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经典教案5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经典教案5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经典教案1《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学会“莫、腊、浑、疑”等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体会诗人的心境。
2、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音韵美。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音韵美。
【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题西林壁》)【教学过程】一、复习《望庐山瀑布》,理解诗题1、导语:一年级时,我们已经学了《望庐山瀑布》,大家一起来背诵。
今天,我们学习另一首写庐山的古诗,诗人苏轼所写的《题西林壁》。
板书课题,读诗题。
2、理解诗题。
自读课文中1、2两条注解,读读诗题的意思(苏轼游庐山时在西林寺墙壁上写的一首诗)二、吟读诗句,理解诗意1、教师范读,让学生听清吟诗的节奏,初步感知诗人的心情。
2、自由吟诗,读准字音,把握吟诗的节奏。
3、学生试说自己已经读懂的诗句的意思,或提出不理解的。
4、理解前两句。
找出诗句中表示方位、角度的词(“横”、“侧”、“远”、“近”、“高”、“低”)。
再出示“岭”和“峰”。
给它们组成不同的词语:山岭、峻岭、高峰、奇峰、山峰……读读前两句诗,告诉我们什么试看说一说。
读后两句诗,告诉我们什么试着说一说。
师归纳:上学期,我们学过《画杨桃》这篇课文,你还记得其中老师说的话吗(……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就不同。
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五角星)庐山是那么雄奇壮观,千姿百态,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每一回看到的景象却不一样;横着看,连绵不断的峻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近处看,从高处看、低处看……看到山的形状、姿态却不一样。
有感情地齐读前两句。
5、理解后两句。
读一读,比一比,前两句与后两句内容上有什么不同(前两句写看到的景象,后两句写自己的感受)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诗人这样多次、多角度地看庐山却为什么会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教师小结: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觉得没有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身在庐山中。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复习第三单元所学内容,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2.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4.引导学生热爱语文,培养学生的文字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复习第三单元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让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朗读课文。
三、教学内容1.复习第三单元课文《世界真奇妙》。
2.巩固词语《世界,真实,奇, 妙,钟声,声音,海鸟,云彩,戴,毛衣,奇妙》的写法和意义。
3.通过朗读和分组表演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四、教学安排1.第一部分(15分钟):复习重点词语和句子。
–讲解并复习生词:《世界,真实,奇, 妙,钟声,声音,海鸟,云彩,戴,毛衣,奇妙》。
–教师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跟读。
2.第二部分(20分钟):分组表演课文。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段课文进行表演。
–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第三部分(15分钟):讨论和总结。
–对课文内容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的收获和进步。
五、板书内容1.重点词语:世界,真实,奇, 妙,钟声,声音,海鸟,云彩,戴,毛衣,奇妙。
2.本节课重点:复习第三单元《世界真奇妙》课文内容。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生对第三单元的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词语的意义也更加清晰。
分组表演的形式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多采用这种互动的形式,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5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5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1《卖木雕的少年》一、教学目标识记: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理解:学生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__人民的友谊。
运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培养:经历对语言的品质、朗读,通过讨论交流,熟悉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来刻画心理活动的方法。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了解非洲人民同__人民的友谊。
2、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
3、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三、所用媒体作用1、创设情境,学生感受“南非”与__在地理位置上的遥远,与南非人民与__人民深厚的友谊形成对比,从而导入本课。
2、课件出示探究学习的核心问题:我们来找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的句子,并想象他当时的想法。
3、课件出示游戏,巩固字词与课文内容。
四、课时安排本课教学: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认识本课11个认读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本课词语。
2、读通课文,整体感悟课文内容。
3、教学过程(略)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回顾课文,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__人民的友谊。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1、课件出示世界地图,显示:非洲与__的距离。
2、我们看到非洲与__地理位置上有距离,但非洲人民与__人民的友谊非常深厚,现在,大家和我就走进《卖木雕的少年》一课,去感受这种友谊。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2《五彩池》教学要求:1、了解五彩池的奇特景观,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
2、了解每段落之间的联系并划分段落。
3、学习12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二、三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和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教具准备:风景图、幻灯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布置预习。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去过哪些地方?2、提出预习要求:轻声把课文朗读几遍,做到读正确、流利。
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精选8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精选8篇)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篇1一、复习目的1. 带领学生梳理整册教材,复习基础知识,进一步理解重、难点,在原有的基础上,加深理解,巩固知识。
2. 查漏补缺,提优补差,使所有学生通过复习都能有所收获。
二、复习重点1. 从汉语拼音入手,正确认读、默写学过的词语,掌握一部分多音字的读音和组词,掌握拼音的标调规则,能正确区别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
2. 熟练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以及练习中的读读背背和成语。
3. 根据每个单元的训练类型进行训练讲解,使学生正确掌握,灵活运用。
4. 加强阅读训练,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5. 指导学生写好作文。
要求:认真审题,正确选材,叙事完整,条理清楚。
三、复习方法1. 单元复习和分类(写字、习作、阅读)相结合,两线交叉进行。
2. 采用竞赛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定期评选“复习之星”。
3. 每天对复习内容检测、评价及时总结。
四、复习具体安排:(略)五、复习注意的问题1. 采用多种形式,避免题海战术;2. 注重基础知识,提升学困生的的学习积极性;3. 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学困生,课堂上采取“1+1”的方式(成绩优秀的学生帮助学困生)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4. 争取家长的配合,针对学生薄弱环节加强复习;5. 劳逸结合,注意学生复习期间心理疏导,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充满兴趣。
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篇2一、教材的基本结构本册教材分组编排,全册共分8组,每组包括#四年级#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8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
其中第三组(中外童话)和第七组(成长的故事)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使这两组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二、复习内容安排本册要求认识200字,会写200字。
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
四年级语文复习教案(上册)

四年级语文复习教案(上册)第一章:拼音复习一、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拼音知识的掌握。
2. 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流利朗读课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拼音表的复习。
2. 重点声母、韵母、音节的复习。
3. 拼音书写规范的复习。
三、教学步骤:1.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拼音表,巩固声母、韵母、音节的对应关系。
2. 学生练习准确认读拼音,教师及时纠正发音错误。
3. 教师挑选一些重点生字,让学生正确拼读,并注意声调、声母、韵母的准确发音。
4. 学生进行拼音书写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书写错误。
四、作业布置:1. 回家后复习拼音表,准确拼读声母、韵母、音节。
2. 练习书写拼音,注意书写规范。
第二章:生字词复习一、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课文生字词的掌握。
2. 提高学生准确认读生字词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词汇积累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复习。
2. 重点生字词的音、形、意的复习。
3. 生字词书写规范的复习。
三、教学步骤:1.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注意纠正发音错误。
2. 学生练习准确认读生字词,教师及时反馈并进行讲解。
3. 教师挑选一些重点生字词,让学生进行书写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书写错误。
四、作业布置:1. 回家后复习课文生字词,准确拼读、书写。
2. 积累新的词汇,进行生字词卡片制作。
第三章:句子复习一、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句子知识的掌握。
2. 提高学生准确理解和运用句子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流利朗读句子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句子类型的复习。
2. 句子成分的复习。
3. 句子结构的复习。
三、教学步骤:1.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句子类型,如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
2. 学生练习准确理解和运用不同类型的句子,教师及时反馈并进行讲解。
3. 教师挑选一些句子,让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四、作业布置:1. 回家后复习句子类型和句子成分,理解句子的构成。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复习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回顾巩固课文知识,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第八单元所学内容;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课文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复习课文中重要内容,包括生字词、课文主旨等;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课后拓展。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文中主旨,深化对课文的理解;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准备1.复习教材:《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教学课件:准备课件PPT,包括课文内容、生字词、重点内容等; 3.黑板:备好粉笔,用于课堂板书; 4.教具:准备课堂所需的教具,如单词卡、图片卡等。
五、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5分钟)•老师简单回顾一下第八单元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迅速回忆起课文内容。
2.课文学习(25分钟)•师生共同朗读课文,学生读一段,老师读一段,强化学生对课文的记忆;•老师讲解生字词及重点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要点;•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课文延伸(15分钟)•老师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拓展学生的思维;•学生自由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体会和感悟。
4.课堂小结(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内容;•师生共同完成一篇课文总结,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本节复习课内容在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思维能力和学生表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
但在课堂掌控和学生互动方面还需要不断提高,下节课在设计教学内容时,继续注重增加课堂互动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以上就是本次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复习课教案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复习课文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通用5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通用5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通用5篇)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11、写一个你喜欢的动物。
2、可以写它的外形、脾气等特点,也可以写它怎样捕食、怎样嬉戏、怎样休息等习性,还可以写和它之间发生的事情。
3、要按一定的顺序写,写出对它的喜爱。
4、写完后要多读几遍,认真修改。
课前准备1、观察自己喜爱的小动物。
2、收集、积累查找有关动物的资料。
3、动物头饰若干、《动物世界》录像资料。
《动物狂欢节》音乐。
教学重难点1、按一定的顺序写。
2、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发兴趣1、谈话。
同学们,我们刚学了几篇与动物有关的课文,那爱子情深的麻雀、古怪的猫、可爱的雪猴、善解人意的小鸟,在作者的笔下是那样的生动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动物世界》,去看看那些人类的朋友们过的怎么样。
(播放录像《动物世界》)2、启发。
《动物世界》的录像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畅谈感受)播放“动物世界”录像,引入新课。
3、提问:动物世界里的动物有趣吗?有哪些动物,它们长得什么样子?小结:同学们介绍了录像里的这么多小动物,现在大家将课前看到的动物也说给大家听一听。
二、学生自愿结合,小组练说。
1、喜爱同一种小动物的学生自愿结成小组,讲自己喜欢什么小动物,再讲它的外形,生活习性、与人类的关系和用处等。
(讨论中鼓励学生质疑,特别是对某种小动物不太了解同学,可以向喜欢这种小动物的同学咨询。
)2、各小组推荐成员,讲一讲喜欢的小动物。
(①说说动物的外形。
如眼睛、耳朵各有什么特点?②说说各种动物的叫声有什么不同?③说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作用。
)三、摆设擂台,分组交流1、抓住特征、指导描述。
2、每组推选两名代表上台交流,学生相互评议,教师相机点拨。
(1)外形主要讲:身子、头、耳朵、鼻子、眼睛、嘴、舌头、脖子、尾巴、腿等。
(2)说说动物的脾气、活动情况(如捕食、嬉戏、休息的情况)。
(3)还可以写你和它之间发生的事情。
语文四年级上册复习课教案五篇

语文四年级上册复习课教案五篇利用教案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四年级教案《大自然的启示》教学目标:1、自主合作探究文章的主旨。
2、体会文章的优美的语言表达的意境与深刻的寓意的关系,了解本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特点。
德育目标:联系自然与生活,获得启示,丰富思想,感受人生。
教学重点:对深刻而富有哲理的启示的理解。
教学难点:体会景与意的对应关系。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自制课件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我们生活在一年的四季中,春的勃发,夏的热烈,秋的成熟,冬的冷峻,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大自然的五色斑斓,一切生命才如此丰富,生活才有了意义而显得精彩。
散文《春》让我感受到大自然焕发的勃勃生机和无穷生命力,给人精神上的愉悦与激励。
《夏之绝句》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与生命之美是瞬间的,脆弱的,只有我们让自己浮躁的心平静下来,关注大自然,才能发现美,才能体会到生活之美。
《夏天的旋律》和《唐宋诗中的物候》告诉我们,古人从大自然的观察中悟出了物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还能借物抒情,表达自己的情感。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所写的《大自然的启示》,看看一个外国人又从大自然获得了那些启示。
(开篇激趣,让学生对大自然的感受更深刻一些,为理解本文的深刻的寓意作铺垫。
利用本单元的前几篇学过文章,从启示这个角度总结一下,可以达到“温故而知新”,并顺利地过度到本文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读中说品㈠初读文章⑴检查预习,梳理字词⑵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或听配乐朗诵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文章的意思或感情⑶学生读后自由说说文本的内容要求:不看书,用自己的话概述或用课文中的重要句子复述:语言通顺,意思连贯。
(学生初读课文,读出感情,说出大意,加强对文本的理解的力度,为下一步打好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第一单元主题:“自然奇观”展现大自然的神奇,边读边想象,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
第一课《观潮》1、读课文,记生字。
注意“蒙、雾、昂、贯”的写法,注意多音字的读音:薄,号,度、称了解课文大意:课文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到近、奔腾而去的全过程,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奇观”指的是什么?你从课文哪些词句感受到了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2、第3.4自然段重点朗读,要求背诵的。
是从远到近的顺序写的,先闻其声,再观其形,思其序。
大潮来之前,钱塘江将面很平静,观潮的人们急切地昂首东望。
大潮终于来了,开始只是一条白线;近些,只见白浪翻滚;浪潮越来越近,气势磅礴,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两丈有多高,从中你感受到什么?潮头很高,范围很宽,感受到潮水来势汹涌澎湃。
3、找出课文中写得具体形象的句子。
《教参》P3.45、造句:依旧、犹如、好象第3课《鸟的天堂》1、读课文,记生字。
注意“茫,规律”的写法。
多音字:乐、干、数、泊、应、盛。
区分“陆续、继续”感知全文大意:课文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
第一次经过时,只看到生长茂盛的大榕树,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儿,产生了“鸟的天堂”没有一只鸟儿的想法。
第二次再去时,见到了鸟飞鸟鸣的热闹景象。
见《教参》P14 课文第7.8.12自然段要求背诵2、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呢?“鸟的天堂”指的是天马河上的一株榕树。
鸟的天堂指的是鸟儿生活在那株榕树上十分自由幸福,真像在天堂中一样。
3、“枝干的树木不可计数”的原因是什么?(枝上又生根……)4、课后第3题,见《教参》P15语文园地一1、听写:词语盘点中“读读写写”的词语2、口语交际与写作中,要写出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突出哪一点奇特之处。
我的发现:读书,就要进入文字所描绘的意境,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
日积月累:有关自然景观的对联,要求背诵的趣味语文:认识对联用字的精妙与回文。
了解“好”在对联中的读音和意思。
*第2课1、浏览课文,记生字。
咫尺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
堪称是什么意思。
多音字:藏、长2、了解它的两大最,最长,504千米,最深,最深大6009米,峡谷里的水是千姿百态,山如神来之笔,自然景观犹如神奇美丽的画卷,享有“植物类型植物馆”和“动物王国”的美称,他的发现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
*4、火烧云1、浏览课文,记生字。
课文写了什么?写晚饭过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中那绚丽的色彩和多变的形态。
找出文中写颜色的词语。
第二单元主题“观察和发现方面的趣事”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的,并学习他们的观察方法,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连续观察,把观察中的发现记下来。
第5课《古诗两首》1、读古诗,说意思。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告诉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样一个道理。
“缘”是什么意思。
句意也可以说诗人的观察地点和角度在变化,所看到的景色也各不相同。
如《画杨桃》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也不同。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陷入困境的情况下,使用这两句。
“疑”是什么意思,这两句的意思。
“题、识、莫”的意思是什么?2、多音字:重第6课《爬山虎的脚》1、读课文,要求背诵全文,记生字。
注意“虎、叠”。
多音字:铺、角、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激发我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强烈的兴趣。
《教参》P34.35课文中把爬山虎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伸出枝状的细丝比作是“脚”。
见《每》P22交流展示把细丝比做“蜗牛的触角”感受到爬山虎的脚很细,不容易被发现,作者观察得很仔细。
2、爬山虎叶子的叶尖为什么一顺儿朝下?为什么“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因为爬山虎是一脚一脚往上爬,长出一只脚巴住墙,随着长出嫩叶,再又长出一只脚巴住墙,又长出嫩叶,所以,叶子的叶尖一顺儿朝下。
脚长在叶柄的反面,必须触着墙生长,否则会枯萎,不留痕迹,所以……3、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和没有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有什么不同4、正确填写“的、地、得”第7课《蟋蟀的住宅》1、读课文,记生字。
注意“蔽、搜、抛”。
多音字“差、曲、弹、扒”。
课文大意:课文开门见山地引出说明对象,从蟋蟀对住宅的选择写起,由外到内写出了住宅的特点,接着写蟋蟀修建住宅的经过。
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介绍住宅的外部:蟋蟀的住宅在一条倾斜的隧道,出口的地方有一丛草,门口收拾得很平坦,那是蟋蟀的平台。
住宅内部的特点是简洁、清洁、干燥、卫生。
2、“随遇而安”什么意思,遇是什么意思。
从哪里可以知道蟋蟀不肯随遇而安?《教参》P433、为什么说它的住宅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因为蟋蟀靠着简单、柔弱的“工具”——自己的前足和后腿,一点一点挖掘出这样整洁、卫生、干燥的巢穴。
《教参》P43盖房子经过:蟋蟀盖房子时,用前足扒土,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用后足踏地,用后腿上的两排锯推土扑开。
4、文中采用大量的拟人写法,如“专家、主人、大厅、卧室、弹琴、唱歌、修理、休息”从中体会到作者对蟋蟀的喜爱和赞赏。
语文园地二1、词语盘点2、口语交际与作文:观察要仔细,要反复地看,多个角度看。
3、我的发现:因为观察得认真、细致,经历了长期的观察,所以作者才能把句子写得这么具体、准确。
4、日积月累:以儿歌的形式告诉我们每月里的典型花卉。
5、成语故事:“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和充分的把握。
文与可笔下为什么能出现一竿竿生动传神的竹子?课文中哪句可以解释文章的题目?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他画的竹子“生动传神”?*第8课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1、浏览课文,了解大意,记生字。
课文讲的是年轻的魏格纳在住院期间,用食指在地图上画着各个大陆的海岸线(起因),通过将地图上的陆地进行比较,发现所有的大陆都能吻合在一起,经过不断考察,提出大陆漂移学说。
2、他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3、“静谧”(宁静)“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说明他经历的艰辛和挫折)第三单元主题“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学写一篇童话故事。
第9课《巨人的花园》1、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说明的道理。
巨人有一座美丽的花园,吸引着村里的孩子们来花园玩耍,花园也因此充满生机。
但赶走孩子们后,花园里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巨人改变对孩子的态度后,春天又回到了花园,巨人感到无比幸福。
2、以前的巨人是一个怎样的人?任性、冷酷等,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所以才唤来了寒冬。
任性表现在一次次赶走了孩子们,巨人的冷酷表现在一次次训斥孩子们。
他想独享花园的一切,结果却是得到寒冷和荒凉。
P25精彩回放那么唤来春天的只有怎样的心?后来巨人感到无比的幸福3、读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请你课文中找出没有孩子的花园是什么样的?有孩子的花园又是怎样的?体会到快乐应当与大家分享;体会到机遇别人帮助,自己也会感到幸福。
春天又会来到巨人的花园吗?为什么?因为巨人懂得了……4、“提醒”什么意思,文中的“提醒”是指什么?5、记生字。
注意“添、拆”。
多音字“禁、发”。
第11课《去年的树》1、读课文,说课文大意,懂得的道理。
通过写鸟儿为实现自己的诺言,到处寻找好朋友树的踪迹的故事,赞美了高尚、令人感动的友情,告诉我们要信守诺言,珍惜友情,要无私奉献2、找出小鸟许下诺言的句子。
找出小鸟旅行诺言的句子。
3、两个“看了一会”分别说明了什么?见《教参》P68我知道小鸟唱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是因为……《课堂》第5题4、想对鸟儿说什么?如果你是故事中的鸟儿,看到好朋友变成了灯火,你会说些什么5、记生字。
注意“融、伐”。
语文园地三1、词语盘点:听写2、口语交际与习作: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3、我的发现:认识童话,童话中的主人公往往有超常的力量;童话的想象都很风度,大都包含一定的道理。
4、日积月累:《雨中的树林》把雨中的树林比作是一个童话的世界。
*第10课幸福是什么1、浏览课文,了解大意讲三个牧童经过自己亲身劳动实践,终于弄清了幸福的真正含义,回答了“幸福是什么”的问题。
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见《教参》P642、读生字*第12课1、浏览课文,了解大意,懂得的道理写一个只会笑的小木偶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不公正待遇的故事,告诉我们:人必须学会多种本领,仅靠一种本领是不行的。
遇到了哪些不公正的待遇?2、读生字:注意“拽”第四单元主题“作者笔下的动物”具体感受作家笔下徐徐儒生的动物形象,试着比较一下课文在表达上的不同特点。
第13课《白鹅》1、读课文,说课文大意。
课文中的白鹅有哪些特点,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
丰子恺笔下的白鹅是“架子十足”,高傲得很。
从“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的姿态中,留下了最初高傲的印象。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叫声、步态和吃饭中。
它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
它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不让人还咬人。
它的吃饭表现在需要三样东西下饭、吃饭三眼一板,一丝不苟、非有一个人侍侯不可。
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的特点。
见《教参》P862、找出写得生动有趣的句子。
见《教参》P87.883、为什么在鹅吃饭时作者要称它为“鹅老爷”?4、记生字,注意“厉、侍、脾、餐”的写法。
第15课《猫》1、读课文,说说写了猫的哪些特点。
课文描述了“我们家”的猫的性格及刚满月时的小猫的特点。
猫的性格古怪,它既老实、贪玩,又尽职;猫在高兴与不高兴时,表现不一样。
它既胆小又勇猛。
这样古怪的性格,也正是猫惹人喜爱的原因之一。
它小时候十分淘气。
表现在:一是刚满月,腿脚还站不稳时就爱玩;二是稍大一点胆子越来越大,也就更加淘气。
2、作者非常喜欢他描写的那只猫,你能从课文中找出例子来吗?3、体会带点词语的作用,用带点词语说话。
课后第3题,见〈教参〉P101.1024、记生字,注意“凭、贪、痒、辟”等字。
语文园地四1、口语交际与习作:说写自己喜欢的动物2、我的发现:这些句子如果从字面上来看,好象作者……这种方法叫做“先抑后扬”3、日积月累:关于动物的成语。
4、趣味语文:一副对联的故事,讨论主持看了对联为什么苦笑不得?〈〈课堂〉〉P32第14课白公鹅1、浏览课文,说说这只白公鹅有哪些特点。
采用拟人手法,有什么好处白公鹅极富情趣,它派头十足,完全是一副海军上将的派头。
无论是它的姿态步态,还是与别的公鹅攀谈时的腔调,都是十足的海军上将。
它走路慢条斯理,在河中引人注目,过得无忧无虑,将河椐为己有,显得霸气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