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粽子飘香的端午节

合集下载

端午节的粽子中班教案

端午节的粽子中班教案

端午节的粽子中班教案端午节的粽子中班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游戏的快乐。

2、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的表达。

活动准备:PPT、3只粽子。

活动过程:一、导入1、今天刘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故事,猜猜看可能是什么故事呢?2、出示PPT,幼儿猜测故事内容。

小结:猜了那么多,都很有可能哦,到底是个什么故事呢?我们来看看。

二、欣赏故事1、出示故事名字《粽子里的故事》吃过粽子吗?什么味道的?(豆沙、肉、蛋黄)小结:原来粽子里面可以包各种各样的馅儿,那你们知道什么时候要吃粽子呢?2、简单讲述粽子的来历: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一天我们要吃粽子。

这是我们中国人的节日,大家要记住哦。

3、那么《粽子里的故事》会讲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4、分段观看PPT,欣赏故事,(在密密的树林里也就不能把找来的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了。

)那怎么办呢?(幼儿讨论)看看老奶奶是怎么做的5、继续欣赏故事(老奶奶采来一把箬叶谁就能讲出有趣的故事来。

)原来奶奶把故事包在粽子里,谁吃了粽子,谁就能讲故事。

6、松鼠图片谁来了?小松鼠来干什么,小松鼠吃了粽子讲出故事了吗?小结:小松鼠吃了粽子,可是“吱吱吱”的讲不出来7、狐狸图片小狐狸吃了粽子能讲出故事来吗?小结:小狐狸吃了粽子,“哩哩哩”的讲不出来。

8、继续欣赏故事(接着只好摇摇头。

)小结:小动物虽然吃了粽子,但它们不会讲话,讲不出故事,怎么办呢?真着急。

9、继续欣赏故事(小松鼠,小狐狸她一定把这些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

)小结:粽子里面藏了很多故事,小女孩吃了粽子,把故事讲给小朋友听。

三、“吃”粽子1、老奶奶的粽子里有故事,刘老师带来的粽子也很神奇,来吃吃刘老师带来的粽子,讲讲刘老师粽子里的故事。

2、出示粽子一:听话(“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谁听见了奶奶用了哪两样东西包粽子?(箬叶、米)谁能把故事里说的什么样的米、什么样的箬叶讲清楚?3、出示粽子二:悄悄话(“我爱你”)(“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中班教研活动端午节教案(3篇)

中班教研活动端午节教案(3篇)

第1篇活动目标:1. 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2. 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幼儿动手能力,通过制作手工粽子,体验节日氛围。

活动准备:1. 教学课件:《端午节的故事》2. 制作手工粽子的材料:彩纸、剪刀、胶水、彩笔等3. 端午节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4. 小组合作讨论的场地和设备活动时间:2课时活动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播放课件《端午节的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2.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吗?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呢?”二、主题活动一:了解端午节的来历1. 教师讲解端午节的历史渊源,介绍屈原的故事。

2. 教师展示端午节的相关图片,如龙舟、艾草、粽子等,让幼儿直观感受端午节的氛围。

3.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在端午节吃粽子吗?为什么要在门上挂艾草呢?”三、主题活动二:学习制作手工粽子1. 教师分发制作手工粽子的材料,讲解制作方法。

2. 幼儿分组合作,按照步骤制作手工粽子。

3.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四、总结1.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制作手工粽子的感受。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学到了什么吗?”2. 幼儿分享学习内容,复习端午节的相关知识。

二、主题活动三:端午节的习俗1. 教师讲解端午节的一些习俗,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

2. 教师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让幼儿更加直观地了解习俗。

3.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亲自体验一下这些习俗呢?”三、实践活动:体验端午节习俗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赛龙舟游戏,让幼儿感受端午节的热闹氛围。

2. 教师组织幼儿分组合作,共同制作粽子。

3. 教师引导幼儿品尝自己制作的粽子,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快乐。

四、总结1.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我们要珍惜和传承传统文化。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社会活动教案【三篇】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社会活动教案【三篇】

【导语】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初五,是中国四⼤传统节⽇之⼀。

⼜称端阳节、重午节、午⽇节、龙⾈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活动⽬标 1、知道农历五⽉初五是端午节。

2、了解端午节有挂艾草以驱毒避⾍的习俗,有赛龙⾈的习俗,还有许多传说、故事、⼉歌,如:有关屈原的传说等。

3、端午节有特别的⾷品——粽⼦,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味的。

4、参与端午节活动,萌发对民族⽂化的兴趣。

5、初步了解端午节的⼩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民俗民风。

2.⾃制⾃玩龙⾈ 活动准备 粽⼦,做龙⾈的材料,赛龙⾈的录像或图⽚。

活动过程 讲讲来历包粽⼦、看图⽚采艾草制作玩划学读《过端午》(延伸) -------─→-------------─→?─→?─→?画画 故事⼉歌⽣活龙⾈龙⾈赛龙⾈ A、师读⼉歌、讲讲端午节的来历 (1)师读:五⽉五,过端午。

门插艾,⾹满堂。

吃粽⼦,洒⽩糖。

赛龙⾈,喜洋洋。

⽼师讲屈原的故事。

(2)介绍端午节两项主要庆祝活动:包粽⼦、划龙⾈。

B、包粽⼦、看图⽚ (1)向幼⼉介绍包粽⼦的材料,(粽叶,糯⽶,线)。

⽰范包法,幼⼉⽤纸⽚折“粽⼦”。

(2)幼⼉看图⽚,引导幼⼉体会粽⼦的独特⼝味。

(3)知道粽⼦是中国的特⾊点⼼,各地⽅包的形状各异,有三⾓粽,有长条粽。

⼝味不同,有红枣馅,有⾁馅,有⽆馅的。

(4)吃粽⼦时,我们习惯蘸蜂蜜糖,或者⽩糖,这样吃起来更⾹。

C、采艾草、⽤途 (1)师出⽰艾草,让⼩朋友们观看。

在我们农村地区,艾草通常是长在⽥野边。

(2)它的作⽤是驱蚊,辟邪。

把它插在门上。

D、制作龙⾈ (1)让幼⼉欣赏龙⾈⼤赛的录像和图⽚,激起幼⼉⾃制⾃玩的兴趣。

(2)制作龙⾈。

将布围在⽤两根⽵竿做成的船⾝上。

贴上各种彩⾊纸条。

画⼀个龙头,制作龙的头饰。

E、划龙⾈ 组织幼⼉进⾏“龙⾈⼤赛”。

船头的幼⼉头带龙的头饰,其余⼉童排成⼀队坐在龙⾈⾥,按锣⿎节拍作划船动作。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详案端午粽飘香(三篇)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详案端午粽飘香(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详案端午粽飘香(三篇)目录: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详案端午粽飘香一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详案美丽的花二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详案能干的小脚丫三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详案端午粽飘香一幼儿园端午活动方案:端午粽飘香,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活动背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要到了,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最高兴的莫过于天真活泼的孩子们了。

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随之而来,例如: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我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当地有哪些风俗习惯……针对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我们设计了"端午粽飘香"活动。

活动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

2、学习包粽子,进一步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3、体验劳动和分享的乐趣。

活动准备:每个小朋友带30个粽叶,带一点绑绳(尽量用草绳或麻绳等环保材料),伙房准备质量上乘的糯米和红枣(不能再用黑米,很难煮)。

活动过程:1、教师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传说。

2、亲子一起包粽子,体验劳动的乐趣。

3、幼儿品尝粽子,体验端午节的快乐。

4、离园时带一个粽子回家让大人品尝,体验成功与分享的快乐。

活动时间:本周午上午。

温馨提示:各位教师和伙房工作人员,尽量早做准备,9点以前包完,保证午餐按时进行。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详案美丽的花二主题由来:春天到来了,孩子们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到户外游戏。

一天,孩子们看到院子里有黄色的连翘花开了。

有的小花还掉到了地上。

教师引导他们去观察花的外形,并和孩子们有找了其他的花。

我们发现都还没有开,孩子们有些失望。

何岳说:“他们什么时候开呀!”王茗:“老师我还见过小喇叭花。

”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的说开了。

我们身边的春天因为有了美丽的花朵才芬芳、绚烂。

我们一起开始做小花的开放日历,就这样研究开了……活动目标1、知道常见花卉的生长环境、内部结构。

2、能够动手对捡拾的小花,按不同特征分类。

3、引导幼儿利用嗅觉来分辨不同的花香。

4、引导幼儿爱护花草。

中班端午节社会活动方案(6篇)

中班端午节社会活动方案(6篇)

中班端午节社会活动方案(通用6篇)为保障活动顺利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

活动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端午节社会活动方案(通用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端午节社会活动方案1一、活动目标:1、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知道其来历及风俗习惯;2、了解粽子的制作过程;3、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二、活动准备:课件三、活动过程:(一)粽子图片导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小朋友们,这是什么?你们吃过粽子吗?粽子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味道的?我们在什么时候吃粽子?端午节是什么节日?在端午节人们都要做些什么?过渡:端午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是为了纪念屈原而产生的节日。

在端午节人们要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端午节。

(二)欣赏课件,了解粽子制作过程。

师:你们知道粽子是怎么制作的吗?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三)欣赏课件,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

提问:(1)端午节是怎么来的?(2)你们知道端午节都有什么好玩的活动吗?(3)端午节还有什么风俗习惯?(四)自然结束中班端午节社会活动方案2活动背景:夏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过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习惯。

端午节同时是一个可以和亲友团聚一起度过的节日,端午节也可以举行许多活动,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节日。

今天我们就来过一个特别的有意义的端午节。

活动主题:"小小中国娃浓浓端午情"活动日期:6月6日(农历五月初五)活动地点:操场/教室活动目的:1、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

2、增进幼儿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活动准备:1.废旧花纸、剪刀、胶棒、鸭蛋等。

幼儿园中班社会端午节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社会端午节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社会端午节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本次教学活动旨在帮助幼儿:1.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意义;2.了解端午节的传统食物——粽子,并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力;3.学习团队合作和分享精神。

2. 教学环节(1)引入环节在幼儿入园时,教师打开音响播放唐诗《端午节》的音乐,引导幼儿进入端午节的氛围。

随后,教师通过图片和简短的讲解,介绍端午节的来历和意义。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图片和听故事了解端午节有什么特别的,使幼儿了解端午风俗的背景和意义。

(2)核心环节1. 制作粽子教师为每个小组准备米饭、粽叶、棕绳、肉松、豆沙馅等材料。

幼儿由教师引导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自行动手制作粽子。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做到“手把手”教,如何将饭和馅料包入粽叶、如何将粽子系好、如何煮熟粽子等等,都需要教师讲解和演示。

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勇于尝试,相互合作、互帮互助。

在制作完成后,教师要促进幼儿进行分享。

每个小组可以将自己制作的粽子分享给其他小组尝一尝,展示自己的心得体会。

2. 学习传统文化在幼儿制作粽子的过程中,教师要介绍粽子的历史和传统,引导幼儿了解民俗文化中的“端午节留恋习惯”,培养幼儿的民族文化意识和传统美德。

(3)结尾环节在教学活动的最后,教师邀请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粽子,并展示所有学生的作品。

同时,教师也应该to以问的方式进行互动,让每个小朋友说出自己制造粽子的心得和感受,加强语言表达和互动交流的培养。

3. 教学反思这次教学活动中最成功的地方是制作粽子和分享。

与以往相比,由于教师的鼓励和引导,幼儿在制作粽子的过程中更加认真和积极,同时也有更多的独立思考和尝试。

而在分享环节中,幼儿有了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得到了其他小组的认可和鼓励,增强了团队合作和分享意识。

但是,此次教学活动也存在不足。

首先,由于教师时间安排不好,导致一些小组制作的粽子煮熟的时间不够,影响了品尝粽子的质量。

其次,教师的讲解不够清晰,有些幼儿没有理解制作粽子的流程,需要加强语言表达能力和口令培养。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粽子飘香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粽子飘香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粽子飘香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粽子飘香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传统节日端午节与粽子的来历和制作方法。

2. 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促进幼儿的情感、认知和社会化发展。

二、教学准备:1. 图片或简单的视频资料,介绍端午节、粽子的来历和制作方法。

2. 各类制作粽子所需的材料:糯米、竹叶、红豆等。

3. 相关的制作工具:粽子线、剪刀等。

4. 颜料、画笔、纸张等。

三、教学过程:1. 制作粽子的前期准备:a. 通过图片或简单的视频资料,向幼儿介绍端午节和粽子的来历。

让幼儿了解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粽子则是为了纪念屈原投江而制作的食物。

b. 向幼儿展示不同材料,如糯米、竹叶、红豆等,并向幼儿介绍粽子的制作步骤。

鼓励幼儿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2. 制作粽子:a. 以小组为单位,让幼儿分工合作。

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口味的粽子,制定制作计划。

b. 给幼儿分发所需的材料和工具,指导幼儿按照制作计划逐步操作。

c. 鼓励幼儿动手实践,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3. 了解传统的粽子口味:a. 在制作的过程中,向幼儿介绍粽子的口味,如咸粽子、甜粽子和豆沙粽子等。

b. 给幼儿提供一些粽子的味道样品,供幼儿品尝和体验不同的口味。

鼓励幼儿描述不同口味的味道。

4. 制作粽子的过程绘画:a. 鼓励幼儿观察和描绘粽子制作的整个过程,包括材料的准备、操作的步骤等。

b. 给幼儿提供画纸、颜料和画笔,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理解绘画出粽子制作的过程。

c. 绘画完成后,引导幼儿讲解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会。

5. 粽子分享活动:a. 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粽子,说明自己的口味选择和制作过程。

b. 鼓励幼儿品尝其他小组制作的粽子,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喜好。

四、教学延伸:1. 阅读相关的绘本故事:选择与端午节和粽子相关的绘本故事,让幼儿通过阅读了解更多关于粽子的知识,并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中班教案粽子飘香

中班教案粽子飘香

中班教案粽子飘香教案标题:中班教案粽子飘香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传统食物——粽子。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案准备:1. 图片或视频资源,介绍粽子的制作过程和端午节的由来。

2. 粽叶、糯米、红豆等制作粽子的材料。

3. 环保手套、围裙等保证幼儿安全和卫生的材料。

4. 餐具、蒸锅等用于蒸煮粽子的器具。

5. 适量的食用油和盐。

教案步骤:1. 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源向幼儿介绍粽子的外观和由来,激发他们的兴趣。

- 与幼儿互动,询问他们是否尝试过粽子,是否知道粽子的制作过程。

2. 材料准备(5分钟):- 向幼儿展示粽叶、糯米、红豆等制作粽子的材料,解释每种材料的作用。

- 引导幼儿触摸和闻嗅材料,让他们感受不同的质地和气味。

3. 制作粽子(30分钟):- 按照比例准备好糯米和红豆,让幼儿参与材料的称量和清洗工作。

- 引导幼儿将糯米和红豆包裹在粽叶中,展示并指导正确的包裹方法。

- 鼓励幼儿用手将粽子包好,并用绳子或草绳系紧。

-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和卫生,佩戴环保手套和围裙。

4. 蒸煮粽子(20分钟):- 将制作好的粽子放入蒸锅中,加入适量的水、食用油和盐。

- 与幼儿一起观察蒸锅的使用方法和时间控制。

- 引导幼儿注意火候和水量,确保粽子能够煮熟。

5. 品尝粽子(10分钟):- 将煮熟的粽子取出,待稍微冷却后分发给每个幼儿。

- 引导幼儿观察粽子的形状和颜色,品尝粽子的口感和味道。

- 与幼儿分享粽子的传统意义和端午节的由来。

6. 总结(5分钟):- 与幼儿一起回顾制作粽子的过程,询问他们的感受和体验。

- 引导幼儿思考粽子的味道和传统文化的联系。

- 鼓励幼儿表达自己对端午节和粽子的喜爱和理解。

教案扩展:1. 绘制粽子的图画,让幼儿用不同的材料进行贴画或剪纸。

2. 观看粽子制作的视频,与幼儿一起学习粽子的制作过程。

3. 制作粽子的同时,与幼儿一起制作粽子的包装盒或袋子,增加创意元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