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机十二导联操作位置

合集下载

心电机导联贴附位置及操作步骤

心电机导联贴附位置及操作步骤

心电机导联贴附位置及操作步骤心电图(ECG)是一种用于监测和记录心脏电活动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

为了正确获取准确的心电图数据,正确安放心电机导联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心电机导联贴附位置及操作步骤。

一、仪器和设备准备在进行心电图检查之前,需要确保以下设备和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1. 心电图机:确保心电图机的电源充足且正常工作,连接正确;2. 导联线和心电机导联:检查导联线和导联是否损坏,且导联插头无杂质。

二、导联贴附位置常用的心电机导联贴附位置有以下12个导联:1. 右手导联(RA):导联贴附在右手腕正中方向上,距离掌心处约2-3cm的位置。

2. 左手导联(LA):导联贴附在左手腕正中方向上,距离掌心处约2-3cm的位置。

3. 右脚导联(RL):导联贴附在右脚踝正中方向上,距离掌心处约2-3cm的位置。

4. 左脚导联(LL):导联贴附在左脚踝正中方向上,距离掌心处约2-3cm的位置。

5. 右胸导联(V1):导联贴附在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6. 左胸导联(V2):导联贴附在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7. V3导联:导联贴附在V2导联的相邻位置,第三肋间。

8. V4导联:导联贴附在腋前线正中方向上,第五肋间。

9. V5导联:导联贴附在V4导联的前腋中线上,第五肋间。

10. V6导联:导联贴附在V5导联的前腋中线上,前下方第五肋间。

三、操作步骤1. 准备患者:让患者脱去上身衣物,保持胸部裸露,方便导联贴附。

2. 导联准备:检查导联线和导联是否完好,无损坏和杂质。

根据需要连接导联线到心电图机。

3. 导联贴附:按照上述导联贴附位置,将导联贴附到相应的位置。

确保导联紧贴皮肤,无皮下脂肪或肌肉干扰。

4. 确认贴附:确认每个导联的贴附位置是否准确,导联是否牢固、接触充分。

5. 启动心电图机:开始录制心电图数据,调整心电图机的增益、滤波等参数以获得清晰的心电图波形。

6. 结束操作:录制完成后,将导联从患者身上拆除,注意不要弄伤患者皮肤。

心电图机十二导联分别接在什么地位

心电图机十二导联分别接在什么地位

心电图机十二导联分别接在什么位置12导联位置:红黄黑绿分别夹在左腕、右腕、右踝、左踝v1:胸骨右缘第四肋间v2:胸骨左缘第四肋间v3:v2与v4连线的中点v4: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交点处v5: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v6:左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v7:左腋后线与v4同一水平v8:脊柱旁与v4同一水平18导联心电图的颜色顺序及位置口诀:红黄绿棕黑紫,手和胸一样,左脚绿右脚黑。

PS:脚上可以接反,但是手上不能接反!心电图的导联分为肢体导联和胸导联。

颜色顺序分别如下:肢体导联:红色:右上肢黑色:右下肢黄色:左上肢绿色:左下肢注:肢体导联有个记忆方式红配黑。

黄配绿。

在操作的时候一定不要搞错了。

胸导联:V1:红色在体表的位置:胸骨右缘第四肋间V2:黄色在体表的位置:胸骨左缘第四肋间V3:绿色在体表的位置:V2,V4连线的中点V4:褐色在体表的位置: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V5:黑色在体表的位置:左腋前线与V4同水平V6:紫色在体表的位置:左腋中线与V4导联同一水平一般情况下只用做6个胸导联,记忆胸导联有个方法,就是以乳头为界,最关键位置找到V1后面就好办了。

V7:红色在体表的位置:腋后线V8:黄色在体表的位置:肩胛中线与4,5,6水平V9:蓝色在体表的位置:脊柱旁线心电监护仪导联线的五个颜色分别在身上的哪几个部位黑白棕红绿心电监护仪的导线位置是相对的,也就是说位置相对移一点是不要紧的,例如RA贴在右手臂上一样也会出心电图。

如果是按以下位置贴的话效果是最好的:白线(RA):右锁骨中线与第2肋间之交点;黑线(LA) :左锁骨中线与第2肋间之交点;红线(LL):左下腹;绿线(RL):右下腹;棕线(C):C1 胸骨右缘第4肋间;C2 胸骨左缘第4肋间;C3 C2与C4两点连线之中点;C4 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之交点;C5 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之交点;C6 左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之交点,这六种指的是测六个位置的胸电极,即在测量时贴电极时,贴V或C胸电极时,只贴c1-c6其中之一。

心电机十二导联接线位置及操作流程

心电机十二导联接线位置及操作流程

心电机十二导联接线位置及操作流程心电图是临床上常用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用于评估心脏的功能和检测心脏是否存在异常。

而进行心电图检查时,正确的导联接线位置和操作流程非常重要,它们直接关系到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心电机十二导联接线位置及操作流程。

一、心电机十二导联的介绍心电机十二导联是指通过十二根导联线,将电极连接到特定的身体部位,以记录心脏电活动。

这十二个导联分为三个组:标准导联(I、II、III)、胸导联(V1~V6)和肢体导联(aVR、aVL、aVF)。

二、导联接线位置及操作流程1. 标准导联a) 导联I:将红色导联线放置在右肩(右锁骨下1cm处),将黑色导联线放置在左肩(左锁骨下1cm处)。

b) 导联II:将红色导联线放置在右肩(右锁骨下1cm处),将黑色导联线放置在左下肢(左肋弓下1cm处)。

c) 导联III:将红色导联线放置在左下肢(左肋弓下1cm处),将黑色导联线放置在右下肢(右肋弓下1cm处)。

2. 胸导联a) 导联V1:将红色导联线放置在右侧胸骨旁(第四肋间隙),将黑色导联线放置在右锁骨中线以下。

b) 导联V2:将红色导联线放置在左侧胸骨旁(第四肋间隙),将黑色导联线放置在右锁骨中线以下。

c) 导联V3:将红色导联线放置在左侧胸骨旁(第五肋间隙),将黑色导联线放置在右锁骨中线以下。

d) 导联V4:将红色导联线放置在左锁骨腋中线上缘(第五肋间隙),将黑色导联线放置在右锁骨中线以下。

e) 导联V5:将红色导联线放置在左前腋线中线上缘(第五肋间隙),将黑色导联线放置在右锁骨中线以下。

f) 导联V6:将红色导联线放置在左腋中线腋中线上缘(第五肋间隙),将黑色导联线放置在右锁骨中线以下。

3. 肢体导联a) 导联aVR:将红色导联线放置在右肩(右锁骨下1cm处),将黑色导联线放置在左下肢(左肋弓下1cm处),将黄色导联线放置在左侧胸骨旁(第四肋间隙)。

b) 导联aVL:将红色导联线放置在右下肢(右肋弓下1cm处),将黑色导联线放置在左肩(左锁骨下1cm处),将黄色导联线放置在左侧胸骨旁(第四肋间隙)。

心电机十二导联的导联位置及解读方法

心电机十二导联的导联位置及解读方法

心电机十二导联的导联位置及解读方法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一种通过测量心脏电活动而得到的图形记录。

心电图的导联位置及其解读方法对于正确诊断和监测心脏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心电图的十二导联的导联位置及解读方法。

一、心电图的十二导联心电图的十二导联由三组导联组成,分别是标准导联(I、II、III)、增广导联(aVR、aVL、aVF)和胸前导联(V1、V2、V3、V4、V5、V6)。

这三组导联在心脏的不同位置固定电极的安装。

二、导联位置及描记方式1. 标准导联- I导联:将右手电极(黑色)放在右腕部,左手电极(红色)放在左腕部。

- II导联:将右手电极(黑色)放在右腕部,左脚电极(黄色)放在左脚踝部。

- III导联:将左手电极(红色)放在左腕部,左脚电极(黄色)放在左脚踝部。

2. 增广导联- aVR导联:将左手电极(红色)和左脚电极(黄色)作为共同电极,右手电极(黑色)作为测量电极。

- aVL导联:将右手电极(黑色)和左脚电极(黄色)作为共同电极,左手电极(红色)作为测量电极。

- aVF导联:将右手电极(黑色)和左手电极(红色)作为共同电极,左脚电极(黄色)作为测量电极。

3. 胸前导联- V1导联:将V1电极(红色)放在心脏左缘第四肋间,与右锁骨中线平行。

- V2导联:将V2电极(黄色)放在心脏左缘第四肋间,与左锁骨中线平行。

- V3导联:将V3电极(绿色)放在V2电极与V4电极之间。

- V4导联:将V4电极(橙色)放在心脏前正中线的第五肋间。

- V5导联:将V5电极(紫色)放在V4电极的前腋线中。

- V6导联:将V6电极(褐色)放在V5电极的前腋线前。

三、心电图解读方法对于心电图的解读,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心率分析:计算心电图上一分钟的心跳次数,正常心率范围为60-100次/分钟。

2. P波分析:判断P波的形态、持续时间和间隔,正常P波应呈现单个且形态规则。

心电图机导联位置123(DOC)

心电图机导联位置123(DOC)

心电图机十二导联分别接在什么位置12导联位置:红黄黑绿分别夹在左腕、右腕、右踝、左踝v1: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v2:胸骨左缘第四肋间v3:v2与v4连线的中点 v4: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交点处v5: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 v6:左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v7:左腋后线与v4同一水平 v8:脊柱旁与v4同一水平18导联心电图的颜色顺序及位置口诀:红黄绿棕黑紫,手和胸一样,左脚绿右脚黑。

PS:脚上可以接反,但是手上不能接反!心电图的导联分为肢体导联和胸导联。

颜色顺序分别如下:肢体导联:红色:右上肢黑色:右下肢黄色:左上肢绿色:左下肢注:肢体导联有个记忆方式红配黑。

黄配绿。

在操作的时候一定不要搞错了。

胸导联:V1:红色在体表的位置:胸骨右缘第四肋间V2:黄色在体表的位置:胸骨左缘第四肋间V3:绿色在体表的位置:V2,V4连线的中点V4:褐色在体表的位置: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V5:黑色在体表的位置:左腋前线与V4同水平V6:紫色在体表的位置:左腋中线与V4导联同一水平一般情况下只用做6个胸导联,记忆胸导联有个方法,就是以乳头为界,最关键位置找到V1后面就好办了。

V7:红色在体表的位置:腋后线V8:黄色在体表的位置:肩胛中线与4,5,6水平V9:蓝色在体表的位置:脊柱旁线心电监护仪导联线的五个颜色分别在身上的哪几个部位黑白棕红绿心电监护仪的导线位置是相对的,也就是说位置相对移一点是不要紧的,例如RA贴在右手臂上一样也会出心电图。

如果是按以下位置贴的话效果是最好的:白线(RA):右锁骨中线与第2肋间之交点;黑线(LA) :左锁骨中线与第2肋间之交点;红线(LL):左下腹;绿线(RL):右下腹;棕线(C):C1 胸骨右缘第4肋间C2 胸骨左缘第4肋间C3 C2与C4两点连线之中点C4 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之交点C5 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之交点C6 左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之交点这六种指的是测六个位置的胸电极,即在测量时贴电极时,贴V或C胸电极时,只贴c1-c6其中之一。

心电机十二导联的正确连接方法

心电机十二导联的正确连接方法

心电机十二导联的正确连接方法心电机是一种用于心电图检查的医疗设备,通过正确连接心电机的导联,可以获取心脏电活动的信息,辅助医生进行诊断。

本文将介绍心电机十二导联的正确连接方法。

一、背景知识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记录心脏电活动的一种常见检查方法。

心脏电活动通过电极导联的方式传输到心电机上,形成心电图波形,进而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与分析。

二、心电机十二导联的组成心电机十二导联由十个电极和两个接地电极组成。

具体包括:1. 胸部导联(V1至V6):V1位于右侧胸骨缘第四肋间隙,V2位于左侧胸骨缘第四肋间隙,V3位于V2和V4导联之间,V4位于左侧腋中线第五肋间隙,V5位于前副腋线中点水平,V6位于腋中线第五肋间隙。

2. 四肢导联(I、II、III、aVR、aVL、aVF):I导联电极安放在左手腕背侧,II导联电极安放在右手腕背侧,III导联电极连接右腕背侧和左脚踝内踝侧,aVR导联电极连接右手腕背侧和左脚踝内踝侧的平均电位,aVL导联电极连接左手腕背侧和右脚踝内踝侧,aVF导联电极连接左脚踝内踝侧。

三、心电机十二导联的连接方法1. 心电机准备:将心电机放置在平稳的桌面或座位上,保持机器稳定。

确认心电机的电源已经打开。

2. 安装导电胶盆:将导电胶盆固定在心电机上,确保胶盆安全可靠。

3. 清洁皮肤:使用酒精棉球或无菌纱布清洁导联电极的安装位置,确保皮肤干净,无污垢和油脂。

4. 安装导联电极:将导联电极插入胶盆上对应的插槽中。

胸部导联插头应与电极连杆对齐,四肢导联使用相应的插头插入相应位置,确保插头与电极接触良好。

5. 粘贴导联电极:将导联电极粘贴到预定的位置上。

胸部导联电极应粘贴在对应的胸部位置上,确保电极与皮肤充分贴合,不松动,不脱落。

四肢导联电极应粘贴在相应的手腕和脚踝位置上。

6. 连接导联线:将导联线的插头与导联电极插座对应连接,确保连接牢固可靠。

胸部导联和四肢导联的导联线应区分开,避免混淆。

心电图12导联连接彩色示意图

心电图12导联连接彩色示意图

心电图12导联连接彩色示意图
全导心电导联线的安装方法
1、用75%的乙醇对人体的10个测量部位进行清洁,目的是清除人体皮肤上的角质层和汗渍,防止电极球和电极夹子接触不良。

(10个电极贴位置见下图)
2、将心电导联线的电极头与胸导联和肢体导联电极扣扣好。

3、导联具体链接方法:
⏹胸部电极安装
胸导联主要包括:C1(V1)、C2(V2)、C3(V3)、C4(V4)、C5(V5)、C6(V6),按压胸电极的吸球,将胸电极吸附于C1-C6(V1-V6)位置。

示意图如下:具体连接方法见表一:
⏹四肢电极连接:
肢体导联电极夹应装于双手双脚的柔软皮肤上。

示意图如下:。

常规心电图技术操作规范

常规心电图技术操作规范

常规心电图技术操作规范【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平静呼吸,全身放松,避免肌肉颤抖。

需放置的常规导联包括:1.肢体导联Ⅰ:红色电极板连接至右上肢;Ⅱ:黄色电极板连接至左上肢;Ⅲ:绿色电极板连接至左下肢;Ⅳ:黑色电极板连接至右下肢;2.单极胸导联探查电极在胸部一般有12个放置点:V1导联,电极位于胸骨右缘第4肋间;V2导联,电极位于胸骨左缘第4肋间;V3导联,电极位于V2和V4导联连线的中点;V4导联,电极位于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V5导联和V6导联与V4导联处于同一水平,分别位于左腋前线和腋中线;根据临床需要,必要时加做V7导联,电极位于左液后线V5同一水平;V8导联,电极位于左肩胛线V5同一水平;V9导联,电极位于后正中线V5同一水平;V3R、V4R、V5R电极位于右前胸V3、V4、V5相对应位置。

描记心电图时应先校正增益标准电压,通常1mV=10mm,记录纸速度一般为25mm/s。

【临床意义】1.正常心电图P波:电压<0.25mV, 时间<0.11s,在aVR导联倒置,Ⅰ、Ⅱ、aVF、V4~V6导联直立。

P-R间期:0.12s~0.20s。

QRS间期:0.06s~0.10s。

QRS波形态与电压:aVR主波向下,R波<0.5mV。

胸导联:R波自V1至V6逐渐缩小;R/S V1<1,R/S V6>1,R V1<1.0mV,R V5<2.5mV。

各导联没有异常Q波(Q波时间>0.04s, Q波电压>1/4R波电压),但aVR导联可为QS或Qr型,V1导联可为QS型。

ST段:各导联向下偏移应<0.05mV;向上偏移应<0.1mV;但V1~V3导联可达0.1mV。

T波:T波在aVR导联应倒置,Ⅰ、Ⅱ、V4~V6导联多直立,其他导联可直立、双向、或倒置。

Q-T间期:不应>0.44s。

电轴:正常心电轴-30°~+110°,电轴左偏-30°~-110°,电轴右偏>+1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电图操作规程
一、环境要求
1、室内要求保持温暖(不低于18℃),以避免因寒冷而引起的肌电干扰。

2、使用交流电源的心电图机必须接可靠的专用地线(接地电阻应低于0.5Ω)。

3、心电图机的位置应使其电源线远离诊察床和导联电缆,床旁不要摆放其它电器具(不论通电否)及穿行的电源线。

二、准备工作
1、对初次接受心电图检查者,必须事先作好解释工作,消除紧张心理。

2、在每次作常规心电图之前受检者应经充分休息,解开上衣,在描记心电图时要放松肢体,保持平静呼吸。

三、皮肤处理和电极安置
1、如果放置电极部位的皮肤有污垢或毛发过多,则应预先清洁皮肤或剃毛。

2、应该用电膏(剂型分为:糊剂、霜剂和溶液等)涂擦放置电极处的皮肤,而不应该只把导电膏涂在电极上。

3、严格按照国际统一标准,准确安放常规12导联心电图电极(附图)。

必要时应加作其它胸壁导联,女性乳房下垂者应托起乳房,将V3、V
4、V5 电极安放在乳房下缘胸壁上,而不应该安置在乳房上。

四、描记心电图
1、心电图机的性能必须符合标准。

若使用热笔式的记录纸,其热敏感性和储存性应符合标准。

2、在记录纸上注明日期、姓名,并标明导联。

3、按照心电图机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心电图应包括肢体的Ⅰ、Ⅱ、Ⅲ、aVR、aVL和胸前导联的V1-V6共12个导联。

4、不论使用哪一种机型的心电图机,为了减少心电图波形失真,应该尽量不使用交流电滤波或“肌滤波”。

5、用手动方式记录心电图时,要先打标准电压,每次切换导联后,必须等到基线稳定后再启动记录纸,每个导联记录的长度不应少于3~4个完整的心动周期(即需记录4~5个QRS综合波)。

6、遇到下列情况时应及时作出处理:①如果发现某个胸壁导联有无法解释的异常T或U波时,则应检查相应的胸壁电极是否松动脱落,若该电极固定良好而部位恰好在心尖搏动最强处,则可重新处理该处皮肤或更换质量较好的电极,若仍无效。

则可试将电极的位置稍微偏移一些,此时若波形变为完全正常,则可认为这种异常的T波或U波是由于心脏冲撞胸壁,使电极的极化电位发生变化而引起的伪差。

②如果发现Ⅲ和/或aVF导联的Q波较深,则应在深吸气后屏住气时,立即重复描记这些导联的心电图。

若此时Q波明显变浅或消失,则可考虑横膈抬高所致,反之若Q波仍较深而宽,则不能除外下壁心肌梗塞。

③如发现心率>60次/分而PR>0.22s者,则应取坐位时再记录几个肢体导联心电图,以便确定是否有房室阻滞。

五、心电图机的维护
1、每天作完心电图后必须洗净电极。

用铜合金制成的电极,如发现有锈斑,可用细砂纸擦掉后,再用生理盐水浸泡一夜,使电极表面形成电化性能稳定的薄膜,镀银的电极用水洗净即可,使用时应避免擦伤镀银层。

2、导联电缆的芯线或屏蔽层容易损坏,尤其是靠近两端的插头处,因此使用时切忌用力牵拉或扭转,收藏时应盘成直径较大的圆盘,或悬挂放置,避免扭转或锐角折叠。

3、交直流两用的心电图机,应按说明书的要求定期充电,以利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4、心电图主机应避免高温、日晒、受潮、尘土或撞击,盖好防尘罩。

5、由医疗仪器维修部门定期检测心电图机的性能。

热笔记录式心电图,应根据记录纸的热敏感性和走纸速度而调整热笔的压力和温度。

六、心电图机十二导联操作位置
红黄黑绿分别夹在左腕、右腕、右踝、左踝
口诀:左手梨黄橙橙,右手番茄红彤彤;右足踩地黑黝黝,左脚踏青绿茵茵;胸前导联白墩墩,红黄绿棕青紫分。

V1:红色在体表的位置: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V2:黄色在体表的位置: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V3:绿色在体表的位置:V2,V4连线的中点; V4:褐色在体表的位置: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
V5:黑色在体表的位置:左腋前线与V4同水平; V6:紫色在体表的位置:左腋中线与V4导联同一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