杆。
➢ 用经纬仪延长直线
第四章 距测量
§4-1 距离测量概述
距离测量 确定地面点的位置,除了测定水平角和高程外,还要测 量地面上两点间的。 两点在水平面上投影的长度称为该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确定两点间水平距离的工作称距离测量。
距离测量的主要方法 卷尺量距 视距测量 电磁波测距
§4-2 卷尺测距
卷尺测距工具 卷尺:钢卷尺、皮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