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来源
中秋节的意义和由来

中秋节的意义和由来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也就是秋季夜晚的满月之夜。
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赏月、吃月饼、家庭团聚等。
中秋节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远的历史渊源,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中秋节的意义和由来。
一、中秋节的意义中秋节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团圆节”,象征着家庭团聚和情谊的重要。
这一天家人们常常会放下平日的工作,齐聚一堂,共同品尝月饼,赏月,互相祝福。
在繁忙的现代社会中,中秋节给了人们一个欣赏月亮、感受家庭温暖的机会,重申了家人之间的关爱和情感。
中秋节同时也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体现。
农历八月正值秋天,是农作物丰收的季节,人们习惯性地通过中秋节来庆祝这丰收喜悦。
在农村地区,人们会举办丰收祭祀仪式,感恩大自然的恩赐,并期望来年也能有一个好收成。
此外,中秋节还有着诸多传统文化习俗与象征意义。
如月饼的传统,象征圆满和团圆,寓意着人们的心愿会如同圆月的形状一样圆满。
同时,月饼还有着丰富的材料和不同的花型、外形,展现了中国传统烘培工艺的魅力。
二、中秋节的由来中秋节的由来源远流长,有多个文化起源,以下将介绍其中两个主要的来源。
第一个来源:祭月和嫦娥传说一个广为流传的传说是关于中秋节起源的故事,即“嫦娥奔月”。
相传古代有十个太阳,每天轮流出现在天空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后来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射下了九只太阳,拯救了人民的生活。
为了感谢后羿的英勇行为,人们向他举杯致敬,并选定了农历八月十五作为纪念日。
此后,人们每年的这一天都会在戶外设宴,聚在一起向月亮祭拜,同时也向后羿表达感谢之情。
而后人便把这个故事与中秋节联系起来。
另一个来源:农耕习俗的传承中秋节与农耕习俗的关系紧密。
在古代,人们在秋季丰收的日子里,会举行感恩祭祀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敬重和感激之情。
这些农耕习俗逐渐融入到中秋节中,成为人们庆祝中秋的一部分。
这种感恩和庆祝丰收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了中秋节的一个重要意义。
2024年中秋节的来历(3篇)

2024年中秋节的来历月饼象征团圆,是人们中秋节必备的食品。
可是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呢?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还是想不明白。
直到有一天,我回到家里上网查找资料,才把问题弄明白。
原来,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据说是由元末流传下来的。
相传元朝时,中原广大人民不甘受蒙古人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
朱元璋欲联合反抗力量,但元官兵搜查严密,苦于无从传递消息。
所以刘伯温便想出了一条计策,命王昭光制造饼子,将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字样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
再使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____日晚上起义响应。
因而一举推翻了元朝。
为了纪念这一功绩,因而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也就传了下来。
特别在我国东北地区,更有“八月十五杀达子”的说法。
不论月饼源于何代,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谐成天下人们美好的心愿。
2024年中秋节的来历(2)中秋节来了,家家都吃月饼、赏月、赏灯,还有小朋友们提着灯笼在大街上走来走去呢!晚上来到了,月亮圆圆的好像一个玉盘子,你看月亮仿佛在向我们微笑,月亮上还有嫦娥的身影呢!这里还有动人的传说呢:远古的时候,天上曾有十个太阳,晒得大地冒烟,海水干枯,老百姓苦得活不下去。
有个叫羿的英雄力大无比,他用宝弓神箭,一口气射下九个太阳。
最后那个太阳一看大势不妙,连忙认罪求饶,羿才息怒收弓,命令这个太阳今后按时起落,好好儿为老百姓造福。
羿的妻子名叫嫦娥,美丽贤慧,心地善良,大家都非常喜欢她。
一个老道人十分钦佩羿的神力和为人,赠他一包长生不老药,吃了可以升天,长生不老。
羿舍不得心爱的妻子和乡亲,不愿自己一人升天,就把长生不老药交给嫦娥收藏起来。
羿有个徒弟叫蓬蒙,是个奸诈小人,一心想偷吃羿的长生不老药,好自己升天成仙。
这一年的八月十五,羿带着徒弟们出门打猎去了。
天近傍晚,找借口未去打猎的蓬蒙闯进嫦娥的住所,威逼嫦娥交出可以升天的长生不老药。
嫦娥迫不得已,仓促间把药全部吞下肚里。
中秋节的节日传统与文化背景

中秋节的节日传统与文化背景关键信息项1、中秋节的起源时间2、中秋节的传统习俗3、中秋节所蕴含的文化内涵4、中秋节在不同地区的特色庆祝方式5、中秋节相关的神话传说6、中秋节与农业生产的关系7、中秋节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11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又称祭月节、仲秋节、拜月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自古以来,中秋节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111 关于中秋节起源的不同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
《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
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另一种说法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
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
12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121 祭月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夕月,即拜祭月神。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122 赏月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
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的文字记载出现在魏晋时期,但未成习。
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123 吃月饼月饼,又叫月团、丰收饼、宫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
中秋节的由来起源介绍

【导语】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之俗。
《礼记》中载有“天⼦春朝⽇,秋⼣⽉。
朝⽇以朝,⼣⽉以⼣。
”这⾥的“⼣⽉”就是拜⽉的意思。
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之俗始盛⾏,并定为中秋节。
欧阳詹(公元785~约827年)于《长安玩⽉诗序》云:“⼋⽉于秋。
季始孟终;⼗五于夜,⼜⽉云中。
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数,则蟾魂圆,故⽈中秋。
”下⾯是整理发布的《中秋节的由来起源介绍》,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相关讯息请关注!中秋节的由来起源介绍篇⼀ 中秋之夜,⽉⾊皎洁,古⼈把圆⽉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称⼋⽉⼗五为“团圆节”。
古往今来,⼈们常⽤“⽉圆”、“⽉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更是以⽉来寄托深情。
唐代诗⼈李⽩的“举头望明⽉,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的“春风⼜绿江南岸,明⽉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与元宵节和端午节并称为我国三⼤传统佳节。
究中秋节之来源,与“嫦娥奔⽉”、“吴刚伐桂”、“⽟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
故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多与⽉亮有关。
赏⽉、拜⽉、吃团圆⽉饼等,均源于此。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秋天祭⽉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之风,到了后来赏⽉重于祭⽉,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
中秋赏⽉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的名篇中都有咏⽉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赏⽉活动更具规模。
我国各地⾄今遗存着许多“拜⽉坛”、“拜⽉亭”、“望⽉楼”的古迹。
北京的“⽉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修造的。
每当中秋⽉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饼、⽯榴、枣⼦等⽠果供于桌案上,拜⽉后,全家⼈围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
现在,祭⽉拜⽉活动已被规模盛⼤、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饼是节⽇的另⼀习俗,⽉饼象征着团圆。
⽉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
苏东坡有诗写道:“⼩饼如嚼⽉,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饼饱装桃⾁馅,雪糕甜砌蔗糖霜”。
中秋节的来历简单介绍【优秀6篇】

中秋节的来历简单介绍【优秀6篇】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很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
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很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
下面是白话文整理的中秋节的来历简洁介绍【优秀6篇】,假如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共享给最好的挚友。
篇一:中秋节的来历简洁介绍篇一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
我国自古就有祭祀月亮的礼制,据《周礼》记载,周代已有“秋分夕月”、“中秋夜迎寒”的活动。
中秋季节正逢秋粮收获,古人答谢神灵护佑庆祝活动,称为“秋报”。
中秋月朗中天,秋高气爽,正是赏月的绝佳时令。
后来祭月便渐渐为赏月所代替,节庆持续下来,并被给予新的含义。
在中秋节的演化过程中,不乏诸多漂亮的神话,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唐明皇游月宫等一系列传闻使中秋节充溢浪漫色调。
唐朝初年,中秋节已成为固定节日,宴饮赏月颇为盛行。
当时的中秋节仅停留在贵族赏月与玩月阶段,没在民间流行。
宋代以后,中秋节始盛行民间。
明清时期,中秋成为仅次于春节的其次大传统节日,并形成了很多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如“卖兔儿爷”、“树中秋”、“舞火龙”、“烧斗香”等,使中秋节具有了更多文化内涵。
2015年5月,中秋节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2015年起,被国务院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篇二:中秋节的来历简洁介绍篇二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而祭月的。
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仲秋节”;又有祈求团聚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聚节”、“女儿节”。
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中秋节的来源是什么

中秋节的来源是什么
中秋节,又称月夕、团圆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以下是其中几种比较常见的说法:
1. 象征祭月:据《淮南子》记载,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祭月活动。
古人崇拜太阳和月亮,认为月亮神明居住在月宫,每年的中秋夜,人们就会向月亮神明祭祀,感谢其保佑。
后来,这一活动逐渐发展成为民间盛大的节日。
2. 祭祀嫦娥:相传古代中国有位漂亮善良的仙女嫦娥,她在月亮上度过了孤独的岁月。
后来,她将长生不老药偷偷吃下,飞向了月亮并住在那里。
中秋节就是为了纪念嫦娥的故事而举行的。
3. 农业丰收庆祝:中秋节也是农耕社会中的重要节日,用来庆祝秋季丰收。
在古时候,人们通过舞狮、舞龙等形式来祈求来年丰收,这一习俗逐渐演变为中秋节庆祝活动的一部分。
无论哪种说法,中秋节都是一个团圆的节日,民众在这一天会与家人团聚,共享美食,赏月,祈求平安和幸福。
中秋节的来历及传说故事

中秋节的来历及传说故事(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中秋节的来历及传说故事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中秋的文化传承

中秋的文化传承中秋节,又称月圆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这个节日始于古代中国,源自于对月亮的崇拜和对丰收的庆祝。
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承载着人们对团圆、祈福和文化传承的美好愿景。
在这个传统佳节里,人们秉持着传统的习俗和仪式,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让古老的传统在现代社会中得以继承。
一、中秋节的来源与历史中秋节起源于古代中国的祭月活动。
在中国千年古文献《周礼》中,已有对祭月仪式的记载,说明祭月活动在古代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和重要性。
中秋节则是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的节日。
据历史记载,最早源自殷商时期,被列为国家的官方祭祀活动,后来被传到了民间,成为一项重要的民俗节日。
二、中秋节的传统习俗1. 赏月:中秋节的主要活动之一是赏月,人们会在这一晚踏月而行,观赏明月、携手共度美好时光。
这是人们表达对月亮的崇敬之情,也是表达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
2. 嫦娥奔月:传说中,中秋节的主角是嫦娥仙女,她在这个节日里离开了世人的世界,与玉兔一起在月亮上度过了余生。
因此,人们通常会烧香祭拜嫦娥,祝福自己的家庭幸福安康。
3. 燃灯笼:中秋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是燃灯笼,灯笼寓意着人们的希望与祈福,希望明灯能照亮前程,消除黑暗。
4. 吃月饼:中秋节最重要的传统美食莫过于月饼。
月饼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古代,呈圆形,寓意着家人团圆的美好愿景。
而不同地区的月饼也有各自的特色,如广式月饼、苏式月饼等等。
三、中秋节的家庭团聚中秋节是中国人重要的团聚时刻,人们会尽最大的努力回到家中与家人共度佳节。
中秋节的文化传承不仅在于习俗和仪式,更重要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感恩之心的传递。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父母和子女团聚在一起,共同庆祝这一传统节日,寄托着对家人的思念与祝福。
四、中秋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随着时代的发展,中秋节的庆祝方式也在不断地演变。
现代社会中,人们以更多元的方式庆祝中秋节,如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参观展览、赏月散步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中秋节来源
篇一:中秋节由来的教案
中秋节的由来
教学目标:
1、了解中秋节,知道他的时间是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佳节。
2、通过故事和图片欣赏等途径,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3、知道中秋节是亲人相聚、团圆的日子。
教学准备:
故事课件
教学重难点:
通过故事和图片欣赏等途径,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知道他的时间是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佳节。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主题。
你们见过什么样的月亮?它像什么?
二、出示故事课件,引起学生兴趣。
1、图片上有什么?这个月亮是什么样子的?你知道它
是哪天的月亮么?
2、教师小结:每个月的农历十五这一天都是月圆的日子,而到了农历的八月十五是全年中月亮最圆最亮的一天,这天叫做中秋节。
三、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1、你知道中秋节是一个怎样的节日吗?
2、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3、中秋节是每年农历的哪一天?八月十五的月亮是什
么样子的?中秋节还有个名字叫什么?
1
4、嫦娥是谁?后羿又是谁?嫦娥为什么会吃下神仙药?吞下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后羿怎么样了?我们经常听到的成语是什么?(嫦娥奔月)
5、请学生自由说一说听了故事后的感受。
四、讨论:自己对中秋节的感受。
1、从这个传说故事中,你感觉中秋节应该是一个怎样
的节日?
2、教师小结:中秋节是亲人相聚、团圆的日子。
2
篇二:简述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简述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中秋节的来历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
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这就是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的由来之一:“嫦娥奔月”说,早在战国末年成书的《归藏》记载:“昔日嫦娥一西王母的不死药以服之,遂奔月为月精。
人们对嫦娥寄以同情,说她登上了天帝的后庭,十分寂寞。
所以在唐代开始将八月十五日夜的赏月改称为祭月,期盼嫦娥回归人间。
中秋节的由来之二:“时令节气”说,近人考证,“中秋”一词,始见于春秋末年《周礼》:“中春昼,鼓击士鼓吹幽雅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云。
”
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节秋高气爽,历来都有吃月饼与赏月的习俗,这一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
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
许多诗人也有留下了许多的名篇,一至到宋朝,被正式定为中秋节。
以下是一些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及谚语、对联等,供大家欣赏。
篇三:中秋节的由来与传说
中秋节的由来与传说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人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中秋节来源)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