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附合导线坐标计算
附合导线内业计算

子学习情境2—7 附合导线内业计算附合导线计算与闭合导线计算步骤基本相同,但是由于二者布设形式不同,表现在角度闭合差和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公式上略有差别。
下面着重介绍其不同之处。
(一)角度闭合差计算与调整设附合导线如图2-7—1所示。
起始边BA和终边CD的坐标方位角αBA及αCD都是已知的,B、A、C、D为已知的高级控制点,βi为观测角值(i=1,2,…,n),附合导线编号从起始点A开始,并将A点编成1号点,终点C编成n点。
图2—7—1从已知边BA的坐标方位角αBA开始,依次用导线各左角推算出终边CD的坐标方位角αCD′,即α1,2=αBA+β1±180°α2,3=α1,2+β2±180°……αCD′=α(n-1),n+βn±180°将上列等式两端分别相加,得αCD′= αBA + ∑β± n×180°由于导线左角观测值总和Σβ中含有误差,上面推算出的αCD′与CD边已知值αCD不相等,两者的差数即为附合导线的角度闭合差Wβ,即Wβ=αCD′—αCD =Σβ+αBA - αCD ± n×180°写成一般形式,即Wβ=Σβ+α始–α终± n×180° (2—7-1)附合导线闭合差允许值的计算公式及角度闭合差的调整方法,与闭合导线相同.值得指出的是,计算式(2—7—1)中的Σβ时,包含了连接角,故在调整角度闭合差时,也应包括连接角在内。
Wβ绝对值的大小,说明角度观测的精度。
一般图根导线的Wβ的允许值,即其极限中误差,应为Wβ允=±40″n(2—7—2)式中n 为导线折角个数(包括两个导线的定向角)。
若|W β|〉 | W β允|,则应重新观测各折角;若|W β| ≤ | W β允|,通常将W β反号,平均分配到各折角的观测值中。
调整分配值称角度改正数,以V β表示,即V β= —W β/n (2-7—3)角度及其改正数取至秒,如果上式不能整除,可将余数凑给短边夹角的改正数中,最后使∑V β= —W β.将角度观测值加上改正数后,即得改正后的角值,也称平差角值.改正后的导线水平角之间必须满足正确的几何关系。
导线测量—附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课件)

CD 603644 603801 1 17
f CD
60 6 147
f 容 60 n
12560627
坐标方位角
5
2364428
2110753
1002711
二、附合导线坐标计算
点号
1
A
B
1
2
3
4
C
D
坐标
方位角
5
距离
m
6
2110753
1002711
125.36
107.31
64.81
107.27
64.83
98.76
144.63
17.92
30.88
97.12
97.10
141.29
17.89
30.92
= 4 + 180° −
′
= +6 × 180°
− 测
二、附合导线坐标计算
写成一般公式为:
式中
′
终
= 始 + × 180° − 测
始 ——起始边的坐标方位角
′
终
——终边的推算坐标方位角
若观测左角,则
′
终
= 始 + × 180° + 测
坐标值
点
m ∆x/m ∆y/m ∆x/m ∆y/m x/m y/m 号
6
7
8
9
10
11
12 13
125.36
98.76
144.63
116.44
156.25
603801
A
1536.86 837.54 B
闭合及附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方法

闭合及附合导线丈量内业计算方法(好东西)之老阳三干创作1.导线方位角计算公式当β为左角时α前=α后+β左-180°当β为右角时α前=α后-β右+180°2. 角度闭合差计算fβ=(α始-α终)+∑β左-n*180°fβ=(α始-α终)-∑β右+n*180°3. 观测角改正数计算公式Vβ=±fβ/ n若观察角为左角,应以与闭合差相反的符合分配角度闭合差,若观察角为右角,应以与闭合差相同的符合分配角度闭合差。
4. 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X=X终-X始∑△Y= Y终-Y始Fx=∑△X测-∑△XFY=∑△Y测-∑△Y5. 坐标增量改正数计算公式VX=- Fx/∑D³DiVY=-FY/∑D³Di² ²所以:∑VX=- Fx ∑VY=- FY6. 导线全长绝对闭合差F=SQR(FX^2+FY^2)7.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K=F/∑D=1/∑D/F8. 坐标增量计算导线丈量的内业方法自己不才悉心整理出来的望能给同行业人士提供点资料(一)闭合导线内业计算已知A点的坐标XA=450.000米,YA=450.000米,导线各边长,各内角和起始边AB的方位角αAB如图所示,试计算B、C、D、E各点的坐标。
1角度闭合差:图6—8 闭合导线算例草图角度的改正数△β为:2、导线边方位角的推算BC边的方位角CD边的方位角AB边的方位角右角推算方位角的公式:(校核)3、坐标增量计算设D12、α12为已知,则12边的坐标增量为:4、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因为闭合导线是一闭合多边形,其坐标增量的代数和在理论上应等于零,即:但由于测定导线边长和观测内角过程中存在误差,所以实际上坐标增量之和往往不等于零而发生一个差值,这个差值称为坐标增量闭合差。
分别用暗示:缺口AA′的长度称为导线全长闭合差,以f暗示。
由图可知:图6—9 闭合导线全长闭合差导线相对闭合差。
导线测量计算

坐标 (m)
X Y X Y
A
+8
43 17 12
B 180 13 36 180 13 44
-2 +2
1230.88 673.45
+8
43 03 28 124. 08 +90.66 +84.71 +90.64 +84.73
5 6
178 22 30 178 22 38
+8 193 44 00
193 44 08
+30.88 +141.29 +0.03 -0.02
1442.62 1011.08 3 -0.60 +116.42
4 175 31 25 -13 175 31 12
-0.63 +116.44
1442.02 1127.50 4
94 47 21 156.25 +0.05 -0.03 -13.00 +155.67
1
193°44′00″
B
178°22′30″
43°17′12″ AB
B
180°13′36″
(5)推算各点坐标
A
XB=1230.88
YB= 673.45
附合导线坐标计算
附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点 号
转折角 (右)
°′″
改正后 方向角 边 长
转折角
D
°′″ °′″ (m)
坐标增量
(m) X Y
改正后增量
1698.79 1027.58
1845.69 1039.98
4 16 00
D 1119 00 24 1119 01 12
738.33
-9 +614.90
三、附合导线坐标计算

三、附合导线坐标计算附合导线的坐标计算与闭合导线的坐标计算基本相同,仅在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方面稍有差别。
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1)计算角度闭合差 如图6-13所示,根据起始边AB 的坐标方位角AB α及观测的各右角,按式(4-19)推算CD 边的坐标方位角CDα'。
B AB B βαα-︒+=1801 1112180βαα-︒+=B1429.02m1283.17m图6-13 附合导线略图21223180βαα-︒+=32334180βαα-︒+=C CDβαα-︒+='+180)34∑-︒⨯+='m AB CDβαα1805 写成一般公式为:∑-︒⨯+='R n βαα1800fin(6-18) 若观测左角,则按下式计算:∑+︒⨯+='L n βαα1800fin(6-19) 附合导线的角度闭合差f β为:fin finααβ-'=f (6-20)(2)调整角度闭合差 当角度闭合差在容许范围内,如果观测的是左角,则将角度闭合差反号平均分配到各左角上;如果观测的是右角,则将角度闭合差同号平均分配到各右角上。
2.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附合导线的坐标增量代数和的理论值应等于终、始两点的已知坐标值之差,即⎭⎬⎫-=∆-=∆∑∑0fin th 0fin th y y y x x x (6-21)纵、横坐标增量闭合差为:⎭⎬⎫--∆=∆-∆=--∆=∆-∆=∑∑∑∑∑∑)()(0fin th 0fin th y y y y y W x x x x x W y x (6-22)图6-13所示附合导线坐标计算,见表6-7。
表6-7 附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附合导线计算步骤

附合导线计算步骤如下:
1. 确定导线的截面积和材料,以及导线的长度和跨距。
2. 计算导线的张力,包括水平张力和垂直张力。
3. 根据导线的张力和跨距,计算导线的弧垂。
4. 根据导线的弧垂和跨距,计算导线的水平位移。
5. 根据导线的水平位移和跨距,计算附合导线的长度。
6. 根据附合导线的长度和导线的截面积,计算附合导线的电阻和电导。
7. 根据附合导线的电阻和电导,计算附合导线的电阻率和电导率。
8. 根据附合导线的电阻率和电导率,计算附合导线的电阻和电导。
9. 根据附合导线的电阻和电导,计算附合导线的电阻损耗和电导损耗。
10. 根据附合导线的电阻损耗和电导损耗,计算附合导线的总损耗。
坐标正反算及附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坐标正反算及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目的就是计算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x、y。
计算之前,应先全面检查导线测量外业记录、数据是否齐全,有无记错、算错,成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起算数据是否准确。
然后绘制计算略图,将各项数据注在图上的相应位置,如图6-11所示。
一、坐标计算的基本公式1.坐标正算根据直线起点的坐标、直线长度及其坐标方位角计算直线终点的坐标,称为坐标正算。
如图6-10所示,已知直线AB 起点A 的坐标为(x A ,y A ),AB 边的边长及坐标方位角分别为D AB 和αAB ,需计算直线终点B 的坐标。
直线两端点A 、B 的坐标值之差,称为坐标增量,用Δx AB 、Δy AB 表示。
由图6-10可看出坐标增量的计算公式为:⎭⎬⎫=-=∆=-=∆AB AB A B AB AB AB A B AB D y y y D x x x ααsin cos (6-1) 根据式(6-1)计算坐标增量时,sin 和cos 函数值随着α角所在象限而有正负之分,因此算得的坐标增量同样具有正、负号。
坐标增量正、负号的规律如表6-5所示。
表6-5 坐标增量正、负号的规律y图6-10 坐标增量计算则B 点坐标的计算公式为:⎭⎬⎫+=∆+=+=∆+=AB AB A AB A B AB AB A AB A B D y y y y D x x x x ααsin cos (6-2) 例6-1 已知AB 边的边长及坐标方位角为456380m 62.135'''︒==AB AB D α,,若A 点的坐标为m 82.658m 56.435==A A y x ,,试计算终点B 的坐标。
解 根据式(6-2)得m 62.792456380sin m 62.135m 82.658sin m 68.457456380cos m 62.135m 56.435cos ='''︒⨯+=+=='''︒⨯+=+=AB AB A B AB AB A B D y y D x x αα2.坐标反算根据直线起点和终点的坐标,计算直线的边长和坐标方位角,称为坐标反算。
附合导线计算方法

附合导线计算方法已知A (X=,Y=),B (X=,Y=),C (X=,Y=),D (X=,Y=)四点坐标,及a AB (起始边),a CD (终止边)计算得出。
ƒAB =tan -1(XA XB YA YB --)=tan -1(2507.6983.229963.12158.1303--)=-22。
59”’ =-22。
59”’+180=157000”52’(计算方位角为负,所以要加上180)同理求出ƒCD 方位角坐标为46045”23’1:用求出 ƒAB ±观测角(左正右负)±180,依次加减,得出最后的ƒ‘CD 方位角,用计算的方位角ƒ‘CD -ƒCD =闭合差值B1方位角=157000”52’-192。
14,24,,+180=144。
46,28,,12方位角=144。
46,28,,-236。
48,36,,+180=87。
57,52,,23方位角=87。
57,52,,-170。
39,36,,,+180=97。
38,16,, 34方位角=97。
38,16,,-180。
00,48,,+180=97。
17,28,,4C 方位角=97。
17,28,, -230。
32,36,,+180=46。
44,52,,ƒ‘CD -ƒCD =46。
44,52,,-46045”23’=-31” 将角度闭合差除与测边数分配到各观测角中即:-31÷5=”(角度闭合差调整中,观测角为左角时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角中,观测角为右角时,则按闭合差同符号分配到测角,如有小数,按长边少分,短边多分原则)即:B1观测角=192。
14,24,,-6”=192。
14,18,,12观测角=236。
48,36,,-6”=236。
48,30,,23观测角=170。
39,36,,-6”=170。
39,30,,34观测角=180。
00,48,,-7”=180。
00,41,,4C 观测角=230。
32,36,,-6”=2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附合导线坐标计算
附合导线的坐标计算与闭合导线的坐标计算基本相同,仅在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方面稍有差别。
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1)计算角度闭合差 如图6-13所示,根据起始边AB 的坐标方位角
AB α及观测的各右角,按式(4-19)推算CD 边的坐标方位角CD
α'。
B AB B βαα-︒+=1801 1112180βαα-︒+=B
1429.02m
1283.17m
图6-13 附合导线略图
21223180βαα-︒+=
32334180βαα-︒+=
C CD
βαα-︒+='+180)34
∑-︒⨯+='m AB CD
βαα1805 写成一般公式为:
∑-︒⨯+='R n βαα1800fin
(6-18) 若观测左角,则按下式计算:
∑+︒⨯+='L n βαα1800fin
(6-19) 附合导线的角度闭合差f β为:
fin fin
ααβ-'=f (6-20)
(2)调整角度闭合差 当角度闭合差在容许范围内,如果观测的是左角,则将角度闭合差反号平均分配到各左角上;如果观测的是右角,则将角度闭合差同号平均分配到各右角上。
2.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
附合导线的坐标增量代数和的理论值应等于终、始两点的已知坐标值之差,即
⎭⎬
⎫
-=∆-=∆∑∑0fin th 0fin th y y y x x x (6-21)
纵、横坐标增量闭合差为:
⎭
⎬
⎫
--∆=∆-∆=--∆=∆-∆=∑∑∑∑∑∑)()(0fin th 0fin th y y y y y W x x x x x W y x (6-22)
图6-13所示附合导线坐标计算,见表6-7。
表6-7 附合导线坐标计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