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中文版PPT第八版第二章)
国际经济学第二章要素禀赋与国际贸易

要素禀赋理论的发展历程
亚当·斯密
在《国富论》中提出了劳动分工和自由贸易的理 论,奠定了要素禀赋理论的基础。
赫克歇尔和俄林
在20世纪初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一个国家 的要素禀赋决定了其生产不同商品的成本和效率 ,进而影响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和劣势。
大卫·李嘉图
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优势 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应该集中生产其成本相对较 低的商品,并通过国际贸易获得最大的利益。
02 要素禀赋与国际贸易实践
CHAPTER
要素禀赋与国际贸易模式
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国家间的要素禀赋差异是导致国际贸易 发生的主要原因。根据该理论,一个国家会出口那些需要密 集使用其丰裕要素来生产的商品,而进口那些需要密集使用 其稀缺要素来生产的商品。
例如,如果一个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那么它可能会 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如服装和玩具,并从其他国家进口资 本密集型商品,如机器设备和高端技术产品。
要素禀赋理论与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的发展对传统要素禀赋理论提出了挑战,如何将 数字要素纳入要素禀赋理论框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谢谢
THANKS
较优势。
国际贸易的动因是生产要素价格 的国际差异,即所谓的“要素价
格均等化”定理。
要素禀赋理论的推论
国际贸易可以导致每个国家专业化生产和出口其相对富裕的生产要素密集的商品, 进口其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密集的商品。
国际贸易可以导致各国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化。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国际贸易可以使每个国家都获得比较优势,实现全球福利最大 化。
国际经济学第二章要素禀赋与 国际贸易
目录
CONTENTS
• 要素禀赋与国际贸易概述 • 要素禀赋与国际贸易实践 • 要素禀赋理论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国际经济学课件中文版(克鲁格曼教材)

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发展,即使一国在所 有产品的生产上都没有绝对优势 ,仍可通过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 产品并从贸易中获益。
要素禀赋理论
赫克歇尔-俄林提出,各国应出口 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 ,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生产 的产品。
新古典贸易理论
贸易条件
新古典贸易理论关注贸易条件的变化,即一国出口商品相对于进口 商品的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化会影响一国的福利水平。
该理论认为投资者会根据不同国家资产的风险和收益特性 来构建国际投资组合,以实现风险和收益的最优平衡。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理论
该理论强调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是为了利用不同国家的 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通过跨国经营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理论
该理论认为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一体化程度的提高 ,国际资本流动将越来越频繁和复杂,对各国经济的影响也将
反全球化的原因
经济不平等、文化冲突、环境破坏和恐怖主义等。
反全球化的影响
引发贸易保护主义、阻碍国际经济合作、导致全球经济不稳定等。
06
CATALOGUE
中国在国际经济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经历了 快速增长,成为全球贸易大国。
利率平价理论
该理论认为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变动应该等于两国利率之间的差异,即投资者在两国之 间进行套利活动所要求的汇率风险溢价。
国际收支理论
该理论认为汇率的变动取决于两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即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了汇率 的水平。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弹性分析法
该理论强调货币贬值可以通过改变进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但要求进出口需求对价格变动具有足 够的弹性。
国际经济学(中文版)克鲁格曼第八版PPT

货币危机理论
该理论认为,货币危机是由于固定汇率制度下的投机攻击或政 府政策失误导致的汇率剧烈波动。货币危机通常表现为本币大
幅贬值和外汇储备流失。
04
国际经济关系
国际贸易政策
关税政策
通过征收关税来限制或鼓励进口,保护国内产业 或增加财政收入。
非关税壁垒
包括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技术性贸易壁垒等, 限制进口以保护国内市场和产业。
该理论认为,货币政策对国际资本流 动具有重要影响。例如,一国实施紧 缩性货币政策可能导致国内利率上升 ,从而吸引外国资本流入。
国际金融危机理论
金融脆弱性理论
该理论认为,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是引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 因。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问题可能导致金融体
系的崩溃。
债务危机理论
该理论认为,债务国的债务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可能引发债务 危机。债务危机通常表现为债务国无法按期偿还债务本息,进
02
国际贸易理论
古典贸易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提出,各国应专注于生产具 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通过贸易交换 获取其他产品。
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发展,即使一国在所有产 品的生产上都没有绝对优势,仍可通 过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从贸易 中获益。
新古典贸易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
赫克歇尔-俄林提出,各国应出口密 集使用其相对充裕要素生产的产品, 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稀缺要素生产的 产品。
贸易自由化政策
通过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国际贸易自由 化,推动全球经济发展。
国际金融政策
汇率政策
通过调整汇率水平或干预外汇市场,影响国际收支平 衡和国内经济稳定。
国际储备政策
国际经济学(上)-国际贸易部分第八版—第二章讲解

按照当年价格计算,全世界在2008年生产了大约50万亿 美元的产品与服务。其中,超过30%是由国际贸易完成的,即 产品和服务的世界贸易额超过了16万亿美元,并且这种势头 仍在上升。
研究国际贸易伊始,首先回答“谁与谁进行贸易?” 先 从谁和谁贸易的问题开始,引力模型不仅能够解释两国间贸易 量的大小,而且能够说明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中仍然制约国际贸 易发展的障碍因素。基于这两点,就能够直观地理解两国间的 贸易联系。
国生产的产品和服务。 假定:如果世界支出的25%被用于
购买美国产品,那么其原因就在于世界上的每一个 人都用其25%的个人收入去购买美国生产的产品和 服务。
虚拟世界中的支出比例和各国的GDP
Hale Waihona Puke 国家 各国占世界支出的比例(%) GDP(万亿美元)
A
40
4
B
40
4
C
10
1
D
10
1
设想一个由四个国家组成的虚拟世界,这四个国家分别称为国家A, B, C,D。假设其中的A,B是两个大经济体,各占这个世界支出 的40%,C, D是两个小经济体,各占这个世界支出的10%。同时,
贸易引力模型蕴含的内在逻辑---考 虑距离因素
为什么美国的邻国与美国的贸易量远胜过美国的欧洲贸易 伙伴与美国的贸易量呢?
加拿大和墨西哥是美国的邻居。所有估计出来的引力模型 都表明两国距离对贸易有负的效应。典型的估计是两国距离每 增加1%,则两国的贸易量要降低0.7%-1%。
下降幅度部分地体现为产品和服务运输成本增加的幅度。 经济学家认为起关键作用的是一些非具体的因素:当两国的关系 密切时,贸易就大量增加,而且两国的距离变长会使得双方关 系的密切程度降低。
国际经济学(中文版)-克鲁格曼-第八版-PPT课件

值链切片、生产的非地方化、外包、代工和全球价值链等。
.
13
图 2-5: 自1830年以来的国际贸易的上升 、下降、再上升
Source: Richard E. Baldwin and Phillipe Martin, “Two Waves of Globalization: Superficial Similarities, Fundamental Differences,” in Horst Siebert, ed., Globalization and Labor (Tubingen: Mohr, 1999).
爱尔兰:文化的亲和性、跨国公司
荷兰和比利时:地理位置和运输成 本
.
8
图 2-3: 经济体的规模及其 与美国的贸易量
Source: U.S. Deparment of Commerce, European Commission
.
9
贸易障碍:距离、壁垒和疆界பைடு நூலகம்
距离对贸易的影响为负 运输成本增加 非具体的因素:拜访客户、文化习俗等
Source: J. Bradford Jensen and Lori G. Kletzer, “Tradable Services: Understanding the Scope and Impact of Services Outsourcing,” Peterson Institute of Economics Working Paper 5-09, May 2005
AYi
Yj Dij
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两国间的贸易规模和两国的GDP成正比,与两国间
的距离成反比。
引力模型的内在逻辑
➢ 大的经济体由于收入高,因而大量进口产品;
国际经济学课件 第二章 比较优势

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 18 世纪中叶,是在批判重商主 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亚当· 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 大卫·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古典贸易理论从劳动生产率的角 度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结构和利益分配。通过本部分 内容的学习,你可以了解:
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 斯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绝对优势贸易模型; 大卫·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
保罗.萨缪尔森
保罗.克鲁格曼
1.两种或两种以上要 素投入 2.边际成本递增 3.商品和要素市场完 全竞争 4.固定规模报酬 1.生产具有规模经济 2.不完全竞争的商品 市场 3.竞争的要素市场
资源禀赋 不同
生产规模 不同 生产技术的 不同阶段
雷蒙.弗农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学说综述:思想与理论的同步变迁
关键假设
1.劳动是唯一的要素投入 2.固定的产品边际成本 3.商品和要素市场完全竞争 4.固定规模报酬(无规模经 济) 5.不考虑需求
决定贸易模 式的因素
绝对劳动生产率 差差异(技术) 相对劳动生产率 差差异(技术)
新古 H-O模型 典贸 易理 要素均 论 等原理 当代 贸易 理论 模型
规模经 济贸易 模型 产品周 期贸易 模型
2.1
重商主义的贸易思想
2.2
2.3 2.4
绝对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相互需求原理(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
本章节的几个理论都关注于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the basic questions that we seek to answer in this chapter are:
What is the basis for trade(贸易基础)? What are the gains from trade(贸易所得)? What is the pattern of trade(贸易模式)?
国际经济学课件第二章新贸易理论

国际经济学课件第⼆章新贸易理论第⼆章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产业内国际贸易)偏好——重叠需求理论产品的⽣命周期理论规模经济国际贸易不完全竞争新贸易理论产⽣的时代背景根据关贸总协定(GATT)及世贸组织(WTO)的统计资料,⾃20世纪60年代以来,约2/3甚⾄更多的世界贸易是发⽣在技术、资源和偏好均⽐较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重则不⾜1/3。
新贸易产⽣的理论背景绝⼤多数国际贸易量在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之间进⾏,⽽且⼤部分贸易具有在同⼀产业内进⾏的性质,甚⾄还出现相同产品的互相买卖。
这些都是要素禀赋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所⽆法解释的。
新贸易理论的产⽣70年代中期,格鲁贝尔、劳艾德、克鲁格曼等⼈进⼀步系统地阐述了产业内国际贸易理论,并指出产业内贸易发⽣的主要依据是产品的异质性(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需求偏好。
所谓产业内贸易,是指⼀国同时存在着进⼝和出⼝同类产品的贸易活动,或者说贸易两国彼此买卖着同⼀产业所⽣产的产品。
同类产品指那些消费上能够互相替代⽽⽣产上⼜投⼊相近或相似的⽣产要素的产品,它还有同质和异质的区分。
同质产品:性质完全⼀致因⽽能够完全相互替代的产品,如同样的⽔果、砖等。
国际贸易交易同质产品的原因:1、运输成本(靠近原材料地)2、季节性问题(⽔果)3、经济合作需要(海峡两岸的农产品)异质产品:指不能完全互相替代的产品。
垂直差异:产品的质量不同(⽐如特殊的⽣产⼯艺所致)。
⽔平差异:质量相同,特征不同(颜⾊、款式、性能、售后服务)。
同质产品贸易只要加⼊运输成本等⼀类因素的分析,都仍然能⽤赫⼀俄学说加以说明。
因此,异质产品贸易分析是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
政府政策:政府授予的垄断地位(专利)对进⼊的限制(许可证);信息:潜在竞争者缺乏技术信息会阻碍它们的进⼊(可⼝可乐);消费者缺乏新进⼊的产品的信息使他们对购买新产品没有积极性(361)规模经济:对⾃然垄断⽽⾔,规模经济使⼀个⾏业只有⼀家⼚商是最有效率的。
国际经济学-第二章

x p x p 1 w a a a y y
结论:参与国际分工,即只专业化生产具有比较优 势的产品,比自己两种产品都生产更合算。
a
a
五、比较优势理论的扩展
1、引入货币经济的比较优势: 三个变量的转换: 物物交换下用劳动时间表示的产品成本及价格, 现用货币额来表示。 成本现在等于单位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乘以货 币工资率。 两种商品的国际交换比率,既以各自国内价格 为基础,又受两国货币间汇率约束。
葡萄酒/毛尼=0.89 毛尼/葡萄酒=1.125
(劳动小时/单位)(劳动小时/单位)
英国
120
100
90
英/葡=1.1 葡/英= 0.9
葡萄牙 80
英/葡=1.5 葡/英=0.67
相对劳动生产率的比较优势: 一国某种产品的 相对劳动生产率高于他国同一产品的相对劳动 生产率。 相对成本的比较优势 :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相 对成本低于别国生产同一产品的相对成本。 机会成本的比较优势: 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机 会成本低于别国生产同样产品的相对成本。
第2章
比较优势理论
一、从重商主义到绝对优势理论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是在中世纪晚期,近代资本 主义萌芽时期,欧洲商业迅速发展时期( 1500—1800 ) 产生的一种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思想与经济政策 混合。 《新帕》:重商主义是“大约从 1500 年到 1800 年间简单 连贯的欧洲经济思想史和国民经济政策史的漫长篇章。” 主要形式:货币差额论和贸易差额论。 基本观点: --金银=财富,一国国力取决于它所拥有的贵金属,国际贸 易是取得贵金属的最重要途径; --增加国民财富的贸易政策,应是多卖少买乃至不买,或曰 保持贸易顺差的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力模型的应用:寻找反例
荷兰和比利时:地理位置和运输成 本 莱茵河与鲁尔地区 鹿特丹和安特 卫普
图 2-3: 经济体的规模及其 与美国的贸易量
Source: U.S. Deparment of Commerce, European Commission
2-13
贸易障碍:距离、壁垒和疆界
mountain barriers make transportation and trade easier.
2-15
The Gravity Model (cont.)
跨国公司(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corporations spread across different nations import and export many goods between their divisions.
未来服务贸易比重会上升。
图 2-6: 2005年世界贸易构成
Sourc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2-21
图 2-7: 发展中国家出口构成的变化
Source: United Nations Council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2-22
正在演变的世界贸易模式:
距离对贸易的影响为负 运输成本增加 非具体的因素:拜访客户、文化习俗等 贸易协定可以促进关系,降低距离的负面影响, 但是国内贸易总是大于国际贸易? 疆界对贸易的影响为负 汇率 国内贸易大于国际贸易
The Gravity Model
除规模外影响贸易的因素:
距离:Distance between markets influences
家庭收入指数 (美国平均水准=100) 犹太人 172 全体美国人 100 日本人 132 菲律宾人 99 波兰人 115 西印度群岛人 94 中国人 112 墨西哥人 76 意大利人 112 波多黎各人 63 法国人 107 黑人 62 盎格鲁萨克逊人 107 印第安人 60 爱尔 兰人 103 资料来源:美国人口调查局和全国犹太 人口普查协会
爱尔兰人
在爱尔兰人当中,甚至是鼎鼎大名的肯尼迪 家庭,当年发迹也是缓慢的。第一代肯尼迪 于 1848 年由爱尔兰抵美,直到去世,一直 是个劳工。他的儿子有起色,家境转好,以 至能将第三代肯尼迪 送去读大学。这位就 是约瑟夫·肯尼迪,成了大富翁,从而使得 第四代的约翰·肯尼迪当上总统, 并在后来 变成美国政治上一位悲剧性的传奇式人物。 爱尔兰人在政界、金融、工会领导、体育和 新闻方面,是一马当先,
引力模型的内在逻辑
大的经济体由于收入高,因而大量进口产品; 大的经济体可以生产更多的产品,因而更能满足其他 国家的需求,出口大量产品。
表2-1 虚拟世界中的支出比例和各国的GDP
国家 A B C D 各国占世界支出的比例(%) 40 40 10 10 GDP(万亿美元) 4 4 1 1
表2-2 各国的出口量(万亿美元)
2-18
产品和商业服务出口额占世界 GDP比重
见WTO的World Trade Report 2013 P25 图1.3 近几十年来,世界贸易额占全球总产出 的比例大幅增加 见WTO的World Trade Report 2013 界贸易模式:
人们交换什么产品? 工业制成品是主导,发达国家初级品占比下降; 发展中国家也不例外,
4.
Today, most trade is in manufactured goods, while historically agricultural and mineral products made up most of trade. 虽然贸易模式发展了,但是基本的经济原理依然 可行,首先用李嘉图的贸易模型来解释贸易产生 的原因。
Modern transpor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have increased trade, but political factors have influenced trade more in history.
2.
2-25
Summary (cont.)
3. Besides size and distance; culture, geography,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the existence of borders influence trade.
疆界(Borders): crossing borders involves
formalities that take time and perhaps monetary costs like tariffs.
These implicit and explicit costs reduce trade. The existence of borders may also indicate the existence of different languages (see 2) or different currencies, either of which may impede trade more.
文化(Cultural affinity): if two countries have
cultural ties, it is likely that they also have strong economic ties.
地理(Geography): ocean harbors and a lack of
服务外包
传统的服务贸易:运费、保费和旅游收入 现代信息技术导致新的贸易形式:呼叫中心,信息咨询 等 对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中出现的生产垂直分割现象,存在不同 的术语:垂直专业化、多阶段生产、产品内分工、竞合关系、 国际生产分割、生产非一体化、全球生产分享、价值链切片、 生产的非地方化、外包、代工和全球价值链等。 哪些服务产业可以实现远距离贸易? 发展趋势:初级产品——制成品——服务
图2-8: 可贸易产业的就业比重
Source: J. Bradford Jensen and Lori G. Kletzer, “Tradable Services: Understanding the Scope and Impact of Services Outsourcing,” Peterson Institute of Economics Working Paper 5-09, May 2005
进口国
A B
A
-1.6
B
1.6 --
C
0.4 0.4
D
0.4 0.4
C
D
0.4
0.4
0.4
0.4
-0.1
0.1
--
更具一般性的引力模型:
Tij A Yi
a
Yj
b c
Dij
引力模型的应用:寻找反例
爱尔兰:文化的亲和性、跨国公司 参见《美国种族简史》第二章爱尔兰人 爱尔兰共和国第一人总统出生在纽约的布鲁克 林 美国没有多数名族,最大的少数民族人口比重 不超过50%,主要人群是德裔、爱尔兰、英 裔、犹太、意大利、南美后裔、黑人;而华裔 或者亚裔不超过1%,当然,白人大约80%
Source: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2-3
图 2-2: 欧洲经济体规模 及其与美国贸易的价值
Source: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European Commission
2-4
谁和谁贸易
规模问题:引力模型
万有引力定理:两个物体间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 量成正比,与物体间的距离成反比。 Yj Tij A Yi 引力模型: Dij 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两国间的贸易规模和两国的GDP成正比,与两国间 的距离成反比。
2-16
正在演变的世界贸易模式:
现代化运输和通讯让世界变小了吗? 政治的力量可以超过技术进步的力量 两次世界大战与大萧条严重制约了国际贸易的比重
图 2-5: 自1830年以来的国际贸易的上升 、下降、再上升
Source: Richard E. Baldwin and Phillipe Martin, “Two Waves of Globalization: Superficial Similarities, Fundamental Differences,” in Horst Siebert, ed., Globalization and Labor (Tubingen: Mohr, 1999).
transportation costs and therefore the cost of imports and exports.
Distance may also influence personal contact and communication, which may influence trade.
2-24
Summary
1.
The gravity model predicts that the volume of trade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GDP of each trading partner and is inversely related to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m.
第二章 世界贸易概览
本章简介
谁和谁贸易
规模问题:引力模型 引力模型的内在逻辑 引力模型的应用:寻找反例 贸易障碍:距离、壁垒和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