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读书心得
做个会偷懒的班主任读后感

做个会偷懒的班主任读后感做个会偷懒的班主任读后感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做个会偷懒的班主任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看到《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一书时,想到了老百姓常说的一句话:勤快家长养出的是懒惰孩子;懒惰家长养出的是勤快孩子。
虽然我常说老百姓是最有智慧的,但对这句话却持保留意见,为的`是它绝对化了些,毕竟生活中有上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的事实存在。
这并不是说我对郑学志老师的观点也持保留意见,因为郑老师在偷懒二字上打了引号,还在前面加了一个”会”字。
”学生并不需要老师盯死看牢,并不需要手把手地去教。
很多时候,他们自己知道管理自己,自己知道教育自己。
只是我们做班主任的太不信任他们,总以为他们离开了班主任就不行。
”开篇的这段话,郑老师告诉我们,要信任学生,要放开手脚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这就是”会偷懒”.而我们班主任常常是深刻对班级工作大包大揽,累并痛苦着,但是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
也常听老师们念叨,某某老师在管理学生方面很有一套,老师在与不在教室,孩子们都一个样,有时老师不在,孩子们上自习,却十分安静。
这样的老师肯定是有方法,他就是一个能遥控、”会偷懒”好老师。
是懒之有道的。
”一个人成长的动力源于内心的需求和渴望,而不仅仅是教师的指引和鼓励。
”是的,我们的学生如果都具有了这种动力,我们就可以做个”偷懒”的班主任了。
教育的本质是影响,而不是说教、批评和指责。
教育的任务并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教会他们如何做人。
学会做人,终生受用。
如果没有学会做人,即使学习成绩再优秀,恐怕对人对己对社会都是没有益处的。
郑老师告诉我们,教育学生学会做人,让学会做人成为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我们做了正本清源的工作,在其他细枝末节上我们自然就能偷偷懒了。
事实上,偷懒是一门学问,所以我说懒亦有道。
做一个懒惰的班主任(推荐5篇)

做一个懒惰的班主任(推荐5篇)第一篇:做一个懒惰的班主任做一个懒惰的班主任班主任,尽管课表上标明的只有10节的时间在工作,但还有许多琐碎的任务:组织早读、批改家庭作业、检查卫生、给学生分饭、指导写书法本、练习册,指导作文、督促写日记、处理学生随时发生的各种突发状况……不胜枚举。
可是,每天忙忙碌碌效果往往不明显,尤其是我在学校和不在学校时,班级表现往往是两层天。
我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工作,发现自己这种“保姆”兼“警察”型的班主任是不受学生欢迎的,甚至是学生最为反感的。
所以我慢慢开始调整自己的管理方式,让自己变得“懒”一点。
我所说的“懒”,绝不是完全放任学生,撒手不管,而是在勤的基础上,注入情感,培养得力的助手,和自己一起,有效地管理班级。
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人的心是不能懒的。
一、“勤”是懒的基础。
据科学研究,一个孩子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必须有21天的持续努力。
21天我觉得还不够,我都会勤勤恳恳像“老黄牛“般努力耕耘两个月。
事无巨细地天天跑教室,事事带领学生亲力亲为,两个月的勤奋,换来之后的懒惰。
二、“培”是懒的保障:当班主任最痛苦的事是什么?每一件琐碎的事情都要亲自处理。
要想当一个懒惰的班主任,班干部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一次眼保健操,学生在教室乱哄哄,没有按要求做操,我看了一眼当天值日班长,他一看我在看他,赶快把头一低,逃离了我的目光。
课间操做完后,值日班长走到我面前。
——这时候他背上趴着一只懒惰的猴子。
他说:“孔老师,可能是才考完期中考试,说了好几遍他们都不做操。
”如果我回答:“噢,我知道了,让我想想办法吧!”他可就轻松了,因为他的猴子已经跳到我背上去了。
这时候我就要想方设法喂饱他的猴子,然后把喂饱了的猴子送还给他。
等到他的猴子又饿了的时候,他又要来找老师。
更糟糕的是,其他同学也会广而效之,把他们饿坏的猴子统统送给老师。
于是,我回答:“噢,是这样,那你有什么好办法改变呢?“还没有。
”“那就想想办法吧,午休后把你的办法告诉我。
《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读后感

《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读后感《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是一本关于教育的书籍,作者通过描述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的故事,探讨了教育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
我曾经一直认为,作为一名教育者,应该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来教育学生。
然而,这本书告诉我,偷懒也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智慧的表现。
这位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找到教育的关键点,避免了过度的教授知识。
他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能够自己探索和发现知识。
这种偷懒的方式实际上是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这本书还提醒我,不要陷入教育的功利主义漩涡。
现今社会普遍存在功利教育的现象,只注重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位班主任告诉我们,教育应该是全面的,要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感、智力和体魄,而不仅仅是追求高分。
此外,这本书还告诉我,在教育中,我们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和尊重。
学生是有思想的个体,他们需要被尊重、被倾听。
只有在一种自由的、平等的教育环境下,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真正地去爱学习。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在教育中的作为和观念。
我决定改变过去单一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
我也会更加尊重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总的来说,《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这本书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教育读物。
它提醒我们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而不仅仅是应付考试。
我相信,我们只有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才能培养出真正有创造力和才华的人才。
《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读书心得

【班主任教育心得】做一名会“偷懒”的教师偷懒和会偷懒显然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曾记得有这样的一个笑话:有一个懒人,懒得出奇。
妻子要切面条,叫他到邻居家借个面板。
他说:“不用借了,就在我背上切吧!”妻子在他背上切完面条后,问他:“痛不痛呀!”他说:“痛!我都懒得吱声。
”这个笑话我一直收藏着,我敬佩这位大师之懒,他可懒出了水平,懒出了境界!他的成功在哪里呢?我努力思考,四个方面:1、本身功底硬,敢于以身试刀。
2、不怕死,宁可自己以身试刀,也不肯做个勤快的人,向邻居借面板。
3、忍得住气,随便妻子在他背上切。
4、不怕痛,有点伤痛都懒得说。
有这四点,可以说他不愧为懒人之精神领袖了。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我们要想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那就得:一、要有会偷懒的技能。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偷懒没有技术,那就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1、驾驭全局的能力。
别小看我们班主任:官很大嘛,看我们班主任有立法权——制定班规;有人事权——任免班干部;有行政权——处理班级一切事务;有司法权——对违纪的学生做出判决和处理。
班主任是班级的象征,是班级的元首,是班级精神领袖。
对班级要收放自如,全都在你一手掌控之中才能“偷偷乐得清闲”,否则,将会沦落为领导谈话的对象。
2、要有计划、组织和协调能力。
说白了,偷懒其实是一件脑力活,不是体力活,就得像张秀老师讲的“我的教育伊甸园”那样,我看她做什么事都讲策略,也是,我们农村有句俗话:“划算划算当得个半。
”这句话算是道出了偷懒的精髓——运筹帷幄,全在计划中安排。
3、要有“忽悠”学生的能力。
赵本山的小品《卖拐》,当时我看了后,很受启发,真的一个健康人,被赵本山一“忽悠”。
就急巴巴地买了一根对自己根本没用的拐杖!多有水平的嘴巴皮,其实我们的工作就是卖嘴巴皮,我们的嘴巴不活泛,牙根不健朗,说话鼓不起学生的积极性,你如何让学生在你偷懒的时候卖力工作,卖力学习呢?二、要有一颗豁达的心班主任要挨得冷落,受得批评,听得进话。
《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读书心得7

《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读书心得
今天看到一本书叫《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这个题目一下吸引住了我,班主任很累,谁不想做一个能偷懒又能管好班级的班主任呀。
怀着好奇的心情我开始阅读了这本书。
一个人成长的动力源于内心的需求和渴望,而不仅仅是教师的指引和鼓励。
”是的,对于我的学生们,如果都能有了这种动力,我想我真的可以做个可以“偷懒”的班主任。
“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本质是影响,而不是说教、批评和指责。
我也意识到,教育最根本的任务并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教会他们如何做人。
”学习再优秀,如果没有学会做人,恐怕对人、对己,甚至对社会都是没有益处的。
“我还认识到,教育不是万能的,教师不是万能的,教师只不过是学生成长路上的一个参考、一个路标……”作为老师的我们明白了这一点,对我们的教育是大有益处的。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教育,但是他们成长的动力源于内心的需求和渴望,教育的本质是影响,而不是说教,批评和指导。
我也认识到,教育最根本的任务并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教会他们如何做人。
我还认识到:老师不是万能的,老师只不过是学生成长路上的一个参考、一个路标。
我开始做事时和学生商量,从根本上看学生的需求,学生需要的管理方式,学生看到老师尊重他们,他们也很愿意给老师支招,帮助老师共同管理班级,当学生自己的方法采纳后,他们会觉得自己也给班级出了力,会自觉地遵守老师规定的制度,老师也可以省心很多,所以我自己认为老师偷懒的方法是放手,但放手的方式必须合理,这样孩子们才会成长的更好。
关于《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读后感范文(精选8篇)

关于《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读后感范文(精选8篇)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读后感范文(精选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读后感1在外行人看来,小学教师可谓是一份轻松的职业,每天三节课,两个小时的时间,上完课在办公室改改作业,聊聊天。
这些只是他们的“以为”。
身为小学班主任,我切身体会到了教师的不易,从进入校园到下班回家,都是步履匆匆,在应对班级事务和完成学校任务中忙碌着,手忙脚乱,身心俱疲,不敢有丝毫放松,半点懈怠。
然而你的辛苦未必换来相应回报,班级未必是井井有条,教师工作未必是井然有序,这是后,你心声困惑,为什么教师这么不易?为什么教师这么难当?于是,我在网上查阅书籍,想要找到一个良方,我被一本书的名字吸引了——《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赶紧买来,细细拜读,茅塞顿开,在这本书的影响下,我的思维进行了大改造,就等着下学期实际操作一番。
它里面有段话:很多时候,我们总想管住学生,因此,当我们管不住学生的时候,我们总是想方设法去制定规章制度,想方设法去说服压制,想方设法去各个击破。
但是,我们从没想过:管不住,是不是我们的管理方式有问题,是不是一开始我们的管理方向就错了?的确,班主任工作中,我总是尽力面面俱到,课堂上不听课了、跟学生发生矛盾了、来打小报告了、课间玩耍摔伤了,我都要去处理、去教育,就是在办公室休息的片刻,也要惦记着学生,不要发生什么意外。
为什么不放手让学生“自治”呢?一个人成长的动力源于内心的需求和渴望,而不仅仅是教师的指引和鼓励。
?是的,对于我的学生们,如果都能有了这种动力,我想我真的可以做个可以?偷懒?的班主任。
?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本质是影响,而不是说教、批评和指责。
只有尊重学生,依靠学生,相信学生,发动学生,你才能够达到师生成长的双赢境界。
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优秀读后感8篇

【篇一: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读后感】都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在学校里官位虽小,但责任重大:既要管学生,又要应对家长;既要管学生校内纪律,又要关心学生在家表现;除了班级纪律管理、思想教育,还要具体督促检查甚至还要抓学生各学科成绩……真所谓“班主任工作是个筐,什么内容都要往里装!”身为年轻的班主任,我感到自己做的还不够好,所以利用假期给自己充充电,向名师学习。
李镇西老师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被誉为“中国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
本书是李镇西老师从教30年来,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的精华集萃。
在阅读的过程中,处处都能感受到李老师的教育智慧,以及对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本书共有五辑,我最喜欢也印象最深的是第四辑--引导学生自我管理。
李老师提出要解放班主任,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自我管理。
他认为班主任大可不必面面俱到,越俎代庖,应该放手让学生学会自己管理班级,处理班级事务。
在这方面我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总是事无巨细,很多事情总是不放心孩子们去做。
当然,李老师面对得是初高中学生,而我面对得是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孩子年龄较小,但在一些方面还是可以慢慢放手。
李老师还提出,要发挥所有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管理者。
在新接手一个班,为了引导学生的集体意识,李老师会提出这样三个问题:一、大家是否希望自己的班级是最好、最优秀的班集体?二、为了实现这一愿望,每个人应不应该努力客服自身的缺点?三、要克服缺点,班级需不需要制订一些规章制度?通过这三个问题,班规已不再是班主任强加“条条框框”,而成为学生集体的要求。
这样巧妙的引导学生把老师对学生的管理要求当做自己的愿望提出来,使班级纪律在学生心目中不是“班主任对我的要求”而是“我对自己的约束”。
接着,李老师又会问如下问题:一、以后班级里出现违纪现象时,你希望李老师怎么办?二、当你犯了错误时你希望李老师怎么办?李老师希望借学生的口,说己想要制订的班规,这正是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教育的艺术和理想境界:“教师的聪明才智在于,使学生不感觉到他事无巨细都在管束着他们和形成主义的监督他们,使孩子们把教师的意图当做自己的意图提出来并加以实行。
做个会偷懒的班主任读后感[推荐五篇]
![做个会偷懒的班主任读后感[推荐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014fa66b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7c.png)
做个会偷懒的班主任读后感[推荐五篇]第一篇:做个会偷懒的班主任读后感“懒”亦有道——做个会偷懒的班主任读后感大港一中戚笑微我看到《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一书时,想到了老百姓常说的一句话:勤快家长养出的是懒惰孩子;懒惰家长养出的是勤快孩子。
虽然我常说老百姓是最有智慧的,但对这句话却持保留意见,为的是它绝对化了些,毕竟生活中有上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的事实存在。
这并不是说我对郑学志老师的观点也持保留意见,因为郑老师在偷懒二字上打了引号,还在前面加了一个“会”字。
“学生并不需要老师盯死看牢,并不需要手把手地去教。
很多时候,他们自己知道管理自己,自己知道教育自己。
只是我们做班主任的太不信任他们,总以为他们离开了班主任就不行。
”开篇的这段话,郑老师告诉我们,要信任学生,要放开手脚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这就是“会偷懒”。
而我们班主任常常是深刻对班级工作大包大揽,累并痛苦着,但是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
也常听老师们念叨,某某老师在管理学生方面很有一套,老师在与不在教室,孩子们都一个样,有时老师不在,孩子们上自习,却十分安静。
这样的老师肯定是有方法,他就是一个能遥控、“会偷懒”好老师。
是懒之有道的。
“一个人成长的动力源于内心的需求和渴望,而不仅仅是教师的指引和鼓励。
”是的,我们的学生如果都具有了这种动力,我们就可以做个“偷懒”的班主任了。
教育的本质是影响,而不是说教、批评和指责。
教育的任务并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教会他们如何做人。
学会做人,终生受用。
如果没有学会做人,即使学习成绩再优秀,恐怕对人对己对社会都是没有益处的。
郑老师告诉我们,教育学生学会做人,让学会做人成为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我们做了正本清源的工作,在其他细枝末节上我们自然就能偷偷懒了。
事实上,偷懒是一门学问,所以我说懒亦有道。
要想偷懒,班主任得先勤快。
要勤动脑思考治班良策;要勤读书学习,借他山之石,攻己之玉;要勤开班干部会议,及时给班干部以方法指导并从那里及时了解班务动态;要勤做异质学生的思想工作,直到他们把学会做人、健康成长作为他们内心的渴求;有时还需要我们勤动手,如打扫卫生时,我们拿起扫把扫地,给学生做示范,树榜样,立标杆,以身作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主任教育心得】做一名会“偷懒”的教师
偷懒和会偷懒显然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曾记得有这样的一个笑话:有一个懒人,懒得出奇。
妻子要切面条,叫他到邻居家借个面板。
他说:“不用借了,就在我背上切吧!”妻子在他背上切完面条后,问他:“痛不痛呀!”他说:“痛!我都懒得吱声。
”这个笑话我一直收藏着,我敬佩这位大师之懒,他可懒出了水平,懒出了境界!他的成功在哪里呢?我努力思考,四个方面:
1、本身功底硬,敢于以身试刀。
2、不怕死,宁可自己以身试刀,也不肯做个勤快的人,向邻居借面板。
3、忍得住气,随便妻子在他背上切。
4、不怕痛,有点伤痛都懒得说。
有这四点,可以说他不愧为懒人之精神领袖了。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我们要想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那就得:
一、要有会偷懒的技能。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偷懒没有技术,那就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1、驾驭全局的能力。
别小看我们班主任:官很大嘛,看我们班主任有立法权——制定班规;有人事权——任免班干部;有行政权——处理班级一切事务;有司法权——对违纪的学生做出判决和处理。
班主任是班级的象征,是班级的元首,是班级精神领袖。
对班级要收放自如,全都在你一手掌控之中才能“偷偷乐得清闲”,否则,将会沦落为领导谈话的对象。
2、要有计划、组织和协调能力。
说白了,偷懒其实是一件脑力活,不是体力活,就得像张秀老师讲的“我的教育伊甸园”那样,我看她做什么事都讲策略,也是,我们农村有句俗话:“划算划算当得个半。
”这句话算是道出了偷懒的精髓——运筹帷幄,全在计划中安排。
3、要有“忽悠”学生的能力。
赵本山的小品《卖拐》,当时我看了后,很受启发,真的一个健康人,被赵本山一“忽悠”。
就急巴巴地买了一根对自己根本没用的拐杖!多有水平的嘴巴皮,其实我们的工作就是卖嘴巴皮,我们的嘴巴不活泛,牙根不健朗,说话鼓不起学生的积极性,你如何让学生在你偷懒的时候卖力工作,卖力学习呢?
二、要有一颗豁达的心
班主任要挨得冷落,受得批评,听得进话。
现状是待遇不好,班爸班妈不好当,许多时候费力不讨好,带好了是学生聪明,带不好班主任之过。
这就得明白,做教育工作的,要忠于真理,忠于事件本身,而不是忠于别人的评价。
对待别人的评价要冷静,对待同事的议论要宽容,对待家长的批评要平和。
我们自己内心要有一杆秤,力争做到不因别人的表扬而欣喜若狂,也不因别人的批评而气急败坏,更不因别人的非议和家长的意见全盘否定自己。
三、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准确的判断力
如果是偷懒班上出现倒退现象,莫慌了手脚,要有主见,有主见就是临危不惧,处乱不惊,看诸葛亮的《空城计》,如果诸葛亮有一丝毫的紧张,谈何大败司马懿,哪来千古佳计呢?俗话都说懒人有懒福,相信会偷懒不是与生俱来,而是长期锻炼出来的,所以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准确的判断力。
有了这么几点,我想我们也可以成为“懒人精神领袖”,像那些整天忙于校外工作同时也兼顾校内授课的主任、老师,他们应该就是会“偷懒”,要不哪怕是“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也无法办到。
所以我祝愿全天下的教育界领导、班主任、老师都成为“懒人精神领袖”,快乐工作,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