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要素分析
景观设计要素分析

水体设计 (1)
澳 门 永 利 喷 水 喷 火 的 音 乐 喷 泉
西 安 大 雁 塔 音 乐 喷 泉
水体设计 (2)
活水公园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座以水为主题的城市 生态环保公园。她采用国际先进的“人工湿地污水处 理系统”,由中、美、韩三国的水利、园林、环境、 雕塑等专家共同设计,精心建造而成。是成都市府南 河综合整治工程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国环境教育的 典范”。
空间分割 (1)
设计师运用“小中见大”的空间处理手法,营造对比空间,使我们获 得了比实际空间大得多的感受。 纵观上海新建公园绿地的空间形态, 徐家汇公园最可回味。空间形态构成有七种主要方法,即设立、围合、 覆盖、抬起、下沉、架起和肌理,均被有组织地运用在园中。
空间分割 (2)
中国园林试图 在有限的内部空间 里完美地再现外部 世界的空间和结构。 园内庭台楼榭,游 廊小径蜿蜒其间, 内外空间相互渗透, 得以流畅、流通、 流动。透过格子窗, 广阔的自然风光被 浓缩成微型景观。 题词铭记无处不在, 为园林平添了浓郁 的人文气息。涓涓 清流脚下而过,倒 映出园中的景物, 虚实交错, 把观赏 者从可触摸的真实 世界带入无限的梦 幻空间。
空间分割 (3)
植被 (2)植被 (Fra bibliotek)地面铺装 (1)
园路的类型在居住区绿地 分为: 主干道通往主要活动 建筑设施、景点,方便游 人集散。 次干道是公园各区内 的主道,引导游人到各景 点,组织景观。 散步道为游人散步使 用,宽1.2-2m 健康步道是近年来最 为流行的足底按摩健身方 式。通过行走卵石路上按 摩足底穴位达到健身目的 (如图1)。 图1
地面铺装 (2)
澳门街最俱南欧特色的 亮点之一 ——葡国石仔路 这种工艺来自葡萄牙, 用不规范的小方石块 铺砌而成的马路,当 地人称“葡国石仔 路”。澳門城市的多 样化,以及展示澳門 的地区文化风情,澳 门街的葡国石仔路功 不可没。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重点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铺装1. 铺装的导游作用只有当其按照合理的运动路线被铺成带状时,才会发挥作用,而当路线过于曲折变化并使人走“捷径”较容易时,其导向作用便难以发挥。
在公园和校园中,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便是预先在规划图上标出“捷径线”,随后铺设的道路应大体上反映出这些“捷径线”,以便能消除穿越草坪的可能性。
如果在一个特殊的空间中存在着众多的“捷径线”,那么,最好的办法是将铺装材料铺成一块较大的广场,一方面允许更大的自由穿行,另一方面提供了统一协调的布局,不致于过于复杂。
2. 在进行铺装的选择时,设计师应对其在平面造型和透视效果上加以研究。
在平面布局上,应着重注意构成吸引视线的形式,及与其它要素的相互协调作用。
在透视中,平行于视平线的铺装线条,强调了铺装面的宽度,面垂直与视平线的铺装线条,则强调其深度。
3. 景观中使用铺装地面的原则:1)用在特定设计区段的铺装材料,应从帮助确保整个设计统一为原则,材料的过多变化或图案的繁琐复杂,易造成视觉的杂乱无章。
在设计中,至少应有一种铺装材料占有主导地位,以便能与附属的材料在视觉上形成对比和变化,以及暗示地面上的其它用途。
这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材料,还可贯穿于整个设计的不同区域,以使建立统一性和多样性;2)在没有特殊目的的情况下,不能任意变换相邻处的铺料及形式。
4. 为了某些特殊原因而变化铺地材料和形式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如果在相接的两个空间中,铺料及形式出现不同,那么水平高度也应有所变化,以此来分割和区别两种不同的铺地形式。
水平高度的变化主要起着过渡、媒介的作用,并由此而避免两种铺料和形式可能出现的任何直接相邻的问题。
如果在分割两种详细铺装地面,水平高度的变化不可行时,则可以采取另外的方法。
这种方法就是采用第三种在视觉上具有中性效果的材料放于两种材料之间。
这第三种材料能在短距离上达到前两种材料的视觉上的分隔,并减缓不一致的形式和线条相互发生的冲突。
5. 在一些气候较温和的地方,一般说不宜用砾石来代替环绕植物根部的覆盖物,否则会减少植物的繁衍,同时对大多数植物的生长很不利。
园林景观铺装设计要素

园林景观铺装设计要素一、设计原则1.客观性原则:设计要符合场地的实际情况,包括地形、植被、周边环境等因素,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2.综合性原则:景观铺装设计应与周边的建筑、植物、水体等景观相协调,形成整体效果。
3.创新性原则:设计要具有创造性思维,注重细节和个性化的处理,以提升景观铺装的美观度。
4.可维护性原则:设计应考虑材料的耐久性、易维护性和经济性,以减少维修和更换成本。
二、设计元素1.线条:景观铺装设计中的线条可分为直线、曲线和几何线条等,线条的选择和布局会影响整体的视觉效果。
2.形状:景观铺装设计中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方形、椭圆形等,形状的选择要考虑场地的大小和功能需求。
3.色彩:景观铺装设计中的色彩可以是单一的或多种颜色的组合,色彩的选择要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
4.质感:景观铺装设计中的质感可以是光滑的、粗糙的、花岗石质感的等,质感的选择要与场地的整体风格相符。
5.光影:景观铺装设计中的光影可以通过树木、格栅、建筑物等方式来营造,光影的变化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
三、材料选择1.石材:常用的石材有花岗石、大理石、石英石等,石材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加工和拼接,适合用于步道、平台、庭院等场所。
2.砖石:常用的砖石有红砖、青砖、瓷砖等,砖石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拼接和装饰,适合用于广场、庭院、墙面等场所。
3.木材:常用的木材有实木、复合木等,木材可以做成板材、方材等不同形式,适合用于小品、亭子、平台等场所。
4.混凝土:混凝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浇筑和模具制作,适合用于地面铺装、墙体、护坡等场所。
5.塑胶材料:适用于儿童游乐场、跑道等场所。
四、施工工艺1.地面准备:清理场地、修整地面、排除杂物等。
2.基础处理:根据需要进行基础处理,如打基础、筑台等。
3.铺装安装:选择合适的铺装材料进行铺装,需要注意材料的平整度和拼接的缝隙。
4.固定加固:根据需要对铺装进行固定和加固,可以使用胶水、地钉等方式。
5.水工施工:对水系景观进行施工,如喷泉、水池等。
景观园林设计要素

景观园林设计要素
景观园林设计的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地形设计:是景观园林设计中的基础要素,其余的要素都要在它的基础上建立。
地形设计必须具有整体的连续性,用地边缘必须与周围建筑物的标高相协调,设计的土方填挖量应保持内部平衡,并尽量利用原地形,减少土方工程量。
2. 水体设计:水是园林中的重要元素,可以调节空气湿度,溶解有害气体。
大水面也可以用来设计水上游乐项目。
水上交通的设计可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形式。
3. 建筑设计:建筑是风景园林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包括建筑小品、房屋等工程设施。
花架具有亭廊功能,为游客提供休息、遮阳、挡雨的场所。
花架形状灵活多变,可设计成梁架、单排花架、单柱式花架等多种形式。
4. 植物设计:园林中的植物是所有景观元素中最重要的,不仅能体现自然美,还能有效防止空气污染,对空气净化起到很大的作用。
乔木是园林绿化的主要材料,在植物造景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地形、水体、建筑和植物是景观园林设计的四大要素,每个要素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功能,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景观园林设计。
园林景观构成要素及设计

园林景观构成要素及设计园林景观是指通过各种手法和设计,将人类社会建设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一种人造的景观。
园林景观构成要素及设计方法多种多样,下面将根据其主要特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1.植物:植物是园林景观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可以根据不同的实景和主题选择不同的植物。
例如,在花园中选择花草树木,可以增添色彩和形状的丰富;在公园中选择大多数草坪和树木,可以提供休闲和遮荫的功能。
2.水体:水体是另一个重要的园林景观构成要素,具有装饰、冷却和增添水分的功能。
园林景观中的水体可以是湖泊、池塘、人工喷泉等形式,通过不同的设计手法可以制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效果。
3.地形:地形是园林景观中的基础要素,可以通过调整地势、建造山丘和坡地等方式,营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地形设计可以使园林景观更具层次感和立体感,并为游客提供不同的视角和体验。
4.构筑物:构筑物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是建筑物、桥梁、雕塑等。
通过选择和设计合适的构筑物,可以增加景观的美感和故事性,使游客在园林中有更多的互动和参与感。
二、园林景观的设计方法1.整体性设计:园林景观的设计要考虑整体性,即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使各个要素相互衔接、协调统一、园林景观的整体设计应该注重色彩、形状和比例的搭配,以及人们的视线引导和路径布置,使整个园林景观呈现出一种和谐、统一的美感。
2.功能性设计:园林景观的设计要考虑其功能性,即通过合理安排各个要素的位置和功能,使园林景观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期望。
例如,在公园中设置休闲区、游乐设施和户外活动场所,以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在花园中设置花坛和花园小径,以供人们观赏和散步。
3.生态性设计:园林景观的设计要考虑其生态性,即通过合理选择和处理各个要素,使园林景观能够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设计师可以选择本地适应性强的植物,减少人工施肥和农药的使用,加强水体的净化和保护等,以保护和改善园林景观的生态环境。
4.表达性设计:园林景观的设计要考虑其表达性,即通过选择和设计合适的要素,传达出特定的主题和意境。
景观设计四要素

静水: 能反映出倒影、粼粼的微波、粼艳的水光给人以明洁、清宁、开朗、幽深的感受。如湖泊、池沼、潭、井等,适用于无明
显高差变化的环境.自然式景观以表现静态的水景为主,以表现水面平静如镜或烟波浩森的寂静深远的境界取胜。
大面积的静水切忌空而无物、过于平淡,要与其他元素结合起来设置。
动水: 运动的水体,可细分为流动型、跌落型和喷涌型水体。 动水有活泼、灵动之感,应用非常广泛。 表现形式有:流水、跌水、瀑布、喷泉等。 (1)流水 地面有一定坡度,水体顺势而流,多数为溪流形式。 流水特点: 流水的水量较小,流速较慢。
形状不规整斜坡半 环绕
少量植被 可以保留
在分析阶段,逐步形成一个深入的发展计划。它与预定目的相适应,并在调查资料和获得数据基础上进行修改。 计划应包括:
目标及实现措施的陈述; 初步成果概述; 项目组成部分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的描述; 提出可选方案的构思; 项目操作的指标纲要。
植物
植物——是现代园林设计中最重要的要素,植物与其他设计要素的不同之处,植物具有生命,能
强调植物群落的自然适宜性,力求植物景观在 养护管理上的经济性和简便性.应尽量避免养护管 理费时费工,水分和肥力消耗过高、人工性过强的 植物景观设计手法。
全面考虑植物在观形、赏色,闻味、听声上的效果。 在平面上要注意配置的疏密和轮廓线,在竖向上要注意树 冠线,树林中要组织透视线,要重视植物的景观层次,远近观赏 效果。 配置植物要处理好与建筑、山、水、道路的关系。
使这种地形具有了平和、静态的特征; (2)缺乏三维的空间感和私密性; (3)人的视线可以一览无余地延伸很远,有助于达到
体构图的统一协调感可以让设计有多个发展方向。
凡尔赛宫苑在广阔而平坦的
大地上伸展,整个设计的布局向 四周多个方向发展,形成极为舒 展的平地园林。
园林景观设计的社会与环境因素研究

园林景观设计的社会与环境因素研究园林景观设计不仅仅是美化和布置空间,它也必须考虑到社会和环境因素。
这种观念在现代化发展中越来越被重视,因为它们影响着我们的环境、社区和文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园林景观设计的社会和环境因素,并探索设计师如何融入它们,以创造更持久且符合社会和环境质量标准的景观。
社会因素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社会因素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
社会因素是那些对人们心理和物质需求产生影响的因素,例如文化、经济和文化习俗等。
大型城市中的园林景观的设计必须考虑特定的文化和地理条件以及空间利用率、身心健康等方面。
同时,景观设计必须融入当地的价值体系以及社交、经济和文化生活。
以新加坡的“园林城市”为例,该城市在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上花费了大量精力,以满足城市居民在自然环境中的需求。
园林景观设计是这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们提供了城市空间中的公共区域,并且可以改善大气质量、降低噪音、缓解压力等方面起到显著的正向作用。
而在欧洲,公园和绿地作为社区空间的核心元素,居民可以在这些空间中聚集和放松。
因此,对于园林景观设计师而言,他们需要考虑到这些公共空间与社区连接的方式,以及人们的期望和需求。
此外,考虑到公众安全问题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影响园林景观设计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在景观设计时,园林设计师必须考虑到环境的要素,如土壤、气候、水和生态系统等。
这些因素影响着设计的可持续性以及其对环境的长期影响。
例如,城市地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必须考虑到城市化带来的影响,例如排水系统、污染和外来植物的入侵等问题。
因此,当设计城市空间时,设计师应该优先考虑植物群落的适应性以及能否承受气候变化和环境压力的能力。
对于乡村地区来说,景观设计师需要考虑到自然环境中优秀元素的利用、当地生物多样性和土地利用。
在乡村地区设计时,园林设计师必须考虑到地质形成、降水和其他自然现象,以确保设计的可持续性,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美学要点分析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美学要点分析1.自然美学: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注重自然美的表现,追求自然景观的真实、原始和独特之处。
利用地势、植被、水景等元素,创造出自然、流畅、有机的景观。
例如,引入自然材料如木材、石材等,并结合自然光线的变化,营造出具有自然光影效果的景观空间,使人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2.简约美学: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追求简约、纯粹的设计风格。
通过简化元素和形式,去除繁杂的装饰,突显空间和景观的原始风貌。
通过减少冗余的设计,使人们能够更加专注地感受到景观的美。
同时,简约美学还追求整体性和谐,使设计与环境相融合,达到一种视觉的平衡和完美。
3.功能性美学: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强调功能性,即在美观的同时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
例如,在城市中,园林景观不仅仅是一种美的享受,还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交流的场所。
园林设计要考虑到人们的活动需求,创造出能够满足不同功能需求的景观空间。
例如,设置休闲区、游乐设施、运动设施等,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
4.可持续发展美学: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强调可持续发展,要求在设计中考虑到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问题。
例如,采用自然材料,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合理规划水资源的利用,节约用水;利用植物来净化空气和城市微气候调节等。
可持续发展美学要求设计能够兼顾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使园林景观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
除了以上几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美学要点还包括创新、人文关怀和文化传承等。
创新是指设计要敢于突破传统,引入新的设计理念和元素,打破常规,体现个性和独特性。
人文关怀是指设计要考虑到人们的情感和需求,营造出令人心情愉悦、舒适的环境。
文化传承是指设计要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点,体现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
总之,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美学要点是多方面的,既强调自然美,又注重简约、功能性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还要创新、关怀人文和传承文化,使园林景观更加丰富多元,符合人们的审美和实际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要素分析
摘要:园林景观设计对改善人类生活环境、塑造城市景观特色、体现城市文化氛围,都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详细探讨了园林景观的设计要素及设计要素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要素
所有的景观都是通过景观要素来体现的,景观设计的素材和内容包括地形地貌,植被,水体,铺地和景观小品。
其中,地形地貌是设计的基础,其余是设计的要素。
1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是景观设计最基本的场地和基础。
这里谈的地形,是指景观绿地中地表各种起伏形状的地貌。
在规则式景观中,一般表现为不同标高的地坪、层次;在自然式景观中,往往因为地形的起伏,形成平原、丘陵、山峰、盆地等地貌。
通常一般的景观设计中所涉及到的部分,是后一部分内容。
地形地貌总体上分为山地和平原。
进一步可以划分为盆地、丘陵,局部可以分为凹地、凸地等。
在景观设计时,要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考虑生态学的观点,营造符合当地生态环境的自然景观,减少对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
同时,可以减少土石方量的开挖,节约经济成本。
在具体的设计表现手法方面,可以采用gis新技术,如vr仿真技术手段进行三维地形的表现,以便真实地模拟实际地形,表达景观设计后的场景效果,更好地和客户进行交流沟通。
2植物设计
园林植物是园林景观设计中必不可少的造景要素。
所谓“庭院无石不奇,无花木则无生气”,园林植物除了具有组景、衬景、赏景的风景艺术价值外,还具有改善局部气候、环保抗灾的生态作用。
园林植物一般分为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按观赏性能可分为赏花、赏果、赏叶、赏香和赏形五大类。
唯有将各种不同颜色、不同习性、不同花讯、不同栽培要求的植物,根据园林空间的特点,进行科学的栽植与艺术组合,并有节奏、有韵律地利用形、香、色去演绎各种组合景观,巧妙合理地运用植被不仅可以成功营造出人们熟悉喜欢的各种空间,还可以改善住户的局部气候环境,使住户和朋友邻里在舒适愉悦的环境里完成交谈、驻足聊天、照看小孩等活动。
3园路设计
这里所说的园路,是指景观绿地中的道路、广场等各种铺装地坪。
它是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是景观的骨架、网络。
3.1景观道路分类
一般景观的景观道路分为三种:
(1)主要道路。
贯通整个景观,必须考虑通行、生产、救护、消防、游览车辆。
宽7-8米。
(2)次要道路。
沟通景区内各景点、建筑,通轻型车辆及人力车。
宽3-4米。
(3)林荫道、滨江道和各种广场。
(4)休闲小径、健康步道。
双人行走1.2-1.5米,单人0.6-1.0米。
健康步道是近年来最为流行的足底按摩健身方式。
通过行走卵石路上按摩足底穴位既达到健身目的,同时又不失为一个好的景观。
3.2景观道路线型
(1)规划中的景观道路,有自由、曲线的方式,也有规则、直线的方式,形成两种不同的景观风格。
当然采用一种方式为主的同时,也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补充。
仔细观察,上海杨浦公园整体是自然式的,而入口一段是规则式的;复兴公园则相反,雁荡路、毛毡大花坛是规则式,而后面的山石瀑布是自然式的。
这样相互补充也无不当。
不管采取什么式样,景观道路忌讳断头路、回头路。
除非有一个明显的终点景观和建筑。
(2)景观道路并不是对着中轴,两边平行一成不变的,景观道路可以是不对称的。
最典型例子是上海的浦东世纪大道:100米的路幅,中心线向南移了10米,北侧人行道宽44米,种了6排行道树。
南侧人行道宽24米,种了两排行道树;人行道的宽度加起来是车行道的两倍多。
(3)景观道路也可以根据功能需要采用变断面的型式。
如转折处不同宽狭;坐凳、椅处外延边界;路旁的过路亭;还有道路和小广场相结合等等。
这样宽狭不一,曲直相济,反倒使道路多变,生动起来,做到一条路上休闲、停留和人行、运动相结合,各得其所。
(4)道路的转弯曲折。
这在天然条件好的景观用地并不成问题:
因地形地貌而迂回曲折,十分自然,不在话下。
而在条件并不太好的地区,一般就不是这样。
为了延长游览路线,增加游览趣味,提高绿地的利用率,景观道路往往设计成婉蜒起伏状态,但是有的地区景观用地的变化不大,往往一马平川而根据不足。
这时就必须人为地创造一些条件来配合园路的转折和起伏。
例如,在转折处布置一些山石、树木,或者地势升降,做到曲之有理,路在绿地中;而不是三步一弯、五步一曲,为曲而曲,脱离绿地而存在。
陈从周说:”园林中曲与直是相对的,要曲中寓直,灵活应用,曲直自如。
”以明计成的话要做到:”虽由人作,宛如天开。
”
4地面铺装
铺地是园林景观设计的一个重点,尤其以广场设汁表现突出。
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广场都因精美的铺装设计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米开朗基罗设计的罗马市政广场、澳门的中心广场等。
但是我们现在的设计对于铺装的研究,特别是仔细琢磨似乎还不够。
不是去研究如何发挥铺装对景观空间构成所起的作用,而是片面追求材料的档次,以为这样就好,其实不然。
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要用高档的材料,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
国外,在这方面研究的很深。
如巴黎艾菲尔铁塔的广场铺装与坐凳小品都是混凝土制品,而没有选用高档次的花岗岩板,并无不协调或不够档次的感觉,同时,也可利用铺装的质地、色彩等来划分不同空间,产生不同的使用效应。
如在一些健身场所可以选用一些鹅卵石铺地具有按摩足底之功效。
盲道与正常人的铺装也应加以区分,从而方便盲人行走,这在东营
市的城市道路规划中已经得以体现。
5水体设计
水体设计是景观设计的重点和难点。
水体有动水和静水之分。
动水包括喷泉、瀑布、溪涧等,静水包括潭、湖等。
静有安详,动有灵性。
自然式景观以表现静态的水景为主,以表现水面平静如镜或烟波浩森的寂静深远的境界取胜。
喷泉在现代景观的应用中可谓普遍与流行。
喷泉可利用光、声、形、色等产生视觉、听觉、触觉等艺术感受,使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水的气息。
喷泉形式经过人工长期以来的研究发展,喷涌的载体如水池、水管变化万千,从而也产生水体本身喷涌形态的千变万化,以表现经人工美化的自然。
自然状态下的水体和人工状态下的水体,起侧面、底面也是不一样的。
自然状态下的水体,如自然界的湖泊、池塘、溪流等,其边坡、底面均是天然形成。
人工状态下的水体,如喷水池、游泳池等,其侧面、底面均是人工构筑物。
如果能将人工与自然巧妙结合,那一定会早现另一种境界。
6设施景观
设施景观主要指各种材质的公共艺术雕塑或者与艺术化的公共设施如垃圾箱、座椅、公用电话、指示牌、路标等。
它们作为城市中的景观的一些小元素是不太引人注意的,但是它们却又是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设施,是现代室外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墙体
现代出现的蘑菇石贴面正受到广大人民的青睐。
不但墙体材料
已有很大改观,其种类也变化多端,有用于机场的隔音墙,用于护坡挡土墙,用于分隔空间的浮雕墙等,现代的玻璃墙的出现可谓一大创作,因为玻璃的透明度比较高,对景观的创造起很大的促进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墙体己不单是一种防卫象征,它更多的是一种艺术感受。
(2)小品
园林小品的种类多多,如坐凳,花架,雕塑,健身器材等,坐凳是景观中最基本的设施,布置坐凳要仔细推敲,一般来说在空间亲切宜人,具有良好的视野条件,并且具有一定要安全和防护性的地段设置坐凳要比设在大庭广众之下更受欢迎。
(3)景观构筑
它包括雨水井、检查井、灯柱、垃圾筒等必要设施。
过去,人们只是一味注重大的景观效果,而疏忽了对一些景观构筑的艺术考虑,从而产生总是对一个设计项目感到美中不足。
现在,随着人类思想意识的不断积累和提高,人们逐渐将景观细部加以考虑。
从而取得了很好的视觉效果。
这一点在国外表现的尤为明显。
如检查井井盖的处理,在中国,对井毫不修饰,虽然已出现一些预制的褐色井盖,但其视觉效果一般。
而国外则对井盖进行细部研究,他们将井盖的颜色加以修饰,五颜六色的图案被恰当地运用到景观设计中,与景观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景观。
参考文献:
[1]王洪成,吕晨. 园林景观设计要素[m]. 天津:天津大学出
版社,2007.
作者简介:曹敏(1984.02.06-),安徽宁国人,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工程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