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教案

合集下载

人体解剖学教案详细完整版

人体解剖学教案详细完整版

人体解剖学教案详细完整版标题:人体解剖学教案详细完整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剖学的实践能力。

本教案适用于高中生或大学生等各个教育阶段的学生。

教案目标:1. 理解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 掌握人体的骨骼系统、肌肉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释解剖学相关信息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探索和实验的能力。

5. 增强学生对于个人健康和生活方式的意识。

教学内容和活动:第一课时:人体解剖学导论活动:1. 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对人体解剖学的认识和疑惑。

2.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定义、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3.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或参观实验室等方式,了解解剖学的基本设备和方法。

第二课时:骨骼系统活动:1. 学生观察和比较真实人体骨骼模型或X光片,认识人体骨骼系统的主要组成和功能。

2. 学生小组合作,分析和归纳骨骼系统的常见疾病和骨折类型,并展示给全班。

3. 学生通过解剖实验模型,实践识别和命名人体骨骼结构。

第三课时:肌肉系统活动:1. 学生观察和比较真实人体肌肉模型或解剖实验图,了解肌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学生进行肌肉对比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肌肉的收缩和松弛。

3. 学生小组合作,设计并展示一项与肌肉系统相关的实验或示范。

第四课时:消化系统活动:1. 学生观察并分析真实的消化系统模型或解剖图,了解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学生进行消化试验,通过观察实验结果,总结不同消化器官的作用。

3. 学生小组合作,制作消化系统模型并解释其工作过程。

第五课时:循环系统活动:1. 学生观察并探索真实的心脏模型或解剖图,了解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学生合作进行心脏连通性实验,观察不同步骤中心脏的血液流动。

3. 学生小组合作设计并展示一个与循环系统有关的实验或项目。

《人体解剖学教案》

《人体解剖学教案》

《人体解剖学教案》word版第一章:人体解剖学概述1.1 人体解剖学定义1.2 人体解剖学的研究内容1.3 人体解剖学的意义1.4 人体解剖学的发展简史第二章:人体的轴与面2.1 人体的主要轴2.2 人体的主要面2.3 人体各部位的名称及划分2.4 人体的骨骼结构与功能第三章:人体器官与系统3.1 运动系统3.2 神经系统3.3 内分泌系统3.4 心血管系统3.5 呼吸系统3.6 消化系统3.7 泌尿系统3.8 生殖系统3.9 皮肤及附属结构第四章:人体基本组织4.1 上皮组织4.2 结缔组织4.3 肌组织4.4 神经组织第五章:人体胚胎发育与生殖5.1 人体胚胎发育过程5.2 生殖器官的发育5.3 人类的遗传与遗传病5.4 生育与避孕知识第六章:骨骼系统解剖学6.1 骨的基本结构与功能6.2 骨的分类与特征6.3 骨的生长与发育6.4 关节的基本结构与功能6.5 骨骼肌的基本结构与功能6.6 人体主要骨骼肌群6.7 人体主要骨连结第七章:神经系统解剖学7.1 脑的结构与功能7.2 脊髓的结构与功能7.3 神经系统的传导路径7.4 神经末梢与神经节7.5 神经系统的主要疾病第八章:内分泌系统解剖学8.1 内分泌腺的结构与功能8.2 激素的作用与调节8.3 内分泌系统的主要疾病8.4 内分泌系统与人体稳态第九章:心血管系统与呼吸系统解剖学9.1 心脏的结构与功能9.2 血管的结构与功能9.3 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9.4 心血管与呼吸系统的主要疾病9.5 心血管与呼吸系统的临床应用第十章:消化系统、泌尿系统与生殖系统解剖学10.1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0.2 泌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0.3 生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0.4 常见疾病与保健10.5 临床应用与研究前景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内容补充说明:人体解剖学是医学基础学科之一,主要研究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位置关系、生长发育和变异。

正常人体解剖学教案

正常人体解剖学教案

正常人体解剖学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介绍了解正常人体解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重要性。

明确学习正常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方法和目标。

1.2 人体解剖学的历史发展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人物。

理解人体解剖学对医学发展的贡献。

1.3 人体解剖学的分支和分类介绍人体解剖学的不同分支,如宏观解剖学、微观解剖学等。

解释各个分支的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

第二章:人体的结构层次2.1 细胞和组织的概念解释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了解细胞的不同类型。

介绍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类型: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2.2 器官和系统的概念明确器官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结构,具有特定功能。

解释系统是由多个器官组成的整体,协同工作以完成生理功能。

2.3 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介绍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如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

概述各个系统的主要器官和功能。

第三章:人体的轴向和方位术语3.1 人体轴的概念介绍人体轴的概念,包括垂直轴、水平轴和倾斜轴。

解释轴与人体器官和结构的关系。

3.2 人体方位术语学习常用的前、后、上、下、内、外等方位术语。

掌握方位术语在描述人体结构和器官位置时的应用。

3.3 立体方位的表示了解三维空间中人体结构和器官的相对位置关系。

学会使用图形和模型来表示立体方位。

第四章:运动系统的解剖4.1 骨骼系统介绍人体的骨骼系统,包括颅骨、躯干骨、四肢骨等。

学习主要骨骼的结构和功能。

4.2 关节和肌肉系统解释关节是连接骨骼的结构,了解不同类型的关节。

学习肌肉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包括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4.3 人体的主要肌肉群介绍人体的主要肌肉群,如背部、腹部、四肢等。

掌握肌肉群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第五章:内脏系统的解剖5.1 消化系统介绍消化系统的组成,包括口腔、食管、胃、肠道等。

学习各个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5.2 呼吸系统解释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鼻腔、喉、气管、支气管等。

学习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5.3 泌尿系统介绍泌尿系统的组成,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等。

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案

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案

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案一、课程介绍1.1 课程名称:人体解剖生理学1.2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人体各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为后续医学课程打下基础。

1.3 适用对象:医学院校学生二、教学内容2.1 教学大纲:第一部分:绪论1.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2.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发展简史第二部分:运动系统1. 骨骼系统2. 肌肉系统第三部分:神经系统1. 脑2. 脊髓3. 神经系统周围部分第四部分:内分泌系统1. 内分泌腺2. 激素的作用第五部分:血液循环系统1. 心脏2. 血管3. 血液第六部分:呼吸系统1. 呼吸道2. 肺第七部分:消化系统1. 口腔2. 食管3. 胃4. 小肠5. 大肠6. 肝、胆、胰第八部分:泌尿系统1. 肾2. 输尿管3. 膀胱4. 尿道第九部分:生殖系统1. 男性生殖系统2. 女性生殖系统第十部分:感官系统1. 视觉器官2. 听觉器官3. 嗅觉器官第十一部分: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调节1. 神经系统调节2. 内分泌系统调节第十二部分:局部解剖与器官移植1. 局部解剖2. 器官移植第十三部分:衰老与死亡1. 衰老2. 死亡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人体各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难点:人体各系统功能的调节机制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基本知识。

3.2 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人体各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3.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评价4.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4.2 考试成绩:包括期中和期末考试。

五、教学资源5.1 教材:选用权威、适合学生水平的教材。

5.2 辅助教材:如解剖图谱、生理实验指导等。

5.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

5.4 实验室资源: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验操作。

六、教学安排6.1 课时安排:共计64课时,其中理论课48课时,实验课16课时。

人体解剖学教案设计

人体解剖学教案设计

人体解剖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人体的基本解剖结构,包括骨骼、肌肉、器官等,并掌握相关的解剖术语。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解剖知识,进行人体结构的描述和标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人体结构的兴趣,增强对人体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和意义2.人体骨骼系统的结构与功能3.人体肌肉系统的结构与功能4.人体器官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利用音频-视觉辅助材料,展示一幅人体解剖图,并引出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4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或白板,介绍人体骨骼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重点讲解常见骨骼的名称、位置和功能,如头骨、胸骨、肋骨等。

同时,教师与学生互动,帮助学生理解解剖术语,如骨骼的前、后、上、下、内、外等。

接着,教师介绍人体肌肉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重点讲解常见肌肉的名称、位置和功能,如臀大肌、胸大肌、腹直肌等。

教师还可以展示肌肉的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肌肉的结构。

最后,教师介绍人体器官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重点讲解常见器官的名称、位置和功能,如心脏、肺、胃等。

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实物模型或模拟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3.操作练习(30分钟)学生围绕所学解剖知识,进行操作练习。

教师可以分组让学生互相标注解剖结构,或者设计一些解剖图的填空题,让学生填写相关的解剖术语。

4.总结提升(1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重点回顾重要的解剖结构和术语。

同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资源1.音频-视觉辅助材料2.幻灯片或白板3.实物模型或模拟图4.解剖图和解剖术语的练习题五、教学评价1.教师观察法:观察学生在操作练习环节的表现,评价其对解剖结构和术语的理解。

2.学生自评法: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如查看填写的解剖图和答题纸,并发现自己的错误。

《人体解剖学教案》

《人体解剖学教案》

《人体解剖学教案》word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通过对人体各个系统的详细介绍,使学生能够了解人体各器官的结构、位置、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为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 了解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位置和功能。

3. 学会使用人体解剖学图谱和模型进行自学和观察。

4. 能够运用解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 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 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位置和功能。

3. 人体的轴与面。

4. 人体的骨骼系统。

5. 人体的肌肉系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术语和各个系统的结构、位置、功能。

2. 示教:使用人体解剖学图谱和模型进行展示和讲解。

3. 自学:学生自主学习人体解剖学图谱和模型,巩固所学知识。

4. 实践:学生在模型上进行解剖操作,加深对解剖学知识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解剖学基本概念和术语的掌握。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解剖学知识的应用和理解。

3. 模拟考试:检验学生对解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4.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模型上的解剖操作技能。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4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进度安排:第1-8课时: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第9-16课时:人体的轴与面。

第17-24课时:人体的骨骼系统。

第25-32课时:人体的肌肉系统。

第33-40课时: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位置和功能。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人体解剖学教材。

2. 图谱:人体解剖学图谱。

3. 模型:人体解剖学模型。

4. 课件:人体解剖学课件。

八、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鼓励学生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4. 注意教学过程中的安全事项,避免发生意外。

九、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所学内容,重点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人体解剖学教案》word版

《人体解剖学教案》word版

《人体解剖学教案》word版第一章:绪论1.1 人体解剖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2 人体解剖学的研究方法1.3 人体解剖学的意义和应用1.4 人体解剖学的历史与发展第二章:人体的轴与面2.1 人体的主要轴线2.2 人体的主要切面2.3 人体的立体构成2.4 人体比例与体型第三章:人体的基本结构3.1 上皮组织3.2 结缔组织3.3 肌肉组织3.4 神经组织3.5 器官与系统第四章:运动系统4.1 骨骼系统4.2 关节系统4.3 肌肉系统4.4 运动系统的发育与衰老第五章:神经系统5.1 神经元5.2 神经纤维5.3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5.4 神经系统的发育与功能第六章:内分泌系统6.1 内分泌腺的结构与功能6.2 激素的分泌与调节6.3 主要内分泌腺及其激素6.4 内分泌疾病的概述第七章:消化系统7.1 消化管的结构与功能7.2 消化腺的结构与功能7.3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7.4 消化系统疾病的概述第八章:呼吸系统8.1 呼吸道与肺的结构与功能8.2 气体交换与呼吸调节8.3 呼吸系统疾病的概述8.4 呼吸系统的卫生与保健第九章:循环系统9.1 心脏的结构与功能9.2 血管的结构与功能9.3 血液循环与血压9.4 循环系统疾病的概述第十章:泌尿系统10.1 肾脏的结构与功能10.2 尿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0.3 尿液的与排出10.4 泌尿系统疾病的概述第十一章:生殖系统11.1 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1.2 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1.3 生殖过程与生育11.4 生殖系统疾病的概述第十二章:感觉器官12.1 视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12.2 听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12.3 嗅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12.4 其他感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第十三章:皮肤与附属结构13.1 皮肤的结构与功能13.2 毛发与甲的结构与功能13.3 皮肤附属器官的结构与功能13.4 皮肤疾病与护理第十四章:人体发育与衰老14.1 人体发育的过程与特点14.2 青春期的发育与心理变化14.3 衰老机制与老年人体解剖学特点14.4 人体发育与衰老的卫生与保健第十五章:人体解剖学的临床应用15.1 临床解剖学的基本概念15.2 临床解剖学的应用领域15.3 临床解剖学的实践技巧15.4 人体解剖学与临床病例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教案《人体解剖学教案》word版共分为十五个章节,涵盖了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人体轴与面、基本结构、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感觉器官、皮肤与附属结构、人体发育与衰老以及人体解剖学的临床应用等内容。

人体解剖学教案详细完整版

人体解剖学教案详细完整版

6
02
骨骼系统解剖
Chapter
2024/1/30
7
骨骼组成与功能
2024/1/30
骨骼组成
人体骨骼由206块骨头组成,分 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部分 。
骨骼功能
保护内脏器官,提供肌肉附着点 ,储存矿物质,参与造血等。
8
颅骨、脊柱和胸骨特点
01 02
颅骨
由23块形状不规则的扁骨构成,分为脑颅骨和面颅骨两部分。脑颅骨围 成颅腔,保护大脑;面颅骨构成面部支架,并与脑颅骨共同构成鼻腔和 口腔的骨性腔壁。
课程要求
学生应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勤于实践,掌握基本 的人体解剖学理论和实验技能,培养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2024/1/30
5
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
《系统解剖学》(第九版),人民卫 生出版社。
辅助资源
多媒体课件、在线课程视频、实验室 标本等。
参考书目
《人体解剖学图谱》、《格氏解剖学 》等。
2024/1/30
运动传导通路
运动传导通路包括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分别负责控制骨骼肌的随意运动和反 射性运动。
2024/1/30
35
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与案例分析
常见疾病
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包括脑卒中、帕金森 病、癫痫、多发性硬化症等。
VS
案例分析
针对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可以通过案例分 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疾病的发病原因、 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例 如,可以选取脑卒中作为案例,介绍其危 险因素、症状识别、急救措施和康复治疗 等方面的内容。
关节结构
关节是骨与骨之间的连接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根据关节面的形态和运动方式,关节可分 为屈戌关节、车轴关节、椭圆关节、球窝关节、杵臼关节和平面关节等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解剖学教案
教学内容:
一. 绪论
(一) 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及分类
(二) 人体解剖学的地位和作用
(三) 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四) 人体解剖学的发展简史
(五) 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第一篇人体组成的结构基础
第一章细胞和细胞间质
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课的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人体解剖学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人体解剖学在体育运动中研究内容和方法,体育专业学生学习人体解剖学的目的和任务。

教学重点: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地位、作用和基本术语
教学难点: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教学步骤
绪论
一.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及分类
★定义:人体解剖学(简称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主要功能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属于生
物科学中形态学的范畴。

解剖学和其他学科一样,由
于研究技术和方法的革新,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和加
深,并逐渐分化形成许多新的分支学科。

分类:按研究手段不同,解剖学可分为巨视解剖学、微观解剖学
巨视解剖学:主要用肉眼观察人体的形态结构,如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等。

微观解剖学:主要用显微镜观察人体的形态结构,如细胞学、胚胎学和组织学等。

系统解剖学:是将人体按功能系统阐述其器官形态结构的解剖学。

一般所说的解剖学就是指系统解剖学。

局部解剖学:是按身体部位,由浅及深,对各部位的形态结构进行叙述的解剖学。

此外,由于研究角度和目的不同,人解剖学又分若干门
类:如外科解剖学、表面解剖学、X-线解剖学、断面解剖学、生长解剖学、艺术解剖学、机能解剖学及运动解剖学等。

★运动解剖学:主要是分析研究人体运动器官的形态结构,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及提高人体运动
效率的解剖学。

★二.人体解剖学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人体的形态结构,提高文化素质,具有实
事求是,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第二,为学生学习体育教育专业提供人体解剖学知识。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主要任务是培养
合格的体育教师。

第三,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人体形态结构的基础。

人体解剖学的后续课程有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理学、
体育保健学、体育测量与评价,以及运动生物力学
等。

1、运动生理学:与运动解剖学关系十分密切。

前者研究
结构,后者研究功能,结构和功能是人体的两个不同侧面。

要阐明生理机制,必须了解结构特点。

例如,心脏在运动解剖学中讲它的结构,左右心房,左右心室内部的结构,它的结构特点有收集全身的静脉血口,有输出到全身各部位的动脉血出口。

而生理讲心脏对人体的作用,它是如何维持人体的生命。

2、体育保健学:为人体测定、运动创伤、按摩、运动性
疾病等不可缺少的基础课程。

如人体测定:身高、坐高、臂长、腿长、胸围、血压、心率等位置测定,不误、准确的测量出数据。

如运动创伤:为创伤产生原因,诊断、处理。

又例如肩周炎。

3、运动生物力学:它是分析各关节的运动,确定各部分
肌肉在身体姿态的保持和运动中的作用。

例如“哑铃弯举”。

第四,为各项运动技术课教学和训练提供解剖学的依据。

1.为分析技术动作:技术动作多种多样,在运动训练中如何使运动员对动作掌握得又快又正确,需要教练员根据运动员(学生)个人形态结构特点和运动结构进行分析。

在完成
一个动作是,哪些关节在活动,哪些肌肉在用力放松、动作完成不好到底什么原因?例如:后蹬跑、坐着跑等。

2.为科学地安排教学与训练: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目的之一是增强人们的体质,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与教练员对青少年的身体形态结构要有充分的了解。

例如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骨骼还未完全愈合,有较多的软骨、可塑性很大。

针对这一特点,要注意全面锻炼,避免形成肢体一侧粗、一侧细,脊柱向肌肉发生的一侧弯曲。

避免过度的力量负荷练习和过多的重复性单一练习,以免影响骨骼的纵向生长和损伤。

三.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一)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1.局部与整体互相制约
2.形态结构与功能互相影响
3.人体的功能活动是矛盾统一的
4.人体的结构是发展变化的
5.人体结构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二)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方法
学习人体解剖学的方法因人和教学条件的不同而异,应注意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学习方法。

第一,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做指导,深入理解人体结构的基本知识,这是正确认识人体的思想方法。

第二,术语、概念、名词是思维活动的基础知识,一定要理解熟记。

第三,人体解剖学属于形态学的范畴,学习时应注意观察标本、模型、插图,以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第四,在学习人体解剖学过程中,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用它来指导运动实践,如有针对性地发展肌肉力
量和伸展性,鉴别运动技术动作的合理性,以及预防运动损伤等。

四.人体解剖学的发展简史
★五.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人体各部或结构的位置关系,在生活中或运动中是经常变化的,为了正确描述,避免误解,便于学术交流,国际解剖学会统一规定了有关标准术语。

(一)人体解剖学姿势
是指两眼向前平视,两足并拢,足趾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朝前的直立姿势。

描述任何结构、
分析人体运动均应以人体解剖学姿势为标准。

(二)人体的基本切面
解剖学规定,人体有3个互相垂直的基本切面。

1.冠状面:于左右方向垂直,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

曾称为额状面。

2.矢状面:于前后方向垂直,将人体分为左右两不同的切面。

其中将人体分为左右相等两部分的,称为正中矢状面。

3.水平面:横切直立人体与地平面平行的切面。

(三)人体的基本轴
1.冠状轴:呈左右方向平行于地面,与矢状面互相垂直的轴。

2.矢状轴:呈前后方向平行于地面,与冠状面互相垂直的轴。

3.垂直轴:呈上下方向垂直于地面的轴。

(四)人体的方位术语
1.上和下:靠近头顶的称为上;靠近足底的称为下。

2.前和后:靠近腹面的称为前;靠近背面的称为后。

3.内侧和外侧:靠近正中矢状面的称为内侧;远离正中矢状面的称为外侧。

4.内和外:描述空腔器官相互位置关系的术语,接近内腔者为内;远离内腔者为外。

5.近侧和远侧:常用于四肢,距肢体根部近的为近侧;远离肢体根部远的为远侧。

6.尺侧和桡侧:前臂的内侧称为尺侧;前臂的外侧称为桡侧。

7.胫侧和腓侧:小腿的内侧称为胫侧;小腿的外侧称为腓侧。

8.浅和深:以体表作为参考体,距体表近者为浅;远离体表者为深。

第一篇人体组成的结构基础
细胞(cell):是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发育等生命现象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细胞与细胞间质构成组织;几种组织共同构成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器官。

若干功能相关连的器官组合成共同完成某一连续性生理功能的系统;由各系统构成完整的人体。

因此,了解人类生命活动规律,学习运动人体科学知识,必须从认识细胞开始。

第一章细胞和细胞间质
第一节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一.细胞的形态:细胞形态多种多样。

二.细胞的结构: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构成。

(一)细胞膜:是细胞外层的界膜,又称质膜。

(二)细胞质:由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微体、中心体、细胞骨架组成。

(三)细胞核:由核膜、核纤维层、核基质、染色质组成。

第二节细胞间质
教学内容:
第二章基本组织
第一节上皮组织
第二节结缔组织
第三节肌组织
第四节神经组织
教学目的:通本次课的教学,让学生初步掌握人体基本组织的结构特征、分布和功能。

教学重点: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教学难点:肌组织中的肌纤维的结构。

教学步骤:
第二章基本组织
一.组织概念: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细胞在人体内借细胞间质进行有序的组合。

所谓组织:是由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的细胞群体结构,是构成机体器官的基本成分。

二.根据组织结构和功能,将人体的组织归纳为四大类: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第一节上皮组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