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课堂汇报

合集下载

[分享]集体行动的逻辑

[分享]集体行动的逻辑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笔记曼瑟尔·奥尔森(Mancur Olson)[美]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马里兰大学经济学教授。

主要著作包括:《战时短缺经济学》(1963)、《集体行动的逻辑》(1965)、《一份准备中的社会报告》(1969)、《没有增长的社会》(1974)、《健康护理经济学新方法》(1982)、《国家兴衰探源》(1982)和《权力与繁荣》(2000)。

【摘要】:《集体行动的逻辑》是一部有关人类行为理论的巨著,它对个人在具有集体利益的组织中为何引发行动困境这一问题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然而,奥尔森集体行动理论的缺陷在于它把这个理论简单地建立在“经济人”假设,用单一的理论去解释全部现象。

而且还把集团成员多少是衡量集团规模大小唯一变量等假设,从而导致该理论在解释现实的过程中有很大的局限性。

【关键词】:集体行动、理性人、搭便车、选择性激励、中国国情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这本书是从集团和组织理论的概念入手,将理性人假设引入社会领域集体行动问题的研究中,奠定了集体行动理论的逻辑起点,很好地解释了生活中诸多集团及政治问题。

以下便是我的相关读书心得:主要内容简介、重要关键词介绍、读后思考。

1、主要内容简介第1章奥尔森首先阐述了集体行动理论与理性人假设的相关理论,为从微观机制来对集团腐败进行分析奠定理论基础。

第2章奥尔森鲜明地反驳了传统理论丝毫不加怀疑地认为正如单独的个人会为他们的个人利益而行事一样,有着共同利益的个人所组成的集团会为他们的共同利益而行事。

并随后得出了在许多情况下小集团比大集团更有效率、更能创造价值的观点。

第3章则考察赞成工会的论点的含义,并得出以下结论:某一形式的强制性会员制度在大多数情况下对工会是生死攸关的。

第4章则用本研究中提出的方法对马克思的社会阶级理论进行考察并对其他一些经济学家提出的国家理论进行分析。

第5章按照研究阐述的逻辑对许多政治学家使用的集团理论进行分析,并证明对这一理论的通常理解在逻辑上是矛盾的。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课堂汇报PPT课件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课堂汇报PPT课件
14
难题——为什么——大小集团

大 ……………




规模是决定对个人利益自发、理性的追求是否 会导致有利于集团的行为的决定性因素。 小集团比大集团能更好地增进其共同利益。
2020/4/10
15
难题——为什么——大小集团
1
❖即使在最小的集团
里,集体物品的提供 2
一般也不能达到最优 水平。
3
❖集团越大,搭便车
选择性激励——就是如果你不参加某一集体行动就一集体行动就不能得到或将失去的东西
31
难题——怎么办——选择性激励
2.大集团和小集团激励的差异——社会激励
社会激励
经济激励不是唯一的激励,人们有时候还希望去获 得声望、 尊敬、友谊以及其他社会和心理目标。当 不存在经济激励趋势个人为集团利益做贡献时,可 能有一种社会激励会驱使他这么做。
由于集团越大,任一个体,或集团中成员的任何 小子集能或得到总收益的份额就越小,他们从集 体物品中获得的收益就远远不足以抵消他们提供 哪怕是很小数量的集体物品所支出的成本。
集团成员的数量越大,组织成本就越高,这样在 获得任何集体物品前需要跨越的障碍就越大。
2020/4/10
24
难题——为什么——搭便车
少数“剥 削”多数 (利益需求)
22
难题——为什么——大集团
集团越大,他提供的集体物品的数量就会越低 于最优数量。
人数、规模、地位影响……
Pi=Ri—C
2020/4/10
23
难题——为什么——大集团
01
02
03
集团越大,增进集团利益的人获得的集团 总收益的份额就越小,有利于集团的行动 得到的报酬就越少,这样即使集团能够获 得一定量的集体物品,其数量也是远远低 于最优水平的。

浅谈奥尔森集体行动逻辑的分析

浅谈奥尔森集体行动逻辑的分析

浅谈奥尔森集体彳亍动逻辑的分析曼瑟尔•奥尔森是集体行动理论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集体行动的逻辑》在经济学和政治学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有力地推动了集团理论的发展。

他在书中对丁传统的利益集团观进行了批判。

对丁集团的研究,传统的理论家认为具有相同利益的个人所形成的集团,总是有进一步扩大这种集团利益的倾向,每个集团都是为其成员的共同利益而服务。

在奥尔森看来,这些理论貌似合理却还有一些无法解释的现象发生:理性的“经济人”会在集体的行动中“搭便车”,从而导致集体行动的困境。

奥尔森集体行动理论认为,“除非一个集团中人数很少,或者排除存在强制或其他某些特殊手段以使个人按照他们的共同利益行事,有理性的、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奥尔森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中的主要研究对象是集团和集体行动,在研究和探讨集体行动及其困境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对这些概念进行界定。

对丁集团这个词,不同的理论家进行了不同的界定和分类。

本特利是集团理论的创始人。

他在《政府过程》一书中指出,社会本身只不过是一些组成社会的群体联合。

社会上存在着不同的利益,这些利益都可以由有相同利益个体组成的群体来代表。

本特利认为,利益集团是经济、政治生活中起主导作用的基本力量。

每个集团都有自身的集团利益,集团利益总是导致集团行动。

在本特利之后,杜鲁门修正了这种群体与利益一一对应的关系。

他认为,当具有共同态度的一部分人正式或非正式地结合成一个团体,以建立、维持与增进共同态度所蕴含的行为模式,向社会上其他团体提出其主张,并进而谋求实现其主张时,便构成了利益集团。

根据杜鲁门的看法,在简单的社会中没有利益集团,利益集团的产生是与社会专业化和复杂化的发展趋势相契合的。

在当前的学术界,对丁集团的界定基本上是围绕着共同利益而进行的,但我们还需要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的研究,才能更全面。

在奥尔森的书中,集团是一个出现频率很高而乂没有被准确界定的概念。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报告【公共经济学原理】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报告【公共经济学原理】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报告肖卫政管1000016927摘要奥尔森是集体行动理论的代表人物,他在著作《集体行动的逻辑》中以理性人的假设为前提,对集体行动和集团规模的关系进行了开创性的论证,试图将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理论应用于社会学和政治学的研究中。

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在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集体行动理论的一些假设和论证过程还值得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奥尔森集体行动集体物品利益集团内容概述奥尔森在《集体行动的逻辑》开篇就否定了“有共同利益的个人组成的集团通常总是试图增进那些共同利益”这一传统观念。

奥尔森指出“集团会采取行动维护其利益”这一观点是建立在“理性人”的理论假设基础上的,进而利用理性人假设对集团行动的传统观点进行批判。

奥尔森提出:除非一个集团中的人数很少,或者除非存在强制或其他某些特殊手段使个人按照他们的共同利益行事,有理性的、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

①理性人意味着人是自私自利的,集团中的个人是理性的,理性人采取行动以寻求个人利益。

所以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也建立在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基础上,以传统的理论假设提出新的集团理论。

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对传统理论的批判主要有两点:一、传统理论认为“集团总是试图增进其成员的共同利益”,奥尔森认为,集团增进的利益是公共物品,而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非竞争性指一个人对物品的消费并不减少其他人对这个物品的消费,而非排他性使得公共物品一旦被提供,就不能将某个人或某个群体排除在对此物品的消费之外,或者是排除的成本过高。

这就使得“搭便车”成为可能并且对理性人产生了“搭便车”的激励;二、传统理论认为,小集团和大集团只是规模上的差别,在性质上是一样的。

奥尔森反对这种观点,他认为大集团和小集团是按照完全不同的原则运作的。

奥尔森指出,集团越大,集团提供的集体物品的数量就越偏离最优水平。

依据市场和非市场的区别,奥尔森提出了利益集团的分类:排他性集团和相容性集团。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

一、搭便车理论的核心观点以及方法论基础 本书作者奥尔森创造性的在集体行动的研究领域,引入了传统经济学经常强调的个体主义方法论的视角。

传统的社会理论家研究集团行为时总是认为,组织或集团的存在是为了维护其成员的共同利益,而且它们也能有效的做到这一点。

而奥尔森从经济学的个人主义视角出发,首先假定,每个人都是理性人,而理性人的显著特征就是行为前要进行成本收益的计算和权衡,以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为目的,即使在组织或集团中也是如此,由此得出了相反的结论:理性的自利的个人不会积极主动地发动集体行动、提供集体物品以满足所属集团或组织的需要,必须对集团成员实施选择性激励才能提高成员提供集体物品的可能性。

具体来说,不同规模和性质的集团对其成员行为有不同影响。

在集体物品的获取方面,小集团比大集团更有优势。

集团越大,它提供的集体物品的数量就会越低于最优数量。

而在抱有共同利益的小集团中,存在着少数“剥削”多数的令人惊讶的倾向。

可以说,个体主义方法论和理性人假设是本书所提出的搭便车理论模型的方法论基础。

二、基本概念 1,理性人:理性人是指这样的人,他们在现有的约束条件下,根据某个实践理性或者效用最大化的标准,鉴于自己的信念和愿望,来选择可用的最佳行动方案。

经济人是理性人的典型代表。

但奥尔森认为,理性人并不简单等同于经济人,理性人并不一定像经济人那样是完全自利的。

(奥尔森,2003:73) 2,集体物品或公共物品(public goods):在本书中,集体物品是指由集团提供的服务于整个集团中所有成员的物品(产品、服务或收益),它具有高度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特点,也即有些成员不用付出任何成本就可免费获得该物品。

3,大集团与小集团:奥尔森把集团粗略的分为大集团和小集团两种。

大集团,可被粗略定义为由理性人组成的规模比较大的集团。

小集团,可被定义为理性人组成的规模比较小的集团。

4,排外集团与相容集团:根据集团寻求的目标的性质的不同,可以把集团分为排外集团和相容集团。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报告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报告

对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的理解——《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报告曼瑟尔·奥尔森撰写的《集体行动的逻辑》是新政治经济学的经典著作,是一部有关人类行为理论的经典巨著,它对个人在具有集体利益的组织中为何引发行动困境这一问题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理论以“理性人”假设为逻辑起点,认为由于存在搭便车现象,集团规模越大,集体行动越困难,并提出“选择性激励”解决困境。

这为我们理解和解决现实当中的相关问题提供了借鉴,但其理论自身也存在着局限性。

通过研读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我们可以逐步清晰地了解奥尔森提出集体行动理论的逻辑思路,其阐述的集体行动理论为我们理解和解决客观现实当中的诸多相关问题具有启发作用。

同时,随着对这一理论的关注和更深一步的思考,我们也发现其理论存在一些局限性。

一、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的逻辑思路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采取“理性人”的假设,他假设人都是理性的、自利的、短视的,人们总是寻求最大的收益和最低的成本。

从这一假设出发,奥尔森对“有共同利益的个人组成的集团通常是试图增进那些共同利益”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

他认为,“除非一个集团中人数很少,或者除非存在强制或其他某些特殊手段以使个人按照他们的共同利益行事,有理性、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

”奥尔森重点考察了集团规模与集体行动之间的关系,对大集团和小集团做了区分,认为集团规模越大,增进集团利益的人获得的集团总收益的份额就越小,组织成本也越高,集体行动越困难。

奥尔森指出:“在任何一种情况下,规模是决定对个体利益自发、理性的追求是否会导致有利于集团的行为的决定性因素。

比起大集团来,小集团能够更好地增进其共同利益。

”他指出一个具有共同利益的集体并非必然产生集体行动的根源在于集团内广泛存在的“搭便车”现象。

一个理性的人是不会参与到集体行动中来的,因为这要花费私人的成本,而收益却是集体共享。

针对大集团集体行动提供公共物品的困境,为避免搭便车,奥尔森设计建立独立的“选择性的激励”驱使潜在集团中的理性个体采取有利于集团的行动。

集体行动的逻辑

集体行动的逻辑

2 Part
经典内容
——细读
3、介绍公共物品和大集团:
• 公共物品:一旦被提供,非付费者便不能被排除在对 此物品的消费之外;
“选择性激励”
• 大集团:往往是规模庞大的群体组织,如国家。 基于理性人和经济人的假设,作者首先阐释 了集团和组织理论。接下来作者介绍了公共 因此,这也侧面引出了 “搭便车”的行为机制。 物品和大集团 • 传统的集团理论:小集团和大集团都出于同样的理由 吸引成员;小集团和大集团只是规模有所不同,性质
• 集体行动逻辑的基本含义 • 个人理性(利益)和集体理性(利益)之间存在冲突,
个人理性并不是集体理性的充分条件。
• 副标题——“公共物品与集团理论”——试图通过 引入公共物品的概念,达到批判集团理论的目的。
(小集团优于大集团的原因——凝聚力和有效性。)
• 为我们认识集体 行动的激励机制 提供了新思路; 。
实际干事的集团相当小
第三,在获得任何集体物品前需要跨越的
障碍就越大。
2 Part
经典内容
——细读
• 讲述了工会这一组织的形成历史 • 否定赛利格〃帕尔曼的观点“工会的 产生是因为工人对于职业稀缺感的悲
三、 工会和经济自由
第三章奥尔森在对工会的研究 中,通过区分集体与非集体的 利益,揭示了工会强制与政府 行为对经济自由的限制作用。
第四章:马克思的理论是“建立在理性、 功利主义的个人行为之上的”,因而是 自相矛盾的。
• 一方面认可马克思在经济动机上的理 论, • 一方面又质疑马克思对于工人参加阶 级斗争的解释。
进行个别激励来提高人们的个 人收益从而促使集体行动
2 Part
经典内容
——细读
五、 压力集团的正统理论 六、 “副产品”和“特殊利益”理论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 书 报 告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  书  报  告

读书报告——读《集体行动的逻辑》对这本书的接触,还是第一次,以前从来没听说过,也没看到过。

接触这本书,还要感谢老师,要不是老师要求我们必须阅读,可能在近期内我还看不到这本书。

读完这本说后,觉得身边很多例子、很多事情都可以用本书的理论来解释。

我最清楚的是在开学的头两周,我们寝室的水壶都放在一块,没有分开打水,谁有空谁去打。

两周过后,问题暴露出来了,有的同学天天打水没得水用,而有的同学很少打水甚至没有打过水。

刚开学的时候,大家都是新同学,可能还比较客气,后来实在受不了,就直接探明了。

其结果是把壶分开,各打各的。

这例子很接近咱们经常听到的那句古话:“三个和尚没水喝”。

而我们是多个和尚没水和。

一、作者简介我所读的《集体行动的逻辑》,著者是曼瑟尔·奥尔森[美],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5.4(2007.6)。

此书的出版,为长期缺位的公共选择理论得到很好的体现。

奥尔森教授的集体行动理论、搭便车理论不但在经济学领域而且在政治学领域、社会学领域都产生广大的影响,为这些领域的研究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曼瑟尔•奥尔森,(Mancur Lloyd Olson, Jr,)1932年-1998年2月19日,美国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对制度经济学的诸多方面也有很大贡献。

他死的时候仍为马里兰大学工作。

他在1954年获北达科他州大学学士学位,1960年获牛津大学硕士学位,1963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

主要著作包括:《战时短缺经济学》(1963)、《集体行动的逻辑》(1965)、《一份准备中的社会报告》(1969)、《没有增长的社会》(1974)、《健康护理经济学新方法》(1982)、《国家兴衰探源》(1982)和《权力与繁荣》(2000)。

在他的一生中主要在学校、研究机构和协会就职。

二、内容简介本书的结构重点在前两章,后面几个章节都是在说明前两章的内容,在后面的章节中,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观点,这些理论都是为了解释前两章的主要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尔森
基本信息 姓名:Mancur Lloyd Olson 曼瑟尔·奥尔森 (1932年1月-1998年2月) 评价:美国经济学家,对制度经济学的诸多方面(私 有财产、税收、公共物品、集体决议、合同权利等) 也有很大贡献。 教育经历: 1963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0-1998年 马利兰大学经济系教授; 1990年在马利兰大学创立“体制改革与非正规部门研 究中心IRIS,专门研究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国家。
一个利益集团的组织水平的高低,取决 于它在多大程度上克服集体行为中的"搭 便车"现象。
2015/10/5
难题——为什么
“正如国家不能靠自愿捐款或在市场上出售其基本服 务来维持一样。其他大型集团也不能以此为生。它们 只能提供一些不同于公共物品的约束力或吸引力,使 个体成员帮助承担起维持组织的重担。典型的大型组 织中个体成员的地位与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的地位, 或国家里纳税人的地位相似:他个人的努力不会对他 的组织产生显著的影响,而且不管他是否为组织出过 力,他都能够享受其他人带来的好处。”
由于集团越大,任一个体,或集团中成员的任何 小子集能或得到总收益的份额就越小,他们从集 体物品中获得的收益就远远不足以抵消他们提供 哪怕是很小数量的集体物品所支出的成本。
集团成员的数量越大,组织成本就越高,这样在 获得任何集体物品前需要跨越的障碍就越大。
01
02
03
2015/10/5
难题——为什么——搭便车
即使在最小的集团 里,集体物品的提供 2 一般也不能达到最优 水平。 小集团的集体物品常 常可以通过集团成员自 发、自利的行为提供。 集团中成员间的“不 对称”现象会导致少数 "剥削"多数的倾向。
3
集团越大,搭便车 者的动机越强烈,提 4 供的集体物品的数量 就会越低于最优数量。
5
2015/10/5
集体行动的逻辑
第1章
对集团和组织行为的逻辑分析 集团和组织理论 区分小集团和大集团 集团规模和集团行为 研究工会 (大型潜在集团) 工会和经济自由 批判 批判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国家和阶级的正统理论
压力集团的正统理论 利益”理论
第5章
第6章
提出 “副产品”和“特殊
集体行动的逻辑
集体行动的困境是什么?
社会地位和社会承认是个人的非集体物品,社会制裁和社会奖励是“选择性激励”,即它们 属于可以用来动员一个潜在集团的激励。
2015/10/5
难题——怎么办——选择性激励
2.大集团和小集团激励的差异——联邦集团
联邦集团
联邦集团——一个集团被分成几个小集团,每个小 集团都出于某种理由与别的集团一起组成一个大集 团的联邦。如果中央或联邦组织为其成员组织提供 某种服务,他们可能会运用社会激励来使每个小集 团的成员为实现整个集团的集体目标作出贡献。这 样,运用选择性的社会激励来动员潜在集团获得集 体物品的组织必须是较小集团的联邦。
Eg:“水鬼”VS“耐干旱品种”
日本积极出钱设立“亚洲货币基金” 美国愿意负担高达70%的北约经费
2015/10/5
难题—— 为什么——少数“剥削”多数 、
大成员 对集体物品需求比较强烈,会愿意单独 提供最大数量的集体物品的成员,与小 成员相对。 会从大成员那里免费得到的集体物品会进 一步降低他自己支付本该支付成本的动力。 一旦一个小成员免费地从最大 成员那里获取一定量的集体物 品,就已经比他通过自己的付 出而得到的要多了,所以他根 本不会受到激励自己付出去获 取任何集体物品。
——奥尔森
2015/10/5
怎样解决集体行动困境?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如何解决个人理性和集体 理性之间的矛盾?
怎样才能减弱搭便车的现象 来促进集体目标的实现?
是否有些方法来解决集 体行动的困境呢?
24
难题——为什么
个 人 理 性 集 体 理 性 公共物品理论和“理性人”假设出 发。 除非一个集团中人数很少,或者除非存在强 制或其他某些特殊手段以使个人按照他们的 共同利益行事,有理性的、寻求自我利益的 个人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 的利益。
势均力敌,互相影响少
没人受激励, 没人被注意到
大 集 团
为什么为产生集体行动困境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为什么小集团比大集团更有 效率?
集团规模如何影响了集体 行动?
为什么集体行动难以实现?
难题——为什么
个 人 理 性 集 体 理 性 公共物品理论和“理性人”假设出 发。 除非一个集团中人数很少,或者除非存在强 制或其他某些特殊手段以使个人按照他们的 共同利益行事,有理性的、寻求自我利益的 个人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 的利益。
选择性激励——就是如果你不参加某一集体行动就一集体行动就不能得到或将失去的东西
难题——怎么办——选择性激励
1.什么是选择性激励 正向激励
正向激励通过搭卖私人 物品的方法,刺激集体 成员为负担集体行动的 成本作贡献。
选择性激励
反向激励是惩罚搭便车 的措施,最常见的是禁 止搭便车者享受集体行 动的成果。
集团越大,越难以 实现集体行动。
难题——为什么——大小集团
奥尔森描述“集体行动的逻辑”的最简单的方程 为:
Pi=Ri-C Ri:第i名成员从总的集体产品中得到的总收益 C :获取集体产品的总成本 Pi:第i名成员的净收益
2015/10/5
难题——为什么——小集团
小集团
规模小、 成员人 数少
每个人可以 获得总收益 中相当大的 一部分 理性人假设
为什么会产生集体行动困境?
怎样破解集体行动的困境?
集体行动 困境
难题——是什么——提出
为什么个人的理性行为往往无法产 生集体或社会的理性结果?
集体行动的逻辑 难题—— 是什么——提出
正如单独的个人会为他们的个人 有理性、寻求自我利益的个 利益而行事一样,有着共同利益 人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 的个人所组成的集团会为他们的 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 共同利益而行事。
奥尔森
荣誉 ▪ 1986年获得美国政治学会颁发的最高奖之一 (Gladys M. Kammerer Award)。 ▪ 1993年获得美国管理学会颁发的“最持久贡 献著作奖” 。 ▪ 1995年获得美国政治学会颁发的里昂·爱泼斯 坦奖 ▪美国政治科学联合会引入奥尔森奖,专门用于 表彰最佳政治经济学博士学术论文获得者,以 表彰奥尔森在经济和政治科学方面的诸多贡献。 ▪ 奥尔森去世两周后,《经济学家》发表讣告, 并称其为利益集团的鞭挞者。
理论 基础
▪ 《集体行动的逻辑——公共物 品与集团理论》 ▪集体利益是“公共物品”。
难题——是什么——提出
市场集团 (排外集团) 非市场集团 (相容集团)
纯粹垄断集团 特权集团
有人会受到激励
寡头卖方垄断集团
少量企业占据市场绝 大多数份额
原子式集团
中间集团
小 集 团
没人受到激励, 但彼此会注意到
潜在集团
来自俱乐部的“社会压力”
社会地位和社会承认是个人的非集体物品,社会制裁和社会奖励是“选择性激励”,即它们 属于可以用来动员一个潜在集团的激励。
难题——怎么办——选择性激励
2.大集团和小集团激励的差异——社会激励
社会压力和社会激励只有在较小的集团中才起作用,这是因为:

集 团
• 小集团成员之间有着面对面的接触; • 在潜在的大集团中,每个成员都微不足道,他的行为不会产生 什么影响; • 在任何大集团中,成员都不可能彼此认识,因而集团事实上也 不可能是一个友谊集团,所以即使一个成员没有为其集团的目 标作出什么牺牲,他的社会地位一般也不会受到影响。
奥尔森
小集团的理论经验可以运用于大 ▪小集团比大集体更有生命力。 集团,只要把对于小集团的研究 ▪大集团不可能自发形成集体行动。 奥尔森 结果乘上一个规模系数就可以直 ▪集团内部个人偏好或禀赋的不同, 接运用于较大的集团。 会影响集体行动的结果。
难题——是什么—
有理性的、寻求自我 利益的个人不会采取 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 的或集团的利益。
在联邦集团中,社会激励可以导致集团导向的行动。
难题——怎么办——选择性激励
2.大集团和小集团激励的差异
社会激励主要是在小集团中才显得重要,只有当大集 团是较小集团的联邦时,他们才在大集团中起作用。
在此被划分为“特权”或“中介”集团的足够小的集团就 收到双重激励。不光是经济激励,还可能是社会激励,这些 激励引导其成员为获取集体物品而努力。
矛盾
VS
个人选择搭便车是符合个人理性的最佳选择, 而这种选择却导致了集体非理性的结果。
难题——怎么办——选择性激励
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
搭便车的现象
选择性激励
集体行动的困境
针对这一问题,奥尔森设计了一种动力机制——选择性激励
难题——怎么办——选择性激励
1.什么是选择性激励
选择性激励
• 奥尔森根据性质和作用的不同把“选择性激励” 分为“正面(positive)激励”和“负面 (negative)激励”,即社会奖励和社会制裁。 • 奥尔森指出,“社会制裁和社会奖励是‘选择性 激励’;即它们属于可以用来动员一个潜在集团 的激励:不服从的个人受到排斥,合作的个人被 邀请参加特权小集团。”
矛盾
VS
个人选择搭便车是符合个人理性的最佳选择, 而这种选择却导致了集体非理性的结果。
难题——为什么——大小集团
小 集团
大 集 团
……………
规模是决定对个人利益自发、理性的追求是否会 导致有利于集团的行为的决定性因素。 小集团比大集团能更好地增进其共同利益。
2015/10/5
难题——为什么——大小集团 1
奥尔森
代表性成果
论文: 通向经济成功的一条暗道(1992) 专制、民主与发展(1993) “掉到地上的大面額钞票沒人捡:为什么 有的国家富裕有的国家贫穷”(1996) 著作: 《战时短缺经济学》(1963) 《集体行动的逻辑》(1965) 《一份准备中的社会报告》(1969) 《没有增长的社会》(1974) 《健康护理经济学新方法》(1982) 《国家兴衰探源》(1982) 《权力与繁荣》(2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