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梯设计国家规范要求汇总

合集下载

国家楼梯尺寸标准

国家楼梯尺寸标准

国家楼梯尺寸标准楼梯作为公共空间中的重要构建元素,其尺寸要求对保障安全和舒适度至关重要。

国家楼梯尺寸标准是为了规范楼梯的设计和建造,确保楼梯的使用安全性和舒适度。

一、楼梯尺寸标准的基本要求:1. 踏步尺寸:踏步深度是指踏步从前端到后端的水平距离,通常以楼梯中心线到前端的水平距离来测量。

国家标准规定踏步深度应不小于280mm,且不得超过320mm。

踏步宽度应不小于220mm,确保行走时有足够的支撑面积。

2. 楼梯踏步高度:踏步高度是指踏步之间的垂直距离,通常以楼梯的台阶高度来测量。

国家标准规定踏步高度应不大于200mm,且不得小于120mm,以确保上下楼梯时的平稳性和舒适度。

3. 楼梯坡度:楼梯的坡度是指楼梯的水平移动距离与垂直移动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

国家标准规定楼梯的坡度不宜大于1:2.5,以确保楼梯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4. 楼梯扶手:楼梯扶手的高度应根据楼梯踏步高度的不同进行设计,通常需要确保人们能够轻松抓住扶手,提高上下楼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 楼梯宽度:楼梯的宽度应根据楼梯使用人数的不同进行设计,既要满足人们的通行需求,又要确保紧急情况下的疏散安全。

二、建筑设计中的楼梯尺寸标准:1. 家庭住宅楼梯:家庭住宅楼梯的尺寸标准可以参考国家《住宅设计规范》中的相关要求。

一般来说,室内楼梯踏步深度可以控制在280-320mm,踏步高度控制在150-180mm,坡度不大于1:2.5。

2. 公共建筑楼梯:公共建筑楼梯的尺寸标准可以参考国家《公共建筑设计规范》中的相关要求。

根据不同场所和使用人数的不同,楼梯的尺寸和设计要求也会有所不同,需要满足反应速度、紧急疏散等方面的需求。

三、楼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其他因素:1. 使用需求:楼梯的尺寸设计应参考使用群体的身高、年龄、行动能力等因素,以提供符合使用者需求的楼梯。

2. 空间条件:楼梯的尺寸设计也要根据室内空间的大小和形状进行调整,确保楼梯的合理布局和空间利用效率。

建筑楼梯设计规范

建筑楼梯设计规范

建筑楼梯设计规范一、总体要求:1.楼梯应具备舒适、安全、美观的特点,并满足行人出行的需要。

2.楼梯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建筑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3.楼梯的尺寸、形式和结构应适应建筑空间的布局,符合建筑功能的需要。

二、楼梯尺寸与高低差:1. 楼梯的踏步宽度应不小于300mm,高度应不大于200mm。

2. 踏步宽度和高度的差值应控制在150mm-180mm之间,以保证人们的正常行走。

三、楼梯坡度:1.直跑楼梯的坡度应控制在30°-35°之间,蜿蜒楼梯的坡度应控制在20°-25°之间,以保证行人的舒适度。

2. 拐角处的纵坡飞度应限制在12mm以内。

四、踏步和踏板间距:1. 室外楼梯的踏步和踏板间距应不小于50mm,以便排水和防止积水。

2. 室内楼梯的踏步和踏板间距应控制在60mm-65mm之间,以便人们正常行走。

五、扶手:1. 楼梯的扶手应设置在两侧,并且高度应在900mm-1100mm之间,以方便行人使用。

2.扶手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保证行人的安全。

六、楼梯结构和材料选择:1.楼梯的结构应保证稳定牢固,能够承受行人和荷载的重量。

2.楼梯的表面材料应选择防滑性能好、易于清洁和耐磨损的材料。

七、逃生楼梯:1.逃生楼梯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以确保人员的安全疏散。

2.逃生楼梯应设置明显的标识和照明设施,以便人们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找到楼梯并使用。

综上所述,建筑楼梯设计规范是为了确保楼梯结构安全稳定、舒适易用而设定的一系列指导原则和规范。

合理的楼梯设计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还能够提高建筑物的使用价值和舒适度,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因此,在设计楼梯时务必要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楼梯的功能和质量达到要求。

楼梯设计国家规范

楼梯设计国家规范

楼梯设计国家规范概述:1.楼梯几何参数:楼梯的几何参数包括楼梯的高度、宽度、踏步数量、踏步高度和踏步宽度等。

这些参数的合理设置是确保楼梯使用者在上下楼梯时能够感到舒适、稳定和安全的关键。

2.楼梯扶手和栏杆:楼梯扶手和栏杆的设计要满足使用者的人体工程学需求,提供良好的支撑和保护功能。

规范规定了扶手和栏杆的高度、宽度和结构强度等,以确保其能够有效地防止人员摔倒或滑落。

3.楼梯照明:楼梯照明的规范要求确保楼梯在任何时候都能够提供足够明亮的光线,以便使用者准确地看到楼梯的踏步和扶手等,从而避免意外发生。

4.楼梯的防滑措施:为了防止楼梯使用者在上下楼梯时滑倒和摔倒,规范要求楼梯的踏步表面和楼梯扶手表面都必须采用防滑处理。

这种处理不仅可以增加楼梯的摩擦力,还可以提供额外的安全保护。

5.楼梯的通风与疏散:楼梯作为疏散通道的一部分,规范要求楼梯设计时必须考虑到人员疏散的需要。

因此,在楼梯设计过程中需要合理安排楼梯的数量、宽度和通风设施等,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安全、快速地撤离。

6.楼梯的结构和材料选择:楼梯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必须满足相关的建筑安全标准。

规范要求楼梯的结构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承受使用者的重量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总结:楼梯设计国家规范是确保楼梯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提供安全、舒适和可靠的保证的重要文件。

这些规范的制定是为了保护使用者的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因此,对于从事建筑设计和施工工作的人员来说,了解并遵守这些规范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才能够建造出符合标准且安全可靠的楼梯。

楼梯设计规范及说明《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2011》

楼梯设计规范及说明《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2011》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楼梯设计规范及说明6.3.1 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m,不超过六层的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00m。

6.3.2 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m。

扶手高度不应小于0.90m。

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0m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m。

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0.11m。

6.3.3 楼梯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楼梯梯段净宽,且不得小于1.20m。

楼梯平台的结构下缘至人行通道的垂直高度不应低于2.00m。

入口处地坪与室外地面应有高差,并不应小于0.10m。

6.3.4 楼梯为剪刀梯时,楼梯平台的净宽不得小于1.30m。

6.3.5 楼梯井净宽大于0.11m时,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

【说明】6.3.1 楼梯梯段净宽系指墙面装饰面至扶手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

梯段最小净宽是根据使用要求、模数标准、防火规范的规定等综合因素加以确定的。

这里需要说明,将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梯段最小净宽定为1.00m的原因是:①为满足防火规范规定的楼梯段最小宽度为1.10m,一般采用2.70m或2.60m(不符合3模)开间楼梯间,楼梯面积较大。

如采用2.40m开间楼梯间,每套可增加1.00m2左右使用面积,但楼梯宽度只能做到1m左右;②2.40m开间符合3模,与3模其他参数能协调成系列,在平面布置中不出现半模数,与3.60m等参数可组成扩大模数系列,有利于减少构件,也有利于工业化制作,平面布置也比较适用、灵活;③据分析,只要保证楼梯平台宽度能搬运家具,2.40m是能符合使用要求的;④参照国内外有关规范,1999年经与公安部协调,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中规定了“不超过六层的单元式住宅中,一边设有栏杆的疏散楼梯,其最小净宽可不小于1m”。

但其他的住宅楼梯梯段最小净宽仍为1.10m。

6.3.2 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6m,高度不应大于0.175m时,坡度为33.94°,这接近舒适性标准,在设计中也能做到。

楼梯净高规范

楼梯净高规范

楼梯净高规范楼梯净高规范是指楼梯的踏步间的垂直高度,也是楼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楼梯净高规范是为了确保楼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避免使用者在上下楼梯时出现不适或者易发生事故。

按照国家标准,楼梯净高规范的要求如下:1. 楼梯踏步(步行面)的高度应当相等,一般情况下,楼梯踏步的高度不得大于190mm,也不得小于120mm。

这个范围是为了保证人们上下楼梯时的步伐舒适,不会出现踩空或踩不稳的现象。

2. 在同一楼梯中,楼梯踏步的高度应该保持一致,允许的偏差范围为±5mm。

这是为了保证楼梯的平稳性和使用者的稳定性,避免上下楼梯时的踩空或脚踝扭伤等情况。

3. 当楼梯踏步的高度超过170mm时,为了增加用户的舒适感,需要在楼梯的踏步前部设置合适的踢脚板,一般高度为150mm。

踢脚板的设置有助于减小上下楼梯时的步幅差异,提供更好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4. 楼梯踏步的宽度一般为250mm,也应保持一致,允许的偏差范围为±5mm。

确保楼梯踏步的宽度一致可以防止上下楼梯时的踩空或踩斜,降低发生意外的风险。

5. 楼梯踏步之间的间距,即楼梯短径,一般情况下不得小于280mm。

这是为了确保用户在上下楼梯时有足够的空间,不受限制和拥挤的感觉。

6. 楼梯踏步之间的垂直高度差,即楼梯间高度,一般情况下不得大于200mm。

这是为了避免上下楼梯时出现跨越过高的情况,增加使用者的安全风险。

总之,楼梯净高规范是为了确保楼梯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

遵循这些规范,可以有效地提高楼梯的使用效果和用户体验,并减少意外发生的可能性。

当然,在具体的楼梯设计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楼梯结构设计最新规范标准

楼梯结构设计最新规范标准

楼梯结构设计最新规范标准楼梯结构设计是建筑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要满足功能性和美观性的要求,还要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根据最新规范标准制定的楼梯结构设计要点:1. 设计原则:- 楼梯设计应遵循安全性、经济性、适用性和美观性原则。

- 应满足国家和地方的相关建筑规范和标准。

2. 荷载要求:- 楼梯设计应考虑活荷载、恒荷载以及可能的附加荷载,如地震作用。

- 活荷载应按照规范规定的标准值进行计算。

3. 材料选择:- 楼梯结构的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强度和稳定性。

- 常用的材料包括钢筋混凝土、钢结构、木材等。

4. 结构形式:- 楼梯可以设计为直梯、螺旋梯、L型梯、U型梯等多种形式。

- 每种形式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设计要求。

5. 尺寸要求:- 楼梯的宽度、踏步高度和宽度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则。

- 踏步的倾斜角度一般不超过30度。

6. 安全设施:- 楼梯应设置扶手和栏杆,以确保使用安全。

- 扶手的高度、材质和设计应符合规范要求。

7. 施工要求:-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

- 施工完成后应进行结构安全检查和验收。

8. 维护与检查:- 楼梯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 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修复,以保证使用安全。

9. 环境适应性:- 楼梯设计应考虑到环境因素,如湿度、温度变化等。

- 应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材料和设计。

10. 可持续发展:- 楼梯设计应考虑节能和环保,使用可再生或低环境影响的材料。

11. 无障碍设计:- 应考虑残疾人士的使用需求,设计无障碍楼梯。

12. 技术规范:- 应遵循《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钢结构设计规范》等相关技术规范。

结尾:楼梯结构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

设计师应不断更新知识,遵循最新的规范标准,以确保设计的楼梯既安全又实用。

通过精心设计,楼梯不仅能够满足功能需求,还能成为建筑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楼梯设计国家规范

楼梯设计国家规范

楼梯设计国家规范楼梯是建筑物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设计规范的制定对于保证建筑物安全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楼梯设计国家规范是为了保障公众的安全和舒适而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和要求。

下面将从楼梯的基本构造、尺寸要求、材料要求和安全要求等方面,详细介绍楼梯设计国家规范。

首先,关于楼梯的基本构造,规范规定了楼梯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踏步、扶手、台阶、脚踏、楼梯板等。

这些构造部分要求与建筑结构相连,承载人体的重量,并确保人们在使用楼梯时的安全。

规范中要求楼梯的踏步和脚踏要有垂直和水平的支撑,确保其稳定性。

其次,楼梯的尺寸要求也是楼梯设计国家规范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根据规范,楼梯的宽度应根据楼梯的使用人数和使用场所来确定。

一般来说,公共场所的楼梯宽度要求更高,以方便人群的流动。

楼梯的台阶高度和踏步宽度也有规定,台阶高度应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以保证人们在使用楼梯时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此外,楼梯设计国家规范还要求楼梯的材料选择,以及对材料的质量要求。

规范中要求楼梯的构造材料应符合安全性和耐久性的要求,能够承受人们的使用和时间的考验。

对于楼梯的扶手和栏杆,规范要求其材料应具备防滑和防尖锐的特性,以免发生意外伤害。

最后,楼梯设计国家规范中还包括了一些安全要求。

规范要求楼梯应设置明显的标识,如指示牌、照明和防滑措施,以提供足够的警示和保障。

此外,规范还要求楼梯应设有合适的扶手和栏杆,保证人们在上下楼梯时的平衡和支撑。

规范还要求楼梯应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和可靠性。

总结起来,楼梯设计国家规范是为了保障公众的安全和舒适而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和要求。

这些规范主要涉及楼梯的基本构造、尺寸要求、材料要求和安全要求等方面。

遵循楼梯设计国家规范,能够确保楼梯的安全可靠性,并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上下楼梯环境。

因此,在进行楼梯设计时,必须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以保证公众的安全和舒适。

楼梯设计相关规范

楼梯设计相关规范

楼梯设计相关规范楼梯设计是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为了确保楼梯的设计符合相关规范,国家和行业都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

本文将对楼梯设计的相关规范进行详细介绍。

一、设计基本原则1.安全性原则:楼梯设计应以安全为首要原则,确保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2.实用性原则:楼梯设计应符合实际使用需求,方便使用者的出入和活动。

3.美观性原则:楼梯设计应考虑建筑整体的美观性,与建筑风格相协调。

二、楼梯尺寸规范1. 楼梯宽度:根据使用者数量和功能不同,楼梯的宽度有一定的规定。

一般住宅楼梯的宽度不应小于800mm,公共楼梯的宽度不应小于1100mm。

2. 楼梯踏步长度:楼梯踏步长度应保持一致,一般为280mm至320mm之间。

3. 楼梯踏步高度:楼梯踏步高度应保持一致,一般为150mm至180mm之间。

4. 楼梯踏步宽度:为了确保人们不会滑倒,楼梯踏步宽度应不小于230mm。

5. 楼梯扶手高度:楼梯扶手的高度应符合使用者的需求,一般为850mm至950mm之间。

三、楼梯安全设计规范1.楼梯坡度:楼梯坡度指楼梯的倾斜程度,一般建议楼梯坡度不超过30度。

2.楼梯平台:楼梯应设有平台,以便使用者休息或改变方向。

3.楼梯防滑措施:楼梯的踏步应采用防滑材料,以提高使用者的安全性。

4.光线照明:楼梯应设有充足的光线照明,以确保使用者的安全。

四、楼梯通道规范1.室内楼梯:室内楼梯通道应保持畅通无阻,不得堆放杂物。

2.室外楼梯:室外楼梯通道应设有防滑材料和雨水排放设施,以确保使用者的安全。

五、消防逃生楼梯规范1.消防逃生楼梯应设置在建筑物的角落或安全出口处,确保使用者能够快速逃离危险区域。

2.消防逃生楼梯应具备良好的防火性能,使用防火材料进行建造。

3.消防逃生楼梯应设置独立通道和消防设施,以确保使用者顺利疏散。

4.消防逃生楼梯应设有明显的标识和照明设备,以便在紧急情况下使用。

总结:楼梯设计相关规范涵盖了楼梯尺寸、安全性、通道设计和消防逃生等方面的要求,旨在确保楼梯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楼梯设计国家规范要求汇总楼梯设计规范是有章可寻的。

室内楼梯通常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才能让人看的舒畅,走的顺畅,而且耐用、安全。

以下是几个楼梯设计规范数据,供参考:1、室内楼梯踏步的斜度设计规范踏步的斜度通常是由层高、洞口周遍的空间大小条件来决定的。

楼梯踏板的前沿连成的直线和水平夹角称为楼梯的斜度。

室内楼梯的斜度一般为30左右最为舒适。

室外楼梯一般斜度要求比较平坦。

2、室内楼梯板设计规范楼梯板的规格包括踏板和立板的规格,一般要求适应于人的脚掌尺寸。

一般踏板宽,立板低的踏步会较为舒适。

室内楼梯的踏板宽度应不小于24厘米,一般在28厘米最舒适。

立板的高度应不高于20厘米,一般在18厘米最舒适。

而且各个踏板宽和立板高应该是一致的,否则容易使人摔倒。

3、室内楼梯步长设计规范步长即楼梯的宽度。

室内楼梯的步长一般为90厘米,即省空间又让人行走舒适。

楼梯设计规范虽然经常被提到,但是没有一个确定的指标,都是大的楼梯企业做出的,也是楼梯行业约定俗成的,所以说所谓的楼梯设计规范是没有具体的行业硬性标准。

楼梯间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的有关规定。

一、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m。

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m 注:楼梯梯段净宽系指墙面至扶手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m。

扶手高度不应小于0.90m。

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0m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m。

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0.11m;楼梯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楼梯梯段净宽,且不得小于1.20m;楼梯平台的结构下缘儿至人行通道(注:垂直高度)不应低于2m。

入口处地坪与室外地面应有高差,并不应小于0.10m;楼梯井净宽大于0.11m时,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二、七层及以上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注:1.底层作为商店或其他用房的多层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时必须设置电梯);底层做架空层或贮存空间的多层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时,必须设置电梯;顶层为两层一套的跃层住宅时,跃层部分不计层数。

其顶层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超过16m可不设电梯;住宅中间层有直通室外地面的出入口并具有消防通道时,其层数可由中间层起计算;十二层及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宜配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高层住宅电梯宜每层设站。

当住宅电梯非每层设站时,不设站的层数不应超过两层。

塔式和通廊式高层住宅电梯宜成组集中布置。

单元式高层住宅每单元只设一部电梯时应采用联系廊联通;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多台电梯中最大轿箱的深度,且不得小于1.50m。

墙面至扶手中心线或扶手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即楼梯梯段宽度除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外,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宽度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征,按每股人流0.55+(0~0.15)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

楼梯设计规范说明:(一)楼梯的数量、位置、宽度和楼梯间形式应满足使用方便和安全疏散的要求。

(二)墙面至扶手中心线或扶手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即楼梯梯段宽度除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外,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宽度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征,按每股人流0.55+(0~0.15)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

0~0.15m 为人流在行进中人体摆幅,公共建筑人流众多的场所应取上限值。

在设计通则中说明:楼梯梯段宽度在防火规范中是以每股人流为0.55m计,并规定按两股人流最小宽度不应小于1.10m,这对疏散楼梯是适用的,而对平时用作交通的楼梯不完全适用,尤其是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如商场、剧场、体育馆等)主要楼梯应考虑多股人流通行,使垂直交通不造成拥挤和阻塞现象。

如此,人流宽度按0.55m计算是最小值,实际上人体在行进中有一定摆幅和相互间空隙,因此本条规定每股人流为0.55m+(0~0.15)m,0~0.15m即为人流众多时的附加值,单人行走楼梯梯段宽度还需要适当加大,见图。

(三)、梯段改变方向时,扶手转向端处的平台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1.20m,当有搬运大型物件需要时应适量加宽。

(四)、每个梯段的踏步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

(五)、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梯段净高不宜小于2.20m。

注:梯段净高为自踏步前缘(包括最低和最高一级踏步前缘以外0.30m范围内)量至上方突出物下缘间的垂直高度。

(六)、楼梯应至少于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手,达四股人流时宜加设中间扶手。

(七)、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m。

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长度超过0.50m时,其高度不应小于1.05m。

(八)、踏步应采取防滑措施。

(九)、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楼梯,梯井净宽大于0.20m时,必须采取防止少年儿童攀滑的措施,楼梯栏杆应采取不易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楼梯设计简介在复式和跃层住宅的起居室里,最为引人注目的往往是楼梯。

合理利用空间,巧妙地选择装饰,可使居室产生最佳装饰艺术效果,它既满足人们使用功能的要求,又可以给人美的享受。

从功能上讲,作为垂直交通的工具,楼梯将层与层之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除了满足实用功能之外,还应该把它作为一件艺术品来设计。

根据住宅规范的规定,套内楼梯的净宽当一边临空时不应小于0.75M;当两侧有墙时,不应小与0.90M。

这一规定就是搬运家具和日常物品上下楼梯的合理宽度。

此外,套内楼梯的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2M,高度不应大于0.20M,扇形踏步转角距扶手边0.25M处,宽度不应小于0.22M。

当楼梯设计出来后,起居室的设计也会因此而产生很大的变化,因为楼梯是具有一定的坡度的,有坡度就具备动感,所以在起居室里显得非常抢眼,因此楼梯在家庭装潢设计中的位置就显得非常独特。

国家标准目前建筑中通用的楼梯设计国家标准,主要是我国建设部和国家质栓总局制定的国家标准,2005年发布的GB5035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2006年版的2002年1月10日发布的GB5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3年版的1999年3月25日发布的住宅设计规范等,除此其他各类建筑,如商店建筑设计规范,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工厂建筑设计规范等等。

基本上都以上述二本设计规范中楼梯设计规范的要求为蓝本制定的。

我先将我所了解的内容规内起来介绍给大家供读者讨论。

民用建筑台阶、坡道和栏杆设计规定(一)台阶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公共建筑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并不宜小于0.1m,踏步应防滑。

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2级,当高差不足2级时,应按坡道设置;2、人流密集的场所台阶高度超过0.70m并侧面临空时,应有防护设施。

(二)坡道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室内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8,室外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0;2、室内坡道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m时,宜设休息平台,平台宽度应根据使用功能或设备尺寸缓冲空间而定;3、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不应大于1:12,困难地段不应大于1:8;4、自行车推行坡道每段长不宜超过6m,坡度不宜大于1:5;5、坡道应采取防滑措施。

(三)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载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2、临空高度在24m以下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m,临空高度在24m 及24m以上(包括中高层住宅)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0m;注;栏杆高度应从楼地面或屋面至栏杆扶手顶面垂直高度计算,如低部有宽度大于或等于0.22m,且高度低于或等于0.45m的可踏部位,应从可踏部位顶面起计算。

3、栏杆离楼面或屋面0.10m高度内不宜留空;4、住宅、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栏杆必须采用防止少年儿童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5、娱乐建筑、商业服务建筑、体育建筑、园林景观建筑等允许少年儿童进入活动的场所,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也不应大于0.11m。

民用建筑楼梯设计的规范(一)楼梯的数量、位置、宽度和楼梯间形式应满足使用方便和安全疏散的要求。

(二)墙面至扶手中心线或扶手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即楼梯梯段宽度除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外,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宽度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征,按每股人流0.55+(0~0.15)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

0~0.15m为人流在行进中人体摆幅,公共建筑人流众多的场所应取上限值。

在设计通则中说明:楼梯梯段宽度在防火规范中是以每股人流为0.55m计,并规定按两股人流最小宽度不应小于1.10m,这对疏散楼梯是适用的,而对平时用作交通的楼梯不完全适用,尤其是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如商场、剧场、体育馆等)主要楼梯应考虑多股人流通行,使垂直交通不造成拥挤和阻塞现象。

如此,人流宽度按0.55m 计算是最小值,实际上人体在行进中有一定摆幅和相互间空隙,因此本条规定每股人流为0.55m+(0~0.15)m,0~0.15m即为人流众多时的附加值,单人行走楼梯梯段宽度还需要适当加大,见图。

(三)、梯段改变方向时,扶手转向端处的平台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1.20m,当有搬运大型物件需要时应适量加宽。

(四)、每个梯段的踏步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

(五)、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梯段净高不宜小于2.20m。

注:梯段净高为自踏步前缘(包括最低和最高一级踏步前缘以外0.30m范围内)量至上方突出物下缘间的垂直高度。

(六)、楼梯应至少于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手,达四股人流时宜加设中间扶手。

(七)、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m。

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长度超过0.50m时,其高度不应小于1.05m。

(八)、踏步应采取防滑措施。

(九)、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楼梯,梯井净宽大于0.20m时,必须采取防止少年儿童攀滑的措施,楼梯栏杆应采取不易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设计方法步骤1.楼梯各部分尺寸的确定根据楼梯间的开间、进深、层高,确定每层楼梯踏步的高和宽、梯段长度和宽度、以及平台宽度等。

(注意:双跑楼梯每层踏步级数最好取偶数,使两跑踏步数相等。

)(1)根据建筑物的性质、楼梯的平面位置及楼梯间的尺寸确定楼梯的形式及适宜的坡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