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会偷懒的班主任读后感
《学会做一个偷懒的老师》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学会做一个偷懒的老师》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第一篇:做一个会偷懒的老师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武兵做好班主任工作是“勤”好还是“懒”好?学校领导肯定会说,当然是勤好。
大多数人认为“勤”意味着这位班主任有责任心、事业心,“懒”则意味着这位班主任缺乏责任感,不能关心和体贴学生,所以只有勤才能赢得领导的欢心。
有些学校,在学校大力提倡老师们的勤勤恳恳、呕心沥血、无私奉献、披星戴月的精神,认为这才是老师们必须要学习的精神,这才是一个人民教师的本色所在。
然而,我觉得这是一种极端不人性化,极端错误的思想。
试想如果每位老师、每位班主任全这样,我想当你进入校园看到的必定是一批批精神委靡、神色憔悴的病态老师,如果是这样的一批批老师教我们的孩子,我想作为家长的你也一定会担心你的孩子是否能“阳光”起来,是否能在健康和谐的校园中活力迸发、健康成长。
所以,我希望我们的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能够解放自己,还自由于学生,还权利于学生,让自己轻松起来,让学生发展起来。
作为班主任出来要管理班级工作,还需要组织教学工作,长此以往总感觉有点力不从心。
到底如何改变这种状态呢?如何让班级既能正常运转,又不搞得太累,做到老师在于不在一个样呢?这是我今年要探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通过3个多星期的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打造强有力的班干队伍。
一个班里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班干队伍,必然会导致只要老师一离开,马上就会闹哄哄,所以一定要加强对班干的培养。
以班长为核心,发挥其领袖作用,再由班长组阁,形成团结互助的班委会。
班委一定要分好工,形成值日班干制,同时又要发挥班委的团队作用。
即当值日班干不能维持时,其他班委要协助。
经常召开班干会议,总结经验,不断反思和完善管理制度。
当出现问题时,除了要对全班进行思想教育外,还要即时召开班委会员,找原因,想办法。
二、大胆放权,相信班干,但又不能放任。
比如对违纪行为,可以授权班干进行记名,并按照班规进行相应处分。
《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优秀读后感范文(通用8篇)

《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优秀读后感《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优秀读后感范文(通用8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优秀读后感范文(通用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优秀读后感1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我是一个很负责任的班主任,但是我觉得很累。
我每天早上到学校要先去教室点名,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督促学生学习。
每一个上午和下午几乎都是很紧张的度过,只要孩子们在学校,心就不敢有丝毫放松,半点懈怠,惟恐孩子们再有点什么问题,等什么时候,孩子们全部离开学校回家了,心才会踏实下来。
随着当班主任时间的增长,我真觉得自己这些年的班主任工作,每天都是在重复昨天的故事,怎一个累字了得。
最近,有幸读了郑学志老师的这本《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我才惊喜地发现原来班主任也可以做得如此轻松。
这本《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是从剖析老师们为什么活得累入手,提出树立光明正大的“偷懒”观念,到系统叙述“偷懒”的技巧,包括班级自动运行机制、学生自主化教育管理、精干干部培训等,全面告诉你如何科学“偷懒”、如何确保“偷懒”成功、如何留下“偷懒”好名声。
全国著名德育特级教师张万祥老师在读过这本书后感叹道:“原来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关键不是自己不做,而是如何运筹帷幄,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使班主任把体力劳动变成一项有教育技术含量的工作!”。
说是偷懒,其实只有肯在班级管理上动脑筋、下功夫,只有愿意及时做出改变,只有敢于信任学生的班主任才能偷得成这“懒”。
简单地说,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就是一个先苦后甜的过程。
从郑学志老师的书中,我收获了很多,其中“构建一个让学生自主的制度体系”和“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独当一面的干部”这两部分内容令我感触最深,因为我在带我现在这个班的五年多时间里,也做过许多相关的尝试。
《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读后感

《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读后感《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是一本关于教育的书籍,作者通过描述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的故事,探讨了教育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
我曾经一直认为,作为一名教育者,应该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来教育学生。
然而,这本书告诉我,偷懒也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智慧的表现。
这位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找到教育的关键点,避免了过度的教授知识。
他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能够自己探索和发现知识。
这种偷懒的方式实际上是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这本书还提醒我,不要陷入教育的功利主义漩涡。
现今社会普遍存在功利教育的现象,只注重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位班主任告诉我们,教育应该是全面的,要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感、智力和体魄,而不仅仅是追求高分。
此外,这本书还告诉我,在教育中,我们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和尊重。
学生是有思想的个体,他们需要被尊重、被倾听。
只有在一种自由的、平等的教育环境下,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真正地去爱学习。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在教育中的作为和观念。
我决定改变过去单一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
我也会更加尊重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总的来说,《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这本书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教育读物。
它提醒我们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而不仅仅是应付考试。
我相信,我们只有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才能培养出真正有创造力和才华的人才。
《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读书心得

【班主任教育心得】做一名会“偷懒”的教师偷懒和会偷懒显然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曾记得有这样的一个笑话:有一个懒人,懒得出奇。
妻子要切面条,叫他到邻居家借个面板。
他说:“不用借了,就在我背上切吧!”妻子在他背上切完面条后,问他:“痛不痛呀!”他说:“痛!我都懒得吱声。
”这个笑话我一直收藏着,我敬佩这位大师之懒,他可懒出了水平,懒出了境界!他的成功在哪里呢?我努力思考,四个方面:1、本身功底硬,敢于以身试刀。
2、不怕死,宁可自己以身试刀,也不肯做个勤快的人,向邻居借面板。
3、忍得住气,随便妻子在他背上切。
4、不怕痛,有点伤痛都懒得说。
有这四点,可以说他不愧为懒人之精神领袖了。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我们要想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那就得:一、要有会偷懒的技能。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偷懒没有技术,那就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1、驾驭全局的能力。
别小看我们班主任:官很大嘛,看我们班主任有立法权——制定班规;有人事权——任免班干部;有行政权——处理班级一切事务;有司法权——对违纪的学生做出判决和处理。
班主任是班级的象征,是班级的元首,是班级精神领袖。
对班级要收放自如,全都在你一手掌控之中才能“偷偷乐得清闲”,否则,将会沦落为领导谈话的对象。
2、要有计划、组织和协调能力。
说白了,偷懒其实是一件脑力活,不是体力活,就得像张秀老师讲的“我的教育伊甸园”那样,我看她做什么事都讲策略,也是,我们农村有句俗话:“划算划算当得个半。
”这句话算是道出了偷懒的精髓——运筹帷幄,全在计划中安排。
3、要有“忽悠”学生的能力。
赵本山的小品《卖拐》,当时我看了后,很受启发,真的一个健康人,被赵本山一“忽悠”。
就急巴巴地买了一根对自己根本没用的拐杖!多有水平的嘴巴皮,其实我们的工作就是卖嘴巴皮,我们的嘴巴不活泛,牙根不健朗,说话鼓不起学生的积极性,你如何让学生在你偷懒的时候卖力工作,卖力学习呢?二、要有一颗豁达的心班主任要挨得冷落,受得批评,听得进话。
会“偷懒”也是极好的 《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读后感

会“偷懒〞也是极好的---(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读后感刚看到这本书时,我笑了,做一个偷懒的班主任,怎么能?假设是高年级的班主任,则还好,相对而言,学生年龄大了,在思想上、学习习惯上都逐渐成熟,也具备肯定的自控能力。
而像我,作为一年级的班主任,学生年龄比拟小,自控能力比拟差,在许多方面都要依赖于老师的监督和提示,怎么闲的下来?就拿我这半年的班主任生活来说吧:每天都要比别人早起半小时,吃饭也是着迅速慌应付过去,匆匆忙忙来到教室,催促值日生清扫卫生,然后便开始早读。
整个上午和下午都要注意是否每个学生都在教室里,一旦发觉问题,便连忙想方法处理。
可以说一天里不敢有丝毫懈怠,楼上楼下,跑来跑去,唯有等到孩子们放学回家了,方可坐在椅子上喘息片刻。
当我看到这本书时,心里充满了好奇:一个偷懒的班主任能将班级治理好吗?是怎么偷懒的呢?当我读完这本书后才明白:事必躬亲的班主任不见得能把班级治理好,往往形成“师勤而生惰〞的局面。
一个好的班主任贵在懂得“治理“这两个字,“偷懒〞并不意味着真正的懒惰,它是治理的一种最正确境地。
让班级形成一种良好的治理机制,那我们岂不可以落得悠闲自在,我要努力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
偷懒第—步:小助手,不仅仅指班长、学习委员等固定的班干部,还包含一些临时的,如收发作业小助手,收发作业并不只是组长的事情,适中选一些表现优异或有进步的学生来帮老师做些事情,他们是极其乐意的,还可以激起学生们的好胜心理,无需多强调课堂纪律,他们自然就会坐得端正、听得认真。
小助手的良好利用,可以帮我们班主任分担很多任务,而且当我们不在班级时他们也可以援助老师治理班级,维持课堂纪律。
偷懒第二步:奖惩制度,尽量详细具体,多采纳加分制度,并让学生熟记于心。
学习或表现进步了、主动援助同学了、清扫卫生干净了等都可以加分;如果做了错事,主动来成认或做好人好事来抵偿,可以不扣分。
关于奖惩制度积分则由专人来负责记录,每周进行总结,总分前三名成为班级的“典范之星〞,并将照片贴在班上进行宣传。
《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阅读感想

《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阅读感想班级管理方法复杂零碎,纷繁复杂,经常令大家忙得愁眉不展,身心疲惫,读过郑学志教师的这部《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我意外惊喜地发觉原先教导主任还可以做得这般轻轻松松。
这部《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是以分析老师们为何过得累下手,明确提出塑造正大光明的“懒惰”意识,到系统软件描述“懒惰”的方法,包含班集体全自动管理机制、学员实用化教育培训、干练干部教育培训等,全方位对你说怎样科学研究“懒惰”、怎样保证“懒惰”取得成功、怎样留有“懒惰”好知名度。
全国各地知名品德教育优秀教师张万祥教师在学过这本书后感慨道:“原先做一个会“懒惰”的教导主任,重要并不是自身不做,只是怎样决胜千里,怎样激发学员的主动性,如何使教导主任把体力活变为一项有文化教育科技含量的工作中!”。
说成懒惰,实际上仅有肯在教学管理上动脑子、狠下功夫,仅有想要立即作出更改,仅有勇于信赖学员的教导主任才可以偷得成这“懒”。
简易地说,做一个会“懒惰”的教导主任便是一个苦尽甘来的全过程。
从郑学志教师的书里,我获得了许多,在其中“搭建一个让学员独立的制度体系”和“把每一个学员都塑造成独当一面的党员干部”这两一部分內容令我感受深刻,由于我还在带现在我这一班的五年多時间里,也做了很多有关的试着。
我认为,要“懒惰”,就需要让教学管理实用化。
说白了教学管理实用化,便是让学员自身管自身,主动学习培训,主动锻练,独立日常生活。
因此教导主任最先应当搞好学生干部团队的基本建设,加强党员队伍的学习培训,塑造党员队伍的威信和权威,一开始要从零从零基础就地,随后再渐渐地放宽。
另一方面,教导主任还需要搞好楷模的带头作用,坚信身边的榜样是无穷无尽,示范性的实际效果是有形化的。
针对学员身边的榜样我们要树木特树,便是要让学员清晰地搞清楚哪些是与非,塑造她们恰当的道德观念、价值观。
拥有恰当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再再加上学生干部的互相监管,渐渐地的,小朋友们便会主动学习培训、独立日常生活了。
做个会偷懒的班主任读后感[推荐五篇]
![做个会偷懒的班主任读后感[推荐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014fa66b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7c.png)
做个会偷懒的班主任读后感[推荐五篇]第一篇:做个会偷懒的班主任读后感“懒”亦有道——做个会偷懒的班主任读后感大港一中戚笑微我看到《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一书时,想到了老百姓常说的一句话:勤快家长养出的是懒惰孩子;懒惰家长养出的是勤快孩子。
虽然我常说老百姓是最有智慧的,但对这句话却持保留意见,为的是它绝对化了些,毕竟生活中有上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的事实存在。
这并不是说我对郑学志老师的观点也持保留意见,因为郑老师在偷懒二字上打了引号,还在前面加了一个“会”字。
“学生并不需要老师盯死看牢,并不需要手把手地去教。
很多时候,他们自己知道管理自己,自己知道教育自己。
只是我们做班主任的太不信任他们,总以为他们离开了班主任就不行。
”开篇的这段话,郑老师告诉我们,要信任学生,要放开手脚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这就是“会偷懒”。
而我们班主任常常是深刻对班级工作大包大揽,累并痛苦着,但是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
也常听老师们念叨,某某老师在管理学生方面很有一套,老师在与不在教室,孩子们都一个样,有时老师不在,孩子们上自习,却十分安静。
这样的老师肯定是有方法,他就是一个能遥控、“会偷懒”好老师。
是懒之有道的。
“一个人成长的动力源于内心的需求和渴望,而不仅仅是教师的指引和鼓励。
”是的,我们的学生如果都具有了这种动力,我们就可以做个“偷懒”的班主任了。
教育的本质是影响,而不是说教、批评和指责。
教育的任务并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教会他们如何做人。
学会做人,终生受用。
如果没有学会做人,即使学习成绩再优秀,恐怕对人对己对社会都是没有益处的。
郑老师告诉我们,教育学生学会做人,让学会做人成为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我们做了正本清源的工作,在其他细枝末节上我们自然就能偷偷懒了。
事实上,偷懒是一门学问,所以我说懒亦有道。
要想偷懒,班主任得先勤快。
要勤动脑思考治班良策;要勤读书学习,借他山之石,攻己之玉;要勤开班干部会议,及时给班干部以方法指导并从那里及时了解班务动态;要勤做异质学生的思想工作,直到他们把学会做人、健康成长作为他们内心的渴求;有时还需要我们勤动手,如打扫卫生时,我们拿起扫把扫地,给学生做示范,树榜样,立标杆,以身作则。
《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读后感

《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读后感作为一名老师,理应尽力去展示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但有时候,身为一个人类,我也会感到疲惫和无奈。
在这种时候,偶尔一次的“偷懒”也能给我带来一些轻松和解脱,而且这并不意味着我对我的工作不负责任。
这一点是我在阅读《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这篇文章之后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的。
首先,我必须承认,作为一名班主任,我的工作非常繁重。
我需要照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参加各种会议和培训等等。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经常会感到身心疲惫,需要一些时间和空间来放松自己。
所以偶尔一次的“偷懒”能够帮助我重新充电,让我更好地应对接下来的工作。
其次,尽管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容易被误解为不负责任,但实际上,我坚信这样的行为其实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和家长。
当我进行一个相对轻松的课堂活动时,我能够更好地观察学生的情绪和行为,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和需求。
这让我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调整我的教学策略,帮助他们更好地进步。
同时,我也能够更加主动地与学生和家长交流,关注他们的问题和困惑,从而更好地解决他们的问题。
此外,偷懒也能帮助我更好地保持良好的心态。
轻松一下,放松自己,享受一些属于自己的时间,让我能够更好地面对各种的挑战和压力。
当我处理学生之间的纷争或家庭问题时,有时候我需要一些时间来缓解自己的情绪,而这并不意味着我对学生或家长的问题不重视。
相反,正是因为我对他们的问题非常重视,所以我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智,寻找最好的解决方法。
偷懒让我有机会回归自己,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和专注力,让我能够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种种困难。
当然,偷懒并不意味着我对工作不尽职尽责。
作为一个班主任,我始终抱有一颗坚定的责任心,尽力为学生和家长提供最好的服务。
我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每一堂课上,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我会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我会与家长保持积极的沟通,分享他们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个会偷懒的班主任读后感
做个会偷懒的班主任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做个会偷懒的班主任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看到《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一书时,想到了老百姓常说的一句话:勤快家长养出的是懒惰孩子;懒惰家长养出的是勤快孩子。
虽然我常说老百姓是最有智慧的,但对这句话却持保留意见,为的`是它绝对化了些,毕竟生活中有上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的事实存在。
这并不是说我对郑学志老师的观点也持保留意见,因为郑老师在偷懒二字上打了引号,还在前面加了一个”会”字。
”学生并不需要老师盯死看牢,并不需要手把手地去教。
很多时候,他们自己知道管理自己,自己知道教育自己。
只是我们做班主任的太不信任他们,总以为他们离开了班主任就不行。
”开篇的这段话,郑老师告诉我们,要信任学生,要放开手脚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这就是”会偷懒”.
而我们班主任常常是深刻对班级工作大包大揽,累并痛苦着,但是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
也常听老师们念叨,某某老师在管理学生方面很有一套,老师在与不在教室,孩子们都一个样,有时老师不在,孩子们上自习,却十分安静。
这样的老师肯定是有方法,他就是一个能遥控、”会偷懒”好老师。
是懒之有道的。
”一个人成长的动力源于内心的需求和渴望,而不仅仅是教师的指引和鼓励。
”是的,我们的学生如果都具有了这种动力,我们就可以做个”偷懒”的班主任了。
教育的本质是影响,而不是说教、批评和指责。
教育的任务并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教会他们如何做人。
学会做人,终生受用。
如果没有学会做人,即使学习成绩再优秀,恐怕对人对己对社会都是没有益处的。
郑老师告诉我们,教育学生学会做人,让学会做人成为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我们做了正本清源的工作,在其他细枝末节上我们自然就能偷偷懒了。
事实上,偷懒是一门学问,所以我说懒亦有道。
要想偷懒,班主任得先勤快。
要勤动脑思考治班良策;要勤读书学习,借他山之石,攻己之玉;要勤开班干部会议,及时给班干部以方法指导并从那里及时了解班务动态;要勤做异质学生的思想工作,直到他们把学会做人、健康成长作为他们内心的渴求;有时还需要我们勤动手,如打扫卫生时,我
们拿起扫把扫地,给学生做示范,树榜样,立标杆,以身作则。
总之,勤是懒的基础,勤是因,懒是果,勤是皮,懒是毛。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其实是一种教育智慧,是一种加强班干部培训的做法。
它的关键不是自己不做,而是如何运筹帷幄,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如何使班主任体力劳动变成一项有技术含量的工作。
感谢郑老师给我们写出了这么一本好书,给我们提供了这么一种智慧。
【做个会偷懒的班主任读后感】相关文章:
1.《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的读后感
2.《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读后感范文900字
3.《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读后感范文
4.做个幸福的班主任
5.偷懒的太阳
6.做一个会偷懒的教师读后感
7. 偷懒的下场小学作文
8.做个有心的班主任-教育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