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基础知识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基础知识训练含答案

初一语文基础知识训练含答案①世隶耕,不可得而闲也。
意思是:属于世代为农民,不能闲置。
②父利其然也,不知其所以然。
意思是:父亲认为有利可图,但并不知道具体原因。
③或以钱币乞之,或以物品贿之。
意思是:有的人用钱乞求,有的人用礼物贿赂。
④日扳XXX谒于邑人,而求其出仕。
意思是:某一天,XXX拜访城里的人,请求他出仕。
8、不能称前时之闻。
意思是:不能称呼过去听到的事情。
9、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①“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的意思是:不为自己着想,就会遭到天地的惩罚。
②“百善孝为先”的意思是:在所有美德中,孝顺父母最为重要。
③“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意思是:大事毁于小过失。
④“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意思是:治理国家要以天下人民为公。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最后一课》回答问题我一跨过板凳坐下,心稍微平静了一点。
然后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漂亮的绿色礼服,戴着顶绣边的XXX丝帽,打着皱边的领结。
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这套衣帽。
整个教室充满了不平常的严肃气氛。
让我最吃惊的是,后几排空着的板凳上坐满了镇上的人,他们和我们一样肃静。
其中有XXX老头,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其他人。
他们看上去都很忧愁。
XXX还带着一本书,书已经翻开,摊在膝头上,他那副大眼镜横放在书上。
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现在我明白了,镇上的老年人为什么来坐在教室里了。
这好像告诉我,他们也后悔没有经常到学校来。
他们用这种方式来感谢我们老师四十年来的忠诚服务,来表示对即将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突然,教堂的钟敲响了十二下。
祈祷的钟声也响了。
窗外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
XXX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咽住了,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9、请简述《宣王好射》这篇文章的主旨。
初一下语文基础试题及答案

初一下语文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旖旎风光B. 栩栩如生C. 心旷神怡D. 怏怏不乐答案:D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以下哪位古人之口?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安石答案:C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生病了,但是仍然坚持工作。
B. 经过老师的帮助,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C. 我们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追求。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让人读了还想再读。
答案:B4. 下列成语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画龙点睛:形容文章或讲话的结尾非常精彩。
B. 一言难尽:形容事情复杂,难以用一句话说清楚。
C. 一诺千金:形容人非常守信用。
D. 异曲同工:比喻不同的事物或方法有相同或相似的效果。
答案:C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
B. 风儿轻轻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C. 太阳从东方升起。
D. 河水静静地流淌。
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________》。
答案:《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 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的下一句是“________”。
答案:疑是地上霜3.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的名言,这句话体现了他的________精神。
答案:忧国忧民4. 《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告诉我们要________。
答案:虚心学习5.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的《________》中的名句。
答案:《水调歌头》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故事。
答案:《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讲述的是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前夕,为了解决箭矢不足的问题,利用雾气和敌军的恐惧心理,巧妙地从曹操的水军那里“借”来了大量的箭矢。
2. 请解释“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个成语的含义。
七(下)语文基础知识答案

七(下)语文基础知识及其运用复习题一、语言应用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获得诺贝尔奖,是每个时代的精英梦mâi(寐)以求的盛誉。
那盛大的场面、热烈的气氛、闪shuó(烁)的灯光、万分艳xiàn(鲜)的目光、慷慨激áng(昂)的演说,无不令人心向往之。
2、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出恰当的词语,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我们没有山峰的峻峭,可以有峡谷的 B ;我们没有大海的辽阔,可以有小溪的 A ;我们没有蓝天的高远,可以有白云的 C ;我们没有太阳的光耀,可以有星星的闪亮。
A.清澈B. 幽深C.飘逸3、下面句中加点的成语替换为括号内的成语而不改变句子原意的一组是(B )①新春佳节来临,羊城处处张灯结彩,大街上车辆行人络绎不绝(a川流不息 b喜气洋洋),呈现出一片欢乐的景象。
②有些地方为增产粮食而盲目毁林开荒,结果事与愿违(a事半功倍 b适得其反),不仅粮食没增产,还破坏了生态环境。
A、①a ②aB、①a ②bC、①b ②bD、①b ②a4、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使之与上下文组成排比句。
谅解,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修养。
它是一缕和煦的春风,能拂去蒙在心头的阴影;它是一场轻和的细雨,能洗去心头的忧虑;它是一丝柔和的阳光,能照亮心头的黑暗。
有了谅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更加和谐,人类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二、古诗积累1、《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滁州西涧》诗人创造了涧边幽草,水急舟横的清幽意境的诗句是: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3、《山中杂诗》写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最有趣的是云彩从窗户里飘了出来的诗句是: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4、《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5、《约客》中写到客人失约,主人寂寞的诗句是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旗子落灯花。
部编版人教2020七年级语文下册初一基础知识训练(含答案)

初一语文基础训练一.基础题(150分)1.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古诗文。
(20分)(1)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1分)(2)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1分)(3)《竹里馆》写出有明月相伴而并不孤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惬意的隐居生活的诗句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分)(4)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1分)(5)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1分)(6)请把岑参的《逢入京使》默写完整。
(4分)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7)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木兰诗》)(2分)(8)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2分)(9)《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名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分)(10)灾情就是命令,营救就是战争!刚接到救援指令,天南海北的人民子弟兵们就从各自驻地匆匆赶往玉树地震灾区,正如《木兰诗》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所描绘的那样。
(2分)(11)军旅生活自古以来就艰苦备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有“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的描写,《木兰诗》中类似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2分)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每空1分,共95分)(1)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diàn jī( 奠基 )人和开拓者。
(2)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dāng zhī wú kuì( 当之无愧 )的。
(3)当初xuǎn pìn ( 选聘 )他们的人,可谓真正有知人之明。
(4)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zhì yǒu ( 挚友 )。
(5)与此同时还有一些yáo yán ( 谣言 )说,1948年3月去了中国的寒春曾参与中国原子弹工程。
七年级语文基础知识专题训练

七年级语文基础知识专题训练一、字词积累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确凿(záo)。
解析:“凿”这个字容易读错,它在“确凿”一词中读“záo”,不能误读为“zuò”。
菜畦(qí)。
解析:“畦”是指田园中分成的小区,这个字比较生僻,要准确记忆其读音。
倜傥(tì tǎng)。
解析:这是一个连绵词,两个字的读音都要准确掌握,不能读错其中一个。
2. 根据拼音写汉字人声dǐng(鼎)沸。
解析:“鼎”在这里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鼎”字的写法要注意,中间是“目”。
斑máo(蝥)。
解析:“斑蝥”是一种昆虫,“蝥”字笔画较多,要准确书写。
宿rú(儒)。
解析:“宿儒”指老成博学的读书人,“儒”字要注意右半部分的写法。
二、词语运用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说话总是油嘴滑舌的,让人感觉不真诚。
B. 这个小女孩长得眉清目秀,非常可爱。
C. 那位老人瘦骨嶙峋,看起来身体很虚弱。
D. 他在课堂上高谈阔论,同学们都听得津津有味。
答案:D。
解析:“高谈阔论”多含贬义,指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在课堂上如果是正常的讲授知识不适合用这个词,这里使用不恰当。
而A选项“油嘴滑舌”形容人说话油滑,不诚恳,符合语境;B选项“眉清目秀”形容容貌清秀不俗气,用来形容小女孩合适;C选项“瘦骨嶙峋”形容人消瘦露骨,形容身体虚弱的老人是恰当的。
2. 选词填空那只小猫(蜷伏/匍匐)在墙角,看起来很乖巧。
答案:蜷伏。
解析:“蜷伏”侧重于弯曲身体卧着,“匍匐”侧重于爬行,这里形容小猫卧在墙角,用“蜷伏”更合适。
三、病句辨析1.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
C. 我断定他可能生病了。
D. 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学校充满信心。
答案:无(因为给出的选项都有语病)。
解析:A选项“通过……使……”并用,造成句子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者“使”;B选项“水平”与“改进”搭配不当,应把“改进”改为“提高”;C选项“断定”和“可能”语义矛盾,应删去“可能”;D选项“能否”是两面词,而“充满信心”是一面,两面对一面搭配不当,应删去“能否”。
(完整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基础知识练习(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基础知识测试一一、积累与运用(3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絮.说(xù) 粗拙.(zhuó) 震悚.(sǒng) 诘.问(jié)B.涎.水(xián) 蹒.跚(mán) 荒僻.(pì) 愧怍.(zuò)C.尴尬.(gà) 晌.午(shǎng) 哀悼.(dào) 头颅.(lú)D.滞.笨(zhì) 惶.急(huáng) 憎.恶(zèng) 门槛.(kǎn)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霹雳烦琐肿胀微不足到B.书斋取谛镶嵌大庭广众C.糟糕烦燥醒悟自言自语D.微颔酌油厚道言外之意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B.一双球鞋、一个篮球、一套校服……这些在城里孩子看来微不足道....的东西,却是那些生活条件艰苦的留守学生深埋心底的梦想。
C.在京剧《霸王别姬》中,梅兰芳以栩栩如生....的表演,成功塑造了重情重义的虞姬形象。
D.由于他刻苦练字,锲而不舍,所以他的书法艺术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看了媒体发布的收视率报告,我们才知道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到底有多火。
B.人生,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
C.大诗人苏轼曾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D.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5.找出下面句子的主干,正确的一项是( )(3分)跨入新世纪以后,杨绛在整理钱锺书遗稿之余,又创作了《怀念陈衡哲》《我在启明上学》等多篇忆旧散文。
A.跨入新世纪杨绛整理钱锺书遗稿。
七级语文下册基础知识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

七年级语文专项练习——基础知识3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文学常识:本文作者:原名:家、家。
浙江2、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确凿 ()菜畦()..缠络()撒东西(...xīshu ài ()书shú(pǒ测()bǐ谷(,字;。
我国著名的人。
本文选自:《桑葚 ( )臃()肿长吟(...) t ìt ǎng()竹biǎn()竹 sh āi()jiàn赏()m ì食()脑suǐ(家、》。
))))3、解释下列词语:人迹罕至:人声鼎沸:二、《爸爸的花儿落了》1、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是我国2、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叮嘱(..)骊.()歌挪.(再接再 l ì()走t ?u无路(三、《丑小鸭》1、文学常识:)人,选自:《窝儿狼狈.()不 j ì其数(》。
)玉簪.()名 f ù其实()花)本文作者:,是(国家)人,他的童话还有:《2、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讪 ()笑hài()人听闻木jī()丑l ?u()jídù(.3、解释下列词语:》。
)兴高采烈:四、《诗两首》1、文学常识:。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是(国家)的有:《》、《》等。
《未选择的路》的作者是(国家)的2、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木屐()荒草萋萋()忧郁() zhù立(...五、《伤仲永》1、文学常识:《伤仲永》的作者是(朝代)政治家、文学家《》。
“伤”在这里的意思是。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①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隶②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扳谒..。
他的著名诗作。
)延 mián()写的③泯然众人也。
泯④卒为之众人。
卒..3、解释下列加点的常见的文言词语①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②自是指物作诗立就....③其文理皆有可观者④又七年,还自扬州...⑤贤于材人远矣⑥固众人..4、请分别指下列句中“之”的指代意义①借旁近与之②传一乡秀才观之③或以钱币乞之④邑人奇之5、辨析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七年级下册语文基础知识复习 带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一、错别字1、鼓惑人心()2、眼花瞭乱()3、披星带月()4、陈词烂调()5、消声匿迹()6、不省人事()7、振撼人心()8、插科打浑()9、绝然不同()10、要言不繁() 11、层峦迭嶂() 12、仗义直言()13、既往不究() 14、委屈求全() 15、明火执杖()16、迷天大罪() 17、张慌失措() 18、火势漫延()19、饱经苍桑() 20、无精打彩() 21、禁若寒蝉()22、甘败下风() 23、出类拔萃() 24、蓬筚生辉()25、计日成功() 26、谋取暴利()27、流览一遍()28、大学肆业() 29、磬竹难书()30、相辅相成()二、读音第一单元确凿()菜畦( ) 皂( )荚( )树桑椹( ) 油蛉( ) 斑蝥( )臃( )肿收敛( ) 秕( )谷蝉蜕( ) 盔( )甲锡( )箔( )骊歌()花圃()鸡毛掸( )子玉簪( )花木屐( ) 讪笑()环谒()泯然()第二单元哽( ) 澎()湃()哺()育狂澜()炽( )痛嗥( )鸣谰( )语蚱()蜢()镐( )头亘古( ) 污秽()第三单元曛( ) 铤( ) 鲜()为人知排衙( ) 迥( )乎不同赫然()锲( )而不舍兀兀( )穷年气冲斗牛()踌()躇( ) 磐( )石义愤填膺( )第四单元归省( ) 潺潺( ) 行( )辈肆无忌惮( ) 撺( )掇( )凫水()撮( ) 桕( )树棹( )着楫( ) 亢奋( ) 晦( )暗羁( )绊蓦( )然冗( )杂戛( )然而止颦( )蹙( ) 粲( )然嗔( )视叱()咤( )风云尽态极妍( )第五单元拽( ) 毛骨悚( )然怏怏( )不乐毋( )宁吞噬( )羸( )弱告罄( ) 步履()忧心忡忡( ) 虞( ) 斫( ) 泅( ) 砭( )骨崔( )巍( ) 阴霾( )第六单元眼睑( ) 怂( )恿()悲怆( ) 娴( )熟缀()抽搐( ) 箜( )篌( ) 剽( )悍窥( )伺( )疮( )痍阔绰( ) 庇( )荫遒( )劲妒( )忌相得益彰( ) 觑( )三、古诗词1.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反映山中屋宇地势高峻且富有情趣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2.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游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是:4.《峨眉山月歌》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5.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乡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7.《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韦应物《滁州西涧》一诗中用以动写静手法描写雨景,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抒发了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滁州西涧》中诗人渲染一种恬淡幽静的意境,蕴涵对无声息者一丝同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10.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刘长卿《送灵澈散人》一诗中,写灵澈辞别归去,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情景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12.赵师秀《约客》一诗中,描写江南梅雨时节清新幽静可爱景色,交待深夜候客客不至的原因衬托诗人孤寂,无聊心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13.赵师秀《约客》一诗中,表达诗人候客时长而失望焦躁情绪的两句是:___________14.赵翼《论诗》一诗中,说明人才辈出,各个时代都有有才华有成就的新人出现的两句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题时间:90分钟)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A、应和( )琴弦( )B、嗥叫()模样()C、绿苔( ) 胆怯( )D、热忱()翘望( )2、根据注音写汉字:酝niàng( )庇fù()飞cuàn( )mí漫( )3、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A、忍俊不禁(含笑) 领域(泛指某种范围)B、暴雨猝至(突然)徒劳(徒然,白白的)C、小心翼翼(严肃谨慎)年逾九十(超过)D、有条不紊(不乱)声情并茂(丰富,精美)4、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 )A、震震有词振怒B、抱怨报答C、暴躁干燥D、神秘蜜语5、加点词语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 )A、我喜欢海,溺爱着海。
B、海终于愤怒了。
C、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D、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6、填写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学习要靠理解力, 要靠记忆力,而理解力和记忆力有多强,要理解和记住刚学过的东西,总要有一个过程,哪个人想一下子把什么都学会,其结果必定吃大亏.A、尽管不但还不管所以B、因为不但还无论如果C、既然尽管也不论因为D、无论虽然但或者只要7、下列语句与原文不同的一项是:()A、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掩藏在悬崖底下……B、雷声轰隆。
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吼.C、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
D、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8、下面语句排序最恰当的是:()①首先设法安慰自己,树立信心,镇定情绪,清除心理障碍.②遇到无法下笔,思路阻塞,判断不清的难题时,不要着急。
③心理平静后再冷静思考就不怕难题了。
④这时候,你应该想:我难,别人也难,何必畏惧呢?A、②③④①B、①④②③C、②①④③D、①④③②9、文学常识对应有误的是:( )A、《春》朱自清现代作家、学者《背影》B、《海燕》高尔基俄国作家《母亲》C、《丑石》贾平凹当代作家《满月儿》D、《想念冰心》王蒙当代作家、学者《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10、根据要求默写课文原句:,不亦重乎?,不亦远乎?,浅草才能没马蹄。
长风破浪会有时, 。
二、阅读下文,完成各题.(一)阅读《陋室铭》回答问题: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将原文补充完整。
2、解释下面的字:调:白丁: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4、文中“何陋之有”的原因是什么?(原文回答)5、本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请说出托何物?言何志?(二)在我去港的三四年间,觉得女儿一下子长大了。
首先,我十分爱读她的信,生动传神,宛如她自己在我眼前说笑一般.其次,我又发现,她已能在琴键上奏出很好的曲子.原来,她已深深爱上了钢琴.我问她:早知今日,当初何必每次练琴都要上断头台一般?她倒也答得爽快:“小时候你们根本没有征求过我的意见,就逼我上钢琴课.现在是我自己喜欢。
”她还为自己找了个亦师亦友的钢琴老师呢。
人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今日女儿读书面之广竟超过我。
一本台湾出版的关于汉奸梁鸿志的传记,她竟看得娴熟,且还能与一位九十多岁的、当年也曾经有汉奸之嫌的老先生交谈,有条不紊地陈述出她对此历史人物的独特想法和评价,令老先生十分惊讶。
我问她从哪看的这本书,她说:“就在你的书架里,一个台湾朋友送你的,你自己翻都不翻."她爱读《围城》,几乎背得出其中好多她认为精彩之句;她也爱读《洗澡》,但她仍拒绝《安徒生童话》,也不喜欢我的偶像——张爱玲的小说。
1、选文第二段写了几件事?概括第三件事.2、与儿时相比而今能弹好曲子的原因?3、找出选文中使用的成语?4、从对读书的选择上表明了女儿什么样的性格特征?5、结合前文理解“她仍拒绝《安徒生童话》"中的“仍"。
我十分爱读她的信,生动传神,宛如她自己在我眼前说笑一般。
(三)退刀记[新加坡]西尼尔干了多年的店员,遇到的怪事可真不少。
就说前些时候吧!一位老人来到了柜台前,硬说要把东西退回。
“老太太,这把刀你已经用了一个星期了,退不得的呀!”“可是……可是这把刀子太阴冷,用了令人厌恶、心寒!"“哼哈,老太太,你看看,这类牌子与款式,市面上流行得很啊!”“我知道。
我知道.不过,以前被用来杀了不少人呢。
”“不可能吧?这是最新设计的。
”“有,有,杀了人……”“您看见了?”“哦,这……倒没有,我若看见了,我也没命了。
”“那可别乱说,小心警察找你问话。
”“但是,我老伴,还有幼弟全家是被杀过了!"“全家!真的!报警了没有?”“没有!不可能的……凶手还歪曲了真相……"“哦……”我不知如何接下去才好。
老妇人看到我态度坚硬,没有意思接纳她的退货,也就怅然离开了.临走时,我想想,不可能吧!这么一把小刀,杀不了这么多人的。
我拉开喉咙问道:“老太太,是在哪发生的啊?”“南京。
”“什么?南京街?”我蹲下,从柜台里把那种款式的刀子取出,研究了好一阵子。
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是刀锋较光亮了些吧!还有一排小小横行的字样:日本制造。
1、老妇人退刀的理由是什么?其根据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日本制造”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3、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含义?4、老妇人是怎样一个人?5、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四)身教那年除夕夜最让我难忘。
当人们都沉浸在相聚的幸福中时,我一个人孤独地站在哨位上。
本来我是一名报道员,在武警某大队部搞写作,那年老兵复员后,基层中队的人手特别紧张,一个下午,我们几个报道员接到大队长的命令,去到最艰苦的连队上哨.除夕夜风很大,我的心被这凛冽的北风吹得凉透了.基层生活紧张而又枯燥,值勤训练繁重的工作使我无心再继续搞写作,我只能放下钢笔又操起那支冰冷的枪.我实在是怨恨大队长,他把我轰下连队而他现在一定和家人围坐在桌旁吃团圆饭了吧?突然哨楼的门被推开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闪进来.竟是大队长!怎么?他也没回家吗?他看上去像是很疲惫,昏暗的灯光洒在他那张消瘦的脸上,使我看见了他那布满血丝的双眼。
“冷吗?”一句问候,我顿觉浑身发热,暖融融的.“想家了吧?等勤务松下来些我放你回家看看。
”我一时竟不知说什么好,沉默良久,大队长对我说:“我知道,你们心里一定埋怨我,可你是一名报道员,整天在机关里待着写不出好文章,下连队既接受锻炼,又可多搜取些素材,这样才能把报道写得生动呀。
”“唉!当兵快二十年了,却没在家过上一个春节,真是想家呀!”大队长仿佛压抑了很久,自言自语道。
二十年了,我简直不敢相信,这要付出多少情感啊!我的眼圈湿润了,我不能原谅自己的自私。
“大队长,我……"“别多想了,我还要到其他哨位看看。
”大队长按了按我的肩,为我紧了紧衣领,回身走了。
夜色依然很浓,阻碍了我目送大队长的视线,我的内心透明而开朗,对大队长充满了敬意。
1、用横线在文中划出表明大队长命令我们除夕“去到最艰苦的连队上哨”根本原因的语句.2、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加点词“这”所指代的内容。
3、文中加点词“阻碍”有怎样的含意,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在括号内写出它的字母.()A、突出天气、环境的恶劣。
B、夜色很浓,不能远视。
C、泪水与夜色挡住视线,无法目送大队长.D、对大队长充满敬意,不能目送感到惋惜。
4、本文题目有怎样的含意,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在括号内写出它的字母.( )A、军官应以身作则。
B、大队长除夕上哨,教育了大家.C、大队长以身作则地带兵,使“我”深受教育。
D、要用自身的行动去教育他人。
三、写作(60分)你已经是一个十三四岁的中学生了,你一定经历了一些人和事,有些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甚至你有所启发,有所感悟。
请你以“生活告诉我,”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以叙事为主,不得写成诗歌;②说真话,要有真情实感;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试题答案】一、1、hè xián háo mú tái qiè chén qiáo2、酿覆窜弥3、D4、A5、B6、B7、B8、C9、C10、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乱花渐欲迷人眼直挂云帆济沧海二、(一)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弹奏不学无术的平庸小人指居室雅洁美好3、碧绿的苔藓长到台阶,青翠的草色映入帘里可以弹弹琴,读读佛经。
4、惟吾德馨5、托陋室,表现作者追求高尚道德情操的愿望。
(二)1、四件事,女儿读书面广.2、她已深深爱上钢琴;“小时候没有征求我的意见,现在是我喜欢.”3、刮目相看有条不紊4、倔强的性格,保持自己的本色,有个性,有主见。
5、“仍”是仍旧、仍然的意思,与前文相照应,表明和小时候一样,保留自己的本色。
6、略(三)1、因为“这把刀子太阴冷,用了令人厌恶、心寒!”“不过,以前被用来杀了不少人呢。
”2、解答上文中的悬念。
3、凶手不肯承认他们杀了人,推脱责任。
4、爱国、爱家,对敌人充满痛恨.5、一位老妇人经过南京大屠杀事件,要求退还日本制造的刀子,表现出老妇人对侵略者的不满与痛恨。
(四)1、“可你是一名报道员……写得生动呀.”2、“当兵快二十年了,却没有在家过上一个春节.”3、D4、C三、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