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惊厥的处理

合集下载

小儿惊厥的处理

小儿惊厥的处理

小儿惊厥的急诊处理一、惊厥的急救程序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 ,发生次数与持续时间与病情直接相关 ,惊厥频繁、持续时间长 ,并发症多 ,后遗症也严重 ,故迅速控制惊厥至关重要(尤其是惊厥持续状态) 。

遇到惊厥患儿 ,在简要询问病史和查体的同时首先要进行抗惊厥处理。

1. 保持气道通畅取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 ,用裹有纱布的压舌板或开口器放于上下中切牙之间 ,以防由于咀嚼肌痉挛而发生舌咬伤;牙关紧闭时切勿强行撬开。

吸净口鼻腔分泌物及呕吐物 ,避免误吸窒息。

2 .控制惊厥发作(1)针刺或按压人中、合谷 ,高热配合曲池、十宣等穴。

(2)迅速使用止惊剂。

首选给药方便、作用快、对呼吸和循环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 ,用 5 %水合氯醛 ,每次 1.0~1.2 ml/ kg ,保留灌肠。

灌肠后继续抽搐者可选用苯巴比妥钠(鲁米钠) ,每次 5~8 mg/ kg ,肌肉注射;或安定(地西泮) ,每次 0.3~0.5 mg/ kg ,缓慢静脉注射(每分钟1~2mg)或灌肠。

婴儿每次最大剂量 2 mg ,幼儿每次不超过 5 mg ,较大儿童每次最大剂量 10 mg。

3. 吸氧对有呼吸困难者 ,尤其是喉痉挛发作停止的发绀患儿可及时吸氧 ,以减轻脑缺氧。

4 .开通静脉通道有颅高压或惊厥持续状态者 ,多并发脑水肿。

因此 ,只有适当应用脱水剂 ,降低颅内压才能有效控制惊厥 ,同时防止脑疝发生。

用 20 %甘露醇快速静脉推注 ,剂量为每次 2.5~5.0 ml/ kg。

5. 热惊厥患儿应立即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

二、惊厥评估询问病史的重点是: (1)此次发生惊厥的可能诱因 ,如发热、脑外伤、中毒、药物过量、突然停抗癫痫药等; (2)既往有无惊厥发作史及发作次数; (3)出生时有无围生期窒息史; (4)家族中有无癫痫、热性惊厥、遗传和代谢性疾病患者; (5)是否及时添加辅食 ,补充维生素D等。

体检时注意: (1)惊厥是全身性还是局灶性发作 ,是否对称 ,有无定位体征 ,惊厥持续时间; (2)惊厥停止后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对光反射、体温、肌张力、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等; (3)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4)注意营养状态 ,发育情况 ,有无皮疹及瘀斑、瘀点 ,婴幼儿应检查前囟张力 ,有无局部感染灶。

小儿惊厥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小儿惊厥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小儿惊厥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应急预案:
1、值班护士按要求巡视病房,注意观察患儿病情变化特别是有既往惊厥史患儿;及时采取抢救措施;
2、发现有惊厥迹象或者已发生惊厥的患儿时,应立即松解患儿衣扣,去枕仰卧,头偏向一侧,将舌轻轻向外牵拉,同时请其他人员呼叫值班医生;
3、将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或开口器放入上下臼齿间,以防舌咬伤,同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4、给予吸氧,备好吸痰器及急救药品等,配合医生实施抢救;
5、保持静脉通路通畅,以便遵医嘱迅速给药;
6、注意安全,设床档,必要时给予约束带约束;
7、保持安静,减少一切不必要的操作及刺激;
8、高热时采取物理降温;
9、参加抢救人员密切配合,严格查对,及时做好各项记录,并做好与家属的沟通、安慰等心理护理工作;
10、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记录抢救过程;
处理流程:
发现患儿惊厥先兆或惊厥时‘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衣扣‘通知医生一将压舌板放置于上下臼齿之间,给予吸氧,备好抢救物品配合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生命体征,采取相应措施,注意安全,防止坠床及碰伤一安慰患儿,告知家属,记录抢救过程。

小儿惊厥应急预案

小儿惊厥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有效应对小儿惊厥突发事件,保障患儿生命安全,提高医护人员及家属的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机构内发生的小儿惊厥突发事件。

三、应急预案1. 发现惊厥(1)发现患儿惊厥时,立即安抚患儿,保持冷静,同时呼叫其他医护人员及家属协助。

(2)立即将患儿平放于床上,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流入气管内引起窒息。

2. 确认惊厥原因(1)观察患儿体温、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初步判断惊厥原因。

(2)询问患儿家属,了解患儿的病史、用药史等。

3. 处理措施(1)保持呼吸道通畅:解开患儿衣领,清除口腔及鼻腔内的分泌物,防止误吸。

(2)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拭患儿额头、颈部、腋下、大腿内侧等部位,迅速降温。

(3)止惊:用拇指按压患儿人中穴(鼻唇沟上1/3与下2/3交界处),持续1-2分钟。

(4)药物止惊:在医生指导下,给予适当的止惊药物。

4. 通知医生(1)立即通知医生,报告患儿情况。

(2)医生到场后,根据患儿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5. 密切观察(1)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神志、瞳孔等变化。

(2)记录患儿病情及治疗过程。

6. 后续处理(1)根据医生建议,给予抗感染、补液等治疗。

(2)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根据患儿病情,安排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四、应急预案演练1.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及家属进行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发现惊厥、确认原因、处理措施、通知医生、密切观察等环节。

3. 演练结束后,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五、应急预案的修订1. 本预案由医疗机构负责修订。

2. 如遇新情况、新问题,应及时修订预案。

3. 修订后的预案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确保预案的有效性。

六、应急预案的实施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各相关部门和人员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本预案。

3. 对违反本预案规定的行为,将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通过以上预案的实施,确保在发生小儿惊厥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保障患儿生命安全。

小儿高烧惊厥的处理流程与技巧

小儿高烧惊厥的处理流程与技巧

小儿高烧惊厥的处理流程与技巧高烧惊厥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急性癫痫病变,常常在发热过程中出现。

这种情况对婴幼儿的身体和神经系统都有潜在的危害,因此家长在面对小儿高烧惊厥时需要积极而正确地处理。

本文将介绍小儿高烧惊厥的处理流程与技巧,帮助家长应对这一紧急情况。

1. 急救准备小儿高烧惊厥发作时,家长需要保持冷静,并迅速做好急救准备。

首先,将婴幼儿放置在安全的地方,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然后,准备好急救箱,其中包括体温计、退热药、备用的衣物和干净的湿毛巾等。

2. 拨打急救电话小儿高烧惊厥属于紧急情况,家长在发现婴幼儿出现高烧惊厥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急救人员将提供进一步的指导和专业的处理方法。

3. 温度调控在等待急救人员的过程中,家长要注意对婴幼儿的体温进行调控。

可以给婴幼儿脱去多余的衣物,同时使用湿毛巾或水擦拭其身体来降低体温。

但切忌使用冷水或冰块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引起过度降温。

4. 观察与安抚家长在等待急救人员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婴幼儿的病情变化,并努力保持其安静和舒适。

避免过度激动、惊吓或过分紧张,以免加重病情。

5. 家庭诊断与记录急救人员到达前,家长可尽可能准确地记录婴幼儿高烧惊厥的症状,如发热温度、惊厥时长、意识状态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对病情进行判断和诊断。

6. 医院治疗急救人员到达后,他们将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并决定是否需要将婴幼儿送往医院。

如果决定送往医院治疗,家长应与急救人员配合,稳定婴幼儿的病情并确保其安全。

7. 镇静与安抚在医院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会对婴幼儿进行相应的治疗和观察。

家长可以积极配合医生的指导,利用安抚方法使婴幼儿保持镇静和放松。

8. 镇痛与退热医生会根据婴幼儿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给予镇痛或退热药物。

家长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药物,并注意药物的剂量和频率。

9. 家庭护理在婴幼儿出院后,家长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家庭护理。

这包括控制婴幼儿的体温、注意观察病情变化以及按照医嘱合理使用药物等。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

(1)保持安静,取头侧平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解开衣物和裤带。

(2)治疗和护理操作要尽量集中进行,动作轻柔敏捷,禁止一切不必要的刺激。

(3)惊厥患儿应就地抢救、吸氧,及时清理咽部分泌物及呕吐物,以免发生窒息。

(4)惊厥时可将纱布包裹的压舌板或开口器放于上下门齿之间,以防舌咬伤。

(5)高热惊厥时应及时给予降温措施,按高热护理常规,如物理降温、酒精擦浴或药物降温,新生儿解开包裹降温。

(6)用药止惊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以避免因用药过量而抑制呼吸。

(7)对惊厥持续不止者,应密切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浅等,同时观察生命体征及瞳孔、囟门、神志的变化,防止脑水肿的发生,加强营养,做好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

(8)惊厥发作时,禁忌任何饮食,包括饮水,待惊厥停止、神志清醒后根据病情适当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时间:2011-01-31 02:12:29 来源:网友提供简介: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护理惊厥可分为感染性惊厥(热性惊厥)和非感染性惊厥(无热惊厥),四岁以下的小儿以高热引起的惊厥较多见。

因神经系统未发能完善,一旦体温过高,便会出现冷颤、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忽然意识丧失、两眼上翻正文: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护理惊厥可分为感染性惊厥(热性惊厥)和非感染性惊厥(无热惊厥),四岁以下的小儿以高热引起的惊厥较多见。

因神经系统未发能完善,一旦体温过高,便会出现冷颤、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忽然意识丧失、两眼上翻或斜视、注视、牙关紧闭、四肢强直并阵阵抽动、面部肌肉也会不时抽动,可有呼吸不规则或暂停,持续数秒至数分钟缓解,伴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等。

惊厥是一危急临床表现,因较长时间的惊厥或不正确的处理可引缺氧性脑损害、脑水肿甚至脑疝,故医护职员必须争分夺秒、迅速灵敏、有条不紊地进行急救和护理。

病例患儿,女,2岁,因咳嗽、发热来诊,诊断:上呼吸道感染。

肛探体温39.3℃,心率110次/分,面色苍白、口唇紫绀,牙关紧闭,四肢抽搐,意识丧失。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方法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方法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方法
小儿高热惊厥是指在高热(一般是38.5℃或以上)的情况下,婴幼儿发生的一种颤搐症状。

以下是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方法:
1. 保持冷静:在见到儿童发生惊厥时,家长或旁人首先要冷静下来。

2. 安全环境:将儿童置于平坦的地面上,并将周围的物品清理,确保其处于安全的环境中,防止意外伤害。

3. 侧身位:将儿童轻轻地横向转动,使其身体保持侧卧位,这有助于防止舌头堵塞呼吸道,并减少其脑缺血的风险。

4. 保护头部:使用柔软的东西(如折叠的衣物)作为垫子,将其放置于儿童头下,以减少头部碰撞地面的风险。

5. 宽松衣物:松开儿童的衣领、扣子和腰带,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助于呼吸顺畅。

6. 观察时间:记录发病时间,并观察抽搐持续的时间。

如果持续复发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

7. 不要阻止抽搐:尽管惊厥看起来吓人,但家长不要试图阻止它,因为这可能会对儿童造成更大的伤害。

8. 保持温度适宜:根据环境温度,使儿童温度适中,并略为降低体温。

可以去除多余的衣物,擦拭温毛巾等方法帮助降温。

9. 寻求医疗:高热惊厥是一种紧急情况,家长应尽快将儿童送往医院就医,以确定引起高热的原因,并接受治疗。

请注意,以上急救方法仅为紧急情况下的临时处理措施,儿童仍需接受医生的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如果儿童发生高热惊厥现象,应尽快咨询医生以获取专业的建议。

小儿惊厥应急预案

小儿惊厥应急预案

小儿惊厥应急预案小儿惊厥是指2个月到5岁儿童因多种病因引起的意识突然丧失和全身肌肉短暂强直性发作,通常持续时间短暂,但对孩子和家长来说,这种情况仍然是一次惊险的经历。

为了应对小儿惊厥的突发情况,制定一份应急预案对于及时处理和救助孩子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小儿惊厥应急预案,旨在帮助家长和看护人员在发生此类情况时更加从容应对。

一、概述小儿惊厥应急预案旨在告知家长和看护人员在遇到小儿惊厥情况时的应对措施,以减少患儿受伤和并发症的风险。

此预案适用于2个月到5岁的儿童,根据小儿惊厥的常见病因和临床经验总结,制定以下措施。

二、应对步骤1. 保持冷静和稳定在孩子出现惊厥症状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和稳定。

尽管情况紧急,但保持镇定有助于正确应对,并减少进一步的紧张和惊慌。

2. 确保孩子的安全及时将孩子转移到平坦、开阔和安全的地方,避免其受到任何伤害。

移除周围的尖锐物品或其他可能危及安全的物品。

若孩子正在使用高处或悬空位置,请立即将其转移到安全地方。

3. 保持通畅和氧供确保孩子的呼吸通畅,检查是否有堵塞呼吸道的物质。

若有物质堵塞,采取清除呼吸道的措施,例如轻拍孩子的背部或执行人工呼吸。

同时,确保环境通风良好,保持充足的氧气供应。

4. 保护头部惊厥期间,注意保护孩子的头部。

避免头部受到碰撞或挤压,例如将准备好的软垫垫在头下,缓解可能的伤害。

5. 转动体位当孩子处于抽搐状态时,及时将其身体横置或侧卧,以减少窒息风险和保护孩子的舌头。

同时,保持空气通道通畅,并预防吞咽物质进入呼吸道。

6. 观察持续时间在孩子抽搐期间,家长和看护人员应注意观察抽搐的持续时间。

一般而言,小儿惊厥通常持续一到两分钟,若抽搐持续时间超过五分钟或出现多次惊厥,请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寻求专业医疗支持。

7. 保持记录尽可能在孩子抽搐后,记录并描述整个事件的细节,包括发生时间、持续时间、抽搐部位以及孩子的症状。

这些记录对医生做出准确诊断和处理有重要参考价值。

8. 就医评估即使抽搐持续时间较短且未出现严重后果,家长仍应带孩子尽快就医,以进行全面评估和确诊。

小儿高热惊厥的紧急处理

小儿高热惊厥的紧急处理

小儿高热惊厥的紧急处理小儿高热惊厥是指年幼儿突发高热的颅外感染引起的惊厥,是小儿惊厥最常见的原因。

紧急处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般治疗:保持安静和呼吸道通畅,对于严重病例可以给氧以减少缺氧性脑损伤。

制止惊厥:首选地西泮,每分钟1-2mg,5分钟内生效,但作用时间短暂,必要时15分钟后重复。

肛门灌肠同样有效,但肌注吸收不佳,最好不用。

氯羟安定的效果也好,可按0.05-0.1mg/kg缓慢静注,必要时15分钟后重复1-2次。

此药维持时间较长,降低血压及抑制呼吸副作用比地西泮小,也可肛门灌肠或含于舌下,为惊厥持续状态首选药。

副醛:在以上药物无效时使用,0.1-0.2ml/kg大腿外侧肌注,必要时30分钟后重复,也可加等量花生油灌肠。

重症时用5%葡萄糖水稀释成5%溶液按0.2ml/kg缓慢静滴,并按每小时0.2ml/kg维持静滴。

本药由肺排出,肺部疾病患者慎用。

苯妥英钠:适用于癫痫持续状态,当地西泮无效时,可按15-20mg/kg静注,速度为每分钟1mg/kg,最好有心电图监护。

惊厥仍不止时可用硫喷妥钠:10-20mg/kg(最大不超过300mg),配成2.5%溶液,先按5mg/kg缓慢静注,止惊即不再推,余者按每分钟2mg静滴,并根据病情增减速度。

处理高热惊厥的紧急步骤包括:第一步:患儿侧卧或头偏向一侧。

立即使患儿侧身俯卧,头稍后仰,下颏略向前突,不用枕头。

或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切忌在惊厥发作时给患儿喂药(防窒息)。

第二步:保持呼吸道通畅。

解开衣领,用软布或手帕包裹压舌板或筷子放在上、下磨牙之间,防止咬伤舌头。

同时用手绢或纱布及时清除患儿口、鼻中的分泌物。

第三步:控制惊厥。

用手指捏、按压患儿的人中、合谷、内关等穴位两三分钟,并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尽量少搬动患儿,减少不必要的刺激。

第四步:降温。

可以采用冷敷的方法,如在患儿前额、手心、大腿根处放置冷毛巾,并常更换;将热水袋中盛装冰水或冰袋,外用毛巾包裹后放置患儿的额部、颈部、腹股沟处或使用退热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惊厥的处理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小儿惊厥的急诊处理
一、惊厥的急救程序
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 ,发生次数与持续时间与病情直接相关 ,惊厥频繁、持续时间长 ,并发症多 ,后遗症也严重 ,故迅速控制惊厥至关重要(尤其是惊厥持续状态) 。

遇到惊厥患儿 ,在简要询问病史和查体的同时首先要进行抗惊厥处理。

1. 保持气道通畅取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 ,用裹有纱布的压舌板或开口器放于上下中切牙之间 ,以防由于咀嚼肌痉挛而发生舌咬伤;牙关紧闭时切勿强行撬开。

吸净口鼻腔分泌物及呕吐物 ,避免误吸窒息。

2 .控制惊厥发作
(1)针刺或按压人中、合谷 ,高热配合曲池、十宣等穴。

(2)迅速使用止惊剂。

首选给药方便、作用快、对呼吸和循环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 ,用5 %水合氯醛 ,每次~ ml/ kg ,保留灌肠。

灌肠后继续抽搐者可选用苯巴比妥钠(鲁米钠) ,每次 5~8 mg/ kg ,肌肉注射;或安定(地西泮) ,每次~ mg/ kg ,缓慢静脉注射(每分钟
1~2mg)或灌肠。

婴儿每次最大剂量 2 mg ,幼儿每次不超过 5 mg ,较大儿童每次最大剂量 10 mg。

3. 吸氧对有呼吸困难者 ,尤其是喉痉挛发作停止的发绀患儿可及时吸氧 ,以减轻脑缺氧。

4 .开通静脉通道有颅高压或惊厥持续状态者 ,多并发脑水肿。

因此 ,只有适当应用脱水剂 ,降低颅内压才能有效控制惊厥 ,同时防止脑疝发生。

用 20 %甘露醇快速静脉推注 ,剂量为每次~ ml/ kg。

5. 热惊厥患儿应立即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

二、惊厥评估
询问病史的重点是: (1)此次发生惊厥的可能诱因 ,如发热、脑外伤、中毒、药物过量、突然停抗癫痫药等; (2)既往有无惊厥发作史及发作次数; (3)出生时有无围生期窒息史; (4)家族中有无癫痫、热性惊厥、遗传和代谢性疾病患者; (5)是否及时添加辅食 ,补充维生素D等。

体检时注意: (1)惊厥是全身性还是局灶性发作 ,是否对称 ,有无定位体征 ,惊厥持续时间; (2)惊厥停止后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对光反射、体温、肌张力、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等; (3)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4)注意营养状态 ,发育情况 ,有无皮疹及瘀斑、瘀点 ,婴幼儿应检查前囟张力 ,有无局部感染灶。

热性惊厥是发生在小儿最常见的一种惊厥 ,我国儿童的发病率为 3 %~5 %左右 ,多与感染有关。

热性惊厥分为单纯性热惊厥和复杂性热惊厥。

前者是指发生于 6 个月~6岁的发热儿童 ,为全身性发作 ,时间不超过 15 min ,24 h内一般不会再次发生 ,发作前后神经系统正常;而复杂性热惊厥需具备以下主要条件:一次发作持续时间超过 15 min或24 h 发作 2 次以上;呈局灶性发作;一年发作频率达 5次或 5 次以上;发作后留有神经系统异常 ,其中包括 Todd’s 麻痹。

次要条件:患儿年龄 < 6 个月或 > 6 岁 ,体温不足℃即出现惊厥。

热性惊厥患儿绝大多数预后良好 ,极少数可形成脑损伤 ,演变成癫痫的可能性约 5 %左右。

无热惊厥病因更为复杂。

分为颅内和颅外两种因素。

前者病因相对集中 ,主要包括脑内结构和功能异常及颅脑外伤;后者原因复杂 ,我院急诊室常见的为: (1)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和迟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引发的急性颅内出血; (2)轮状病毒肠炎导致的水电解质紊乱; (3)各种药物、食物、农药、鼠药中毒等。

惊厥持续状态是惊厥发作持续 30 min以上 ,或两次发作间歇期意识不能恢复者 ,是惊厥的危重症 ,病死率为10 %~15 % ,对大脑损伤较重。

由于抽搐时间过长 ,可造成脑水
肿、脑疝 ,甚至因呼吸衰竭而致死。

国外文献报道 ,引起小儿惊厥持续状态可危及生命的病因有:细菌性脑膜炎、严重心律失常、低血糖、低血钠、颅高压及中毒(主要为三环类抗抑郁药、茶碱、可卡因、胰岛素及青霉素等)。

而我国常见的病因为急性中毒和颅内感染。

三、临床体会
1.关于惊厥的实验室检查当怀疑复杂性热惊厥有可能变成癫痫时 ,病情稳定后可考虑行头颅 CT 或 MRI 检查 ,以避免遗漏颅内疾病。

单纯性热惊厥对神经细胞有暂时影响 ,因此第 1 次 ,第 2 次单纯性热惊厥发作 ,不主张行CT或 MRI检查。

应在发作的 10~14 d 作 EEG,有助于癫痫诊断 ,其阳性率约 60 %。

因此 , EEG正常者不能除外癫痫。

发作后立即作 EEG异常不能作为判断热性惊厥预后的依据。

初发无热惊厥患儿疑有水电解质紊乱、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尤其有喉痉挛发作时 ,需做血清电解质 ,钙 ,镁和磷等检查;怀疑癫痫者 ,应该随访 EEG;无癫痫征象时 ,EEG不作为常规检查;儿童脑血管意外和脑肿瘤等少见 ,器质性病变往往易漏诊 ,故除进行全面神经系统检查外 ,必要时可根据患儿病情有选择地进行颅脑影像检查 ,对明确惊厥病因有重要作用。

下列情况需做脑脊液检查:患儿 48h 内已给予内科治疗 ,但在急诊室内出现惊厥 ,发作为局灶性 ,特别是伴有神经系统查体异常者。

患儿年龄 < 18 个月必须积极动员腰穿 , > 18个月的仅在有脑膜刺激征时进行腰穿。

如果患儿惊厥发生前已接受抗生素治疗 ,腰穿应放宽指征。

怀疑颅内感染者 ,应在颅高压控制后进行腰穿查脑脊液。

2.惊厥患儿的护理护理人员在急诊室小儿惊厥的抢救过程中十分重要 , 重点应完成如下工作: (1)使患儿处于正确体位 ,完成给氧措施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2)准确执行医嘱 ,观察患儿呼吸情况 ,控制用药速度; (3)采集检验标本(如呕吐物、血标本) ,及时送检; (4)密
切观察病情变化 , 如惊厥发生次数及持续时间、瞳孔、神志和生命体征等。

只有做到医护人员协调配合 ,通力合作 ,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惊厥 ,成功救治患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