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态轨道检测

合集下载

轨道动态检测课件

轨道动态检测课件

详细描述
轨道动态检测市场需求的主要推动因素是提 高运行安全和运输效率。通过实时监控轨道 状态和使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可以及时发现 潜在的安全隐患,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同时,通过优化轨道布局和使用高效的检测 技术,可以提高列车的通过速度和运输效率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总结词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详细描述
案例三:矿区铁路线路检测案例
总结词
矿区铁路线路具有复杂的地形和恶劣的环境条件,其 维护难度较大。轨道动态检测技术可以在矿区铁路线 路的维护中发挥重要作用,提高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 性。
详细描述
矿区铁路线路面临着复杂的地形和恶劣的环境条件,如 山岭重丘、长大坡道、曲线半径小等,给线路的维护带 来了很大的难度。通过轨道动态检测技术,可以在列车 运行过程中对线路的平直度、轨距、高低差、水平差、 曲线半径等参数进行全面、准确、实时的检测,及时发 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提高线路维护的针对性和效 率。同时,轨道动态检测技术还可以为矿区铁路线路的 改线和扩建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轨道动态检测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和 经济效益。通过提高运行安全和运输效率,可以减少事 故的发生和交通拥堵,提高公众出行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同时,轨道动态检测技术的发展也将带动相关产业的 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技术转化机会。
THANKS
感谢观看
05 轨道动态检测实 际案例
案例一:铁路线路检测案例
总结词
通过运用轨道动态检测技术,对铁路线路进行全面、准确、实时的检测,为线路维护和安全管理提供及时、可靠 的数据支持。
详细描述
铁路线路是列车运行的基础设施,其状态直接影响到列车运行的安全和效率。通过轨道动态检测技术,可以在列 车运行过程中对线路的平直度、轨距、高低差、水平差、曲线半径等参数进行全面、准确、实时的检测,及时发 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提高线路维护的针对性和效率。

轨道检查

轨道检查

方向的检测原理
• 方向的检测原理——方向指钢轨内侧面轨距点沿 轨道纵向水平位置的变化。利用左右股轨距测量 装置所测的左右股轨距变化或位移,轨距点相对 纵向轨迹—轨向。监测范围±100mm,误差 ±1.5mm ,模拟弦长18.6米。
轨检车的检测周期
• 铁道部基础设施检测中心轨道检测车,应根据铁道部运输 局的安排,对容许速度大于120km/h的线路及其他主要繁 忙干线进行定期检查。
• 3) 水平(超高)检测 • 列车通过曲线时,将产生向外的离心作用,该作 用使曲线外轨受到很大的挤压力,不仅加速外轨 磨耗,严重时还会挤翻外轨导致列车倾覆。为平 衡离心作用,在曲线轨道上设置外轨超高。检测 时,由轨检小车上搭载的水平传感器测出小车的 横向倾角,再结合两股钢轨顶面中心间的距离, 即可求出线路超高,进而进行实测超高与设计超 高的比较。在每次作业前,水平传感器必须校准。 超高示意图如下。
• 2) 轨距检测 • 轨距指两股钢轨头部内侧轨顶面下 16mm 处两作用边之间 的最小距离。轨距不合格将使车辆运行时产生剧烈的振动。 我国标准轨距的标称值为1435mm。在轨距检测时,通过轨 检小车上的轨距传感器进行轨距测量。轨检小车的横梁长 度须事先严格标定,则轨距可由横梁的固定长度加上轨距 传感器测量的可变长度而得到,进而进行实测轨距与设计 轨距的比较。
轨道检查——动态检查和静态 检查
高速工程105班
动态检查
• 轨道不平顺动态检查的主要设备是轨道检查车, 检查包括轨道动态不平顺和车辆动态响应。 • 中国轨检车检查项目主要包括左右高低、左右轨 向、水平、三角坑、曲线超高、曲线半径、轨距、 车体水平和垂直振动加速度、左右轴箱垂直振动 加速度等。 • 轨检车根据轨道动态不平顺和车辆动态响应综合 评价轨道状态。 • 新型轨检车还增加了钢轨断面、波磨、断面磨耗、 轨底坡、表面擦伤、道床断面、线路环境监视等 项目检测。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年检作业—年检静态、动态调试作业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年检作业—年检静态、动态调试作业

此项为接触网供电项目,必须满足接触网供电检修条件。
(1) 集控开关车门,车门能正常打开,动作灵活无卡滞、
(3)
无异常声音,报警声正常;开、关门动作与监控屏

显示一致;
室 功 能
(2) 测试车门开关时间正常;车门开关时间3±0.5秒;
(3) 内外紧急解锁功能、门隔离功能正常,门隔离指示灯 功能正常;
(4) 用25×60mm的木块检查车门障碍检测功能应正常。
一、年检有电静调
牵引、制动功能检查时,须确认HB处于关闭状态。
(2) 制动缓解功能
牵 方向手柄推向前,牵引手柄拉至FB位,按住警惕按钮再推 引 向N位,制动不缓解灯亮,BC压力值为0; 制
动 快速制动功能
功 能
将主控制手柄打到快速制动位,观察紧急制动缓解灯显示, 制动压力达到符合标准(AW0情况下);
一、年检有电静调
(五)列车广播和乘客信息显示系统及客室
此项为接触网供电项目,必须满足接触网供电检修条件。
(4) SIV
(1) 列车正常启动后,观察司机台显示屏的SIV输入 电压和输出电压在规定范围
系 (2) 检测SIV扩展供电功能:
统 调 试
打下激活端SIV启动开关SIVN,观
显示正确。升弓,观察网压表正常;打开车内照明;
一、年检有电静调
牵引、制动功能检查时,须确认HB处于关闭状态。
(2) 制动功能
牵 将方向手柄拉到向前位,在0~B7制动位操作主控制手柄, 引 观察压力表指示制动缸压力值正常; 制
动 紧急制动功能
功 能
按司机台紧急制动红色按钮,观察压力表制动缸压力数值 符合标准(AW0情况下);
风 (3) 司机室送风机工作正常,风速可调节;

轨道几何形位静态检查原理及应用

轨道几何形位静态检查原理及应用

90 加速度 / ( ×g)
01629 4 01069 9 01025 2 01009 8 01006 3 01001 6
100 加速度 / ( ×g)
01777 1 01086 3 01031 1 01012 1 01007 8 01002 0
120 加速度 / ( ×g)
11119 01124 3 01044 8 01017 5 01011 2 01002 8
105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铁道工务 ·
韩清强 ,武 勇 —轨道几何形位静态检查原理及应用
收标准 4 mm ,经常保养标准 6 mm ,临时补修标准 9 mm 与理论计算值比较接近 。
水平作业验收标准 4 mm ,经常保养标准 6 mm ,临时补
修标准 10 mm , 120 km / h及以下线路水平作业验收标
准 4 mm ,经常保养标准 6 mm ,临时补修标准 9 mm 均
比理论计算值偏严 ,这主要考虑轨向与水平逆相位复
合不平顺的影响 ,偏于安全 。
114 三角坑 (Δh′)
静态检查与动态检查是管理轨道几何形位的两种 方式 。静态检查是在轨道不行车时对轨道几何形位状 态的检查 ,检查项目主要有高低 、轨向 、轨距 、水平 、三 角坑 、超高 、变化率等 7 项 ;动态检查是在行车条件下 对轨道几何形位状态的检查 ,检查的项目主要有高低 、 轨向 、轨距 、水平 、三角坑 、垂直加速度 、水平加速度等 7项 。掌握动静态检查原理对做好轨道几何形位的维 护十分重要 ,尤其是随着全路第五次大面积提速 ,列车 运行速度大幅提高 ,对行车的平稳性 、舒适性要求更 高 ,对轨道几何形位的控制标准要求更严 ,掌握其原理 更有必要 。

GJ-5型轨检车原理及应用

GJ-5型轨检车原理及应用

GJ-5轨检车原理及应用GJ-5型轨检车原理及应用一、轨道动态检查技术的发展变化轨道动态检查相比静态检查,更准确,也更能反映线路真实情况,更能评价列车运行安全性指标,因此轨检车一直是检查轨道病害、指导线路养护维修、保障行车安全的重要手段。

我国轨道动态检查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检测技术的发展得到迅速的发展,从二十世纪50年代的GJ-1型轨检车发展到目前的GJ-5型轨检车,检测精度和可靠性大大提高。

1、GJ-1型轨检车采用弦测法,机械传动,可以将轨距、水平、三角坑、摇晃(用单摆测量)项目的幅值绘在图纸上,人工判读超限并计算扣分。

2、GJ-2型轨检车仍采用弦测法,但改为电传动,检测项目比GJ-1型增加了高低,也是需要人工判读超限和计算扣分。

我局1988-1993年使用该型车。

3、GJ-3型轨检车于80年代初期研制成功,是我国轨检车技术的一次大飞越,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惯性基准原理,可以检测高低、水平、三角坑、车体垂直和水平振动加速度等项目,计算机采集各检测项目数据后,判断超限等级并计算扣分。

我局GJ-3型轨检车(SY997737)于1994年初开始运用,是全路GJ-3型运用时间最长的,也是用得比较好的。

a、1999年我局轨检车技术人员研发的Ⅲ型轨检车实用软件成果是工务部门汇总分析轨检车检查数据、指导养护维修线路的工具,它使轨检车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该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于2000年通过了局级鉴定,并于2002年获得路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b、为了均衡地提高线路养护维修的质量,我局轨检车技术人员研发了轨道质量指数(TQI)应用软件,并于2003年局工务维修会议上向各工务段推广应用,便于向各工务段掌握线路的动态质量,科学指导线路养护维修,真正做到状态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c、2004年我局轨检车技术人员研发GPS(全球定位系统)自动校正里程系统,该系统能自动校正轨检车里程,消除轨检车测量的里程累计误差,便于各段准确定位检查病害处所,查找和整治线路病害,保证行车安全和提高线路保养质量。

轨道精调

轨道精调

轨道精调轨道精调轨道精调主要是两项工作:轨道测量、扣件作业轨道精调总体分两个阶段:静态调整、动态调整轨道静态调整是在联调联试之前根据轨道静态测量数据对轨道进行全面、系统地调整,将轨道几何尺寸调整到允许范围内,对轨道线型进行优化调整,合理控制轨距、水平、轨向、高低等变化率,使轨道静态精度满足高速行车条件。

轨道动态调整是在联调联试期间根据轨道动态检测情况对轨道局部缺陷进行修复,对部分区段几何尺寸进行微调,对轨道线型进一步优化,使轮轨关系匹配良好,进一步提高高速行车的安全性、平稳性和乘座舒适度,是对轨道状态和精度进一步完善、提高的过程,使轨道动、静态精度全面达到高速行车条件。

轨道精调工作思路:1.明确标准2.作业程序3.计划安排4.现场调整5.验收复检6.考核机制一、轨道静态调整轨道静态调整流程:CPⅢ复测、扣件调查、焊缝检查、轨道测量、调整量计算、现场标示、轨道调整、轨道复检。

1.标准项目施工阶段轨排精调长轨锁定后轨道精调绝对精度中线±2mm,高程±2mm中线±10mm,高程+4、-6mm相对精度轨距、水平、高低、轨向满足规范要求同左调整方法调整轨排支撑/调幅0.3~0.5mm(不含轨距)更换扣件调整件/调幅1mm精度控制绝对精度、相对精度和平顺性以相对精度和平顺性为主平顺轨距:变化率1/1500,同左性相邻轨枕0.3~0.5mm水平:变化率2mm/2.5m,相邻轨枕0.3~0.5mm同左高程:变化率1/1000,相邻轨枕0.3~0.6mm同左中线:变化率1/1000,相邻轨枕0.3~0.6mm同左项目中国验标德国标准执行标准轨距(mm)±1 ±2 ±1 轨距变化率1/1500 1/151/150000水平(mm) 1 2 1三角坑(水平变化率)2mm/2.5m2mm/3m高低(m m) 5m/30m / 2 1 150m/300m/ 10 10 10m人工拉弦线2 / 1轨向(m m) 5m/30m / 2 1 150m/300m/ 10 10 10m人工拉弦线2 / 12.测量高度重视轨道测量工作,确保测量数据真实可靠。

200~250km-h高铁线路动静态检查管理细则_制度办法

200~250km-h高铁线路动静态检查管理细则_制度办法

200~250km/h高铁线路动静态检查管理细则_制度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高速铁路运营需要,提高有砟、无砟轨道线路维修管理水平,保证线路的高平顺性、高稳定性、高可靠性和高舒适性,根据《南宁铁路局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维修实施细则》、《铁路公司200~250km/h铁路线路动静态检查管理细则(试行)》(桂海铁基〔2013〕6号),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线路维修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严检慎修”的原则,坚持精确检测、精准分析、精细修理的过程控制,根据其状态的变化规律和伤损等级,安排养护与维修,有效预防和整治病害。

第三条本细则适用于高速铁路200~250km/h轨道线路(以下简称高速铁路;含高速铁路本线低速区段、相关联络线及动车走行线)。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四条检查职责1.线路检查工区:负责使用仪器在规定时间内对线路设备进行周期性全项目检查;对线路动静态重点病害进行测量;并提供检测数据。

2.线路工区:在线路检查工区周期性检查的基础上,对管内站线、道岔设备进行加密检查;对线路动静态各类病害进行检查、复核;防汛期间雨量监测及雨中出巡检查。

3.钢轨探伤工区:负责对钢轨、道岔、焊缝和自轮运转设备车轴的探伤工作,并负责对大型探伤车探伤结果的复核和曲线钢轨磨耗检查。

4.添乘组:负责对线桥设备周期性动态添乘检查。

5.钦州高铁线路车间:定期检查线路设备,对动静态重点病害及时组织现场检查、复核;汛期对管内重点设备、危险地点进行重点检查。

第五条分析职责1.线路数据分析班:根据周期对比分析重复病害,根据重点病害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报线路技术科、高铁车间。

2.钦州高铁线路车间:收集、分析各类动静态检查信息,并对重复病害测量数据进行重点分析。

第三章设备检查第六条高速铁路检查坚持“动态检查为主,动静态检查相结合,结构检查与几何尺寸检查并重”的原则。

检查主要包括静动态设备检查、钢轨检查、春秋季检查。

1.动态检查包括轨道检查车、动车组综合检查车、车载式线路检查仪、便携式添乘检查仪、人工添乘检查等。

轨道车出车前检查(静态检查)

轨道车出车前检查(静态检查)

检查顺序:从上至下,从左至右。 3、站立检查(图3.23) 检查处所:两端车钩、风管、蓄电池。 检查姿势:身体前倾,右脚向右后迈半步,或 左脚向前迈一步。 检查动作:对检查部位做到“三到”,即眼到 、锤指点(或锤击)到、呼唤到。 检查顺序:从上至下,从左至右。
4、蹲步侧身(图2.34、图2.35) 检查处所:车辆走行步外侧。 检查姿势:面向所检查的车辆部位,手持检查 锤伸到之处,身体与车辆相距约400mm。右侧身时 ,右膝关节弯曲,身体重心落右脚,左脚向外伸直 。左侧身时,左膝关节弯曲,身体重心落左脚,右 脚向外伸直。 检查动作:对检查部位做到“三到”,即眼到 、锤指点(或锤击)到、呼唤到。
轨道车静态检查
一、轨道车检查基本方法 共有七种方法:锤检法、手检法、目视 法、测量法、测试法、耳听法、鼻嗅法 二、轨道车检查规范 分为七个部分:着装、检查工具、检查 前的准备、检查动作要求、检查步伐(地面 检查共36步,不包括车下检查)、检查线路 及各部检查要领。
第一节 轨道车检查基本方法
轨道车司机应该对所使用车辆的结构、各部件名 称、安装位置、工作状态非常熟悉,并掌握该车型的 运用特点以及容易出现故障的部件和关键部位,充分 合理地利用检查时间。在检查轨道车时应以有条不紊 的顺序,正确的姿势和适当的方法进行。要掌握“步身 眼手法(手眼身法步)”几个方面的技能,做到“步 到身到、身到眼到、眼到手法到”;检查顺序要做到 “由前至后、由上至下、由外至内,不错不乱不漏”。
5、测试法 使用万用表测试电压、电阻、电流的数值;使 用试灯测试电路中的断路、虚接等故障。 6、耳听法 凭听觉或借助锤柄、听棒等判断机件运转不正 常现象和故障。 7、鼻嗅法 根据气味判断部件及电器装置发热、烧损等。
第二节 轨道车检查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态检测利用测量工具沿线路逐点进行,包括线路和道岔几何形位检测。

线路几何形位检测的项目主要有轨距(含曲线轨距加宽)、水平(含曲线外轨超高、线路扭曲或三角坑)、轨向(含曲线圆顺程度)、高低及轨底坡;道岔几何形位检测的项目主要有道岔各部分轨距、水平、高低、导曲线支距、查照间距、尖轨与基本轨的密贴程度等。

轨道动态检测即在有荷载作用情况下的线路几何状态检测,主要包括轨道动态几何形位检测、走行部振动情况检测和行车平稳性情况检测。

动态几何形位检测主要包括左右轨的高低、左右轨的轨向、水平、曲线外轨超高、曲线半径、轨距和三角坑,走行部振动情况主要检测左右轴箱垂直振动加速度,行车平稳性检测主要检测车体横向和垂向振动加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