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教育教学大纲
ami蒙氏培训课程大纲

ami蒙氏培训课程大纲
【实用版】
目录
1.AMI 蒙氏培训课程简介
2.课程目标
3.课程内容
4.课程结构
5.课程时间安排
6.课程费用
7.课程报名方式
正文
AMI 蒙氏培训课程是由国际知名的 AMI 机构提供的一种专业培训课程,旨在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蒙氏教育法,提升教育质量和效果。
该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员深入理解蒙氏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掌握蒙氏教育的核心技巧,并能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
课程内容涵盖了蒙氏教育的各个方面,包括蒙氏教育的基本理念、蒙氏教育的教学方法、蒙氏教育的课程设置等。
课程结构设计合理,包括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两个部分,让学员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更好地掌握蒙氏教育的技巧。
课程的时间安排充足,让学员有足够的时间学习和实践,以确保他们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蒙氏教育。
课程费用公开透明,包含了所有的学习材料和实践操作的成本,让学员能够明明白白地参加培训。
《蒙台梭利教学法实训》教学大纲 (新修版)

《蒙台梭利教学法实训》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蒙台梭利教学法实训课程编号:041412118课程类型:专业拓展+选修(任选)课程总学时:16 课程总学分:0.5开课单位:幼儿教育学院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一、实训目的与任务1.实训目标:熟悉蒙氏教育的理论基础,了解蒙氏教育的真正内涵;掌握经典蒙氏教具的操作方法与过程,并从中分析和体会教具操作与思维探究、教具操作对幼儿身心发展的独特意义与作用;理解体会教师在幼儿发展中的“非干预角色”。
2.实训任务:根据课时与学情,完成七大实训项目的实训过程,让学生具备对蒙台梭利教育的基本认知与操作中积极探究的能力。
实训教学的内容,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和养成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具有整体性联系的学习方法。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三、实验项目基本情况一览表四、实训教学参考书、指导书1.玛利亚.蒙台梭利著,单中惠译;蒙台梭利幼儿教育丛书(9册套装);山东教育出版社;2018年10月。
其中包括:《童年的秘密》;《有吸收力的心理》;《为了新世界的教育/童年的教育》;《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经典名著导读》;《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蒙台梭利实际生活练习教具操作》;《蒙台梭利感官训练教具操作》;《蒙台梭利数学教育教具操作》《蒙台梭利科学文化教具操作》。
2. 玛利亚.蒙台梭利著,肖永捷译;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年7月。
五、实训课程说明1.课程性质与学习说明:本课程属于学前教育专业选修课程。
它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实训类课程,在学习中学生要注意结合幼儿园教育见习的所见所闻和典型案例;同时又与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儿童心理发展理论、课程理论、教育活动设计的各种理论学习紧密结合,所有内容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具有整体性联系的学习方法。
(2)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本课程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多样,主要有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报告法等;教学手段有多媒体教学;教具、白板、纸笔等。
蒙氏教案精选教育教学方案

蒙氏教案精选教育教学方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蒙台梭利教育法系列教材中“感官教育与数学基础”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触觉板、立体插片、彩色圆柱体、数量概念的认识与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操作蒙氏教具,培养其感官的敏感度和精细动作能力。
2. 使学生理解数量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提高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数量概念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重点:触觉板、立体插片、彩色圆柱体等教具的操作与感官训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触觉板、立体插片、彩色圆柱体、数量卡片等。
2. 学具:学生人手一份数量卡片、操作纸张、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引导学生发现数量概念在生活中的应用。
2. 例题讲解(15分钟):以触觉板为例,讲解如何通过触摸和观察,培养学生的感官敏感度。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自主操作立体插片,进行感官训练。
4.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数量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数量关系。
5. 操作实践(30分钟):学生分组操作彩色圆柱体,进行数量排序和比较。
六、板书设计1. 触觉板:培养学生的触觉敏感度。
2. 立体插片: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 彩色圆柱体:数量排序与比较,提高数学逻辑思维。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数量卡片,进行家庭作业布置。
答案:略。
2. 家庭作业:观察家里的物品,记录数量关系,并与家人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蒙氏教具的操作,使学生感官得到锻炼,数量概念得到加强。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适时调整教学方法。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同时,鼓励学生尝试创造性地运用蒙氏教具,培养其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数量概念的理解与运用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具操作和情景设置,帮助学生建立数量关系。
蒙氏教学计划范文(精选3篇)

蒙氏教学计划范文(精选3篇)蒙氏教学计划范文篇1一、日常生活教育(一)基本运动1.走。
直接目的:学习基本的走路方法,手脚运动的协调性。
间接目的:培养独立性,专注力。
2.坐、立。
目的:学习坐、站的正确姿势。
3.搬椅子。
直接目的:能安全地拿起、搬运椅子。
运动的方向调整。
4.端盘子。
目的:搬餐具,引导到日常生活中。
肌肉运动的调整。
5.倒固体(倒饭豆)。
目的:运动的调整。
6.倒液体(倒有色水)。
目的:肌肉运动的调整,动作的顺序性,用手灵巧地倒水。
7.舀固体(豆类、大米)。
目的:肌肉移动的调整,动作的顺序性,物体的正确移倒法。
(二)社交行为1.门的开关。
直接目的:稳重而有气质地开门、关门。
2.打招呼。
直接目的:懂礼节,养成社会性,并学习和他人交往,自我运动机能的调整。
3.应答的方法。
直接目的:懂礼节,养成社会性,并学习和他人深交。
4.与他人接触的方法。
直接目的:懂礼节,知道怎样会麻烦到别人。
间接目的:意志力的控制。
5.递交物品的方法。
直接目的:记住尖锐物品的递交方法,对他人人格的尊敬和信赖,自己的运动调整。
6.咳嗽、打喷嚏、打哈欠的方法。
直接目的:懂礼节。
间接目的:自我控制,独立性。
(三)对自己的照顾1.衣服的穿脱。
目的:衣服的穿脱及整理。
2.穿鞋、脱鞋。
目的:整理仪容,手脚肌肉运动的调整。
3.洗手。
目的:仪容的整理,清洁感,一连串动作的顺序,肌肉运动的调整。
4.;衣饰框(按扣、拉链)。
目的:为穿衣服打基础。
5.折叠毛巾。
目的:学习折叠的方法,正确的手指功能,秩序感,正确的折法。
二、感觉教育1.圆柱体组。
直接目的:培养辨别大小的视觉能力。
间接目的:①作为写字前的预备。
②培养逻辑思考能力(对应,顺序)。
③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2.粉红塔。
直接目的:透过视觉,正确地获得对三次元空间差异变化的知觉。
间接目的:①手眼协调及肌肉运动的.控制力。
②积高时精神的抑制力及敏锐的观察力。
③学习立方体的概念。
④数学教育的间接预备(十进法)。
蒙氏教案(精选5篇

蒙氏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蒙台梭利教育理念,选取《蒙台梭利教学法》第3章至第7章的内容,详细涵盖感官教育、语言教育、数学教育和日常生活教育四个方面。
1. 感官教育:使用各种感官教具,培养孩子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
2. 语言教育:通过朗读、讲故事、字母游戏等形式,激发孩子对语言的兴趣,提高表达能力。
3. 数学教育:运用具体的数学教具,让孩子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4. 日常生活教育: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如穿衣、洗手、整理物品等。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帮助孩子掌握基本的感官、语言、数学和日常生活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孩子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各个领域的知识。
2. 教学重点: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观察力和思考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感官教具:色板、触觉板、嗅觉瓶、听觉筒等。
2. 语言教具:字母拼图、字卡、故事书、录音机等。
3. 数学教具:数字棒、计数珠、算术板等。
4. 日常生活教具:穿衣架、系鞋带板、清洁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讲述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或生活实例,引起孩子的兴趣。
2.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教学领域,选取一个典型的例子进行讲解,让孩子了解学习内容。
3. 随堂练习:让孩子运用教具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蒙台梭利教案(精选5篇)2. 内容:分四个板块,分别列出感官教育、语言教育、数学教育和日常生活教育的主要知识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用感官教具进行观察和描述,不少于5个例子。
b. 编写一个简短的故事,并用字母拼图拼写出来。
c. 运用数学教具,完成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d. 记录一周内的日常生活,包括穿衣、洗手、整理物品等。
2. 答案:a. 观察和描述的例子:色板1、触觉板2、嗅觉瓶1、听觉筒1。
b. 故事及拼写:略。
蒙台梭利教学法教学大纲

蒙台梭利教学法教学大纲《蒙台梭利教学法》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521835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学前教育学分:2学分学时:36学时开设学期:第5学期一、教学目的1.熟悉蒙氏教育的理论基础,了解蒙氏教育的真正内涵。
2.能使学生依据幼儿自身心智发展的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在不断操作.反复尝试的过程中完成自我教育,获得发展。
3.熟练认识并掌握每一项蒙氏教具的操作演示过程,并了解其对幼儿身心发展的独特意义与作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蒙氏教育的五大模块(日常生活教育、数学教育、感观教育、语言教育、科学教育)2.难点:数学教育的拔高训练课程三、教学方法建议讲授法、分组练习法、讨论法、演示法、教具的亲自操作四、教学内容第一章蒙台梭利教育思想(3学时)教学要求:了解蒙台梭利教育体系的创办基本背景,从历史、社会等多方面深入理解蒙氏教育体系。
充分理解蒙氏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认识到蒙氏教育的教育初步了解蒙氏教育的五大模块(日常生活教育、数学教育、感观教育、语言教育、科学教育)通过对蒙氏教育的基本原则的学习,让学习者更深的理解蒙氏教育,从而更好地进行课程教学。
一、蒙台梭利生平介绍二、蒙氏教育的教育特色三、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及模块设置四、蒙氏教育的基本原则以及教师守则第二章蒙氏日常生活教育(8学时)教学要求:认识日常教育领域中各个教具的名称、作用并掌握其操作方法,能熟练进行课程展示。
一、日常教育的初步认识二、日常生活教育的实践及操作第三章蒙氏感观教育(8学时)教学要求:认识感官教育领域中各个教具的名称、作用并掌握其操作方法,能熟练进行课程展示。
一、一般的感观教育工作二、特色感观教育三、几何图形嵌板橱四、几何学立体组五、构成三角形盒第四章蒙氏数学教育(6学时)教学要求:认识数学教育领域中各个教具的名称、作用并掌握其操作方法,能熟练进行课程展示。
一、蒙氏数学教育的理论基础二、数学教育的基本工作展示三、数学教育的特色工作操作四、数学教育的拔高训练课程第五章蒙氏语言教育(6学时)教学要求:认识语言教育领域中各个教具的名称、作用并掌握其操作方法,能熟练进行课程展示。
《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理论与实践》 课程大纲

《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理论与实践》是专业选修课,是一门理论性与实操性相结合的课程。
本课程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蒙台梭利教育体系的内容及思想内涵,掌握蒙台梭利教育的一般性方法。
同时,学习运用蒙台梭利教育法指导实践教学,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促进学生正确儿童观、教育观的形成。
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思考蒙台梭利教具的继承、发展与创新问题,能够根据教学对象以及实际的教学条件创造性地实施蒙台梭利教学,在蒙台梭利教育的中国化问题上要形成自己的理解。
本课程重点支撑教育情怀、保教知识和保教能力的毕业要求。
二、课程目标使学生在了解并把握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前提下学习蒙台梭利教具的操作运用,尤其要掌握感官教育和数学教育领域的教具,使学生具备蒙台梭利教学所需要的理念、知识与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理论、方法和技能支撑。
具体目标如下:1.熟悉蒙台梭利的理论基础,理解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2.掌握蒙台梭利教育的方法与技能。
3.初步具有蒙台梭利教育的教学开发意识与能力。
三、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注:毕业要求为1.师德规范 2.教育情怀3.保教知识 4.保教能力 5.班级管理 6.综合育人7.学会反思8.沟通合作四、课程学时分配建议五、课程内容及要求六、教学方法讲授法、分组练习法、讨论法、演示法、模拟教学法七、教学资源八、课外学习要求1.在学习过程始终与实训活动相结合,可让学生自制蒙台梭利延伸教具,并能讲解其基本理念和操作方法。
2.利用见习、研习机会,尝试观察并记录蒙台梭利的环境、教师与儿童。
3.利用网络资源主动收集蒙台梭利教育活动的有关资料。
九、课程考核、成绩评定与达成度评价(一)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课程考核主要是检验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学生毕业要求达成度。
考核环节包括平时成绩占50%(平时成绩由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组成)和期末考试成绩占50%,总评成绩以百分计,满分100分。
2024版蒙氏早教课程教案完整版

整版•课程介绍与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具与材料准备•师生互动与沟通技巧•家庭延伸活动设计•课程评估与反馈机制课程介绍与目标蒙氏教育强调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教育应尊重儿童的个性和需求,以儿童的发展为中心。
以儿童为中心蒙氏教育认为环境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应为儿童提供有准备的环境,让儿童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学习。
重视环境的作用蒙氏教育提倡给予儿童自由,让儿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同时培养儿童的自律性和责任感。
倡导自由与纪律蒙氏教育理念早教课程目标促进儿童全面发展通过蒙氏早教课程,促进儿童在认知、语言、社交、情感、身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培养儿童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引导儿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培养儿童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蒙氏教育的纪律要求,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适用年龄段与特点适用年龄段蒙氏早教课程适用于0-6岁的儿童。
儿童特点此阶段的儿童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欲望,喜欢模仿和尝试新事物。
同时,儿童的认知、语言、社交等能力也在不断发展中。
教学内容与方法日常生活技能培养教授正确的洗手、洗脸、刷牙等个人卫生习惯,培养宝宝的自主能力。
学习正确使用餐具,培养宝宝良好的餐桌礼仪和饮食习惯。
训练宝宝自己穿脱简单的衣服、鞋袜,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培养宝宝整理玩具、书籍等个人物品的习惯,形成有序的生活方式。
个人卫生习惯餐桌礼仪穿脱衣服和鞋袜整理个人物品听力训练口语表达阅读理解书写准备语言及表达能力训练01020304通过讲故事、听音乐等方式,提高宝宝的听力理解能力。
鼓励宝宝模仿发音、简单对话,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
引导宝宝阅读简单图画书,理解并表达图画内容,激发阅读兴趣。
通过涂鸦、描红等方式,训练宝宝的手部肌肉,为书写做准备。
数的概念简单计算分类与排序时间与空间数学逻辑思维启蒙教授宝宝认识数字、数数,理解数的概念。
引导宝宝按照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进行分类和排序,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业教学大纲】
1、《蒙氏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名称:蒙氏教育课程
课程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层次:高职高专
学时:72学时学分:
一、课程的作用、地位和任务
1、蒙氏教育是由意大利著名教育学家玛利亚.蒙台梭利创办并完善,她强调早
期教育的必要性,创建了儿童教育与课程,她创立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可算是当代
教育的里程碑。
通过教育性成人性,通过教育构建人性,这是蒙氏教育的主要目
标,与传统教育不同,蒙台梭利更加强调幼儿自身的自主发展,通过对教具的亲
身操作,在不断尝试中获得知识,促成成长。
重要的是,蒙氏教育不仅重视对幼
儿知识能力的培养,更加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学会与人相处,相互尊重,从而养
成良好地生活习惯,使幼儿受益一生。
2、教学方法:
讲授法、分组练习法、讨论法、演示法、教具的亲自操作。
3、蒙氏课程学习目标和要求
(1)给与孩子充分自由的空间,使每位幼儿依据自身心智发展的不同选择适合
自己的工作,在不断操作.反复尝试的过程中完成自我教育,获得发展。
(2)熟练认识并掌握每一项蒙氏教具的操作演示过程,并了解其对幼儿身心发
展的独特意义与作用。
(3)熟悉蒙氏教育的理论基础,了解蒙氏教育的真正内涵。
4、课程类型:专业特色课程
二、课程内容要求
(一)理论教学(1课时) 1、蒙台梭利生平介绍
学习目标:通过对蒙台梭利生平简介的介绍,了解蒙台梭利教育体系的创办基本
背景,从历史、社会等多方面深入理解蒙氏教育体系。
2、蒙氏教育的教育特色
学习目标:充分理解蒙氏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认识到蒙氏教育的教育优势。
3、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及模块设置
学习目标:初步了解蒙氏教育的五大模块(日常生活教育、数学教育、感观教育、语言教育、科学教育)
4、蒙氏教育的基本原则以及教师守则
学习目标:通过对蒙氏教育的基本原则的学习,让学习者更深的理解蒙氏教育,从而更好地进行课程教学。
(二)蒙氏教育之日常生活教育教育(共15课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认识日常教育领域中各个教具的名称、作用并掌握其操作方法,能熟练进行课程展示。
2、教学内容
第一章:日常教育的初步认识(1课时)
第一节:指导日常生活教育的方法
第二节: 日常生活教具的注意事项
第二章:日常生活教育的实践及操作
第一节:新入园幼儿的一般训练(1课时)
1、走的训练
2、站立的训练
3、坐的训练
第二节:蒙氏教具一般的摆放及取放过程(1课时)
1、实物端托盘
2、搬运铺卷工作毯
3、物归原处
第三节:走线运动及安静游戏(1课时)
1、走新运动
2、安静游戏
第四节:生活礼节的活动训练(1课时)
1、开关门
2、打喷嚏、咳嗽、道歉、致谢等
第五节:肢体的控制训练活动安排(6课时)
1、抓的工作
2、一指摁的工作
3、倒的工作
4、舀的工作
5、夹的工作
6、折叠的工作
7、拧的工作
8、剪的工作
9、粘贴的工作
10、穿的工作
11、刺的工作
12、缝的工作
13、捻的工作
14、编制的工作
15、挤和滴的工作
第六节:照顾环境(1课时)
1、檫拭桌子
2、花草浇水
3、扫的工作
第七章:照顾自己(2课时)
1、衣饰架的操作
2、系鞋带
3、安全别针
第八章:发展活动的练习(1课时)
1、水的工作
2、清洗餐具的练习
(三)蒙氏教育之感观教育(共22课时)
第一节:一般的感观教育工作(1课时)
1、触觉板的介绍及操作
2、布盒的介绍及操作
3、重量板的介绍及操作
4、温觉板的介绍及操作
5、听筒的工作
6、嗅觉筒的工作
第二节:特色感观教育(12课时)
1、插座圆柱体BCDA四组的操作
2、长棒的操作
3、棕色梯的介绍及操作
4、粉红塔的介绍及操作
5、彩色圆柱体的操作ABCD
6、色板一二三
第三节:几何图形嵌板橱(1课时)
1、第一、二、三层
2、第四、五、六层
第四节:几何学立体组(2课时)
1、三阶段的名称练习
2、例题与立体的重叠、结合
3、几何图形立体组合投影板的训练
第五节:构成三角形盒(6课时)
1、长方形盒一、二
2、三角形盒
3、大六边形盒
4、小六边形盒
5、二项式的构成
6、三项式的构成
(四):蒙氏教育之数学教育(共19课时)
第一节:蒙氏数学教育的理论基础(1课时)
1、数学教育的目的
2、数学教育的特点
3、数学教育前的准备及内容
4、数学教育的方法
第二节:数学教育的基本工作展示(6课时)
1、红蓝数棒的五次操作
2、砂纸数字板的操作
3、纺锤棒与纺锤棒箱的四次操作
4、数字与筹码的两次操作
5、彩色串珠的五次操作
第三节:数学教育的特色工作操作(4课时)
1、塞根板一(一、二)
2、塞根板二(一、二、三、四)
3、一百串珠链、一千串珠链
4、一百板(一、二、三)
第四节:数学教育的拔高训练课程(8课时)
1、1、10、100、100的数量(四次操作)
2、九的危机
3、千的死亡
4、银行取款游戏(加减乘除)
5、邮票游戏(加减乘除)
6、加减乘除法板的操作
7、分数小人(三次操作)
8、加法接龙、减法接龙
(五)蒙氏教育之语言操作(共5课时)
第一节:语言教育的理论基础(1课时)
1、语言教育的特点、目的、意义
2、语言教育的发展阶段及三段式教学
第二节:语言教育的实践操作(4课时)
1、听的训练(七个层次)
2、说的练习
3、写的训练
4、读的训练
(六)蒙氏教育之科学教育(共9课时)
第一章:蒙氏教育科学领域总概况(1课时)
1、科学教育的内容、指导原则
2、科学教育的特征、目的
第二章:动物学的认知及操作(4课时)
1、鱼类的认识及操作活动(六次操作)
2、两栖类的认识(七项活动)
3、爬行类的认识(六次活动)
4、鸟类的认识及操作活动(五次活动)
第三章:植物类的认知及操作(1课时)
1、花嵌板、数嵌板
2、户外活动的认识
第四章:地理学的操作和认知(1课时)
1、人体拼图的操作
2、水陆地球仪、彩色地球仪
3、七大洲嵌板、中国地图嵌板
第五章:历史学(1课时)
1、历史学的理论认知
2、历史学的活动设计
第六章:天文学(1课时)
1、天文学的理论认知
2、天文学活动方案设计
(七)展示页的填写(1课时)
1、展示页的认识、意义
2、填写展示页的注意事项
三:实践教学内容及要求
1、实验和见习
蒙台梭利五大领域的教具操作细节
2、实习
要求:能按照幼儿年龄的不同阶段为其提供合适的教具。
四、学时分配表
本课程理论教学时数:10学时本课程实践教学时数:62
讲授实践
实验见习
(一)理论教育(1课时) (二)蒙氏日常生活教育 (15课时)(三)蒙氏感观教育(22课时)(四)蒙氏数学教育 (19课时)(五)蒙氏语言教育(5课时)(六) 蒙氏科学教育(9课时)(七)蒙氏展示页的填写 (1课时)
五、考核内容及要求
1、课程考核应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蒙氏教育五大领域的基本理论及教具的实践操作
2、考试形式:本课程考核的方法包括笔试、口试、撰写展示页、检查教具操作等。
其中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实践练习等方式,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时间,统一批改试卷。
3、考试时间:90分钟
4、试卷结构:理论作答:四十分
实践练习:六十分
六、课程参考资料
主要参考书目:1、《蒙台梭利数学教育》,北京粉红塔教育科技研究中心
2、《蒙台梭利感官教育》,北京粉红塔教育科技研究中心
3、《蒙台梭利日常教育》,北京粉红塔教育科技研究中心
4、《有吸收性的心灵》玛利亚.蒙台梭利著
六、说明
在学习本课程时,建议用理论联系实践的教育方法,蒙氏教育五大领域的教具操作需要实践进行,以此达到更好地学习目的。