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百年脉络和战略管理发展脉络

合集下载

管理思想百年脉络-图

管理思想百年脉络-图

彼得斯 5 柯林斯 圣吉 特里克 3 科特 鲍尔
二 十 世 纪 九 十 年 代
创新理论
罗杰斯 达文波特
克里斯特森 普鲁塞克 野中郁次郎
大前研一
傅德曼
知识管理
布罗金
波特
鲁夫
德鲁克
贝尔宾 彼得斯
流程再造
哈默
钱皮
诺顿
பைடு நூலகம்
明茨伯格
特劳特
尤里奇
3 厄威克
3 戴维斯
古利克
古利克
罗特利斯伯格
激励理论
二 十 世 纪 五 十 年 代
2
麦格雷戈
斯金纳 5 4 3 3 利克特
2 2 马斯诺
领导理论 决策理论学派 经验主义学派 管理思想史
3
西蒙 6
马奇 孔茨 德鲁克
施米特 坦南鲍姆
麦克利兰
7
赫兹伯格 厄威克 7 6 5 4 3 2 1
二 十 世 纪 六 十 年 代
3 豪斯 米切尔 弗鲁姆
2 阿尔德弗
1 伯法
雷恩
埃伯特
扎莱兹尼克 明茨伯格
班杜拉
品质管理理论
二 十 世 纪 八 十 年 代
戴明
朱兰
安索夫
汉迪
爱迪斯
弗鲁姆
日本企业研究 未来学派 跨国企业研究 跨文化研究
帕斯卡尔
奥奇 孔茨 德鲁克 沙因 罗宾斯 科特
托夫勒
奈斯比特 坎特 邓宁 波特 本尼斯
霍夫撕泰德 10 琼潘纳斯 高沙尔 卡普兰 9 哈默尔 8 瑞克曼 6
管理思想百年脉络(十九世纪末 ——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十 九 世 纪 末 二 十 世 纪 初
科学管理理论 人际关系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 组织理论学派

管理百年脉络和战略管理发展脉络 PPT课件

管理百年脉络和战略管理发展脉络 PPT课件
33
案例分析:英特尔公司的大胆决策
• 在某些情况下,公司所在的环境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往往会 改变公司的未来前景,要求公司对自己的发展方向和战略方向进行大 幅度的修订,英特尔的总裁安德鲁·格罗夫把这种情况叫做“战略转 折点”。格罗夫和英特尔在80年代中期遇到了一次这种战略转折点。 当时,计算机存储芯片是英特尔的主要业务,而日本的制造商想要占 领存储芯片业务,因此将它们相对英特尔以及其他芯片生产商的价格 降低了10%,每一次美国的生产商在日本生产商降价之后回应日本生 产商的降价行为时,日本的生产商则又降低10%,为了对付日本竞争 对手的这种挑衅性的定价策略,英特尔公司研究出了很多战略选择----建立巨大的存储芯片生产工厂,以克服日本生产商的成本优势;投 资研究与开发,设计出更加高级的存储芯片;撤退到日本生产商的并 不感兴趣的小市场上去。
2.主要思想及贡献
事业部制—“钱德勒” 命题。企业战略的 出发点是要适应环 境。
企业的管理革命: 看得见的手
开创出企业 史(商业史)
而著称。
比较研究美国、 英国和德国资 本主义制度, 企业发展的第 一推动力来自 于企业作为一 个整体的组5 织 能力。
肯尼思.R.安德鲁斯 1916-2005
1.人物简介
31
第四章 企业使命、战略目标与企业 战略环境综合分析
32
案例分析:德尔塔公司的使命
• 1993年,德尔塔航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罗纳尔德·W·阿兰是这样表述 了公司的使命:我们想让德尔塔公司成为全球最好的航空公司。我们 不仅是,而且想要成为一个革新的、积极进取的、有伦理道德的、成 功的市场竞争者,以最高的顾客服务标准,为顾客提供去往全球的机 会。我们将继续寻求机会,通过进入新的航线创建新的战略联盟,扩 大我们的业务范围。因为我们想进入我们最了解的业务──航空运输 及相关服务。我们决不会离开我们的根。我们深信,航空业有着长期 的前途,有利润,有增长,我们将继续在这个业务环境中集中我们的 时间、精力和投资。我们极其看重顾客的忠诚度,职员的忠诚度,以 及投资者的忠诚度。对于旅行者和货物托运者,我们将不断地提供最 好的服务和价值。对于我们的员工,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富挑战性、高 报酬和以工作成绩为导向的工作环境,认可并感谢他们的贡献。对于 我们的股东,我们将获取一个稳定的超群的回报率。 思考题: 1、德尔塔公司的使命包括了哪些内容? 2、你认为还应该增加些什么内容?

中国管理学发展进程:

中国管理学发展进程:

中国管理学发展进程: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管理学在近年来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中国管理学界对于管理学发展进程的积极探索和贡献,无疑对于推动中国乃至全球管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管理学经历了从引进、消化到自主创新的发展阶段。

在初期,中国管理学界从西方引进了一系列先进的管理学理论和方法,包括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等。

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中国管理学界逐渐掌握了这些理论和方法的核心思想,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和创新。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管理学界开始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和研究。

众多学者和企业家开始中国特有的管理实践和经验,并尝试从中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

例如,曾仕强教授提出的“中国式管理”理论,强调了以“以人为本”、“以德治为基础”、“以和为贵”等原则,引起了广泛和讨论。

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管理学界也开始注重将这些技术应用于管理实践中。

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企业可以更加精准地了解消费者需求,从而优化产品和服务。

通过互联网平台,企业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市场营销和品牌推广。

这些技术的应用,为中国管理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总的来说,中国管理学的发展进程是一个不断追求卓越和创新的探索之旅。

通过积极引进、消化和创新,中国管理学界正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体系,并努力推动中国企业的管理实践创新。

这一进程不仅对于中国管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将对全球管理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我们期待中国管理学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更多的成果和突破,为全球管理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管理学名著百年与中国管理学创新发展在过去的百年里,管理学经历了从初步形成到蓬勃发展的历程。

众多经典著作的涌现,不仅丰富了管理学的理论体系,也为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中国管理学创新发展道路也面临诸多挑战。

本文将回顾管理学名著百年的演进过程,探讨中国管理学创新发展的现状,并从中获取启示,为中国管理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管理思想百年脉络

管理思想百年脉络

理论特点:管理从经验性走向科学化
突出贡献: 1.英国的厄威克 2.美国的古立克 The 8 Essentials of Management
Planing Organizing Staffing Directing Coordinating O Reporting Budgeting
【第二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
这一阶段又被称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阶段。 1.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 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的“霍桑试验”
2.许多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心理学家、管理学家都从事行 为科学的研究,逐步完善了人家关系理论。
马斯洛 赫茨伯格
理论特点:主要研究个体行为、团体行为、组织行为, 重 视研究人的心理、行为等的影响作用。
主要贡献: 1.引起了管理对象重心的转变 2.引起了管理方法的转变
管理科学学派(伯法) 决策理论学派(西蒙) 经验主义学派(德鲁克) 权变理论学派(卢桑斯)
理论特点:现代管理理论呈现多样化特征
【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
后现代管理理论阶段源于美国。 1957年,德鲁克出版的《未来的里程碑——关于新的后现代世界的报告》
MIT斯隆管理学院的马隆和布林约尔夫森“后现代管理”
一、管理理论的研究现状
【推论】 社会经济活动对管理理论的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组织要在变化的环境和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就必须努 力提高效率和增加效益。 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组织更好的发展,通过组织内部
资源的合理配臵,提高组织的效率,实现组织目标。
管理学作为研究组织中管理活动的科学,其研究目的就是 如何合理配臵、高效利用组织所拥有的资源,以更好地完成组 织的目标。
国际垄断资本主义
周期起迄年代
科学

《管理百年》读书笔记

《管理百年》读书笔记

《管理百年》读书笔记一、书籍整体印象。

二、各时期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1. 早期管理思想(19世纪末 - 20世纪初)- 科学管理理论(泰罗)- 主要内容:- 泰罗提出通过科学的方法来确定工作标准、选择和培训工人、实行刺激性的工资制度等。

例如,他在工厂中进行时间 - 动作研究,分析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去除不必要的动作,从而确定最有效的工作方法。

- 强调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计划部门负责制定标准和计划,工人负责执行。

- 特点:- 注重效率,以提高生产效率为核心目标。

这种思想适应了当时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需求,通过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和严格的管理控制来实现效率的提升。

- 具有一定的机械性,将工人视为“经济人”,主要关注如何通过外在的激励(如工资)来促使工人按照规定的方法工作,相对忽视了工人的社会和心理需求。

- 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 主要内容:- 法约尔提出了管理的五大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他认为管理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各种组织中的活动,无论是企业、政府还是其他机构。

- 明确了14项管理原则,如劳动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等。

这些原则为组织管理提供了基本的框架和准则。

- 特点:- 具有系统性和普遍性,与泰罗侧重于生产车间的管理不同,法约尔的理论关注整个组织的管理,从高层管理到基层管理都适用。

- 强调管理的原则性,但这些原则并不是僵化的,而是需要根据不同的组织环境和情况灵活运用。

2. 行为科学管理思想(20世纪20年代 - 20世纪中叶)- 人际关系学说(梅奥)- 主要内容:- 梅奥通过霍桑实验得出了与传统管理思想不同的结论。

他发现工人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利益而工作,社会和心理因素对工人的工作积极性有着重要影响。

- 提出了非正式组织的概念,即工人在工作中会形成一些自发的、非官方的群体关系,这些关系会影响工人的行为和工作效率。

- 特点:- 开始关注人的因素,将管理研究的重点从物和事转向了人。

战略管理的历史脉络

战略管理的历史脉络

大纲
• 战略与战略管理的界定——模棱两可的概述 战略与战略管理的界定——模棱两可的概述 —— • 十大战略流派——一个纵向的视角 十大战略流派——一个纵向的视角 —— • 一个经典的教科书结构——横截面的风景 一个经典的教科书结构——横截面的风景 —— • 回到战略管理的中心——核心思想溯源 回到战略管理的中心——核心思想溯源 ——
从战略整体的视角进行 说明, 说明,更关注如何明确 地表述战略
侧重于描述战略的制定 和执行过程,较少关注 和执行过程, 对理想的战略行为进行 描述
崇尚整合而言之,设计学派就似乎设计出一个战略制定的模型以寻求内部能 简而言之, 力和外部环境的匹配。用该派最著名的学者的话来说, 力和外部环境的匹配。用该派最著名的学者的话来说,“战略就是在 企业所处环境中能够决定其地位的机遇与限定条件之间的匹配。 企业所处环境中能够决定其地位的机遇与限定条件之间的匹配。” Chirstensen,Andrews,Hamermesh的哈佛战略教材 1982)。 的哈佛战略教材, )。“ (Chirstensen,Andrews,Hamermesh的哈佛战略教材,1982)。“建 立匹配”是设计学派的核心目标。 立匹配”是设计学派的核心目标。 • 设计学派的起源追溯到两本经典代表作:菲利浦·塞兹尼克 设计学派的起源追溯到两本经典代表作:菲利浦· (P.Selznick)1957年出版的 经营管理中的领导力》 阿尔弗雷德· 年出版的《 (P.Selznick)1957年出版的《经营管理中的领导力》、阿尔弗雷德· 钱德勒(A.Chandler)1962年出版的《战略与结构》 (A.Chandler)1962年出版的 钱德勒(A.Chandler)1962年出版的《战略与结构》。其中塞兹尼克引 入了“特色竞争力概念” competence), 入了“特色竞争力概念”(distinctive competence),钱德勒创建 战略决定结构, 了设计学派经营战略与结构相互关系的思想体系。“战略决定结构, 结构紧随战略” 结构紧随战略”。

《管理百年》 思维导图 全打开

《管理百年》 思维导图 全打开

企业再造 ...... 主要把企业看作是人组成的机器或人组成的系统。 一书。 由于技术进步 的加快,组织问题成为最重要问题。领风气的是汤姆 . 彼得斯的 在该书中,彼 得斯从传统的公司结构按照职能划分的概念中解放出来。他倡导的新组织结构的范式以没有明显的结构而著名。 被称为欧洲的杰克.韦尔奇 以其 30%规则而出名。 接管一家公司后,总部职员的30% 被解雇、 30%被调到集团其他公司、 30%分派到独立的利润中心。 强力沟通者, 一直努力保持猛烈地边个速度。 奉行变革、变革、再变革。
通用电子 GE
管理模式
时代特征
追求更多--更多的产量、更大的市场--这是 20世界的管理问题。
关键词 效率 在美西战争结 束后,针对美国军事机器的老旧问题。找到关键问题是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 他在军中发起了一系列变革。彼得.德鲁克说,这些变革是“第一次有意识、有系统地应用了管理的原则 ”。
伊莱休 .鲁特
2.重建 21世纪的公司。群策群力 3.推动大范围的质量运动。
推论是管理技能可以得到普遍的应用。 推论是管理可以被严格定义,可以教授它。管理技能可以通过教育获得。
2.他认为管理是一门具有独立规律的学科。
1981年, GE总资产 200 亿美元,总收入272.4亿美元,收益 16.5亿美元。 全世界共有员工44万,市场价值 120亿美元。 1997年,GE 总资产迅速增长到3040 亿美元,总收入达908.4亿美元。 共有约 27万名员工,令人吃惊地减少了 17万名员工。 收益达 82亿美元,公司 市场价值为全世界最高,达到 3000亿美元。
模型一 他俩创造了两种基础组织模型
克里斯 .阿基里斯 &唐纳德 . 施翁 学习型组织
纠正,从而使 组织能够执行当前的策略,并实现眼下的目标。 ” 管理者之间也形成一个学习的闭环。 模型二 《第五项修炼》 著作 彼得 .圣吉

企业战略管理论的演变历程与发展

企业战略管理论的演变历程与发展

企业战略管理论的演变历程与发展王晓宇(*****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郑州450000)摘要: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但是在各个方面趋于成熟的同时,仍然十分活跃,其原因在于战略管理在企业的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每个时期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典型特征,但其共同的特征就是都对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此分析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论述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1]。

关键词: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演变历程,发展,趋势0引言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层层深化的过程,存在奠基、鼎盛、反思、重振等几个清晰的、已经得到普遍认可的研究阶段,这些阶段共同构成了战略管理理论丰富多彩的研究领域[2]。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不少通过多元化经营形成的大产业开始出现问题,多元化的热潮也开始消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 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大,产业边界日益模糊,产业结构的稳定性日益下降,企业的竞争优势越来越难以持续。

在急剧变化的环境中, 企业如何赢得长久的竞争优势,许多战略管理学家在思考,从而促使了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3]。

1.企业战略的含义企业战略管理是整个企业管理系统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涉及企业与环境的关系、企业使命的确定、企业目标的建立、基本发展方针和竞争战略的制定等。

“战略”这个概念源于军事领域。

1965 年,美国战略学家安索夫发表了《企业战略论》,从此,“战略”这个概念就进入了企业领域。

明茨伯格提出5PS模型,以定义企业战略,即从企业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企业战略表现为一种计划,从企业过去发展历程的角度来看,企业战略表现为一种模式;从产业层次来看,企业战略表现为一种定位;从企业内部来看,企业战略又表现为一种观念;从企业竞争的角度看,企业战略则表现为一种计谋5PS模型从5种不同而又比较重要的角度说明了企业战略的含义与价值[4]。

2.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历程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间经历了繁荣、衰落和重振的阶段;逐渐成为企业管理学中的重要名词和重要的研究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界的福音
2.主要思想及贡献
◆核心竞争力,将企业竞争战略提高到新的层次,即为为了而竞争。 ◆竞争未来 ◆战略意图:方向的感觉、发现的感觉、命运的感觉 ◆管理创新 ◆穷人的财富
亨利.明茨伯格
1.人物简介
2.主要思想及贡献
◆关于经理工作角色 ◆关于战略管理
说明性学派
描述性学派
◆关于管理教育
• 设计学派:
《公司战略》《企业战略》《美国制造企业的并
购行为》《战略管理概念》《从战略规划到战略
管理》《战略管理》《导入战略管理》
关键词:战略管理、协同、PEST分析框架、差距分
析、安索夫矩阵、市场渗透、市场开发、产品开发、 多元化经营、安索夫范式
阿尔弗雷德.D.钱德勒 1918-2007
1.人物简介
2.主要思想及贡献
• 从80年代中期到目前为止,是战略管理研究转折 期,战略研究围绕企竞争优势展开,提出了基 于资源、基于能力、基于知识等崭新观点,并对 战略联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上述各阶段的发展 过程如表1-1所示。
表1—1 战略研究理论的演进过程(1)
发展阶段 萌芽期(30年代末-60年代中)
奠基期(60年中到70 年代初期)
大前研一 1943-
1.人物简介
战略先生 日本战略
之父
2.主要思想及贡献 ◆全球化战略五个阶段 ◆总结出日本式竞争战略的四个显著特点
◆ M型社会 ◆提出了四种战略方法与四个战略面向
◆战略三角
◆中国经济研究及预测
加里.哈默尔 1954C.K. 普拉哈拉德 1942-2010
1.人物简介
普拉哈拉德 是哈默尔的 老师,二人 的相遇被称 为管理思想
罗伯特.S.卡普兰 1940戴维.P.诺顿
1.人物简介
平衡计分卡创 始人
2.主要思想及贡献
提出一种新的绩效评价体系——平衡计分卡BSC, 主要关注战略实施和运营管理,重点是如何通过成 本管理和绩效管理系统,让公司成功实施战略和实 现卓越运营。
第一章 企业管理概述
学习要点:
• 战略的定义、特征和结构 • 战略管理的基本概念 • 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与主要流派
企业战略管理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思想百年脉络图
伊戈尔.安索夫 1918-2002
战略管理鼻 祖,被誉称
为战略管理
1.人物简介
之父。
PEST分析框架
2.主要思想及贡献
协同与战略决策模型 2+2≥4 多元化战略
安索夫矩阵
伊戈尔.安索夫 1918-2002
战略管理鼻 祖,被誉称
3.主要著述
为战略管理 之父。
探索期(70年代初期 到80年代初期)
争鸣与反思期(80年 代初期到80年代末)
代表人物作及著作
主要特征或贡献
巴纳德:《经理的职能》(1938)
首次在企业管理中引入战略思想,
• 企业家学派

钱德勒和安德鲁 斯 SWOT分析

认知学派
• 计划学派
• 学习学派
– 安索夫
• 定位学派
– 波特
• 权力学派 • 文化学派 • 环境学派
结构性学派 • 结构学派
金伟灿 + 勒妮.莫博涅
1.人物简介
2.主要思想及贡献
两人合著《蓝 海战略》,而 且是价值创新 网络VIN的缔 造者,曾获艾 德瑞吉·海恩 斯奖
• 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是战略理论研究的 奠基期。在这一阶段中,战略研究主要集中在战 略的概念与构成要素等理论问题上。1965年,安 索夫发表《企业战略论》,对企业成长的基本原 理、理论和程序进行了研究,初步形成了企业战 略管理研究的理论框架。
• 从70年代初期至80年代初期,是战略理论研究的 探索期,这一时期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战略管理。 安索夫的《从战略计划走向战略管理》(1976年) 和《战略管理论》(1979年)突出地反映了战略 管理理论研究的发展。
• 从80年代是战略管理研究的争鸣与反思期。随着 80年代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战略研究学者 认识到必须更新70年代形成的战略管理模式,从 过分重视企业中物的要素和过分理性化的研究方 法转变为重视企业中人的因素、文化因素和非理 性因素,重视研究方法的方向性和有效性,进而 导致非主流学派的迅速崛起。
现在两种观点逐 渐融合,将咨询 与执行两环节统
一起来。
麦肯锡为代表的咨询公司门派,
他们的理念是:做咨询一定不要 过多插手客户的内部事务。
咨询业的先驱时代格局已经形成: 麦肯锡、波士顿和贝恩并列为传统 三大咨询公司。
迈克尔.E.波特 1947-
1.人物简介
世界管理思想 界“活着的传
奇”
2.主要思想及贡献
首创并系统论述了SWOT分析 法,把公司战略提升为了管 理咨询业中的一个专业领域。
布鲁斯.亨德森 1915-1992 BCG创始

1.人物简介
2.主要思想及贡献
波士顿矩阵
经验曲线
三四规则矩阵
补充:咨询史上两大门派
另一派则以贝恩为代表,他们坚持的理 念是:咨询与实施并行,提倡与客户建 立长期联系的“关系咨询法”,以便于 帮助客户实施该公司制定的策略。
事业部制—“钱德 勒”命题。企业战 略的出发点是要适 应环境。
企业的管理革命: 看得见的手
开创出企业 史(商业史)
而著称。
比较研究美国、 英国和德国资 本主义制度, 企业发展的第 一推动力来自 于企业作为一 个整体的组织 能力。
肯尼思.R.安德鲁斯 1916-2005
1.人物简介
2.主要思想及贡献
企业战略的定义、特征与结构
战略管理的基本概念
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的演变
• 现代意义上的战略管理思想,最早出现在美国经 济学家巴纳德的代表作《经理的职能》一书中 (1938年),巴纳德运用战略的思想对企业各种 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分析,首开 企业经营战略研究之先河。
• 1962年,美国经营史学家钱德勒发表了《战略与 结构:工业企业史的考证》,尽管他没有对企业 战略本身进行具体分析,但却为企业战略管理研 究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基础。据此,我们可以认 为自30年代末期至60年代初期是企业战略管理研 究的萌芽期。
最有影响力的 竞争三部曲: 竞争战略、竞 争优势、国家 竞争优势,被 誉称为竞争战
略之父
迈克尔.E.波特 1947-
2.主要思想及贡献
五力模型
竞争战略 之父
三种基本竞争战略
迈克尔.E.波特 1947-
2.主要思想及贡献 价值链分析框架
竞争战略 之父
钻石模型
产业集群理论
产业集群的概念 不同产业集 群的纵深程度和复杂性相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