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黄河简介

合集下载

中国的主要河流及其流域

中国的主要河流及其流域

中国的主要河流及其流域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河流资源的国家,有许多主要河流贯穿全国各个地区。

这些河流不仅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是中国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中国的主要河流及其流域情况。

一、长江流域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的河流。

长江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脉,流经西南、中部和东部的11个省市区,最终注入东海。

长江流域包括了长江及其支流的流域,总面积达到了183.5万平方公里。

长江流域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和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和良好的农业条件。

二、黄河流域黄河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也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流经九个省区,最终注入渤海。

黄河流域的总面积约为75万平方公里。

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虽然它经常发生洪水灾害,但也为黄土高原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养分,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基地。

三、珠江流域珠江是中国南方重要的河流之一,也是广东省的母亲河。

它起源于广东省,流经广东、广西、湖南等地,最终注入南海。

珠江流域总面积约为45万平方公里。

珠江流域气候湿润,水资源丰富,不仅为广东地区的农业和工业提供了支持,也是中国重要的水路交通干线。

四、长白山-松花江流域长白山-松花江流域是中国东北重要的河流流域,主要由长白山、松花江和鸭绿江组成。

长白山是中国最著名的火山山脉之一,流经吉林、黑龙江等地,最终注入东海。

长白山-松花江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也是中国重要的森林资源和旅游景区。

五、辽河流域辽河流域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第一条被开发的人工运河。

辽河发源于内蒙古与蒙古国交界处,流经内蒙古、辽宁等地,最终注入渤海。

辽河流域总面积约为22.1万平方公里。

辽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和能源基地,也是中国重要的东北工业基地。

六、淮河流域淮河是中国重要的水运干线之一,也是华东地区重要的农业和工业基地。

淮河发源于安徽省北部,流经安徽、江苏等地,最终注入淮海。

八上地理黄河长江知识点

八上地理黄河长江知识点

八上地理黄河长江知识点
长江、黄河知识点:
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相对严重的地区;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是我国最长、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素有“黄金水道”之称。

黄河,是位于中国北方地区的大河,属世界长河之一,中国第二长河(也有称第二大河流)。

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

二、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注入东海,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黄金水道”和“水能宝库”之称。

2、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源头—宜昌)。

3、长江流域洪涝灾害频繁,重灾区在中下游平原地区。

洪灾频繁的原因有:
自然原因:流域内降水量大且集中在夏秋季,支流多,流域广,河道弯曲,泄洪不畅。

人为原因:上游破坏植被—水土流失—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围湖造田—湖泊减小—分洪蓄洪能力下降。

三、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注入渤海,是我国第二长河;
2、河口—桃花峪,黄河中游地区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黄土高原土层疏松、夏季多暴雨(自然原因)、植被破坏严重(人为原因),所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含沙量第一的河流。

3、黄河下游进入华北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使下游随时随处都有决口的危险,引发洪涝。

4、治理黄河的根本在黄土高原(中游河段),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修建大型水利枢纽。

八年级地理黄河长江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黄河长江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黄河长江知识点
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和人类活动的学科,其中中国的两大主要
河流黄河、长江是地理学习中重要的知识点。

作为八年级的学生,我们需要掌握关于黄河长江的基本知识,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黄河
作为中国第二长的河流,黄河发源于青海省西南部玛旁雍错湖
附近,总长度达5464公里。

在中国境内穿流2800多公里,流经
九个省份。

黄河流域壮阔壮观,独特的沙漠景观也是其特色之一。

因此,在年初学习地理时,我们也讲解了黄河流域的气候、地貌、植被、土地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二、长江
与黄河不同,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的河流。

长江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主峰附近,全长6397公里,流域面积
超过180万平方公里。

长江流经或通过的省份有十一个,被誉为“中华水塔”,是中国的“母亲河”。

学习长江时,我们也会学习长江流域的气候、地貌、植被、土地资源等知识点。

三、黄河长江的比较
黄河长江是中国河流的代表,两者在不同方面都有着各自的特点。

首先,在水文地理上,长江流域面积更大,流域面对的广度和实际经济结构也更具有较大的区域差异;其次,中下游地区三峡工程、大坝等技术开发,也是长江特色之一;第三,地形上由于黄河流经黄土高原,长期以来受到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等方面的严重威胁,因此需要特别注意生态治理的问题。

总之,黄河长江都是我们重要的国宝,学习其中的相关知识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祖国的地理状况。

七年级地理黄河长江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黄河长江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黄河长江知识点地理学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涉及到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在七年级的地理课中,黄河长江是必学的内容。

本文将围绕黄河长江知识点,进行系统的介绍,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学习方法。

一、黄河和长江的基本概述黄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也是中国的母亲河之一。

它的发源地在青藏高原,全长约为5464公里。

黄河流域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农业区域之一,也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全长约6300公里,发源于川藏高原,流经中国的横跨11个省市。

长江是中国最重要的水路运输干线,也是中国南方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

二、黄河长江的地理位置和特点1. 黄河地理位置和特点:黄河位于中国的北部,流经黄土高原和平原区域。

它是中国最大的沙区,也是黄河流域的重要农业区域。

黄河沿岸建有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如:壶口瀑布、颐和园、皇家园林等。

2. 长江地理位置和特点:长江位于中国的南部,从川藏高原开始流动,并最终注入东海。

它是中国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河之一。

长江沿岸建有许多著名的城市和景点,如:三峡大坝、重庆辣子鸡、上海外滩等。

三、黄河长江的水文特征1. 黄河的水文特征:黄河水位波动大,水流湍急,蓄水能力弱。

在夏季,雨水充沛,河水增加,如不加以控制,很容易发生洪灾。

而在冬季,由于降水量较少,黄河的河段经常会出现断流的现象。

2. 长江的水文特征:长江水流湍急,流速快,水位波动较小。

由于长江沿岸山峦众多,在降雨季节,河水大量增多,但长江拥有非常强的蓄水能力和调节能力,因此不会发生严重的洪灾。

四、黄河长江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1. 黄河的自然环境:黄河的自然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河道淤积,河水污染严重。

这对母亲河的周边环境和生态系统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 长江的自然环境:长江的自然环境比黄河要好,拥有着许多自然生态保护区,生态系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但是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长江沿岸也存在着一些污染问题。

八年级上册长江黄河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长江黄河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长江黄河知识点长江和黄河是中国两大重要的河流,这两条河流在中国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在八年级上册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关于长江、黄河的相关知识点。

一、长江流域长江是中国第一长河,也是亚洲第三长河,全长6380公里,发源于青海的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

长江流域的范围广泛,分布于四个省份和两个直辖市,是中国的重要经济区。

1. 主要支流长江有许多重要的支流,其中最主要的支流有:(1)嘉陵江:位于四川、重庆两省市交界处,是长江最大的支流,也是长江上游的主要支流。

(2)汉江:发源于陕西省南部的秦岭,流经湖北、河南、江西等地,是长江中游的主要支流。

(3)武汉长江大桥:是一座跨越长江的公路和铁路桥梁,连接着湖北省汉口和江西省九江市。

2. 经济发展长江流域是中国的重要经济区,其发展经济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西南地区。

其中,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极北,有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是中国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区域之一。

二、黄河流域黄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全长5464公里,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进入黄土高原,流经、河南、山东等省份,最终流入渤海。

1. 黄河三角洲黄河有许多重要的三角洲,其中最著名的是近海三角洲、渤海三角洲和郑州三角洲。

这些三角洲是黄河流域经济和文化的核心区域,也是中国经济带的重要极南。

2. 黄河世界文化遗产黄河流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有许多重要的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如兵马俑、九龙壁、北海文化等,这些文化遗产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长江与黄河的比较1. 长江优势长江是中国第一长河,水量丰富,跨度也更大,流经的省市和城市也较多,所以在经济和文化上的影响力和作用也更为广泛。

2. 黄河劣势黄河水量较少,流经的省市和城市也相对较少,所以对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力相对较小。

同时,黄河的泥沙含量也比较高,河道淤积现象比较严重,导致河流流速减缓,容易引发洪涝灾害。

黄河长江_精品文档

黄河长江_精品文档

黄河长江1. 黄河1.1 黄河概述黄河,又称黄水,是中国第二大河流,仅次于长江。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脉,总长度约5464公里,流经9个省区,最终注入渤海。

1.2 黄河水文特点黄河因其泥沙含量极高而得名。

黄河每年平均输沙量约11.6亿吨,远远超过其他河流,因此被誉为“中国的哭泣之河”。

由于沙量极大,黄河的河床经常改道,因此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1.3 黄河灾害由于黄河的泥沙含量高、河道多次改道等特点,使得黄河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容易引发洪水灾害的河流之一。

历史上,黄河泛滥的次数多达1300余次,给中国乃至世界各地带来了巨大的灾害。

其中,1931年和1887年的黄河洪水被称为“世纪洪水”,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4 黄河文化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富的黄河文化。

黄河流域的文明包括夏、商、周等古代王朝,以及伏羲氏、黄帝、尧舜等伟大的历史人物。

黄河文化对中国的文化发展和民族精神有着深远的影响。

2. 长江2.1 长江概述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的河流,仅次于尼罗河和亚马逊河。

它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11个省份,终于上海入海,总长度约6300公里。

长江的桥洞碑瀑布被誉为中国最大的瀑布,是长江流域的一大自然奇观。

2.2 长江流域经济长江是中国最重要的水路交通干线之一,也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带之一。

长江流域是中国最发达和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之一,拥有众多的工业园区和港口。

上海、重庆、武汉等城市都是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

2.3 长江三峡长江三峡是长江流域的一个著名景区,也是世界闻名的景区之一。

三峡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组成,风景秀丽,壮丽的三峡大坝更是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2.4 长江生态保护长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也是许多物种的栖息地。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正面临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长江生态环境,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推广清洁能源、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等。

长江和黄河的简介

长江和黄河的简介

长江和黄河的简介长江简介: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干流流经青海、*** 、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6397km,在世界大河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居世界第三位。

在世界大河水流量排行中,长江也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亚马逊河和刚果河。

但尼罗河流域跨非洲9国,亚马逊河流域跨南美洲7国,刚果河流域跨非洲7国,长江则为中国所独有。

黄河简介: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

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北源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支脉查哈西拉山南麓的扎曲,南源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支脉各姿各雅山北麓的卡日曲,西源发源于星宿海西的约古宗列曲。

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扩展资料:黄河的发育在历史上曾发生过巨大的变迁,在成河的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事实上,黄河下游泥沙的堆积与黄土高原有着很深的联系,一开始这个地方水土流失并不严重,只不过后来这种情况受人类的行为影响变得越来越严重。

历史上黄河平原河段的河道也发生过演变,不过这些河道的演变对于黄河发育的整个过程来讲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长江同样也是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海、上海等十一个省,最终向东流入东海,长江是亚洲所有河中长度最长的河,是世界第三长河。

长江的历史变迁有着很多故事,古长江早在上古时代就产生了,只不过当时绝大部分被海水所淹没,几亿年的时间过去后古长江仍然被地中海占据,当时 *** 等地方都是一片大海。

今长江的形成发生于距今1.4亿年的燕山运动,当时青藏高原慢慢抬高,形成了许多高山深谷,中下游地区山脉逐渐隆起、盆地慢慢凹陷,古地中海也开始慢慢退缩。

后来,喜马拉雅山的运动导致青藏高原逐渐形成,古地中海消失,到了距今3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发生了一次很强烈的变化,从而使东西古长江连接到了一起。

关于长江和黄河的资料

关于长江和黄河的资料

长江长江中国第一大河。

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东的西南侧。

干流自青藏高原蜿蜒东流,经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和上海市10个省、区、市,在上海市注入东海。

全长6300公里。

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1/5。

长江干流源远流长,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全年不冻,干支流通航里程7万公里,约有3万公里航道可以通行机动船,宜昌以下3000公里的干流可通行轮船,万吨海轮可直达南京。

同时,干流与海洋相通,不但便利流域内部与沿海各地的联系,而且,也可以与国外进行经济贸易上的交往,因而有黄金水道之称流域总面积180余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

年均入海水量达1万亿立方米,居全世界第3位。

长江流经西藏、四川、重庆、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市区,在上海注入东海。

有雅砻江、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青弋江和黄浦江等支流。

在江苏省镇江市同京杭大运河相交。

长江流域是中国人口密集、经济最繁荣的地区,沿江重要城市有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长江在湖北省宜昌市以上为上游,水急滩多;宜昌至江西省湖口间为中游,曲流发达,多湖泊(鄱阳、洞庭两湖最大);湖口以下为下游,江宽,江口有冲积而成的崇明岛。

长江水量和水利资源丰富,盛水期,万吨轮可通武汉,小轮可上溯宜昌。

其流域面积、长度、水量都占亚洲第一位。

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雪山。

长江流域从西到东约3,219公里,由北至南966公里余。

长江流经:青藏高原-青海(青)-四川(川)-西藏(藏)-云南(滇)-重庆(渝)-湖北(鄂)-湖南(湘)-江西(赣)-安徽(皖)-江苏(苏)-上海(沪)-东海。

长江全长6397千米,是世界第三长河,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水量也是世界第三。

总面积1808500平方公里(不包括淮河流域),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和黄河一起并称为“母亲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黄河和七大江河的介绍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也是亚洲第一大河,同时是世界第三大河。

仅次于尼罗河和亚马逊河。

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

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

干流全长6300多公里,比黄河长800余公里。

它源远流长,与黄河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被誉为“母亲河”。

(2001年,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在专家刘少创主持下,利用卫星遥感影像测量计算,测量结果精确到了小数点后。

测出长江长度6211.31公里。

)沿途汇集了七百多条支流,流域面积达18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

古时简称江,六朝以后才有大江和长江之称。

长江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与唐古拉山脉间,在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西南侧。

这里冰川广布,冰雪融水就是长江的源头。

从江源到人海口,可分为三大段。

四川宜宾以上为上游;宜宾至湖北宜昌为中游;宜昌以下为下游。

上游段约长三千五百公里,楚玛尔河是长江的北源;木鲁乌苏河是长江的南源,流程较长,水量也较多,按照「河源唯远」的原则,其最长支流沱沱河应为长江的正源。

自当曲河口到青海玉树一段称通天河,长八百一十三公里,河道较宽,水流舒缓。

自玉树到宜宾称为金沙江,古称丽水,从北向南流,穿过横断山脉,到云南石鼓附近折向东北入四川盆地,在宜宾与岷江汇合,全长二千三百公里。

自宜宾以下才称长江。

中游段约长一千公里,因流经四川盆地,故俗称川江。

从宜宾到重庆,河道颇曲折。

自奉节白帝山到宜昌南津关一段,江水穿过四川与湖北边境山区的大峡谷地带,自西至东有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统称三峡,全长二百零四公里,滩多流急,江水落差甚大,自古称为长江天险。

下游段约长一千八百五十公里,江水落差甚小,水流缓慢,江面宽阔,一般都超过二公里,最窄处也有六百五十公尺。

河道非常曲折,尤其是自湖北枝江到湖南城陵矶一段,古称荆江,素有「九曲回肠」之称。

由于流速缓慢,泥沙淤积多,每当汛期来临,极易造成溃堤泛滥灾害,自古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说法。

从宜昌到芜湖一段,两岸湖泊极多,其中以洞庭湖和鄱阳湖最大。

洞庭湖是长江的天然水库。

江水入江苏后,因受山势所阻,向东北绕过宁镇山地。

自镇江以下,折向束南,进入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湖泊星罗棋布,水道交织似网,一片水乡泽国景象。

江口竟宽达八十公里,呈现江海相连的壮观景色。

长江3/4以上的流程穿越山区。

长江的北源沱沱河出自青海省西南边境唐古拉山脉雪山,与长江南源当曲会合后称通天河;南流到玉树县巴塘河口以下至四川省宜宾市间称金沙江;宜宾以下始称长江,扬州以下旧称扬子江,在上海称黄埔江。

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省市区,在上海市注入东海。

有雅砻江、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青弋江、黄浦江等支流。

在江苏省镇江市同京杭大运河相交。

长江在湖北省宜昌市以上为上游,水急滩多;宜昌至江西省湖口间为中游,曲流发达,多湖泊(鄱阳、洞庭两湖最大);湖口以下为下游,江宽,江口有冲积而成的崇明岛。

长江水量和水利资源丰富,盛水期,万吨轮可通武汉,小轮可上溯宜昌。

长江流域是中国人口密集,经济最繁荣的地区,沿江重要城市有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长江可供开发的水能总量达二亿千瓦,是中国水能最富有的河流。

长江干流通航里程达二千八百多公里,素有“黄金水道”之称。

长江在重庆奉节以下至湖北宜昌为雄伟险峻的三峡江段(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就位于西陵峡中段的三斗坪。

长江两岸多名山大泽,风光秀丽,有许多游览胜地。

由于流程长,流域广,土地肥沃,灌溉便利,中游有「天府之国」,下游多「鱼米之乡」,物产丰富。

中华民族的摇篮虽在黄河流域,但据史载,周武王灭殷后,领域南达长江流域,此后黄河、长江两流域便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重心。

沿江有不少名城,如重庆、宜昌、武昌、南京、上海等。

上海更是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

两岸有许多名胜古迹,是了解中国历史的珍贵资料,还有不少神话传说,是中国文学的宝贵遗产。

长江干支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南方横贯东西、纵连南北的水上交通大动脉,航道总长八万多公里。

万吨级轮船可达南京,三千吨级可抵达汉口,一千吨级可至重庆,五百吨级可通宜宾。

黄河仅次于长江,是中国第二大河,干流全长5464公里,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绥远、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份,成「几〕字形,向东(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沿途汇集了三十多条主要支流和无数溪川,流域面积达79.5万平方公里。

中游段流经广大的黄土高原地区,许多支流夹带大量泥沙汇入,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河水呈黄色,因而得名。

“水少沙多”是黄河的突出特点。

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580亿立方米,相当于长江的1/ 17,仅占全国的2%,居我国七大江河的第四位。

从河源到内蒙古的河口镇为上游,河口镇到郑州附近的桃花峪为中游,桃花峪以下为下游。

97%的流域面积集中在上中游地区。

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占宗列渠,海拔五千四百多公尺,四周高山终年积雪。

黄河源流段有星宿海,是一片无数小湖的沼泽。

出星宿海后进入鄂陵湖和札陵湖到玛多,绕过积石山和西倾山,穿过龙羊峡到达青海贵德,长一千九百多公里。

上游段自贵德至绥远省河口镇,长1500多公里。

黄河在甘肃境内,穿过不少大峡谷,汇集许多支流。

中游段从河口镇到河南盂津,长1100多公里。

河水折向南流,纵贯黄土高原,夹带着大量泥沙,汹涌而下,到了壶口,地势陡落,形成壶口瀑布,接着穿过龙门峡流到潼关,河道变宽,因汇人汾沁、洛河和消水等支流,水量大增。

河水到潼关为华山所阻,折向东流,过三门峡到盂洛,便进入平原地区。

下游段自孟津到山东利津县注入渤海,长870多公里,由于泥沙于积,水流缓慢,两岸筑有大堤,成为高出地面的"地上河"。

黄河河道以源流段和上游段最曲折,中游段次之,而下游段则笔直。

从兰州到潼关,河水绕流一个长方形的三边,那就是著名的河套,约长二千公里。

占时下游河道游移不定,河水有时在山东丘陵以北注入渤海,有时在山东丘陵以南夺淮流入黄海,两者相距达五百公里。

古老黄河的孕育和诞生,约有150万年的历史。

黄河流域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分为三级阶梯,逐级下降。

最高一级阶梯为青海高原,海拔在 40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为黄土高原,海拔1000~2000米;第三级阶梯为华北大平原,海拔在100米以下。

黄河流域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各地气候差异较大,从南到北属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气候。

黄河流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世界古文明发祥地之一。

"蓝田猿人"化石的发现证明,远在五、六十万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已在现今陕西蓝田县一带生活。

古代黄河流域的气候比现在暖和湿润得多,加上黄土质地松疏,利于耕种,十分适宜人类居住。

五千多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了仰韶文化,在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等省发现的遗址,不下一千多处,发现的器物有石器、骨器、陶器等,以表面红色而带彩纹的陶器最多最具特色,因此仰韶文化又称彩陶文化。

从发现殷墟可以证明三千年前中华民族在黄河中下游流域建立了最古老的文明大国。

在历史上,黄河流城经常泛滥成灾。

据记载,二千多年来,黄河下游溃堤达一千五百多次,较大规模的改道有二十六次,水灾范围北至天津,南达江苏、安徽,广达二十五万平方公里。

河水夹带到下游的泥沙总量,平均每年超过十六亿公吨。

由于下游段地势低平,河道坡降平缓,流速减低,大量泥沙于是沉积在河床上,平均每年逾四亿公吨,其余泥沙则流到河口,冲积成向海伸展的河口三角洲,平均每年造陆达二十多平方公里。

黄河流域有肥原沃土,物产丰富,山川壮丽,居民几占中国总人口四分之一,耕地则约占全国四成。

七大江河在这片土地上,江河不计其数,据统计,流域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河流就有50000多条,而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也有1500多条。

当然,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南部,在西北部,由于干旱少雨,竟还有大面积的无流区呢!那些流入海洋的“外流河”中,流入太平洋的,自北至南主要有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闽江、珠江、元江、澜沧江等;流入印度洋的,有怒江、雅鲁藏布江;流入北冰洋的,有新疆的额尔齐斯河。

较长的内流河,有新疆的塔里木河、伊犁河和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的黑河。

外流河的流域面积占到全国总面积的65.2 % 。

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等分别是中俄、中朝两国的界河,只有一岸在中国;元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等河流,上游在中国,下游在其他国家,都属于国际性河流。

它们地处边疆,水资源很丰富,治理、开发利用涉及的因素比较多。

相对而言,内地的河流研究、开发利用得比较早,也充分一些。

其中,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辽河、松花江等七条江河,总流域面积43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外流河流域面积的70%),年水量15400亿立方米(约占全国年水量的60%),生活着12亿人。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七大江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