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相关知识点总结
次北固山下 课堂笔记

次北固山下课堂笔记
1. 诗人和创作背景介绍:
王湾是唐代诗人,他的生卒年月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
他的一些著名的诗作如《次北固山下》、《登鹳雀楼》等,都反映了他的文学造诣和思想深度。
《次北固山下》这首诗,是王湾在旅途中经过北固山时,被山川的壮丽景色所打动,写下了这首诗。
2. 诗句解释: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这两句诗描述了旅途中的景色,诗人坐船在绿水上前行,青山在船的右侧逐渐远去。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描述了江潮平静无波,两岸显得格外开阔,船帆在和煦的春风中高高挂起。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海上的太阳从夜晚中升起,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而江水在旧年的寒冬中开始涌动,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归乡的渴望。
他寄信给家乡的亲人,希望北归的大雁能将他的思念带回家乡。
3. 主题和情感:
这首诗的主题是旅途中的思乡之情和对归乡的渴望。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
4. 写作手法分析:
王湾在诗中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使读者感受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归乡的渴望。
同时,诗人也运用了富有哲理的诗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次北固山下》知识点

《次北固山下》知识点一、文学常识:王湾,唐代诗人。
“次”是停宿的意思。
二、主旨:诗人即景抒情,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的思乡之情。
三、内容理解:1、怎样理解“客路”一词?“客路”指旅途,点明自已是客游在外,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写了怎样的画面?从炼字角度进行分析。
写船上所见之景: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江水似乎与岸平了;船行江中,和风顺江吹来,船帆端端正正地高挂着。
“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
“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潮平”一语为颈联“江春”作铺垫。
3、“悬”的妙处。
“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的样子,作者以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和风吹拂、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
4、结合句意赏析“以小景传大景之神”。
春潮涨平之后,江面十分开阔,这是眼中的大景;这时,一片白帆顺风而来,这是眼中的小景。
“一帆”以小景衬大景,突出了江面的开阔。
5、如何理解“阔”字?“阔”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涨,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
“阔”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6、如何理解“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既写景又点出时令。
“残夜”是指夜将尽未尽之时。
这两句可以说是“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①含义: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②哲理:新生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并将取代旧事物。
突出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人应对生活充满乐观,积极向上。
③赏析:“生”“入”采用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更有动感和情趣,宣告了春天的来临,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哲理。
7、如何理解“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乡书”、“归雁”与首联的“客路”、“行舟”,遥相呼应,使全篇笼罩着一层清淡的乡思愁情。
最新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次北固山下》知识点整理

精品资料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次北固山下》知识点整理........................................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一、人物介绍王湾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往来于吴楚间,被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
尤其其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得到当时的宰相张说的极度赞赏,并亲自书写悬挂于宰相政事堂上,让文人学士作为学习的典范。
二、词语解释1.次:住宿,此指停泊,途中暂时停宿。
2.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三面临长江。
3.客路:旅途。
4.青山:指北固山。
5.绿水:长江6.前:向前航行。
7.平:涨平,潮水涨得与岸齐平。
8.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
9.风正:风顺而和。
10.悬:挂。
11.海日:海上的旭日。
12.残夜:夜色已残,指天将破晓。
夜将尽未尽的时候。
13.旧年:未尽的一年。
14.江春入旧年: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到。
15.乡书:家书。
16.归雁:春天北归的大雁。
17.边:唐代口语,义同“处”,泛指某处。
18.归雁洛阳边: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三、全文翻译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
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更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年底就春风拂面。
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
四、考试范围1、写岁末年初江边景色用来感叹岁月无情,徒增游子无限乡愁: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表达乡愁之情的句子: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次北固山下的重点笔记

次北固山下的重点笔记《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一首佳作。
这首诗以其精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将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是一首值得深入欣赏的古诗。
1. 背景介绍:王湾是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
他善于创作五言绝句,此诗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诗中的“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旅途中停靠在北固山下。
2. 内容解析:•诗的首句“客路青山外”描绘了诗人旅行的路途,青山绿水,景色优美。
这里的“客路”指的是诗人旅行的路线,而“青山”则指的就是北固山。
•诗的第二句“行舟绿水前”描绘了诗人乘船在绿水前行的情景。
这里的“绿水”指的是江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诗的第三句“潮平两岸阔”进一步描述了诗人眼前的景色。
潮水涨平,两岸之间显得更加宽阔,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诗的第四句“风正一帆悬”描绘了诗人在顺风顺水的环境下,将帆高高挂起,乘风前行的景象。
这里的“风正”指的是风向正好,“一帆悬”则形象地表达了帆高高挂起的状态。
•诗的最后两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新事物到来的期待。
这里的“海日生残夜”和“江春入旧年”都是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新的生命力的涌现。
3.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自然美景为背景,以旅行为线索,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新生活的期待。
诗中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以及他在旅途中的孤独和漂泊感。
同时,诗中也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4. 艺术手法:•意象运用:王湾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意象,如“青山”、“绿水”、“潮平”、“岸阔”、“海日”、“江春”等,生动地描绘了北固山下的冬末春初景色。
•对比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如“客路”与“青山”,“行舟”与“绿水”,“海日”与“残夜”,“江春”与“旧年”,既突显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和漂泊感,也强调了新生活到来的期待。
•象征意义:诗中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富有象征意义,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新的生命力的涌现,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次北固山下知识点总结梳理

次北固山下知识点总结梳理一、文学常识。
1. 作者。
- 王湾,唐代诗人。
2. 诗歌体裁。
- 五言律诗。
律诗每句五字,共八句,中间两联(颔联和颈联)要求对仗工整。
二、诗句内容。
1. 原文。
-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 诗句翻译。
- 客行在碧色苍翠的青山前,泛舟于微波荡漾的绿水之上。
- 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相平,显得十分开阔,顺风行船,帆高高地悬挂着。
- 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 家书怎样才能寄出去呢?北归的大雁啊,烦劳你替我把家书带到洛阳那边吧。
三、重点字词。
1. 客路。
2. 潮平两岸阔。
- 阔:开阔。
3. 风正一帆悬。
- 正:风顺而和。
悬:挂。
4. 海日生残夜。
- 生:升起。
残夜:夜将尽未尽之时。
5. 江春入旧年。
- 入:进入,降临。
旧年:过去的一年,这里指旧年未尽之时。
6. 乡书。
- 家信。
四、诗句赏析。
1. 首联。
-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开篇点题。
“客路”点明自己是客游他乡,“青山”“绿水”点明路途所见的景色,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诗人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2. 颔联。
-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两句诗通过描写江上的景色,写出了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象。
“阔”字表现出“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
“悬”字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写出了船帆在顺风中高悬的状态,这两句诗对仗工整,以小景传大景之神。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千古名句。
- 从炼字角度看,“生”“入”二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生”字把太阳拟人化,赋予太阳以人的意志和情思,描写了残夜将尽未尽之时,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的景象;“入”字将“春”拟人化,在旧年尚未逝去之时,江上已呈露春意。
《次北固山下》知识点梳理共30页PPT

❖ 知识就是财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次北固山下》知识点梳理
1、 舟 遥 遥 以 轻飏, 风飘飘 而吹衣 。 2、 秋 菊 有 佳 色,裛 露掇其 英。 3、 日 月 掷 人 去,有 志不获 骋。 4、 未 言 心 相 醉,不 再接杯 酒。 5、 黄 发 垂 髫 ,并怡 然自乐 。
谢谢你的阅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知识点整理汇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知识点整理汇总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一、【写作背景】五、【赏析】《次北固山下》,五律。
王湾“尝往来吴楚间”。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
诗人应当是离乡远游,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的。
一路行来,当船停靠在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一轮红日已经浮出江面,展现在眼前的是山青水绿的江南春景,从而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
1、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此联写旅途大江沿岸的景色。
以对偶句发端,既对仗工整,又清新活泼。
“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
“青山”点题中“北固山”。
“青山”“绿水”互文见义。
作者乘舟,将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
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诗人人在他乡,情已回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流露在字里行间,与下文“乡书”、“归雁”,遥相照应。
2、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此联写早春江潮景色,以小景与大景互相映衬,画面非常精彩。
“阔”,是“潮平”的结果。
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齐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
这是眼中的大景。
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
下一句“风正一帆悬”,便愈见精彩。
“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而下垂的样子。
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一定“一帆悬”。
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这一“悬”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帆”的情状,突出了小景之美。
“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两岸阔之大景的神韵,为后人所称道。
读此联应语调上扬,体现诗句视野开阔,大江直流的气势。
3、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此联描绘自然的时序交替、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
说明作者是连夜行舟的。
江中日早,残冬立春,潮平无浪,两岸空阔。
《次北固山下》相关知识点总结

次北固山下①文学常识选自《全唐诗》。
王湾,洛阳(现在河南洛阳)人。
唐代诗人。
②节奏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③词语解释1.次:住宿,此指停泊,途中暂时停宿。
2.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三面临长江。
3.客路:旅途。
4.青山:指北固山。
5.绿水:长江6.前:向前航行。
7.平:涨平,潮水涨得与岸齐平。
8.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
9.风正:风顺而和。
10.悬:挂。
11.海日:海上的旭日。
12.残夜:夜色已残,指天将破晓。
夜将尽未尽的时候。
13.旧年:未尽的一年。
14.江春入旧年: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到。
15.乡书:家书。
16.归雁:春天北归的大雁。
17.边:唐代口语,义同“处”,泛指某处。
18.归雁洛阳边: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本诗全意: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
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更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年底就春风拂面。
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④翻译名句(画面描摹、名句赏析)画面清新自然,主题积极乐观。
《次北固山下》是千古传颂的名篇,其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备受称赞的名句。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涨潮时江水漫无际崖,水面变得辽阔无边。
晓风徐徐,波涛不惊,一叶白帆顺风在高远的江天上飘荡。
“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潮平”一语,又是为颈联中“江春”一语作铺垫。
“阔”写出了涨潮时长江的气势,水面变得辽阔了。
“悬”反映了一帆风顺,行船平稳。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
“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匆匆不可待,让“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次北固山下
①文学常识
选自《全唐诗》。
王湾,洛阳(现在河南洛阳)人。
唐代诗人。
②节奏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③词语解释
1.次:住宿,此指停泊,途中暂时停宿。
2.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三面临长江。
3.客路:旅途。
4.青山:指北固山。
5.绿水:长江
6.前:向前航行。
7.平:涨平,潮水涨得与岸齐平。
8.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
9.风正:风顺而和。
10.悬:挂。
11.海日:海上的旭日。
12.残夜:夜色已残,指天将破晓。
夜将尽未尽的时候。
13.旧年:未尽的一年。
14.江春入旧年: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到。
15.乡书:家书。
16.归雁:春天北归的大雁。
17.边:唐代口语,义同“处”,泛指某处。
18.归雁洛阳边: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本诗全意:
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
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更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年底就春风拂面。
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
④翻译名句(画面描摹、名句赏析)
画面清新自然,主题积极乐观。
《次北固山下》是千古传颂的名篇,其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备受称赞的名句。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涨潮时江水漫无际崖,水面变得辽阔无边。
晓风徐徐,波涛不惊,一叶白帆顺风在高远的江天上飘荡。
“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潮平”一语,又是为颈联中“江春”一语作铺垫。
“阔”写出了涨潮时长江的气势,水面变得辽阔了。
“悬”反映了一帆风顺,行船平稳。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
“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匆匆不可待,让“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
把“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用“生”和“入”字使之拟人化,寓情于景,景中含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此句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
⑤典故哲理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涵着一种自然理趣的诗句。
⑥诗中情感
诗中诗人借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流露出诗人乡愁乡思的真挚情怀,也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首羁旅行役诗(类型)
⑦写作手法
写景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