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实践报告
2020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3篇

甜椒收获季节都有一些老板到村子里收购。
2、村委会干部的思想观念有了转变,有的干部对闯市场充满了自信心。
特别是古城村委会干部,根据村委会土地少的现实悄况,努力发展高效农业,并身先士卒,首先自己租地200亩种植南瓜,自发地引导群众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3、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形成了一定得品牌,吸引了部分老板落户“。
这两年在镇党委、政府的重视下,集中力量发展辣椒产业,形成了辣椒品牌,老板张友清在长桥村委会建厂,到我镇发展辣椒产业;今年曲靖的老板也积极到“签订20xx亩辣椒合同。
三、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1、群众的整体素质弱,市场风险抵御能力弱,对市场认识不足,对政府依赖心较强。
我镇经济主要以种植业为主,部分群众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缓慢,满足于传统的小农经济,缺乏大市场意识,对于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持怀疑、观望态度,就是在村组干部的劝导下,种植万寿菊、青刀豆等产业,也是提心吊胆,生怕吃亏;还有的农户,今年种植辣椒得到实惠,如果明年种植辣椒吃亏,就对辣椒产业持否定态度,接受不了市场变化,害怕失败,没有闯市场的意念;再者, 在哪一个村委会发展新兴产业时,农户最希望的就是种子钱免费,机耕费用由政府部门埋单,对政府的依赖心理较强,种出来的东西希望政府负责收购并付货款。
2、群众的短期盲U性种植使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受阻。
去年烤烟市场较好,使栽烟户得到了实惠,今年绝大多数种植户种植烤烟的面积比往年多了许多,而对于其他种植产品态度冷淡了不少,而忽视了市场的变化,不遵照市场经济规律发展生产。
这期间使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受到了一定的阻力。
3、缺乏有实力的龙头加工企业,老板和农户的诚信度不高。
这儿年产业结构调整中来"发展产业的老板中,有不少的“皮包老板”,对种出来的产品如果市场行情好时就收购,如果市场行情不好时就难觅行踪;同时有的群众如果市场行情好时,产品的价格比老板的合同价高时,就会自发地把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卖。
还有的老板,恶意拖欠群众的货款,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农业经济实践报告总结(2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经济实践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深入了解农业经济实践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我们组织了一次深入农村的农业经济实践调查。
本次实践报告将对调查过程中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实践背景近年来,我国农业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方面,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稳步提高;另一方面,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依然存在。
为了深入了解这些问题,我们选择了某农村地区作为实践基地,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农业经济实践调查。
三、实践内容1. 农业产业结构调查通过对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查,我们发现该地区主要以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养殖业为主。
其中,粮食作物主要包括水稻、小麦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油料等,养殖业以生猪、家禽为主。
调查中发现,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较为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
2. 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调查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地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较低。
一方面,耕地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部分耕地闲置或抛荒;另一方面,水资源、肥料等农业投入品浪费现象严重。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耕地资源管理,提高耕地利用率;(2)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3)合理施用肥料,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3. 农村基础设施调查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当地农村基础设施较为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交通不便,农村道路狭窄、路况差;(2)电力供应不足,部分农村地区尚未实现电网改造;(3)通讯设施落后,农村地区网络信号覆盖不全。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建议:(1)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农村交通、电力、通讯等条件;(2)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建设效率。
4. 农民收入调查农民收入是衡量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农业社会实践活动报告(2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科技、农业产业和农业服务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果。
为了深入了解农业发展的现状,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我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农业社会实践活动。
以下是本次实践活动的详细报告。
二、实践活动背景1. 实践目的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旨在:(1)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2)提高自身对农业科技、农业产业和农业服务的认识;(3)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2. 实践地点本次实践活动在位于我国中部的XX农业科技园区进行。
三、实践活动内容1. 农业科技参观在农业科技园区,我们参观了现代化的温室、智能灌溉系统、无人机喷洒农药等先进设备。
通过参观,我们了解到农业科技在提高农业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作用。
2. 农业产业调研在农业产业调研环节,我们深入了解了当地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情况。
我们参观了草莓、葡萄、猕猴桃等特色果园,了解了果树的种植、管理、采摘等环节。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农产品加工企业,了解了农产品加工流程和市场需求。
3. 农业服务体验在农业服务体验环节,我们参与了农业技术服务、农产品销售、农业保险等环节。
我们了解到农业服务在保障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的作用。
4. 农业知识讲座在农业知识讲座环节,我们邀请了农业专家为我们讲解农业发展趋势、农业政策、农业科技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讲座,我们提高了自身的农业素养。
四、实践活动成果1. 理论知识方面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我们掌握了以下理论知识:(1)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2)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3)农业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4)农业政策及农业法律法规。
2. 实践能力方面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我们提高了以下实践能力:(1)团队协作能力;(2)沟通协调能力;(3)观察分析能力;(4)解决问题能力。
3. 思想认识方面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我们认识到:(1)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发展农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关键;(3)农业服务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农业社会实践报告

农业社会实践报告
一、实践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逐渐减少,农业生产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业社会现状,提升农业生产效益,我们开展了一次农业社会实践活动。
二、实践内容。
1. 走访农户。
我们深入当地农村,走访了多家农户,了解他们的种植和养殖情况,以及面临的困难和需求。
通过走访,我们发现许多农户缺乏科学种植养殖知识,导致产量低下,收入不稳定。
2. 宣传科学种植养殖知识。
我们在当地村庄开展了农业技术培训,向农户传授科学种植养殖知识,包括土壤肥力管理、作物病虫害防治、畜禽养殖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培训,提升了农户的种植养殖技术水平,增加了他
们的收入。
3. 推广现代农业技术。
我们还向农户推广了一些现代农业技术,如水肥一体化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等,帮助他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入。
三、实践成果。
通过这次农业社会实践,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果:
1. 提升了农户的种植养殖技术水平,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2. 推广了现代农业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3. 增强了农户的科学种植养殖意识,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四、实践感想。
通过这次农业社会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农业是国家的基础产
业,农民是国家的脊梁。
只有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才能实现乡村振兴。
我们将继续关注农业领域,为农民谋福祉,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4年社会实践报告农业

2024年社会实践报告农业2024年农业社会实践报告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我们组织了一次农业实践调研活动。
本报告将从农业产业结构、农业科技创新、农村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对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二、农业产业结构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农业产业结构也在逐渐优化调整。
以2024年为例,农业产业结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粮食产业仍是农业的支柱。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粮食需求量不断增加,而我国粮食生产水平也在逐年提高。
在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
2. 农产品多元化趋势明显。
消费结构的升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品质和类型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国农民逐渐通过技术培训和市场调研,调整种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以满足市场需求。
果蔬、畜禽、水产品等农产品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3. 农业产业链延伸和升级。
随着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农产品进一步加工利用和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成为发展的新方向。
农业与制造业、服务业的融合不断加深,推动了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业经济的发展。
三、农业科技创新的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我国近年来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1. 农业智能化水平的提高。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农业生产逐渐实现智能化管理。
无人机、智能装备和精准农业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2. 新型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
我国积极研发和推广新型种植、养殖、灌溉和施肥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减少了农业对环境的影响。
3.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不断完善。
政府、农业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多方面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和投入,形成了农村科技示范点、农技推广站等科技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
社会实践报告家乡农业

一、前言为深入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现状,探索家乡农业发展之路,增强自身实践能力,我于近期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家乡农业社会实践调查。
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当地农民、查阅资料等方式,对家乡农业发展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家乡农业发展的实践报告。
二、家乡农业发展现状1. 农业产业结构近年来,家乡农业产业结构逐渐优化,传统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有所下降,而经济作物、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逐步扩大。
其中,蔬菜、水果、花卉等特色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2. 农业生产方式家乡农业生产方式正由传统的“小农户、分散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
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田水利设施不断完善,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3. 农民收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家乡农民收入水平逐年提高。
据统计,近年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保持在8%以上。
4. 农业科技推广家乡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推广了一批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5. 农业产业化经营家乡农业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
通过“公司+农户”等形式,促进了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三、家乡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虽然近年来家乡农业基础设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农田水利设施老化、损坏现象较为普遍,农业抗风险能力较弱。
2.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家乡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农业科技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效益。
3. 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突出随着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家乡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农药、化肥过量使用,导致土壤、水资源污染严重,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亟待解决。
4. 农业人才短缺家乡农业人才短缺问题较为严重,尤其是农业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匮乏。
这制约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四、家乡农业发展展望1.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
大学生社会实践农业方面报告

大学生社会实践农业方面报告大学生社会实践农业方面报告(通用15篇)辛苦的社会实践已经告一段落了,想必你学习了很多新技巧,这时需要好好地写一份实践报告总结一下了。
那么实践报告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农业方面报告(通用1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生社会实践农业方面报告1一、实习时间及简介:20xx年x月清晨,风和日丽,光阳明媚。
我们管理系专业的64位同学在张主任和廖主任等系领导的极力联系和带领下来到了市县镇的各个村进行了分小组的社会实践活动。
经过两个半小时路途就到了达目的地,下车后受到了县领导助理,镇长,村委书记,等有关领导的热烈欢迎,他们还对当地的情况作了一些简单的介绍。
县地处粤北部,市南端。
是一个地广山多人少、自然资源丰富,宜林、宜牧、宜采的具开发性的山区县;气候温和,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
该县25℃以下可开发的坡地60万亩,特别是有众多海拔400—600米的高山小盆地,山青水绿,空气清新、无污染源、昼夜温差大,在这么好的环境资源条件下,该县人民开发山区资源,不断扩大蔬菜种植规模的,加强品牌建设,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丰绿”牌蔬菜商标。
该县先后被省批准为“广东省无公害蔬菜基地县”和“广东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示范县”。
其中奶白菜、佛手瓜、四季肉豆角和尖椒四种蔬菜经国家认证为绿色食品。
小正镇主要种植的蔬菜品种是奶白菜。
短短的10实习生活中,让我感受到了很浓厚的乡村生活气息,这里也是我美丽的家乡。
乡亲们都十分善良,勤劳、纯朴、真诚、到处充满了客家人好客的风俗。
我们三三两两的分配到生活条件和沟通能力较好的各个村的农户家去,跟他们共同生活、共同劳动、感受他们的艰辛,使我了解民情,对蔬菜知识有了一定收获。
同时也产生了很多很多自己的感悟和深思。
二、采割:在奶白菜在采割方面我觉得有些浪费,他们割菜时那些脱落的鲜嫩的绿叶片都是扔在田地里由它发霉,腐烂的。
农业活动社会实践(3篇)

第1篇一、前言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我国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业发展现状,提高自身对农业的认识,我参加了本次农业活动社会实践。
在实践过程中,我深入农村,亲身参与了农业生产活动,体验了农民的辛勤劳动,感受到了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二、实践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
然而,农村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农业活动社会实践,希望通过实践了解农业发展现状,为我国农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实践内容1. 农业生产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我参与了农田的耕种、播种、施肥、灌溉、收割等农业生产活动。
通过亲身参与,我深刻体会到农民的辛勤劳动和农业生产的艰辛。
以下是我参与的一些具体活动:(1)耕种:在农民的指导下,我学习了耕地的翻耕、平整等基本技能。
通过实践,我了解到耕地质量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2)播种:在播种过程中,我学习了各种作物的播种技术,如小麦、玉米、大豆等。
通过播种,我认识到科学播种对提高产量至关重要。
(3)施肥:在施肥过程中,我学习了如何根据作物需求和土壤肥力进行科学施肥。
这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4)灌溉:在灌溉过程中,我了解到节水灌溉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根据作物需水量进行合理灌溉。
(5)收割:在收割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收割机,并了解了收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 农业科技推广在实践过程中,我还了解到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情况。
通过实地考察,我发现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以下是我了解到的一些情况:(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虽然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数量较多,但转化率较低,导致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限。
(2)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尚不完善,导致农业科技成果难以有效推广。
(3)农民科技素质有待提高:部分农民对农业科技的认识不足,缺乏科技应用能力,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实践报告
之湖北荆州监利
学院:商学院
年级:2010级
班级:物流管理2班
姓名:任继祥
学号:03
实践地方:湖北荆州监利
实践时间:2011-7-2------2011-7-12
写在前面:据当前农业形势,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农民利益自身的要求。
近年来,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农业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增长。
农村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实现城乡融合的关键。
因此,制定有效的调整原则和措施,实现农村产业结构不断高级化和合理化,进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意义十分重大。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
故调查家乡湖北监利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来局部反应总体情况,就此本人对该方面情况进行了一次相关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调查目的
掌握家乡湖北监利地区农村产业结构情况及其相关变化,并了解存在的相关问题
二.调查对象
湖北监利地区主要乡镇政府及政府相关人员,农业局人员,部分农民代表
三.调查方式
主要采取资料法,另外也走访实地考察部分地区农民
四.调查时间
2011-7-2-------2011-8-2
五.调查内容
家乡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家乡目前农业情况
六.调查结果
芙蓉之国——监利,犹如镶嵌在江汉平原南端的一颗明珠。
东沿洪湖,有水面50余万亩,为监利、洪湖两县(市)共有,西望荆沙,长江水迂回于南,东荆河静卧在北。
监利境内河网密布,湖泊星罗,土壤肥沃,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这里地利形胜,物华天宝,人才辈出,古籍浩瀚,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
有史以来,勤劳勇敢的监利人民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丰腴的土地上。
正是这些不避艰辛,不畏强暴,不惧邪恶,可歌可敬的人民创造了极其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谱写了绚丽多彩的历史篇章。
湖北监利素有旧中国状况之称,监利置身于江汉平原中,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主要水产养殖品种有青鱼、草鱼、鲢、鳙、鲤、鲫、、龟、鳖、虾、蟹、鳝、鳜、回、鲟鱼、南方大口鲶等20多种,其中白鳍豚、江豚、胭脂鱼、娃娃鱼是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水生动物,特产有洪湖青虾、鳜鱼、黄鳝和四大家鱼长江原种等驰名全国。
著名水产品牌有“桐梓湖”、“老江河”、“楚园”等注册商标。
目前,我县农业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由于莲子价格近年颇高,莲蓬种植面积大增。
另外,养猪也近年也有很大发展。
螃蟹、甲鱼等水产养殖居多,芝麻、大豆、黄麻、油菜等种植物平稳有降,绿色蔬菜业发展平稳。
总的来说,我县农产品品种丰富,但区域布局分散,优势产业不明显。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进一步调减,经济作物和养殖也发展很快。
七.调查体会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农业经济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加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扶持带头农业快速发展,搞活农产品流通,促进优势农产品生产区域化、设施化、优势化迈进。
农村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实现城乡融合的关键。
因此,制定有效的调整原则和措施,实现农村产业结构不断高级化和合理化,进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我县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意义十分重大。
据我县实际农业情况,调整我县农业产业结构,个人认为要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利用我县有利的湖区平原优势,
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2、坚持循序渐进、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是个渐进的过程,不是自然过程,它必须充分考虑资
源条件和可能性。
如果条件不具备,结构调整就不会
顺利,硬性调整效果也不会好。
因此,我县在农村产
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应避免操之过急,要搞好总体规划,
循序渐进,有步骤、分阶段地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好。
此外,还应强调可持续发展原则,即产业结构调整要
从长远目标入手,以服务现在、着眼未来为宗旨,讲
求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注意保持生态环境平衡,使农
村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保护和环境规划结合起来,寻
求农村的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协调
发展,促进长远综合效益的持续提高。
3、坚持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配合的原则。
天下之事无外
乎一个平衡,我县农村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亦是如此。
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质是以市场为导向,合理配置和充
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
经济效益,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合理结构。
目前我县实行的市区经济特别强调市场对资源的基础
性配置作用。
通过利益机制驱动,市场机制可自行调
节各项经济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同样,农村
产业结构调整也离不开市场机制本身。
但是,也应该
看到市场机制本身的弱点,如信息传递的滞后性和短
期性目标等。
因此,为克服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弊端,
就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正确
引导。
政府应该采取相关措施,建设有我们监利特色
的农村产业结构。
4、质量效益原则。
以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在卖方市场条
件下进行的,追求的是农产品数量的叠加。
目前,就
全县范围而言,农产品的买方市场已经形成,农村产
业结构调整必须在稳定基本农产品供给的前提下,注
重农产品质量和品质的提高,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
济的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基于我县当前农业结构具体情况,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之用。
----依托水稻种植,巩固本县农业之根本,确保我县水稻产业稳定发展。
----依托水产养殖,加快养殖也在本县的发展,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加快农业龙头建设,把重点放在经济作物种植上。
以市场为导向,依托本地资源,切实落实相关政策,可通过招商、集资、股份制等多种形式,积极培育和引进农业龙头发展。
----创建农产品优质品牌。
推广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
农村产业结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产业部门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因此,需要全方位推进,各方面配合,我们认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应采取以下措施:
1、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政府的有
效启动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得以顺利进行的组织保证。
2、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
科技创新是调整产业结
构,促进生产力更快发展从而带动经济和社会更快进
步的强大推动力。
这是历史的结论,是经过实践反复
证明了的真理。
科技创新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影响
产业的投入产出状况及生产要素的配置和产出效率,
从而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变革。
3、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
目前,我县大部分农产品市场已
由过去的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同时人们的生活
水平也由原来的吃饱、吃好、吃得安全,向吃得健康
转变。
一方面市场上对优质稻、优质棉、优质猪等名、
优、特农产品存在较大的需求空间,另一方面,有大
量的劣质农产品库存难以消化。
因此,全面提高农产
品质量,发展绿色食品已成为我县新一轮农村产业结
构调整的重要方面。
4、实现龙头企业和小企业共同发展。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对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龙头企
业和小企业共同发展是乡镇企业的方向。
后记: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广大农村产业结构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为适应当前农业形势,我县农业产业相关情况也进行了一定调整。
以上是本人据此进行的一次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个人认识和力量有限,难免有不足或有误之处,还望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