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合集下载

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1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1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1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排泄的概念、途径和意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描述排泄是人体内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包括尿液、二氧化碳和汗液等废物的形成和排出,以及这一过程对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2.学会运用图示和模型分析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通过观察泌尿系统的图示和模型,使学生能够正确指出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器官的位置和作用,并了解尿液的形成过程。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章节“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学生在学习前已经掌握了人体的基本结构和生理功能,对消化系统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排泄系统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然而,由于排泄过程涉及多个器官和复杂的生理机制,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
在认知方面,学生对排泄的概念、途径和意义可能较为陌生,对泌尿系统、皮肤和呼吸系统在排泄中的作用认识不足。此外,学生在分析排泄过程中可能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
3.掌握皮肤和呼吸系统在排泄废物中的作用。使学生了解皮肤通过汗液排出废物,以及呼吸系统通过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排泄的概念、途径和意义。通过设置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其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利用实物、图示和模型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认识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提高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排泄的概念、途径和意义,尤其是泌尿系统在排泄过程中的作用。
2.学会运用图示和模型分析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了解尿液的形成过程。
3.理解皮肤和呼吸系统在排泄废物中的作用,并能结合实际生活进行举例说明。

原创1:4.5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原创1:4.5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二)排遗: 概念:人体消化系统把消化后的食物残渣等物质由肛门
排出,也就是排出粪便的过程,叫排遗。
人体有哪些废物? 二氧化碳 多余的水 无机盐
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粪便
呼气
排泄
出汗 排尿
(细胞内产 生的废物)
---排泄的主要途径
排遗 排便 (不是细胞
内产生的废物)
观察与思考 1. 泌尿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A.肾小管 B.肾小囊 C.肾小球 D.输尿管
4.人体的每个肾脏是由约100万个肾单位组成的,如图为一
个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以下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流入的动脉血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B.流出的静脉血中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 均较少
C.流入的动脉血和流出的静脉血中含氧 量均较少
D.图中所示包括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
排尿的意义
1.排出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 2.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 3.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其他排泄途径
表 皮
真 皮 皮下
组织
汗腺结构示意图
导管 分泌部
汗腺 分布全身皮肤
1.运动时散失水量较多;应该多喝水
2.汗液蒸发能吸收人体较多的热量,帮助人体散热; 水主要以汗液形式排出了。
3.运动时呼吸频率加快,呼吸加深。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脏 ——形成尿的场所
泌 尿 系 统
输尿管(输送) 膀胱(储存)
排 尿 的 通

尿道(排出)
尿的形成
肾脏的结构
每个肾包括大约100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 肾单位
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组成。
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4.5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33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4.5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33

附件1课堂教学设计表板书设计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除,第一课时考试易错字1.出汗:水、无机盐、尿素肾脏囊、泄、一、排泄 2.排尿:水、无机盐、尿素二、泌尿系统输尿管肾膀胱3.呼吸:水、二氧化碳尿道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阐述和教学环境设计本课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引领学生在教师的启迪引导下,自主学习、归纳总结,充分体现“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学习内容呈现方式☑基于主题的□基于案例的□基于问题的□基于项目的学习(教学)模式□传递接受模式☑探究发现模式☑问题解决模式☑自主体验模式学习活动方式□集体化学习□个别化学习☑小组合作式学习□小组协作式学习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白板教室□网络教室□移动网络教室□自定义课堂教学结构设计课型☑新授课□实验(实践)课□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教学环节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教学媒体(资源)的作用和运用设计意图、依据复习巩固、知识链接 1、学生上黑板展示体循环和肺循环路线图2、根据老师设问的肾动脉及肾静脉的颜色变化引发思考血液循环图直观形象,目的明确展示帮助学生巩固已学过的知识,通过设问引发学生思考为本节课做好铺垫自主学习多媒体呈现学生要找的知识:1、什么叫排泄?排泄的废物有哪些?2、通过观察和思考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3、排泄的途径有哪些?汗液的成分与尿液相同吗?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P72-76的内容,注意观察课本上的插图及下面的文字,找出下列思考题的答案并勾划出来,3分钟后,比一比谁回答的快又好。

然后回答。

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以丰富的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认知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直观的图片加深学生的印象合作释疑【图形分析】泌尿系统结构图1.泌尿系统主要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2.注意观察肾动脉和肾静脉以及肾的颜色,根据你所学的知识,想像一下肾脏里血管的分布状况是怎样的?血液是怎样进出肾脏的?3.你认为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没有关系?4.猜想:静脉血、动脉血、尿液三者有什么关系?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以丰富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认知活动,并且更加直观的理解所学知识。

人教七下生物第四单元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学设计

人教七下生物第四单元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学设计
“下面请同学们分成小组,结合教材和刚才的讲解,讨论一下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分别承担着哪些功能,它们在排泄过程中是如何相互配合的。”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课堂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现在,请同学们完成以下练习题,检验一下自己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
3.设计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尿液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排泄异常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人体奥秘的欲望。
2.培养学生关注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量饮水、定时排尿等。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人体的许多器官和系统,谁能告诉我,这些器官和系统在人体内有什么作用?它们是如何相互协作,使我们的身体保持健康的呢?”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肾脏模型、尿液形成动画等,形象直观地展示尿液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滤过和重吸收作用。
3.设计互动教学环节,如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和验证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4.针对难点内容,教师进行详细讲解和举例说明,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学情分析
针对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他们在前期的生物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为本章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在排泄系统的认识上,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误区,如对尿液形成过程的理解不够深入,对排泄途径的了解不够全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构建正确的排泄系统知识框架。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教案 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教案 教学设计

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及肾单位的结构。

2.概述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3.描述人体的排泄途径。

【过程与方法】通过资料分析,进一步提高处理信息、解决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肾脏的保健,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肾单位的结构,尿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尿的形成过程。

课前准备课件、泌尿系统模型等。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同学们在每天的课间时不时地都要往一个地儿去。

这地儿是哪里?去干什么?人为什么要排尿、排便?引导学生阅读本章引言。

一个人只要是活着,每天都要从外界摄取什么,同时体内会产生什么?人体内会产生哪些废物呢?人体内废物过多会怎样?出示泌尿系统多媒体课件。

讲授新课指导学生看书72页观察与思考,提问: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各有什么功能?尿是在哪儿形成的?这个器官与血管相连吗?有哪些血管?你认为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没有关系?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出疑问,给予评价,并鼓励其他学生回答。

在总结后质疑:尿液在泌尿系统中是怎样形成的呢?再次提问肾脏的作用,引出尿的形成。

出示动态的从肾剖面到肾单位的放大的课件,结合课件讲述,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认识肾和肾单位。

提问:你能大致描述肾的内部结结构吗?采用竞赛方式,鼓励学生参与探究并对学生的描述给予积极评价。

质疑:血液流经一个肾单单位的过程中,血液会不会发生变化,血液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指导看书82页资料分析,引导学生进行推测。

展示肾的内部结构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肾小球、肾小囊壁和肾小管的功能。

引导学生:比较血桨和肾小囊中液体的成分有什么变化,这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有什么作用?在肾小囊中出现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却没有,这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比较尿液和血浆的成分,你认为排尿主要排出哪些物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74-75页,理解尿的形成及排出过程,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对学生的质疑给予积极评价,并鼓励其他学生解答。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1)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1)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1)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人体内含有许多废物,如果不及时排出体外,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

因此,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是维护身体健康的重要过程。

一、身体代谢产生的废物
身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是最常见的一类废物。

主要包括:二氧化碳、尿素、乳酸、过剩的脂肪和水分等。

这些废物通过呼吸、排汗、排尿等方式排出体外。

其中,二氧化碳通过呼吸排出;尿素、乳酸由肾脏和肌肉代谢分解后,由尿液和汗液排出;过剩的脂肪和水分通过排汗排出。

二、药物代谢产生的废物
身体内摄入药物后,药物会在体内产生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同样需要及时排出体外。

部分药物代谢产物会直接通过肾脏代谢后经过尿液排出体外,部分则通过肝脏代谢后,以胆汁的方式排出体外。

三、环境污染物
环境污染物也能在人体内产生废物,如二氧化硫、臭氧、氮氧化物等污染物会在人体内产生一些不良反应,需要通过呼吸、尿液等方式排出体外。

同时,还有一些有害物质如汞、铅等金属元素,这些有害物质在体内积累过多,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需要及时排出体外。

综上所述,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是人体健康不可或缺的过程。

保持适当
的饮食、多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方式,也能促进人体废物的排出,维护身体健康。

七年级生物下册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七年级生物下册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第十六页,共三十八页。
尿的形成 过程 (xíngchéng)

第一步:肾小球、肾小囊对血液的过 滤作用(zuòyòng),形成原尿。
含各种成分及代 谢(dà ixiè)废物
12/12/2021
第十七页,共三十八页。
形成 原 (xíngchéng) 尿:
12/12/2021
当血液(xuèyè)流经肾小球时,
(1)膀胱是形成尿的主要器官。( X)
(2)进入肾小球的血管为小动脉,出肾小球的血管为小静脉。( )
X√ (3)肾小球和肾小囊具有过滤作用,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 )
2.某人在环境和进食相同的条件·下,测定完全休息和运动情况下,通过不 同途径所散失的水分(毫升),结果如下表。
汗液
尿液
呼出气体
休息(一天)
12/12/2021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八页。
汗液(hànyè)的形成和排出
12/12/2021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八页。
汗液的形成和排出
1、汗腺(hànxiàn)由哪两部分构成?
汗腺包括分泌部和导管(dǎoguǎn)两部分。
2、汗液是如何形成(xíngchéng)和排出的?
汗腺的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当血液 经过时,血液中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物 质进入汗腺形成汗液。汗液通过细长的导 管排出体外。
形成(xíngchéng)尿液(终尿)
第十九页,共三十八页。
肾小球 过滤(guòlǜ)
肾小管 重吸收
12/12/2021
成血 蛋 葡
无尿
细白萄水 机
分胞 质 糖
盐素
血 液
+
++
+
+

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及教学反思

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及教学反思

过各种途径排出体外。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
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
过渡:人体产生的废物中,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通过什么排出的呢?
2. 泌尿系统的组成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 73 页图 4-43,讨论以下问题:
①由图示可以看出,泌尿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 ②注意观察标注的肾动脉和肾静脉以及肾的颜色,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推测 一下血液是怎样进出肾脏的? ③你认为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什么关系? (2)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出疑问,结合收集的资料和已有知识进行思考、推测,得出:泌尿系统 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器官组成,尿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密切关系的 结论。 那么:尿液在泌尿系统中是怎样形成的?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 重新吸收。这些被重新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 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 (4)尿的排出
教师引导学生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尿的排出路径和排尿的意义。肾脏中 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 人就产生尿意。排尿时,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自觉习、合作探究启发式相结合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一、导入新课
水对人体非常重要,而排尿时却会排出很多的水。那么,人体为什么还要
排尿呢?你做过尿常规化验吗?这项检查能反映人体什么系统的健康状况呢?
通过教材“想一想,议一议”导入对新课的教学。
二、新课教学
1. 排泄
人体生命活动中会产生许多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这些废物必须及时通
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 4. 其他排泄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代谢废物是在哪里产生的?
营养物质+氧气→二氧 化碳+水+废物+能量

尿酸、尿素、无机盐等
线粒体
二氧化碳 多余的水 无机盐
尿素 食物残渣
呼气
排泄 排汗 排尿
排便 排遗
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肾脏形成尿液 输尿管输送 膀胱储存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
肾脏是红褐色的,里 面可能含有什么?
可能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 症患者定期到医院做 血液透析,目的是排出 A、二氧化碳 B、水 C、无机盐 D、尿素
泌尿系统保健
1、每天喝适量水;
2、有了尿意及时排尿;
3、合理饮食避免高糖高蛋白高盐 4、避免过度劳累、滥用药。 5、注意心情愉快和卫生习惯
没有过滤的血 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肾小球
肾小囊 原尿
大部分水
尿液的形成
尿液的形成
血液 原尿
肾小球和肾小囊的 过滤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尿液
血细 大分 葡萄
无 尿素
胞 子蛋 糖 水 机盐
白质
血液 √ √ √ √ √ √
血浆 × √ √ √ √ √
原尿 × × √ √ √ √ 尿液 × × × √ √ √
排尿的意义 1、排出废物。 2、调节体内水和无 机盐的平衡, 3、维持组织细胞的 正常生理功能。
能是一次吃糖太多,或者肾小管病变。
某血尿患者尿检发现有 较多的血细胞和蛋白质, 分析:是肾的那一部分 发生病变?
肾小球
1、血液经过肾脏后发 生的变化是 A、养料增加 B、二氧化碳减少 C、尿素减少 D、氧气增加
2、我们每天应喝适量的 开水,这有利于 A. 代谢废物及时随尿 排出 B. 对无机盐的吸收 C. 对葡萄糖的吸收 D. 肾小管的重吸收
肾脏的过滤功能是无 限的还是有限的?
有限的
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肾单位
每个肾脏大 约有100万个
入球小动脉
收集管
尿液
出球小动脉
肾小球 肾小囊

毛细血管


肾小管
静脉
过滤后的血液
血液
肾脏就像是过滤器、过滤 网,将废物从血液中分离 ,排出体外。
肾小球 肾小囊
原尿
水 无机盐 尿素 葡萄糖
全部葡萄糖 部分无机盐
P76 1、 X X √
2、(1)运动失水量大。运
动后应当多喝水。
(2)散热多,有利体温 恒定。因出汗。
(3)因为运动时呼吸频 率加快,呼吸加深。
表皮 导管
真皮
分泌部
皮下组织
汗腺结构
为什么糖尿病人的尿液会 招蚂蚁?
因为糖尿病人的尿液中含有大量葡萄糖, 蚂蚁可以获得能量。
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有限,糖尿可
甲、乙、丙三人尿液检验值:
主要成分 甲




96
87
90
无机盐 1.10 1.2
1.0
尿素
1.80 1.3
0.3
葡萄糖 0.00 0.12 0.1
蛋白质 0.00 7.00 7.1
血液中的尿素没有被过滤
1正常尿液是__甲__,因为__无__蛋__白__质__和__葡__萄__糖__。 2肾小球有病变是_乙___,因为___有__蛋__白__质___。 3可能尿毒症患者是_丙___,因为__尿__素__浓__度__低__。
教学目标
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2、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3、描述其他排泄系统。 4、认同肾脏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重点难点:肾单位的结构及其 功能
P72 水对人体非常重要,
为什么还要排尿?
人体产生的尿素和无机盐 等废物,必须溶解在水中 才能排出体外。
尿常规化验能反映人体什么系
统的健康状况? 泌尿系统
肾小囊
肾小球
尿液
肾小囊腔 原尿
1.下列活动中不属 于排泄的是 A.呼出二氧化碳 B.排汗 C.食物残渣排出 D.排尿
2.血液流经下列哪组器 官时,血浆中的废物将 会减少? A.肝和肠 B.肺和肾 C.脾和胰 D.肾和肠
3、肾小球是毛细血管球, A.入球血管是动脉,
出球血管是小静脉 B.入球血管是小静脉,
出球血管是小动脉 C.入球和出球血管都是动脉 D.入球和出球血管都是静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