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供热自动化节能减排技术研究应用 张伟
往复式天然气压缩机节能降耗技术探讨 张伟

往复式天然气压缩机节能降耗技术探讨张伟发表时间:2018-12-14T11:17:33.77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6期作者:张伟[导读] 往复式天然气压缩机虽然在天然气的具体生产和运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在具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会导致其能耗的增加山西国化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山西省太原市 030000摘要:往复式天然气压缩机虽然在天然气的具体生产和运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在具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会导致其能耗的增加,这对于天然气生产的经济系效益实现十分的不利,对于绿色经济发展也十分的不利,所以从各个要素入手对往复式天然气压缩机能耗降低的具体策略做分析可以为实践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往复式;天然气压缩机;节能降耗;技术探讨1导言现阶段我国石油工业持续发展,往复式天然气压缩机在石油天然气生产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因为这种压缩机的增压范围比较广泛,且效率比较高,在处理天然气的时候离不开对于压缩机的应用,属于一种比较重要的能耗设施,因此需要提升对于天然气压缩机能耗影响的分析,进而提升整体的工作效率。
2往复式天然气压缩机的工作理论2.1往复式天然气压缩机的结构往复式天然气压缩机包括主机以及辅机,其中主机的内容有:机身、中体、驱动机、气缸、活塞、传动部件、气阀以及密封件。
其中辅机包括气路系统、冷却系统以及润滑系统。
由于工作需求存在差异,所以往复式压缩机的列组成也是存在差异的,任何列都包括传动部件、活塞、中体和中间连接筒,并且需要借助密封填料来把连接筒以及气缸进行填满,其他的一侧连接刮油环,连杆比较大的一侧会和曲柄销进行联系,并且会和曲轴共同开展圆周运动,至于连杆比较小的一部分会和十字头进行联系进而产生往复运动。
2.2往复式天然气压缩机工作理论在往复式天然气压缩机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曲轴会进行选择,会借助连杆来连接活塞,一起开展往复运动,并且活塞和气缸内部的封闭空间产生一定的周期性变化,当曲轴旋转一周之后,会联系活塞开展依次往返的活动,气缸和活塞所组成的空间会按序进行进气、压缩以及排气,这个过程就属于一个工作周期,属于往复式天然气压缩机的工作理论。
城市供热自动化节能减排技术探析

城市供热自动化节能减排技术探析发布时间:2023-01-10T09:39:59.038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2年8月16期作者:孙圣祺[导读] 本文重点研究了城市供暖自动化减排关键技术孙圣祺天津泰达热电能源管理有限公司天津 300457摘要:本文重点研究了城市供暖自动化减排关键技术,城市供暖自动化及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主要是与城市化建设有机地结合的基础上,进行新科学技术的合理应用。
通过对该方法的研究,能够有效的改善城市供暖的整体效果与品质,通过达成节能减排技术,进一步优化城市供暖体系,保障城市化建设的平稳推动,有效助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关键词:城市供热:自动化;节能减排技术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的区域供热需求将增加,消耗越来越多的能源和资源。
对于区域供热来说,生活用水和环境用水的供应是最重要的影响要素之一,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直接相关。
区域供暖依赖于通过热力网络的能源供应,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复杂和连续的。
传统锅炉加热系统的加热效率和安全性愈发下降,容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一、城市供热自动化节能减排技术的问题(一)集中供热系统中的锅炉运行热效率偏低现阶段,中国城市供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供暖系统中使用的钢锅炉运行热效率普遍偏低,根据调查发现,我国一般民用建筑锅炉的锅炉热效率远远低于国家标准,而高压锅炉供热运行效能过低往往会造成资金的巨大损失,从而无法提高城市集中供暖系统热运行的效能与品质。
经研究表明,降低集中供暖系统中钢炉工作热效率的最主要原因是燃料本身的品质不良,由于在集中供暖系统中采用的原料一般是杂质较多的原煤,这种燃料自身就具有很多的杂质,在燃烧的过程中出现的热稳定性表现极不稳定,因此无法较好的适应集中供热高压锅炉对燃烧的要求。
(二)供热管网输送效率低供暖管线的质量降低也制约了城市供暖自动化节水减排的效果。
供暖管线热传递效能的计算方法是:通过从管道中输送的总热量中减去过程中损失的总热量,得出的数字即为供暖管线的运输效能。
浅谈节能技术在农业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张伟

浅谈节能技术在农业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张伟发布时间:2021-04-15T14:09:21.843Z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1月下作者:张伟[导读] 农业水利工程是高效节能灌溉的重要载体,在农业水利工程设计时,需要切实注重节能技术的应用,以提升农业水利工程的节能灌溉效果。
水利工程在农业灌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节能技术可以将水利工程效益发挥到最大化。
基于此,基于节能灌溉的视角,梳理了节能变频调速水泵在灌溉调节中的设计要点,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线路布局和合理设计灌区,实现利用率最大化,达到节能的目的。
新疆塔城地区水利水电勘察设计院张伟 834700摘要:农业水利工程是高效节能灌溉的重要载体,在农业水利工程设计时,需要切实注重节能技术的应用,以提升农业水利工程的节能灌溉效果。
水利工程在农业灌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节能技术可以将水利工程效益发挥到最大化。
基于此,基于节能灌溉的视角,梳理了节能变频调速水泵在灌溉调节中的设计要点,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线路布局和合理设计灌区,实现利用率最大化,达到节能的目的。
此外,针对农业水利工程节能设计实践提出相关注意事项,以达到良好的节能功效。
关键词:节能技术;节能灌溉;农业水利工程;节能设计引言随着我国加大农业农村的建设,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成为基础设施中的重点。
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决定了对气候水源有着比较高要求,而农业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
当前,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对于农业水利工程设计来说,需要在设计方案中将节能技术进行有效的应用,以保证农业水利工程能够在较低的能源消耗水平下,正常发挥其功能,促进农业生产,降低农业生产的能源消耗以及其他资源消耗,提升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率,促进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同时提升农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发展潜力。
1水利工程节能设计的意义依据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来看,是帮助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工程,其对自然河流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对自然河流的渠道化,水利工程会将原版的河流走向,改造成为直线型的人工河流。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张伟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张伟摘要:建筑物智能化是当下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高科技技术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先进智能电脑控制系统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都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营造了更为舒适的环境,而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为智能建筑的高效化进行提供了技术职称,满足了人们当下对于建筑物功能和舒适度方面的需求。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使用在智能建筑优化配置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给智能建筑物带来了动力方面的支撑。
从当前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作用十分关键,也是其中的核心技术组成之一,相关技术工作人员需要充分重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作用,切实利用好该技术的优势,完善建筑物的使用性能,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智能建筑;电气工程;应用1智能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概述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也由传统的使用功能上升为感官体验的层面。
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到智能建筑中,可以有效的提高建筑配电输出、消防系统、电气系统及排水系统等控制工作的智能化及自动化水平,优化智能建筑的居住环境及电气配置,同时,也可以利用自动化监测及自动解决问题系统等来增强智能建筑的高效性及安全性,推动建筑实现进一步智能化发展。
就现代智能建筑而言,要想完善其内外的功能,积极应用电源技术、屏蔽技术、防谐波技术、抗干扰技术以及防静电技术等电气自动化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应用上述电气自动化技术也有利于完善智能建筑的技术体系。
此外,在智能建筑中有效的引入电气自动化技术,也有利于提高智能建筑监控的智能化水平,进一步增强智能建筑的便利性、高效性及安全性。
因此,智能建筑中必须要重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以此来优化智能建筑的各种资源配置。
2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原则2.1满足建筑物的使用不管电气自动化的技术方案是什么样的,其根本目的就是满足建筑物正常使用的功能需求。
并且也只有在满足建筑物基本功能及要求的基础上,针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做科学合理的方案设计,才能有效防止对建筑物使用功能的不必要破坏。
城市供热自动化节能减排技术研究探析

区域治理环境治理与发展城市供热自动化节能减排技术研究探析赵勃遥 周斌天水市新源热力有限公司,甘肃 天水 741099摘要:目前,城市供热已经逐步实现了自动化,因为城市供热能源资源消耗较大,在当前提倡节能减排的社会背景下,加强城市供热自动化节能减排技术应用对于提升供热的环保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降低供热成本,促进城市供热效益提升等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城市供热自动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究城市供热自动化节能减排技术的有效应用策略。
关键词:城市;供热自动化;节能减排一、城市供热自动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集中供热中锅炉运行热效率低在《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指出民用建筑的锅炉热运行效率的执行标准应达到68%,而国际上对于这一标准的要求则为80%,在城市集中供热自动化服务中,实际的锅炉热效率只能达到63%,因此,不仅是相对于国际标准较低,锅炉运行的热效率实际也比标准要低,这就导致锅炉在运行中热效率难以达到要求,具体的供热中往往造成集中供热效率低,供热效果下降等。
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在锅炉的燃料使用上,采用的是一些相对廉价的原煤材料。
这些燃料中的杂质较多,燃烧性能不理想等,不能有效支持锅炉的满负荷工作。
2供热管网输送效率低下在锅炉的供热过程中,供热管网的输送效率的规定标准应为90%以上,但是在实际的供热管网输送中,输送效率只有65%,和标准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供热管网的保温效果不理想,造成水力失调,热泄露问题严重等。
这种情况造成的热损失需要供热公司进行承担,不仅会造成供热成本的上升,也会导致供热环保效益的下降。
3供热冷热不均在具体的城市供热自动化中,主要采用的供热系统为单向顺溜模式,也就是将热量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居民家中的单向热流通,这样就会导致在供热中出现供热不均的现象,距离热源较近的家庭能够感受到更高的温度,为了保证合适的温度,往往需要进行开窗散热,这样会导致热能的浪费,一些距离热源较远的家庭则感受到供热效果下降,无法获得足够的热量,因此需要增加一些空调和电暖设备来取暖,这样也会增加能源消耗。
一种基于室内温度的智能供热系统[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基于室内温度的智能供热系统[实用新型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45c469307f1922791788e8cd.png)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室内温度的智能供热系统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张伟
申请号:CN201520821090.0
申请日:20151022
公开号:CN205191693U
公开日:
20160427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室内温度的智能供热系统,所述供热系统由锅炉,燃烧机,燃气表,第一电动调节阀,系统电动调节阀,风机,室内温度变送器,智能控制装置,氧含量传感器,氮氧化物传感器,锅炉出口热量计,二次热量计,室外温度变送器,一次系统供水温度变送器,板式换热器,第二电动调节阀,余热回收装置,余热回收装置入口压力变送器,余热回收装置出口压力变送器,锅炉出口压力变送器,锅炉入口压力变送器组成,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能够在保证供暖品质、确保锅炉安全稳定运行、降低运行成本的前提下,实现根据实时的用热需求自动控制调节供热输出负荷,满足用户的用热需求。
申请人:北京志诚宏业智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102600 北京市大兴区金星路12号2号楼1008室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罗建平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浅析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措施运用 张伟

浅析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措施运用张伟发表时间:2019-08-26T14:23:03.957Z 来源:《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11月下作者:张伟[导读] 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运用节能措施,不仅符新时期背景下国家的发展需求,同时也能够满足城市自身的发展需求。
因此,城市在今后的发展中,要给予市政给排水工程大力的支持和帮助,运用有效的手段提高设计质量,将节能措施合理的应用其中。
并在给排水工程正式使用时,要严格监控其中所含有的质量和技术问题,在出现问题时,要及时解决,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合理的利用,最终实现节水节能的目标。
(身份证号:3201251982****5219)摘要: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运用节能措施,不仅符新时期背景下国家的发展需求,同时也能够满足城市自身的发展需求。
因此,城市在今后的发展中,要给予市政给排水工程大力的支持和帮助,运用有效的手段提高设计质量,将节能措施合理的应用其中。
并在给排水工程正式使用时,要严格监控其中所含有的质量和技术问题,在出现问题时,要及时解决,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合理的利用,最终实现节水节能的目标。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设计;节能措施运用中图分类号:TU82 文献标识码:A引言由于我国人口基数众多,城市人口密集,这给市政给排水工程造成了一些无形的压力。
为了保证城市用水需求,有必要完善现有的给排水工程,并将节能技术应用于给排水工程。
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我国城市巨大的供水压力,同时还满足了节能减排的要求。
本文将针对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进行分析,探讨了其系统构成以及节能设计的现实意义,并针对现实情况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有效节能技术。
1市政给排水设计中运用节能措施的重要性市政给排水工程所涉及的领域不仅是收集和运输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阴雨天所产生的积水等,还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加快城市发展进程,提升城市的经济效益和综合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热能与动力工程科技创新 张伟

热能与动力工程科技创新张伟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日益枯竭的资源之间的矛盾逐渐突出。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较低,能源损耗大,对人们生存的环境也产生了恶劣影响,所以,现阶段我国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尽可能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保证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完成,而以火力发电厂为代表的工矿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需要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热能;动力工程;科技创新当今社会经济水平的持续发展与提升,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热能与动力工程持续发展的影响。
如何有效的加强对热能与动力工程的研究,从而有效的充分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并减少相关的污染排放,降低其对环境的污染,对于我国具有重要意义。
一、热能与动力工程的结合从实际情况来看,热能与动力工程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在对于解决能源利用的问题有重要贡献。
这一工程涉及到的学科非常广泛,而且学科相互之间的联系非常复杂和系统,因此,要科学地发展热能与动力工程,通过能量转化产生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
从专业构成的角度来看,可以将热能与动力工程的相关内容划分为几个专业模块,进行合理的分析、开发和研究。
这些模块分别为:以热能转换和利用为基础的热能动力及其控制工程;以内燃机及其驱动系统为基础的热力发电机和汽车工程;以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为基础的流体机械和制冷低温工程;以机械功转化为电能为基础的火力火电和水利水电动力工程。
二、热能动力工程的应用1、热电厂中的应用热电厂的工作原理简单的来说就是将热能转换为电能,在热电厂中的很多环节都会运用到热能动力工程,以下一一列举:(1)喷管调节在喷管调节中,可以通过的最大流量在各种调节阀中有所差别,随着调节阀数目的变化而产生一定的改变,在满足负荷适应性的前提下,主要是能够平衡各种汽轮机的调节和变化,为了提高效率,可以考虑采用部分负荷这种方法。
在控制各类调节的数值中,单机运行和多机并列运行是有一定差距的,单机运行中可以保证在启动时增加机组转速到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把负载荷度控制在有限值内;多机运行中要在保证对电网频率不会产生较大影响的前提下,利用调节作用对负载荷度重组和分配,这是新一轮的调频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供热自动化节能减排技术研究应用张伟
发表时间:2019-11-19T13:00:04.737Z 来源:《房地产世界》2019年12期作者:张伟
[导读]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有很大提升,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
论文主要针对当前城市供热自动化节能减排技术应用的要点进行探究,指出具体的解决对策,希望能为城市供热系统的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张伟
临沂职业学院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有很大提升,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
论文主要针对当前城市供热自动化节能减排技术应用的要点进行探究,指出具体的解决对策,希望能为城市供热系统的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城市;供热自动化;节能减排技术;应用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要求更好的供热系统,也要求更低的供热消耗。
不仅是要满足人民的需求,也要响应国家的号召,城市集中供热已经成为一种大的趋势,城市集中供热不只包括供应热气,还要包括供应生活用水等等,甚至以后都会发展出供冷功能,这也是将来公共设施所发展的一个趋势。
如今的城市集中供暖主要是靠供热管网实现的,相比于区域锅炉供热,它具有能耗小、绿色无污染的特点,为了开拓城市自动化供热减排技术目前所使用的这种技术主要有四种:供热管网的分层管控技术、气候补偿技术、用户热计量、水力平衡技术,今天我们对这些技术进行简单的介绍。
1供热自动化节能减排技术概述
1.1分层管控技术概述
这个技术主要是对供热管道的管理采用三级管理体系,我们将对每层管理进行详细的介绍如下:
一级管理站是总体的调控中心,通过调控中心管理者可以实时采集和监控下属各个监控分站的各项数据,并及时进行彼此间异常数据与控制命令的传输。
二级管理站就是调控中心和各个三级管理站的传递中心,主要对不同的区域的供热需求进行采集。
主要有具备四种功能,第一种是通讯功能,第二种是数据采集功能,第三种是管理功能,第四种是数据转发功能。
首先数据采集不需要我们过多的赘述。
统计的整个控制区域的供热数据以及管道的正常运转信息,一旦出现于正常数据不同的时候,将信息传递到调控中心既可。
收集从三级管理站得到的信息,汇总好后,转给调控中心即可。
数据转发功能是指中介站作为三级管理站和一级管理站的数据转发中心所具有特色的功能,向上一级管理中心转达三极管理中心的供热的具体情况,同时给三级管理站传达一级管理站的具体命令。
在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延伸出的管理功能。
通过日常的供热管道数据采集,可以得到整个供热管道正常工作时的各项数据指标范围,在确定数据指标范围之后,就可以对供热管道进行监控了,一旦发现数据异常的情况,就可以通过管理系统进行管理。
管理之后延伸出的是通讯功能,在管理中心除了把数据转发,除了发送管道信息之外,也可以和一级管理中心通过系统进行沟通,对管道的问题进行调控。
确定是否减少供热,还是增加供热,请工作人员对供热管道进行维修等等。
三级管理即中继站的热量管理。
中继站中的下位机在接收到由监控分站转发的操作指令后可在确保安全运行的前提下自行达成各种热量调控工作。
1.2热量三级管理结构
在热量三级管理结构中,管理网络的最高层为调控中心,网络采用双网接入的方法,可以同时利用生产网和管理网对调控中心各种数据信息进行在线的查询,下达各个操作指令的服务器装设有2个网卡,一个用于数据库的连接,另一个进行指令的发布,避免对其他的查询功能以及访问功能造成干扰。
作为下一级的网络监控分站,彼此之间是平等的,彼此的运行和访问不会受到其他分站的影响,继电站的PLC系统属于第三网络站,通过监控分站以及无线网卡实现互联功能。
2城市供热自动化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
2.1气候补偿
气候补偿技术中的主要设备是气候补偿器,通过气候补偿器的应用,从而实现对供热管网中的供水温度的气候补偿功能。
气候补偿器通常被安装在热力中继站或锅炉房中,然后供热用户就可提前进行对供热温度的预设,可根据个人需要对不同时间段设置不同的供热温度。
如果由于室外温度变化导致供暖系统中的回水温度发生变动,此时气候补偿器就会自动开始对供暖系统中的供水温度进行调节,气候补偿器调节供水温度的依据就是供热用户提前设置好的温度曲线。
另一方面,安装室内的温度传感器能及时发现室内温度的变化,然后对供水温度进行调节,完成对于室温的补偿。
2.2水力平衡技术的应用
水力平衡技术是一种传统的供热自动化节能减排技术,虽然已经被多数地区淘汰,但是我国仍然有部分区域使用水力平衡技术进行供热系统的维持。
水力平衡技术通常情况下会应用于一个区域供热总网络过程中,在供热管网用户以及截断井之间安装专用的调控设备,从而解决供热管网水力平衡的问题。
目前,常见的调控法包括自力式流量、自力式压差等,自力式流量系统是实际应用的流量系统,能够在考虑实际需求的基础之上通过流量的提前预设,维持流量的稳定,保证管网中的流量调控迅速达到新的标准,避免热源切换过程中流量的再次调配而出现水力失调的问题。
该技术能够有效调节不同楼层间水压不平衡的问题,保证供水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使2个水平供回水节点的压差保持一定的状态。
自力式调节阀会在所处位置负荷有所波动而导致流量改变的情况下发生自身的功用,保证水节点的压差不会发生改变,同时,也会避免环路中其他散热器流量的变化。
2.3用户热计量
另外一种在用户端的自动化技术就是用户热计量。
该技术的主要内容是将用户所获得的热量进行统计,再将整体系统中所供给的热量进行统计,确定用户所得到的热量占整个供热系统的多少,从而确定分摊价格,确定每焦热量的价格,同时也可以促进用户对热量的节约
使用。
在看到用户热量热计量的时候用户可以感觉到耗费的金钱的多少,比如说,如今的室内温度比较高,用一些少的热量就可以。
能够促进从用户端开始节约能源。
2.4楼宇分时段供热调控技术
随着供暖用户对于供热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供热公司需要为用户提供更加精细化的服务,其中楼宇分时段调控系统就是供热公司精细化服务的重要环节,对于整体调控用热时间段比较集中且用热时间分段比较明显的楼栋,具有十分有效的提高作用。
通过在供热楼栋中安装专用的分时段自动调节系统,不仅能对整体楼栋进行调控管理,同时能大大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损耗。
楼栋分时段调控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监控中心、集中控制箱和电磁控制阀门及温度变送器四部分。
在实际安设楼宇分时段调控系统时,首先需在各个楼栋中安装1台接口型号为RS485的热量表及电磁调节阀。
调控系统中的现场设置屏和操作站能对每一栋楼宇的运行模式事先进行预设,在楼宇分时段调控系统的后续运行过程中,楼栋内部的现场控制器会对相关的热量信息进行收集。
然后系统会自动与之前预设的运行数据比较,如果实际运行数据和预设的运行数据不符,就可以利用电磁调节阀对其进行调控,使各项数据和预设的运行数据达到一致。
在楼宇的分时段调控系统中,通过无线通讯手段的应用,能使控制器将获取到的数据上传到监控中心,可以对中继站和供热用户之间的热网数据进行自动化的有效监控,同时完成对热网的远程监测和管理操控。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供热自动化节能减排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大量减少城市热源供应过程中的能源损耗,有利于构建能源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主要针对城市供热自动化节能减排技术的相关概念进行探究,指出供热自动化节能减排技术具体的应用方式和应用对策,希望能够为城市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李国斌.智能建筑供热系统节能控制研究[J].建筑与预算,2016(1):18-20. [2]李毓英.探讨供热系统的自动化节能控制技术[J].信息化建设,2015(5):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