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知识针对练 第23练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2019年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强化练第23练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docx

考点强化练第23练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小题练)1.(乐山2017第二次调研,35)徳国总理施密特说:“多亏莫内(法国国际问题顾问)……为了切实排除徳国陷入与邻国为敌的泥潭,他们促使徳国接受了欧洲共同体的思想。
”可见, 德国加入煤钢共同体是基于()A.国家战略需要B.吸取历史教训C.摆脱美苏控制D.改善周边坏境2.(北京延庆2018届模拟,23)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美国文化以电影、时装、摇滚乐这类商业形式牢固占领欧洲市场时,许多欧洲人不安地要求:欧洲应有一个简明有力的自我概念。
法国在反对美国文化影响方面特别积极……他们认为自己是在为欧洲的价值和传统而战。
与此相关的背景是()①多极化趋势出现②欧共体成立③人文主义兴起④新经济出现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奉行和平共处基础上的独立政策;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不加入以大国对抗为背景的军事集团;不缔结以大国对抗为背景的双边军事同盟;不在本国领土上为大国提供军事基地。
” 有以上宗旨体现的现代国际政治组织应该是()A.华约B.欧共体C.不结盟运动D.上海合作组织4.(南平2018年毕业班适应性检测,34)印度总理尼赫鲁认为,最好的政策是执行一种积极的政策,不是中立,不是骑墙,也不是模糊的中间道路,它可以使卬度根据事情的是非曲直,结合当时的情况作出判断。
该政策的基础是()A.和平共处B.平等互利C.民族自决D.独立自主5.(河南省六市2018届第一次联考,33)1969年6月,苏联领导人鼓吹建立“亚洲集体安全体系”,妄图孤立中国。
7月底8月初,尼克松多次公开表示,美国不同意苏联关于建立“亚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建议。
这反映出()A.美苏冷战重点转向亚洲B.国际关系格局面临重大转变C.屮国崛起影响美苏外交战略D.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已出现6.(新乡许昌平顶山三市2017第二次调研,34)1969年,联邦德国推岀“新东方政策”。
其内容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加强与西方合作的同时,加强与东方的谅解;二是承认两个德国并存局血,加强联邦徳国与民主徳国之间的联系,以实现徳国问题的最后解决。
2019版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课后限时集训: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含解析

第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和现代中国对外关系 ___[时空坐标__单元概览]____第11讲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考点1| 对抗与牵制世界——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对应学生用书第82页)[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背景1、实力变化(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欧和日本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2)苏联实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影响日益增大。
2、基础框架:雅尔塔体系以美、苏为主导,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框架。
3、根本原因: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矛盾日益加剧。
二、“冷战”1、含义:指以美国为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敌对行动。
2、序幕:丘吉尔“铁幕”演说。
3、表现志着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三、影响1、世界局势紧张,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相交织。
(1)欧洲: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支持下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2)亚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朝鲜分裂;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爆发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3)拉美:1962年,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美国发现并武装封锁古巴,苏联被迫撤走导弹。
2、美苏未发生直接武装冲突,避免了新世界大战爆发。
[教材补遗]__美苏争霸中在世界范围内全面争夺[理解—史料研习归纳]史料一电影《我们热爱家园》是美国在1950年拍摄一部宣传马歇尔计划名作。
影片描述了一个法国小镇战后生活。
最初,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摧毁小镇难以摆脱战争痛苦。
直到获得美国财政援助,儿童才回到了学校,工厂才恢复了生产,小镇居民才可以正常地购买食物。
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下图,1947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图中俄文“3AEM”意为“财政贷款”)史料二我们愿意帮助各自由国家人民维持他们自由体制和国家完整,抵制谋求把极权主义政权强加于他们侵略活动……就危及世界和平——而且肯定会危及我们自己国家利益……——杜鲁门1947年3月在国会讲话史料三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到经济健全状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安定……美国政府未来援助不仅是缓和物,而是彻底治疗。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整合+要点探究+高考透析)5.1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课件 新人教版

单元 二战后,世界格局呈现出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主题 的趋势,苏联解体后,多极化趋势加强
第四页,共32页。
考点 当今世界政治(zhèngzhì)格局的多极 化趋势
第五页,共32页。
最新考纲
课程标准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 成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 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___大__韩__民__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
。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侵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中国进行抗美援朝。
③越南战争:1961年___美__发国动(m,ěi1ɡ97u3ó年) 停战。 ④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____苏_向联古巴运送导弹,美国武装封
锁古巴,苏联被迫撤走导弹。 (2)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直接武装冲突,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的爆发。
第八页,共32页。
2.表现(biǎoxiàn)
项目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 国家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 家
政治
_杜__鲁__门__主__义__(z出hǔ台yì,) 美苏 冷战开始(1947年)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
实施_马__歇__尔__计__划__(,jìh扶uà持) 和控制西欧
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打 破西方的经济封锁
第二十七页,共32页。
(2014河北重点高中模拟)20世纪美国“最出色”的外交家乔
治·凯南在1946年说:“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
地坚信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次年,
他告诫美国应该奉行一个长期的对苏政策,并要保持
(bǎochí)“坚定与耐心”。这些言论
()
A.批评了“冷战”政策
(浙江选考)近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考点23新兴力量的崛起及多极化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考点23 新兴力量的崛起及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学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考点23 新兴力量的崛起及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学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考点23 新兴力量的崛起及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学案的全部内容。
考点23 新兴力量的崛起及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一、新兴力量的崛起1.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基本过程——(b)(1)1951年,法、德、意、荷、比和卢森堡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2)1958年,法、德、意等六国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3)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三个机构合并为“欧共体”。
2.不结盟运动的兴起——(b)(1)原因: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亚非拉赢得民族独立的国家不愿介入美苏之间的斗争,希望保持和平中立,采取不结盟的外交政策.(2)倡导者:南斯拉夫的铁托、印度的尼赫鲁、埃及的纳赛尔。
(3)时间:1961年,召开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不结盟运动诞生.(4)宗旨和原则: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支持各国人民捍卫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以及发展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的斗争;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5)影响:①第三世界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②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③有力地冲击了二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推动多极化的发展;为保卫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2007-2018高考历史真题汇编(政治史)考点精练23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解析版)

考点24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考点图解】【名师点拨】1.欧洲走向联合的特点(1)由单一经济领域向多种经济领域扩展。
(2)成员国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
(3)欧洲合作从经济领域扩大到政治领域。
(4)合作方式由单纯的政府间合作到公众自下而上的参与。
2.两极格局结束后的世界世界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格局多极化,而不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冷战”结束后,“一超多强”的局面出现,但这并不能说多极化格局已经定型,因为多极化是一个趋势,有一个发展过程。
3.美国同西欧关系的演变(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了对付苏联,稳定资本主义阵营,美国通过推行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恢复经济,得以控制西欧。
(2)美国在欧洲采取“冷战”政策,建立北约组织,同英、法等许多国家建立了广泛的同盟关系。
(3)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高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西欧国家同美国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日趋尖锐。
(4)随着欧共体的建立和扩大以及欧盟的诞生,西欧发展成为可以同美国并驾齐驱的重要力量。
4.美国同日本关系的演变(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单独占领了日本,在日本实行政治、经济民主改革,完全控制了日本。
(2)朝鲜战争爆发后,由于军事上的需要,美国向日本订购了大批军事及后勤物资。
为了把日本变成对抗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据点,扶植日本经济的发展。
(3)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60年代末,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日美经济竞争和日本反对美国控制的斗争逐渐加强。
(4)日美同盟关系依然存在,但经济竞争更加激烈,在政治、外交方面,日本并不完全和美国保持一致。
【历年真题】知识点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5)图8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 )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B.欧共体的成员增加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 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解析】根据图中联合国成员数量的洲际分布变化可知从1945到1975年,亚洲和非洲成员国明显增多,而亚非国家多为第三世界国家,说明第三世界发展壮大,故A项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1945到1975年欧洲成员国增加,但不能反映欧共体成员增加,并且这也不材料反映的主旨,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联合国成员变化情况,与世界贸易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联合国成员变化情况,并未体现经济区域化,故D项错误。
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1.23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考点集训 新人教版

(新课标)20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1.23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考点集训新人教版一、选择题1.康拉德·阿登纳在回忆录中写道:“美国和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的存在终究是一个事实。
这就是欧洲为什么必须团结一致,为什么必须首先加强法德友好合作的原因。
”由材料可知,法德两国实现“和解”(D)A.可以消除法德两国仇怨B.旨在对抗美苏超级大国C.推动了欧洲一体化发展D.是冷战格局影响的产物【解析】依据材料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美国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对抗与威胁,促进了欧洲的联合,也推动了法德两国走向和解,所以D项说法正确。
2.“它……既有维护成员国的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反对超级大国霸权主义和扩张政策的一面,又有维护成员国既得权益,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渗透和剥削的另一面。
”与上述评论相符的国际组织是(A)A.欧洲共同体B.北约组织C.不结盟运动D.上海合作组织【解析】材料中“既有维护成员国的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反对超级大国霸权主义和扩张政策的一面,又有维护成员国既得权益”说明是反对霸权主义的欧共体,故A项正确。
3.(2016一中)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形成,其核心是取消关税壁垒和阻碍自由贸易的其他障碍,其后签署的条约建立了部长级会议和欧洲议会等政治机构。
这一现象(B) A.反映了多极化趋势的加强B.加速了欧洲政治一体化的进程C.标志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的确立D.大大削弱了联合国的国际影响【解析】经济一体化实现的同时,政治一体化也在进行中,故B正确。
A、C都是20世纪90年代才出现的,故错误;欧洲一体化和联合国的职能作用并不构成重大冲突,D错。
4.(2016雅礼)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宣称:“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一个美国庇护下的欧洲是不能接受的。
我希望一个站起来的欧洲。
”其意图在于(C) A.建立一个强大的单边主义欧洲B.重新确立欧洲国际政治经济的中心地位C.建立平等的欧美伙伴关系D.努力构建一个统一的欧洲【解析】由材料中“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可排除A。
高三历史复习:《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专题练习卷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1949年4月4日,12个国家正式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此后,该组织不断吸纳新的成员国,下表反映出()A.西方冷战意识的加深B.全欧洲实现了军事一体化C.北约军事战略的调整D.两极格局实质上依旧存在【答案】C2.冷战时期,很多指责家指责北约和华约这样的军事联盟推动了军备竞赛,带来了核对抗。
冷战结束后,指责家们又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限制冲突升级实力。
造成这一转变的主要缘由是冷战结束后()A.恐怖主义猖獗B.世界缺乏抗衡美国霸权的力气C.地区冲突不断D.冷战思维依旧存在【答案】C3. 1958年,法国、德国等国组建了欧洲经济共同体;1960年,英国和葡萄牙等国组成欧洲自由贸易联盟。
这些组织的出现()A.阻碍了全球化的进B.具有显明的“冷战”色调C.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D.缓解了欧洲各国的冲突【答案】C4.据统计,日本的外汇储备,1949年末只有2亿美元,1952年末增加到11.4亿美元,三年内增加了5倍。
对此合理的说明是()A.日本确立了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B.马歇尔救济安排产生推动作用C.美国已放弃了对日本的军事占据D.局部斗争刺激了日本经济发展【答案】D5.20世纪70年头初,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推行“新东方政策”,承认战后欧洲领土与边界现状,与苏联和东欧国家签订互不运用武力条约,并与之大力发展经济贸易关系。
这说明()A.联邦德国意图实现外交自主B.东西欧国家间经济相互依靠C.美国衰落难以对德施加影响D.两种社会制度间的冲突消退【答案】A6.据统计,20世纪50年头发达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4.1%,60年头为5.1%;发展中国家分别为4.7%和5.8%;苏联50年头为5.7%,60年头为5.1%。
材料表明()A.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B.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缩小C.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效益差D.世界局势相对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答案】D7.2019年,日本首相向联合国声明:“日本担负了联合国会费的两成,但日本所希望的安理睬改革却迟迟不能实现,对此在国民中间有不满心情。
【导与练】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含解析)

第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一、选择题1.(2012淮北一模)二战时,罗斯福表示:“我不想让美国在战后承担重建法国、意大利和巴尔干各国的重任。
……这应该是英国的责任,因为英国在其中的利益远比我们要大。
”他的意思是( )A.美国将放弃在欧洲的利益B.法意等国应自主完成重建C.欧洲各国应共同维护和平D.国家利益应与责任相联系解析:D 罗斯福认为,英国在欧洲的利益多,因此英国在欧洲战后重建中应承担更多的责任,也就是说享受利益就应该承担责任。
因此,本题应选D。
2.1946年2月22日乔治·凯南致美国国务院电文:“在那里(指苏联)我们没有投资要去捍卫,没有确实存在的贸易会丧失,也几乎没有公民要去保护,更几乎没有文化交流要维持。
我们唯一同他们有利害关系的不是我们已有的东西,而是我们所希望的东西。
”这篇电文意在提示美国政府( )A.继续维持与苏联的同盟关系B.应该对苏联采取“冷战”政策C.国家利益受到了苏联的威胁D.应该与苏联加强经济、文化交流解析:C 从材料看虽然战后初期美国没有利益在苏联,但苏联的存在是美国未来发展的障碍。
即美国的国家利益受到了苏联的威胁,选择C项。
3.(2012惠州模拟)1948年起美国发生经济危机,但1949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就开始复苏。
下列措施有利于美国缓解这场危机的是( )A.推行马歇尔计划B.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解析:A 马歇尔计划使美国商品大量进入欧洲,从而缓解了其经济危机。
4.如图是某时期欧美地区的宣传画,图上的盾牌应该是( )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C.北约D.欧共体解析:C 图中盾牌保护着欧美国家,因此是北约。
A、B、D三项都不在军事上发挥作用。
5.(2012年海南历史,23)1970年,联邦德国和波兰签订条约,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签约当天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为表示诚意,在华沙犹太人受难者纪念碑前下跪献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练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在其回忆录中写道:“有必要寻求一条道路,它既能考虑到欧洲国家的安全需要,又能使包括德国在内的西欧得以重建,经过这条道路,我们也将逐步地获得置身于世界各自由人民之中的平等地位。
”阿登纳当时寻求的“道路”应是( )
A.接受美国马歇尔计划B.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推动西欧国家的联合D.奉行遏制共产主义政策
2.(2018·某某某某二模,35)1962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说,如果但丁、歌德都没有了自己的国籍,都用世界语来思考和写作。
他们还能对欧洲文化有他们已做出的贡献吗?因此除了“多国家的欧洲”之外,不可能有另一个什么“欧洲”。
这反映了他( )
A.呼吁保留必要的国家主权
B.提倡扩大西欧一体化的X围
C.鼓励X扬各国的文化特色
D.极力反对美国干涉欧洲事务
3.德国总理施密特说:“多亏莫内(法国国际问题顾问)……为了切实排除德国陷入与邻国为敌的泥潭,他们促使德国接受了欧洲共同体的思想。
”可见,德国加入煤钢共同体是基于( )
A.国家战略需要B.吸取历史教训
C.摆脱美苏控制D.改善周边环境
4.(2019·某某某某第一次联考,3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20世纪50年代后,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
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
”这说明( )
A.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出现
B.美苏两极格局土崩瓦解
C.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形成
D.世界局部战争日益加剧
5.(2018·某某某某二模,35)1991年12月,联合国解决了3个国家的席位继承问题并新增12国加入联合国。
这实际上反映了( )
A.多极化趋势大大加强
B.第三世界国家力量逐步壮大
C.战后世界政治体系崩溃
D.联合国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6.2017年2月21日,联合国就有关耶路撒冷地位问题的决议草案进行投票表决,以128票赞成、9票反对、35票弃权的结果通过决议。
土耳其外长恰武什奥卢表示,“某个国家”(美国)在联大紧急特别会议召开前威胁所有国家,要求投票反对这个决议草案,“这种做法令人无法接受”。
材料反映了( )
A.美国对世界控制力开始减弱
B.冷战思维的进一步延续
C.多极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
D.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进一步加强
7.两极格局瓦解后,据美国民意调查显示,只有13%的美国人赞成“美国作为剩下的唯一超级大国在解决国际问题方面继续担任一个举足轻重的世界领袖”,而占74%的美国人赞同“美国在与其他国家一道解决国际问题的努力中做自己公平的一份”。
这说明了( ) A.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
B.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设想遭遇阻力
C.世界多极化格局趋势增强
D.美国民众对政府外交能力产生质疑
8.20世纪60年代,戴高乐为维护法兰西民族独立争取大国地位,利用有利的国内外条件,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政策。
如:在1960年3月邀请赫鲁晓夫全家访法,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政策主X。
这表明当时法国( )
A.脱离了美国主导的西方阵营
B.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C.企图把美国势力排挤出欧洲
D.联合欧洲抗衡美国和苏联
9.1999年欧盟在赫尔辛基举行首脑会议,决定组建一支欧洲快速反应部队,并成立一个由各国国防部长和参谋长组成的军事委员会和军事参谋部,致力于欧洲的决策和协调。
这反映了( )
A.欧盟各国已放弃各自的国防权力
B.欧盟的国际影响力举足轻重
C.军国主义在欧洲X围内有所恢复
D.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发展
10.(2018·某某G10教育联盟一模,35)下表是美国部分媒体和国会使用“自由世界”“西
方”词汇的使用统计情况。
据此可知( )
A.美国社会与政府意识不同步
B.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渐加深
C.世界政治局势发生重大变化
D.互联网快速发展影响舆论
11.在欧债危机的倒逼下,一方面,欧盟各国签订《财政契约》,成立“欧洲稳定机制”,还初步建起了银行业联盟;另一方面,各国政府为赢得选票,又不得不实行“带有民族国家色彩”的政策。
这些现象的出现表明( )
A.欧盟国际地位得以提高
B.欧洲一体化进程曲折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D.欧盟政治一体化加强
答案精析
1.C [材料中的“平等地位”不是马歇尔计划能体现的,故A项错误;北约体现寻求安全但是体现不了“平等地位”,故B项错误;推动西欧国家的联合,可以做到“既能考虑到欧洲国家的安全需要,又能使包括德国在内的西欧得以重建”,故C项正确;追求政治安全、经济发展、军事安全和人人平等不是遏制共产主义能解决的,故D项错误。
]
2.A [从材料中“1962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说,如果但丁、歌德都没有了自己的国籍,都用世界语来思考和写作。
他们还能对欧洲文化有他们已做出的贡献吗?”可知戴高乐主X保留
各国的主权,故A项正确。
]
3.A [据材料“为了切实排除德国陷入与邻国为敌的泥潭”可知,德国加入煤钢共同体是基于国家战略需要,故A项正确。
]
4.A [材料“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表明中国和欧洲各国的实力快速增长,冲击了两极格局,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出现,故A项正确;美苏两极格局土崩瓦解是在20世纪90年代,故B项错误;现在的世界暂时处于“一超多强”的局面,故C项错误;冷战期间有世界局部战争,日益加剧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
5.C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以后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第三世界国家,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从1945年到1991年苏联解体,苏联在联合国一直拥有三个席位,由材料“1991年12月,联合国解决了3个国家的席位继承问题并新增12国加入联合国”可知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政治体系崩溃,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两极格局的瓦解而非联合国的作用,故D项错误。
]
6.C [在联合国决策中体现了其他国家外交政策的自主性,反映了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增强,故C项正确。
]
7.B [美国妄图在冷战后主导世界,但在国内的支持者甚少,故B项正确。
]
8.B [冷战期间,法国属于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阵营,故A项错误;材料“为维护法兰西民族独立争取大国地位”“邀请赫鲁晓夫全家访法,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政策主X”反映法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故B项正确;材料中法某某取的一系列政策是“为维护法兰西民族独立争取大国地位”,而不是企图把美国势力排挤出欧洲,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邀请赫鲁晓夫全家访法,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政策主X”不符,故D项错误。
] 9.D [材料反映欧盟决定组建一支反应快速的部队,说明欧洲加强国防,并不代表各国已放弃各自的国防权力,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国际影响,故B项错误;国防布置是合理的,欧洲各国也未插手他国军事,不能说其是军国主义恢复,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欧洲共同体是经济实体,欧盟成立后决定成立政治、经济实体,所以是一体化程度加深,故D项正确。
] 10.C [材料中美国媒体与国会使用与社会主义国家“极权世界”对应的“自由世界”一词减少,而使用“西方”一词增多,这是因为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对抗缓和,更多的是经济及国力的竞争,故C项正确。
]
11.B [根据材料“一方面,欧盟各国签订《财政契约》,成立‘欧洲稳定机制’,还初步建起了银行业联盟”得出欧盟通过加强合作以应对欧债危机,体现了欧洲一体化不断发展;根据材料“另一方面,各国政府为赢得选票,又不得不实行‘带有民族国家色彩’的政策”得出在推动一体化的同时也注重保护本国的国家利益,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合作的深化,综上得出欧洲一体化在曲折中发展,故B项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