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知识点总结-绪论

合集下载

人体生理解剖学知识点

人体生理解剖学知识点

人体生理解剖学第一章绪论1.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各个组成部分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2.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环境。

3.稳态: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始终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4.环境表现形式:兴奋与抑制。

不同类型的细胞发生兴奋是的外在表现形式不同,但它们都有相同的细胞生物电活动的改变,即产生动作电位。

5.神经调节: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特点:迅速、准确、短暂、局限。

基本方式: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外环境的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反应。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6.体液调节特点:缓慢、广泛、持久。

7.自身调节特点:围较小、不十分灵敏。

8.正反馈:向原有活动的同一方向进一步加强。

实例:血液凝固,分娩,排尿反射。

第三章细胞基本功能1.单纯扩散: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以简单的物理扩散的方式顺浓度梯度所进行的跨膜运输。

物质:O2,N2,CO2,乙醇,尿素,甾体类激素(类固醇激素)。

2.易化扩散:非脂溶性物质在细胞膜上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进行的跨膜运输。

(顺浓度梯度或顺电——化学梯度)(1)经载体的易化扩散特点①饱和现象②立体构象特异性③竞争性抑制:葡萄糖,氨基酸。

(2)经通道的易化扩散特点①离子的选择性②转运速度快③门控特性。

3.主动转运:物质分子或离子逆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所进行的跨膜运输。

4.原发性主动运输钠—钾泵:(钠泵,Na+—K+依赖式ATP酶)特点:每水解1分子ATP可逆着浓度梯度将3个Na+移出胞外,2个K+移入胞。

活动意义:①细胞生物电产生的主要条件之一②细胞高K+浓度是细胞许多代反应的必需的③维持细胞液的正常渗透压和细胞溶积的相对稳定④Na+在膜两侧的浓度差是继发主动转运的动力⑤具有生电作用。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表现形式: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1.静息电位:在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外两侧的电位差。

特点:负外正。

机制:K+外流。

2.动作电位:细胞受刺激时膜电位所经历的快速,可逆,和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

解剖学基础-绪论

解剖学基础-绪论

垂直轴 2、轴 矢状轴 冠状轴
冠状面 3、面 矢状面 水平面
4、方位术语
前—腹侧 后—背侧 上—颅侧 下—尾侧 内侧 外侧 内 外 浅 深
近侧 远侧 尺侧 桡侧
胫侧 腓侧
二、如何学好人体解剖学 形态与功能统一 局部与整体统一 1.具备的观点 进化发展 理论联系实际 2.具体的方法: 三结合:教科书—图谱—标本 三勤:勤动脑、勤动口、勤动手 二及时:及时预习和复习 此外如绘简图;记口诀等。
三、人体的组成与分部
(一)人体的组成
1. 细胞: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 组织: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近的细胞群借细胞间质 结合在一起 构成组织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3.器官:几种不同的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形态、功能的结构 4.系统:许多功能相关的器官连接在一起,完成一种连线 的生理功 能的结构
解 剖 学基础


一、解剖学基础的定义和地位
• 定义:解剖学基础(Anatomy)是研究正常人体 形态结构的科学。其基本任务是探索和阐明 器官与组织的形态、 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功 能之间的关系。 • 地位:不仅是医学基础课的基础,也是临床 课的基础。医学中的名词有1/5~1/4来源于解 剖学基础。
内脏:消化、呼吸、泌尿及生殖系统大部分器官位于胸、腹、盆腔 内,借一定的孔道与外界想通。
• 前面:胸、腹、盆部和会阴 后面:背、腰 四肢: 上肢:肩、臂、前臂、手 下肢:臀、大腿、小腿、足
四、常用的解剖学术语 1、标准解剖学姿势:人体直立,面向前,两眼 平视前方;两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 向前;两足并立,足尖向前。

解剖学第一章绪论

解剖学第一章绪论

器官系统
细胞 生物学
细胞
组织
组织学
上皮组织 肌肉组织 结缔组织 神经组织
解剖学
器官
系统
运动系统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 生殖系统 脉管系统 感觉器官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拓展
人体九大系统 运动消化和呼吸 泌尿生殖脉管系 感觉神经内分泌 九大系统要牢记
(五)内脏
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系统的大部分器官都位于体腔内,并借一 定的管道直接或间接与外界相通。
拓展
垂直轴
(三)轴:是通过人体某部或某结构的假想线 1.人体有三种互相垂直的轴
矢状轴:呈前后方向,是与人体的长轴和冠状轴都互相垂直 的水平线。
冠状轴:呈左右方向,是与人体的长轴和矢状轴都互相垂直 的水平线。
垂直轴:是与人体的长轴平行,且与水平线垂直的线。又名 长轴。
冠状轴
矢状轴
2.矢状面:在前后方向上垂直纵切人体所形 成的面为矢状面。
冠状面:也称额状面,是在左右方向上垂 直纵切人体所形成的面,它与矢状面互相垂 直。
水平面:又称横切面,是与矢状面和冠状 面都互相垂直的面。
内(internal) 外(external)
拓展
❖ 正常 ✓ 变异 ✓ 畸形
人体器官的变异与畸形
思考题 重点掌握人体组织、解剖学姿势 了解解剖学的发展
解剖学--绪 论总结
解剖学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 绪论 一、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的定义
是研究人体形态结构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分三门学科 1、解剖学:又称大体解剖学
2、组织学:又称微体解剖学 3、胚胎学: 二、了解解剖学在医学中的地位是基础课、主干课、必修课、先行课
新授课
1、解剖学:是以持刀切割尸体,凭借肉眼观察的方法研究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又称大体解剖学。 按其研究和叙述的方法不同,通常分为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 2、组织学:是借助于切片技术和显微镜观察的方法,研究正常人体的细胞、组织和器官微细结构的科学, 又称微体解剖学 3、胚胎学:是研究人体在发生发育过程中,形态变化规律的科学。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第一章绪论知识点总结1.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2.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是新陈3.物质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4.强度等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刺激。

强度小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强度大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上5.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6.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7.反馈分为负反馈和正反馈。

8.人体内所有液体的总称为体液。

它包括体内液和体外液两部分,其中体外液是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称体内环境。

第二章细胞知识点总结1.基本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2.细胞膜主要是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三种物质构成。

3.细胞膜的功能有物质转运功能和受体功能。

4.易化扩散的三个特点:特异性、饱和性和竞争性抑制。

5.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中,属于被动转运的是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属于主动转运的是主动转运和入胞及出胞作用。

第三章基本组织知识点总结1.基本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2.单层上层包括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3.复层上皮包括复层扁平上皮和变移上皮。

4.疏松结缔组织的细胞有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和脂肪细胞。

5.疏松结缔组织的纤维有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网状纤维。

6.肌组织根据其结构和功能特点可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三类。

7.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

8.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构成。

9.神经纤维根据有无髓鞘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两种。

第四章运动系统知识点总结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2.骨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种。

3.骨由骨质、骨膜和骨髓构成。

4.骨质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两种。

5.关节有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构成。

6.脊柱是由7块颈椎、12块胸椎、5块腰椎、1块骶骨和1块尾骨连结而成。

解剖绪论知识点总结

解剖绪论知识点总结

解剖绪论知识点总结解剖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体的各种组织器官及其组织构成、内部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和功能。

它通过对人体的解剖学知识进行学习可以帮助医学生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解剖学的相关知识点。

一、解剖学的基本概念1. 解剖学的定义和意义解剖学是一门科学,它研究人体的内外形态结构及其变异规律,并探讨其生物学意义。

解剖学的意义在于帮助人们深入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为临床医学、医学研究及相关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知识。

2. 解剖学的分类根据研究的内容不同,解剖学可分为整体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

整体解剖学研究人体的整体结构和器官系统,而局部解剖学则研究人体的局部结构和器官。

3. 解剖学的研究方法解剖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尸体解剖、显微解剖和病理解剖等。

其中尸体解剖是解剖学研究最主要的手段,通过对尸体的解剖,可以直观地观察和研究人体的结构和功能。

二、人体结构的组织学基础1. 人体的器官系统人体的器官系统主要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感觉系统和运动系统等。

每个器官系统都由特定的器官和组织构成,它们相互协同工作,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2. 人体的细胞结构人体的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是构成人体组织和器官的基本元素。

细胞结构主要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部分,它们共同参与维持细胞的生存和功能。

3. 人体的组织结构人体的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

不同种类的组织在人体中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它们共同构成了人体的各种器官和系统。

三、解剖学的基本术语和定位1. 解剖学的基本术语解剖学的基本术语主要包括上、下、前、后、内、外、左、右等方位性术语,以及头、颈、胸、腹等部位性术语。

掌握解剖学的基本术语是学好解剖学知识的基础。

2. 解剖学的定位方法解剖学的定位方法主要包括解剖标志、解剖平面、解剖方向和解剖位点等。

掌握好解剖学的定位方法可以帮助医学生更准确地了解人体结构和相互关系。

解剖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

解剖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

解剖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组织:众多形态结构相似、生理功能相近的细胞,由细胞间质结合在一起,称组织2、内脏: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大多数器官都位于体腔内,并借一定的孔道与外界相通,总称内脏。

3、正中矢状面:通过人体正中线的矢状面,称正中矢状面,它将人体分成左、右对称的两半。

4、解剖学姿势:人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两足并立,足趾向前的姿势,称解剖学姿势。

在描述人体器官时都必须以解剖学姿势为依据。

二、填空题1、解剖学方位中,近腹者为前,近背者为后;近头者为上,近足者为下;近体表者为浅,远离体表者为深;上肢的尺侧在内侧,下肢的腓侧在外侧。

2、按解剖学姿势,心位于心包腔外___,胸腔__内__。

眼在鼻之上,口在鼻之下。

3、人体按外部形态可分为头、 _颈__、躯干和__四肢等四大部分。

三、单选题1、左右方向上将人体切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是A.矢状面B.冠状面C.水平面D.横切面E.纵切面2、关于方位术语的正确描述是A.人体仰卧时,近腹者为上B.近正中矢状面者为近侧C.远正中矢状面者为外侧D. 近内腔者为内侧E.远头顶者为远侧3、矢状轴是A.左右方向的水平轴B.前后方向的水平轴C.与人体长轴平行的轴D.与人体长轴交叉的轴E.与人体长轴垂直的轴4、下述不符合解剖学姿势的是A.身体直立B.两眼向前平视C.双上肢垂于躯干两侧D.手掌向内侧E.两足并立、足尖向前答:1-4 BCBD第二章基本组织一、名词解释1、腺上皮:由腺细胞构成的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称腺上皮。

2、三联体:一条横小管及其两侧的终池共同构成三联体(图2-20)。

三联体是骨骼肌纤维兴奋收缩的结构基础。

3、闰盘:心肌纤维相互连接处有心肌膜的特化结构,称闰盘(intercalated disk)。

在心肌纵切的HE染色标本上,闰盘呈深染的带状结构,略呈阶梯状。

4、尼氏体:在神经元树突和核周细胞质内有许多呈嗜碱性的颗粒状或块状小体,称尼氏体(或嗜染质)。

解剖学(正常人体学)第一章绪论

解剖学(正常人体学)第一章绪论

机体
环境
能量
合成代谢
能量代谢
新陈代谢
物质代谢
分解代谢
意义: 一切生命活动建立在新陈代谢基础上,是生命最基本特征。
(二)兴奋性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定义:兴奋性是指机体感受刺激后发生反应的能力
1.刺激与反应
刺激—能被机体或组织感受到的内外环境变化。
物理刺激
化学刺激
社会心理刺激
(二)兴奋性
➢ 刺激足够强度 ➢ 作用时间 ➢ 强度—时间变化率
背部和盆会阴部 • 四肢部--上肢和下肢
人体的组成与分部
常用的解剖学术语
➢解剖学姿势: 身体直立 两眼平视 上肢下垂 下肢并拢
手掌和足尖向前
人体的组成与分部
常用的解剖学术语
上 ➢方位术语:
上和下
近头者为上
近足者为下 下
人体的组成与分部
常用的解剖学术语
➢方位术语:
前和后

近身体腹面者为前

近背面者为后
四大组织
人体的组成与分部
神经组织
结缔组织
四大组织
人体的组成与分部
肌组织
上皮组织
人体的组成与分部
人体的组成与分部
九大系统:运动系统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 生殖系统 内分泌系统 脉管系统 神经系统 感觉器官
人体的组成与分部
细胞
器官
组织
系统
人 体
人体的分部
• 头部--颅部和面部 • 颈部--颈和项部 • 躯干部--胸部、腹部、
(一)体液与内环境
(占体重40%)细胞内液 (占体重60%) (占体重15%)组织液
(占体重5%)血浆 组织液 血浆

解剖学各章重点总结

解剖学各章重点总结

解剖学各章重点总结第一章:绪论该章节主要介绍了解剖学的定义和基本原理,以及解剖学在医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了解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对于深入研究和理解后续章节内容非常重要。

第二章:组织学组织学是解剖学的基础,该章节主要介绍了组织的分类和结构,包括四种基本组织类型: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学好组织学对于理解各个器官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

第三章:骨骼系统骨骼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支持和保护系统,该章节详细介绍了骨骼系统的构成、骨骼的分类和解剖特点,以及骨骼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深入研究骨骼系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骨骼的功能和疾病的发生机制。

第四章:肌肉系统肌肉系统是解剖学中另一个重要的系统,该章节主要介绍了肌肉的分类和结构,以及肌肉系统的功能和运动机制。

了解肌肉系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肌肉的作用和运动的原理。

第五章:循环系统循环系统是人体的输送系统,该章节详细介绍了心血管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等组成部分。

理解循环系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血液的运输和循环以及心脏疾病的发生机制。

第六章:呼吸系统呼吸系统是人体的气体交换系统,该章节主要介绍了呼吸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包括呼吸道和肺脏等组成部分。

研究呼吸系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呼吸的过程和呼吸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

第七章:消化系统消化系统是人体的食物消化和吸收系统,该章节详细介绍了消化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包括口腔、食管、胃和肠道等组成部分。

了解消化系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和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

第八章:泌尿系统泌尿系统是人体的废物排泄和体液平衡系统,该章节主要介绍了泌尿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包括肾脏、尿道和膀胱等组成部分。

研究泌尿系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体液平衡和排泄废物的过程。

第九章:生殖系统生殖系统是人体的生殖和繁殖系统,该章节详细介绍了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生殖器官和性激素等。

了解生殖系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生殖过程和生殖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一、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和地位
二、人体解剖学的分科
三、人体器官的组成和系统的划分
四、人体解剖学发展史
五、解剖学的学习方法
六、解剖学姿势和常用术语
一、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和地位
人体解剖学(Human Anatomy)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

属于生物科学的形态学(morphology )范畴,是医学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医学的部分基础学科
形态(morphosis)功能(function)正常(Normal) 人体解剖学(Human Anatomy) 生理学(Human Physiology)
异常(Abnormal) 病理解剖学(pathological anatomy) 病理生理学(pathologic physiology)
人体解剖学human anatomy是研究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形态结构是学习其它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的重要基础课、必修课。

医学中1/3以上的名词来源于解剖学,故该学科也是医学各学科的先修课。

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就在于使医学生理解和掌握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知识,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坚实基础。

没有解剖学就没有医学。

二、人体解剖学的分科
广义的解剖学(generalize)可分为巨视解剖学(肉眼)和微视解剖学(显微镜)。

巨视觉解剖学人体解剖学又可分为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

系统解剖学systematic anatomy按人体功能系统阐述各器官形态结构的科学称系统解剖学,一般而言的解剖学就是指系统解剖学。

局部解剖学regional anatomy在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按人体结构的部位,由浅入深侧重研究各局部组成结构的形态及毗邻关系的科学称局部解剖学。

微视解剖学包括组织学histology、细胞学cytology和胚胎学embryology。

由于研究的角度、手段和目的不同,人体解剖学又可分出若干门类。

如临床解剖学,X解剖学,断层解剖学,运动解剖学,生长(或年龄)解剖学,艺术解剖
学等。

三、人体器官的组成和系统的划分
人体的结构是极其复杂的,但是构成人体最基本的形态和功能单位是细胞(cell)。

众多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由细胞间质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细胞群体,称为组织(tissue)。

人体有四种基本组织,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几种组织互相结合,组成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称为器官(organ),如心、肺、肝、肾等。

若干功能相似的器官组合起来,共同完成某种生理功能,构成系统(system)人体的功能系统有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内分泌、循环、神经等系统和感觉器官。

各系统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彼此联系,互相协调、互相影响,人体成为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构成人体最基本的形态功能单位是细胞。

由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组织。

人体有四种基本组织,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几种不同的组织组合成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称器官,如心、肝、肺、肾等。

若干器官组合起来共同完成某种生理功能,构成系统。

人体有
1.运动系统 locomotor
2.消化系统 digestive 、
3.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4.泌尿系统 urinary
5.生殖系统 genital
6.脉管系统 vascular system
7.神经等系统 Nervous system。

感觉器
8.内分泌系统 endocrine system
各系统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彼此联系,相互协调,互相影响,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三、解剖学发展简史
解剖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科学,在我国战国时代(公元前500年)的第一部医学著作《内经》中,就已明确提出了“解剖”,以及一直沿用至今的脏器的名称。

1.Menace mummy
2.古希腊希波克拉底“医学之父”
中世纪 Galen《医经》,来自动物解剖
2. 莱昂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图谱达·芬奇人体比例图
他发现了血液的功能,认为血液对人体起着新陈代谢的作用。

在几乎每个领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 文艺复兴时代,安德烈·维扎里(Andress Vesalius, 1514-1564), 盗取坟内的残骨,
完成了《人体构造》的巨著,全书共七册,成为现代人体解剖学的奠基人。

4. 17世纪,英国学者哈维(William· Harvey 1578-1657)提出了心血管系统是封闭的管道系统的概念,创建了血流循环学说,从而使生理学从解剖学中分立出去
是学习其它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的重要基础课。

医学中1/3以上的名词来源于解剖学,故该学科也是医学各学科的先修课。

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就在于使医学生理解和掌握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知识,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坚实基础。

医疗事故解剖未学好科研
五、学习人体解剖学的方法
1.进化论的观点
2.形态和功能相互联系的观点
3.局部和整体统一的观点临床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观察尸体标本,结合模型、挂图、图谱和自身活体
四、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三前六方位三轴三面
1.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平视,下肢并拢,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向前向前向前,
2. 方位:
近头顶者为上,近足底者为下; not indirection to floor
近腹者为前,近背者为后;
距正中矢状面近者为内侧,远者为外侧。

以附着点为准,距其近者为近侧,反之为远侧。

对空腔脏器,距其腔内近者为内,远者为外。

以体表为准,近者为浅,远者为深。

上 superior 与下 inferior
前 anterior 与后 posterior
内侧 medial 与外侧 lateral
内 internal 与外 external
近侧 proximal 与远侧 distal
浅 superficial 与深 profoundal
内侧和外侧是对各部位与正中面相对距离的位置关系的描述。

4.内和外是表示与空腔相互关系的描述。

3. 轴:
冠状轴:呈左右位coronal;
矢状轴:呈前后位 sagittal old word arrow;
垂直轴:呈上下位。

vertical axis
4. 面:
矢状面:sagittal plane;vertical plane将人体分为左右两半的切面。

通过正中线的为正中矢状面median sagittal plane。

冠状面(额状面):coronal Plane 将人体分为前后两半的切面。

水平面(横切面)horizontal plane:将人体分为上下两半的切面。

器官通常用纵切面(与长轴一致)和横切面(与长轴垂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