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知识点

合集下载

次北固山下 课堂笔记

次北固山下 课堂笔记

次北固山下课堂笔记
1. 诗人和创作背景介绍:
王湾是唐代诗人,他的生卒年月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

他的一些著名的诗作如《次北固山下》、《登鹳雀楼》等,都反映了他的文学造诣和思想深度。

《次北固山下》这首诗,是王湾在旅途中经过北固山时,被山川的壮丽景色所打动,写下了这首诗。

2. 诗句解释: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这两句诗描述了旅途中的景色,诗人坐船在绿水上前行,青山在船的右侧逐渐远去。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描述了江潮平静无波,两岸显得格外开阔,船帆在和煦的春风中高高挂起。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海上的太阳从夜晚中升起,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而江水在旧年的寒冬中开始涌动,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归乡的渴望。

他寄信给家乡的亲人,希望北归的大雁能将他的思念带回家乡。

3. 主题和情感:
这首诗的主题是旅途中的思乡之情和对归乡的渴望。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

4. 写作手法分析:
王湾在诗中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使读者感受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归乡的渴望。

同时,诗人也运用了富有哲理的诗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次北固山下文学常识

次北固山下文学常识

次北固山下文学常识
以下是 9 条关于《次北固山下》文学常识:
1. 王湾写的《次北固山下》那可太有名啦!就好像夜空中最亮的星一样耀眼,“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句谁不知道呀!例子:就像我们一听李白就想到“床前明月光”。

2. 嘿,你知道吗,《次北固山下》可是律诗呢!这结构严谨得就像一座精巧的建筑,每一处都恰到好处。

例子:这就好比搭积木,一块一块都有它的位置。

3. 《次北固山下》里的意象多丰富啊!青山、绿水、行舟,哇,那画面感,不就跟放电影似的嘛。

例子:就跟咱去旅行看到的美丽风景一样。

4. 哎呀呀,这首诗的意境那叫一个美,那辽阔的江面,那即将升起的太阳,多有意境啊,难道你感受不到吗?例子:就像你走进一个梦幻的花园一样。

5. 王湾通过《次北固山下》表达的情感也是深沉的呀,那思乡之情就跟潮水一样涌来。

例子:就跟你离开家久了会想家一个道理嘛。

6. 说起来,《次北固山下》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可不低呀,就像一颗璀璨的宝石。

例子:你瞧那些流传千古的名作不都这样嘛。

7. 它的语言多优美啊,简洁又有力,读起来朗朗上口,跟唱歌似的。

例子:你想想那些好听的歌曲不也是这样嘛。

8. 这首诗对后来的诗人影响也大着呢!好比给他们提供了榜样。

例子:就像一个厉害的前辈带着后面的人前进。

9. 总之,《次北固山下》那真是经典中的经典,一定要好好欣赏和品味呀!。

《次北固山下》知识点

《次北固山下》知识点

《次北固山下》知识点一、文学常识:王湾,唐代诗人。

“次”是停宿的意思。

二、主旨:诗人即景抒情,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的思乡之情。

三、内容理解:1、怎样理解“客路”一词?“客路”指旅途,点明自已是客游在外,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写了怎样的画面?从炼字角度进行分析。

写船上所见之景: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江水似乎与岸平了;船行江中,和风顺江吹来,船帆端端正正地高挂着。

“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

“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潮平”一语为颈联“江春”作铺垫。

3、“悬”的妙处。

“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的样子,作者以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和风吹拂、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

4、结合句意赏析“以小景传大景之神”。

春潮涨平之后,江面十分开阔,这是眼中的大景;这时,一片白帆顺风而来,这是眼中的小景。

“一帆”以小景衬大景,突出了江面的开阔。

5、如何理解“阔”字?“阔”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涨,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

“阔”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6、如何理解“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既写景又点出时令。

“残夜”是指夜将尽未尽之时。

这两句可以说是“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①含义: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②哲理:新生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并将取代旧事物。

突出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人应对生活充满乐观,积极向上。

③赏析:“生”“入”采用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更有动感和情趣,宣告了春天的来临,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哲理。

7、如何理解“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乡书”、“归雁”与首联的“客路”、“行舟”,遥相呼应,使全篇笼罩着一层清淡的乡思愁情。

次北固山下知识点及翻译

次北固山下知识点及翻译

次北固山下知识点及翻译在我们探讨次北固山下的知识点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次北固山和它的背景。

次北固山位于中国江苏省扬州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山。

它以其秀美的自然风景和独特的文化底蕴而闻名。

次北固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聚集地,许多文化名人在这里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这座山脉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灵感,也成为了他们交流思想和分享知识的场所。

所以,次北固山下的知识点也有其特殊的意义。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一些次北固山下的知识点,并提供翻译,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些概念。

1.诗词创作(Poetry Composition)次北固山下是许多文人墨客的创作场所。

这些文人们在这个宁静的环境中寻找创作灵感,并用华丽的辞藻将他们的情感和思想表达出来。

他们的诗词作品常常被人们传诵和欣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瑰宝。

2.自然景观(Natural Landscape)次北固山下的自然景观非常壮观。

山脉起伏,绿树成荫,清澈的溪流从山间流过。

这里的景色可以让人们放松身心,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许多文人墨客在这里写下了关于山水的诗篇,表达了他们对大自然美的独特理解。

3.文化交流(Cultural Exchange)次北固山下不仅吸引了中国的文人墨客,也吸引了许多外国文化爱好者。

这里成为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人们可以在这里交流思想和分享知识。

许多国际学术研究活动也在这里举办,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合作。

4.历史遗迹(Historical Sites)次北固山下有许多历史遗迹,这些遗迹见证了这里丰富的历史。

例如,扬州瘦西湖是一处著名的景点,它保存了许多古建筑和文物。

游客可以在这些历史遗迹中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并了解这里的历史背景和故事。

5.传统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次北固山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这里保留了许多传统的艺术形式和手工艺技巧。

例如,扬州的刺绣和剪纸技艺就是这里的特色之一。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精美的传统艺术品,同时也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丰富性。

最新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次北固山下》知识点整理

最新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次北固山下》知识点整理

精品资料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次北固山下》知识点整理........................................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一、人物介绍王湾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往来于吴楚间,被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

尤其其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得到当时的宰相张说的极度赞赏,并亲自书写悬挂于宰相政事堂上,让文人学士作为学习的典范。

二、词语解释1.次:住宿,此指停泊,途中暂时停宿。

2.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三面临长江。

3.客路:旅途。

4.青山:指北固山。

5.绿水:长江6.前:向前航行。

7.平:涨平,潮水涨得与岸齐平。

8.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

9.风正:风顺而和。

10.悬:挂。

11.海日:海上的旭日。

12.残夜:夜色已残,指天将破晓。

夜将尽未尽的时候。

13.旧年:未尽的一年。

14.江春入旧年: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到。

15.乡书:家书。

16.归雁:春天北归的大雁。

17.边:唐代口语,义同“处”,泛指某处。

18.归雁洛阳边: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三、全文翻译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

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更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年底就春风拂面。

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

四、考试范围1、写岁末年初江边景色用来感叹岁月无情,徒增游子无限乡愁: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表达乡愁之情的句子: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次北固山下》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次北固山下》知识点整理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一、人物介绍王湾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往来于吴楚间,被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为着名的一篇。

尤其其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得到当时的宰相张说的极度赞赏,并亲自书写悬挂于宰相政事堂上,让文人学士作为学习的典范。

二、词语解释1.次:住宿,此指停泊,途中暂时停宿。

2.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三面临长江。

3.客路:旅途。

4.青山:指北固山。

5.绿水:长江6.前:向前航行。

7.平:涨平,潮水涨得与岸齐平。

8.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

9.风正:风顺而和。

10.悬:挂。

11.海日:海上的旭日。

12.残夜:夜色已残,指天将破晓。

夜将尽未尽的时候。

13.旧年:未尽的一年。

14.江春入旧年: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到。

15.乡书:家书。

16.归雁:春天北归的大雁。

17.边:唐代口语,义同“处”,泛指某处。

18.归雁洛阳边: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三、全文翻译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

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更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年底就春风拂面。

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

四、考试范围1、写岁末年初江边景色用来感叹岁月无情,徒增游子无限乡愁: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表达乡愁之情的句子: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5、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次北固山下》知识点总结

《次北固山下》知识点总结

《次北固山下》知识点总结1、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人。

2、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客路”点明自已是客游在外,规定了全诗的情调氛围,旅途在青山之外,自已乘坐的船正在绿水中向前行。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江水似乎与岸平了;船行江中,和风顺江吹来,船帆端端正正地高挂着。

作者通过“风正一帆悬”的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表现了出来。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表现的是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

从中我们可以知道,诗人是于岁暮月残,连夜行舟的。

既写景又点出时令。

这两句可以说是“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罴暗;江春,那江上景物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

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不言思乡之情,而思乡之情自在其中。

看到南雁北归,自然想到鸿雁传书的典故,便想让大雁把他这游子的音讯带给洛阳家乡。

“乡书”、“归雁”与首联的“客路”、“行舟”,遥相呼应,流露出身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使全篇笼罩着一层清淡的乡思愁情。

3、中心思想:《次北固山下》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春天的壮丽画面,写出了诗人客游他乡的羁旅漂泊之情,并流露出诗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真挚情怀。

必须掌握的内容: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是在描绘长江景色。

2、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蕴含新事物孕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表达作者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名句——诗苑奇葩,艳丽千秋。

)3、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见雁思亲,表现了淡淡的思乡愁绪。

4、这首诗的首联、颔联、颈联都是对偶句。

5、你还能想起另外一些表现乡愁的诗句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次北固山下知识点总结梳理

次北固山下知识点总结梳理

次北固山下知识点总结梳理一、文学常识。

1. 作者。

- 王湾,唐代诗人。

2. 诗歌体裁。

- 五言律诗。

律诗每句五字,共八句,中间两联(颔联和颈联)要求对仗工整。

二、诗句内容。

1. 原文。

-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 诗句翻译。

- 客行在碧色苍翠的青山前,泛舟于微波荡漾的绿水之上。

- 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相平,显得十分开阔,顺风行船,帆高高地悬挂着。

- 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 家书怎样才能寄出去呢?北归的大雁啊,烦劳你替我把家书带到洛阳那边吧。

三、重点字词。

1. 客路。

2. 潮平两岸阔。

- 阔:开阔。

3. 风正一帆悬。

- 正:风顺而和。

悬:挂。

4. 海日生残夜。

- 生:升起。

残夜:夜将尽未尽之时。

5. 江春入旧年。

- 入:进入,降临。

旧年:过去的一年,这里指旧年未尽之时。

6. 乡书。

- 家信。

四、诗句赏析。

1. 首联。

-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开篇点题。

“客路”点明自己是客游他乡,“青山”“绿水”点明路途所见的景色,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诗人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2. 颔联。

-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两句诗通过描写江上的景色,写出了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象。

“阔”字表现出“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

“悬”字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写出了船帆在顺风中高悬的状态,这两句诗对仗工整,以小景传大景之神。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千古名句。

- 从炼字角度看,“生”“入”二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生”字把太阳拟人化,赋予太阳以人的意志和情思,描写了残夜将尽未尽之时,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的景象;“入”字将“春”拟人化,在旧年尚未逝去之时,江上已呈露春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解性默写
• 诗歌中通过对偶修辞进行景物描写,并人 博大胸怀的两句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 帆悬。
• 诗歌中蕴含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 律一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诗歌中直接表达思乡之情,使全诗笼罩着 一层淡淡的乡愁思绪的一句: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赏析:“阔”“悬”? • (1)潮水涨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
次北固山下
王湾
文学常识
• 作者:王湾,唐代,洛阳人 • 次:停宿。 • 体裁:五言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
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律诗要求诗句字 数整齐划一,分为8句,2句一联,共四联, 分为首联、颔联、颈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联。每首的二、 三联的上下句习惯对仗句。
字词
• 次:停宿 • 客路:旅人前行的路 • 悬:挂 • 风正:风顺 • 残夜:指夜将尽未尽之时。
有悬空的态势。 • (2)颈联写出了江水浩淼,视野开阔之景,
也体现出作者开阔的胸怀。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赏析:按时这两句点出时令,且都描写了 时序交替的景物。运用拟人修辞,赋予“海 日”“江春”以人的意志和情思,作者无意说 理,却在描写景物是蕴含着自然理趣,表 现出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的哲理意义, 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