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感觉发育.
第六章 感觉统合

本体觉寻求
口腔感觉低下 ,寻求自我刺激
本体觉活动效果
被动运动产生本体觉信息量少 主动运动产生本体觉信息量大(前馈+反馈) 爬、钻、跨、跳等跨越障碍活动
缓慢、有节奏地挤压关节可以安抚情绪 轻快、变奏的关节活动可以提高警觉性
前庭觉系统
前庭感受器 三对半规
感受旋转变速刺激 球囊、椭圆囊
感受线性变速运动
听觉系统
听觉感觉器是位于内耳的耳蜗
听觉中枢
听觉基本功能
■ 对声音、语言的分辨、理解和记忆 ■ 听觉分辨
——分辨不同类型的声音 ——分辨声音的前景与背景 ■ 听觉记忆
听觉障碍
听觉防御 对普通的声音感觉相当刺耳、难受 ,无未忍受
听觉迟钝 对很大的或突然发出的声音无反应、“ 听而不 闻”
听觉寻求
听觉障碍
视觉空间能力 帮助建立人际关系和沟通 ➢ 目光接触、情感表达
视觉障碍
视觉防御 视觉迟钝 视觉寻求 眼球运动基本技能障碍 视觉分辨障碍 大脑对视觉信息的解读障碍
视觉刺激效果
令人亢奋: 红色、橙色、黄色; 令人放松: 绿色、蓝色、紫罗兰色、粉红色; 吸引人的注意: 鲜艳、发光、移动、突然出现
、陌生的物体
感觉调节过 感觉调节
高
过低
感觉防御Sensory Defensiveness
□ 所有感觉系统都可发生 □ 反应强烈:对不具有威胁的感觉刺激 □ 原始求生反应:惊吓 、逃跑 、抗拒 □ 表现 :饮食 、衣着 、情绪 、人际关系
感觉迟钝
所有感觉系统都可发生 过度被抑制 “感觉通路关闭 ” 对疼痛和感觉事件反应低下
适应性反应(Adaptive Response)
成功地回应环境的挑战 带来成功的喜悦 产生正面的影响 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第六章 婴儿期(03岁)

婴儿期(0~3岁)
本章主要内容
●生物系统及其对婴儿期的影响 ●心理系统及其对婴儿期的影响 ●社会系统及其对婴儿期的影响
0~1岁的生物发展
• 体重 3个月时约为出生时的2倍,1周岁时, 体重约为出生时的3倍。 • 身长 1周岁时平均身长约为出生时的1.5倍 • 大脑 1岁之后,婴儿的大脑要发育到超过 其成年时大小的一半 从怀孕的第7个月开 始一直到孩子1岁之间,大脑每天增加1.7 克。
发音游戏阶段
• 时间是4~6个月
• 出现了很响和很轻的声音,以及很高和很 低的声音
咿呀学语
• 在6个月以上,婴儿把元音和辅音放在了一 起,反复重复它们 • 普遍的咿呀学语包括mamama papapa 。 • 咿呀学语似乎是一个成熟的过程,因为甚 至耳聋的婴儿,也将在6个月的时候开始咿 呀学语;然而,由于没有听力的增进,他 们在8个月的时候停止了咿呀学语。
哭泣和咕咕叫
• 时间是从出生到两个月 • 新生儿最初是用哭泣的方式来交流的 • 当婴儿饥饿、疲劳、寒冷、热、湿、害怕、 孤独、疼痛、厌烦时——无论什么,他们 都会哭泣。 • 到第一个月结束为止(3~5周),婴儿开始 咕咕叫或者发出元音的声
叽叽咕咕的声音和笑声
• 时间是2~4个月 • 婴儿开始发出一些舒适状态的声音 • 出现了持久的笑声和咯咯笑声
电文体语
• 在18—24个月之间,婴儿开始把单词放在 一起形成简单的词组或者句子。因为这些 句子是被缩短的句子,就像一封电报上的 信文,它们被称作电文体语 • 婴儿所使用的电文体语,是指他们使用名 词、动词、和形容词。他们省略了助动词、 介词、冠词和代词。
影响语言发展的环境因素
婴儿的语言发展呈现出相同的阶段性, 但同时也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性 影响语言发展的环境因素中,起主要作用的 是婴儿所接受的教养,即照顾者是否能在 语言交流方面为婴儿提供互动的机会
第六章-胚胎发育

第六章胚胎发育精子和卵子相遇后,在受精的同时,也使得卵子得以激活。
受精卵中的雌原核和雄原核融合后,细胞质中发生重排,然后开始进行分裂和分化,从而开始多细胞有机体的形成过程,由一个全能性的细胞逐渐形成能够执行不同功能的各种各样的细胞。
此外,由于卵子的体积一般都比体细胞大很多倍,通过多次的有丝分裂可将大量的卵细胞质分配到较小的细胞中,使所形成的细胞的大小达到体细胞的水平。
第一节卵裂一、卵裂的过程卵裂(cleavage)为动物发育的第一个阶段,受精卵分裂产生很多小的细胞,称为卵裂球(blastomere)。
虽然不同动物中,卵裂的方式变化很大,但大多数动物在经过卵裂后,都形成一个细胞球,称为囊胚(blastula),中间为囊胚腔(blastocoel)。
但在昆虫等无脊椎动物中并不形成腔。
除哺乳动物外,很多动物的卵裂是一个迅速且同步的过程。
由于没有胚胎的净生长期,分裂速度很快,细胞数目越来越多,但细胞变得越来越小。
卵裂最终导致胚胎中卵裂球的大小达到正常体细胞的水平。
此外,由于卵裂过程使卵裂球之间产生差异,从而分化为不同的细胞。
体细胞在分裂时经历正常的细胞周期,即G1、S、G2及M期,而且在M期伴随一迅速的细胞增长期,使子细胞增长到母细胞的水平,然后再分裂。
然而,在卵裂的胚胎中,并不通过这一生长期,从而使卵裂球越分越小,达到体细胞的水平。
海胆中,从最初胞质为核体积的550倍,减少到最后的6倍。
另外,在卵裂中,细胞周期缩短,并无G1及G2期,只有S及M期,而且S 及M期均较短,这期间DNA从多位点上合成,而体细胞中仅在几个位点上合成。
爪蟾在第12次卵裂后才有G1及G2期,而果蝇则在第14及17次卵裂时才有G1及G2期。
由于受精卵的基因组处于相对的转录不活跃状态,卵裂是同步的过程,主要依赖于卵细胞质中的母源性物质。
通常,即使在抑制转录或去细胞核的情况下,卵裂也能正常进行。
在两栖类,直到原肠形成期之前,早期胚胎可以从母体核糖核蛋白体(RNP)中得到所有需要的mRNA,mRNA从这些微粒体中释放出来后,可用于翻译,并不需要合子基因组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第六章感觉统合治疗

感觉统合治疗
15
触觉系统的基本功能
最基本、影响力最大的感觉系统;两大基 本功能:防御性反应、辨别性反应;
自卫性或防御性反应:“唔,有危险!
辨别性系统:“啊!这是什么”
2020/8/6
感觉统合治疗
16
触觉功能失调类型
触觉防御:情绪不安、易分心、不愿跟人近 距离接触;
触觉低下:自我刺激,过度渴望某些特定 的触觉刺激;
不会运动
2020/8/6
感觉统合治疗
19
前庭系统基本功能
提供头的方位信息 潜意识中探测头、身体与地心引力间的关
系 建立重力安全感 姿势与平衡反应 视觉空间加工 听觉~语言的加工 稳定情绪
2020/8/6
感觉统合治疗
20
前庭觉系统失调
前庭防御
➢ 重力不安全感 ➢ 对运动的厌恶反应
前庭迟钝 前庭寻求 前庭辨别障碍 感觉基本性运动障碍
2020/8/6
感觉统合治疗
2
感统的发展历史
1970年,欧美、日本等先进国家,问题儿 童日趋严重,经数百位专家共同研究。
1972年美国南加州大学爱尔丝博士,根据 脑功能研究,提出感觉统合理论。
2020/8/6
感觉统合治疗
3
第一节 概 述
什么是感觉?
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前庭平衡觉、本体觉
抗拒乘电梯,上下车、移动坐位、上下斜坡及楼梯 等动作非常缓慢;
上下楼梯困难,或用足击打台阶;
方向感差,容易迷路、走失,闭上眼睛容易摔倒;
过分怕黑。
5.过度依赖家长,常惹事,打翻杯、碗等,从凳上跌
落等。
2020/8/6
感觉统合治疗
32
游戏时的表现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必背知识点

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一、人的视觉和听觉1.眼球的结构与功能(记住书P79眼球结构图)角膜:无色透明,可透光巩膜:白色,俗称眼白,保护眼球内部的作用虹膜:有色素,中央是瞳孔,通光,虹膜收缩可调节瞳孔大小眼球壁中膜(脉络膜:有血管(营养眼球)、色素细胞(遮光并使眼球内部形成“暗室”)内膜:视网膜,上有大量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形成物象内容物:晶状体:双凸镜,折射光线。
曲度可以调节,使眼睛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玻璃体:透明胶状物质。
2、瞳孔的大小与光线强弱关系(强小弱大)光线强—瞳孔缩小;光线弱—瞳孔扩大3、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折射光线)→玻璃体→视网膜(形成物象)→视神经(传导)→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4、照相机拍照时,镜头、光圈、胶卷分别起什么作用?它们各相当于人眼球的哪部分结构?答:镜头——调焦(调节物距)一晶状体光圈——调光(调节光线进入)—瞳孔胶卷——感光-—视网膜5、眼的卫生保健:近视:特点: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矫正:戴凹透镜远视:矫正:戴凸透镜二.人的耳和听觉1.外耳:耳郭(收集声波)、外耳道(传递声波);中耳:鼓膜(接受刺激,产生震动)、听小骨、鼓室;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半规管和前庭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动的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相关(如晕车);耳蜗内有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听觉感受器;咽鼓管:与咽相通,调节鼓膜两侧压力平衡。
鼻炎患者可通过此结构引起中耳炎。
注意:遇到巨大响声时,要迅速张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堵耳,使鼓膜内外的气压保持平衡,以免震破鼓膜。
2、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传递放大)→耳蜗(感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听神经→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1.神经系统的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组成;周围神经系统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
女性心理学6

(一)双性恋女性 开始是异性恋或同性恋的女性,后来常常变 成双性恋。同性恋向双性恋转变有如下几个 原因。首先,几乎所有人都有异性恋体验。 其次,异性爱的生活方式是我们社会的常规; 因此,对于仍渴望同性爱体验的女性来说, 双性性爱能够构成一个“掩护”。
(二)对待女同性恋的态度 异性恋主义(heterosexism)认为异性恋是常规而 同性恋是反常的。这种观点经常导致同性恋恐惧 (homophobia),即对同性恋的负面反应和对同性 恋者的非理性恐惧。 一项对美国成年人的调查表明,几乎60%的人认为成 年人中同性间的性关系是错误的(Smith,1999)。 1998年的一个民意测验发现,大约一半的美国成年 人认为不应允许同性恋者合法结婚或领养孩子。而 另一方面,80%的人认为同性恋者在就业和住房方面 应享有同等的权利,且几乎60%的人支持他们的健康 保险、对同性恋配偶财产继承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 (Leland,2000)。
(二)性态度 1、性的双重标准 性的双重标准允许甚至是鼓励男性的婚前性 行为,对女性则不然。 随着婚前性行为越来越容易被接受,双重标 准发展成为,男性的随意性行为可以被接受, 而女性的性爱行为,只能是在已有一个严肃 的关系的前提下,才允许发生。
2、态度上的性别差异 通常女性对性行为所持的允许态度比男性消 极一些。 Mary Oliver和Janet Hyde(1993)发现,在 偶然的婚前性行为问题上,女性比男性报告 了更多的负面态度。 对于性,女性更容易感到紧张或者是内疚, 也更易于屈服于双重标准。 一般来讲,随着年龄地增长对于性行为态度 上的性别差异都有所缩小。
3、对身体残疾女性的态度 人们通常认为身体残疾的女性是性欲缺乏者, 她们没有性生活,而且也不想有 (King,1997)。 大多数身体残疾的人和身体健全者有同样的 性渴望。 她们进行性生活的能力依赖于她们对身体残 疾限制的克服,也依赖于是否获得性生活对 象(Rathus et al.,2000)。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第二版)第六章感觉

⼼理学导论(黄希庭第⼆版)第六章感觉第六章感觉第⼀节概述⼀、什么是感觉感觉是个体对刺激物作⽤于某感受器所产⽣的体内外的初级经验或觉知感觉使个体觉知到刺激的存在,分辨出刺激的个别属性(看到⽼师在讲课)感觉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第⼀步,是我们关于世界⼀切知识的最初源泉。
纯粹的感觉是不存在的。
⼆、感觉信息的神经加⼯感觉信息的神经加⼯的三个主要环节:1、对感受器的刺激过程:机体的感受器,也是过滤器,它们只反应某种类型的刺激,⽽完全不反应其它种类的刺激。
感觉器官的主动探索活动是感觉信息加⼯的必要条件之⼀。
(我们⾛到⼀个地⽅,眼睛会主动观察周围)2、传⼊神经的活动:传⼊神经的活动。
编码:体内外的信息在传⼊神经通路中是以单个神经元或⼀群神经元的电位形式呈现的。
神经细胞的电事件以某种⽅式代表或表⽰作⽤于机体⾝上的刺激3、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脑⽪质的活动:从感受器经脑的各部最后到达⼤脑⽪质是由⼀系列神经元连接起来的。
感觉信息在到达⼤脑⽪质之前都要经过⽪质下中枢的各中继核。
中继核不是⼀个简单的接⼒站,它们都有进⼀步加⼯信息的作⽤。
感觉传导系统中较低⽔平上的简单信息加⼯为复杂的⽪质⽔平上的信息加⼯准备好适当的输⼊。
最后⽪质的感觉代表区接受丘脑传来的信息,它按严格配置接收传来的信息。
然后⼜从该区域将信息再输送⾄联络区进⾏更⾼级的加⼯,这样就产⽣了感觉经验。
三、感觉的种类1、根据感觉刺激是来⾃有机体外部还是内部外部感觉:接受机体外的刺激,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
(阳光温暖)内部感觉:接受机体内的刺激,反映⾝体的位置、运动和内脏器官的不同状态。
2、根据刺激能量的性质电磁能的——视觉机械能的——听觉化学能的——味觉和嗅觉热能——⽪肤对温度的感觉3、临床上(1)特殊感觉,包括视、听、味、嗅和前庭等感觉;(2)体表感觉,包括触压觉、温觉、冷觉、痛觉(3)深部感觉,包括肌⾁、肌健、关节等感觉及深部痛觉和深部压觉;(4)内脏感觉第⼆节感觉的基本规律⼀、感觉阈限:指在刺激情境下感觉经验产⽣与否的界限。
《人体发育学》第六章 认知功能(认知功能发育规律)

5. 想象的发育
新生儿没有想象; 1~2岁,由于语言发育较差,经验缺乏,最多只是 一种生动的重现; 3岁时,开始想象,但是缺乏目的性。
.
43
6. 思维的发育
新生儿没有思维; 10~20天,出现了条件反射; 1~1.5岁,是思维的初级阶段;
7. 智力的发育
3岁前婴幼儿主要的智力特点是感觉运动协调性; 1岁后,婴幼儿有了初步概括能力,产生了直觉运动 思维; 2岁末,幼儿开始摆脱对动作的依赖,出现某些当时 不存在的某些事物的表象。
Social perception
.
6
1. 感觉 (sensation) 是一定的物质运动作用于感觉
器官并经过外界或身体内部的神经通路传入脑的相应 部位引起的意识现象,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点。
感觉
外部感觉
视觉
听觉
味觉
嗅觉 皮肤感觉
温觉
冷觉
触觉
痛觉
内部感觉
运动觉 平衡觉 机体觉
.
7
一、认知功能概述
(一) 基本概念
.
26
大脑皮质
• 出生时脑细胞分化,数量接近成人,沟回出现。 • 以后,神经细胞体积增大,突触数量与长度增加,
纤维变长,深入到各个皮层,沟回加深,皮层传 导通路髓鞘化。 • 2岁时,脑内各个部位大小的比例类似于成人。 • 神经髓鞘的形成和发育约在4岁左右完成。
.
27
大脑机能发育特点
• 脑电变化:在无明显刺激下,皮层自发产生节律性变 化。在头皮表面记录到的自发脑电活动称为脑电图。
间特性的知觉。
运动知觉
(movement perception)
概
念:即动觉,是个体对自己身体的运动和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被试戴上半透明的塑料眼罩,可以透进散射光, 但没有图形视觉;给被试戴上纸板做的套袖和棉手套,限 制他们的触觉;头枕在用U形泡沫橡胶做的枕头上,同时
用空气调节器的单调嗡嗡声限制他们的听觉。
实验者的感受 对任何事情都不能进行清晰的思考,哪怕是
在很短的时间内。他们不能集中注意力,思维活
动似乎是“跳来跳去”的。感觉剥夺,实验停止
后,这种影响仍在持续。
感觉剥夺影响了复杂的思维过程或认识
过程。被试中有 50 %报告有幻觉,其中大多数是
视幻觉。
1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庭系统
接收器 前庭核 与中枢神经系统其他部位(大脑、小脑、脊髓) 联系的神经束
13
由耳石和半规管组成 耳石--重力感受器、 半规管--运动感受器 它们负责侦测地心引力,感知头部与地 平面的关系,告诉我们处于什么位置、 方向、静止还是运动状态,及运动的速 度,以便及时平衡身体。
4
感觉(sensation)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 反映。 1、客观性 2、主观性
感觉的分类
外部感觉 内部感觉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平衡觉、运动觉、内脏感觉)
感觉剥夺
感觉剥夺是指将志愿者和外界
环境刺激高度隔绝的特殊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各种感觉器官
接收不到外界的任何刺激信号,经过一
第六章
感觉发育
1
学习目标:
1、掌握婴幼儿期感觉发育的特点。 2、熟悉感觉发育的影响因素及异常发育。
3、了解感觉发育的评定方法。
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第三节
感觉功能发育
影响感觉发育的因素及异常发育
第四节
感觉发育常用的评定量表
第一节 概述 什么是感觉:
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前庭平衡觉和本体感
1、味蕾辨别味觉
2、不偏食的方法
第三节
影响感觉发育的因素及异常发育
一、触觉功能失调
1、影响触觉发育的因素
人类对触觉的刺激的反应有如下两种:
①:防御性反应 ②:识别性反应
2、触觉功能失调的类型与原因
(1)触觉防御过当
(2)触觉依赖
(3)触觉迟钝
3、促进触觉发育的方法
(1)触觉防御过当
(2)触觉依赖
16
触觉
指分部在人体皮肤上的神经细胞接收来自外界的 温度、湿度、疼痛、压力及振动的感觉。 在所有感觉信息中,触觉刺激的频率最高。 是人最基本、影响力最大的感觉系统。
17
其他感觉
18
第二节
感觉功能发育
一、视觉功能发育
(一)光是视觉发育的必要条件 (二)视觉功能发育
(三)视知觉的内涵以及发育关键 期
接收器
14
前庭平衡系统
位于大脑后下方脑干的前面
负责处理各种感觉信息
是大脑的门槛--负责过滤各种信息,只向大脑传输 有用的信息,不至于大脑过于忙碌;
15
本体感
是人类对自己身体的了解和掌控,以及身体本身 对周围空间距离的准确认知的能力 超越眼睛的境界 不属于人身体的某个器官 这种感觉通过关节、大小肌肉、运动系统获得 人类靠这种感觉进行动作和行为的调节、修正
2、依前庭刺激强弱的不同:
(四)前庭系统与其他神经系统的关系
本体感觉系统
视觉系统 视频分享:前庭器官的功能
听觉系统
综合分析: 前庭觉平衡训练 是什么造成了感觉统合失调?
玩吊桶、荡秋千、平衡板、大陀螺、大龙球、
滑梯、跳跳床、平衡木、脚踏车、独木桥等。
34
35
康复医学是医学领域的新秀
(五)本体感觉功能发育与教育
3、促进听知觉发育的方法
(1)前庭功能失调 (2)听知觉辨别能力差 (3)听知觉过滤能力差 (4)听觉记忆 能力不佳
第四节
感觉发育常用的评定量表
1、筛查量表
2、评定量表
详见P111-P112
思考题:
1、感觉的概念。 2、视觉发育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3、触觉的功能包括哪些? 4、嗅觉的作用是什么? 5、说说不偏食的方法。 6、视知觉功能失调的原因是什么? 7、分别阐述促进视、听知觉发育的方法有哪些?
(1)前庭功能失调 (2)眼球运转不灵活 (3)视觉判断不佳 3、促进视知觉发育的方法 (1)丰富婴幼儿期的视觉刺激 (2)提供有益的视知觉玩具
四、听知觉功能失调
1、影响听知觉发育的因素
2、听知觉功能失调的原因
(1)前庭功能失调
(2)听知觉辨别能力差
(3)听知觉过滤能力差
(4)听觉记忆能力不佳
触觉训练
触觉球、球池、彩虹伞、彩虹隧道、抓痒 游戏、吹风游戏、玩橡皮泥等游戏。
30
四、前庭功能发育与教育
前庭觉是影响婴幼儿成长和学习发展最重要的能力
之一。 (一)前庭觉的功能 (二)前庭觉的发育
(三)前庭刺激的分类
(三)前庭刺激的分类 1、依动作性质的不同分
↗ 局部动作
↘ 全身动作
↗ 静态刺激 ↘ 动态刺激
听觉训练
寻找声源、配对声音、听觉统合训练等。
27
三、触觉功能发育和教育
(一)触觉神经系统遍布全身皮肤
(二)影响触觉感受的内外因素
1、触觉的感受性
2、触觉感受性的敏锐度
3、触觉的适应性
(三)触觉发育阶段
1、胎儿期 2、婴儿期 3、学步期 4、学龄前期 (四)触觉的功能:安抚、保护性、识别性··· (五)促进触觉发育的方法: 3、学步期 4、学龄前期 1、胎儿期 5、学童期 2、婴儿期
(3)触觉迟钝
二、前庭功能失调
1、影响前庭发育的因素:刺激太多或太少→? 2、前庭功能失调的原因: (1)前庭刺激传导不顺畅 (2)前庭抑制功能不良 3、促进前庭功能发育的方法 (1)前庭刺激传导不顺畅 (2)前庭抑制功能不良
三、视知觉功能失调:
1、影响视知觉发育的因素
2、视知觉功能失调的原因
内涵:
视觉动作整合 (手眼协调)
视觉分析技巧
(视觉信息处理)
空间视知觉
(分辨与环境的相对关系)
关键期:2岁以前
视觉训练
钻小洞、吹肥皂、玩大陀螺、暗室追光,躲猫猫
23
二、听觉功能发育
(一)听觉发育关键期:婴儿期
(二)听知觉的发育过程 (三)培养听知觉
与语言发育的方法
语音分辨精准 听觉理解佳 听觉记忆好 语言应对合宜
1、本体感觉的产生
2、强化本体感觉敏锐的诀窍
(1)胎教期;(2)婴儿期;(3)幼儿期。
本体觉训练
案例分析
关节按压、推小车、拿重物、攀岩、 抛接球、跳床、拉单杠、羊角球、跳带等。
38
六、嗅觉功能发育与教育
1、嗅觉的发育
2、嗅觉的作用
3、促进嗅觉灵敏的方法
嗅觉训练
嗅觉瓶、嗅水果游戏等。
40
七、味觉功能发育
段时间之后,就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病
理心理现象。
感觉剥夺实验
贝克斯顿(Bexton)、赫伦(Heron)、斯科特( Scott)于1954年在加拿大的一所大学的实 验室进行的 实验对象:大学生志愿者 ,每天20美元 所有的被试每天要做的事是每天24小时躺在 有光的小屋的床上,时间尽可能长(只要 他愿意)。被试有吃饭的时间、上厕所的 时间。严格控制被试的感觉输入,如下图 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