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介绍

合集下载

华山北峰介绍

华山北峰介绍

华山北峰介绍
华山,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

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境内,南接秦岭,北瞰黄渭,自古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

华山有东、西、南、北、中五峰,主峰为太华峰,海拔2160米。

五峰中以北峰最高,海拔2165.5米。

古代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说。

华山是世界上最奇险的山。

它以“险”闻名天下。

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

华山分为北峰、南峰、东峰、西峰和南峰五个景区,每个景区都有不同的特点:
北峰灵岩洞秀,是华山精华所在。

东峰玉女莲花是华山的标志之一,西峰仙女锁龙是华山著名的自然景观之一。

南峰千尺崖如一座巨大的屏风屹立在华山之巅。

中峰五龙捧圣是华山奇景之一。

中峰玉女莲花与东峰天门石笋遥相对峙,构成了“一柱擎天”的奇观;东峰天门石笋又名“仙人梯”,与南峰天门石笋遥遥相望,犹如一对情侣在窃窃私语;西峰莲花则是华山景观中最秀丽奇绝之处。

—— 1 —1 —。

介绍旅游景点——华山

介绍旅游景点——华山

介绍旅游景点——华山华山位于中国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境内,距离省会西安以东约120公里。

华山地处秦岭支脉分水脊的北侧,海拔2154.9米,北临坦荡的渭河平原和咆哮的黄河,南依秦岭,是秦岭支脉分水脊的北侧的一座花岗岩山。

华山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民间广泛崇奉的神祇,即西岳华山君神。

华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秦朝时期。

在历史上,华山被民间传为道教的圣地,许多道士在此修行,道教在唐朝时期达到巅峰。

在华山西峰的岩石上刻有“全真岩”,是元代道士贺志真题刻的,体现了华山与道教的深厚联系。

华山以其峻峭吸引了无数游客和文人墨客,他们留下了许多传说故事和古迹。

华山以其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登山、欣赏风景和感受文化。

登华山是一项体力、技术的挑战,也是一次精神、意志的锻炼。

游客在攀登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带好合适的装备,并保持体力。

在欣赏华山的自然奇观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华山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拥有壮观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以下是华山的一些著名景点:西峰:西峰是华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西而得名。

又因峰巅有巨石形状好似莲花瓣,被称为莲花峰、芙蓉峰。

西峰为一块完整巨石,浑然天成,西北绝崖千丈,其陡峭巍峨、阳刚挺拔之势是华山山形之代表。

西峰南崖有山脊与南峰相连,脊长300余米,石色苍黛,形态好像一条屈缩的巨龙,人称为屈岭,也称小苍龙岭,是华山著名的险道之一。

西峰上景观比比皆是,有翠云宫、莲花洞、巨灵足、斧劈石、舍身崖等,并伴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

南峰:南峰是华山最高点,海拔2154.9米。

登临南峰绝顶,顿感天近咫尺。

举目环视,但见群山起伏,苍苍莽莽,大河滔滔,千里烟波。

东峰:东峰海拔2090米,是华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东得名。

峰顶有一平台,居高临险,视野开阔,是观日出的绝佳之地,人称朝阳台。

北峰:北峰海拔1614米,是华山西峰,又称玉女峰。

华山介绍

华山介绍

华 山

华山石奇,因为这座山就是一块浑然天成的花岗岩巨石, 经过千百万年的地壳运动和风雨剥蚀而形成了今天的壮丽景观。
华山共有五座主峰,取其方位分别称为东峰、西峰、南峰、北峰、 中峰。其中,南峰最高,海拔2160米,北峰最低,海拔1614米,东、西、 南三峰鼎立,有“天外三峰”之称。


中 西


南 峰
南峰海拔2154米,是华山最高主峰,也是五岳最高峰。登上南峰绝 顶,顿感如临天界,如履浮云,天近咫尺,星斗可摘。举目环视,群山 起伏,苍苍莽莽,尽收眼底,使人真正领略华山高峻雄伟的博大气势。
中峰
中峰位置居中,林木葱茏,环境清幽,峰头有道观玉女祠, 传说是春秋时秦穆公女儿弄玉的修身之地,此峰又称玉女峰。
华山又称太华山,古称西岳,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因五座山峰高耸 入云,好象一朵盛开的莲花,故得名华山。华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120公 里,它北瞰黄河,南依秦岭,整个山体形如刀削斧劈,奇峰突兀,巍峨壮 丽,被誉为“天下奇险第一山”。华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华” 之华源于华山,所以华山又有“道、鹞子翻身、云梯、苍龙岭、上 天梯、老君犁沟、千尺幢、百尺峡、大上方、北斗坪。
华山第一天险——长空栈道
千尺幢
苍龙岭是一条形 如刀刃山脊,属华 山著名险道之一。 因岭呈苍黑色,似 游龙而得名。游人 在上面行走,心惊 胆颤,惊险非常。
苍龙岭
博台·下棋亭
擦耳崖
云梯
惊心石
北峰
北峰海拔1614米,四面悬绝,上冠景云,下通地脉,巍然独 秀,有若云台,因此又名“云台峰”。
西峰海拔2082米,绝崖千丈,似刀削锯截,其陡峭巍峨、阳 西峰 刚挺拔之势是华山山形之代表,此峰又叫莲花峰。

演讲稿介绍华山

演讲稿介绍华山

演讲稿介绍华山
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境内,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也是中国道教
名山之一。

华山是一座由东峰、西峰、南峰、北峰和中峰五个主要峰组成的山脉,因其险峻的地势和雄伟的景色而被誉为“奇险天下第一山”。

首先,华山以其险峻著称。

东峰、西峰、南峰、北峰和中峰五座主要峰峦错落
有致,山势险峻,峭壁万丈,绝壁千仞,峰峦起伏,山势雄浑。

华山的险峻地势吸引着众多登山爱好者前来挑战,也成为摄影爱好者的天堂,每年都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其次,华山以其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而著称。

山上奇松怪石,云雾缭绕,云海
翻腾,景色壮观。

尤其是日出时分,云雾缭绕,日光穿透云层,犹如仙境一般,美不胜收。

而在山下的华山仙谷更是有着绝美的自然景观,瀑布飞流直下,溪水潺潺,树木葱茏,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最后,华山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而著称。

华山是中国道教名山之一,自
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宗教文化积淀。

山上的华山古朴道观、碑刻、神像等文化遗迹,展现了华山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此外,华山还是中国古代道教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对中国道教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的来说,华山以其险峻的地势、雄伟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而著称,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前来华山旅游的游客不仅可以领略到自然风光的壮丽,还能感受到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是一处集观光、登山、朝拜、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胜地。

欢迎各位前来华山一游,感受这座神奇的山脉带来的无穷魅力!。

关于介绍华山的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

关于介绍华山的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

关于介绍华山的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wtt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介绍华山的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介绍华山的导游词1华山,古称“西岳”,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境内,距西安120公里。

它南接秦岭,北瞰黄渭,扼守着大西北进出中原的门户,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

华山有东、西、南、北、中五峰,“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虎踞龙盘,气象森森,因山上气候多变,形成“云华山”、“雨华山”、“雾华山”、“雪华山”给人以仙境美感。

是所谓的西京王气之所系。

华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据清代著名学者章太炎先生考证,“中华”、“华夏”皆因华山而得名;《史记》中也有黄帝、尧、舜华山巡游的事迹;秦始皇、汉武帝、武则天、唐玄宗等十数位帝王也曾到华山进行过大规模祭祀活动。

华山还是道教胜地,为“第四洞天”,山上现存七十二个半悬空洞,道观20余座,其中玉泉院、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

留下了无数名人的足迹,也留下了无数故事和古迹。

自隋唐以来,李白、杜甫等文人墨客咏华山的`诗歌、碑记和游记不下千余篇,摩岩石刻多达上千处。

而在华山诸多故事中,流传最为广泛的有神话故事有“巨灵劈山”、“沉香劈山救母”、“吹萧引凤”等。

华山的著名景区多达210余处,有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三面临空的鹞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绝崖上凿出的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等。

其中华岳仙掌被列为关中八景之首。

介绍华山的导游词2你们好!我是你们这次华山之旅的导游,顾诗吟。

我将带你们一起去游览这美丽的华山风光。

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华山吧。

华山,是《自然文化遗产名录》里的一处胜景,还是国家AAAAA级景区哦!我们现在到的地方是玉泉院,关于这里有一个故事。

唐朝的金仙公主在山上镇岳宫玉井中洗头时,一不小心将玉簪子掉进了水中。

回到玉泉院后,用泉水洗手时,发现了玉簪子,就知道这个玉泉眼与玉井相通。

于是给这个泉取名为玉泉,玉泉院也因此得名。

这里就是华山最为有名的地方-长空栈道。

介绍华山导游词

介绍华山导游词

介绍华山导游词介绍华山导游词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导游,通常会被要求编写导游词,导游词作为一种解说的文体,它的作用是帮助游客在旅游的同时更好地理解所旅游的景点包含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

那么导游词应该怎么写才更有条理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介绍华山导游词,欢迎大家分享。

介绍华山导游词1各位朋友,大家早上好,首先欢迎大家乘坐我们的华山旅游车,我是今天的随车导游,我姓李,大家叫我小李,为我们开车的司机师傅姓帅,大家叫他帅师傅就可以了,他是一位老司机,驾驶经验非常丰富,今天有他为我们驾车,大家尽可以放心,今天就由我们两个人共同配合,为大家服务,希望在我们的配合下,大家能够玩得开心,游得尽兴,如果对我们的工作有不满意的地方,敬请批评指正。

今天将由我带领大家游览五岳之一的西岳华山,(华山被称做西岳与东岳泰山并称,最早见于《尔雅释山》一书,西岳这一称呼据说是因周平王迁都洛阳,华山在东周京城之西,故称“西岳”)华山是五岳中海拔最高的一座山,海拔2160。

5米,也是五岳中最险的一座山,自古以来“华山天下险”,“天下奇险第一山”之说,今天去华山看什么呢?主要是去领略它的.“险”,一般的山是斜坡呈“人”字形,而华山则是直上直下的,呈汉字的“且”(而且的且)字形,因为华山是花岗岩的山体,经过自然的节理发育,山石整片剥落,就形成了斧劈刀砍的山势,显得格外的峻秀峭拔,华山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一说是因华山顶上生长着千叶莲花,所以得名,另一说因为华山有东西南北中五座峰,这五座峰远看山势象莲花一样,所以谓之花山,骊道元的《水经注》中有华山“山高五千仞,削成而四方。

远而望之若华状”。

在古代华和花是通假字,所以又称华山,大家现在就知道了,华山的名字得意于它的形状,这名字很美,那么山一定也很秀丽。

华山座落于西安市东130公里的华阴市,今天的行程是这样安排的,大家乘坐我们的确旅游车出市区后向东行驶,很快可以上高速,途经西安的临潼区、渭南市、华县来到华山脚下,因为大家早上起得很早,大部分朋友都没有用早餐,那么到了华山脚下后先安排大家用早餐,用完早餐后,我们乘坐旅游车进山,到达索道下面,我会为大家办理好索道上山,乘坐索道上山,我在北峰给大家指清线路,讲明注意事项,把票发给大家,大山上留的时间约五个小时,请大家准时下山,乘我们的旅游车返回西安,回到西安的时间大约是晚上七点多钟,今天的行程就是这样安排的。

华山著名景点介绍

华山著名景点介绍

华山著名景点介绍
华山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以其险峻著称于世。

1. 北峰:北峰又名云台峰,虽然其高度并不是华山中最高的,但因其四面悬绝,上冠景云,下通地脉,巍然独秀,所以被称为“华山群峰之冠”。

在北峰上,您可以欣赏到华山的全景,还可以远眺四周的景色。

2. 西峰:西峰是华山的主峰之一,因其位置居西而得名。

西峰以其陡峭的悬崖和美丽的风景而闻名。

从西峰上可以欣赏到华山的全景,尤其是华山的东峰和南峰,景色非常壮观。

3. 南峰:南峰又称落雁峰,是华山五峰中的最高峰,海拔215
4.9米。

登顶南峰,可以看到华山的全貌,视野非常开阔。

4. 东峰:东峰又称朝阳峰,是观看日出的最佳地点之一。

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日出和华山的壮丽景色。

5. 中蜂:中蜂是华山五峰的中心,虽然其高度不高,但却是游客们聚集的地方。

在中蜂附近有许多商店、餐馆和休息区,您可以在这里享受美食、休息或者购物。

除了以上介绍的几个景点外,华山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景点,如玉泉院、镇岳宫、苍龙岭等。

无论您是喜欢攀登高峰还是欣赏风景,华山都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

山西华山的景点介绍

山西华山的景点介绍

山西华山的景点介绍
华山是中国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西接秦岭,东临渭水。

华山有东、西、南、北、中五峰,主峰为玉女峰,海拔2105.2米。

华山是一座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02平方公里,由东、西、南、北四峰和翠云宫、玉泉院、老君洞等景点组成。

华山以奇险天下第一山著称于世。

华山之险,在天下莫坚不可攻,唯其难爬而闻名。

自古就有“自古华山一条路”的说法。

主峰玉女峰海拔2162.6米,被称为“天下第一险”。

华山又是道教的名山,其山道上建有道观二十多处,其中西峰的“玉女祠”最为有名。

相传玉女娘娘是西岳华山的女神,她为人间带来了丰年。

西岳华山还以奇险著称于世,自古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说。

峰顶有一巨石,高约3米,长约5米,形如一个美女蹲坐在那里。

传说她是西岳华山的女神化身而成的,故称为“玉女”。

这一巨石与泰山顶上的“天书”、华山脚下的“镇山玉女”共同组成了一个“天外飞仙”的景观。

—— 1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苍龙岭介绍登上华山北峰,再向南折,经擦耳崖,过上天梯,便有一长岭呈现眼前。

它莽莽苍苍,笔直插天,好像苍龙腾空,所以被称为“苍龙岭”。

此岭上的台阶只有2尺多宽,两旁万丈深壑,势陡如刀削斧劈。

岭脊上下高差约500米,坡度在45度以上。

在这里遥望青松白云,耳听风声大作,令人心惊目眩。

游人到此,莫不惊叹。

苍龙岭原来虽有修凿,但仍很危险。

解放后,将原岭龙脊凿平加设栏杆,1985年又下凿尺许,才将岭道拓宽。

1997年为解决因游人多而发生堵塞现象,华山管理局又在苍龙岭东边加修了一条复道,旅游旺季时两条路一上一下,确保安全。

若是夜晚登山,遥望苍龙岭,只见到远远无数灯点排成笔直一线,斜向天际,慢慢向上移动,是游人打着手电或头灯在岭上攀登,看去宛如登天。

“韩退之投书处”的故事——唐代以前,此路仅凿有石窝,也没有护栏,登岭须为爬行,到了上段更需两腿骑跨在岭脊之上,以身伏岭,以手搦岭,慢慢向上潜行,如骑龙背。

下岭要退行,山势道路万分险恶。

至今岭上“龙口”处的平台上还留有“韩退之投书处”的遗迹。

这是当年唐朝大文学家韩愈登华山时留下的故事。

韩愈被贬出京城,东行赴任途中登上了险峻的华山。

游玩之后下山到苍龙岭处,只见两旁深谷万丈,云雾弥漫,山风呼啸,长长的山脊时隐时现,像一条青龙在空中舞动。

他因害怕无法下山而痛哭,于是将身上所有携带的物品都抛于岭下,并写了书信投下山与家人诀别。

当时的华阴县令听说此事后,亲自同人去接,韩愈才得以下山。

李肇在《国史补》中详细记载了韩愈面对苍龙岭时的怯弱。

山西赵文备在他百岁那年登上华山,由至苍龙岭,观看了韩愈投书处,却放声大笑。

遂在“韩退之投书处”旁又题刻“苍龙岭韩退之大哭辞家赵文备百岁笑韩处”。

明代王履、袁宏道也作诗记述了韩愈投书的轶事。

清代李柏登山至此,又在此刻道:“华之险,岭为要。

韩老哭,赵老笑,一哭一笑传二妙。

李柏不哭亦不笑,独立岭上但长啸。

”不过也有不少文人持不同态度,对韩愈投书痛哭的做法提出质疑。

有人认为韩愈面对皇帝都可毫无惧色,慷慨而谈,胆气实为过人,必不至于不敢下山。

也有人说自己居于华山下,登山犹如家常便饭,推断韩愈下山不会如此艰难。

还有人提出传言有误,韩愈虽然痛哭,却不是因为害怕山势险恶,而是因为山水景象极致,非文笔所能描述,只有痛哭来抒发对如此胜景的感慨。

千年前的事实真相已难于考证,但正是因为苍龙岭的险峻,才有这样的的种种故事。

东峰(朝阳峰)介绍(RSS订阅)东峰上有华岳仙掌、杨公塔等景点。

杨公塔:在东峰的北端。

1931年春,杨虎城游览了华山,下山后对游华山诸景赞不绝口,杨家老夫人听后对游华山也表示了极大兴趣。

于是杨虎城着手整修山路,于险处皆加索置栏。

秋后陪同母亲登临太华览胜。

为了纪念此游,杨于南峰(落雁峰)上修亭一座,人称杨公亭;并在东峰、西峰各建塔一座,称为杨公塔。

东峰塔为四面,东面有杨虎城亲笔书写的“拓迹巍峨”,南面是“高掌远跟”,北面是“万象森罗”,西面是“众山之长”。

东峰(朝阳峰)导游东峰又名朝阳峰。

海拔2090米,峰头斜削,绝壁千丈,山势壮丽,古松参天。

上有朝阳台为东峰绝顶,登临而上,可以观云海日出。

每当晴天破晓之际,一轮红日冉冉升起,照耀着华山和周围许多如削如切的山峰,景色瑰丽。

华岳仙掌介绍(RSS订阅)仙掌崖在华山东峰,是指东石楼峰的面东崖壁。

大自然的风剥雨蚀在崖壁上造化了一面手掌形石纹,高数十米,五指分明,形象生动逼真,人称“华岳仙掌”。

因景色奇瑰壮观,被列为陕西的“关中八景”第一景。

华岳仙掌最宜从远处观赏。

进潼关入陕西眺望秦岭,首先看到的就是它。

每适明朗的早晨,掌印如镀赤金,巍然矗立,光彩壮丽,观赏者无不叹为观止。

今华山五云峰路口有观掌台,护以石栏铁索,为游人观掌提供了方便,游人也多于此摄影留念。

但是在登山途中、五云峰等处虽可近观仙掌,但效果不如远观。

典故传说——历代有关华岳仙掌的神话传说很多。

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说在上古时候,今黄河东、山西境内的首阳山同华山连在一起本为一山,黄河水到这里便被拦截,因绕而曲行,洪水泛滥,灾害连年,黎民百姓苦堪方。

河神巨灵悲悯人间疾苦就手推华山,脚踏首阳山,使地轴折断,山脊裂绝,一山移而为两,河水从两山之间奔射东去。

从此巨灵神推山的手印留在华山之巅,脚印留在首阳山下。

唐代道世所撰的佛教书籍《法苑珠林》收录的则另是一说。

言上古时天地混沌,山海相连,太行、王屋及华山一带,白鹿河聚水成灾,被称为西海。

巨灵大人秦洪海为治理水害,左手托华山,右足蹬中条,使山海分裂,河通地出,于是便留下了掌印与足印。

又传汉武帝当年来登华山时,因感叹巨灵神的功德,在华山下建造了巨灵神祠。

史书又记载,唐垂拱元年(685),华阴县令因慕仙掌之名,也想借仙掌之名宣传华阴,曾提议把华阴县名为仙掌县。

诗词曲赋——古人有许多吟咏仙掌的诗文赋记,表达对此自然奇景的赞美。

唐王维的《华岳》吟道:“昔闻乾坤闭,造化生巨灵。

右足踏方止,左手推削成。

天地忽开坼,大河注东溟。

遂为西峙岳,雄雄镇秦京。

”唐诗人刘象也有《咏仙掌》诗一首:“万古亭亭倚碧霄,不成奇刻不成招。

何如掬取天池水,洒向人间救旱苗。

”据说刘象后来因此诗而名大振,被人称为刘仙掌。

此外,唐喻的《仙掌赋》、关图的《巨灵擘太华赋》等都是佳作。

南峰(落雁峰)介绍南峰顶上有老君洞,相传道家始祖老子隐居于此。

南峰顶最高处的岩石上有“真源”两个大字,此外南峰上还有老子峰、炼丹炉、八卦池,这些景点都与老子的传说有关。

老君洞北有太上泉,东流涧下,今称“仰天池”,泉水终年碧绿。

在其东面崖下有“南天门”石坊。

南峰上还有明代建造的金天宫,又名白帝祠,供奉的是华山神少昊。

金天宫后边的松林中有一水泥亭子叫杨公亭,是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于1931年上华山时所建,亭座上刻有杨虎城华山游记。

从南峰到东峰的山路上有两处景点:一是避诏崖,是著名道士陈抟为躲避皇帝征召曾避居的山洞;另一处是长空栈道,为华山至险之处。

南峰(落雁峰)导游南峰海拔2160.8米,为华山最高峰。

南峰一峰二顶,东顶松桧峰,因长有许多松桧树而得名。

西顶落雁峰,即南峰极顶。

据说由于山太高,大雁到这里也飞不过去,必须在此歇息,故取此名。

登上南峰,极目四眺,众山皆在脚下,俯瞰黄土高原、渭河平原,黄河、泾河、渭河皆收眼底,令人颇感豪情满怀。

北宋名相寇准曾赋《华山》一诗:“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西峰(莲花峰)介绍华山西峰海拔2082米,又因石叶如莲瓣覆盖峰巅,故又名莲花峰。

它是由一块巨石浑然天成,西北临空,绝壁悬崖如刀削锯截。

东南陡坡下松柏苍翠,清泉如琴。

峰南沿着山脊岭有一条通道与东峰相通,长300余米,一面为绝壁,一边是斜坡,也是华山险道之一。

西峰景观很多,可以看到翠云宫、斧劈石、摘星辰、舍身崖、巨灵足、杨公塔等。

西峰是华山最秀丽险峻的山峰,也是是《宝莲灯》中沉香劈山救出三圣母的地方。

现在翠云宫边上有一巨石中间裂开,切面笔直如被斧劈,名“斧劈石”。

旁边还树立一柄长把大斧。

攀上斧劈石,可以看到岩石间隙的地面上隐约有人形,似一个女子侧躺,据说就是三圣母被压在此留下的痕迹,为传说更增添了些奇幻的色彩。

翠云宫为西峰上的主要建筑,也是山上唯一保存完整的一所建筑。

它为两层四合院形式,前殿作为旅社,西殿为工作人员住宿办公之用。

东殿是解放前《智取华山》时,伪保安六旅旅长韩子佩逃上华山后,以西峰为指挥部,他本人和主要人员就住在东殿的房间里,现在还有他住过的大床及用品。

后殿供有三圣母像。

斧劈石的北边有一巨石名“摘星石”,寓意在此处伸手即可摘星,所以这里石刻有“青天在握”、“高可留云”、“独立振衣”等。

明清时期,王来宾游山至此,留下的《摘星石》诗曰:“我来共上摘星石,奇石凌峰应上台。

举手欲摇星斗近,云堆石下即蓬莱。

”西峰的西北面,直立如刀削,空绝万丈,人称“舍身崖”,又名“守身崖”,有摩崖石刻的大字。

最北边是杨虎城1931年来华山时建的杨公塔,塔身六面,分别书有“一览众山小”、“造化钟神秀”、“俊拔在寥廓”、“西镇何崇穷”、“如此方为岳”。

西峰(莲花峰)导游整个西峰为一块巨石浑然天成,西北临空,绝壁悬崖如刀削锯截。

西峰也是华山最秀丽险峻的山峰,华山全貌图上的标志性峰崖就是西峰。

这里更是“劈山救母”、“宝莲灯”传说故事的发生地。

自古华山一条路介绍(RSS订阅)"自古华山一条路"就是当地人所说的“华山峪”登山道,包括了自古以来华山唯一登山道上的沿途各景点,连起来就是通常所说的"自古华山一条路"。

登华山最大的乐趣即为登山本身,一边克服种种山路的艰险,一边移步换景观赏沿途风光,所以这条经典的登山路线至今仍然是登华山的最佳选择。

从山下至山上的登山路线为:玉泉院——五里关——莎萝坪——毛女洞——青柯坪——回心石——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北峰——擦耳崖——苍龙岭——五云峰——金锁关。

到达金锁关后,才可上中峰游览,并以环线游览东、西、南三峰。

直到上世纪90年代黄甫峪的“智取华山路”凿通之后,华山才有了第二条登山道。

北峰(云台峰)介绍(RSS订阅)北峰是登临其它四峰的要冲,高虽不及其它几峰,但山势险峻非常,三面绝壁,只有一条山岭通向南面,形势十分险要,是易守难攻之地。

“智取华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1949年,国民党残部想借华山北峰之险负隅顽抗,解放军在老乡指点下,用竹杆和绳子等工具从绝境处登上北峰,从而全歼华山守敌。

北峰顶上还有道观真武宫,倚山而建,造型别致,风景宜人。

北峰绝顶处有一平台,是远望华山三峰和苍龙岭全景的好地方。

峰腰树木葱郁,秀气充盈,是攀登华山绝顶途中理想的休息场所。

1996年开通的登山缆车上站就在北峰东壁。

北峰(云台峰)导游北峰海拔1614米,为华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北得名。

北峰四面悬绝,上冠景云,下通地脉,巍然独秀,有若云台,因此又名云台峰。

唐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诗曾写到:“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

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

”下棋亭介绍(RSS订阅)东峰东南侧有一座孤峰,峰顶平坦,是为博台。

台上面积约数平方米,三面临壑,与东峰仅一刀形山背相连。

云雾天气如海上仙岛,忽隐忽现,非常神奇。

华山著名险道鹞子翻身即为东峰通往博台的必经道路。

古时,因站在东峰望博台,见台上有一块方石,其上凸凹不平状若棋局,故人称棋石。

宋代以后,因台上筑有亭,又多称下棋亭。

现在博台上建有石亭,亭中有一石桌,桌上相传是当年赵匡胤与陈抟下棋时的残局,桌旁有四个石凳。

传说故事——据载,在汉代以前,游人便从东侧的黄甫峪开始爬山,先登上“博台”,然后由这里过“鹞子翻身”,然后游览华山各峰。

韩非子曾记载过秦昭王令工施钩从这里登山的情景。

相传汉武帝时,卫叔卿修道于华山,武帝命使臣及其子度世到华山去召还,见叔卿与几个人博戏于石上,因而又名“博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