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导联心电图基础

合集下载

心电图基本知识

心电图基本知识
此过程中细胞膜外相邻的一个尚未除极的部位仍带有 正电荷(+,电源)与一个已经除极了的负电荷(-, 电穴)构成一对电偶(dipole)。
2020/3/2
诊断学/器械检查/心电图
11
(一)心肌细胞的除极与复极
3.复极过程
除极完毕,心肌细胞开始复极(repolarization), 膜两侧离子又逐步变为外正内负,直至完全恢 复到原来的静息状态。
心电图
Electrocardiogram
2020/3/2
诊断学/器械检查/心电图
1
2020/3/2
诊断学/器械检查/心电图
2
目的与要求
1、掌握标准十二导联系统(重点) 2、了解心电向量与心电图的关系(难点) 3、掌握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及生理意义(重点) 4、掌握心电图各波段命名(重点)
2020/3/2
2020/3/2
诊断学/器械检查/心电图
12
心肌细胞除极和复极过程示意图
刺激
++++ ----
---- ++++
静息状态 (极化状态)
电偶方向
--++ ++--
++-- --++ 除极过程
---- ++++
++++ ----
除极完毕
电偶方向
-+-- --++
++++ ----
--++
- +- -
复极过程
R波: 首先出现的位于参考水平线以上的正 向波 Q波: R波之前的负向波 S 波: R波之后的第一个负向波 R’波:S波之后的正向波 S’波: R’ 波之后的负向波 QS波:QRS波只有负向波
振幅小可称为q、r、s、r’、s’
QRS波群的命名示意图
QS
QS
QR
Qr

心电图标准导联

心电图标准导联

心电图标准导联心电图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可以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来判断心脏的功能状态。

而心电图的标准导联是指按照特定的位置和方向放置电极,记录心电图信号的导联方式。

标准导联共有12个,包括三种基础导联、三种扩展导联和六种胸导联,每种导联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基础导联。

基础导联包括I、II、III导联,它们是通过四肢导联记录的心电图信号。

其中,I导联是将左臂电极和右臂电极相连,记录两者之间的电压变化;II导联是将左腿电极和右臂电极相连,记录两者之间的电压变化;III导联是将左腿电极和左臂电极相连,记录两者之间的电压变化。

这三种导联可以用来观察心脏的基本电活动,对心律失常等疾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其次,我们来介绍扩展导联。

扩展导联包括aVR、aVL、aVF导联,它们是通过四肢导联的不同组合记录的心电图信号。

其中,aVR 导联是将右臂电极作为引导极,记录其与其他两肢电极之间的电压变化;aVL导联是将左臂电极作为引导极,记录其与其他两肢电极之间的电压变化;aVF导联是将左腿电极作为引导极,记录其与其他两肢电极之间的电压变化。

这三种导联可以用来观察心脏的不同方向的电活动,对心脏肌梗死等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最后,我们介绍一下胸导联。

胸导联包括V1、V2、V3、V4、V5、V6导联,它们是通过胸部电极记录的心电图信号。

这六种导联可以用来观察心脏的前后、左右不同部位的电活动,对心肌梗死、心肌肥厚等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总的来说,心电图标准导联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可以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来判断心脏的功能状态。

不同的导联方式可以观察心脏的不同方向、不同部位的电活动,对心脏疾病的诊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导联方式,以获得准确的检查结果。

十二道心电图机技术参数要求

十二道心电图机技术参数要求

十二道心电图机技术参数要求一、基本要求*1.1本机须同时具备心电信号采集与热敏打印功能,不接受心电采集盒类产品。

1.2十二导同步采集、同屏显示,同步热敏记录12道心电波形。

* 1.3显示屏28.O英寸,屏幕亮度可调,支持背景网格显示,支持全屏触控操作。

* 1.4本机具有一体化标准物理全键盘设计,支持拼音、五笔等输入法,方便信息输入。

* 1.5患者信息录入:支持手动、条形码、磁卡读卡器,支持WORK11ST快速下载排队预约的患者信息。

* 1.6本机支持有线和无线联网,本机支持直接发送E-mai1,实现疑难病例远程诊断(提供操作界面图片证明)1.7本机支持心电数据传输,可实现将本机采集的心电数据直接上传至心电网络平台1.8支持PDF、PNG、H17、XM1、JPG、DICOM数据格式。

*1.9支持FTP、HnP、SAMBA传输协议。

二、性能要求2.1A/D转换:24bito*2.2采样率:20000Hz0*2.3频率响应:0.05Hz~300Hzo1.4内部噪声:≤15μVp-po1.5时间常数:23.2S*2.6耐极化电压:±650mV0(提供注册检验报告证明)1.7输入电流:≤0.05μAo1.8抗干扰滤波:具有交流、肌电、漂移和高频截止滤波器。

1.9具备自适应滤波技术,有效去除干扰,改善心电信号质量。

2.10除颤保护:机器和导联线具有抗除颤电击保护功能。

三、功能要求3.1ECG输入通道:标准12导联心电信号同步采集。

3.1导联选择:手动/自动可选,支持标准威尔逊、Cabrera导联体系,同时具备导联标识自定义功能。

3.2采集时间设置:波形实时采集和冻结时长均可达60s。

3.3支持实时采样、预采样模式,支持节律分析。

3.4可同屏显示12导同步心电波形,同时支持3*4、6*2、12*1等多种显示布局。

3.5屏幕显示信息:心电波形、时间、心率、ID、工作模式、导联脱落信息、联网状态信息、外接设备状态信息等。

12导联同步心电图诊疗常规

12导联同步心电图诊疗常规

12导联同步心电图诊疗常规【原理】常规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phy,ECG,EKG)一般指体表心电图,是使用心电图机在体表连续记录心脏电活动的体表电位变化图形所形成的曲线。

是一种常用的心血管疾病诊断方法。

12导联同步心电图(12-lead simultaneos recording of ECG)是指对常规 12导联心电信号同步采集、放大并同步描记的心电图。

【12导联同步心电图具有独特的优越性】1.同步描记、整体观察和测量同一心动周期12导联的波形,大大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将心电波形的测量数据精确到千分之一秒,能客观的表达各波、段、间期的数据,克服了单导联心电图存在的测量变异性的弊病。

2.同步描记同一心动周期的12导联心电图,有利于心律失常的诊断,尤其是单源性或多源性早搏的识别和定位、心动过速的鉴别和分型、旁路的分型及定位、室内传导阻滞的诊断等,对心肌梗死的定位和范围判断也有优势。

3.利用计算机建立12导联同步分析的数据库,有利于心电图各基本参数标准化的建立和统计学的处理,为临床、教学和科研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可促进与国际心电图数据库的接轨和各国间心电信息的交流。

4.心电图粘贴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近年来,WHO、国际心脏联盟协会(ISFC)。

欧共体心电图标准化(CSE)工作小组等机构和越来越多的学者推荐使用12导联同步心电图。

【适应证】1.有心悸、胸闷,疑为心律失常者,可发现和诊断各种类型心律失常。

2.疑为急性心肌梗死或急性心肌缺血者,结合临床可作确定诊断或排除诊断。

3.怀疑或已诊断的各种心血管疾病病人,可协助诊断房室肥大、心脏传导阻滞、心包炎、心肌损伤或心肌损害。

4.观察洋地黄、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心电活动的影响,协助判断药物疗效及毒性反应。

5.了解电解质紊乱对心电活动的影响。

6.某些病人外科手术前须进行此项检查。

【方法】1.检查仪器无故障,连接牢靠的电源和地线。

2.一般受检者应休息 5~10 min后进行检查。

12导联动态心电图简介

12导联动态心电图简介

12导联动态心电图简介12导联动态心电图亦称12导联同步Holter监测,简称12导联Holte。

系指采用12导联同步、连续、长时间(24h以上)记录的心电全信息、动态变化的心电图。

【临床应用】1.对各类心律失常的诊断:除有24h总电率及每小时最大、最小、平均心率,及其最大、最小、平均心率发生时间外,还具有多导联心律失常分析方法,将所得加以对比,从而大大提高对各类心律诊断的准确度。

(1)停搏:可诊断各类停搏,包括窦性、房性、交接区性、室性及全心停搏。

(2)期前收缩:可诊断期前收缩,包括室性、房性、交接区性期前收缩,并对各型也能分类区分。

(3)心动过速:包括窦性、房性、交接区性及室性心动过速。

(4)房扑、房颤:可通过人工编辑。

(5)室速、室颤:具有心律失常事件按钮记录,可自动识别室速的阵次,类型(单形性、多源性、多型性、扭转型、双向型);并对室颤有预警提示,这对即时防治恶性心律失常,极有实用价值。

2.对心律失常定位诊断:(1)房性心律失常起源部位:包括右房上部、右房下部、左房前上部、左房前下部、左房后上部、左房后下部。

(2)交接区性心律失常起源部位:包括交接区上部、交接区中部、交接区下部。

(3)室性心律失常起源部位:包括右束支、右室流出道、右室心尖部、左束支、左前分支、左后分支、左室侧壁、左室后壁,左室心尖部。

3.监测心肌缺血:Holtwin12具有独特12导联ST段趋势图对比扫描技术,可确定心肌缺血发生的时间,能动态观察心肌缺血部位的心电图ST段抬高、降低及形态改变,进而可明确缺血的程度。

尤其是该系统具有互动的全三维12导联ST 段彩色趋势图,可进一步观察心肌缺血发生时12导联的各导联之间心电图ST抬高、降低的形态及相互关系,故可以评价治疗心肌缺血药物及手术效果。

4.评定起搏器的功能:Holtwin12采用PAS高性能分析技术,可以精确确定起搏器工作方式,评价起搏器的感知功能,起搏功能,起搏成功与失败比例等多项指标,可提供起搏心率趋势图,起搏器引起的各种心律失常等多项分析指标等。

标准十二导联心电图机

标准十二导联心电图机

标准十二导联心电图机
标准十二导联心电图机是一种用于检测心脏电活动的医疗设备,它能够记录心
脏在不同部位的电信号,并将这些信号转化为图形显示出来,为医生诊断心脏病变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将对标准十二导联心电图机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标准十二导联心电图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极贴在患者身上,通过检测
心脏产生的微弱电信号,再通过放大、滤波、放大、数字化等处理,最终显示在纸张或屏幕上。

这些信号可以反映心脏的节律、传导、复极等情况,有助于医生判断心脏是否存在异常。

其次,使用标准十二导联心电图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在进行心电图检
测前,需要告知患者一些注意事项,比如避免饮酒、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质,保持心情平静等,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在贴电极时,需要保证电极贴片的贴合度和稳定性,以免影响信号的采集。

最后,在操作设备时,需要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避免出现误操作导致的错误结果。

最后,标准十二导联心电图机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帮助医生
及时发现心脏病变,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评估治疗效果等。

同时,它还可以用于日常体检、急诊抢救等场景,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总之,标准十二导联心电图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医疗设备,它在临床诊断中起
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医护人员需要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帮助,使他们更加了解和重视标准十二导联心电图机的作用和意义。

12导联心电图的含义和位置

12导联心电图的含义和位置

12导联心电图的含义和位置心脏是人身体构建中最重要的一个器官。

别看它只有拳头大小,却承担着将血液运行到身体的各个地方,维持人的基本活动这样一项重要任务。

心脏直接反映了人的身体健康状况,通过心电图,可以直观观察出。

那么今天,就为大家做个小科普,介绍一下,心电图中的一种——12导联心电图。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心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由起搏点,心房,心室相继兴奋,伴随着生物电的变化,通过心电描记器从体表引出多种形式的电位变化的图形(简称ECG)。

心电图是心脏兴奋的发生,传播及恢复过程的客观指标.心电图的检查意义在于:用于对各种心律失常,心室心房肥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病症检查。

产生:心脏周围的组织和体液都能导电,因此可将人体看成为一个具有长,宽,厚三度空间的容积导体,心脏好比电源,无数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变化的总和可以传导并反映到体表.在体表很多点之间存在着电位差,也有很多点彼此之间无电位差是等电的。

而12导联的心电图就是常见的3个肢体导联,3个加压肢体导联,6个胸前导联,一起就是12个导联的心电图了。

十二导联的位置如下:V1胸骨右缘第四肋间V2胸骨左缘第四肋间V4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V3:V2与V4连线中点V5:左腋前线平V4V6:左腋中线平V4V7:左腋后线平V4V8:左肩胛线平V4V9:左脊旁线平V4V3R-V5R:与左侧V3-V5对称,一般作V3R、V4R的,很少作V5R。

肢体导联接法:L:左手、R:右手、F:左脚、N(RF):右脚(地线);胸导联接法:V1:右胸骨旁第四肋间(男性乳头水平);V2:左胸骨旁第四肋间(男性乳头水平);V4:左第五肋间与左锁骨中线交汇点(男性左乳头下);V3:位于V2与V4连线中点;V5:左第五肋间与腋前线交汇处;V6:左第五肋间与腋中线交汇处。

介绍到这里,相信大家对于12导联心电图都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和基础的了解,脑海里对于12导联心电图的含义和位置有了一个模糊的构图。

常规使用的心电图导联方法有12种.

常规使用的心电图导联方法有12种.

2020/5/25
56
结语
• 1.心电图正常不能排除心脏病。
• 2.心电图的正常范围较大,判定标准不是绝对的,应避免 将一些正常变异误认为不正常,如T波的改变就很不稳定。
• 3.心电图的某些改变并不具有特异性,同样的心电图改变 可见于多种心脏病,对其判断必须结合临床。
• 4.心电图不能对心脏的收缩功能、瓣膜损害等情况作出判 断,不能作为心脏功能的判断依据。
46
室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诊断:
① 3个或3个以上的室早连续出现 ② QRS宽大畸形>0.12S,ST-T与主波方向相反 ③ HR 100-250bpm ④ 房室分离 ⑤ 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
2020/5/25
47
尖端扭转型室速
心电图诊断:QRS波群振幅与波峰周期性改 变,HR200-250bpm,常见QT延长,U波。
• 窦房结的冲动经前、中、后三 条结间束传导至房室结,向前 延续成房室束(又称希氏束)。
• 房室束先发出左束支后分支, 再分出左束支前分支,本身延 续成右束支,构成三条系统。
• 左束支后分支细长,分支晚; • 两侧束支于心内膜下走向心尖
分支再分支,细支相互吻合成 浦顷野纤维网深入心室肌。
2020/5/25
l aVL导联R < 1.2 mv ,aVF导联R < 2.0 mv
l I导联R < 1.5 mv
l Q < 0.04 sec , < 同导联1/4 R 。
2020/5/25
9
正常心电图
(4) ST segment: l V1、V2 导联ST 抬高 < 0.3 mV , V3导联ST 抬高 < 0.5 ,
室性早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